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学生医患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培养对策

2022-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前现在的医疗活动中, 医患关系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现代医学模式正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1]。因此, 以病人为中心, 开展医患沟通, 是医疗机构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全新服务模式。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具有浓厚的儒学特点。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 在遵循“天人合一”思想的同时, 更加强调“望、闻、问、切”四诊的重要性。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 问诊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早在明朝时期, 医家张景岳就曾指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 临证之首务”,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十问”。综观四诊所获的证象, 大半均由问诊得来, 也可得出问诊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医疗活动中, 问诊与医患沟通密切相关。该文将就目前存在于中医院校医学生关于医患沟通方面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了讨论。

1 中医院校医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临床专业技能提高, 轻人文素质培养

目前中医医院以及中医科门诊实习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现状让人堪忧。中医作为一门领悟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 使得很多中医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上, 轻视了自身人文素质的修养。加之中医院校朴实传统的学风渲染, 使得很多实习生出现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低, 表现出很多与环境不协调, 人际交往能力差, 医患沟通意识薄弱等问题。而这一系列的问题无疑都是医患矛盾的催化剂, 导致医学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对于患者则会对医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质疑。

1.2 缺乏对“健康”定义的新认识

中医门诊和科室的医患纠纷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中医院校的很多医学生对现代的“健康”新定义缺乏认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 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 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2]。因此, 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医学生对于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等都没有基本的了解, 低估了社会心理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从而不仅不能换位思考, 而且无法满足新“健康”所要求的患者身心和社会的良好状态。这种对于新“健康”观缺乏认识的现状不仅制约了医生对于疾病的认识和后续治疗, 而且造成了医患之间沟通的瓶颈。

1.3 社会化程度低

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 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知识的学习几乎占用了医学生全部的时间, 大部分的医学生都没有时间去和纷繁复杂的外界社会进行深入的接触。中医院校医学生这一现状造成了他们思想单纯, 社会化程度低等特点。当他们从单纯的校园生活步入实习岗位, 根本不懂得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没有与患者进行沟通的心理准备, 在医患沟通环节上面缺乏技巧, 从而表现出对现代患者的需求表现得手忙脚乱甚至不自信与焦虑[3]。这种低社会化的表现使得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不仅不利于患者疾病的转归, 也不利于医生的身心发展。

2 提高中医院校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对策

2.1 开设相关课程

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对该部2000级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某班学生进行过医患沟通方面的调查。通过调查,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只有37.5%学生是出于喜欢而自愿报考医学专业的, 另外有55.0%的学生是听从了父母的安排或是出于社会对医学专业的认可才报考的。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并非对医学专业感兴趣, 对医生这一职业还缺乏深刻了解, 且对该职业可能存在的困难没有足够的准备。在接触临床工作后, 所有的学生均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与患者的沟通非常重要, 其中有40.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与患者的沟通中存在着问题, 所有的学生均认为自己的沟通技巧有待于提高。通过调查结果发现, 在影响学生与患者沟通的因素中除了医学专业知识不足外, 缺乏沟通技巧的训练和缺乏信心占有较大的比例。这是学生与患者沟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中医类高等院校。

目前, 中国的各大类中医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一些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比如医学伦理学等作为公共选修课或者公共必修课, 但是针对医患沟通方面所开设的核心课程相对较少。而中医院校的医学生对于医患沟通方面的总体能力依然薄弱, 而且其自身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 因此我们可以将诸如《医患沟通学》、《医患沟通的艺术》等专业针对医患沟通问题的课程列入中医院校教育的核心课程, 或者针对中医自身问诊的独特性, 开设较有针对性的该类课程, 让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

2.2 开展相关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中医院校的学风普遍是低调沉稳的, 鲜有活跃于各种活动中的学生。因此,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相关的活动, 比如学术讲座或者模拟医患纠纷等,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鼓励大家参与其中, 从实践出真知, 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医患关系的复杂化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性。并通过各种活动, 让大家掌握医患沟通的各种技巧和原则, 培养自己在患者面前自信、冷静的心态, 以便以后实习或者工作的时候可以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3.3 建立临床实习考核机制

只有从心底里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学生才会努力去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学校可以把医患沟通方面作为学生临床实习的考核指标。通过临床实习,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尤其是中医院校的学生, 更要从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等方面入手, 来分析患者的整个病情, 整体辨证论治, 提高沟通效果。而学生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 才能更加有效地掌握交往技能。对于临床实习的考核, 可以通过“实习日记”以及“沟通心得”等的形式来进行。借此, 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 各种不同背景, 不同层次的群体, 他们的心理动态和生活状况, 从而可以进行换位思考, 为将来的从医做良好的铺垫。

中医问诊作为四诊中的首位, 在中医院校进行医患沟通的考核显得尤为必要。沟通能力的强弱, 不仅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 更会对诊疗水平的高低造成影响。因此, 中医类院校更应该重视医患沟通方面的教育, 让医患沟通教育贯彻到整个实习教育体系中, 并持续地进行下去。

摘要:随着医患矛盾的加剧,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而对于中医院校大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研究的案例很少, 因此该文在归纳总结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阐述了在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医患沟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学生,中医院校,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 戴正庆, 许伟, 倪衡建.加强实习医生沟通技能培养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8) :41-42.

[2] 盛紫玟.都市人的辟谷养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3] 寿红艳.从“医闹”现象谈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医院管理论坛2007, 4 (126) :57-59.

[4] 韩江莉, 张莉, 唐子勇, 等.临床见习教学中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J]医学教育, 2004 (6) :46-47.

[5] 陈玉萍, 单丽娟, 耿直, 等.实践教学中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湖南中医杂志, 2011, 27 (4) :104-105.

上一篇:桂平市麻垌镇2016年荔枝花期放蜂调查分析下一篇:中外合作办学JAVA课程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