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观光农业(精选8篇)
黄凡旭 求是学院 3080100369 理科实验班0810 摘要:观光农业作为北京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是北京郊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观光农业对人们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至关重要。本文对北京市观光农业的市场需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 观光农业 市场分析 旅游农业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古都,经济中心。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却总是感觉在这浓郁的文化气息下缺失的是来自自然的那份安逸和甜美。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猛烈冲击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回归自然、走向自然已被众多皇城根下的百姓所向往和追求的今天,很多人厌倦了喧嚣的都市和造作的园林,农村那种“小桥流水人家”、“ 腆日荷花别样红”等自然美景对都市人产生了无法抗拒的的诱惑。休闲与观光农业泛指乡村旅游,即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自然环境、风景、物产及乡村生活为旅游吸引物的,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以满足旅游者对娱乐、求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形式。
类型丰富、层出不穷的观光农业已经逐渐成为北京人旅游的首选,传统意义上“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的乡村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品牌多样性、内容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北京乡村旅游已形成了新产品体系,包括景观类旅游产品、民俗旅游村、休闲度假村、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截至2008年年底,北京市共有13个区县的344个村开展乡村旅游接待工作,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村167个,占现有民俗村的49%;民俗旅游户已发展到2万余户,从事民俗旅游接待服务的人员约6万余人。拥有各类观光农业示范园354个,其中绝大部分是以采摘、垂钓、养殖为主。有的民俗旅游村依托大型旅游景区,形成了“观在景区,吃住在民俗村”的发展模式;也有的民俗村依靠内在的旅游要素,让游客与当地人或表演者共同游戏、生活或劳作,诸如歌舞看戏、种花养鱼、采摘果实、种植蔬菜、学做菜肴及其他家庭工艺等,让游客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了解各种实用科技知识;有的还利用历史事件遗迹发展“红色旅游”,组织游客观览具有地方特色的旧民居与古建筑等。
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休闲与观光农业促进北京观光农业迅速蓬勃的发展,同时也促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促进鼓励观光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北京市旅游局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总结推出了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8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北京市旅游局安金明副局长指出:“这8种产品的推出,必将改变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单
一、特色不突出的状况,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换代。”为规范这8种新业态的发展,北京市旅游局还牵头制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总体而言,北京市的观光农业是向好的,健康的方向在发展,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这发展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明显,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接下来,我将就北京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北京市观光农业的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而规范的管理部门与手段,体制不健全
首先缺乏明确的主管部门。农委、旅游局、乡镇企业局好像都在抓,又似乎都没抓,导致观光农业开发立项的审批、备案、可行性论证等技术职能以及对观光农业项目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检查与管理等行政职能都无法实施。
其次缺乏明确的规范标准。涉及观光农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不完善,使观光农业在开发和管理的过程中,部门出现职责不明确、管理权限不具体、工作不协调等问题。
此外,缺乏有力的政策手段。到目前为止,政府还未能出台具体相关的优惠政策,对观光农业这一新兴的、大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营造的环境尚不够。如果没有政策环境的支持和引导,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必然缺乏长远发展的软环境支持,发展乏力。
(二)整体宣传力度不够 经营者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宣传意识,没有进行大大规模的观光景点宣传活动,导致游客对景点并不熟悉和了解,更不用说用它来带动当地农村的经济繁荣。多年来,各郊区县的观光农业旅游村的发展基本上是各自为营。在项目开发、产品包装、市场推广等方面意识性不强,相当一部分观光农业旅游村户)还处在等客上门的经营理念上。根据各经营者对市场宣传投入的调查分析,绝大部分经营者的营销费用都低于其经营收入的10%,表明各企业对市场促销的重视程度较低,投入较少。同时,各企业之间仅有的宣传促销活动也是各自为战,缺乏相互之间的协作,导致营销效果和影响力相对较弱,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市场认知品牌。
(三)缺乏规划指导,产业发展无序,发展意识薄弱
目前,有一部分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观光农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工作积极性不高,项目进展缓慢,效率低。近几年,北京郊区观光农业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而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相对置后,在缺乏有效规划的引导下各区县在资源利用方面出现浪费、整体布局缺乏统一观念、产品开发同质、市场宣传不力、人才培养匮乏等各方面的问题,甚至各区县或者旅游点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惜相互恶性排挤和不良竞争,使得整个产业整体目前尚处于无序的发展状态。
同时,北京市的观光农业还存在服务品质有待提升、缺乏特色和品牌,项目同质化严重、景区存在类型“价位”差异过大、旅游产品大众性,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北京观光农业的旅游产品有的还处于低层次的经营水平上,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质量低、类型单
一、低层次重复开发,旅游活动项目千篇一律。这种低层次的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方式不但降低了综合收益,而且破坏了潜在的旅游市场需求,严重影响观光农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为目标,对现有观光农业旅游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或者是更新换代,以下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二、发展改善北京市观光农业的市场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特色、弘扬文化
建立特色园区,充分挖掘农业生产过程、手工艺制作、民俗风情等,通过融入更多的农业知识和农村文化,使游客感受充满乡土文化的农村氛围。展示一些新奇、优良、高科技的农产品,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发掘特殊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将创新、创意、传统相结合,建立全新的观光农业体系。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建议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相互配合,整合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相关部门要严格考察项目的可行性。管理者要安排好四季旅游项目,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拉动、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提高北京市观光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和产业化水平。针对目标市场,整合旅游资源,拓展产品组合。可以通过对休闲度假、农业修学、考察、土特产品购物等类型观光农业产品的开发,拓展产品组合宽度,通过与生态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的紧密结合进行产品创新,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
(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
