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通用8篇)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 篇1

考点一 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可以简要表述为: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来装备,以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集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为一体,高产,优质,低消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和协调高效安全的农业生态系统.一创新的理念:创新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创新的主体

创新的渠道:1引入农业新产品2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农产品市场4开拓并利用农业生产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农业企业的新组织形式 二产业化经营的理念: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 三集约化经营的理念:现代农业本质上是集约农业.我国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应重点推行劳动集约,适度推进资金技术集约,积极推动管理集约

四全球化的理念

五适度规模经营的理念:1土地经营形成规模2专业协作形成规模3联合发展形成规模

六标准化的理念: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及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对我国今后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内涵可作如下概括: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阶段,遵循现代农业的一般规律,以保障农业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的支持保护作用,全面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形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考点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结果高效化2手段科技化3要素投入集约化4服务社会化5农民职业化6产业领域广链条长7农业经营方式一体化8农业功能多样化9资源配置市场化

主要类型:1生态农业2有机农业3立体高效型农业4高科技型农业5观光休闲型农业

重要性:1是实现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需要2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3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4是拉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发展模式:1美国模式2日本3中间型模式4其他模式

发展规律:1各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不同步,但在生产方式演进上具有趋同性2现代农业发展中技术路线因国而异,但在技术进步贡献率上不断提升3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户(农场)规模有大有小,但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4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存在差异,但强调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性的目标趋同.发展条件:1具有较强的地区经济和科技实力,人均GDP达到较高水平,科学比较发达2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3具备良好的外部体制环境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②政府有比较完善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考点三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实践

发展阶段:1启动建设阶段(1953-1978年)特点:以水利化机械化为建设重点

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2)出现农工商一体化农业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等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但农业基本建设出现弱化倾向,并开始影响农业稳定增长

全面推进阶段(1992年至今)措施:1明确提出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2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3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和保护农业4坚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5坚持创新农业体制机制

取得的进展:1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进一步改进2农业产出增加,质量和结构优化3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4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5农业经营体制稳定完善

面临的矛盾:1资源短缺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2农业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矛盾3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4农业投入不足和要素大量外流的矛盾5参与国际竞争与保护国内产业的矛盾6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考点四 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策略

策略:一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战略1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并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城镇化要与工业化同步3要转变资金向城市工业流动的偏向

二实施分阶段,分区域,重点突破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1分阶段的目标①技术目标②经济目标③生态目标④社会目标2分区域的定位3重点突破的选择

三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四实行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发展战略

五实施通过对外开放促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

考点五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保障措施1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2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扶持3强化产销区之间的利益衔接

二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1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来实现养殖业的规模化2通过实现区域布局统一服务来实现种植业的规模化3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三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1完善农技推广体制机制2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3培育多元化推广组织4加大农技推广经费投入

四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建设1细化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任务2加快落实补助奖励机制的各项政策3做好技术保障和管理服务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 篇2

1 平原防护林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 已经达到了与自然资源和环境难以维持平衡的关键阶段。“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也正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演变。现代人类活动的规模和性质已经对人类后代的生产构成了威胁。在这个背景情况下, 可持续性就成为所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一切人类经济活动的准则, 当然也是平原地区人类活动的准则。

平原防护林应该能够有效地消除或减轻平原地区存在的尘风暴、干热风、风灾、低温冷害、旱涝、土壤盐渍化等自然灾害, 能够增强一个地区人工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2 平原防护林效益

2.1 平原防护林的防风效应

防护林带作为一个庞大的树木群体, 是害风前进方向上的一个较大障碍物。林带的防风作用是由于害风通过林带后, 气流动能受到极大地削弱。实际上害风遇到林带后一部分气流通过林带, 由于树干、树枝、树叶的摩擦作用将较大的涡旋分割成无数大小不等、方向相反的小涡旋。这些小的涡旋互相碰撞和摩擦, 又进一步消耗了气流的大量能量。此外, 除去穿过林带的一部分气流受到削弱外, 另一部分气流则从林冠上方越过林带迅速和穿过林带的气流互相膨胀、混合和摩擦, 气流的动能再一次削弱。

(1) 林带对气旋结构的影响。当害风遇到紧密结构的林带时, 在林带的迎风面形成涡旋, 后来的气流则全部翻越过林冠的上方, 越过林冠上方的气流在背风面迅速下降形成一个强大的涡旋, 促使越过林带的气流不断下降, 产生垂直方向的涡动。这种状况是由于上下方的风速差、压力差和温度差共同作用造成的。因此, 在紧密结构林带的背风贴地表层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气垫层, 它促进空气的涡旋向上漂浮和林带上方的水平气流相互混合和碰撞, 并继续向前运动乃至破坏和消失。

当气流遇到透风结构的林带时, 一小部分气流沿林冠上方越过林带;另一部分则从林带的下方穿过林带, 使透风面的气流发生压缩作用, 而在林带的背风面形成强大的涡旋, 这种涡旋被林带下方穿过来的气流冲击到距离背风林缘较远的地方, 背风面所形成的强大涡旋一般在树高5~7倍的地方。

当气流遇到疏透结构的林带时, 在林带背风面, 由林冠上方越过而下降的气流所形成的涡旋, 不是产生在背风林缘处, 而是在距林带树高5~10倍处产生涡旋作用。这是因为较均匀地穿越林带的气流直接妨碍着涡旋在背风林缘处的形成。所以, 气流通过疏透结构林带时, 遇到树干、树叶的拦阻和摩擦, 使大股的气流编程无数大小不等、强度不一和方向相反的小股气流。

(2) 林带对风速的影响。不同结构的林带对空气湍流性质和气流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 因而它们对降低害风风速和防护效果也是不同的。从大量的实际观测资料来看, 多数人认为降低空旷地区风速的25%为林带的有效防风作用。林带背风面的有效防护距离一般为林带高度的20~30倍, 平均采用25倍;而迎风面的有效防护距离一般为林带高度 (H) 的5~10倍。实际上, 平原防护林带的防护作用和防护距离与其结构、高度、断面类型有直接的关系。

