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文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文(精选8篇)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文 篇1

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骄傲的是,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似乎正朝着其梦寐以求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又迈进了一步。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改变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增长的经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威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这种尴尬的局面表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境。这种困境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三个难点问题的具体体现。

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始终停留在一种外延式的增长陷阱之中。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口径,如果将增长的环境和社会成本也考虑在内,中国实际上是负增长。换一句话说,中国当前的增长,是以破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这样的增长,说好听一点是借来的增长,说难听一点是掠夺来的增长。这样的增长一是没有福利效果,二是不可能持续。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了,把经济中的结构问题调整好。但是,中国目前有五六千万的城镇失业人口,还有两亿多的剩余农村人口等待流向城镇。经济速度一降下来,本已巨大的失业压力就更大。中央政府似乎并不敢冒这个风险。

第二个难点则涉及对外经济政策,那就是人民币升值既快不得、又慢不得。去年,中国的外贸出口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外贸顺差和国家的外汇储备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作为世界第一位汇储备大国,中国面对越来越强的国际压力。人民币不得不缓慢却逐步地走向升值。人民币汇率,如果拒不升值,不仅无法调整以出口带动增长的不稳定的经济结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穷人继续以低消费来补贴发达国家消费者的低物价。除此之外,由于购买外汇所发行的人民币过量,中央银行最终有可能失去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控制。但是,如果实现人民币较快速度的升值,那么,中国低素质的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会遭到削弱,从而对国内的失业问题和农民工的收入分配带来强烈的震撼。

。二十九年来,中国贫富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达到了令人无法回避的程度。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指数,在中国已经高达0.46。这个速度,不仅高于所有的发达国家,也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任其发展下去,社会走向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政府多次许诺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许愿要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而且还许愿解决普通老百姓的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许愿归许愿,但是具体的措施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文 篇2

一、国际宏观经济基本走势

(一) 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化进程放缓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出现大量贸易赤字,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国家大量贸易盈余。之后, 全球经济失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当今世界, 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和资本逆差, 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主要产油国家经济增长却保持较快速度, 持有巨额外汇储备。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演变, 主要发达国家需求还在下降, 尤其是消费需求低迷, 经济失衡仍将持续, 全球化进程减缓。

(二) 全球增长模式转型, 凸显新增长点

人类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始吃熟食, 前提是人类掌握了取火技术。人类取火始于钻木取火, 实际上取的是碳基能源。从木材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都是碳基燃料。在既定的技术约束下, 碳基燃料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碳基燃料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使全球气候变暖。为了应对气候变暖, 一些专家建议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应该转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大国正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大量研究, 力图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这些国家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 将占领新能源标准的制高点。客观上, 这些探索促进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一些专家认为这也是未来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三)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重现金融新秩序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尽到应有的责任。国际社会开始通过对话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金融体系。无论是超主权货币体系, 还是其他金融秩序, 都将对美元主导格局形成挑战。在此背景下,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正逐步得到增强。中国本着负责任的立场,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稳定器作用。

(四) 金融与实业并重, 构建新的宏观监管体系

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创新固然重要, 更重要的是在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替代、弥补国外消费需求不足的同时, 根据本国比较优势发展一些制造业, 带动国内就业, 把金融发展落到实业上。也有专家认为, 错误的宏观政策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危机来临时, 美国过度扩大消费信用以及过度相信市场都是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因此, 世界各国将会重新审视过去的宏观政策决策程序和机制, 构建新的决策程序和机制, 通过建立新的监管机制加强宏观政策管理和微观领域监督。

二、中国经济宏观形势基本判断

据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 (2009年6月) 报告, 工业化国家金融市场开始出现趋稳迹象, 全球经济初步呈现回升趋稳态势, 但是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复苏速度不可能太快。该报告还指出, 目前断言中国经济快速稳健复苏尚早。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 有望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但是, 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结构不平衡问题。

(一) GDP小幅增加, 财政收入回升

2009年上半年, 国内生产总值13.99万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7.1%, 比第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全国GDP总量6.57万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6.1%, 第二季度7.41万亿元, 同比增长7.9%。6、7、8月份, 全国财政收入分别为6867.47亿元、6695.91亿元、5237.4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9.6%、10.2%、36.1%。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显现出经济回暖迹象, 但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根基仍然不牢。

(二)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消费增长潜力凸显

1~6月,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 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 同比增长9.8%,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 增长8.1%,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8.1%。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 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上半年,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 (6月份同比下降1.7%, 环比下降0.5%) 。8月份, 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8%, 已连续5个月环比上涨。前8个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万亿元, 同比增长15.1%, 比前7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升, 消费能力提高, 凸显消费潜力。

(三) 发电量和用电量双回升, 人民币存贷双增长

6月, 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长4.7%, 用电量增长4.3%。发电量和用电量上升既有经济回升的因素, 也有气温上升的因素。2009年8月末,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57.67万亿元, 同比增长28.53%。2009年8月末,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52万亿元, 同比增长34.11%, 环比增长0.1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37万亿元, 同比增长27.43%, 环比下降1.13%。货币供应量增长28.53%。

(四)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房地产价格小幅上涨

2009年1~8月,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3万亿元, 同比增长33.0%。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 2009年前8月累计新增信贷规模8.15万亿元, 同比多增5.04万亿元, 比中国所有银行过去两年的贷款总额多, 其中7、8月份分别为1650亿元、4104亿元, 受央行政策影响, 增速减缓。2009年5月、6月、7月、8月, 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0.8%、0.9%、0.9%。从200个主产县8月20~31日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看, 包括肥猪在内的5种肉产品均上涨。房地产价格上升和主要农产品小幅上涨表明, 过度的、甚至投机性的恶性货币投放, 可能对未来形成温和的通胀压力。

(五) 经济结构不平衡仍然存在, 潜在隐患不容忽视

在中国,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城乡不平衡, 消费、投资与储蓄不平衡仍然存在, “短板”要素制约经济平衡增长。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例, 1978年城乡收入之比为2.57:1, 2007年提高到3.33:1, 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不平衡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断积累, 将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整体协调性, 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形成失衡状态, 激化潜在矛盾, 甚至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和危机。

三、科学研判经济形势, 及早规划前瞻政策

“病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医治好重病后, 调养很关键。近期,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从“两防”到“一保一控”, 再到“保增长”, 与之相对应,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稳健的和从紧的转向积极的和适度宽松的。经济危机总会过去, 那么, 下一步中国应该思考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将“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稳步对接。

(一) 实现战略转型, 培育新竞争力

一是产业政策方面, 以新能源、环保汽车、生物工程等为突破口, 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 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开发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和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二是区域发展战略方面, 加快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 提升城市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 中国的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越来越广泛。研究表明, 国外资本对中国投资将主要依据现代城市群的经济结构和竞争力进行战略布局。今后, 应提高中国城市群发展速度和质量, 配套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制度, 在城市群内,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三是决策机制方面, 构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降低决策风险, 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竞争力。现代社会的公共风险需要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地化解, 对政府科学决策机制提出了挑战。政府应科学论证、合理规划, 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 并致力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二) 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 中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所有制市场结构。但是, 仍然有部分垄断行业和公共服务部门产权结构单一, 进入门槛高, 民间资本进入空间窄。除涉密行业外, 无论是自然垄断行业, 还是行政垄断行业, 提高市场化程度, 推行产权多元化改革, 是实现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比如铁路、电信、电力等。另一方面, 今后, 政府应打破行业垄断, 推行公共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应主要通过制定市场规制,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些社会事业部门, 比如体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 也应允许更多民间资本进入。

作为工业化中期的国家,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第二、三产业。在美国, 到工业化晚期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80%。2008年, 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1%, 低于第二产业比重。2009年上半年, 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3%, 低于第二产业比重。中国离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尚有距离。

(三) 培育资本市场,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继续加大推进资本市场培育力度, 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创新。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力度, 扩大三板市场试点范围, 解决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是健康的金融体系。在生产全球化、贸易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 任何国家的金融市场都很难独善其身。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合作以及增强金融抗风险能力是一国金融立足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一是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和体系, 建立有效的金融创新监管体系, 防止过度套利行为发生。二是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多边外汇储备库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区域金融合作, 并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增强金融机构和体系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 充分利用危机后的恢复时机增强中国金融机构和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 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四) 转变政府职能, 增收节支, 科学、精细理财