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观光农业的支持力度,给予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通过新闻媒体等,采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观光农业,促使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和发展观光农业,创造观光农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开发建设。同时,应当细分目标市场,建设营销型网站。投放资金力量在宣传推广工作上。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推广种植节水型、耐盐碱观光农业品种,改善土质及植被状况;应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农业资源,特别是一些自然、人文景观,大多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此应倍加珍惜,切忌掠夺式开发。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避免超过承载力的过度旅游活动。第二,基础设施和其它设施的建设 不引起环境质量退化和诱发自然灾害为原则,生态旅游应坚决杜绝大肆营建大型娱乐设施。第三. 自然原始风貌吸引游客,并推出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如当地特产品、特有物种样本等,增强游人的环境意识。第四,用旅游收人的一定部分支持生态环境管理,逐步走上以旅游养保护的良性循环道路。
(五)提高认识、完善政策
有关部门应努力提高思想认识,把发展观光农业放到重要位置。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配套体系,制定发展规划及具体措施,明确职能,落实责任,建立部门协调机制。迅速出台合理,正确的政策和相应措施,规范现有市场,引导市场发展导向。加强规划和创建管理、服务体系。在旅游开发区要防止出现管理体制混乱.政出多门的现象. 要分清责任。各司其职。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观光农业发展规划的指导; 建立一些咨询服务机构。加强对观光农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与总结,以建立农业政策信息服务体系。此外. 还应制定一些优惠扶持政策. 如引资、税收优惠等。
建设与发展观光农业,不仅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释放假期城市人口压力,分流市区及旅游热点的拥挤程度.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土地使用效益,合理控制农村城市化的程度,并对美化环境,发展经济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发展观光农业将促进主体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是今后农业开发的方向之一。我们在发展观光农业时要充分利用北京独特的资源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规划,开发出处处充请绿色,环境优美,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区,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每个皇城根下的人来说.观光农业可以帮我们圆一个“重做桃源梦里人”的旧梦,更可以让我们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舒缓。
参考文献
1 导入信息技术, 升级管理水平
学院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专业技术人才优势, 与苏州市望亭虞河蔬菜示范区结对, 组建了2个服务团队, 望亭虞河蔬菜示范区无线网蔬菜监测管理系统服务团队及创新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团队, 在地方园区实现信息行业与到农业行业的对接。目前服务团队已为示范区设计了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农业远程控制系统和温室视频全球眼监控系统等3个智能系统, 建立了1个网络销售平台, 建立并丰富了企业门户宣传推广网站, 优化了网络引擎排名, 使园区管理更加快捷方便。
2 推广良种模式, 提高经济效益
常熟海明蔬菜园艺场等7个服务团队有分别围绕园区的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经充分的市场调研, 引进黄瓜、番茄等蔬菜、金鱼草、古代稀等花卉、枇杷、无花果等果树和南粳46、苏香粳1号等水稻新品种50余个, 较好地丰富了园区的种质资源, 开拓了其市场空间。
苏州市胥王山庄生态农业园等服务团队根据园区的生产情况, 分析限制园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采用蔬菜轮作、立体种养、有机栽培等模式改变其传统的生产方式, 增强了园区的造血功能, 提升了竞争力。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是常熟海明长江基地的特色, 但该园区以前栽培模式是草莓12月上市, 5月下旬采收结束。草莓采收结束, 再种瓜果类, 这样季节就错过。常熟海明蔬菜园艺科技团队在立体草莓栽培基础上, 2~3月份在草莓畦间套种黄瓜、番茄, 4月上市, 采收到7月, 调整后的栽培模式明显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同时提高了效益。
3 开发饮品产品, 刷新销售市场
产品的升级换代是企业永葆活力的一条途径。苏州昆山巴城万亩葡萄生产基地服务团队和江苏众诚鸭业集团服务团队以产品的推陈出新为出发点, 为园区量身定做新产品, 以增添园区产品市场的新卖点。苏州昆山巴城万亩葡萄生产基地服务团队围绕葡萄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从葡萄酒的酿制、富硒葡萄生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品牌提升等产业化开发的关键环节入手, 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支撑, 加大技术研发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江苏众诚鸭业集团服务团队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形式, 按照“民有、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 积极培植富硒鸭养殖户、组建富硒鸭生态养殖合作社, 在技术推广、资金服务、信息传播、产品销售方面强化服务, 坚持市场为导向, 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 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为该集团开发富硒鸭产品打下坚实的后方基地。
4 通过项目培训, 增强造血功能
项目合作是服务团队与园区深度合作的又一重要内容, 通过合作申报项目, 为园区发展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和自主创新成果的取得。引导园区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为农业示范园区、示范村多方争取科研经费, 引导园区制定省市地方标准, 申报各类专利, 保护知识产权。
通过农民培训传授技术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将生产技术留在园区是一条增强园区造血功能的途径。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有机茶生产基地等服务团队不定期举行农民技能培训, 将老师们的专业技术手把手的传授给他们, 实现了技术常驻园区的梦想。
5 深化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
我院教师在大力开展科技结对服务的同时, 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 激发企业参与教育合作的活力, (下转P89) (上接P105) 大力推进“厂中校”合作模式, 与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吴中区胥王山庄、苏州西部生态城玉屏山庄等多家公司建立校外实训实践基地, 并设立奖教金。学院聘任企业导师, 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各类教学实践活动, 使产学研合作教育向常态化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新内容, 尤其需要产学研环境熏陶, 在这方面, 我院在吴中区胥王山庄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搭建实践教学、科研训练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基地, 为学生体验创业的“学、练、创”真实过程提供便捷条件。因此, 通过科技服务, 我院走出一条彰显特色、依托行业、贴近企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摘要:介绍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苏州市政府为桥梁, 与地方农业产业园区对接, 开展院区科技结对工作情况。院区科技结对根据各产业园区发展的自身特点, 以行业对接、良种模式推广、新产品开发等为切入点开展技术服务, 提升了管理水平、拓展了销售市场、也提高了园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高源, 科技创新型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途径研究[C].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环首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论文, 2012, 8 (1) :287-297.
[2]罗必良、胡荏光, 以产业园区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东莞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南方农村, 2007 (5) :4-10.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社会化体系;技术改进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对我国来讲,农业现代化不光是机械化、化学化等器物层的现代化,更需要在政策层面和经营者层面对现代农业的组织方式及产业营利能力等确立基本的文化理念,实现对现代农业的整体推进。
一、农业文化的涵义及现代农业文化的基本要求
(一)农业文化的涵义
农业文化是体现在农业领域中的人类全部物质成就和精神成就的总和。文化是知识和认知的总成,也是引领人们行动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认同。农业具有文化的共同特征,包含器物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层面。农业文化从器物层表现为以农业机具为主、种籽和农家肥料为辅的物质资料情况,现在已经逐步向机械化方向更替。制度层不但包括了农业的生产耕作制度,也包含了国家政策制度层面关于农业生产组织、农产品供应及政府对农业的态度等在政策层面的实际表现。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仅仅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上进行了不大的改变,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说明制度层面对农业发展所造成的巨大影响。精神层指的是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在追求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形成起来的、而又有益于、有利于农业生产本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理念、职业道德和行为范式。是农业文化的最高形式和哲学层面,也是农业文化的灵魂所在和价值体现。
