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共7篇)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篇1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专题内容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前一时期的内容,包括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以及“-”的十年**三个时期,其中前7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集体领导下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20年既取得过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后一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根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健康、稳定发展,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并明确了新的奋斗目标。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订及实施背景、内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内容、特点、实质、意义及问题;列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十年的正确和失误的决策,分析其经验教训;了解“十年-”时期的经济发展的状况,总结其历史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采访调查和课堂上运用教材中及教师所引用的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和评价十年探索中的成就与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此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能正确反映并符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时,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从而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

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讲述本节内容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先采访一下自己的爷爷奶奶对那段历史的印象和看法,了解第一手感性历史资料;并列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疑惑。结合学生了解的知识和存在的疑惑备课、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上学生可分组讨论。

(2)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目,建议教师:

①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等课外材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背景、重要性、及其取得的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义。

②帮助学生理清过渡时期的含义及时限,并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③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分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经过、方式、特点、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说明为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3)关于“曲折发展的十年”一目,知识点繁多,建议教师:

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先从整体上梳理本框节内容,教师可设问助其梳理: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现过哪些失误?(可由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②对部分内容具体分析:

A、对于“中共八大”,建议教师利用中共八大的相关内容作为依托,培养学生积极关注国情,正确分析国情,深刻了解国情的意识。并明确:中共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遗憾的是,由于中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思想还不够成熟,八大的正确方针在党内未能牢固确立,一些重要思想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坚持下去。

B、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老一辈人应该是记忆深刻,所以学生在课前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时,应该获得了不少感性的信息,课上建议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先相互交流一下所获得的信息,并利用多媒体添加一些文字、图片等资料,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上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作出客观的评价,并从中获取启示。(可由学生分组讨论)

C、对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其首要的方向和“八字方针”的含义。

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曲折发展的经验教训。

(4)“十年**”中的国民经济一目,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先让学生从感性角度了解-中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概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民经济出现困难的原因和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时国民经济回升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篇2

一、问题提出

我曾对“探究活动课”开展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 包括是否开课, 开课的时间、形式、内容和课后的评价等方面, 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探究活动课”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没有课后的评价, 甚至没有开设。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时间太紧, 教学功利性太强, 甚至错误地认为高考不考等。

二、探究尝试

我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研究, 决定尝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课”,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一“‘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为例, 谈谈本人如何开展“探究活动课”, 希望与同行共同推进“探究活动课”的开展。

1. 探究准备

(1) 活动分组

让学生自由组合, 以4—7人为一组, 各组选出小组长, 并将小组人员分工情况上报。我依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调配, 如依据组织活动能力、知识面和表达能力等情况。

(2) 研究方法

如讨论交流法 (确定课题等) 、资料查找法 (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料信息) 、归纳总结法 (对研究结果进行概括) 等。

2. 探究实施

(1) 温故探新

先引导学生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并以教材的单元为切入点, 联系下一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从而宏观把握本课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 即“启下”。再引导学生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并联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引领学生体味教材编排的体例特点, 探究并概括出“中外合编, 古今贯通”, 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 确定选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背景材料, 依据背景材料尤其是其标题去寻找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确定本组总结报告的最佳选题。选题如概述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和英吉利) ;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指什么, 为什么这样说;概括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简析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原因;简析西欧封建国家王权弱的原因, 等等。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搜集、汇总资料

在选题的基础上, 搜集有关“西欧中世纪”的文字和图像资料:除课本已有的背景资料外, 各小组按照教师所介绍的资料收集方法, 多渠道地收集历史素材, 并注意记录素材的原始来源。如利用图书馆、书店、互联网等寻找相关资料信息, 其中书籍如朱寰主编的《世界上古中古史》、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陈文曦著的《精粹世界史·基督教与中世纪》、黄春高著的《精粹世界史·西欧封建社会》等等。将搜集的材料按照同一个专题进行汇总, 培养了学生的资料整理能力。

(4) 分析资料

通过搜集、阅读、汇总、分析、归纳、总结等环节, 对所搜集的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材料:粗读, 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关键词;细读, 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 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研读, 有重点地阅读, 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点 (如关键词) 的联系, 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观点,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5) 组内交流

以小组交流的形式, 对论题“西欧封建社会”确定分论点及论据, 并以文字稿的形式准备本小组的探究活动成果, 增强了历史教学的自主性、探究性和趣味性,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成果展示

将学生搜集整合的照片、发言稿、教师及学生评语等按照专题进行展出, 可出黑板报、活动课专刊、制作成网页发布在学校的网站上等, 增强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成就感。

4. 课后评价

课后成立评审委员会, 制定评比标准, 设置若干奖项, 公布评比结果, 颁发奖项。评审委员会紧紧围绕着论点、论据、论证和结论四个方面开展评价, 要求评审委员会依据评分标准打分, 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概括和运用历史知识。

三、课后思考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错误举隅 篇3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学术著作

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基于新课程理念,在运用专题史体例编撰高中教科书时,在某种程度吸收了国内外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某些历史问题的表述有所变化。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由于篇幅及其体例的限制,教材编写者对某些问题的表述并没有充分展开,对某些历史细节并没有充分考证,出现了某些史实表述方面的错误。

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在必修1第14课第67页写道:“从此(1919年五四运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无论是人教版必修3第15课第74页的逻辑还是按照金冲及编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上册)(第115~125页)的叙述,都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运动中去并非始于五四运动,而是始于1920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后,先进分子陆续在中国各地建立一批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中共早期组织通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济南劳动月刊》,积极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为后来中共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在必修1第14课第68页写道:“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中,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按照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金冲及编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和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将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过程中中共政策的转变梳理如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中明确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1922年7月,中共二大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加入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等九个决议案。在《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提出要先行邀请国民党在适宜地点开代表会议。1922年8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在杭州西子湖畔召开(史称“西湖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迫使会议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国共合作的建议,决定在孙中山按照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的前提下,共产党员可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这一决定得到1923年6月12日至29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的确认。1922年9月,李大钊、陈独秀等陆续加入国民党。1923年1月,共产国际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

