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精选8篇)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篇1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成为探索思维的主人,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措施,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下,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要与时俱进更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观念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和 教育 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从适应社会 发展 和学生成K需要出发,承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分析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活动组织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必须大胆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感到政治课有趣,有理,有用,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政治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高中政治课的 科学 性比较强,因此教师讲课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以教材为主,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当然科学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学性是基础,要把趣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探索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

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开发探索思维。探索性学习方式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不是那么干瘪苍白,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也起到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氖的效果。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教师可采用一些探索性问题引进导入新课程的方法。

三、充分利用 现代 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因而恰当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 经济 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旧时还要求教师要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应运于教学过程之中。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应当注承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也可以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景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利用学科整合多方面优势培养促进教学

发展的社会需要发展式的人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科问的知识整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色,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关注对一个知识点的解析和诠释,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学识修养,同时要把学生视为接受完整教育的个体,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教材观点。使学生从不喜欢政治课到很喜欢政治课,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各方面知识素养的提高,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当然,利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对教师自身也就提出了更高个要求,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多汲取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才能真

正发挥优势,达到好的教学目的。

五、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引发不同观点或引发更深次思考的话题。在开展话题时,常用的方法是讨论、启发、引导。形式可以是同桌、小组讨论,男女生轮流发言等。面对全体学生,可以自由回答,鼓励学的主动发言,努力探究。积极参与。课堂活起来,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 教育 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许多学生不重视、不想学 政治,主要是他们认为政治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与己无关。中学政治的 哲学 部分和 经济 学部分还略微好些,而政治学部分很多学生就用“假、大、空”来形容。可见我们的政治教学在过去是多么失败的一个结果。政治课的教学,不管是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成了一份苦差事。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生硬、平铺直叙式的教学语言,要用彩色的语言、动感的语言融合积极愉快的情感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教师在上政治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同时也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教师自身对知识、对学生、对课堂的情感。在语气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态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在其

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 就激发出来,主动性自然就发挥出来,也就不再有政治课毫无生趣的结果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极大部分来自于教师授课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

六、注重知识迁移理论联系实际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篇2

一、增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政治学科的时代性特征特别突出。 教材不可能像翻书那样时时刻刻更新。 教材内容总是滞后于时代, 滞后于生活。 学生单纯地从教材获取信息显然会感到缺乏新鲜感、时代感, 失去政治学习兴趣。 因此, 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学会充分利用生活化的内容、有效的现实信息, 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生活内容, 分析社会想象, 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些现象的产生是利是弊, 是利如何扬长, 是弊原因何在, 如何解决。 对于课堂上这样的一些有的放矢的引导, 学生必然会有所触动, 会积极参与。 比如:我在教学高中经济生活模块“多变的价格”这一内容时, 就利用莆田时令名果龙眼物美价廉这一新鲜的生活信息引导学生思考: 龙眼为何物美价廉? 龙眼的物美价廉谁忧谁喜? 忧者如何避免其忧? 能否为果农献上一招? 学生听完我这一系列设问, 兴趣大增。 因为学生突然发现自己经常吃的、 喜欢吃的再熟悉不过的家乡名果龙眼原来还包含这样的经济学知识。 之后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 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课堂教学中尝试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合作达到交流学习目的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新课标背景下, 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就变得更重要, 实行分组学习的模式, 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生之间可通过合作与交流, 实现不同意见的碰撞与融合, 由此给学习带来新的灵感。 另外, 实行小组合作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在政治课的学习上更加如鱼得水。 高中政治知识较丰富, 学生的独立学习并不能完全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 教师利用合作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结成学习小组, 共同解决政治问题,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老师要善于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理念与精神, 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思维的扩展。 比如在讲解《民主选举》时, 鉴于此章节内容较为枯燥, 老师可以让学生就选举方式的比较这一内容进行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的选举方式的利弊进行比较分析。 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自主思考, 并将自己的思考成果与他人进行交流。 在合作学习的交流中, 学生的不同学习思想相碰撞, 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高中政治学习中, 提高学习兴趣。