(二)农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1.农业生产文化
农业的基本经营对象是土地,是对自然界生物生命周期自然运行规律的开发和利用。在此利用过程中,出现了生产力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对生物生长规律的认识和劳动工具的改进。对农作物生产及畜禽动物饲养的知识的积累,包括时令的掌握,肥料施用,耕作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2.农业经营组织
从文化的制度层面来考察,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经营的基本单位及协作情况。世界上农业现代化国家基本上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和农业经营公司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业经营组织形态。二是农业经营的基本单位与国家制度体系的关系。主要的内容是农业和政府间的利益流向关系。与传统农业相伴的是,国家从农业取得资金积累,而现代农业则反之。三是农业经营单位与其它产业经营单位的对比情况。主要表现为农业经营单位是否具有同其它产业大致相当的营利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3.农业产业环境
一是是否能获得资金的自然流入。和其它产业一样,按市场调节并有资金的自愿流入。二是是否有制度障碍。包括要素流动的畅通情况和产业链位置锁定的情况。这方面我国目前存在较大的问题,农村地区人口平均收入远低于城镇,但由于人口不能从农业领域顺利转移,造成了农业的过度竞争。同时农业服务体系、流通和融资等都掌握在其它部门手中,农业被锁定在“农业生产”这个最没有增值潜力产业链位置,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大障碍。三是是是否是自愿的选择。农业现代化国家农业和其它产业能获取大致相当的收入,农业是人们自主选择的职业,但我国农业生产是不得不为之。农业经营不是人们自愿选择的结果而是在无法顺利转移的情况下的一种谋生手段,具有很强的社会保障倾向。
4.农业价值实现
农产品是农业经营的成果。根据社会分工的理论,要求在市场上与其它产业的产品进行流通和交换,取得产品的交换价值。根据经济人的观点,如果一个产业的收入长期低于其它产业,该产业从业人员便会流向其它产业,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这与当前我国的情况有很大差距。我国乡村人口的收入远低于城镇地区,但农业人口城市化速度并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效率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些都为现代农业的文化提出了新的命题。
(三)现代农业文化的根本要求
1.器物层的改进与防止器物层依赖
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是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运生产率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必然需要进行器物层的改进,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因为器物层的改进能提高单位劳动的实物产出水平。但是目前在学术界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信息化、良种化等器物层的现代化和高级化等同起来,忽略了现代农业文化其它方面的要求,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比如,由于我国目前土地状况大多是后家庭承包责任制时代,土地“条块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经营,单从器物层的改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应当认识到,单从器物层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技术手段改进的边际产出递减,技术手段改进的成本可能会大于产出成本增加,二是农业产品增加可能会导致产品价格降低。这两方面会降低技术进步对农业经营者的实际收益,所以单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解决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显然过于片面的,必须辅以农业风险防范等其它现代农业文化所要求的手段和措施。
2.现代农业要求生产组织形态的合理化
农业经营组织形态是农业经营主体与其它相关主体的关系情况和价值链传导情况。它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导形式。是农户还是家庭农场,还是农业经营公司等形式的情况,是传统的农业生产者还现代的农业经营者,是个体劳动还是现代企业制度主导等情况。二是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我国目前已经全面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但农业主体的最大问题是农业价值链中的上下游及社会服务都与家庭有相当距离,农民基本上处于农业价值链的生产环节,这一环节是升值潜力最小,风险最大的环节。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情况。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民要参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并分享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利益。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是把农民从农业的生产者变为农业的经营者,实现农民向农业经营主体、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经营主体和向农业工人的转变。
nlc202309021125
3.现代农业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决定农业经营收入的有两个变量,就是产量和价格。农业的产品大多源于生物对自然条件和物质的转化,转化的效率受生物本身特点的影响和自然生命规律的限制。因而在全世界提高单产的潜力是很小的。追求单产的大幅提高不是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因为单产提高会受到要素投入边际效率递减的限制。现代农业因而从追求提高单产转向提高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效率。追求单产恰恰是传统农业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提高农产品价格是目前很多农业经济专家提出的解决办法,但提高农产品价格会受到两方面的限制,一是国际农产品价格的限制,中国能不能承受高粮食价所导致的国际贸易问题,也涉及到高粮食价格可能导致的国外粮食对中国农业的冲击问题,进口大豆对中国大豆种植业的冲击的历史不能再在我国重复。二是高粮价可能对国内经济社会的冲击和压力。高粮食价格意味着居民生活成本的增加和价格传导造成的通胀压力。因而最根本的解决农业经营者收入提高的办法还是要通过土地经营的集中,提高营业经营的劳动生产率。
4.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的产业化再造
2011年全年粮食产量57121万吨,都按照当年早稻保护价每公斤2.04元/公斤计算,平均到每个乡村人口,粮食收入只有1774.81元,只占到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的25.4%,农业仅四分之一强①。这既说明农民靠农业经营很难达到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更不用说达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了。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建立在农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之下,也不可能建立在以家庭小地块经营的生产组织形式之下。因而我国面临一个对农业的产业化再造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农业变成可以让从业者取得安身立命之本的收入水平,从农业为保命手段转变为可致富的事业。二是打破农业过度竞争的局面。从目前总体情况看,真正从农业经营中取得与非农收入大致相当的收入难度很大,但农业从业人口却无法顺利从农业流出,形成了过度竞争。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是使农业成为一个真正让从业人口从其中获得与其它产业从业者大致相当的收入的产业。三是将农民从农业生产这个定位上解脱出来。将农民从生产者变为经营者,而一部分农民变为农业工人,同时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的角色转换提供服务。
二、我国农业经营与现代农业文化要求的差距
(一)在现代农业文化的器物层上的差距
1.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现实差距
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实现了农业机械化,70年代实现了全方位农业机械化,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向自动化的过渡。目前发达国家80%的农业收益来源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左右。②
2.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综合利用能力的差距
我国当前不但机械化水平低,而且还存在机械化使用潜力与土地地块分割不适应的问题和机械化效率低的问题。由于土地在农村仍然在一定承诺上担负着社会保障职能③。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难度。同时,我国目前由于农业并未实现向产业化再造,对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市场需求不足,农机大多由农户购置,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服务主体,农业科技的使用还没有面向社会,使用效率不高。
3.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水平不高,推广不力。国际上流行的膜分离技术、无菌冷灌装技术、冷榨技术、浓缩技术等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我国在有些方面也有相当的实力,但这些技术推广使用并不十分有效,市场上的包装大多还在用国外的技术,产品很多还是洋品牌。
(二)在制度层的差距
1.农业风险防范体系