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国民党,并参加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迫于共产国际的强大压力,陈独秀勉强地接受共产国际作出的这个关乎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决定。这一点在中共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中得到印证。教材编写者所使用的“中共三大通过国共合作的决定”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在必修1第14课第69页写道:“(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据徐中约在其被国内外史学界公认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权威著作《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其中提出了与人教版教材的表述截然不同的观点。兹摘录如下:(在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国共分裂的危险日益加剧——引者注)1927年6月1日,他(指斯大林)发了一封电报给鲍罗廷(苏联派驻中国的顾问)和中国共产党,命令他们:(1)组织一支包括二万名共产党员和五万名工人农民的新的武装力量;(2)在武汉重组国民党;(3)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中增加工农成员;(4)不待武汉政府的命令,没收当地土地;(5)设立一个国民党特别法庭,审判反革命者,而不可涉及共产党员。事实上,它是号召组建一支独立军队,把武汉变成一个仅置于汪精卫傀儡领导之下的共产主义政权。鲍罗廷和陈独秀认识到这个命令是行不通的,于是就要求罗易(共产国际代表)去执行。为了显示他的善意和诚信,罗易就向汪精卫出示了这封电报。到这个时候,汪精卫才认识到史达林(即斯大林)的真正意图是要摧毁国民党左翼,把武汉政权变成共产主义的傀儡。然而他没有立即采取行动来阻止这个阴谋。7月13日,鲍罗廷宣布共产党员将退出政权,但不退出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将党部迁往江西九江,并且对武汉的攻击也逐步升级。7月14日,汪做出了报复,宣布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员在言语和行动上,都违反了国民党的政策和思想,是有罪的,并且将会受到严厉惩罚。两天后,他进一步宣布,如果共产党员退出武汉政府,就要同时退出国民党、军队和各级政府。尽管看起来汪精卫已经和共产党分裂,但还能够容忍他们,没有立即进行清洗,也没有将共产党从国民党内和军队内强制解散。直到7月26日,武汉主席团才在共产党继续不断的辱骂声中,命令从国民党内和政府职位上驱除共产党员,除非他们放弃共产党员资格。同时,国民党员不允许参加其他党派。8月1日,共产党员借着国民党左派的名义在南昌起义,最终引致致命的打击。汪决定命令全面清洗共产党员,重组重要组织,比如总工会、农会、妇女协会和商会。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汪精卫在7月15日只是采取“和平分共”,并没有展开激烈的行动,只是到了南昌起义爆发之后,才采取严酷的屠杀政策。

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在选修4第三单元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42页引用了童年时期的华盛顿用斧子砍倒一颗樱桃树后,主动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父亲原谅的故事,宣称家庭教育对华盛顿的良好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实际上,这个在美国家喻户晓的故事被证实纯属虚构。该故事源于美国梅森拉克魏姆斯牧师编写的、并于1800年付梓印行的、只有短短80多页的《华盛顿传》。2008年,美国考古学家在对华盛顿童年所住房屋的遗址进行深入细致地发掘并获得华盛顿一家人的许多文物以后,做出了一个许多人不愿听到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结论:“童年时期华盛顿的家及其附近,连一棵樱桃树都没有,更别提什么树墩与生锈的斧头了。”这就充分说明华盛顿根本就没有砍过樱桃树,何来承认错误之说。或许,人教版教材的编写者为了慎重起见,在引用这则故事时,特别使用了“据传说”的措辞,这本身就使这则故事的可信性大打折扣。历史教材的编写者应该秉承求真崇实的理念,撰写既有严肃性又不失生动性的信史。

无独有偶,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在选修4第四单元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第59页写道:“中日甲午战争

前夕,孙中山上书给清政府要员李鸿章,提出自己富强中国,发展生产的系统主张。但是,他既没有得到答复,也没有见到李鸿章。孙中山意识到,通过上书请愿的办法来改革中国的政治是行不通的。上书受挫使孙中山毅然抛弃改良幻想,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按照人教版教材的说法,上述受挫促使孙中山立即由改良走向革命,事实果真如此吗?按照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黄宇和在《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一书中的观点:“该上书虽然失败,孙中山还是把该书全文八千余字刊刻于当年上海出版的《万国公报》月刊。此举的目的很明显:他希望借此引起李鸿章重视,或其他大员注意。如果他的改革建议得到接纳,并被邀请参加推进新政,则仍有希望采取和平手段改变清廷以图强。无奈日复一日,回信仍如石沉大海。同时,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节节败退,清廷显得愈是腐败无能,他的革命决心就愈是坚决。”据上所引,我们似可认为,上书受挫并没有促使孙中山完全抛弃改良的想法,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糟糕表现最终推动孙中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革命道路。

这课的第61页,关于宋教仁的死因,人教版教材编写者仍然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坚称袁世凯是宋教仁遇刺案的幕后真凶。或许,人教版教材编写者所持的重要理由就是宋教仁所领导的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赢得了压倒性胜利,控制了议会中的大多数席位,威胁到袁世凯的权力和地位,加之宋教仁拒绝袁世凯的收买,激化了宋教仁和袁世凯之间的矛盾,为欲大权独揽的袁世凯所不