紧密结构的林带对气流的影响林带前后形成2个静高压的气枕, 越过林带上方的气流成垂直方向急剧下降, 因而在林带前后形成2个弱风区。紧密结构的林带其特点是整个林带上、中、下部密不透风, 疏透度小于0.05, 中等风速的透风系数小于0.35, 背风面1m最高处的最小弱风区位于林带高度的1倍处, 防护有效距离相当于树高的15倍。因此, 紧密结构的林带附近风速降最大, 但是它的防护距离较短。

2.2 平原防护林带对温度的影响

(1) 林带对气温的影响。农田林带具有改变气流结构和降低风速的作用, 其结果必然会改变林带附近的热量收支分量, 从而引起温度的变化。一般地说, 在晴朗的白天, 由于太阳辐射使下垫面受热后, 热空气膨胀而上升并与上层冷空气产生对流, 而另一部分辐射差额热量被蒸发蒸腾和地中热通量所消耗。这时再有林带条件下, 由于林带对短波辐射的影响, 林带背阴面附近及带内地面得到太阳辐射的能量较小, 故温度较低, 而在向阳面由于反射辐射的作用, 林缘附近的地面和空气温度常常高于旷野。同时, 在林带作用范围内, 由于近地表乱流交换的改变导致空气对流的变化, 均可使林带作用范围内的气温与旷野产生差异。在夜间, 地表冷却而温度降低, 越接近地面气温降低越剧烈, 特别是在晴朗的夜间很容易产生逆温。这时由于林带的放射散热, 温度较周围要低, 而林带内温度又比旷野的相对值高。

(2) 林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林网内地表温度的变化与近地层气温有相似的规律性。观测资料表明, 林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要比对气温的影响显著。中午林带附近的地温较高, 而早晨或夜晚林缘附近的低温虽然略高, 但5倍林带高度处低温较低, 尤其是最低温度较为明显, 其原因是在5H处风速和乱流交换减弱的最大。

2.3 平原防护林带的水文效应

(1) 林带对蒸发蒸腾的影响。林带对蒸发的影响中, 风速起着主导作用, 但是气温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在空气湿度很小和气温较高的情况下, 林缘附近因升温作用而助长的蒸发过程, 往往可以抵消由于林缘附近因风速降低所引起的蒸发减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 尽管风速的变化仍是随林带距离而增大, 但蒸发却没有多大差异。这说明林带对蒸发蒸腾的影响相当复杂, 在不同自然条件下得到的结果差异很大, 即林带对蒸发的影响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2) 林带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在林带作用范围内, 由于风速和乱流交换的减弱, 使得林网内作用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水分在近地层大气中逗留的时间要相应延长, 因此, 近地面的绝对湿度常常高于旷野。一般绝对湿度可增加水汽压50~100Pa, 相对湿度可增加2%~3%。增加的程度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 在比较湿润的情况下, 林带对空气湿度的提高不很明显;在比较干旱的天气条件下, 特别是在出现干热风时, 林带能提高近地层空气湿度的作用是非常好明显的。但在这里必须指出, 在比较干旱的天气条件下, 林带可明显提高空气湿度, 而在长期严重干旱的季节里, 林带增加湿度的效应就不会明显了。

摘要:平原区防护林实际是以农田防护林和草牧场防护林为主体框架的, 包括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盐碱地造林、小片用材林、薪炭林及“四旁”绿化与其他林种相结合的防护林业生态工程体系。我国平原区, 可分为平原农业区和风沙区。平原农业区以农田防护林网为主体, 风沙区以防风的固沙林为主体。因此, 本文重点叙述农田生态防护林和草牧场防护林。

关键词:平原区,防护林,农业,阿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宗河.谈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性[J].河南林业, 1997 (2) .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 篇3

【摘要】本文着重对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讨,倡导积极开展网络教学,丰富并完善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的实践案例库及试卷档案数据文件库,将为今后进行专业课程评估、专业质量认证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关键词】教学改革  创新  教学方法  案例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18-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reform of modern Agronomy Introduction

WANG SHUJIE  WANGS HUJUN  SUIYUANYUAN  XUYAN MAYAN LIDIANYUNZHANGLI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China 130022)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odel reform of Agronomy Introduction teaching i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 Firstly, active network teaching is advocated to enrich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n, the perfect practice case database and file database of examination paper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is will build a good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professional course evaluation and quality certification.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 Innovate;Teaching methods;Case database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明确教育改革的方针与目标,改进更新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开展网络教学,不断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建立并扩充课程实践案例库、完善试题案例数据管理库,应该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与首要任务。

一、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本教法改革的重要环节在于积极引领学生开展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强化课堂讨论和专题演讲内容。作业结合所拓展的内容作专题、述评,开展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课堂讨论和课程专题讨论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分组讨论与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演讲。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启发学生产生创新性思维。使学习热情高涨,拓宽视野,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因此,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发表新见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而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问、学生间相互交流,也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并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查阅文献,通过专题、述评作业的训练,不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科学论文写作和综合归纳总结能力。综合能力与业务素质得到了明显地提高,有利于毕业后择业与今后的个性化的良性发展。

二、积极开展网络教学,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

网络课程是教师、教材、教育技术的新手段、教育方法与学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网络教学既可以进行大面积地教学,也可以进行个别化辅导,还可以进行基于网络化的协同化学习。由于网络课程的这种开放性、灵活性、智能化等特点,有利于缓解高校扩展后教学资源、设备紧张的局面。

网络课程显著地突破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和协作化,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例如:网络公开课、教学在线、慕课计划的开展,教学手段实现网络化、自主化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跨入新的时期,慕课计划的实施,表明网络教学平台已经走向国际化。学生可以通过免费登录网络教学平台,收视各大学教学名师的公开授课,吸取众家之长,领略自己制定目标的各位名师的教学风采,获得许多新信息。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完成高目标的学习任务,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并完善实践案例库