农业是弱质产业,存在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④前者主要是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影响,后者是对农业收益水平的影响。我国目前农业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差,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产出下降,我们没有农业保险等手段来保障农业经营者家庭收入不爱大的影响。同时在市场风险的防范方面也没有很好的规避市场风险的手段。使农业经营的收入预期不明确,也无法对农业融资等进行投入产出规划,与现代农业文化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2.农业指导咨询服务和预警体系
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选种、生产指导与市场预警等信息指导和预警体系还很薄弱。家庭生产的盲目性,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无序性,造成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美国农业统计和信息服务,农场主几乎不需要太多地担心自家种的农作物卖不出去或遭遇自然灾害而血本无归,因为美国农业补贴和农业保险等保护伞可以使得农民旱涝保收。作为一个工业发达国家,美国政府长期对农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保护和扶持。
3.土地集约经营及城市化制度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08公顷左右,东部的很多省市只有0.03公顷左右。西欧较典型的农场规模是30公顷左右,美国为178.4公顷⑤。即使我国劳均耕地面积达到3公顷的规模,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就应当减少80%之多!这也意味着种植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提高5倍。如果我国劳均耕地面积能够扩大到10公顷,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就将提高15倍左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一方面我们需要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为这些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更高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机会。还需要解决这些转移出来的人口的生活习惯、住房及子女上学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服务。
4.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必须有机械化的辅助。但播种,除草,收割等各个环节的实现需要众多机械来完成,一个家庭购买和掌握这些机械的成本非常大,所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社会化服务体系。理想的模式是由专业的社会化服务机构来完成农业经营过程中的产前产中和产出服务。让农户从农业生产者变为农业经营者,让农业劳动力的一部分流向专业服务公司,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nlc202309021125
5.一些使农民利益流出的制度还继续存在
如在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过程中,农民只能获得一定年限的土地农业产出的补偿,而这些土地进入土地市场后,往往以在农民手上拿地数十倍的价格交易,农民无法取得赖以生存土地的增值收益。同时,我国还存在很多隐含的不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它指的是很多政策看似对全国一致,但由于农村人口普遍收入低下,社会资源少,这些政策事实上造成了对农民不利的结果。如高等教育的高收费政策等,由于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资费可能是一个农村家庭数年的纯收入,大大增加了农村人口求学的机会成本,降低了农民子弟求学的积极性,近年代大学中农村子弟比例下降就是这种政策的结果。
另外,我国还存在着土地分割无法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经营的问题、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等。
(三)在精神层面的差距
1.农业经营还不是人们的自觉选择
由于农业生产的收益相对较低,农业经营目前虽然潜力较大,但由于没有风险防范体系及投资门槛高,农业还不能成为我国目前就业的自愿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农业还是被逼的职业选择,是劳动力无法顺利转移的结果。农业收益与城镇产业的收益还存在很大差距。农业从业人员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歧视,城乡二元结构还是我国区域结构的主导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流出的势能巨大,还远未达到城乡差别的大致均衡。
2.农业品牌意识淡漠
农产品的深度增值需要在提高品质的基础上借鉴工业品的品牌经营理念。这方面日本有非常成功经验。日本有很多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如产于三重县松阪市及其近郊的松阪牛肉(Matsuzakabeef)、产于鹿儿岛县的鹿儿岛黑猪(Kagoshima Black Pork)等。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拥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在市场销售价格上要高出很多。例如:每100克的松阪牛肉大约能卖到5000日元,比其他牛肉价格高50%。⑥虽然2006年农业部即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意见》、《中国名牌农产品评选办法》等文件,促进农业品牌化发展,但由于没有形成社会认可,品牌农业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缺乏大农业意识
农业现代化要求有大农业的观念。不光是在政府层面和农业从业者都层面均存在大农业意识缺乏的问题。对于前者,政府通过建立种籽销售,农资,粮食收贮等产前和产后的体系。
三、以现代农业文化建设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一)建立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文化取向
一是提高农业经营的机械化水平。要在进行充分的投入产出分析的前进下,推动农业机械化,良种化等一系列生产技术,提高单位劳动力的产出率。二是加强优良品种开发。综合运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现代基因技术育种等多种优良品种培育手段,提高农作物产量。三是推广大棚立体农业,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水平。四是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多层次增值效益。
(二)以提高农业收入为政策设计的核心目标取向
最根本的任务是实现农业政策由追求产量向追求效率和收益水平的转变,以提高农业的收益水平来保障农产品的供给。一是适当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要在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的情况下,提高农产品保护价收购价格。二是提高政府对农业的转移性收入。
在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同时,必要的时候用其它补贴手段代替提价以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建立有利于提高农业经营规模的政策体系。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位劳动的产出水平。因此要将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作为未来几十年农业政策的重点,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持续转移。四是提高农产品品牌意识,以品牌运营的思路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
(三)提高农业的经营组织方式变革
目前我们在农业经营组织文化观念中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意识。目前我们的关键是在全社会树立以家庭农场和农业公司为基本经营组织单位的的文化理念。一要加强土地的流转,扩大经营规模。二要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规模经营提供服方位的服务。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当前理想的农业组织形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以家庭农场为主的规模经营主代替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社会化服务体系来解决农业经营各个环节的服务问题。三是加强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按照农业现代化国家的通行做法,保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正收益,降低投资风险,促进规模经营的长足发展。
(四)变农业生产者为农业经营者
一是要加强农村土地改革,在保障土地使用于农业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农业经营创造一个与其它产业大致相当的收益水平和经营环境。二是积极探索有现代企业体制机制的农业经营者主体,以股份制等形式对农村土地进行优化组合,培育新一代农业经营者。三是对新型农业经营者及土地优化重组过程中以土地入股,变为农业工人的那部分群体,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其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剩余人口向新型高效农业就地转移。
(五)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现代农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以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引导现代农业文化观念的确立。
【注释】
①根据2011年统计公报数据计算。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著.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88.
③徐唐奇.农地社会保障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矛盾与化解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
④沈雪高等.农业风险管理:一个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5).
⑤周立.美国家庭农场:要么变大,要么走人[N].第一财经日报,2008-05-19.
⑥吕苏榆.日本农业区域品牌发展探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2,(2).