容。“宋案”发生后,凶案嫌疑人的离奇死亡,促使人们本能地将幕后真凶锁定为袁世凯。

然而,学者张耀杰在《谁谋杀了宋教仁:政坛悬案背后的党派之争》一书中,运用大量经得起检验的史料,认为宋教仁当年之所以遭到暗杀,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党内的声望崛起过快,甚至架空了革命领袖孙中山,而其政治主张也为党内许多革命大腕所不容。众所周知,宋教仁当年一直在鼓吹议会政党内阁制度,孙中山等人都倾向于总统制。正因为如此,随着他的声望骤然上升,其议会政治道路也引起了党内其他领导人,尤其是向来拥护孙中山的黑社会色彩浓厚的陈其美的强烈不满,其最终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导致宋教仁惨死的元凶并不是远在北方的、久被后世诟病的袁世凯,而是远在上海的、被宋视为革命同志的陈其美。历史毕竟不能仅仅依靠感情和猜测来书写,而要凭借大量不容置疑的事实来说话。

参考文献:

[1]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4]黄宇和.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5]张耀杰.谁谋杀了宋教仁:政坛悬案背后的党派之争.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篇4

[内容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能对其种类、部门、管理等方面进行列举。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工官”制度作进一步认识;同时,能对所涉及的手工业专有名词进行探究。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养成阅读历史文献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了解其生产的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合理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性探索,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以及手工业发展的数据,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结合地图,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像、合理的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和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按合理、有效的原则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同时,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讨论过程和结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中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增加对古代手工业成就的切身感受。

通过书中文献、历史图片和地图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文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共分为五个目。第一目,从总体上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背景下手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并说明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小农为经营主体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事实。农户以耕作为主,兼营副业,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是比较普遍的。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形式,因此受到限制。

第二目,介绍了西汉手工业的“工官”制度和后来“匠户”的产生。并说明“工官”制度的延续,使得技术水准较高的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的范围里,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新技术难以广泛推行。在“匠户”制度下,工匠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受到限制。

第三目,介绍了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以及在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说明当时丝绸制品主要为上层社会所消费,劳动人民在纺织品方面的消费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

第四目,介绍了中国古代冶铸业的发展。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商代的青铜器文明高度发达。春秋时期出现铁器,中国生铁和块炼铁大体同时出现。中国古代的冶铁鼓风技术较早就进入了成熟期。

第五目,介绍了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说明中国原始时代的彩陶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从陶到瓷的过渡阶段。中国古代的制瓷业高度发达,地域分布较广,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有哪些差异?

答案提示:(1)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2)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3)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不是这样;(4)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的,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5)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6)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

[议一议]

1.运用我们从古代诗文、戏曲、民间传说中已经学到的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状况。

答案提示:戏曲“黄梅戏”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男耕女织”的剧情,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典型体现。

2.《左传•哀公七年》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在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初期,丝织业已经相当发达?

答案提示:译文:禹在涂山召集诸侯,有许多诸侯手执玉器和丝帛参与盛会。这说明物质生产比较贫乏的禹的时代,丝织业的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然而,在中国古代丝绸是贵重织物,往往为贵族所专有。

[自我测评]

在地图上标示出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耀州窑的大体位置。

答案提示:它们的所在省份是:定窑——河北、均窑——河南、景德镇窑——江西、龙泉窑——浙江、耀州窑——陕西。

[材料阅读与思考]阅读《颜氏家训》中的一段话,思考中国传统农户是怎样实现消费的基本自给自足的: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译文:老百姓要想生存,吃的食物来源于庄稼,穿的衣服来源于桑麻。蔬菜果类是园子里生产的;鸡猪等畜类是圈养的。至于住的房屋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燃料和照明所用灯烛,无一不是劳动经营所得。所以,能守住家业的人,即使不出门生存所需的东西都有了,只是家中没有盐井而已。

答案提示:因为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传统农户基本不和外界发生关系,尤其是商品交换关系;他的日常所需,诸如吃的、穿的、用的都可以通过土地来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其中“桑麻以衣”以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等,都是手工业生产所得。

[知识链接]“匠户”和“匠籍”

明代学者王守仁设计“十家牌法”,关于“匠户”写道:“匠户则云某里甲下某色匠。”可知匠户管理的形式。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的历史归纳、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奠定更好的学习基础。

[评价方法]测验法、活动法。

[评价过程]

在本课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就本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测验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主要形式可以是笔试。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不仅考查学生再现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应当重视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的考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教学内容,通过作业或制作历史图表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从而有助于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如各地有名的瓷窑等。参观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参观报告,教师以此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总结]本课的内容适合用各种评价方法。在此只用了两种,来检测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变化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

(五)历史问题注释

[崔是与《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的作者崔是,生活在东汉中晚期之间,生年不详,卒于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出生于当地一个“清门望族”之家,祖驷,父瑗,虽未居显位,然均有文名。中年以前居家。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由原郡荐举,出仕为郎。同年转为议郎。不久(约元嘉元年以后,延熹二年以前,即公元151—159年之间),出任五原太守。任内劝导当地人民种麻和发展家庭纺织业,并整顿边防,卓有成效。因病去职,再任议郎。大约延熹六年(公元163年),鲜卑犯边,被任命为辽东太守,因母丧未竟就职。以后,大约永康元年(167年)底到建宁二年(169年)之间,被任命为尚书,“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为官清廉,去世时,“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他是当时与蔡邕齐名的的学者,两次任议郎期间,均参与在“东观”(东汉的国家藏书馆)撰修《汉纪》、审定《五经》等工作。“所著碑、论、箴、铭、苔、七言、祠、文、表、记、书凡十五篇。”代表作是《政论》一书,“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后汉书•崔是传》)。

《四民月令》作为一部家庭经营手册,主要是根据当时农业生产的实况来设计的,但其中也融会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和经济思想。

