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上海中医药大学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溶液上海中医药大学(精选9篇)

溶液上海中医药大学 篇1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 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3.把制得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留作以后实验用。

溶液 篇2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学生深入生活和经历市场调查入手,充分感受到表示溶液组成有多种方法。 接着又配置三种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过观察颜色的不同来感受溶液的浓稀,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所学知识上来。让学生从三种不同的经历,即市场调查、实验操作、生活经验,来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随后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即为所配置的溶液设计标有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标签。学生发现在多种表示方法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显得较为简单,从而归纳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认识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接着进行了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些应用,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最后通过创设模拟社会现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

溶液教学反思 篇3

本节课堂的引入我认为是课堂的另一亮点。我认为课堂的引入虽短短几分钟,但他是最能把学生带入课堂的环节。对于课堂引入我做了多次筛选,最初的红糖溶液的引入,有颜色的硫酸铜溶液的引入,都不能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理念,选择了“文盲老板配错了农药 蜗牛越灭越猖狂”,“农夫自杀:只因十亩果树“离奇死亡”,两则新闻引入,很快把学生带入了课堂。

本节课堂共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环节一,溶液的再认识。出示三杯硫酸铜溶液,让学生分析溶液的组成,并通过颜色深浅粗略表示浓度的大小。环节二,学习常用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通过三份硫酸铜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巩固基本公式的运用,通过溶解度计算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环节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本环节设计了不同梯度的两种题型,固体配制一定量溶液需固体和水;浓溶液稀释问题;环节四,知识的拓展,想做到前呼后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篇4

本节知识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本节知识的学习不仅对前面学生并不十分理解的溶液加以理解,而且对以后的有关酸碱盐的一些知识的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的某些知识点在考试中也占有一定的分量。同时本节课又是进一步运用探究性学习手段来探究未知知识,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探究课。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举和探究的意识,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有关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液质和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区分溶质和溶剂。

二、学情分析

基于新课程的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是学习方式。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又是比较熟悉的,一些溶液、浊液是学生最常见的,学习起来略显轻松。同时学生又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指导学生采取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受学会如何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从而获得新知,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经验。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采取自主学习、引导—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的模式。

2、学法指导本节课比较系统的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对溶液的形成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学会如何对比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最喜欢什么“水”,学生异常兴奋,争先恐后的回答。教师要及时跟进这些是水吗?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通过以上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刚才说到的这些并非水而是溶液,是我们平常接触很多的一类物质,那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形成的吗?

(板书:溶液的形成)

2、实验探究

(1)向20ml水中加入一药匙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后可进一步设疑:我们得到的糖水上下是否一样甜?此时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①一样②不一样(下甜)据后一种结果,可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杯糖水选取一位学生代表让其品尝上下两部分的糖水比较甜度。该学生回答品尝结果并由学生总结出溶液的特征:均一性。

进一步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杯糖水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何现象?若将此糖水密封外界条件不变糖会从中析出吗?学生讨论并回答后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成因。总结出溶液的第二个基本特征:稳定性。(板书: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

(2)实验9-

2、9-3学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及讨论交流得出:水可以溶解物质,它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也可溶解一些物质。也可作溶剂。

学生活动①说出上述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②列举生活中的一些溶液并说出其中的溶质和溶剂:汽水、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乙醇汽油(此时学生可能会对其中溶剂和溶质的判断出现争论,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举例论证)。

由以上问题引导讨论总结出:固体、液体和气体溶于液体时,它们是溶质,液体是溶剂,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若有水存在,无论量多少一般水为溶剂。

设疑:溶质A溶于溶剂B中请说出该溶液的名称(从此总结出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A的B溶液)出示几组溶质和溶剂让学生说出溶液的名称。

回顾前面所提到的一些溶液的名称(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等)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总结:水做溶剂的溶液名称中省去溶剂水,换句话说没有提到溶剂的溶液溶剂均为水。

4、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5、达标练习:

一杯食盐水中又加入了一些蔗糖并完全溶解掉,此事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篇5

《溶液的形成》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次说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溶液,溶剂,溶质的相关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感受溶液的形成过程。这节课是学生学习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基础。因为之前的很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在后面酸碱盐的教学中绝大多数也涉及到溶液,因此学习溶液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于对于教材内容的分析,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溶液的形成,体会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治学,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基于本篇课题内容和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本篇课题教学重点是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是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二、说学情