为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授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组课本着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进行了多媒体教学体系的设计,其所设计使用的《农学概论》多媒体课件.具有内容图文并茂,多姿多彩,寓教于乐,使抽象问题更加形象化,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教师的广文博见,见多识广为课件的内容提供丰富的素材与论据。

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不断实现新形势下农机发展对新农艺的要求;教学大纲的编写,每4年都要改版一次教学大纲。每次都要更新许多新内容。教学内容的更新及教学方法改革,为课程的教学增添许多生机;科研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以实际教研示范基地为模板构建虚拟农场及植物工厂,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新目标;努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科学研究案例库建立: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案例库,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验计划,参与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努力实现“科、教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理论教学平台不断完善:教材的不断改版与更新,多媒体课件的不断完善,结合网络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实现高水平教学管理的目标。

实践平台的建设:实践案例库建立,添加课程设计环节,营造“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完善的毕业设计。

四、建立并完善试题案例数据管理库

建立教学档案管理库:提供本课程各学期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每四年改版一次教学大纲);教案(文档与PPT不断更新);教学任务书、教学进程表、点名册;试卷2套A,B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学生成绩单、试卷分析报告、考试通知单、考场记录、试卷复查表一,表二;试卷、实验报告纸质版等,全部实现档案的有序化管理,为今后农业工程专业评估、专业质量认证提供良好的信息(模板)平台。

通过选课系统学生可以对每一门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总体评估来评判教师的授课水准。虽然评价系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差,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但依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进步意义。

五、结束语

教育要重视大学的本位教育,重视教学改革政策落实与经验交流。2016年8月22日-24日在吉林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成功举办十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及相关学科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校领导介绍了吉林大学的总体情况以及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着重指出:一定要强化农业工程及相关学科建设,对推进我国农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来自50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400名代表,经过大会报告、学术交流、分组讨论,圆满完成了会议内容(包括课程建设),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以说此次研讨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讨与咨询的结合,南方与北方的交流,学习与合作的探索。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通过研讨会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强了解,增进了友谊,推进了合作,明确了农业工程类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与方向,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此教学改革研讨会议,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 杨文珏.农学概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2,3.

[2] 张建萍,陈静,张建.多媒体技术对昆虫学教学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 崔翠.《农学概论》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 佟艳,朱刘娟.工科院校《农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2009,(7).

[5] 王淑杰 《庆贺吉林大学建校70周年报道》  科学网   2016年8月.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 篇4

一、课程说明

《语言学概论》是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具有基础理论性质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概要理论。本课程的任务:授予学生有关语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通过语言学理论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认识新事物.新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工作中自觉地科学地认识和使用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认识和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政策。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演课为主,辅以适量的练习,以巩固学到的知识并培养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能够正确解释和评说语言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一定的能力;

3、具有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三、学时分配

四、大纲内容

绪论

第一节语言学概论的性质.作用和分类(2学时)

1.1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2语言学的功用

1.3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语言学的分类

第一章语言的本质

第一节人类语言(2学时)

1、世界上的语言

1.1世界语言概况1.2语言的亲属分类和结构分类

2、中国的语言

2.1汉藏语系的中国语言2.2阿尔泰语系的中国语言

3、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

3.1人类语言的遗传性和学习性3.2人类语言的创造性

第二节语言的功能(2学时)

1、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1.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2语言是负载信息的工具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1语言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2.2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

3、语言的文化功能

3.1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一种3.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第三节语言的结构(2学时)

1、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1语言的符号性质1.2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四节语言符号系统的特征(2学时)

1、任意性和强制性

2、线条性和层次性

3、自足性和开放性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的基本概念(2学时)

1、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质

1.1语音的自然性1.2语音的社会性

2、语音单位的分析

2.1音节.音素和音征2.2元音和辅音

3、音标

3.1国际音标的作用3.2 音标和音素的关系3.3 国际音标的使用

第二节音位和音系(2学时)

1、音位

1.1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1.2音位和音位变体

1.3音位归纳

1.3.1 对立和不对立1.3.2 互混和互补1.3.3 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3.4音位归纳的原则1.3.5音位归纳的操作过程

2、音系

2.1音系的定义2.2音系的内容

2.3汉语普通话的音系2.4温州话的音系

第三节语音组合(2学时)

1、音节的切分

1.1切分的依据

1.2音节的结构要素分类

1.2.1音峰和音谷1.2.2起音.领音和收音

2、音位组合的类型

2.1同类音素是否连用:单.复辅音和单.复元单

2.2音节收尾是否辅音:开音节和闭音节

2.3元音和辅音的配置

2.4单个音位的组合位置

2.5单个音位的组合能力

3、语流音变

3.1同化和异化

3.2弱化

3.3脱落和加音

4、语调

4.1句调4.2句重音4.3语速

第三章语义和词汇

第一节词义和义征(2学时)

1、词义和词义的分类

1.1词义的定义

1.2对象意义和结构意义

1.3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

2、词义的分析

2.1 义项和义素2.2 义素分析

第二节词的结构(2学时).1、基本概念:

1.1语素和义素1.2词根和词缀1.3词干和词尾

2、造词法:词的结构原理(创造新词的方法)

2.1原生法和单纯词2.2再生法和复合词2.3缩略法

3、构词法:词的结构方式(分析词的结构关系的方法)

3.1结构方式的分类:复合式、派生式

3.2结构关系的分类:主谓、偏正、述宾、并列等

第三节语义场(2学时)

1、语义场的层级:上下语义场和平行语义场

2、语义场的分类

2.1意义分类

2.11类属语义场、顺序语义场和关系语义场

2.12同义义场和反义义场

2.2形式分类

2.2.1同音同形词和同音异形词2.2.2异写词和异读词

3、词汇

3.1基本词汇和非基本词汇(新造词、方言词、古语词、行业词、外来词)