《四民月令》成书后,流传甚广。

新中国建立后,农史工作者把《四民月令》的整理研究当做整理祖国农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石声汉的《四民月令校注》。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缪启瑜的《四民月令辑释》。这两个辑佚本均以《玉烛宝典》为主要根据,广泛汲取《齐民要术》和各种类书中的有关资料,参考各种辑本,尽量做到不漏辑、不误辑,对所辑原文作了详细校勘和注释,并分别在“附录”和“序说”中分析了崔是的生平、思想和《四民月令》的内容与价值。他们的工作比前人大大前进了一步,为对《四民月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作为反映东汉末年地主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的珍贵资料,《四民月令》亦为史学界所重视,视作重要的研究对象。

《四民月令》的主题,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将一个家庭中的事务,作有秩序有计划的安排。这些家庭事务,可以区分为三类:一是家庭生产和交换;二是家庭生活(其中又包括祭祀、医药养生、子弟教育、住房和器物的修缮保藏等方面);三是社会交往。

《四民月令》所载家庭事务虽然牵涉面广泛,但有关家庭生产和交换的内容是最多的。在家庭生产当中,大田作物栽培、园圃作物栽培、林木种植和利用、畜牧、采集,都属于广义农业的范畴,其中种植业尤其是粮食作物种植业占居主导地位。在家庭手工业中,桑蚕纺织是与农业相结合的特殊的手工业生产项目,酿造和其他食品制作也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属于农产品从生产转向消费的重要一环。交换活动主要是农产品和家庭副业产品的贱买贵卖。因此,虽然《四民月令》不是专谈农事的,更没有具体论述农业生产技术的原理,只讲什么时令应该做什么事情,但这些事情大多直接或间接与农业有关,《四民月令》整个按月安排的计划中,中心和起决定作用的无疑是农事活动,这与后世专谈节序的月令书不同,所以历来都把它视为农书。

“四民”包括“士、农、工、商”,是指四种不同职业的编户齐民。“四民月令”,顾名思义,它按时令所安排的各项活动应该对“士、农、工、商”“四民”都是适用的;从《四民月令》的内容来考察,它的确有普遍适用的一面,并非只适用于哪一个阶层。书中对各项农事的时间安排,如“三月桃花盛,农人候时而种也”;六月“趣耘锄,毋失时”;十月“趣纳禾稼,毋或在野”,只要是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当然对所有经营农业的编户齐民都是适用的。其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的安排亦然。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它的基本特点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济单位或生产者个人的需要。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是由许多成独立体系的经济单位(如原始氏族公社、奴隶制庄园、宗法式的农民家庭和封建庄园等)组成的。每一个这样的单位,除了主要经营农业(少数则是畜牧业)以外,还从事其他各种经济活动:从采掘原料开始,直到最后把这些原料加工成消费品,都在本单位内部实现,和外界的经济联系很少。例如,在中国传统社会,农民个体经济就是一种自然经济,它们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家庭成员按照性别、年龄所形成的自然分工,从事各种不同的劳动,如耕作、放牧、打柴、纺线、织布、缝纫以及制造工具等等。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_选集》,第586—587页)。农业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自然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从有人类社会起,一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前,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只具有从属和补充的作用。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和单纯性。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规模十分狭小,各个经济单位又彼此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因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闭关自守,也就成了这种经济的必然具有的特征。

在向近代化迈进的时期,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趋于瓦解,并终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代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占统治地位的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自然经济只是作为一种落后的经济残余而存在。不过,在殖民地和附属国里,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控制和奴役,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自然经济仍然被大量保留下来。

[匠户制度]

蒙古统治者在其初期掠夺战争中,把从中亚各地和中原地区俘获的手工艺匠人集中起来,加以利用。这些工匠成为元代初期官营手工业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身份同于工奴。大规模战争结束后,元政府采取拘括户口的办法来控制工匠。工匠的户籍,编入另册,称为匠户。

元代匠户主要有两种,为军队生产,受军队管辖的是军匠;为各局院生产,受局院管辖的是官局人匠,总称系官人匠。此外,还有受各贵族王公直接管辖的,称投下匠户。匠户名义上不再负担其他科差,每月并向政府领取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大致是每人米三斗、盐半斤。家属只供给四口,大口每月二斗五升,小口一斗五升,超过四口的,不予供给。由于长官的克扣,经常还不能够完全领到手。所以工匠们常是“衣食不给,致有庸力将男女质典者”。

匠户的职业是世袭的,非经放免,子孙不能脱籍。官局中的劳役完全是强制性质的,这就是所谓“匠不离局”。

在这种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工匠们经常用逃亡和怠工等形式来进行反抗。由于工匠们的反抗,官局手工业各部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有时不得不采用差派民间工匠到官局手工业部门中劳动的办法来解决技术、劳力缺乏的问题。

明代沿袭了元代的匠户制度,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其中匠籍全为手工业者,军籍中也有不少在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中服役者,称为军匠。从法律地位上说,这些被编入特殊户籍的工匠和军匠比—般民户地位低,他们要世代承袭,且为了便于勾补,不许分户。匠、军籍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隶匠、军籍是不得应试跻身士流的。轮班匠的劳动是无偿的,要受工官坐头的管制盘剥,工匠以怠工、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明政府不得不制定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以银代役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这样,轮班匠实际名存实亡,身隶匠籍者可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弱。明中期开始的逐步深化的匠役改革无疑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到了清代,持续了4个半世纪的匠户制度正式终结。

[中国早期蚕丝生产]

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织丝的国家,传说其发明者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她用蚕丝织造绢帛,使人们有了衣裳。丝织品比葛、麻类纤维织出的粗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

