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与民族文化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百年西南文学的地域性研究

摘要:当代学术界的“空间转向”为文学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也为一定区域文学的自我言说争取到了话语权,——特别是对西南这样的边地来说尤显重要。作为长期被主流视阀所遮蔽的边缘文学,在空间性、后现代性视野的烛照下,西南文学得以呈现出自身鲜明的地域个性。本论文以西南文学为研究对象,具体探究在西南特定的山地环境、边缘历史记忆及多民族文化氛围中所生成的独特文学面貌和内在特质,分析其作为边地文学特有的价值和意义,使西南文学走出长期被言说的“他者”身份设置,探寻主体自立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来映射中国文学内部构成的多元与丰富。将“西南”文学视为一种具有独立地域个性的文学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认识,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西南文学是一种“他者”文学。在中国根深蒂固的“华夏——夷狄”、“中心——边缘”的二元对立传统话语体系中,地处边陲、少数族群聚居的西南正是典型的“蛮夷之地”、“化外之境”。这种身份识认最早始于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随后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被强化而凝固成型,至今仍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存在于社会观念之中。受这样的认知体系支配,不仅主流文学界习惯性地视西南文学为异质者,西南文学自身在书写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边缘”身份自识;西南文学是一种“山地”文学。地域环境对文学的形塑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可,尤其是近代以来梁启超、王国维、刘师培、汪辟疆、陈千帆、金克木等学者都对此进行过深入的探究。与中国主流文学的“平原”特性不同,西南复杂多变、险奇瑰丽的高原山地生境,以及附着于其上的山地农业生产方式,培育了有别于平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沿海海洋文化的山地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以山地混合型农业为根本,表现出浓厚的原始自然崇拜、高山崇拜情结,具有鲜明的自然生态倾向及封闭保守性;西南文学是一种“混血”文学。西南位于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交汇地带,同时受到这两大人类古文明的熏染,并且与东南亚文化、青藏高原藏地文化也有所交融,是多种文化交汇的“中间圈”;另外,西南自古就是氐羌、百越、百濮、苗瑶等族群的重要迁徙之地,费孝通所指的“藏彝走廊”就是古代北方民族向西南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一。众多族群不断融合、分化,最终形成了如今西南地区三十余种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大部分少数族群凭借山高水险的地理屏障,至今仍较为完好地保持着自身的文化形态,从总体上构建了西南斑驳绚烂的多元民族文化景观。以上两大因素决定了西南文学在文化来源上的“混血”特质。在论述思路上,论文从五个方面具体展开:首先借助后现代视角,解析西南文学在主流文学格局中“他者”身份的历史成因、在传统文学叙事中被看与被想象的“异托邦”身份建构,论述后现代时代西南文学实现话语自主与美学自立的机遇及重要意义,——这是本论文研究的前提及意义所在;其次分析西南文学的“基因”构成。西南文学能够在中国文学版图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自立,必然取决于其孕育与生长的特殊地理、历史、文化土壤。内容上具体从空间(地理)、时间(历史)、文化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认为西南山地环境生态、被“他者”化的漫长历史积淀、多种文化杂糅等因素,规约着文学的生长方向与个性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西南文学总体的面貌特征及美学品格;接下来以西南文学地域特性中最突出的两个方面——“山地自然属性”和“多元民族文化特质”——作为重点分别进行深入探析:一、“山地自然属性”意指西南文学总体上表现出的鲜明自然书写倾向、自然崇拜情结。西南高原山地鬼斧神工、移步易景的山水荒野现场,高度依赖自然的山地农业形态,较少受到工业化侵染的原初生态意识,使山地居民最大限度地保有对大自然的尊崇心理。这种心理投射进文学创作中,主要表现为倾情于对山地自然生境的摹写、对山地混合性农业生产形态的书写以及强烈的生态批判意识。二、“多元民族文化特质”是西南文学的一大亮点。三十余种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构建了多元杂糅的民族生活、民族文化格局,成为西南文学的普遍文化底色甚至是书写重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作家在创作中对西南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养份的自觉汲取;以各民族绚烂多姿的生产生活、传统习俗、宗教祭祀、节日庆典等作为素材和书写对象;表现全球化时代少数族群的文化自觉与文化离散心理意识;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中强烈的文化身份认同意识,以及通过母语书写这一主体选择行为来坚守母族文化;最后深入到心理意识层面,剖析西南文学所折射出的特定地域心理镜像。主要表现为:其一,边缘身份的自我心理认知。所谓“西南”并非是一个自在概念,而是主流霸权话语建构的结果,经过几千年的强化和积淀,已经内化为山地居民的集体无意识。受这样的意识所支配,在文学中主要表现为对边缘身份的自我言说、边缘叙事的自在与活力;其二、山地文化心理映照,具体表现为文学文本中突出的“山”意象及“山”情结,亲近自然、重视亲缘的山地乡土情结;其三,永恒的乡愁:漂泊记忆与祖地情结。西南是一个以移民后裔为主体构成的社会,文学叙事承载着具有普遍性的祖先记忆,弥漫着挥之不去的乡愁与感伤;其四,民间底层叙事立场与苦难意识。这是由西南政治上的边缘地位、工业化程度低的山地生产形态、少数族群共有的“他者”意识所决定的。自觉的边缘意识,意味着对精英立场的背离,也意味着民间立场的自动生成,西南作家本能地采取向“下”、向“民间”的叙事策略,书写底层生存经验及苦难际遇。后现代时代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为边缘群体开辟了自我言说的新场域。规避主流视阀的凝视,必然会使“边缘”文学所拥有的自在与活力跳脱而出,即杨义所称“边缘的活力”。本论文所论述的,正是长期作为“沉默的他者”的西南文学的本真面目与自在活力。