3.2高频词和低频词

3.3熟语:成语、惯用语、套话、专用语、俗语、歇后语、名言

3.4词典分类:

3.4.1单语词典和多语词典3.4.2标准语词典和方言词典

3.4.3源流词典和描写词典3.4.4综合词典和专科词典

4、语境

4.1语境类型

4.2语境的作用

4.2.1多义词的义项被限定4.2.2显示对象的具体特征4.2.3产生“言外之意”

4.3语境义变的类型

4.3.1语义感染4.3.2语义脱落4.3.3语义淡化4.3.4语义凸现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2学时)

1、语法的内容:词法和句法

2、语法意义

2.1显性语法意义2.2隐性语法意义

3、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

3.1语序和外部附加 3.2内部屈折和异根 3.3 重叠、语调和零形式

第二节语法结构(2学时)

1、语法结构体和结构方式

2、语法范畴

2.1性、数和格2.2时、体和态2.3式、人称和级

3、语法结构的特征:

3.1组合的层次性3.2组合的递归性

第三节语法结构的转换(2学时)

1、转换和句类、句式、句型

1.1 句类之间的变换1.2 句式之间的变换1.3 句型之间的转换

2、转换和歧义

2.1区别意义的方法2.2消除歧义的方法

3、转换和结构分析

3.1词类的分识3.2句法结构的分识

第五章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语言发展的原因和规律(2学时)

1、语言和文字的起源

1.1语言的起源1.2文字的起源

2、语言发展的原因

2.1什么是语言的发展2.2外部原因2.3内部原因

3、语言发展的规律

3.1普遍规律:渐变性.不平衡性.补偿性.美推性

3.2个别规律

第二节语言统一和分化(2学时)

1、共同语

1.1通用语和区域语1.2民族语和族际语1.3国语和国际语母语和外语

2、方言和亲属语言

2.1社会方言2.2地域方言2.3语言地理

3、语言文字建设

3.1共同语的选择和规范化3.2国家语言文字政策

第六章语言学的发展

第一节传统语言学(2学时)

1、古代印度语言学

2、古代希腊、罗马语言学

3、中世纪欧洲语言学

4、阿拉伯语言学

5、中国传统语言学

1.4第二节现代语言学流派(2学时)

1、历史比较语言学

2、结构主义语言学

3、转换生成语言学

4、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

5、认知语言学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语言学概论》,徐通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高明凯、石安石 《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6

3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李光同、徐思益《语言学导论》 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 胡明扬《语言与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邢公畹主编《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1992 伍铁平主编 《普通语言学概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胡壮麟等 《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余志鸿等《语言学概论》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

4[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

2[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

5[美]霍凯特 《现代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美]弗罗姆金、罗德曼《语言导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 罗常培、王均《普通语言学纲要》 科学出版社1957 周殿福《国际音标自学手册》商务印书馆1985 吴宗济等 《实验语音学概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王理嘉《音系学基础》 语文出版社199

1林焘、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贾彦德 《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张永言 《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陈原 《语言和社会生活》三联书店1980

陈松《社会语言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周振 《方言和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

赵世 《现代语言学》知识出版社1983

陈明 《语言学和现代科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 篇5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一、社区的概念和功能

1.概念: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由德国 滕尼斯 1887 《社区与社会》最早提出。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

2.构成要素:人口、区位、经济、文化、组织。

3.功能:经济生活(首要功能)、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社会保障

二、社区的类型学理论

德国的滕尼斯重点是强调“社区”生活的共同意识。以后的库利的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理论;雷德菲尔德的民俗社会和都市社会理论;帕森斯的传统和现代模式变量理论

三、人文区位学理论

一)同心圆理论

美国 伯吉斯 20.20对城市空间结构 划分五个同心圆模式:中心商业区、过渡区(贫民、流浪汉、下层社会的人)、工人居住区、较高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往返去)

二)扇形理论

霍伊特 1939

三)多核心理论

哈里斯和厄尔曼

四)人文区位学之后的理论发展

社会文化学区位学理论:引入文化价值新正统区位学理论:人口、组织、环境、技术

四、社区全貌研究

美 林德夫妇 开创了以小城镇为对象的全貌研究1929 发表《中镇》开创社区综合研究先河。

五、中国的社区研究

1.1921 燕京大學布济时 和美籍甘博 出版《北京——一种社会调查》

2.中国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20 乡村建设运动杨开道和许仕雍 清河调查李景汉 晏阳初 定县调查

3.30年代中期,吴文藻推行“社区方法论” 社区研究三种功能:1.从实地考察中认识社会问题的实际状况 2.检验社会理论 3.及时记录变动中的中国社会

4.30年代 费孝通 写出中国社区研究名著《江村经济》 又叫《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 在英国出版

5.抗战期间成果 费孝通《禄村农田》 张之毅《易村手工业》、《玉村农业与商业》 田汝康的《芒市边民的摆》

6.80 年代中国社会学恢复

第二节社区类型

1.农村社区(乡村社区)最主要的社区形式

概念: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特点:①人囗密度低;

②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③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④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形态:散村和集村

2.城市社区(都市社区)

概念:是指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从城市产生到工业革命前的17.18世纪称为:古代城市或前工业化社会城市

第二阶段:18世纪~今 称:现代城市 或工业社会城市

现代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的特点:

①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

②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③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④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第二节 社区发展

一)什么事社区发展

1. 概念: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领先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

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发展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2. 20世纪初 英法美“社区睦邻运动”

3. 20世纪20.30年代的 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张鸿钧晏阳初与赛珍珠《告语人民》

4. 社区发展概念在二战后由联合国倡导推广1951年联合国通过390D号议案,建立社区福

利中心 侯改为“社区发展计划” 1955 年联合国发布《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发展》文件,提出“社区发展是一种由社区人民积极参与并发挥其创造能力,以促进社区的社会进步与经济情况的工作过程。”