教师的教学需要建立对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显的尤为重要。从知识经验上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接触过溶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溶液的理性认识和知识应用略显不足。

从认知发展特点上分析,另外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素养,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顺应学生的特点,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使每一位学生掌握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本节课我会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溶液的概念,引导学生感受实验的乐趣,体会科学探究的步骤。

另外用多媒体从微观上展示溶液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表象。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引导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溶液形成过程,在讨论交流中促进学生发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更好的将实验探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的融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会分为问题导入,新课探究,巩固练习,全课小结和布置作业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直观导入

上课之初,采用直观演示的方式导入课题,教师课前展示四种试剂:蓝色(硫酸铜溶液)、黄色(氯化铁溶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无色(氯化钠溶液),提问学生“这些颜色各异的液体都是溶液,溶液是如何形成的呢?”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环节二:初步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配置蔗糖溶液及食盐溶液,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两种物质最终会消失在水中呢?你知道蔗糖溶液和食盐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呢?”接下来教师播放溶液的微观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江都认识溶液的概念。师生共同总结出溶液的概念。通过观察溶液形成的宏观现象和微观粒子的分析,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师提问学生“蔗糖溶液其中哪种物质被溶解了?谁能溶解其他物质?”通过这样的问题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总结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加深理解

教师设置分组实验分别探究碘和高猛酸钾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程度,请学生四个人为以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得出实验结论,教师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汇报过程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既关注到学生的汇报结果,又关注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师生共同总结出:水并不能溶解所有的物质,汽油也可以作为溶剂;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也是不同的。

环节四: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会设置分层练习,首先设置基础题考查学生对于溶液概念的理解,然后设置拓展题目请学生思考溶液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分层的练习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于学习的不同需求。

环节五:课堂小结

在课堂小结部分,教师提问学生学习到内容和研究方法,请学生自己总结溶液、溶液的组成。引导学生总结过程中感受知识联系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环节六:布置作业

我会布置开放式的作用请同学们课下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哪些属于溶液?通过联系生活实例,感受学化学,用化学的乐趣。

五、说板书设计

1、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渗透现象:溶剂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

注:①移动的是溶剂水分子。

②渗透方向:纯水→溶液。稀溶液→浓溶液。

3、渗透平衡:动态平衡。

4、渗透现象发生条件:

①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溶液的配置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4.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教学方法

比较、归纳、练习、对比、活动探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复习]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投影]将1 g食盐放入烧杯中,再加入9 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再向上述烧杯中加入10 mL水,搅拌。(水的密度1 g·cm)[提问]1.试分别写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2.分析各量的变化情况。

[回答]1.稀释前溶质质量是1 g,溶液质量是9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是1 g,溶液质量是20 g,溶质质量分数是5%。2.稀释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质质量不变。[讨论]溶液稀释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板书]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3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投影]例题: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设问]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怎样列出计算的方程式? [学生讨论] [提示]若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请同学们列出方程式。[学生活动]50g×98%=(50 g+x)×20%

解析:(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本上练习,教师强调做题格式)解法1: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50 g×98%=(50 g+x)×20% x=195 g 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 g。[提示]若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请同学列出方程式。[学生活动]50g×98%=x×20% 解析:(同上方法)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5 x=245 g 245 g-50 g=195 g 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 g。[课堂练习]1.把200g 20%的食盐水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2.把30 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g。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1.200 g 2.6%

[投影]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g 20%的盐酸,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多少毫升?

-3[提问]此题与上述练习有何异同?能否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进行计算? [回答]1.相同点都是溶液稀释问题。不同点是上述练习中已知和求都指质量,而此题已知质量求体积。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不能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计算。

[提问]已知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你能否写出求溶质质量的计算公式。[回答并板书]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问]根据上述公式,并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你能否列出方程式? 解:设需38%的盐酸体积为x。5000 g×20%=1.19 g·cm×x×38%,x≈2211 mL。

答:需38%的盐酸221l mL。

[过渡]以上所有计算均是有关稀释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溶液间化学反应的问题,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板书]4.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投影)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0 g×98%=x×20%