经济复苏后, 过渡时期应逐步转向实施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 进而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未来财政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切好蛋糕, 更应该注重做大蛋糕, 在财政收入方面做好文章。树立大财政思想, 既要有财, 更要有政。既要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又要不与民争利。正确处理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关系, 做到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合理化。从税收收入看, 今后工作的重点是扩大税源, 保证税收增量渐近发展。一是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资源低价政策,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资源, 资源税改革应在经济复苏后扩大征收范围。二是试行个人所得税转型, 探索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所得税制。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主要是以分类征收为主, 没有达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需要。个人所得税改革应着力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三是试点物业税。在继续物业税试点评估“空转”的基础上, 进行分层价值评估, 适时推出物业税。四是继续做好增值税转型工作。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改变重复征税, 减轻企业税负, 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开源的同时仍需节流。从财政支出看, 明确财政支出重点, 增收节支, 防范财政风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 缩减行政开支。在经济复苏后, 政府应该“瘦身”, 调整政府机构, 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 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效率。二是继续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 保证精细化、科学化。信息透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基本准则, 财政预算信息透明是实现人的基本人权, 也是保证正确履行公民委托责任的需要。在美国, 一次预算编制就相当于一部法律的制定过程, 预算制定、执行、监督三权独立, 相互监督, 并实行全过程公开。尽快实现财政预算透明法制化, 加快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改革步伐, 达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三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的投入力度, 促发展, 保民生。明确财政支出重点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前提。同时, 这些领域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四是构建财政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全方位调控体系。财政风险防范要与金融结构风险防范紧密结合, 不可单线作战。

(五)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要相互配合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总是在相机选择中不断调整。2006年, 经济政策目标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防止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2007年, 妥善处理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速度关系成为宏观经济调整的工作重点。2008年,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经历了大调整, 从“双防”到“一保一控”, 再到“保增长、扩内需”。2009年,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首要任务, 有效结合“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 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调结构作为根本出路。今后, 宏观调控政策要与政策目标相互配合, 避免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有效的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前提, 政策目标要与政策工具相匹配。应该认识到各种政策工具配合是达到政策效果的重要保障。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 及早做好退出战略部署和经济政策调整对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中国经济是否出现二次探底, 总体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重点方向应该及早明确。

中国应实行怎样的宏观经济政策 篇3

关键词:IS曲线;LM曲线;政策效果;政策选择

1.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不考虑极端情况)

1.1 财政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IS曲线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系数决定(I=e-dr),IS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就越大,则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挤出效应”就越大,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少,即政策效果越小;反之,亦然。

财政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较小(m=ky-hr),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反之,亦然。

1.2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货币当局变动货币供给量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货币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越大 ;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IS较陡,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小,即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差。因此,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使,投资不会增加很多,从而国民收入也不会有较大增加;反之,亦然。

货币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反之,货币政策效果越大。LM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很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亦然,

2.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主要针对经济萧条时期)

以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对IS曲线斜率的影响看,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不是完全确立,政府在企业投资中还起着一定的作用,企业自身还不能自觉地按市场经济原则办事,这必然导致企业投资对利率的反应没有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敏感,从而导致中国的IS曲线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IS曲线陡峭。从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对IS曲线的影响看,储蓄的超常增长表明,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已经远远低于在目前收入水平应具有的水平,收入与消费之间已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这种失衡必然导致我国的IS曲线比在正常情况下陡峭。

那么,中国的LM曲线的斜率如何呢?首先,中国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中国居民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急剧膨胀,从而打破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稳定关系,使中国的货币交易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再稳定,导致LM曲线不断趋向平坦。其次,从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弹性对我国LM曲线斜率的影响看,在目前的中国,由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尚不十分完善,广大居民缺乏多种投资渠道,利率的变化对人们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影响并不大,投机需求的利率弹性较小,其对LM曲线的影响是使LM曲线比较陡峭。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在进行政策选择时,必须考虑政策的有效性和确定性。在一定的经济形势下,一些政策比另一些政策更加有效,一些政策的影响比另一些政策的影响具有更大的确定性。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IS曲线陡峭,LM曲线平坦,这时,财政政策效果十分有效,货币政策效果有限。 根据以往的经验,利率连续下调对消费和投资的刺激十分有限已经告诉我们,在中国的特殊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并不存在。因此,在运用扩张性经济政策以刺激需求时,应把重点放在财政政策上。

在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必须注意不同措施的效果。由于悲观预期的存在,居民的预防性货币需求无限膨胀,企业对未来利润率的预期也比较悲观,试图通过增加居民(尤其是收入较高阶层居民)收入以扩大消费需求,通过降低利率以扩大投资需求的愿望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由于公众的不配合使这些政策的作用受到限制。而政府购买和直接投资的效果则是十分确定的,因此,在政策措施选择上,应加大政府开支和用于失业、养老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和直接投资。基于此,我认为政府通过举办公共工程以刺激需求的政策是明智的,而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以刺激消费上,应把重点放在增加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低收入阶层身上。

其二,在进行政策选择时,应考虑政策的效力与市场完善程度的关系。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程度,在制度尚不完善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作用自然受到限制;而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的变化直接影响经济的运行,尤其是政府支出的变化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对市场制度的要求没有货币政策那么高,因此,在市场制度尚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扩张性政策的作用应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来实现。

财政政策之所以比货币政策更容易发挥作用,是由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和财政政策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在强调本身带有行政色彩的财政政策作用时,应该谨防片面夸大行政手段的作用,防止出现旧体制、旧的管理方法的复归。更不能因为一些经济手段暂时的失灵而否认其作用,为倒退寻找理论依据。

其三,货币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为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制度环境上。目前我国LM曲线的形状表明,希望通过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的货币政策注定不会有多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回到老路上去,即希望通过直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这种带有明显行政色彩的货币政策是我们以前常用的。如果说,在经济“软着陆”时期,行政性的货币政策曾经起过很大作用的话,那么,在经济萧条时期,行政性的扩张货币政策很可能是一副毒药,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极易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金融机构存在的严重问题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重点不在于扩张本身,(因为间接的扩张效果有限,直接的扩张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而在于完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及需要银行介入的再分配制度和消费制度,为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宏观透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篇4

珠海分校

期中课程论文

题 目 宏观透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学院(部)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指导教师

2013年6月4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内容摘要: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50年代末酝酿, 60年代出台以来,可区分为广义计划生育政策和独生子女政策两类。新历史时期,该政策模式无论从政策理念、控制效果,还是具体执行方式都面临转型的需求。人口控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要进一步发挥人口政策的调节作用,除胎数放开外,还应当考虑对现行政策的方向进行调整,在尊重生育意愿的基础上,以鼓励型控制替代限制型控制,以宏观政策配合替代单一人口政策调节。从更宽泛的意义来说,这一转型也有利于消解不同社会政策间的概念分歧,促成彼此一致性的达成。

关键词:计划生育;公共政策理念;人口控制;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目录

1.浅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3 1.1.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3 1.2.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确立的两个阶段.......................................................................3 1.2.1.政策酝酸阶段................................................................................................3 1.2.2.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3 1.3.90年代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政策的转变与最终确立..........................................3 1.4.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3 2.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5 2.1.有效遏制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5 2.2.缓解了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 2.3.为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贡献.......................................................5 3.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的负效应...........................................................6 3.1.加速了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导致我国人口结构恶化...........................................6 3.2.削弱了农村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6 3.3.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6 3.4.导致新生人口素质不高...........................................................................................6 3.5.损害女婴、弃婴合法权益的问题...........................................................................6 4.计划生育政策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探讨及政策分析.......................................................7 4.1.政策宜传方面...........................................................................................................7 4.2.政策环境与政策的可行性方面...............................................................................7 4.3.政策执行方面...........................................................................................................7 4.4.政策发展设计方面...................................................................................................7 4.5.配套政策方面...........................................................................................................7 5.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转型方向...........................................................................................8 5.1.从限制向鼓励型政策转型.......................................................................................8 5.1.1.限制型人口政策概况....................................................................................8 5.1.2.鼓励型政策....................................................................................................8 5.2.从单一人口政策向宏观社会经济政策引导转化...................................................8 5.3.着重建立保障与福利的利益导向性机制...............................................................8 6.结柬语.................................................................................................................................10 7.参考文献:.........................................................................................................................11

第 2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1.浅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

1.1.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60年代,中国进入了新中国建立后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从1962年至1972年,中国年平均出生人口2669万,累计出生了3亿。1969年中国人口突破了8亿。从60年代开始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鉴于这种情况,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考虑中国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揭示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中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作了明确规定,确立了计划生育工作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1.2.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确立的两个阶段

1.2.1.政策酝酸阶段

1954年至1957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处于酝酿阶段。然而1958年至1959年,中共中央上层领导人对于施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思想发生反复,导致计划生育政策迟迟未正式出台。

1.2.2.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年至1969年,我国确定限制生育政策并开展工作;紧接着,1970年至1984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行限制生育政策,即“晚稀少”政策。接下来,在1984年至1991年期间,我国先后完善了生育政策并形成地方计划生育条例。