二)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5. 基本原则:①民主;②民众需要;③自力;④自下向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⑤物

质文明与精神文化并重原则。

三)中国城市的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

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进程

中国社区发展始于20.80中期1999年民政部开展“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突破原有行政管理模式,强化社区居民自治功能。

二)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

推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根本原因: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要求。

“单位制”、消解的表现:①单位体制外人员的增加;②传统单位的功能型转变

本质:中国社区建设是对传统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制度变革与创新。不只是社会工作,而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中的系统工程。

三)当前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第一,促进城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概论读书报告 篇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指出:“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他说,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发展农业是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永恒主题。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五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作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加强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购买力,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增加我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可见农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将进一步拓宽与深化。但这项工作任重道远将会面临众多挑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发展与作用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诸多考古学和生物调查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和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世界640种最重要栽培作物中就136种是起源于中国的,约占世界总数的五分之一。除粟、黍、豆等重要大田作物外,中国也是桃、李、杏和茶叶的起源地,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早在2000年前,中国就以世界7%的耕地供养了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科学家在中国多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稻壳、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所以推测距今一万年前,中国南方稻作和北方旱作农业就开始发展。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夏周商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进入铁器时代,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普遍。与铁犁相配,牛马被用于农业,从而实现了农业动力上由人力耦耕向畜力耕作的革命性变迁。铁器的应用与推广也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诞生。如中国最早的和最大的坡塘蓄水工程“芍坡”、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综合性水利枢纽都江堰等等,这些水利工程为保障当时农业的稳产高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进入了传统农业阶段。

传统农业继续快速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成型;隋唐宋元时期,由于发生了多次人口的南迁,给南方带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南方精耕细作技术体系也趋于成熟。随着南方农业开发的加速,中国经济重心逐渐从北方黄河流域转移到了南方长江流域,南方生产水平远远超过北方,东南太湖地区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命脉。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扩展,多熟种植遍及全国,为中国经济规模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近代以后,由于晚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经济转型及现代农业科教体系发展的缓慢,中国农业逐渐落后。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农业才开启了新的篇章。在此期间,中国的农业教育、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体系已普遍建立,并且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获得全面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产品的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长期贫困落后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二)中国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农业的经济作用。工业革命以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大额下降。但是,农业在整个经济及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的经济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农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四个方面。如果没有本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将会因为缺乏食物和原料而无法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2.农业的生态环境作用。以前化学肥料和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但是现在农业生产从总体上看已经趋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同时,与其它部门相比较,在合理经营的条件下,农业不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而且能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其他部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改善环境。

3.农业的社会文化作用。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不仅是经济生产活动,它们也是精神文化运动。在野外自然环境中休闲、旅游和观光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性情,培养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消除现代都市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焦虑和浮躁的情绪,还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大众更好的认识自然,从而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二、农业与生态环境

(一)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物生长、繁殖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一是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自然灾害加剧等,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重,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质污染、重金属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等普遍较为严重的污染。

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需要水、肥料、土壤和温度、光照、空气等生态条件做保障,优质的资源与生态环境不仅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高产稳产,还能保证农产品安全,但是污染和退化的生态环境将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二)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变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必将改变水热状况,对农业气候带、作物生育期、种植制度、农业病虫害发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时农业生产也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将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海平面上升对种植业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低洼耕地被淹没和沿海地区海水含盐量增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我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全球气候变化将使我国农业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1.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2.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3.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增长。

(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农业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也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进步。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为了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手段进行宣传与教育。提倡政府部门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团体大力宣传农业生态保护,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修养和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农民树立起正确的发展观,使生态环境协调发展。2.增加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的绿色覆盖,减少土地裸露。因为只有绿色植物才能固定和转化太阳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将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3.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遵守生态学原则,按生态规律办事。

4.优化产业结构,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煤炭和其他资源的利用率。

5.消除农业自身污染。提倡秸秆还田,多施加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要注意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严格按照安全合理科学的方法施用。

三、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

(一)中国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

农业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农业资源,特别是农业自然资源,种类繁多,不同的资源有着不同的特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共性。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观点看,农业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系统性与整体性。组成农业资源的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具有多因素、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大系统。

2)地域性。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各有其独特的类型和组合方式。

3)动态性。作为一个系统,农业资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他既指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在时空两方面的不断变化,也指农业资源本身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表现出来的范围的变化。

4)持续性。大部分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和可循环使用的。只要利用合理,就可以永续利用。

5)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任何农业资源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种类是有限的。

6)稀缺性与有价值性。农业劳动力通过劳动创造了价值,因此农业劳动力资源是有价值的。农业自然资源随需求增加表现出稀缺性,也具有价值。

(二)中国农业区划与优势农产品

根据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农业生产基本特征和进一步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与建设用途的相对一致性,我国被划分为10个一级农业区和38个二级农业区。

其中一级农业区有: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上游区、西南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海洋水产区。

中国优势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等。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了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地区,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四、种植业

(一)品种选育和种子工程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和适应性强,是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共同要求。生产上不仅要求高产,而且要求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能够保持连续均衡地增产。影响稳产性的主要因素是病虫草害和不利气候,对这些因素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对其防治,但最经济有效地途径则是培育具有抗性、适应性强的品种。育种方法有常规育种方法和现代育种方法。常规育种方法有:

1)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然后人为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实验,该育种方式是最基本、最简单、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2)杂交育种。人类通过人工杂交和选择,有意识的将不同亲本的理想基因组合在一起,具有重大的创造性意义。

3)杂种优势的利用。

4)诱变育种。人们利用物理诱变剂和化学诱变剂如X线、烷化剂、叠氮化合物等引起作物遗传基因的改变,使作物产生新的性状。

现代化育种方法有:

1)花药培养和组织培养。该方法是将作物花药在合适条件下培养,最终形成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染色体加倍得到二倍体植株。2)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3)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该方法是将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进行杂交,创造出新品种。4)基因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是选择并导入有用的外缘基因,获得性状能够表达的转基因植株,用来改良作物的工程。