[提问]与锌反应的是硫酸溶液中的哪种成分(溶质、溶剂、溶液)? [回答]溶质与锌发生化学反应。[讨论]解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 [总结]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解出硫酸溶质的质量。[设问]根据以上分析,求解此题。解:设100 g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Zn+H2SO4====ZnSO4+H2↑ 65 98 13 g x

-3,x=19.6 g,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100%=19.6%。

答: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两种计算类型。了解了不同计算类型的关键点,并会分析题意,能找准各量之间的关系。[作业]习题2、4、6、8 板书设计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涉及到体积时:

波尔多溶液主要成分 篇7

硫酸铜溶液(CuSO4)为天蓝色溶液,呈弱酸性,硫酸铜是配制其他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熟石灰:

熟石灰是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a(OH)2。白色粉末,由生石灰和水反应而成,它的饱和水溶液叫做石灰水。

波尔多溶液:

波尔多溶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组成是CuSO4·xCu(OH)2·yCa(OH)2·zH2O。1882年法国人A.米亚尔代在波尔多城发现它的杀菌作用,故名叫做波尔多溶液。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 篇8

篇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教学设计

鲁科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高二第3章第1节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广州市第一中学 林婉贞 2013.9.2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H+]、[OH-]及pH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教材,学会读表,自主学习

(2)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通过回顾旧知识,推导新知识。

(3)培养极短时间内整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课堂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积极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

(4)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实验前想清楚实验方案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合作交流的愉悦感(2)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和溶液pH值的关系

三、教学设计思路:紧扣教材、依学生水平进行顺向思维教学,在回顾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过程中,不断回顾水的电离平衡,强调逻辑思维,以达成了三维目标。

四、教学实录 2 3

五、同课异构的评价记录

两位老师的目标设计不一样,组织不一样。

林婉贞的课:①紧扣教材、依学生水平进行顺向思维教学,在新旧知识之间不断渗透水的电离平衡移动解决问题,强调建构逻辑思维。行云流水,有矛盾,有碰撞,达成了三维目标。②教学设计成熟,指导学生会学,不断提醒学生使用教材去生成知识,有层次有递进,思考深度到了。③设计问题能调动学生思维,课堂气氛和协自然。

杜明成的课:①学科专业水平高,希望通过实验产生认知冲突,解决三个问题,但三个问题同时抛出,让学生无所适从。②设计想跳出教材,逆向思维展开教学,高定位设计教学线路,但过于拔高,逆向知识线逻辑关系不明显,学生反应不断递减。③教学重点放在pH的计算,如果放在第3课时来上就很合适。

六、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老教师,用多了教材,就想跳出教材,这容易跳出学生。只要深刻思考学生情况、把握教材重点,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出彩不只是创新,更重要是落实。

篇二:8.1溶液的酸碱性的教案 篇三: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

2、掌握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3、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方法。

4、了解溶液酸碱度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重点:

1、学会用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

2、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难点: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旧知回顾

1、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2、向氨水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自主学习】

【了解生活中的酸和碱,阅读课本P48资料。】

1、什么是酸碱指示剂以及在酸、碱性溶液颜色的变化规律

2、常用酸碱指示剂有:

【请阅读课本60、61、页完成下列填空题:】

3、溶液的酸碱度常用来表示,pH的范围在~之间。

4、溶液呈酸性时,pH越小,酸性越;溶液呈碱性时,pH越,碱性越强;溶液呈中性时pH7。

【阅读课本62页内容,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5.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

6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酸雨的),可以了解。【活动与探究】:

【交流讨论】

(2)讨论以上几种物质,哪种是酸溶液,哪种是碱溶液?

【课堂反馈1】:

1、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A.变红色

B.变无色

C.变蓝色

D.不变色)

2、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A.显酸性 B.显碱性 C.显中性 D.无法确定

3、能用无色酚酞区别开的一组溶液是()A.稀盐酸和稀硫酸 B.石灰水和雨水 C.纯碱溶液和稀氨水 D.食盐水和蔗糖水

【实验探究2】: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用pH试纸测定液体的pH 测定方法:在 或 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我们一起来测定以下几种溶液的pH 【交流讨论】: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课堂反馈2】:

1、(2010.北海28)有以下四种溶液:①PH=2的溶液 ②PH=4的溶液 ③PH=10的溶液 ④PH=12的溶液。判断溶液酸性强弱 ① ②; 判断溶液碱性强弱 ③ ④(填“>”或“<”或“=”)