1.3.90年代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政策的转变与最终确立

计划生育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在00年代以后,一些地方除了利用行政强制以外,还引入了利益导向机制。在此墓础上,“两个转变”被作为重点提了出来,即由孤立地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的机制转变。这一整套的基本经验构成了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的先决条件。

中国计划生育的立法经历了1978年、1982年、1988年、1993年四次论证,但皆因条件不成熟而没有出台。1998年,计划生育立法第五次被摆到了台面上,经过三年的努力,2001年12月29日终获通过,并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由羞本国策上升为法律,其核心是按照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既不收紧也不放松。

1.4.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 3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干部职工和城市居民除特殊情况外,一对夫妇只准生一个孩子;农村中有实际困难的夫妇,包括生了一个女孩的“独女户”,可以有计划、有间隔地生两个孩子;少数民族可以适当放宽,具体政策由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决定。

第 4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2.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全国城乡普及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的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体现在: 2.1.有效遏制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徘徊在5.8左右,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生育政策的全面推行,促使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迅速下降,90年代末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我国进入人口低速增长阶段,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这大大缓解了人口规模不断增长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压力,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2.2.缓解了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里平均每年少生约1500万人。这缓解了国家在资金、旅游、粮食、能源、交通、墓础设施、教育、服务、住房和就业等方面的需求紧张和资源短缺状况,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3.为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贡献

生育率下降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份额在13%以上,对我国人均GDP增长的贡献份额约为26-34%,对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份额约为13-24%。此外,人口的有效控制使得人均总消费水平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提高1.653.0个百分点,并且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至少有25%是生育率下降的贡献,它也为我国的资本积累也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 5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3.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的负效应

3.1.加速了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导致我国人口结构恶化

由于计划生育只能减少小孩的数量,而不能把老、中、青的人口同时按比例减少。也就是说,计划生育使得人口规模在自然萎缩的同时还会伴随着年龄结构的不断恶化,这导致了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及中高龄人口比例的增加,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的增大和社会保障系统的负担加重。

目前我国总人口的负担系数呈现一个先降后升的U 型趋势,而谷底就在今后的10 年左右。如果中国继续维持现行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至多到2040 年,中国65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40%,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其实,现在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常驻人口中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初露端倪,有的家庭已经不堪重负。

3.2.削弱了农村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

在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养老肯定是农村家庭养老的主要形式。大多数农民生儿育女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老有所养。家庭子女数量的减少,特别是一些家庭没有男孩子。然而,在现行的婚姻居住方式下,子女数量的减少和未生育男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

3.3.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

有资料统计,我国近几年新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达到了117:100,国际公认的正常比例为不超过107:100。过高的出生性别比意味着在2020 年, 我国将会有4000万男性找不到配偶,成为“光棍”。而男性比例过高,除了会造成婚姻压力外,还会加剧性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等现象的出现,从而加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3.4.导致新生人口素质不高

当然,现在的人口素质与二三十年前相比还是提高了很多,但目前农村的人口出生率明显高于城镇,而城镇的教育水平要优于农村,这在客观上阻碍了新生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假如没有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素质的整体水平理应当比现在还高,因为家庭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竞争意识更为强烈,心智成熟更为顺畅。

3.5.损害女婴、弃婴合法权益的问题

由于多生孩子面临着巨额罚款,在农村,一个家庭因为交不出罚款,而被“牵牛扒房”是常见现象,这导致少数家庭在分娩之后如果发现出生的婴儿的性别不如所愿,便会选择弃婴,而被抛弃的一般都是女婴。虽然,有些家庭希望领养孤儿弃婴,但是难度很大,条件苛刻,原因竟是民政部门担心有的家庭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而将亲生的子女谎称为弃婴或孤儿,这些限制给那些真正的弃婴、孤儿带来了生存困难。

第 6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4.计划生育政策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探讨及政策分析

4.1.政策宜传方面

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之时对群众进行的宣传教育不够。尤其是在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早期,乡镇干部去做工作时,群众不理解。这不是让人断子绝孙吗?城里的人呢,也有少数人为了传续香火而不择手段,典型的就是怀孕了就去做B超,查出腹中的胎儿是男,留下;是女,打掉!也就是说,由于对这项政策进行宜传的力度不够,广大群众并没有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2.政策环境与政策的可行性方面

自从1980年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以后,相比较而言,“一胎化”政策在城市得到了较为彻底的执行,但在农村就不一样了。

我国农村区域广大,针对农村的生产方式、社会福利状况以及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来说,对家庭成员的依赖也使得只生一个成为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4.3.政策执行方面

政策执行手段单一且不规范、执行方式粗暴。在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就是行政强制力,几乎唯一的处理猎施就是罚款,计生工作人员很少到家庭中做思想工作,而只是在超生后积极地进行罚款工作,交不上罚款的怀孕妇女经常被计生工作人员强行带走。

4.4.政策发展设计方面

决策者应该看到,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首先是不得已而为的政策,其次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政策,它要随着人口发展的态势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状况以及国家发展的全局来综合考虑。我们既要看到计划生育在一定时期内的有效性.也要看到计划生育的阶段性本质。

4.5.配套政策方面

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走的依然是单项突破、孤军深入的路径,没有注意到政策之间的系统性和连动性。要达到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目的,必须配合以相应的辅助政策。比如说,奖罚政策方面,为了免去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国家应当制定对这些家庭的奖励优惠政策,按原国家规定对独生子女家庭实行优惠政策。并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形成法制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为应付老龄化可能带来的杜会问题,在社会保障体系里要切实解决好养老保险问题。

第 7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5.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转型方向

5.1.从限制向鼓励型政策转型

5.1.1.限制型人口政策概况

2000年以后,计划生育政策的新转型已经开始把“奖优免补”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但目前限制性策仍然在大部分领域存在,如现行对违反独生子女政策的行为惩处:一是行政处分,对国家工作人员若干年内提干、提级、晋级的限制或一票否决,不给予评先进,扣发奖金,不得享受公费医疗,最甚者开除公职,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评优也有所限制:二是经济处罚,对个体或家庭罚交计划生育费;三是行政制裁,不给超生子女发准生证、上户,农村的还不给分宅基地、耕地份额以及不能正常就读等。

这些惩处措施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非常严格。事实上,至今为止,还有计生干部认为此类限制性政策应该进一步强化,如有人提出应加大处罚力度,和刑法、民法联系,对一般和严重违反者分别处以拘留、劳教或徒刑,并加强行政制裁力度,如工商行政管理上采取停业整顿、吊销、停发执照等措施;对所有违反者处以经济制裁。

5.1.2.鼓励型政策

然而,除“胎数”前提应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外,这些限制性举措在新历史发展阶段,也应该逐步考虑以市场性手段取代,比如对响应计划生育政策者在税收、学费、公共事业费上予以优惠。以柔性方式进行利益引导,更有利于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协调发展。

在未来的阶段里,应考虑如何以引导和鼓励的方式对个体的生育行为进行理性约束,是计划生育决策部门需要继续重点思考并细化的问题。在本研究看来,独生子女政策在人口压力大的地区并非一定要废除,但可以鼓励性政策的方式作为二胎化计划生育政策的一种补充存在,这样可以在尊重个体权利的基础上有效引导生育意愿。

5.2.从单一人口政策向宏观社会经济政策引导转化

未来计划生育政策还应该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通过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宏观层面政策去影响生育动机和原因。如利用养老政策、教育政策、社保和福利政策等配套措施去引导个体去控制生育愿望。

新历史发展阶段,以宏观社会经济政策为导向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形成自发内化的节制生育意识方面,更具备积极意义。因此进一步促进宏观层面相关社会公共政策的发展,应是计划生育政策今后的发展重心所在。

5.3.着重建立保障与福利的利益导向性机制

实现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衔接和配套,加快建立和健全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是国家计生委提出的目前计生工作的重点。

应该看到,计生政策其实在实施之初就有惠民的思想萌芽在内,如先于农村低保制度的计划生育奖补政策,最初起到的是一种替代性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但即将全面建立的农村低保制度,从影响力度和影响面来说,远远超过独生子女奖励的力度, 2006年农村低保就已经平均达到70元/人/月,高于独生子女50元/人/月的标准,且此后这方面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强。而独生子女费长期以来很多地区20年如一日地维持同样水平,第 8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不随物价浮动而浮动。这种补助对于农村无男户来说,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保障作用,也无法起到控制出生比上升的效果。

因此计划生育奖补制度在建设时需要进一步考虑向保障与福利转型的思路。计划生育奖励不仅起到最低生活补助的作用,还要承担起一定的福利化诱导作用。国家不应单纯从人口控制的角度,而应该更多的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提升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争取让福利增加最大化和福利流失最小化,使人们自愿选择一胎或二胎、自愿进行计划生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样才可能有效引导群众根据公共利益的不同需求,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节制或倡导生育行为,有效引导生育意愿,使计划生育成为一种跨时代性的公共政策。