(二)作物生产技术

作物生产技术包括种植制度和作物栽培制度。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结合,包括作物布局、复种、间套作、轮作与连作。作物栽培技术包括模式化栽培技术、轻型化栽培技术、生态化载培技术、机械化种植技术、信息化栽培技术。

(三)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就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控制有害生物,避免生物灾害,以提高农民生产效率的一门科学。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良因素主要有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植物生物灾害防治技术包括1.植物检疫2.植物抗病虫品种3.农业防治4.生物防治5.化学防治。

五、农产品加工

(一)食品加工技术

1.热处理。热处理应用十分广泛,食品工业常用的热处理有灭菌、巴氏杀菌和热烫等方式。热处理使食物更加鲜嫩可口,但热处理还可以破坏食品中大部分的微生物和天然酶类。2.冷冻保藏。冷冻保藏最古老的食品保藏手段,主要目的是维持品质和抑制微生物生长。3.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涵盖食品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霉工程、生物反应器和下游工程等领域,旨在改善食品的营养品质、风味品质等。

4.计算机控制技术。食品工业越来越依靠计算机进行日常管理和控制,在原料和产品的分拣时可配有计算机分拣系统。

5.灭菌保鲜技术。包括超高温杀菌、高静压技术、微波杀菌等。

6.传统发酵技术。食品发酵过程中主要涉及微生物的生长和功能性营养饮食的生成,制成的食品通常有以下五类:酒精饮料、乳制品、豆制品、发酵蔬菜和调味品。7.保鲜包装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延缓食品的衰老、抑制微生物活动等。

(二)农产品加工中的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储存、流通及销售等环节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品中毒的一个跨领域学科。食品安全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没有一项食品可以称得上是绝对安全的。农药残留问题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最大,除了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食品添加剂的非法使用也在无形中增大了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是长期复杂艰巨的综合性社会问题,需要食品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等各部门的相互监督和有机结合。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促生了相关行业规范的形成和监督机制的完善,形成了一套识别、评价、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体系,它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当今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正朝着合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除此以外,在食品企业中推广的GMP、S S O P、ISO 9000等卫生安全标准的实施,也使得食品从生产、加工、包装、储藏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得以规范化的质量保障。

(三)农产品储藏与贮运

我国是农业大国和农产品消费大国,每年约有四亿吨的生鲜农产品流入市场,因此农产品的贮藏和运输在整个市场流通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

农产品储藏主要方法包括:高温加热、低温冷却、射线照射、罐藏、烟熏、干燥等。不同的农产品因其自身特点,所采取的储藏方式也有很大差异。

农产品冷链物流近几年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从长期发展来看,提高冷链物流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利用率,提升冷链物流在食品流通领域的服务效率,不仅可以减少农副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失,还可以实现长距离、短时间、高品质食品运输的目的。

六、农业工程

(一)农业工程概述

农业工程概念:农业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手段、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设施的各种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理论的总称。其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

农业工程对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2)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3)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农业工程现状

农业机械化进程经过结构调整与经营形式改革后,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已开始实行全面机械化。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灌溉水利用系数由改革开放初期的0.35提高到0.53。

(三)农村能源开发利用

农村新能源是产于农村和用于农村作为燃料和动力来源的能量载体,包括农村当地开发利用的能源资源和外地供应的能源产品。

农村能源主要有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潮汐能等,农村能源的利用重点应是可再生能源。农村能源有效利用依赖于能量在农村的合理分配和高效转换,而高效转换取决于科学的使用技术和装备。

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对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用能短缺问题,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已经开始向数字化迈进。数字化农业的发展将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远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将极大地解放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作业模式,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农业自动化智能化与农业机器人的研究将来必定飞速发展。

其中,精确农业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精确农业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结果,是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中的宏观及微观应用,其核心是根据作物个体或小群体的需要,及时精确地进行有关作业,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环境。

七、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

(一)农业的基础地位

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维持人类生理机能所必须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只能依靠农业。

2.农业是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农产品在满足本部门和已有部门现有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以后还有剩余,新的非农产业部门才能形成并独立出来。

3.农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非农产业部门一样,这些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存在也离不开农业的发展。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农业发展不协调、缺乏总体性,必然给农业和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留下严重隐患。(二)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1.食物供应。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是非农部门获得食物供应的主要甚至唯一来源。因此,经济多样化的程度和发展速度取决于国内食物生产者所生产的超过自身需要的剩余食物。

2.原料来源。农业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在中国,目前30%~40%的工业原料来源于农业,其中轻工业的原料大约有70%来源于农业。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原料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可能有所降低。但是某些轻工业的原料只能来自农业。

3.市场需求。农业和农村的市场需求仍然决定着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农村人口占多数,农村市场需求的重要性更显而易见。

4.劳动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劳动力的主要来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向工业和其他部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受个人利益的驱动,同时也能增加社会的整体利益。

5.资金和其它生产要素的转移。农业部门的剩余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流入非农业部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化前期农业是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唯一来源。6.改善生活环境。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主要通过优美的环境给人们提供身心两方面的享受,同时形成国民经济体系中新的农业生产部门,创造新的价值。

7.改善国家收支状况。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扩大农产品出口是增加外汇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的有效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用农产品交换资本是工业化的第一步,农业的外汇贡献是无法替代的。(三)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 1.农业与第二产业的关系

第二产业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现代农业离不开机器设备和动力,而机械设备和动力直接或间接来自煤炭、石油、金属和非金属矿产。2.农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第三产业是广义的服务行业,他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也为工农业和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过程提供服务。

八、中国农业的成就和挑战(一)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过去近一个世纪中,中国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表现在:

1)农业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平均每年增长7.5%。

2)粮食产量增加。2013年总产量达58975吨,较2014年增长了36.9%。3)农业科技进步。4)农业劳动力流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服务行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所面临的不仅有数量安全问题,还涉及质量安全与生态安全问题,更涉及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使人们食品消费模式由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过度。