三、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方便解决课堂所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在网络环境的帮助下, 我们能够更快地更新教学材料, 掌握时事政治, 搜集相关知识信息, 这对于高中政治学习来说, 网络环境确实提供了很大环境空间, 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 提高课堂实效, 拓展思维, 以及各方面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影响。 网络能够帮助我们突破课堂时间方面的限制。 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的时间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查阅并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还可以利用网络解决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利用网络环境优势进行资料的查找和收集, 下一节课时就大家的观点进行发表和分析总结, 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大为改观。 比如我上周上课讲“民主决策”这一知识点的时候, 就让学生利用网络探究听证会的流程, 了解举行听证会的意义, 学生的热情非常高。

四、课后进行及时的教后反思

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有反思的意识, 自觉培养反思的习惯。 教师的反思能力与教学成效是成正比的。 一个善于课后教后反思的老师, 课堂教学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 教师的反思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教师课后进行反思, 或是对课上情况进行总结, 发现自己在教学上的失误或漏洞。 或是及时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一些“教学机智”, 这些灵活的方法多是突然出现, 如果不在课后及时进行反思记录, 往往就会烟消云散, 有可能失去难能可贵的智慧火花。 同时, 反思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因为其中包含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育过程, 这种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课后进行反思和研究, 可以帮助教师在现实中找到教学的突破点, 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涵。 总之, 新课改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总结反思, 提高专业素养, 通过反思, 集百家之长, 弥补自身不足,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为了适应新课改对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政治教学方法, 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方式,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才能为政治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同时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实践积累教学经验, 这样才能切实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从而提高政治教学就成效。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时事政治;理论体系;课堂教学效用

目前,大多数的高中时事教学通常分三步:时事专题、时事新闻发布、时事评述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时事政治教学往往流于形式,主要以学生讨论为主。甚至,圈定一些时事政治资料,让学生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地将政治与教学相结合,把时事政治运用于课堂教学。那应该如何利用时事政治,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用呢?

一、以时事政治为话题,导入新课

政治课,由于理论多,内容枯燥,学生往往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一直采取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集中精神听讲,学习效率非常不高。然而,时事政治具有新鲜热辣,贴近生活,与时俱进的特点,而且来源广泛,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新闻等多种途径了解到时事政治。教师如果能利用近期时事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那么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心思迅速进入课堂,认真听讲接下来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看选举视频,看完之后,看是否有同学知道选举流程是怎么样的?再问,是否有同学知道习近平主席是怎么选举出来的?以此作为导入,进入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块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好奇心,让他们接下来能好好学习该板块的知识。

二、利用时事,丰富课堂教学

鼓励学生广泛了解时事政治,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巩固教材理论,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插入时事政治,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

1.利用时事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

高中政治包含了大量的抽象概念以及原理,有些概念虽然学生听过,但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理解其中的本质和内涵。如果教师在讲授这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时,能够穿插一些时事政治加以说明,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这一教材中,主要讲的是生活中哲学,众所周知,哲学是比较难懂的。对于高中生,更加是只能理解到一些表层的意思,而不是深入地理解了内容。比如,在学习该教材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课中,首先对价值与价值观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它们的含义。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时事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关于价值观的实例非常多,比如之前造成很大轰动的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流行语“我爸是李刚”就是从此案而来。还有许多抗洪救灾的英雄们,为了抢救灾民,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他们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与爱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所以他们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事情。好人受到人民的尊重与爱戴,而坏人就会受到唾弃与批判。让学生明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多么重要。

2.将时事政治作为实例素材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将最新的时事和社会新闻作为实例素材,选用学生关注的重大事件,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用最新的时事代替课本教材中陈旧的案例,增强新鲜感,同时也跟着时代发展,是学生对教材上的知识点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在学习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这一课的时候,在讲完征税与纳税的概念性知识后,可以引入一些企业或个人偷税漏税的时事,让学生加深对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认识。

3.深入分析时事政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师可以把黄金的价格作为分析例子。从各方面深入分析为什么黄金价格会波动。并让学生思考问题:“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什么?为什么大家要抢购黄金?”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讨论,分析及解答问题。学生有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说明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学生能学以致用了。也就是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用。

4.专题讨论,用所学政治理论评述时事

时事中蕴含了很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们去发现,判断。在课堂上开展专题讨论会,教师引导学生 围绕时事政治材料进行讨论,分析时事中的理论知识。然后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这种探究方式,改变了教师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去发现,自己获得知识。

三、小结

总之,时事政治在政治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用,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希望每位高中政治教师都能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政策方针,尽量把时事政治与教材理论结合起来,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把时事贯穿于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让学生们在学中用,用中学,二者结合,达到最有效的学习与运用,为政治教学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刘西亮.如何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时效性.中学时代[J].2013.