第 9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6.结柬语

总之,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既有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生育政策,创造世界生育率水平下降奇迹的时期;也有执行未考虑以人为本、脱离群众的生育政策,迫使计划生育工作及生育水平都陷入“怪圈”而经历曲折的时期。因此,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硬辙,指导未来。

第 10 页 共 12 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7.参考文献:

田雪原.《出生性别比升高原因何在》[J].望新闻周刊,2004,(30),P59.侯东民.《需要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J].科技导报,2003,P41 詹宝全:“浅析提高计生依法行政水平”,选自《人口之声》杂志,2008 年4月总第 40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编,《计划生育文件汇编1981.3》,北京,国家计划生育委会.1987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谙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文 篇5

摘要:在我国经济转轨期,正确认识经济周期、政府负债与经济政策间的关系极为迫切,同时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也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律,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此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经济周期、政府债务、经济政策、动态关系 引言:

政府债务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是一个国内外广泛讨论但尚无定论的重要命题。由于国内本身政治体制的特殊性,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较强,政府负债与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对经济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基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政府债务的不断增加,债务本息的累积加重了政府的还款压力,增加了国内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并可能影响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近二十年来,我国政府负债、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三者到底存在怎样的相关关系?目前政府负债是否己经累积到了阻碍经济增长的地步?中国近二十年实行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政策未来是否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明确中国经济周期、政府负债与经

1经济周期、政府债务与经济政策概述

过去二十年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1996年-2014年这19年间,中国有14年GDP增速破双,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强力支撑。但是近20年超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经济的超高速发展相呼应,中国政府负债率不断增加。1996年-2014年间,中国中央政府部门负债与当年GDP的比值不断增加,从1996年的23%增至2014年的58%(社科院,2015)。而较为隐性的地方政府债务则增长更加迅速,截止2014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高达154000亿元(国务院,2015)。随着政府负债的不断增加,庞大的债务本金与利息也在不断累积。与此同时,2014年后,中国经济结束了10多年的高速增长,实际GDP增长率跌至10%以下。GDP增速的较大下行必然与中国政府的负偾问题密不可分。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同样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后,伴随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与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伴随国内人口红利透支、低端要素切入全球化经济红利用尽、产能过剩的内部环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中国政府对经济增长认识的转变及其带来的经济政策上的变化必然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2研究中国经济周期、政府债务与经济政策动态关系的意义 2.1明确中国政府负债与经济周期间的相关关系 现实中政府负债的不断累积是否阻碍了经济发展,不同国家由于其政治、经济与文化间的差异,各个国家的情况并不相同,学术界对此也没有定论[2]。本文利用SVAR模型,明确中国政府负债与经济周期间的相关关系,有助于在经济增速放缓的今天,更加正确的对待政府负债不断累积这一事实。2.2明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间的关系

经济政策是政府平滑经济周期、防止经济剧烈波动的重要手段[3]。当国内经济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时,政府是采取了扩张性经济政策进一步刺激经济,还是通过紧缩性经济政策来抑制经济“泡沫”,中国的经济政策又对经济周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过去二十年间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又是如何进行配合的?本文利用SVAR模型,明确了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间的相关关系,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2.3预测了中国之后的经济周期,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在经济新常态的今天,正确认识政府负债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调整相关经济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3中国经济周期、政府债务与经济政策动态关系 3.1政府负债与实际利率的同期相关关系 政府负债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为:

rt+1=r(gt,rt,t,t)(1)rt

短期来看,Δt比较稳定,而政府会因为各种原因较为频繁的调整实际利率rt,人民银行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调整基准利率,实际利率rt受到的扰动也 多。很多情况下,政府会为了减少自身负债而主动降低实际利率rt。因此,本文假设短期Δt不受的影响,而实际利率rt受政府负债Δt的影响。3.2政府负债与财政赤字的同期相关关系 政府负债与财政赤字的关系为:

Bt+1-Bt=Gt+rtBt

公式两边同除以实际年度GDP可得:

t11rt1tt

1gt11gt1财政赤字对政府负债的影响存在时滞,公式中βt代表政府当年的财政赤字与GDP的比,显然会对Δt+1产生影响,但由于Δt在βt确定之前已经确定,因此βt不会对Δt产生影响,由此可以认为同期的βt不会对Δt产生影响。3.3政府负债与经济增长率的同期相关关系 政府负债与经济増长率的关系为:

Δt=

1rt11t1t1 1gt1gt从公式中可以看出,Δt与gt确实存在同期相关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短期内政府负债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其所受到的外在扰动要小于经济增长率受到的扰动[5]。所以在研究政府负债与经济增长率间相关关系的时候,通常将政府负债作为自变量,而将经济增长率作为因变量。本文采用较为通用的处理方法,认为模型中Δt与gt确实存在同期相关关系,且Δt是自变量,gt是因变量。3.4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率的同期相关关系 政府的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为:

gt+1-gt=f(gt,rt,βt,Δt,)

通常情况下,财政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短期内受到的扰动较少,可以认为同期内gt不会对βt造成影响,而经济增长率受到的扰动则较多。因此在讨论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率时,通常将财政赤字作为自变量,去研究财政赤字变化对经济増长率的影响情况。3.5财政赤字与实际利率的同期相关关系 政府的财政赤字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为:

rt+1=r(gt,rt,t,t)(1)rt

改革开放以来,基准利率不断市场化。相较于短期内较为稳定的财政赤字βt,实际利率rt受更多因素的影响,对经济环境的反应更加灵敏,波动也更加频繁。通常认为,货币政策的时效性更强而政策效力的持续时间较短,财政政策存在时滞但政策效力的持续时间较长[5]。

3.6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利率的同期相关关系 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为:

rt+1=r(gt,rt,t,t)(1)rt

通常情况下,实际利率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短期来看,市场化的实际利率 波动更加频繁,而经济增长率受到的扰动较小,较为稳定。结束语: 总之,目前我国经济仍然处于发展中,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加强经济周期、政府债务与经济政策动态关系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找出其中的规律,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参考文献: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文 篇6

1、入世承诺的时刻表为全球化带来挑战

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谈判,我国“入世”在即。中国“入世”谈判的承诺主要是两条,一是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二是开放市场。这些承诺具体地规定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步骤和路径,敲定了融入世界经济的时间表。由此形成的“倒逼”机制,将迫使中国相关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必须强制性地向国际惯例靠拢,从而从制度层次上加快了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入世”使中国走上了全球化的不归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承诺都有确切的时刻表,与中国具体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时间无关,就是说,时间表是刚性的。例如,根据中美谈判的结果,工业品平均关税税率将在降到9.44%,其中汽车7月1日降到25%,大多数信息技术产品由现行的平均关税税率13%降到零关税,化工品现行平均关税为10.57%,到将降到7%。这正是“入世”所带来的紧迫感之所在,从这一角度讲,全球化对我国的挑战首先是通过“入世”具体体现的。?

2,跨国公司的作用尚不明朗,民族工业又起争论

“入世”使跨国公司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工业问题成为热门话题。?

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全球序列的国际分工构架的形成,按照在这一分工构架中的位置,各个国家被区分为:新产品、新技术研制国――最重要的主机生产国――生产和加工装配国――原材料、人力供给国――市场销售国。世界性的产业重构和企业重组,就是这样从按地域和国家发展到了以全球为目标。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一个国家和民族由全球化获利的多寡由其在这一分工构架中的地位决定。因此,弱势国家很难在高层次的产业序列中同强势国家争高下,只能被迫在较低的层次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可能要长时间地忍受这种国际分工的安排(注:10)?。中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位置是什么?在这个分工体系中,中国可能的最有利的角色定位又是什么?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根据中国的比较优势,各个产业,各种产品,各个企业难以避免地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家在中国设立了企业。跨国公司带来了资金、现代管理经验、管理观念和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样要正视跨国公司挤占中国市场,对本土企业的生存发展所造成的压力和冲击。到,国内轿车制造业的100%、软饮料制造业的99%、胶片制造业的99%都有跨国公司的投资。方便食品和肥皂、洗衣粉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7.7%和89%。一些行业、企业在与“洋”企业竞争中失利的报道,引致了“民族工业”这个老概念的复活。?