未来,农业资源匮乏将会制约农业增长,中国现阶段面临的资源约束有:1.耕地资源匮乏2.农业水资源匮乏且污染严重3.森林资源严重短缺。

在农业科技、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等方面也面临着挑战。我国目前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科技对粮食增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还为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头重脚轻,需求不足。

(三)中国未来农业的展望

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未来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幅度很可能会小于人口增长幅度,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压力仍然很大。2.面对资源约束加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未来应该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以提高全国粮食单产水平。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 篇7

关键词:案例,课例,案例教学,课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国内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重视。一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建立,社会对毕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考察,不再局限于对专业知识和机能的掌握,开始注重应聘者对岗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高校响应社会需求,开始向综合类大学发展。我国领导人在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就势必要求教育者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师不再只注重知识传授,而是开始向能力培养转变。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的中国处于社会领域的全面变革之中,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各种思想活动频繁踊跃,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来势凶猛。高校思政理论作为大学生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培养的重要阵地,当之无愧地承担起应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挑战的责任。教学方法的变化是服务于人才的培养。教师应从课堂教学法和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践案例教学结合的两个层面积极展开探索,让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代、大众相结合,从而发挥教师的引领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案例教学研究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商学院。它是利用教学媒介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论加强理智性的理解及应用能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和概括能力、辩论能力、记忆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1]案例教学法一问世就受到重视是因为对于学习者来说,知识和能力的获取不是由别人告知得来的,必须经过学习者的主动思考获得。

传统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可以称之为举例教学,是以“说明为中心”的教学。教师通过举出特定的例子来说明解释教学的知识点,以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传统教育的案例教学大部分是以某节课为结点进行案例选择的。在此,我将传统教育中的案例统称为“课例”。

案例教学和课例教学都是需要运用例子来为教学进行服务。那么课例和案例是统一的,还是“水火不容”的?下面就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以下简称《马原理概论》),将案例与课例本身进行比较分析,以求更好地把握二者在教学中的作用,以便在教学中科学地加以运用。

二、课例与案例的区别

(一)概念

传统教学中,“课例”是为了说明教学问题或者教学疑难点。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可以表现为课堂中的片段,可以展示为一堂课。而案例教学,是关于教学的案例,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可以是一堂课中的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堂课、一个单元,甚至是学科中的一类问题。所以课例和案例都属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的研究范畴。但是,课例使用的范围较为分散,案例的使用更加具有针对性。

以《走进马克思主义的另一种方式案例解读》(以下简称《案例解决》)一书第七章“环境观”中案例中案例“伦敦烟雾事件与中国雾霾现象”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仅仅介绍烟雾事件和雾霾现象。这就属于课例的范畴。因为这种介绍是以解释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或“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知识点为主来完成学生的理解。学生只是知道了这个案例与“人类中心主义”有关。如果我们设置了这样的标题“伦敦烟雾事件对中国雾霾的启示”,这就属于案例的范畴。因为它需要学生主动思考造成两国雾霾的原因、思考两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两国的工业结构以及人在自然界中发挥的作用等等。最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得出,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中心主义”。学生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原理出发,运用理论进一步分析总结环境危机的缘由。[2]

(二)选择

在课前准备上,课例是依据某节课或者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来对例子进行选取。虽然这些例子也会包含问题的讨论,但是问题讨论的范围是多元化、分散的。因为课例的目的中心为了说明教学知识点,所以在表达形式上比较单一,多是列举形式。在课例选择时间和内容方面,课例选择具有“机动”性。可以是课前事先准备的关于授课内容的例子,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课堂情况“灵机一动”的选择。

而案例要围绕特定问题,学习者要对案例本身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总结,并以此为线索来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在实施案例教学的同时,既进行了知识的讲授,又进行了德育教育。所以在案例教学例子选取内容上,可以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相关的一系列案例。在选择时间方面,需要花费教师的大量的时间,对例子进行精工细琢,与教学内容和能力紧密结合。从问题的提出到总结,必须所有环节环环相扣。

(三)课程效果

教师在课例教学中在进行课例选择时,直接目的是如何让课程上得更精彩。教学课例的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反省,再提出整改方案。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择重点是对课程本身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分析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及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虑。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提高了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课程结束后,教师在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中,需要对教学案例是否在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进行思考。因此在此意义上,案例反映了知识点,也进一步揭示了案例选择的意义和价值。

(四)关系和原则

课例是案例的来源,是案例的搜索库。课例研究重在对课程本身的改进和提高,而案例研究则是注重案例的搜集和研究。案例是对课例的再加工和提炼。

案例选取上一般坚持两大原则。第一原则是前沿性和经典性。遵循前沿性,实现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真切关怀,与社会建立联系;注重经典性,一是选取穿越历史时空仍然给人以重大情感冲击和深深思考发生在过去的真实事件;另一类是思想史上的思想实验以及寓言神话等。第二原则是以经典著作为依托对案例进行深度理论解读,力求体现整个思维历史,而不是断章取义。[2]

三、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区别

(一)教学目的性

课例教学是以解释说明为中心的教学。课例的选择只是为了单一解释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课例的选择具有直观性和辅助性。而现代案例教学中,案例教学虽然也是运用例子来为教学服务,但是由于案例在教学中占有主体性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不仅需要解释知识点,更需要注重学习者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并及时发现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二)学生主动性

在课例教学中,教师通过选择课例,对教学知识点加以说明,让学生接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从的教学位置。而在案例教学中,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4]学生的位置由被动转换为主动。教师通过案例的举例与问题的设置或者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案例,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课堂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参与案例的讨论,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操作实施的角度看,按照日本学者佐藤正夫对教学方法的分类,案例教学属于提示性的教学方法,具有接收学习的典型特征。而案例教学则兼具共同解决问题性教学方法和自主性教学方法的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自主性人格。[5]因此,案例教学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