【作者简介】
梁鑫,供职于中共商洛市委党校。
作者:李荣明
休闲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表现形式之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于现代农业建设具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旬阳,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优势明显,这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形成了又一个很好的工作突破口。因而,要以发展好休闲观光农业为先导,带动现代农业的全面进步。
一、依托资源,抓好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规划
根据旬阳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产业发展目标,按照统筹全县、逐步推进的原则,目前应首先抓好九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
(一)铜钱关万亩竹林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万亩竹林为主体,附以花、木、草、家野生果品种植和大鲵、山鸡等特种动物养殖观赏、千亩稻田、荷田农作物种植及田内鱼蟹养殖观赏、古长城及其它自然景点观赏;园区产品开发以食用竹笋、各类山野菜及家野生果品、肉食品、各种花卉苗木,竹、木器日用品或观赏工艺品为主,附以农家各样布鞋、靴、鞋垫及各种刺绣等农村传统“女儿红”工艺品等。
(二)吕河周家阳坡千亩荷塘观赏园 休闲观赏以千亩荷塘为主体,突出荷花观赏、莲籽采摘、休闲农庄游乐项目,附以塘中鱼、蟹养殖、捕捞、垂钓和各种花卉、设施蔬菜、果品种植、观赏、品尝;产品开发突出特色果品、花卉、蔬菜包装销售,附以各类木制日用品和工艺品、农村传统“女儿红”工艺品。
(三)城关青泥千亩竹林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千亩竹林为主体,突出农家山庄休闲娱乐,附以竹林山鸟、乌鸡、特种禽兽养殖和各类果品、花卉种植观赏、品尝项目;产品开发突出绿壳鸡蛋、鸡肉制品、各类山野菜、食用竹笋、鸡(鸟)羽毛工艺品、果品、花卉及木、竹器生活日用品工艺品等。
(四)张坪千亩牡丹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千亩品种不同、花色各异的设施牡丹种植为主体,附以其他花卉、果品、山野菜种植、特色养殖、规模养蜂、森林日光浴和农庄休闲娱乐;产品开发突出各类花卉苗木、家野生果品、山野菜制品、蜂蜜及家野生动物肉食制品为主,附以各类木制日用生活器具及工艺品、藤条椅、布鞋、靴、针线刺绣工艺品等。
(五)吕河冬青狮头柑产业景观园 休闲观光以千亩狮头柑产业景观园和汉江水面游乐观光(汉江旬阳电站建成后所形成的水面)为主体,附以狮头柑林下各种家野生禽鸟特种养殖、汉江垂钓、汉江水面千帆竟游景观和休闲农庄景观;产品开发以狮头柑为主,附以山野菜、各类肉食制品和其他农产品及加工品等。
(六)公馆西沟河世外桃源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体现“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光为主体,附以千亩桃园、梅子园、李子园、葡萄园、“八月炸”、五味子等各类家野生水果种植园和各类花卉种植院的田园风光;产品开发以核桃、板栗等坚果和各类鲜果为主,附以各类农产品及加工品、木制民间生活日常用品及工艺品,布鞋、靴等民间传统针线刺绣工艺品。
(七)仁河水泉坪四季不同景色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体现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稲香满川、秋季层林尽染、冬季万里雪山的四季不同自然景色为主体,突出川道及临川高山的农业景观特色,附以休闲农庄、水田农业种植和田内鱼蟹养殖、陪衬以桃、栗、山杏、猕猴桃及各类适生的家野生果品生产、畜禽林下养殖;旅游产品开发以各类农产品及加工品、家野生果品为主,附以各类家野生畜禽肉食制品、木、竹制家庭生活日用品及工艺品,农村布、针线刺绣工艺品等。
(八)阳山仿古农业耕作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各自然景点及高山仿古农业耕作为主体,附以休闲农庄、千亩高山设施蔬菜种植园、千亩桃园、千亩花卉园、各类山野菜种植园和林下家野生畜禽养殖、森林日光浴(这些均以仿古农业耕作方式展示);产品开发以各类家野生高山蔬菜、花卉种苗,家野生果品、家野生畜禽肉食制品为主,附以各类仿古木制家庭生活日用品及工艺品、农村传统“女儿红”工艺品等。
(九)红军革命老区农业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红军烈士纪念馆及周边自然景点观光为主体,附以休闲农家乐、十里红军革命时期文化氛围浓厚的山区河川设施农业长廊、千亩稻田、荷田及田内鱼蟹养殖、河川各类花卉、水果种植;产品开发以仿红军革命时期各类衣、食、用品为主,附以地方特色明显的农产品及加工品、果品、工艺品等。
二、统筹运行,推进旬阳休闲观光农业高起点发展
(一)全面做好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土地流转工作 园区规划及建设必然会引起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这对于提高园区内各类产业发展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十分有利。因而,在休闲观光园区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一方面要切实按照政策规定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园区内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使园区内各种农业产业发展充分体现出生产专业化,技术精亮化,能够在全县充分展现出现代农业的风采。
(二)着力展示旬阳休闲观光农业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休闲观光农业亦然。因此,要在各休闲观光园区乃至全县精心打造休闲观光文化氛围,尤其是在各休闲观光园区内,一方面要充分体现现代农业文化、休闲农业文化,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展示古朴的民风、民俗文化。维其如此,才能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品位,才能凸显休闲观光园区的生态文明,才能体现各类产品的无公害化、绿色化,从而拉动休闲观光者放心消费,实现他们的心理满足。
(三)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各类产品。产品开发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之一。全县要围绕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全面调整现有农业产业结构,组织休闲观光农业专业人才和当地乡土人才一道,研究和设计各类产品开发方案,创办各类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企业,对产品的规格设计要满足休闲观光人群的不同需求,对各种产品的分类包装要体现精致、美观、新颖、大方;对研制生产出的所有食品类产品都要申报并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使所开发产品成为拉动休闲观光消费的重要支撑。
(四)加强服务、管理培训,高起点保证休闲观光服务质量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旬阳是新生事物,但也是推动旬阳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因此,必须立足长远,放眼未来,在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服务、管理和产品开发和经营销售上做到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彻底消除旬阳大多数民众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锤子买卖”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意识;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途经,全面加强对实施服务、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以此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提高对外影响,拉动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全面发展。
所谓传统农业,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观点,传统农业是完全以世代相传的生产要素为基础,生产技术、物质资本技术和劳动者的技术知识没有任何重要改变,是生产效率极为低下的农业。这种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要素在长期中只有量的增加,而无质的改变;生产技术在低水平上处于停滞状态;绝大多数资源被分散用来生产食物,维持人类的繁殖;小规模、自给自足与低效率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等等。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特征是不断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农业之中,不断改进其生产要素的配置,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有的、停滞的经济均衡,它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1、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本质区别
美国农业发展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 W·Mellor)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农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技术处于停滞状态。第二阶段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较大比重和工业扩张对资本的占用,在这一阶段劳动节约型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农业发展主要依赖提高土地产出率为重点的劳动实用型的生物化学技术创新。第三阶段是农业现代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大下降,人地比例下降使农场规模趋于扩大,资本供给越来越充裕而劳动成本越来越高昂。因此,用机器替代劳动不仅具有经济合理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劳动节约型的大型机械和其他资本密集性技术被发明出来,并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不同。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靠天吃饭”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预防自然灾害给人们生存带来威胁,农民尽量地多生产、多储备粮食以备不测,即以产量最大化为其生产目标,而增产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大劳动的投入。所谓“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正是传统农业形态下农民心理状况的真实写照。在小农生产条件下,家庭成员的劳动是不需支付报酬的,在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其劳动的机会成本等于零。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经营就成了农民的“生活保险”和“就业保险”的一种手段。只要增加劳动投入所带来大于零的产出,农民就会继续投入劳动。这种高度集中的劳动投入同巨量的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比重是相适应的。正如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舒尔茨(Theodore W·Schltz)所说的那样,“传统农业贫穷而有效”。然而,“一个依靠传统农业的国家必然是贫穷的”,因为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它虽然解决了过剩农业人口的就业和生存问题,但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多大贡献,这种“就业”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失业,它必然会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埋下“隐患”。而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即以一定的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因为现代农业象现代企业一样,雇主要向被雇佣者支付工资,只有劳动的边际收益大于工资时,雇主才有利可图,才会增加劳动投入。所以,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就必须将农业生产的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而完成这一转变的首要条件是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和农业人口压力的缓解,在巨大的农业人口的压力下,农业生产目标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是不可能实现的。