“民族工业(企业)”近几年在媒体出现的频率日趋增多,但它不是一个经济学的规范概念,也不是市场经济通用的概念,从媒体登载的文章看似乎也没有一致认同的界定,一般中外辞典和经济学书籍中,都难以找到这一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只有词条“民族资本(nationalbourgeoisiecapital)”。其解释如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间投资经营的资本主义经济。早期统称商办企业,与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官办、官商合办企业相区别。稍后的文献中,它们又常被称为民族工业,以区别于买办性企业。民族资本一词应用稍晚,大体是相对于国民党政府的官僚资本而言,而非相对于外国资本而言;但民族资产阶级一词早见于重要文献,该阶级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即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同时还指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原来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转化为社会主义经济”(注:12)。显然,这是一个产于中国本土,且早已成为历史的概念。

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民族工业(企业)”显然不是这个意义,其实质,一是指产业或企业的“所有权”,即“国籍”问题;二是指非中国籍企业对中国长远发展和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生产全球化时代,界定企业的“国籍”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只要是由民族国家组成世界,即使这个世界存在着全球化的跨国公司与一体化的经济体制,无论对个人还是公司而言,国籍的概念就不会轻易消失。但国籍的作用却会变得不那么重要,除了在公司组建与法人资格方面确定适用的法律规则这一正式角色外,运用公司国籍作为公司划分依据的做法将会越来越少。”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一概念的内涵更模糊。到中国投资的外商中相当部分是港澳台同胞,按理也应归为“民族工业”,但他们与大陆的“民族工业”又不一样,划作同类显然欠妥。

目前,有学者建议划分“民族工业”的标准,应按股权比例、经营决策权、技术控制权和产品增值比例等四项加以界定(注:13),但实际操作起来仍有困难。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各类产业、企业受跨国公司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对引入跨国公司的期望和要求差别很大,各类产业和企业的世界竞争力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差别也很大,很难用“民族工业”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跨国公司把技术和创新活动引入东道国,对东道国企业提高生产率的贡献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自身的技术能力,即它能否掌握引进的技术并使之适应当地的条件(注:13)。

3.“全球化”与“全国化”?

全球化的前提是国内和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内和区域内的规模效益和分工效益,才能提高竞争力,也才能以最有利的态势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世界银行的一个报告在论述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关系时写道:“国内竞争促进了创新与技术传播,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很大的情况下。”“最近对6个欧洲国家、日本、南朝鲜、新加坡和美国成功的工业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国内竞争是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Porter1990年)。在日本,几乎所有跻身国际市场的主要出口部门都有许多国内竞争者。”“一些阻挠内部竞争的障碍――用发放执照来限制进入市场的规定,定价政策,有关破产和劳工法的规定,加上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往往使企业不愿进行技术革新(注:11)。”在实践中,我国竞争不足和过度竞争都同时存在着,但主要问题是竞争不足。我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有形成,行政分割仍然是资产重组、企业并购、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障碍。许多产业和企业不要说“全国化”,有的连“地方化”、“部门化”都难以做到,要形成我国自己的跨国企业还有许多路要走。因此,要加快改革和国内区域间的相互开放,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以形成“全国化”的环境和条件。?

4.更多的开放要有更有效的保护

世界银行在它的发展报告中这样描述贸易保护情况:“在工业革命前的若干个世纪,有些国家就已懂得保护国内市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工业国的平均关税降低到6%以下,但是从60年代起,采用其他保护性措施,如配额、补贴、资源出口限制以及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已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在1966-1986年间,进口中受所有非关税措施影响的份额,美国增加20%以上,日本增加将近40%,欧洲共同体增加160%”。“在1980―1985年间,美国对农业的补贴增加了80%,加拿大增加了60%,日本增加了21%,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共同体和美国提出的反补贴和反倾销案件数目则增加1倍以上。”对此,世界银行不无忧虑地指出:“工业国在过去30年里增加使用这些措施的情况,为发展中国家采取报复性行动和以立法形式制定类似措施提供了令人不安的.先例(注:11)。”这些话说明了两点,一是开放和保护从来就是同时存在、并行不悖的;二是随着国家竞争力和世界经济的变化,保护的手段和程度是变化的。最近,30名美国参议员写信给美国电信管理部门,反对德国电信公司收购斯普林特公司,理由是德国电信公司属国家控股公司,所以这一交易“违反”美国法律,并“威胁”美国安全(新华社7月3日电)。看来,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保护,而在于怎样利用各种规则进行有效的保护,而中国却缺少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开放,但并不是国门大开,不加设防。随着“入世”,改变了的是“游戏”的规则和裁判。因此,随着传统保护手段效能的急剧降低,必须代之以其他符合规则的措施和手段,包括技术壁垒、环保壁垒等。当然,最有效的“保护”是帮助和督促企业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毕竟,今日世界仍然是强者纵横的天下。?

5.全球化与新经济?

“新经济”是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一个现象。美国《商业周刊》曾载文称:“美国经济已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新经济时代”,认为“新经济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基础上的经济”。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的报告也指出:“在新世纪的黎明之时,美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外在的明显标志植根于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包括了高性能的个人电脑,高速通讯与互联网。在过去来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市场环境及其他发展有着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与“风险社会”等。把这些包捆在一起,常常被简称为“新经济”。美国商务部的报告认为:“自1995年以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幅平均达到2.8%,比1973年到1995年间的1.4%提高了1倍,其中一半以上归功于信息产业。6月28日《日本产经新闻》发表题为“世界认可新经济理论”的社论,说:“国际社会承认了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提高生产率、提高增长力、实现低通胀的新经济理论。”新经济的出现,给全球竞争带来新的内容,也给其他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机遇。但是,新经济是建立在高度成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基础上,是在强大的实物经济基础上发展,在信息技术获得普遍应用基础上运行,并在全球市场上进行竞争并获利的。而这几点恰恰是我国缺欠,正在努力完成的任务――即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加快基础设施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改革以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无疑,这些任务无法超越,由此而产生的发展阶段上的差距正是中国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根本原因。要缩短这一差距,不仅需要正确政策和战略,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提高创新能力。还需要努力加快改革,缩短转轨的过渡期,创造更完善的制度和环境,以利于“新经济”在中国的兴起。

6.以全球思维确定新的经营战略思想。?

全球化直接影响着世界格局和竞争态势,要利用好全球化的机遇,趋利避害,减少风险,建立和保持国家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国家全球竞争战略和企业竞争战略。这一战略所涉及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对我国各产业竞争力现状的估价,优势、趋势及风险分析,世界竞争态势分析,战略竞争和联合分析,各产业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定位及目标,开放条件下企业和产品发展战略,国家重点产业及关键技术的发展,提高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体系等。近年来,我国已陆续提出了相关的措施,例如,争取“入世”,积极参与全球化的政策,“走出去”战略等都是应对全球化的战略决策。全球化已经在为世界资本创造了更广阔的竞争环境,中国企业也要以全球思维确定新的经营战略思想。?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文 篇7

一、当前经济形势基本判断

当前我国的宏观形势特征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投资、需求与进出口贸易三方面也面临较大压力。

(一)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在四个季度连续增幅放缓,201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仍在放缓。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一季度末5个季度中,GDP增长幅度分别是9.7%、9.5%、9.0%、8.9%、8.7%,连续5个季度放缓之后,2012年4月份开始,主要的经济指标急剧下滑,体现在工业增加值4月份增长9.3%,比3月份的增幅下降2.6个百分点,比2011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5月的工业增加值为9.6%,6月为9.5%;第二季度经济增幅进一步下降,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为7.6%,比一季度8.1%的增长幅度又下降了0.5个百分点,7月份的工业增加值为9.2%,达到2012年的最低点。我国经济增长4月急剧下行,二季度到达经济底部。7月继续在底部徘徊。

(二)三大需求面临压力

投资、需求与进出口这三大需求的指标对于宏观形势数据来说是一种印证。

1. 投资

投资数据评估主要不是按月,而是按照1-4月,1-5月,1-6月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为了避免投资指标每月跳跃性较大导致分析有可能不够客观的情况。2012年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2%,1-5月为20.1%,1-6月为20.4%,1-7月20.4%。从数据来看,投资增幅较为均衡,1-6、1-7月份均是20.4%,比1-4月20.2%、1-5月的20.1%增幅都有了提高。可以说,投资在底部较为平缓。

分析投资指标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投资按项目划分为中央项目和地方项目。1-4月投资的下降增幅减缓,主要原因是中央项目在1-4月投资增长率下降4.1%,地方项目的投资增长率为22%,高于总投资增长的平均数,1-5月中央项目投资下降7.7%,下降幅度比1-4月进一步扩大。1-7月中央项目投资下降3%,降幅缩窄。总体来说,中央项目的下降幅度较快,但是1-7月降幅缩窄。这说明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幅度放缓主要原因是中央项目投资下降较快带动的。1-7月降幅缩窄是由于国务院采取了加强中央项目投资的措施。

第二,房地产开发投资。2012年经济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中央依然没有改变对房地产调控的方略,始终强调对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不放松,主要是指对投资、投机性购房坚决不放松。尽管经济有下行的压力,对房地产调控在抑制投机、投资性始终采取高压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放缓。1-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8.7%,1-5月份是18.5%,1-6月份是16.6%,1-7月份是15.4%,放缓步伐比较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按每季度统计,没有月度数据。因此月度固定资产投资是通过分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得到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城镇与农村两类,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80%,可以说代表了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是列入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里的,不在农村数据中考察。即使农村中有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考察也放在城镇中。固定资产投资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数据。如果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放缓较快的因素剔除之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应该是处于回升态势。

