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明确要求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能力。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以立德树人、正确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培养历史学科素养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和教材编撰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严苛的标准。高效的课堂教学要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创互动交流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学习能力,顺利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自身从教经历中反思和大胆创新,首创了具有国内本土特色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分课堂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研究甚少,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凡的教学意义。首先,概述对分课堂概念和相关理论。它是教师讲授一部分时间,学生讨论一部分时间,中间穿插学生自主消化吸收的时间,形成“讲授+内化吸收+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探究其理论基础,并阐述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理念、特点和应用范围。其次,针对笔者实习学校——六盘水市第H中学的高中历史课堂进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法,深入分析本校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便于更有效地引入对分课堂教学做准备。再次,将对分课堂模式与历史核心素养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阐述设计原则,并进行课例教学实践,通过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和作业反馈来分析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后,分析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困境,针对困境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从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两个层面分析教学困境和改善策略,包括: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考核制度、课前宣传、明确精讲内容、增强自主能力和建立赏罚制度。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多元教学模式的影响

(三)推进课堂教学变革

(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境

二、研究现状

(一)多元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二)对分课堂的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教学实践意义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概述

一、对分课堂的概念和核心理念

(一)对分课堂的概念

(二)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对分课堂的学习理论基础

(二)对分课堂的教学理论基础

三、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

(一)走向自我教育的历史学习

(二)基于渐进自主的历史教育

四、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特点

(一)讲授和讨论时间的适时分配

(二)教师与学生分担教与学职责

(三)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

第二章 六盘水市第H中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课堂观察分析

(二)教师访谈分析

(三)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二、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预习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三)课堂缺少交流互动

(四)自主学习和思考时间有限

三、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

(二)教师方面

第三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课例设计与实施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设计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

(三)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课例

(一)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思路

(五)实施计划

(六)教学实施过程

第四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评价

一、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二、课堂观察分析

三、学生访谈分析

四、作业情况分析

五、教学效果分析

(一)免预习,减教学负担

(二)精讲授,提学习效率

(三)自主学,助消化吸收

(四)分组论,检独学成果

(五)共交流,促师生互动

(六)培养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困境和策略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困境

(一)学校管理层面

(二)课堂教学层面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高效率教学方式

(二)完善考核制度,制定多元化绩效指标

(三)加强对分宣传,充分考察学情

(四)明确精讲内容,丰富导入形式

(五)适量布置任务,强化自主能力

(六)建立奖赏制度,维护课堂纪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I

附录 II

附录 III

附录 IV

附录 V

附录 VI

致谢

上一篇:集团公司税务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综合治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