[2]史云婷.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时事政治运用策略.考试周刊[J].2012.

[3]吴析宸.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时间管理研究.西南大学[D].2013.

[4]谢蓉华.时事政治如何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时代教育[J].2014.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篇4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年之多,但课堂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依然存在,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校高中部尝试了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环节打造高效课堂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积极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高效;导学案;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年之多,但课堂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依然存在,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校高中部尝试了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环节打造高效课堂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积极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导学案的含义

所谓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已有的学习基础,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生依据导学案的目标要求,独立自学、思考问题,教师根据导学案的执行情况,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交流讨论和讲解引导,使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

从教学实践的过程来看,导学案是教师在钻研了教材之后,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的自学提纲式的课堂学习步骤,并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引导学生遵循着老师所指引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有效地参与学习,准确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克服了政治课堂中老师“以讲为主”的满堂灌模式,倡导的是”以学为主”的的教学模式。

二、导学案的意义

首先,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唤醒和鼓舞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解决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导学案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政治视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乐于开动脑筋对它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辨,课堂气氛会由此变得十分活跃,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的教学格局。最后,从实践角度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在知情行几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导学案教学会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在自学、讨论、启发程序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见解,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及其实施过程

导学式教学模式是对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造,是一种既不重教也不重学的“夹心族”。其教学流程图式是: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

第一阶段,自学教材。它是这一模式的最核心部分,其目的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学教材,完成作业的进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自学的意义和要求,引导学生编拟自学提纲,构建知识框架。要安排好课堂自学时间,调控好教学进度,通常自学教材安排在课前或课外,但这既占用了学生作息时间,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可安排在课堂内提出几个思考问题后,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效果是较好的,在学生自学教材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了解学生中的情况,存在的难点、疑点,有利于讲课中有针对性,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第二阶段,讨论交流。这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正式启动阶段。旨在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独立钻研,大胆创新的能力。通过讨论可以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通过讨论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培养能学习、会学习、有创见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课堂讨论题目来源有二:其一,在学生自学教材过程中,学生间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发生分歧时,教师不作正面回答,将分歧点或疑点交给学生讨论。如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课中,关于实践的含义和特点,以及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二,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如在必修1《经济生活》中,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提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是否还要坚持艰苦奋斗?”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消费情况,谈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讨论可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以及自信、好学的人格特征,形成学生之间互相争论,取长补短的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为讨论寻找论据,必然会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从而使所获得的知识得到提高和巩固。

第三阶段,启发指导。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要有的放矢,重点启发,适当点拨,指点迷津,引导学生自求有得。教师的指导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应根据学生自学能力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做好对学生讨论的启发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尊重学生。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和尊严,有自已的精神世界,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的个体。他们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渴望别人耐心地倾听和肯定,不愿接受一般化的说教,要求自我表现的欲望十分强烈,同时理解力、概括力、辩证思维也有初步发展。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个性、知识等现状,把师生关系确定为平等的地位,共同参与讨论,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他们能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引导,耐心地说服教育,使课堂讨论达到和谐而有成效的境界。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习和发展智力的动力,对讨论的开展和深入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讨论进程加以调控,并不时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机智的思辨力,风趣的体态把讨论气氛引向和谐、激烈,避免讨论走入死胡同,或因缺乏气氛而停止。

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一些讨论的问题,为了寻找充分的论据,离不开事先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但更有说服力的,还是从实践中找真理。如在讲《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时,在学生自学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讨论题:“究竟是价格围绕价值,还是价值围绕价格转?”,然后让学生回家到农贸市场或超市对商品价格及其变动情况作调查,再到课堂进行汇报,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依据自己在农贸市场的观察心得,很快能得出正确的观点,从而使学生信服。

最后,重视归纳、整理,总结评价。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归纳小结,对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加以综合。得出正确的观点、结论,使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乃至完全接受,并对讨论作一个评价,肯定每次讨论中成功的地方,鼓励表扬在讨论中有上佳表现的学生,为下次的讨论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练习总结,通过练习、复习、小结、行为训练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体系中去,并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行动。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在每节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书面作业,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达不到思想政治教学的根本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政治作业必须注意多样化,既有口头、书面,也要注重实践活动,在平时的作业中,我尝试:

1、加强阅读指导,开拓学生视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杂志,把上面刊登的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章,通过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论一论,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

2、运用理论知识,联系社会热点,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指导小论文写作。当今社会,学生接触的媒体越来越多,因而视野也广,他们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在教学中布置这样的作业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导学案教学模式运用的几点说明:思想政治课教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在于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精心组织;另一方面,又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推进思想政治课改革》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论文集

[2] 《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吴立岗主编1997年3日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3] 《思想政治课“热点问题研讨”教学模式及其运用》一文 上海交大附中蒋敏然撰写发表于《思想政治课研究》2000年第三期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篇5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高中思想政治本身内容的“枯燥”,尤其针对政治学科在会考中遇到的学生不喜欢学的“尴尬”情况,就决定了在政治会考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根据我在政治课教学上的摸索,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逐渐摸索出了,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就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学生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第一、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政治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每节课的先导。成功的新课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就必须注重导入这一重要的环节。利用乡土资源导入新课,能从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出发,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所在。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预备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而产生共鸣,从而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为此。在新课程下,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问由境生,问随境异。在这方面,我主要采用适时应用乡土课程资源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迫切追寻问题,学习课文内容,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运用乡土材料能使学生有亲近感,从而产生认同感。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经过学生的探究和内心的体验,才会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识。因此,在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乡土材料,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可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我们用了一个梨、一个苹果、一串香蕉,演绎了一个“买水果”的小品故事,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梨、苹果、香蕉与水果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梨、苹果、香蕉这些个体无论怎样特殊,都具有“水果”的共性,而作为共性的“水果”,也离不开“梨”、“苹果”、“香蕉”等个体。这些乡土实物的运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印象,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亲近自然、热爱乡土的朴素感情。在学习高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向管理要效益”时,我们准备了一个瓶子、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一些细沙、一杯水。先用石头填充瓶子,不能再用石子填充时,还可用沙子填充,不能用沙子了,还可再倒水,不能再倒水时,还可以再充进其他气体„„看似“满”了不能再装的容器,其容量的潜力原来如此惊人。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明白:要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充分挖掘每位员工的潜力,让石头、砂子、水、空气都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也有利于同学们形成“潜能无限”的观念,树立自信自强的人格。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优化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也明确要求,政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政治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一组研究数据显示不同方式对学习掌握知识的不同效果:讲课5%,阅读10%,视听20%,演示30%,小组讨论50%,实际操作75%,教会学生立即应用所学知识90%。这组数据表明,学生听课及阅读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而讨论、实践和应用有利于理解和巩固知识,锻炼能力,需要突出实践应用。这就需要转变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可以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式。通过对政治课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要根据政治课教学的内容来选择探究的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篇6

一、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本事要提高。

(一)运用新课程理念,实现观念大转变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政治课教师不仅仅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学生为本,确立双主体地位,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并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学习与之相关的教育教学教育理论。另外,在工作之余经过多种途径,如电视、网络、报纸、期刊杂志等及时了解当前的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真正理解新课程中所包含的新理念并理解新课程以丰富自我的教育专业知识,从而外化为行动,乐于实践新课程。

(二)遵循新课程目标,培养多种本事

1、完备专业知识的本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提高,新课程增删了许多资料,如《经济生活》中删除“个体劳动者生产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这一段增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政治生活》中将“.....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改为“.....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文化生活》中将第81页的材料二改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等,所以就需要政治课教师转变观念,认识到自我专业知识的不足,经过各种途径补充新的专业知识,补充新课程增加的资料,理解删减修改的资料,从而丰富自我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游刃有余。

2、过硬的教学本事。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进取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本事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需要政治课教师必须保证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进取探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探讨贴近学生生活并能为学生生活服务的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教学实效,才能使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3、搜集信息的本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供给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以,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善于发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的本事,不断收集、分析,归纳、处理各种信息的本事和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本事,学习当今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经验,从知识的广度、深度上调整自我的知识结构,不断注入新的知识资料,以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的需要。如经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国内外重大时政及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引入课堂,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使抽象的课本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浅出的帮忙学生理解课本知识。