把传说与考古加以印证,说明中国蚕丝的出现确实不下五千年的历史。近年考古学家在良渚文化(距今约5250—4150年)遗址中发现了不少丝绸的物证。如在吴江梅堰袁家棣出土的一件陶壶的下腹部刻有五条头向一致的蚕纹,其形态与现代家养桑蚕酷似,证明当时已经饲养了桑蚕。钱山漾遗址中还出土了绢片、丝带和丝线。经鉴定,原料都属家蚕丝。丝带宽0.5厘米,是由30根单丝分10股编织而成的圆形带子。绢片的经纬密度为每平方厘米48根,可能是先缫而后织,推测是用水平式腰机织成的。这说明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国的丝织业已达到了一定水平。

家蚕丝又叫桑蚕丝,与野生柞蚕丝、葛麻丝不同,是桑蚕化蛹前吐的丝,颜色洁白,有光泽,手感柔软。一只桑蚕能吐800—1500米天然纤维。现代家蚕个体大,吐的丝也粗。古代的家蚕形体小,蚕丝纤维偏细,所以当时用增加经纬丝数来达到绢织物的密度。桑蚕的饲养及先缫后织技术的发明确实是中国古代一项很了不起的创造。

[西汉的丝织业]

西汉时期的纺织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当时,长安和临淄(山东淄博市)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长安设有东西织室,临淄和陈留襄邑(河南睢县)等地设立了大规模的官营作坊,作坊的织工常达数千人之多。在丝织业发达的城市里,也有富商大贾经营的作坊。农民家庭则主要是纺织自己穿用和缴纳赋税的麻布、葛布和绢帛,有时也出售一小部分纺织品。

丝织品的种类很多,官营作坊以生产比较贵重的锦、绣、纱觳为主。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保存完好的绢、纱、绮、锦、起毛棉、刺绣、麻布等丝麻织品,这些绚丽多彩的高级丝织物,用织、绣、绘、印等技术制成各种动物、云纹、卷草及菱形等花纹,反映西汉的纺织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特别是一件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其重量仅49克,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中已有单锭纺车的图像。特别是1956年在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人物在织布、纺纱和调丝操作的图像,展示了一幅纺织生产的生动情景。

西汉时不仅有纺纱的工具,而且出现了织布机。秦汉之际,斜织机在南北方地区已经比较普遍,在农村广泛地采用了脚踏提综的织机。同时还有织造提花织物的机械——提花机,提花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汉锦是汉代织物水平的代表,是多彩织物。经对丝织品的化学分析,知道是用茜草素和蓝靛作染料,可染成绿、红等色。这比战国时的染色工艺提高了一步。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形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原来以为是五代楚王马殷的墓葬,1972—1974年相继发掘,先后出土3座西汉墓葬。据考证,这是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其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1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棺内女尸一具,保存十分完整,为国内所仅见。随葬物品非常丰富,达3000余件,有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竹木器、木桶、农畜产品、中草药等。其中覆盖在内棺上的一幅彩绘帛画,花纹鲜艳,色彩绚丽,画面内容想像丰富,是中国现存2100多年前的丝织品绘画珍品。另外,一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西汉初年的丝麻织品,有许多锦、绮、菱纹罗等精美的提花织物,还有凸版彩色套印的印花纱以及多次套染与媒染相结合染成的织物,据分析共有三十六种色相,反映了西汉初期纺织和印染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为汉侯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是利苍之子。3座墓葬的时间相距20多年。又据考证,侯系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封,四年(公元前191年)即废。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如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其原书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种。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医学的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出土文物后移至湖南省博物馆陈列,三号墓坑则仍保留原样,以供中外游人参观游览。

[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与铅、锡的合金。红铜又称纯铜。由于铜矿石与其他有色金属矿常常是伴生的,所以红铜中常含有铅、锡等金属。一般称锡含量低于2%,铅含量低于3%的铜为红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铸成的器物硬度差,铸造过程中的流动性也不好,冷却时收缩性也较大。但加入锡、铅以后,其性能可以改善。例如:加入10%的铅,熔点可降低43℃;加入10%的锡,熔点可降低73℃;若加入20%的锡,熔点可降低193℃。同时,布氏硬度也可以提高。红铜的布氏硬度为35,加入5%一7%的锡,布氏硬度就增高到50—65,加入9%一10%的锡以后,布氏硬度可达到70—100。另外,加入铅和锡以后,铸器时可使铜液的流动性得以改善,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晰的效果。

商代除了铅青铜(铜铅合金)和锡青铜(铜锡合金)外,还出现了铜铅锡三元合金。大约在商王武丁前后,古代工匠已经掌握了这种三元合金工艺。这比西方要早好几个世纪。

一件铜器的铸造需要经过以下的工艺流程:(1)制模,即将要制作的青铜器先用泥塑出模子,有花纹的要刻出花纹;(2)从泥模上翻制外范;(3)将泥模刮去薄薄一层,使之成为范芯;(4)范芯与泥模先阴干,然后用高温烘烤;(5)将陶范与范芯组装起来,并予以固定;(6)浇注铜液;(7)拆去陶范与范芯;(8)修整、打磨毛刺。这时—件金灿灿的铜器就铸造出来了。

在完成上述程序后即可获得一件铜器的称为浑铸法。但有些铜器造型奇特,如四羊尊的肩部有四只形象生动的羊头,用浑铸法不能铸成。于是工匠们用分铸法,先铸出附件(羊头),再在铸造器身时,将它们铸接在一起;也有的是先铸器身,再将附件与器身铸接在—起。这种分铸技术在商代已被工匠们熟练地掌握,所以铸造出许多精美、奇特的铜器。泥范分铸方法的应用,开创了与古代西方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范铸技术,这是三千年前中国工匠的杰出创造。