关键词:西南;文学;地域;边缘;少数民族

学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第三空间: 主流视域中的“他者”

第一节 中心与边缘: 文化霸权话语下的地域文学分野

一、“我者”文学与“他者”文学

二、并不沉默的“他者”

第二节 看与被看: 传统文学叙事中西南的他者形象

一、对西南的妖魔化叙事

二、对西南的想象与异化

第三节 机遇与任务: 全球化时代西南地域文学的主体自立

一、边缘的崛起

二、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西南文学的地域基因

第一节 异形空间: 西南文学的山地环境生态

一、境多奇绝——西南文学的自然生境与江山之助

二、真自然,真性情——荒野意识与山水情结

第二节 另类记忆: 西南文学的历史渊源

一、在主流之外: 西南历史的另类记忆

二、西南文学的边缘视角

第三节 文化异托邦: 西南文学的“混血”文化底色

一、“中间圈”: 多元文化的交汇与碰撞

二、众声喧哗: 文学“混血”叙事

第三章 荒野之歌: 西南文学的自然属性

第一节 荒野之镜: 西南文学中的自然景致

一、流连山水间: “他者”眼中的自然荒野

二、山非山,水非水: 本土写作的情感投射

第二节 天人合一: 山地农耕形态的文学书写

一、形态丰富的山地混合型农业

二、以自然为本的人地关系

第三节 大地伦理: 自然崇拜与生态意识

一、自然崇拜情结

二、对生态危机的忧思和批判

第四章 “绝域殊方”: 西南文学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质

第一节 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及精神养份

一、对民族文学传统的直接继承

二、传统民族文化的潜在影响

第二节 绚烂驳杂的少数民族生活图卷

一、奇风异俗: 异彩纷呈的民族生活

二、人神狂欢: 通向彼岸的民俗节庆

第三节 文化自觉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离散

一、从“同声”到“独语”: 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文化自觉

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离散与精神流亡

第四节 文化身份认同与母语坚守

一、文化身份认同

二、母语文学创作

第五章 西南文学的地域心理镜像

第一节 边缘化的自我心理认知

一、边缘身份的自我言说

二、边缘的自在与活力

第二节 山地文化心理

一、“山”意象与“山”情结

二、亲近自然、重血缘的大地情结

第三节 永恒的乡愁: 漂泊记忆与祖地情结

一、走不出的祖先记忆

二、对永恒乡愁的抒发

第四节 民间立场: 底层叙事与苦难意识

一、底层经验与叙事自觉

二、苦难意识与悲悯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创业电子商务专业论文提纲下一篇:湿陷性黄土隧道工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