4、整合课程的本事。政治课教师应当学习并深刻理会新课改中有关课程的理念,跳出书本框架的限制和束缚,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高屋建瓴的统观全局,不仅仅能够改变已有的课程,甚至能够创造新的课程。为此就需要政治课教师学习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不仅仅要进取尝试改造必修课程,还要主动投入到选修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中,在行动中提高自我的课程本事。

5、开发课程资源的本事。新课改要求政治课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摒弃课本至上的错误理念,从课堂内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去发掘课程资源。为此,需要异常注意3个方面:一是注重开发校内资源。如校内的人、事、物等,都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二是开发本土资源。如以本地实际为题,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可了解、有话说,能讨论,会理论联系实践。三是开发学生资源。如:让学生模仿时政评论节目,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播报有关新闻并简要评析等。

6、正确的导向本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构成进取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价值现的过程。”引导得当,就能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本事,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7、不断创新的本事。思想政治课的真正实效,必须建立在情感渗透的基础上,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体现。所以,尤其需要政治课教师具有创造性的应变本事,不仅仅要创造性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还要不断培养和提高在不一样的教学情境下迅速、巧妙、正确的解决教学中突发问题的应变本事,用教学机智来提高帮忙学生内化知识的本事,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

8、“授之以渔”的本事。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主张多元的学习活动。所以,政治课教师还应具备帮忙学生构成新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本事,不仅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新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还要指导他们经过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探索、讨论、交流、表达、合作、竞争、调查等新的学习活动,从而品尝学习的欢乐,发现自我的潜力,构成主动参与、勇于创新、进取乐观的学习态度,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9、学会教学反思的本事。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这说明反思对教师改善工作有独特作用。实施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监控本事和开发教材的本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除了加强学习,钻研教材外,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教学反思,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二、思想政治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其任务不仅仅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其构成正确的“三观”,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品格,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教学资源除了课本、教参、练习册等显性材料,还存在着许多的隐性资源,其中教师自身的兴趣爱好、做人处事的原则等等就是最为重要的隐性教材。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的这种潜移默化作用是极大的。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自觉主动的有构成个人风格和魅力的意识。如在语言上学会取长补短,表达本事好的能够试着将政治教学变成“百家讲坛”的风格;表达本事欠缺的能够试着少说话多展示,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弥补言语的空白。还能够尝试着将幽默艺术运用于政治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枯燥乏味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经过什么方法培养自身魅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最为根本的,是根基。如相同的教学课件,新教师上的充实无比,学识渊博教师只是随便的讲明重点也有可能比新教师受欢迎,效果好。那是因为学生臣服于教师的渊博,即使教师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还是会配合,会“亲其师,信其道”。即,需要政治课教师努力践行“四好教师”的要求:做有历史职责感的好教师、做为人师表的

好教师、做立德树人的好教师、做专业过硬的好教师。

高中政治教学新尝试 篇7

一、整理“时政日记”, 贴近生活, 贴近时政

根据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 高中学生要关注热点时政, 聚焦国内外大事, 关心我们周围的现实生活, 有意识地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达到学以致用。在教学的实践中, 要求学生多看新闻报纸, 多看时事杂志, 多浏览国内外大事, 并要求将与政治学习有关的重要的时政整理在特定的本子上, 并在每周进行交流。这样, 学生就自觉地养成了爱读书看报、关注新闻焦点的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政治阅读习惯, 政治思维也就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二、坚持“辩证读书法”, 夯实基础, 构建体系。

所谓辩证读书法就是把书由“厚”读“薄”, 再由“薄”变“厚”, 如此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所谓“厚———薄”就是要从知识点串联起来, 提纲挈领, 抓住主干, 构建知识体系;“薄———厚”就是让知识再现, 采用回忆法, 按照“宏观———中观———微观”的思维顺序细化知识、丰富知识、拓展知识, 逐渐使“知识树”枝叶繁茂。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 学生一直在读、在思、在写, 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启发了智慧。同时, 要求每一节课都有小的体系, 每一单元都有学生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的展示, 这样就能将知识“化零为整”, 再结合反复记忆, 从而很好地突破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掌握问题。

三、巧用“问题引领知识”, 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

在教学的实践中, 我们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并不是不好, 原因就在于学生们没有带着目标和问题去学习。我们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设立各种问题, 让学生的学习有方向和目的。要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逻辑, 将书本知识问题化。比如, 在讲哲学与生活时, 可以设置“什么是联系?联系有哪些特征?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等问题, 从而让学生自己去看书整理答案。这样做, 既能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 又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四、通过“总结反思”展示思维, 提高成绩