青铜文化即青铜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大约从夏代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青铜器的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于青铜工具的锐利远胜于石器,加以当时的铸造技术可以制作出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各种手工工具和农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拥有众多人口的都邑出现了。在这些都邑中,建造起巨大的宫殿;修造大型王陵;构筑起城垣与壕沟之类的防御设施。在都邑与各地之间有马车与舟船等交通工具相连接;还出现了锲刻的甲骨文,用于记录社会生活中的事件;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也发展起来。青铜工具用于采矿业,可以采出更多的矿石。冶炼业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使青铜铸造业的发展。这种良性循环,使中国的青铜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所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古代冶铁业]

中国古代冶铁业兴盛于公元前770年左右,春秋战国之际进入铁器时代,铸铁件大量用于制作农具、手工工具等。公元前2秦统—中国后,设“铁官”管理冶铁业。到公元前1的汉武帝元狩四年,共在大河上下、长江南北的39个郡内的49个产铁地区设有铁官。到唐代,全国共有铁矿104处。公元8前后,铁的年收入量约为200万斤。到宋代,全国冶铁场所分布于36个州,年总收入量达到550万斤,其中的74%集中在今河北的邢台、磁县两地。元明时代,中国官铁收入大幅度增长,元初达到1000万斤/年,明初更达到1800余万斤/年。同时,冶铁业重点南移到江西、湖广地区。公元1395年的明洪武28年,官库存铁达3700余万斤。于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停办官冶铁,让民间自由开采,官府只按2/30的税率收税。至清代,大型铁场集中在广东佛山和陕西汉中2处。佛山的冶铁工人曾多达3000人。汉中铁场有大小分厂几十处,大厂有—3000人,小厂有数百人至千余人不等。

中国铸铁冶炼技术所以能够比欧洲早19发明,并且很早推广应用,主要由于继承和发展了青铜冶铸技术,并运用了长期累积的丰富经验。远在商代和西周时代,青铜冶铸技术已有很高水平,商代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司母戊大方鼎”,西周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大盂鼎”、“大克鼎”等。春秋时代已使用高大的圆锥形炼铜竖炉,高达1.2到1.5米左右,炉缸有一或两个鼓风口,有着鼓风设备,因而到春秋后期,冶铁鼓风炉有重大的进步,已能铸造大型铁器用来颁布成文的刑法。公元前5,晋国曾在国都征收“一鼓铁”的军赋,把成文的刑法(即当时所谓“刑书”)铸在铁鼎上颁布(《左传》昭公29年)。

我国冶铁技术的进步是和冶铁鼓风炉的改进分不开的。由于冶铁手工业积累了经验,扩大了炼炉,加强了鼓风设备,使得炼炉的温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改进了冶铁技术。当时冶铁炼炉上的鼓风设备是一种特制的有弹性的大皮囊,这种大皮囊的形式和当时一种盛物的叫做“橐”的皮囊相类似,两端比较紧括,中部鼓起,好似骆驼峰。在这个大皮囊上有把手,用手拿把手来鼓动,就可把空气中的氧不断地压送到炼炉鼓风管中,以促进炼炉中木炭的燃烧,从而提高炼炉的温度。这时冶铁的炼炉叫做“橐”。鼓风的大皮囊因为形式像橐,就称为“橐”。那个炼炉的鼓风管的装置,因为和一种称为“篇”的管乐器差不多,就称为“篇”。这种鼓风设备也总称为“橐篇”。

1953年河北兴隆燕国冶铁遗址出土大批铁质铸范,包括六角梯形锄范、双镰范、斧范、双凿范、车具范等,大多数是复合范,构造复杂,制作精美,说明这时铸铁的铸造工艺已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从六角梯形锄范使用铁内芯来形成锄柄孔的办法(即通过锄范壁插入一根铁芯子)来看,说明当时冶铁手工业工人已掌握了相当熟练的操作技术。铁范本身是白口生铁的铸件,又是铸造铁器的模具。这样用铁范来铸造铁器,可使铸件形状稳定而精致,并可连续使用,不致像一般陶范那样用一次就要毁坏,其生产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多。

战国时代开始广泛使用铸铁的工具,但是早期的铸铁,是质脆而硬的白口铁,很容易折断,不耐用。因此,当时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两种柔化铸铁的技术:一种方法是铸铁件的可锻化热处理,经过氧化脱碳并析出部分石墨,使成为白心可锻铸铁。到战国晚期,出现了黑心可锻铸铁,是经过长时间加热退火而成,韧性比白心可锻铸铁高。

另一种方法是经过加热氧化,对铸铁进行脱碳处理。在脱碳不完全时,铸件外层已成为钢,内层还是铸铁,成为一种钢和铁同存于同一工具中的复合组织;在脱碳较完全时,白心组织消失,铸件组织全部由铁变成钢,但还保存有铸件的特点(具有缩孔、气眼等特征)。

当时还利用控制退火办法,创造了表面为低碳纯铁、中心为硬度高的钢质复合铸件,使用中把表面层磨损,露出中间层作为刃口,解决了某些工具要求有坚硬锋利耐磨的刃口而又具有韧性的矛盾,这种方法在战国后期,北起燕赵、南达楚国的范围内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铁工具的功能。

我国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要比外国早2000多年。欧洲到18世纪才有白心可锻铸铁,19世纪美国才开始熔制黑心可锻铸铁。我国这项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对于当时铁工具的广泛使用,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教案 篇5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掌握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手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相关问题的了解和探究,掌握历史的看待问题的方法,提高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材料,认识到历史材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经历,深入分析和理解,感受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家危机时积极投身救国的热情,激发爱国情怀,明确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难点】感受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家危机时积极投身救国的热情,激发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展示实业群英榜:棉纱大王-荣宗敬,面粉大王-荣德生,火柴大王-刘鸿生等,请学生说一说关于他们的故事,并总结:有人说我国近代的这些民族实业家特别令人敬佩,他们是在寒风冷雨交加中守着那份坚持和执着,努力创业,那么这些民族实业家到底经受了哪些寒风冷雨呢?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