2. 消费

消费数据是按现价分析,统计局在公布消费品零售总额时还会考虑到扣除价格因素问题。2012年5月份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长率是14.1%,2012年4月份名义增长14.1%,实际增长10.7%;5月份名义增长13.8%,实际增长11%,比4月份提高了。6月份名义增长13.7%,实际增长11.2%,7月份名义增长13.1%,实际增长12.2%,二律背反的情况非常明显,重要因素是CPI,即居民消费价格。居民消费价格从4月份到6月份涨幅明显,4月份3.4%,5月份是3.0%,6月份是2.2%,7月份是1.8%,现在物价较低。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处于回升态势。投资与消费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实际消费增幅在提高,投资与消费这两方面都出现了积极因素。投资与消费实际上是指内需,内需已经开始出现了积极变化。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从供给这个角度来说的。经济学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就从供给来看,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是三大产业,而工业是第二产业最主要的主体。如果从需求来看,是三大需求。三大产业与三大需求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经济形势。

3. 进出口贸易

2012年4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2.7%,出口是7.3%,进口是6.5%,贸易顺差184亿美元,5月份出现了跳跃式增长,进出口总值增长14.1%,创单月进出口规模最高纪录,总额3435亿美元,单月创历史最高纪录。出口增长是15.3%,进口增长是12.7%,5月份的贸易顺差187亿美元;6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9%,7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2.7%,与4月份相同。进出口数据与国际经济情况相连,跳跃式很大。7月份贸易顺差251亿美元,顺差较大。2012年4-7月份的外贸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尽管月度进出口增长出现跳跃性,但是外贸顺差又开始逐步加大。而且外贸顺差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加。

经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经济已到了底部区间,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不大。以三架马车的指标测算均出现了积极因素。这使一些学者对国家统计数字产生质疑,国家统计局声明统计是严格按照国际规范测算的公式且未经官方机构人为调整的。基于此,目前对于经济分析大体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目前经济是否已经探底将U型上升,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还未见底,仍将进一步恶化。笔者认为对于数据与现实情况的分析要统观全局,照顾大面,不能以偏盖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经济下行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

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主要体现在2012年以来西方经济三大主体走势疲软。美国2011年曾经出现企稳复苏,但2012年复苏的形势又出现了曲折,失业率再度攀升。

(一)美联储流转操作政策与“财政悬崖”问题

在失业率再度攀升的情况下,美联储采取了与QE3不一样的“流转操作”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美联储将购买国债的期限拉长,采取“短期债变长期债”这种国债期限置换的办法。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使期限结构放长来拉低整个市场的利率,以实现对市场流动性的支撑。但这种支撑并不增加货币量。QE3政策则是美联储通过每年新购入债券(不限于国债),包括企业债、金融债等向市场投入新的流动性。这种新购入债券的措施是一种增量措施,相当于在“印钞票”,力度更大。流转操作是一种存量政策,政策力度相对QE3来说较为缓和。长期国债的利率较低,且目前美联储的利率是0-0.25,接近零利率,低于史上纪录,在利率上美联储的操作空间不大,不能再降息了,所以只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最近,美联储出台了QE3政策,美联储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并将美联储基准利率延长至2015年。

美国在2012年底之前还将面临“财政悬崖”问题。因为美国政府在本轮刺激经济复苏的过程中采取了大量的减税政策,该政策于2012年年底到期(已经延期过一次)。在年底到期之后,面临着减税政策是否延期的问题还。美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接近100%,如果继续延长减税政策,将加重国债负担率,这对美国长期发展不利。但如果减税政策到年底截止,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就会马上减弱,而延长虽对经济增长支撑有作用,但政府债务会继续提高,财政风险加大。如果减税政策停止,美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就停止,这样会抵消QE3的政策效应。预计美国财政刺激政策不会骤然停止,而是视经济复苏程度逐渐退出,这样可配合QE3的作用,刺激美国经济稳步复苏。只要美国经济好转,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将形成中长期的利好。

(二)欧元区的紧缩政策的分歧与是否统一财政政策问题

欧洲主权债权危机是全球经济最不稳定的因素。2012年3月欧元区的失业率再度创历史新高,比2008、2009年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失业率还要高。

法国新当选的总理奥朗德与德国总理墨克尔在欧元区政策问题上的观点有重大分歧。英国因与德法有分歧而未加入欧元区,与美国保持较紧密的联系。欧元区的政策由德法主导。在陷入欧债危机时,德、法的观点是采取紧缩财政、严肃财政纪律、采取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一般情况下,在经济疲软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适用于经济过热时期。此时欧元区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复苏无疑是雪上加霜。存在主权债权问题的国家要想获得欧元区、欧洲中央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助(即低息借款)前提是必须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除爱尔兰外其他欧元区国家目前均采取减少财政支出与增加税收的财政紧缩政策。财政紧缩最大的受害者是老百姓,欧洲频频出现游行示威,横幅上写着“金融家犯的错误为什么让老百姓埋单”?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采取福利资本主义模式,现在大幅削减福利,在失业率非常高的情况下仍下调起征点,开征新税种,引起了公众的反对。此时法国新当选总统奥朗德提出了财政不能完全紧缩的观点,并提出“远离欧元。”令德国非常紧张。

爱尔兰在欧洲国家中经济复苏较快较好,这有其历史与政治原因。爱尔兰与美国有非常深厚的血缘关系,美国白人中有40%是爱尔兰人后裔,美国历任总统和大型跨国公司的总裁,绝大多数都是爱尔兰人的后裔。美国对于爱尔兰采取特殊的扶植政策,将一些大型公司的总部设在爱尔兰,而且在对爱尔兰的贸易中也有意识地加大投资,给予优惠,同时在北爱尔兰与英国的领土之争问题上予以支持。整个爱尔兰经济是外向型经济,类似新加坡的高度贸易投资自由化,美国资本占很大比例。因其所得税在欧洲是最低的,只有11%~12%左右。美国与其他国家跨国公司的总部均设在爱尔兰。法、德认为爱尔兰所得税低的现状阻碍了整个欧洲吸收外资并产生了政策的价值洼地。欧债危机中,爱尔兰获得支助的条件之一是所得税必须提高,谈判时法国原总统萨克奇对此十分强硬。斗争结果还是爱尔兰获胜,保持其原有的企业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

欧元区下一步的走势是或欧元解体或统一财政。德国总统墨克尔与法国原总统萨克奇主张建立欧洲财政部,统一财政政策。现在欧洲有中央银行,货币统一了,但财政政策是各国自主。如果财政统一,整个欧元区从一定意义上说可成为的国家雏形了。究竟是统一财政纪律还是发行欧洲统一债券?发行欧洲统一债券就意味着德国要为穷国“埋单”。欧洲何去何从仍悬而未决。

(三)日本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

日本在三经济体中复苏较快,但其资源紧缺,总体国力不断衰弱。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电力急度紧张,不得不重启核电站,遇到了民众的反对。2012年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巴西、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经济明显下降,增速也在放缓。

(四)国内经济形势或U型上升与或继续探底的争论

2012年4月份经济数据发生急剧变化后,5月份国务院召开紧急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防止经济增速出现趋势性下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稳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放在第一位。有效需求不足也包含贷款需求不足,2011年4月份以前为防止经济过热国家采取的是紧缩的货政策,出现融资难、贷款难的现象,但目前则是银行贷款需求不足的问题。当前确定的宏观调控方略为: (1) 稳定投资是关键; (2) 着力扩大消费,完善有关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 (3) 稳定外贸增长; (4) 稳定农业好的发展形势; (5) 做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笔者认为,在没有重大事件干扰的情况下,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将回升。应该说二季度GDP的增长是全年经济增长的底部,三季度是一个触底的过程,四季度应该比较明显地回升,呈现U型。首先这是一个基数问题。2011年前高后低,2012年在此基础上应该是前低后高。第二是政策效益问题。政策效益是一个累积过程,2012年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采取“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以货币政策为例,一次降息有可能市场不反映,二次降息既而降准,不断释放流动性,最终量变成为质变,经济增长形成刺激,市场会强烈地反映。第三,投资方面采取流转操作,特别是中央财政的资金,可将“十二五”的重大项目提前。消费方面还会继续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所以经济已在底部不会再往下走了,目前在底部处在矩齿形阶段,将会再困难一段时间,但也已经发生一定的积极因素。有人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产生质疑,认为CPI数据有可能经过国务院的调整,但笔者认为数据本身是一个趋势的比较。举一个反证,我们可以怀疑GDP有水分,但不能怀疑财政收入、税收收入有水分,因为企业一般都不会为国家高报数据的(除了有些地方为政绩而高报数据之外)。因此税收数据相对来说是较为准确可以信赖的。税收的数据与经济增长是对应的,没有出现分歧。如果对国家统计数字都产生怀疑的话,就无法对经济进行研究。因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有些地方数据上是宏观好微观差,但个例是不能解释整体的。