学生在课堂上“站起来”“坐下去”“走上来”“退下去”, 虽然形式很是热闹, 但考试成绩出来后, 结果是“悲惨”。“不会的仍然不会, 会的也不一定会”。在教学的实践中, 我们明显感到写反思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总结、思考、感悟, 确实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提高政治成绩。

探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篇8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启发引导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通往大学之门的关键节点。学生从初中毕业,进入高中不仅意味着学习门类的增多,而且也预示着学习难度的增大。相对于学理性较强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来说,政治的难度相对小一些。但这与并不意味着学习政治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在笔者所教过的学生中,也并非各各政治出类拔萃,有些学生政治成绩很不理想。在教学中,笔者曾多次进行针对性调研,发现学好政治的关键不在于学生脑力多好,关键在于兴趣和用心。有些学生学习总成绩一般,但政治成绩很好;而有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政治上表现并不突出,其成绩只能算是中等水平,笔者在与其聊天與沟通时发现那些政治成绩好一些的学生每天花在政治学习上的时间多于其他学生,这主要源于学生对政治本身的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那么学习成绩的提升才不再是难题。特别是近几年开始实行素质教育后,面对国家教育部门出台的相关教学政策,各大学校针对新课改要求,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案,在新阶段,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加严格的标准。为了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具体落实到学校实际工作中,就是将更多的任务具体安排给了各科教师,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力军,教书育人是其最基本的也是义不容辞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新课改中规定,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学生,主体是学生,强调学生主体性地位,要求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以怎样的应对新课改,以怎样的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呢?笔者在深刻学习新课改大纲的基础上,并针对相关问题与同事和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并就相关问题做过问卷调查之后,总结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此,特意整合为论文的形式,以期对接下来的高中政治教学有所帮助。

一、活跃课堂气氛,以小组竞赛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相对自由而轻松的课堂氛围对于更好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如果学生在比较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中学习,就会对学习产生反感,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学情绪,导致成绩下降,产生自卑心理。作为教师,能否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是一件非常重要而基本的任务和职责。笔者认为,在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竞赛提升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在讲课的环节中,要时常报以微笑的神态,切记过于严苛、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在保证气氛活跃的情况下,定期开展学习竞赛活动。比如,当教师讲完某一部分时,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复习所学知识,之后,每组选择代表抢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的越多、正确率越高的小组获胜。如此一来,学生在这种竞赛意识的引导下,就比较容易产生为小组荣誉而战的心理,相应的就会容易产生自主学习的心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种教学方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屡试不爽,收效明显,因而,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提高。

二、理论联系实际,适时把课堂交给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是要想说教师在教学中不宜空谈理论,要适时地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笔者之所以这样说,是根源于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长期以来,中国教育贯彻的主要是以教师个人讲课为主的传统的方式展开教学,这种以满堂灌的形式传授知识的方式在当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改的需求了。现在,为了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做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锻炼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笔者认为,定期让学生主持课堂讨论或者让学生轮番讲课对于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帮助,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每周拿出一两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者让学生授课,同时作为教师我们也要参与其中,作为一名学生的身份与其他同学一起倾听,并在课程结束后,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指导,这样的上课方式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领悟人生价值

一切知识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不能一味地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进行。课堂教学应该是以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互结合的形式展开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福利院、走进自然,以亲身实践、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取知识也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学习政治的目的主要是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少走弯路。鉴于此,一味的只听凭教师个人的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需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来完成。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每月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做志愿协警、进福利院帮忙等方式,让学生有亲身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人生,这对学生正确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形成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四、表扬为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双管齐下办教育

对学生经常进行表扬也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适时把握学生心理和需求,做到对症下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只顾及个人讲课,忽视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提问时,无论学生回答的对错,都要针对性的进行表扬和鼓励,不能因为学生回答的不完满、不准确就选择置之不理,或者说一些“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的话。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时常表扬自己的学生,这有助于学生降低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说,当我们讲到神奇的货币这一节时,可以提问学生关于货币的产生、货币流通公式之类的问题,在学生做出相应回答时,及时的予以点评,及时的表扬学生,但也要注意表扬要适度,不能过于虚假。

上一篇:赵戈小学师德建教育专项活动总结下一篇:致海内外校友的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