教师提问:说到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离不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请同学们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前两课所学,猜想近代中国民资的发展有哪些寒风冷雨?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后来随着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的形成,又受到官僚资本的排挤和打击。

接着教师展示三则史料,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外国资本主义通过哪些手段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生阅读史料进行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外国侵略者曾采用限制中国机器进口的方法,力图阻止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利用特权,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民族资本主义在市场和原料供应方面受到巨大压力。(3)发动侵华战争,直接摧毁民族工业。

(二)本国势力的压迫

过渡:除了外国势力的剥削之外,本国势力不断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请同学们阅读史料,找出他们用哪些手段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生阅读史料,进行回答,最后教师总结:(1)清政府不承认民族工业,认为是异端,驱逐和收取苛捐杂税。(2)国民政府大举内债、滥发纸币,严重影响民族工业发展。(3)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收买、敲诈、没收等方式吞噬民族企业。

学生初步理解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后,教师设置情境:假设你是当时的民族资本家,面对外国势力的剥削和本国势力的压迫,你怎么办?

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5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做补充,最后教师总结: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家危机时积极投身救国,哪怕前路艰辛,仍然不懈斗争,他们是中国近代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搜集在民族资产阶级发展时期创办工厂的故事,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四、板书设计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主要形式、作用。

2.能力要求:

(1) 分析和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形成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本节重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分析,它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垄断组织的形成,就其内容来说,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它使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定型,它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其能力要求来说,它需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才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2.难点分析:本节难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分析,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教材的字面分析,难于深入理解其深层含义。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和条件

师:工业革命的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请同学们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从社会政治前提、市场的需要、技术的准备等方面思考。

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政治前提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尤其是更为广大的世界市场呼唤第二次工业革命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了物质的技术的准备。

2.主要成就

师: 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四个方面的具体成果请同学们看表。(放投影片)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 年代 内容 国别

电力 1866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德国

70年代 电力成为新能源

十年代 电灯、电车、放映机相继问世

内燃机

交通工具 七八十年代 汽油内燃机 德国

80年代 本茨制成汽车 德国

90年代 狄塞尔制成柴油机 德国

19 飞机试飞成功 美国

通讯

手段 40年代 有线电报开发成功 美国

70年代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美国

90年代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意大利

化学

工业 石油化工工业产生

1867年 诺贝尔发明炸药 瑞典

80年代 从煤炭中提取卤、苯、人造染料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生产

(教师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插图)

3.特点

师:请同学们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思考一下,就两次工业革命发明的进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投影: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

年代 内容 国别 发明人

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1779 骡机 英国 克隆普顿

1785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1785 改良蒸汽机 英国 瓦特

1807 轮船 美国 富尔顿

1814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

生:(议论并回答)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部门的纺纱环节开始,然后推动其它环节、其它部门,层层展开,不断深入。从其各项发明的时间也可以看出,从 1765年到 18,各项发明呈逐步递进的关系。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电力、内燃机和交通工具、通讯、化工工业——几乎同时展开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小结)是因为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发明,都是为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如:英国出现“纱荒”,促成珍妮纺纱机的诞生;纺织部门使用机器后,对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继而有蒸汽机的问世。正像恩格斯所说,社会需求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19世纪科学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它的新发现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为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几乎同时进行。

我们教材还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各项发明的产生、发生的地域范围及其对各国的不同影响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它的特点。下面我们就逐项进行分析。请一个同学读教材总结的第一个特点。

生:(读书)

师:就两次工业革命中的各项发明产生的特点,教材总结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是工匠在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发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在科学研究新发现基础上的应用。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生:(回答,并互相纠正或补充)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较少,因此,生产过程中革命性的创造,利用实践经验就可完成。而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再仅仅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实现生产过程的革命性发明创造就不够了,就必需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基础。英国人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一书中对这一特点进行了总结。请同学们读一读。(放投影)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摘自[英]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生:(读材料)

师:他所说“科学时代”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观点对不对?

生:(议论并回答)

师:(小结)科学时代就是指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此后社会生产的每一次飞跃式的进步,都是依赖于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所以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面我们看教材总结的第二个特点。

生:(读书)

师:这一点教材说得已经很清楚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且主要成果也都发明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何在?

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或纠正)

师:(小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只有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基础,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其他国家都还处于资本主义前的社会状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请学生读教材,总结特点之三)

师: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国家除日本外,还有德国、俄国、美国的西南部地区等。由于这些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较晚,所以,这些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就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这样,对这些国家来讲,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又可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新技术,从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回答)

师:(小结)说明了后来者居上的道理。因为后来者可以借鉴先行者的经验,避免或少走弯路,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快赶上或超过者。但要注意,这需要主观、客观条件都具备,条件具备了后来者才可以居上。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1.产生

师: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这就是垄断组织的产生。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

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师:(小结)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先进的企业挤垮、兼并落后的企业,使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需要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主要形式

师:垄断组织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因此,因为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企业部门的不同以及环境等的不同,垄断组织形式也就随之多样化,主要有哪些呢?