(2)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不同。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凝结着先进技术的现代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来实现的。传统要素是从农业部门内部和大自然中获取的,技术含量低,且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较少,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在这种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状态下,农业机械的使用反而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矛盾。所以,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推广往往受到抑制。而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其要素大都是由农业部门外部的现代化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提供的。现代农业要素投入的增长和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就意味着农业部门劳动力容量的减少。所以,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农业人口的战略转移是密不可分的。巨量的农业人口压力,必然阻碍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从而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规模不同。现代农业的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它的规模效益,这是因为:第一,现代农业是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这一目标在小规模或超小规模的以满足自给性消费为目的的传统农业基础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在较大的经营规模上,农民摆脱生产者的生存压力,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追求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从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为了解决当时农民的“吃饭”问题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这些措施在当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的确起了促进作用,但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它的弊端就会日益凸现出来。第二,现代农业是高收入的农业。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农民都是比较富裕的阶层,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农民是富裕的象征,而这种高收入必须建立在较大农业经营规模之上。第三,现代农业是农产品高商品率农业。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水平,关键看它农产品商品率的高低,而农产品的商品率必然与较大的农业经营规模相联系。第四,现代农业是高技术农业。传统农业主要是利用人力和畜力,而现代农业是利用现代机械技术、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必须有较大规模的作业空间,因而也需要较大的农场规模。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来看,无论是人地比较宽松的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还是人地比例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它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过程改造传统农业,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特色的现代农业
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看,1978年农村改革以前的农业现代化是在传统计划体制下进行的,主要运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自上而下地推进现代化的实施,强调以农业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技术政策[1],由于当时刚起步,使得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进程曲折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市场取向和经济激励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科技进步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显著增强,现代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明显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从目前我国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上看,现在我国的农业已经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的内涵,正形成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过渡性”农业[2]。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征表现在:(1)农业生产投入中的传统要素的比重正逐渐为现代要素所替代,但替代程度不同,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本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或正在进行农业现代化的试验,现代生产资料如新式农具、化肥农膜、良种良法等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村经济正逐渐向社会化、商品化的方向迈进,已形成一些区域性商品粮、商品棉、商品养殖等生产基地,它们主要依据市场导向组织生产,通过满足市场需要获取最大利润,以使自身专业化、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3)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强,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农业劳动力已较早开始向非农转移,而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农业本身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而非农产业的发展不均衡,农业劳动力出路问题较难解决。(4)从生产规模方面看,我国目前以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大型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农场或农工商一体化企业为数甚少,但这与我国当前农业资源禀赋的特点是相适应的,我国农业资源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而且资源、气候多样,因此,只要我们做到各要素之间比例的合理配合,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仍然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是现代化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状态,它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实验科学指导的、产加销一体化的商品性农业产业,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终极目标。目前在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已遇到了来自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方面的竞争和挑战。从国内市场看,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经济发展遭遇的最大难题是农产品在总量上供过于求,消费者的需求也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间的临近,我国农产品与发达国家及国际大公司的名优品牌产品的竞争将日益激烈。为迎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我国迫切需要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科技化的结合根据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压力,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我们认为,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应当走农业产业化与科技化协调统一、共同发展的道路,不断注入新的资源要素,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之所以提高农业产业化必须与科技化协调统一、共同发展,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从现代农业的特征看,农业产业化与科技化的协调统一是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飞跃的催化剂。现代农业的特征是不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不断改进其生产要素的配置,用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使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提出和实施能够促使我国农业生产建立在市场经济的观念上,是解决分散的小生产与社会化的大市场矛盾的有效途径,但如果不辅之以农业科技化,即不从农业外部引进有活力的先进生产要素,就不能显著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即使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将产业链条延长,也只能形成比传统农业规模增大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而已。
第二,从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化的关系看,两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是找准市场,追逐利润最大化。农业产业化的各经营主体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在积极推广和应用科技新成果,提高其生产和加工农产品的质量。而从科技成果运用的方面看,科技成果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真正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正是由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科技化产生了内在的要求,激发了农业科技化的内在动力,农业科技化也通过农业产业化提供的现实基础,实现和增殖科技成果价值,并进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如此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螺旋式的上升。
第三,从制度诱因和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看,农业产业化和科技
化的协调统一将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一般说来决定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因素是制度因素和科技进步因素,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也证实了这一点,从1978年以来实行的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制度变革,给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在这一制度实施的同时,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主体——农民在利益机制的刺激下,对农膜、化肥、良种等现代资源要素投入生产的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科技成果得到了迅速推广应用,这对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都大为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它采用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其目标是激励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集约型的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广大农户普遍受益,共同富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更大规模上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装备,采用科学管理经验,加快科技向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的渗透。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定位;建园模式;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园区可以有效地改造、提高和带动传统农业的传统技术和产业结构的现状。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所以本文针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定位、建园模式与运行机制开展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功能定位
现阶段,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主要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加工功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本质上经济实体,生产加工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其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孵化试验功能。这是农业科技园区最原始的功能,通过一系列要素的集成,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的针对性培育;三是集聚扩散功能。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区位条件优良、经济基础雄厚、政策环境较宽松的优势,可以更好地进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集聚、优化以及组合,成为产业聚焦点,通过扩散功能影响社会;四是教育示范以及休闲观光功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所应用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的运行机制等都可成为参考,而且其自然属性、现代气息、名特优新果蔬花卉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1]。
2建园模式
农业科技园区的建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开发区模式。在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密集的地区,通常情况下农业科技园区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并由管委会进行管理、建设与运行。这种模式有利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对提高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二是农业公司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由投资业主通过土地的租赁,进行一系列的独资开发,实施的是个体经营。这种营运模式,造就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三是多方联合模式。这种模式通常由政府、科研单位、生产企业等机构或个人合作。入股方式多种多样;四是科技承包模式。由政府或集体投资进行基础创建,再由其他部门以及个人进行租赁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就是科技承包模式。