三、相关政策措施

针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应期性政策,一类是常规政策。

(一)应期性政策

第一,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对重要战略物资加强收储,如铜、石油、稀土等。在价格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收储,大宗类产品、资源类产品中长期价格是上扬的,农产品由于美国旱灾影响,目前要加强收储。

第二,进一步扩大消费。商务部正在研究进行新一轮“家电下乡”活动。在汽车方面也研究一些政策,一是以旧换新,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一个《关于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办法》与汽车下乡的相关政策,农村的汽车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二是“汽车下乡活动”,2009年金融危机时的汽车下乡种类上只是轻卡,这一次小汽车也将进入“下乡”的计划。

第三,完善进出口政策,包括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等。尽管目前出口退税已经很高,但不能说完全没有空间,从行业来看,有些行业面临较大困难,如纺织、轻工、玩具等这些困难会大些。下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有关方面正在研究。

第四,加大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金融政策即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降息与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除了宏观政策之外,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政策,因为它是总量政策,我们已经降息两次,准备金利率也降了两次,还在继续释放流动性。降息也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与商品价格。目前金融业特别是银行在保值,要注意行业的利润率。经调研,从2011年至今约1年半的时间,实体经济利润增长严重下滑,但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利润增长没有下滑,基本上保持较高的增长。市场分析,央行两次降息会降低银行未来的赢利,但事实相反。分析是建立在理论上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符合逻辑的:降息不对称,银行的息差减少,从而利润减少。另一方面通过利率市场化形成竞争压低银行赢利的空间。但所有数据情况和实际情况与结论相背,银行依然盈利可观。央行降息是基准利率存贷差,采取不对称,存款可以上浮,贷款可以下浮,央行降息表面上来看是从基准利率上压缩了银行的息差,但银行的贷款利率已经市场化,即银行贷款向上浮动已经市场化,现在企业拿到的贷款利率是依据企业的资信情况来确定,央行降息的利率点成为银行贷款利率的底限。实际操作中每个企业贷款利率都有可能不同,小企业、资信较差的企业,利率就比较高;反之利率则相对低。加之2011年流动性紧张-资金紧张-利率高-银行议价能力强,银行成为赢利的至高点。2012年我们放宽货币政策,降准、释放流动性和加大信贷规模,银行赢利的机会增多,仍受益。真正要把银行的利润拉低,中央目前采取向民间资本开放的政策,温州与深圳正在进行金融改革试点,但笔者认为试点太慢且范围较小,想从整个社会行业中逐步拉低银行的高利率,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第五,财政政策的结构性改革。从2008年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至今已近5年,力度较大。2012年货币政策发生了变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但结构性减税政策改革的原则与方向不变。目前,结构性税收政策最重要的改革内容就是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这既是大规模减税政策又是结构性体制改革。笔者认为,这是“十二五”期间国家最大的改革之一,牵动着国家的体制与机制。增值税是我国最大的税种,仅国内增值税收入占全部税收额的1/3,如果加上进口增值税收入约占总税收额的40%。营业税是第三大税种,仅次于企业所得税。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是对工业与商业征收增值税,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工业、商业与服务业之间是通过两个税种来安排关系,工业、商业与服务业的联系因此发生断裂。这种情况在全世界几乎看不到,营业税是我国独有的。增值税是对产品的增加值征税,不会产生重复征税的现象。

2009年面临金融危机的压力,我国采取了增值税转型的改革,把生产型增值税改成消费型增值税。即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可以进行抵扣。推行这个改革我国一年减税1400多亿元,属于较大规模的减税,也是重大的税制改革。1994年进行的税制改革,引进欧洲的增值税制度,当时的设计没有按消费型增值税设计,而是生产型的设计。企业成本中的流动资本可以抵扣,而固定资本却不可抵扣。产品成本分为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就是每一次的流转生产周期一次性转移,固定资本分次转移就会每次都产生折旧。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是不能抵扣的,又称为生产型的增值税,这造成了固定资产的重复增税。每一种产品实质上同时又是一个链条中的中间环节,固定资产的税率不能抵扣,就会转成价格成为下一个买家的成本。重复征税造成的结果是:机器设备比重越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税赋负担就越重。生产型的增值税既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发展,也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2009年增值税的改革就是要解决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的问题。即通过以下公式说明:

商品价格=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

增值税就是对V+M征税,C是不变资本,作为成本,V是工资,工资与利润是属于新创造的价值。固定资本分成机器设备与不动产两部分,2009年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只是解决固定资本中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可以抵扣的问题,不动产还不能抵扣。这种增值税还不是完全的消费型增值税,完全意义上的增值税有赖于本轮改革的“营改增”。企业对于购置土地、建厂房的投资量是很大的,目前这部分所含的增值税是不能抵扣的。为什么当时只考虑机器设备?有以下三个因素。一是更有利于企业,更有利于促进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因素会更强;二是如果对不动产的增值税可以抵扣的话,对房地产市场有可能会“火上加油”,在房地产调控的情况下,不能刺激这个市场;三是如果实施完全的消费型增值税改革,需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有可能减税不是1400亿元/年了,而是2000多亿甚至更多。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一是促进服务行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目前,营业税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营业税的税基是销售额,即销售一次就征收一次营业税,基本税率大部分是5%,税率不高但税赋较高。增值税的税率虽然是17%但可抵扣且税基较小。因此,服务业当中的环节越多,税赋就越重,不利于服务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与现代分工的经济发展要求相背,分工越细,环节越多,税赋就越重。例如,物流行业的环节较多,包含运输、仓储、代理、配送,如果是农产品运输还有一个冷链等等。为了鼓励物流业的发展,国家不得不采取对物流业征税按差额征收的办法。再如金融、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中间也有许多环节。其中信托是一种委托理财,多了一个环节,如果每道环节都征收企业所得税,成本就提高了。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信托被视为透明实体,信托层面不征收企业所得税,谁投资谁受益,征收最终受益人的营业所得税。2006年我国出台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需求政策就是对中间环节包括信托这个环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是密切工商业与服务业之间的贸易活动链条。由于对工商业采取增值税制度,对服务业采取营业税制度,导致工商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交易活动出现了“断链”,相互之间不能抵扣。任何企业都有外购服务,如企业涉及运输,如果自办,除非是规模很大的公司,否则成本偏高。服务业也有外购产品、货物的需求。如银行是服务业,要购入计算机、楼房等资产税都不能抵扣。“营改增”之后,服务业外购产品的税就可以抵扣了,税赋因此而减轻。进一步加强了二、三产业之间的活动。

三是“营改增”将促进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当前的税制使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受到阻碍,税制改革后,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超过第二产业。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到70%~80%,营业税改增值税不仅仅是解决服务业的问题。营业税有三大征收对象:服务业、不动产、无形资产。如果将不动产列入“营改增”的范围,那就意味着企业购进的不动产、厂房、土地购置可以抵扣增值税,成为完全的消费行为增值税。全世界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只有中国、俄罗斯两个国家。营业税覆盖不动产就相当于增值税二次转型,意义巨大。2009年只是一次转型。“营改增”覆盖不动产预计是在“十二五”末期——“营改征”的最后阶段。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是阶段性的,应当在适当时期回归常态,而增值税覆盖不动产的时机也就成熟了。另外就是“营改增”覆盖无形资产,目前上海的试点中已包含。目前跨国公司依靠技术、商标与品牌等无形资产赢取利润。增值税覆盖无形资产后,企业的研发投入可以在增值税前抵扣。这样鼓励企业大量研发投入,研发投入越多,税赋就越轻。而且对于研发投入的所得税政策,研发投入可以在所得税前加计50%扣除,相当于按150%扣除。如投资1000万增值税以1500万为基数在税前扣除。再加上无形资产的增值税改革,会产生高附加值。随着税收制度的推广,中国的跨国公司将会林立。“营改增”政策北京改革确定是2012年9月1日,其他10个省市在2012年底之前。除“营改增”政策之外,还采取加大小微企业减税力度、对就业税收政策的支持等方面的政策。