生:(找出几种不同的垄断组织)

师:(归纳、简化)

流通领域:卡特尔——分割市场(初级)

辛迪加——设总办事处协调(中级)

生产领域:托拉斯——合股经营(高级)

3.影响

师:从垄断组织产生的途径,同学们可以分析垄断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师:(总结)首先,垄断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在竞争中获胜的必然是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而遭淘汰的必然是设备陈旧、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设备先进、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发展成为垄断组织,显然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其次,垄断是新兴工业部门生产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工业、化工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部门,都需要巨额投资,进行大规模生产,垄断组织在这些部门发展的程度较高。这些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其能更快取得新的成果,并加快新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步伐。总之,垄断组织的产生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在这些垄断组织内企业经营管理得到改善,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我们可以看到,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调整适应了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我们同时还应该看到,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第三,资本家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国内市场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这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给亚非拉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造成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第四,列宁说: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篇6

“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第1课,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指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向全世界的经济扩张, 原来互相分割孤立的各国、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以致于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 新航路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鉴于学校在教室中配备多媒体设施, 学生在初中时已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所以本课教学中笔者将设计的重点放在教师如何科学有效地呈现图片、文字史料,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我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多媒体展示“肯德基商标和世界贸易组织标识”的图片,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幅图片的名称, 并说出这两幅图片反映当今世界的全球化现象。全球化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八单元的主题, “开辟新航路”是全球化的开始, 从而进入本课学习。

[设计意图]

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 高中历史教学更应体现这一要求, 本课选用学生比较熟悉的肯德基商标和世界贸易组织标识, 以此引出世界经济全球化主题, 进而导入本课, 学生觉得亲切、自然,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重走新航路 (航线、航海家、时间、支持国)

情境营造:用多媒体展示必修2教材中24页“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设计意图]

高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在多样性、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角色扮演是贯彻这一要求的一个重要途径。角色扮演有利于创设历史情境, 体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合作者,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本环节中, 在学生充分预习“新航路开辟示意图”的前提下, 两位学生扮演导游带领全班同学重走新航路, 一位学生说出航线、航海家、时间、支持国, 另一位学生用教鞭比划出相应的航线, 教师在多媒体中适时显示答案。许多学生尤其是文科班的学生掌握地图的能力有所欠缺, 而现在历史高考中涉及到的地图类的题屡见不鲜。笔者通过这一设计, 一方面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地理学素养的提升。

二、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材料一:1500年左右, 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 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

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 金砖铺地, 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

—马可波罗

材料三:“葡萄牙人在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 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四:西班牙国王王后决定派我—哥伦布前往印度, 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 而走向西的海路。

材料五: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为上帝和陛下服务, 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材料六:按天主教的神学思想, 人们最关心的不是现世, 而是来世, 死后上天堂。文艺复兴运动扫荡了这种神学观念。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设计意图]

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 选取以上六则材料, 分别从不同角度突破本课重点之一“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材料一从经济根源, 材料二、三从社会根源, 材料四从商业危机, 材料五、六从精神动力进行说明。这一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经济与政治、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由此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人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有人说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也有人认为它是人类思想震撼之路, 以及殖民掠夺之路。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材料一:

材料二:

[设计意图]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篇7

【关键词】人教版 高中历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教学设计

战后国际关系的改变与现今社会的格局关系密切。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里,一战、二战及冷战相关的知识占有很大的比重,包含了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将教材了解透彻。

一、战后国际关系史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由于教学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需要保证教学目标、内容及课堂互动环节能进行有效结合,切记不可盲目教学,需保证每个环节都具有教学意义,以教材为主,将与教材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

(二)学生为历史课堂的主体原则

教师需对教学难点进行划分,让学生利用其所学知识对难点进行解答,根据学生理解较为薄弱的地方与学生解答不完整的地方进行讲解,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水平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

(三)开放性原则

教学方式需要紧追时代的脚步,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等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可对与战后国际关系有关的大型的社会活动资料进行收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对教材中的“答案”进行讲解时,可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与看法,尊重学生的每个观点。

二、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材的内容过于死板,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注重对政治、经济等大型事件及科技发展史的讲解,过于理论化,却缺少对历史重要人物的描述,且内容连接性不强,在学生没有较好的初中历史功底时,无法快速地将高中的战后关系史进行有效结合,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二)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教师自身缺乏专业的历史教学素养,课前没有设计合理的教学教案,也未能对各个学生间的水平进行了解,较为注重板书,一堂课下来学生花了较多的时间对笔记进行抄录,留给学生探讨的时间较少,学生学习过于被动。

战后国际关系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二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教师将全球化经济讲解得非常透彻,可部分教师却忽略了对政治一体化的讲解。

三、教学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与学生学习成果将要达到什么程度的一个标准,人教版高中教材的实施,是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等问题。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差异与学习能力及教材难点,为下一堂课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掌握战后国际关系,并能进行合理应用。

(二)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明确教学重点,教材只是将课程内容进行了编排,并没有指出每章的重点在哪。教师还要将所有的内容进行串联,对课内涉及的历史人物进行概述,弥补教材中的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将教材读透,能对各个章节的内容制定教学难点。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重点进行选择:

1. 历史事件的发展地位。一节课会涉及多个历史事件,因此,对其影响及对历史进程的推进作用进行分析。如冷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该体系不仅体现了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方向,在国际关系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可作为教学难点,但如果还涉及经济一体化,就需权衡两者,哪个对发展史有更深远的影响。

2. 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难点需要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需要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结合,历史地位在学生已掌握的情况下,可将其他重点进行分析,如历史事件、任务、制度与重要性。

(三)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历史文化的传授者,是学生的典范,首先历史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能以身作则。每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找出自身的不足,当学生指出了自己的问题时,不能用教师的权威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鼓励学生向老师指明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充满上历史课的兴趣,并且愿意将自己遇到的难题提出来,共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

高中历史教师还需完整、全面地把握专业知识,并不断地充实自身学识,可在教学课堂中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而不只是照搬教材内容。另外对其他学科也要有一定的掌握,因为,历史这门学科涉及面较广,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师在设计战后国际关系史的教学方案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读透课本,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战后国际关系较为复杂,且教材内容衔接不够紧密,内容过于乏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加大了教学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设计时,加入一些互动环节或是对历史人物进行简要讲解,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且能把自身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且需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

【参考文献】

[1]王瑞.人教版高中历史“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一堂难忘的语文课下一篇:建立容错纠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