3运行机制
3.1多元投资机制
多元投资机制是农业科技园区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该机制是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所建立的融资机制,这种机制一般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设立起多元投资的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要进行投资启动,根据实际进行启动和导向资金的投入;二是采取多种形式,要利用自身优势吸纳各界投资者,优化投资环境,设置优惠规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吸引社会投资,必要时应积极进行股票债券发行的引导;三是还要注意根据国家的金融政策,努力争取贷款与援助,并尝试建立起风险投资机制,提高投资管理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3.2土地流转机制
建立起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园区运行的必要条件。土地流转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区划性调整,即以田换田。这种形式是通过思想工作而进行调整的,通过区划法的有利调整再进行一定规模的开发实施;二是租赁制,也就是农民出租土地给经营者的形式,一般情况下,租地的价格与地块的价值呈正相关;三是返租倒包制。通过园区功能小区的分割,进行再转包;四是划拨制,即政府的再次划拨。通过土地的划拨进行综合开发;五是股份制,也就是农民以地入股,在一定比例下享受年终的分红;六是竞标买断,与划拨制相似,都是由政府进行调配,不同的是竞标买断主要是针对荒滩土地的开发。
3.3高效管理机制
农业科技园区的科学持续运行,离不开高效管理机制的保障。高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一是在模式选择阶段,要注意建园模式的差异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管理模式的针对性选择。例如,在农业公司和多方联合模式背景下成立的农业科技园区,根据园区的特点可知,总公司管理制更适宜园区的发展。由开发总公司或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等进行管理、开发以及规范运作;二是农业科技园区要配备起相应的层次决策、责任约束、人才管理、反馈调控等一系列机制;三是孕育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文化和管理风格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2]。
3.4超前经营机制
经营机制的超前性是农业科技园区的经营活动科技龙头作用的要求,而要设立超前经营机制,首先要选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能奉献、有超前意识、敏锐洞察力、果断判断力、灵活应变力的经营者。其次,农业高科技企业培育要注意多种途径的采用。根据科研开发和市场开发的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多途径的采用。例如,对于园区内基础应用型科研实力较强,难以一步进入市场的单位,可以通过联合、参股、兼并和收购等形式进行优势结合,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创新。最后,要切实做好生产经营的发展规划。确定研究内容与产业化方向,争取政府的支持。此外,系统人才利用机制的设立也十分重要。
4结语
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生产加工、孵化试验、集聚扩散、教育示范以及休闲观光等,建园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要实现农业科技园区的顺利运行还需要建立多种运行机制与之配合,才能全面提高园区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后现代农业,发展建议
自19世纪末现代农业的热潮掀起之后,各国相继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然而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目前约有8.3亿人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状况,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因此,为满足国家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摆脱农业发展的困境,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1 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
虽然目前现代农业在各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日益暴露了很多问题,反映出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资源消耗,高投低效
世界能源消耗量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增长,我国已达到5%,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问题形势严峻。世界水资源消耗量也以5%的速度递增,特别是我国作为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现存量越来越少;再加上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5,如果不采取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水资源问题将可能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农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世界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农业补贴占农业总产值的40%~80%,农业投入产出比较低,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我国农业投入产出比仅为5,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农业投入产出比已达130[2]。
1.2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人们大量使用化肥农药。2008年,世界化肥平均使用量(折纯)22.5 kg/人,除草剂平均使用量(折纯)约0.17 kg/人,杀虫剂与灭菌剂使用量(折纯)约3.45 kg/hm2,主要农产品农药超标率达20%,有机氯停用10年仍有较高的检出率。以上不计环境成本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富营养化湖泊达52.45%,水土流失量平均为230亿t/年,15%耕地已经不再适合农用,温室气体中约13%来自农业,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近半个世纪生物入侵种类达50万种[1,2]。
1.3 农业就业人口老龄化,独立性产业特征明显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各国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例如日本20世纪70年代,20~60岁劳力占农业劳力2/3以上,而到90年代55~75岁劳力占农业劳力2/3以上。目前世界很多国家的农业产业大都是独立性的产品生产,属于单纯的经济活动,很少能够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特别是在区域生态文化价值的提升上,农业产业贡献小,一些发展中国家至今尚未解决饥饿与贫困问题。
2 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20世纪末以来,现代农业产业日益成为高新技术生长点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贡献点,也日益成为具有较高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目前,农业产业在世界各国主要呈现出四大发展趋势。
2.1 高科技
向高科技密集的集约化、精确管理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在农业上得到了应用,形成了围绕农产品生产的协作配套体系,积极推动了高科技密集型农业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农业技术的不断反馈与革新,使得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业成为国家农业获益的产业。例如智能化系统使得农业由经验化生产管理到如今的科学化管理,温室大棚内的精量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化的农产品保鲜储藏技术消除了时鲜产品的季节影响等[2,3]。
2.2 高生态
向资源节约、产品和环境安全的生态型方向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快速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生产优质安全的生态型产品已成为农业追求的方向[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提出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模式转变的要求,对于高档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再加上不同国家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挑战。因此,农业环境保护、安全产品生产以及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2.3 多元化
向区域优势突出的多元链型、多功能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等立地条件的不同,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调依据优势进行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借助这种区域化优势,实现了农产品加工的多层次和多环节的转化增值,促进了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由单一型向多元链型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1,2,3]。例如玉米在美国就有200多种加工产品,增值数倍至数十倍,效益显著。多元化不仅体现在产业链的延伸上,也体现在自身的多功能上,兼顾了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价值的挖掘。例如世界各地农业观光园、农家乐等农业服务业的兴起,充分显示了农业多功能的发展趋势[1,2,3]。
2.4 一体化
世界现代农业正向全球一体的标准化商品型方向发展。由于现代化交通物流条件的改善,加速了大区域范围的农产品交易乃至全球贸易的发展。世界很多国家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生产、加工、储运和营销检测等体系,制定包含农业生产和加工以及农产品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措施,加速了农业向着全球一体的标准化商品型方向发展[4]。例如我国畜牧业标准化程度就比20世纪90年代提高了1/2~2/3,美国78.5%的农产品物流链条为“生产地—配送中心—超市与连锁店—消费者”。
3 后现代农业的提出
后现代农业(Post-modern Agriculture)是近几年在后现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Jay Mc Daniel,2007),是迄今为止农业发展的最高形态,自从其提出以来,学术界一直尚无统一的定义。美国弗洛登伯格认为,后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价值转变与价值拓展[5]。我国后现代农业网上也有关于后现代农业的概念诠释,认为所谓后现代农业是相对于现代农业而言的,两者的概念区别并不是时间上的,而是内涵的差异,后现代农业实质上是大农业的开发、利用及其产品生产前后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农业超大产业化经营系统。现代农业以生物产品生产为首要目标,以资源消耗能力为主要的技术追求,以生产能力和经济收益为主要任务,基于农业自身考察农业的发展问题,把农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后现代农业则重视农业的生物后产业、生物外产业、农业的三产融合,重视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能力,重视农业的生态服务、社会支撑功能,是一种新型农业现代化,注重农村的三生协调,农村城市化道路重视农业与其他产业、地区的协调,重视农业的产业外功能,如生存、生活、社会本性(情趣、交流与领悟)等。笔者认为后现代农业是继现代农业之后的一种农业发展形态,它并不是完全独立于现代农业,而是在现代农业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与转化,从强调经济价值到强调生产、生态、经济、社会和技术五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并以此构建高效的农业产业链或产业群,它是全球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4 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加速提高,农业发展既有必要,也有条件跳越“现代农业”的范畴,直接进入“后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笔者认为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应当突出以下6个特征。
4.1 先进性
运用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管理、实施先进经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后现代农业。加强节地、节水、节肥、节能技术以及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农作制度研究,尤其要加快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农业经济和管理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生物、工程、农艺、农等技术的集成应用,重视科技要素对于农业的投入[1,2]。各地应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向着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精确度和高标准的先进化方向发展。在管理层面上,需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制度和政策,从制度和政策上保障后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4.2 安全性