(三)教师与学生的位置转变

在课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成了主动,而教师的位置表面上看起来是辅助的位置。但实际上案例教学设计的灵魂仍然是教师,从而形成了“双主”的位置。因为教师要在设计案例、指导、引导案例教学中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讨论的水平,灵活处理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可能性。在案例总结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讨论过程、案例的选择、编写过程及注意事项做出说明,并在课堂上交流、点评和分析。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疑惑,教师要及时处理。

与此同时,教学相长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课例教学中,往往是学生汲取教师知识的海绵。这是一种单方面的知识输送。案例教学使师生交流从单向信息改变为双向交流。[6]教师从学生的讨论和作业中能学到很多东西,从中了解到教师自己并不擅长的知识,进一步丰富教师的课堂讲授和课例举例。

(四)学生能力

传统课例教学中,学生只是听例子讲解,求得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教师在列举式的课例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如果课例过多,还有成为“满堂灌”的风险。而在案例教学讨论和设计中,学生锻炼了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之前,必须进行充分周密的准备,写出自己的发言提纲。在案例讨论之后,要写出分析报告。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准备、思考及辩论,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逻辑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在课例教学中,教师往往依据传统型的问答题来给出分数。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平时分数会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来自于学生的课堂。在上课的讨论中,教师根据其理论分析以及表达能力给出分数。第二部分就来自于“案例作业”。学生在思考的“主动性”和得分的“被动性”下,作业会得到空前的重视及投入。这些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五)组织形式

课例教学地点集中在课堂上,常见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列举式和提问式,有一定的随机性。完整的案例教学主要地点仍在课堂,也需要课下准备。案例教学在教师准备好案例后,首先需要学生课下阅读和思考,将自己思考的问题和答案带到课堂。在课堂组织形式除课例教学的方式外,还可以有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尝试、发现本质、完善自我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在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但是案例教学本身也有局限性。比如,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很高。中等程度以下的学习者不大适应这种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和付出也非常大。案例教学加重了教学者的负担,教师需要比平时花费数倍的时间准备案例。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案例准备是否具有典型性,案例讨论对教师的知识、经验和技巧都是一大挑战。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传统课例教学和现代案例教学相结合,灵活使用。但是现代教育必须由知识积累向学生智力开发进行转变。从这个意义上看,案例教学法不乏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7-9.

[2][3]崔建霞.走进马克思主义的另一种方式——案例解决[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4]张永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

[5]吴立忠.关于案例教学的比较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1(5):7.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 农科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66-01

电子商务(Electronic Business)是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等电子化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是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电子商务属于交叉学科,涉及到的知识面广。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综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是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关键。农业信息技术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把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于农业管理、生产和科研的复合型人才。面对当前高等教育中新型农科人才需求,农业信息技术本科专业对电子信息网络化以及与现代农业相关的电子商务活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适应现代农业信息化发展和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是当前本科教学的首要问题。针对农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教学方法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探索出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 电子商务传统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安全系统、网站、供应链、物流、营销、在线支付以及法律与法规。电子商务是一个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法律等学科知识在内的综合性交叉课程,知識体系复杂,各个章节之间彼此独立。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多借助于多媒体方式,最终达到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对于这种教学方法,其效果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层面,仍是一种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要面对不同专业的大量概念,在学习时抓不住重点,并且具体问题具体分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如果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很少能做到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2 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探析

2.1 典型案例教学法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每次课的教学目标,避免将若干案例堆叠,选择典型案例。高质量的典型案例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所涉及问题富有启发性,具体情节符合客观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讲解案例,学生作为主体剖析和评价案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和巩固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在第一堂课讲解电子商务概念时,很多同学都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网上购物,这显然是错误的。我在讲授此概念时先介绍时下比较热门的淘宝网以及它的创始人马云,通过主人公的成长轨迹引出电子商务的发展,先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讨论淘宝网的用途和功能,使同学们体会到电子商务的真正含义。再如讲解电子商务延伸化趋势时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农科专业特点,列举阿里巴巴集团设计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并不局限于城市,现已经延伸至农业,与同学们分享当代农民如何通过淘宝网出售产自山区的有机食品,并且发动同学们为家乡的土特产作广告语设计。通过典型案例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从而学会学习。

2.2 实验教学法

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尽量采用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分为模拟的实验和真实的实验。在每两次理论课后都辅助一次上机实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理论。比如在学习电子商务模式时,我们利用机房的模拟电子商务平台,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三大模式B2B、B2C、C2C流程的前后台全程仿真环境。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扮演电子商务环节中的各个角色,了解电子商务各个模块的功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实的实验就是通过浏览器访问一些典型且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例如亚马逊、当当、淘宝、美团等等,同学们通过网络进行具体操作,以访问者的身份对网上购物流程进行了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抽象的知识概念,也为后续的网站建设学习奠定基础。

2.3 实战式教学法

《电子商务概论》中有很多概念比较抽象,需要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在学生熟悉模拟操作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的实战练习。国内有很多电子商务平台,借助于这些真实的平台,可以进行真正的电子商务操作。比如在讲解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时,分为卖家和买家两条线,其中又涉及注册、认证等安全措施。我鼓励学生到一些免费开店的网站去实战体验。例如学生在淘宝网注册会员,办理身份认证和网上银行,这样学生们既可以在淘宝网上免费卖东西,又可以作为顾客去体验网上购物,通过网上交易及具体操作,不但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交易流程,还能提高对电子商务的感性认识。

3 结语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和心态下完成学习。对于非电子商务专业的农科学生来说,电子商务作为一门实用的基础课程,可以帮助他们将电子商务与所学专业适当结合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中新型农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代红梅.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8.

[2]顾桂兰.电子商务概论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9.

[3]王宝海,丁慧平,康玉泉.农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改革探索[J].2008.

[4]彭楚钧.电子商务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陈晓华.电子商务体验式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6.

上一篇:社区信息化建设方案下一篇:鲁班奖质量控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