(二)常规政策

从常规政策上看,主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大力发展流通业。生产、流通、分配是经济的三大要素,我们现在是重生产,轻流通,流通费用占GDP的比重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流通费用高则导致商品价格高。首先,国务院于2012年9月初召开全国流通工作会议采取流通方面的减税政策,包括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鲜活农产品免征流通环节增值税等问题。2011年底对蔬菜已经免征流通环节增值税。这次将选择一些与民生紧密联系的鲜活农产品(如“肉、蛋、奶”)来免征。目前“肉、蛋、奶”的概念还在界定中。其次,降低银行刷卡税率。信用卡、借记卡的刷卡费用不是向消费者征收而是向商场征收,税率为2%。再次,采取工商业用电用水同价。另外还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新建社区商业面积不能低于12%等等。

二是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已确定要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战略。主要是七个方面。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等。每一类都有细分的行业。如新能源汽车就有纯电动、混合动力、技术路线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在建立信息产业的目录,政策的投向将有一个平台,包括税收政策。如光伏发电,我国是多晶硅电池的主要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其中90%的多晶硅电池出口欧美,因为欧美国家对于光伏发电站有高补贴。虽然光伏行业是节能,但多晶硅电池产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目前模式的结果是电池出口国外,污染留在国内。所以我们要打开市场,将电池用在国内。现在核电的增值税是先增后返,风电增值税即增即返50%,水电也有相关的政策,而对于光伏没有政策。对于光伏产业应采取税收上的补贴政策,使电池用在国内,而不是出口国外。第二,发展新能源。石油现在的进口依存度超过55%,国际石油已经在90多美元,将来价格还会上涨,甚至会更高。从国际上看,采油成本越来越高,包括在中东。所以将来传统汽油、柴油的消费会越来越高,

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类是西部贫困地区、老区,一类是对原中央苏区江西、福建、广东等成片的老区进行开发,另外东部增长区有先行先释的权力。如广东横琴、深圳的前海,福建的平潭是三位一体,具有一国两制的特点的区域。北京的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是三位一体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两个中心与天津滨海新区等等。区域政策有一些重点,有关的政策在不断地细化、落实。

摘要: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基本判断, 认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体现在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减缓, 这与美国的“财政悬崖”、欧元区统一财政政策及中国经济是否U型上升关系密切。提出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将是“十二五”期间最重大的改革, 对促进服务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高新企业与中国跨国企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美国财政悬崖,欧元区统一财政,营业税,增值税

参考文献

[1]丛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税收政策取向[J], 税务研究, 2003, (12) .

[2]丛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前瞻经济[J], 研究参考, 2003, (34) .

[3]丛明, 朱乃肖.2009年经济形势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分析[J], 财贸经济, 2009 (12) .

[4]丛明, 朱乃肖.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J], 税务研究, 2007, (9) .

[5]范剑平.中国趋稳的经济形势下调控政策取向[J], 2012 (, 29) .

中国经济政策不能只是微调 篇8

7月23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不能改变”,为今后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随后召开的央行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只是显露出一些“适时适度”的技术性“微调”意向。

三季度是调整关键时期

当前的经济,不能叫复苏,只能叫企稳向好。真正的复苏,要看经济是否能由“外生性”发展转化为“内生性”增长,要看资金是否主要转由社会和民间来投融资,要看失业问题是否会有明显好转。如果按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要看“GDP、CPI和失业率”是否同时向好,而不能只看GDP。

对今后经济发展的预测,现在还真不好说。因为不确定因素很多。今后的不同发展,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这要看政策的调整和时间及力度了。

如对信贷政策的调整,不仅要在“增量”上调整,更重要的是对“信贷结构”的调整。若仍像上半年的“天量”投放,大量资金仍主要流向央企及“铁公基”,仍大量旁流到段市和房市,而中小企业却得不到有力支持,则产能过剩问题、资产泡沫问题、通胀预期问题、银行后期呆、坏账问题等,就会愈演愈烈;而如若货币政策在规模特别是结构上能进行及时调整,并有一定力度,则以上的预期又会转向良性发展。

故对后期的发展预测,首先要看政策是否调整和调整的时间及力度。

政策的调整,是有“滞后期”的。中国的“滞后期”一般是4-6个月,而货币政策的滞后期,一般为6-9个月。我们若现在及时进行调整,年底前效果即会逐显。

我不赞同当前一些主流派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当前政策不能调整,一调就又会把企稳向好的经济压回去了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和分析。我以为同是“调整”一词,就有“正向调整”和“反向调整”的不同涵义和概念,故不能一提“调整”,就认为是“坏事”。这可能是我在“经济后恢复期”,与一些决策者和专家的又一观点分歧。

我国可能率先通货膨胀

支持经济向上的心理和意愿,我们大家是一致的。但是,一些人却忽视了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政策见效的“滞后期”;另一条是对“宏观调控”的理解和认识。宏观调控简单说就是“反周期调控”,或叫“超前反调”,只有这样,才能“熨平”经济中的大起大降。如若到年底。一切弊端都已即成事实再去进行调整,那政策效果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显露,那不叫“反周期调控”,只能叫“马后炮补救”了。而所造成的损失和成本付出,将远远大于预期调整。比如,大量资金仍“疯涌”股市楼市炒作,你总不能让它疯到6000点以上再去使它“理性”增长。又比如,对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中小企业,虽它解决约80%的就业和占GDP总量的65%,但上半年“大量”贷款给中小企业的占比仅8.5%。还不到十分之一,下半年新增信贷中,能否大力调整约50%的增量给中小企业,而不拖到年底呢?

当前,全球流动性充裕,殴美和日本为挽救经济,已被逼使用“量化宽松”(印刷纸币)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欧美的金融问题和银行惜贷,美国从2007年6月至今年5月,虽基础货币增发高达114%,但广义货币(M2)的增幅仅为9%,而我国半年的“天量”信贷,M2的增幅即已达28.46%,为美国的3倍多。也就是说,我国的通胀预期比欧美要严重得多。

在7月底结束的“央行年中会议”上,央行仍未将通胀预期管理问题列入到下半年的工作中。坦率地说,如果我国经济会率先复苏,一些重大的政策问题,也应该率先考虑。

本人预测,CPI将在下半年即会由负转正,而“天量”信贷扩张若不适度控制,且股价、房价和金融资产价格泡沫若仍然继续放量扩大,则我国将会率先遇到通货膨胀问题。

多少年来,我们注重投资重化工业和资本密集型项目,传统的投资型经济使政府和资本性收益愈来愈高,而劳动报酬收益占比却在持续下跌,这是产业结构投资导致的特征。而广大的第三产业,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消耗资源少,解决就业人口比例大,劳动报酬占比也高于重化产业。

下半年的投资导向,能否从产能过剩项目大幅度调整转向到第三产业方向来?增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

比如:多年来中国经济的粗放式高速发展,是以资源的超常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和低价劳动力的透支付出为代价的,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早就应该调整。当前,我国PPI、CPI连月“双负”,正是调整生产要素价格的绝好时机,难道要拖到“通胀”时,才去调整?

疯涨的股市和楼市,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如果远离了有效需求和基本面的支撑,它终是要掉下来的。大力度控制和调整2万多亿元和后期再进入的“天量”资金投机炒作,使资产价值稳步升温而防止大起大落,最终将是对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种保护,而不是伤害。

以上,仅是对投融资的规模和结构(特别是结构)方面,提出需要反思和调整的几个问题,是在“同方向”(刺激经济)上的调整。

但这种调整,哪里仅仅是“微调”,它动辄就要数万亿元,应是一种大力度的调整,而且需要及时和果断。

警惕经济出现二次回落

我们必须要明确两个问题:

1,当前的刺激,是货币放量不够(注;M2增量已达28.46%),还是投放的效率和质量低下的问题(信贷邑量的40%左右,并没有流到实体经济中)?

2,我们对成绩要充分肯定,但对不足也要正视并力求纠正,没有必要羞羞答答。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比如,对于何谓“适度宽松”问题,全国上下一团雾水,理论界也一片迷茫。上半年M2增速达28.5%,是否仍界定为“适度宽松”;下半年仍要求“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样是“适度宽松”这四个字,前后有何区别;却没有一个权威文件去界定和说明。这种模棱两可的口号,全国怎样去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呢?今后在理论上,又将如何去阐述呢?比如,我们的“天量”投资,出现了更为明显的产能过剩局面,投资结构是否需要调整呢?等等。

看来,明确的、有一定力度的调整政策,可能要等到“十一”以后,或者年底左右了。

对当前所提出的“微调”,我有两种预测,一种是“外松内紧”,即对外只提微调,而对于内部,则要在信贷规模,特别是在信贷结构上,做“同方向”(刺激经济方向)的切实、有力度的调整。如对下半年信贷总量、对过剩产能行业投融资、对中小企业信贷、对信贷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等同题,都须作出重大调整。另一种预测是,为维稳“六十周年大庆”,对当前及上半年的执行情况,不作实质性的调整,一切等过了“十一”再说。这两种预测都有可能发生,望企业家们要密切关注动向,以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

上一篇:文件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读给孩子听的人生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