我国后现代农业应当首先要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包含数量和质量2个层面,尤其是粮食安全性问题。在数量问题应对上,需要制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减轻粮食及其他食物的需求压力[2]。通过科技要素的不断投入,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保障农产品的数量安全。在质量问题应对上,强化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检测力度,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
4.3 生态性
我国后现代农业应当融生物适宜性、资源保育性、环境保护性、生态平衡性与能量低耗性等生态化方式于一体。后现代农业应体现人与其他生物及其环境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创造有利于物种保留与资源可再生的环境。国家或地方需制定和完善资源利用保护政策,组织力量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物质循环利用问题、生态平衡问题、能源利用效率等问题开展综合研究,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施肥、灌溉、生态养殖、农用化学品替代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全方位有效控制农用化学物质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进农业的生态化进程[1,2,3,6,7]。
4.4 多功能性
我国后现代农业应体现产品供应、经济增效、景观欣赏、生态服务、科技带动、文化展示等多功能性特点。这些虽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都有体现,但综合性不强。后现代农业应在满足农业发展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挖掘农业的全方位价值,赋予有限的土地以多种功能提升农业整体效益。
4.5 本原性
我国后现代农业应当追求农业的本原性,体现生活情趣、滋养人体、领悟人生与享受自然等特征。随着社会化发展步伐的加速,人们对于田园绿野、农事体验等方面的向往日趋强烈,很多大都市白领通常利用节假日驱车乡下,体验大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以释放工作压力。因此,后现代农业发展应当迎合社会化发展的需求,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给予农业以大自然的本原性。
4.6 城乡协调性
城乡协调性将是我国后现代农业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特征,这主要源于我国城乡差距较大的国情。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因此在制定城市发展对策时,需要兼顾农村的利益,制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城乡统筹。例如通过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中的地力补偿机制,在城市生态廊道设计中融入农业要素等措施,保障农村的土地财产[2,8]。
4.7 利农性
在后现代农业发展中应深化农业经营体制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贸工农一体化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政府或企业可通过创品牌、做推介、建网络,帮助农民对接市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千家万户农民与实用科技对接;组织农资配送公司,为农民提供放心肥、平价药,做好农业后勤服务;帮助农民贷款,促进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2,9]。
参考文献
[1]YE X J,WAN Z Q,LI Q S.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vement in ModernChina[J].AgricultureEcosystems&Environment,2002,92(2-3):261-281.
[2]邓汉慧,邓璇.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7(9):106-109.
[3]TIAN S.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China: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Rhe-toric and Practice of Sustainabilit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2,42(3):359-368.
[4]HANS-ERIK U.Energy productivity of technological agriculture-lessonsfrom the transition of Swedish agriculture[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Environment,1999,73(1):63-81.
[5]D.R.格里芬.精神性与社会[M].纽约: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88.
[6]周淑景.农业发展战略转变与后现代农业[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73-75.
[7][澳]大卫.费罗伊登博格.走向后现代农业[J].周邦宪,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106-113.
[8]陈柏峰.土地流转对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基于湖北省京山县调研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9(4):57-64.
1.增强广大农民的信息化意识
通过各种手段宣传普及农业信息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的积极性,将稀缺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一是努力使广大农民认识到网络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能否通过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来典型引路;二是努力促使农民由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收集信息,有关部门能否主动送信息上门,当农民通过掌握信息增产增收后,就会自觉地收集信息;三是努力促进信息收集方式向现代化转变,利用远程教育网等现代设施收集信息,让农业科技专家通过网络走近农村,走近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快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
2.发挥各级政府在农业农村信息化中的主导作用
从相关法规的设立、政策扶持和管理协调、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与重视。一是制定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农业农村信息化实施方案,抓好信息市场的法制、法规建设,制定一系列制度性、运行性规则,约束市场行为。并注重依法保证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有效性及知识产权等,维护农业农村信息化主体的权益;二是能否加大对部分市县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多渠道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个人、外商投资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四是能否切实降低农村地区电信资费,进一步降低农民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门槛。
3.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是继续实施电话、宽带自然村村通工程,组织实施“宽带下乡”工程,鼓励宽带运营企业优先采用光纤宽带方式,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到村;推动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将农村电信普遍服务的内涵从电话普及扩大到互联网宽带接入。二是充实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整合全省已建立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大力挖掘信息资源,将农业信息视野扩展到农业及相关领域,逐步建立大型综合性数据库及专业特色数据库。三是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传递推广中的作用。逐步地向农民提供各种技术信息,通过网络将技术服务及时有效的送到农家。
4.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由于涉农信息分散在多个不同部门,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尚未建立,为农民提供的信息服务经常出现信息重叠、信息差异和信息滞后等现象,导致信息难以互通共享。因此建立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开发利用的管理、服务机制和体制,非常紧迫。一是推进全省涉农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根据用户需求,开发公共信息应用系统。通过跨部门协作,将各项业务放在相应的网站或网页上,让用户通过浏览固定“窗口”就能取得所需要的服务。二是推进信息内容的共建共享,强化涉农行政部门与科研教育单位的协作,在信息采集、加工等方面合理分工,分专题收集信息,通过统一的平台向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建立农业生产和市场监管信息服务体系。以金农工程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为依托,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测、质量监管、产品追溯、信息服务等系统,建立和完善形式多样的专家智能咨询服务体系。
5.建立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农业信息系统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从事农业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条件的地方区域,农业的类型、农产品的种类、农业的技术水平、农产品的加工程度等各有特色,需要的农业信息也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农业信息利用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能否建立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地域农业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包含土地资源、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水利设施、气象资料、土壤环境、地理状况、农民承包地管理等内容的综合信息数据库,根据农村地貌、气候、资源、产业生产习惯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龙江特色农业。
6.建立农业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充分利用大中专院校资源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以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对现有农业农村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制订实施“农村教师、农村干部、中小学生和农民工”信息技能培训计划,并在现有专业人员中培养和选拔学术带头人,吸引国外农业信息科技人才,充实农业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农村信息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应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加大对农村信息员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信息员的整体素质。要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的培训,通过专业培训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要求。三是不断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和竞争机制,积极营造农业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和谐竞争氛围,努力为每个农业农村信息化人才创造一个展现自我、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7.普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依托现有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星火计划等平台,利用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开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推动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按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基本规范》提出的“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的要求,推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规范建设,提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开展以农业信息、星火科技、农村商务、培训教育、文化传播、气象服务、政务公开、信息查询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信息服务。结合地方特色,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建立城乡结合部、粮食主产主销区、特色农业区、乡村旅游区以及落后偏远地区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站点。
8.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现代观光农业】推荐阅读:
农业现代化前景05-23
现代农业发展特点06-29
现代农业专业英语07-04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11-03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07-10
农业标准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06-07
关于现代烟草农业工作实践总结06-11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10-20
现代农业基地建设规划11-07
杨凌现代农业学习体会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