2、(2010·甘孜14)下列液体酸性最强的是()

A.柠檬汁(PH=2~3)B.酱油(PH=4~5)C.牛奶(PH=6~7)D.鸡蛋清(PH=7~8)

3、(2010?十堰10)“测土选种”是现代农业常用的科学方法,取武当山特区某村土壤浸出的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下表为四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A.玉米

B.茶树 C.水稻

D.马铃薯 4(5、(2010?宜昌5)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下列四种物质中酸碱性与众不同的是

A.肥皂水B.牙膏C.西瓜汁 D

6、(江苏海门中考)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A.醋的酸性比酱油弱

B.西瓜汁显中性 C.肥皂水的碱性最强

D.苹果汁显碱性 能力提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让你检验生活中的食盐水(不显酸碱性)、汽水(显酸性)、石灰水(显碱性)三种物质的酸碱性,你选择

汁,不选用其他花汁的原因是

2、将二氧化碳、生石灰、食盐分别溶于水制成三种溶液,再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1)pH>7的是

溶液,石蕊试液显色。(2)pH=7的是

溶液,石蕊试液显色。

(3)pH<7的是

溶液,石蕊试液显色。

3、.某学校“酸雨”(pH<5.6)测量小组的同学,取刚降落雨水的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1)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推测“正常雨水“7,引起这种pH的原因是(2)根据以上数据,判断所降雨水是否是“酸雨”?(3)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热电厂和一个炼焦厂,这些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硫),试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其治理措施是利用、、。(填3种能源)

4、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或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①pH<7,②,③

。【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来进行实验。①pH试纸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与反思】三位同学中操作正确的是同学。指出其于同学的操作错误:

同学: 同学:

【结论与分析】丙同学得出:“凡是盐溶液的pH都等于7”,你认为该同学结论(填“正确”或“不正确”)。如不正确,请举一例说明(如正确,该处不填)。

九年级化学溶液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本单元将探究自然界的水和水的组成,如何科学地利用水,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真实存在,会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正确区分分子、原子和离子,还将探究溶液的组成和特征,相对分子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重点:

水的净化;水的电解实验及结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溶液的组成、特征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难点: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水的电解实验得出的结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法建议

1.重视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是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依据,主动地体验探究活动,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对概念的理解要全面、准确,例如溶液的概念:⑴是一种混合物;⑵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⑶溶液的基本特征的均一性、稳定性。

3.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⑴从宏观上认识水和溶液的组成及特征;⑵从微观上认识水电解的实质和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进入溶剂形成均一稳定体系。

4.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出四个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及它们的特征,水的净化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计划 节次 教学时数 主要知识点 探究活动

第1节 2 水分子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和天然循环;过滤法和蒸发法净化水。 描述水分子的运动;认识水的天然循环;净化黄泥水。

第2节 2 原子的特征;水通电分解的实质;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氢气的可燃性;不同的微粒构成不同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第3节 2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电子的特征;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 对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思考和讨论。

第4节 3 溶解的实质;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乳浊液和乳化作用;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意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及其简单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乳浊液的制备和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哪杯糖水更甜;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复习

测试 2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②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③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⑵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过滤法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节水观念,感受化学对改善人们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关知识 ⑴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

⑵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外焰加热,不用时要用灯帽盖灭。

⑶加热烧杯时要垫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

重点 水的净化

难点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

方法、技巧

与规律小结

⑴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三点,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解释自然界中发生的有关现象。

⑵利用分子的理论可以解释物理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⑶水的净化:学习和解答水的净化问题,首先要搞清水中的杂质类型,针对不同的杂质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如吸附、过滤、蒸馏等。

⑷过滤时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思维误区

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

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及对分子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因平时对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不规范,因而在回答水的净化这类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

本节知识

结构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课 题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课 型 新 授

第 1 课时 第 周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固、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的冲动。教学的起点定位在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

重 点

分子的基本性质

难 点

分子基本性质的应用

关 键 点 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

教学媒体 多媒体、挂图

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一、水的三态变化

1.分子的本身没有改变

2.能量的变化

(水分子获得时运动加快,间隔增大。)

3.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分子很小,⑵相互间存在间隔,⑶总在不停地运动,⑷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二、水的天然循环

1.意义:

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上一篇:基层干部调研报告下一篇:推普主题班会教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