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高中语文课堂(精选8篇)
2011年11月23日,到易门一中观摩了“玉溪市第二届高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共听了6位老师的竞赛课,分别是:师院附中张巧红的《诗经<氓>》,市民中瓦海玲的《归园田居》,易门一中王萍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新平一中唐丽庭的《影视文化——中国影视的山寨表现》,易门一中刘丽萍的《走进对联》,凡贝利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都给极大我启发。
第一、诵读欣赏课,真正体现了语文诗歌教学的“诵读”与“欣赏”。
1、重视读准字音,“准”是诵读的基础。只有读准字音了,才能追求更高的表现层次。
2、重视深入理解作品内容。作品原本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内心隐秘形诸于文字的结果。“读诵”、“欣赏”贯穿于整堂课的始终,“诵读”为赏打好基础,“欣赏”又为“诵读”提升层次。
3、配乐是使作品增辉。好的作品就是一首好的乐曲,不管作者本人理解不理解音乐。内在感情的抒发和哲理的阐发是合乎人类自身的节律的。老师充分地运用了诗歌的这一特点,使诗歌教学栩栩生辉。
第二、教师善于概括,巧妙提问。
易门一中王萍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教学中总结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也许只是引用,但是这些精炼、富有哲理的语言,让学生不断积累,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大有好处。在市民中瓦海玲的《归园田居》的教学中紧紧抓住“归”提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往何处”“归去如何”,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理解诗的主题。
第三、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读、说、讨论、合作探究贯穿于课堂的始终,但给我印象的是“演”,《诗经<氓>》、《归园田居》诗歌教学中的表演诵。《影视文化——中国影视的山寨表现》教学中对山寨电影《大话西游》的片段,再次进行山寨创作表演,生动、形象、诙谐,在表演中让学生去感悟山寨文化的优劣。《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成装在套子里的人,让其他学生去感受,去评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深层次的感受主人公的形象。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去观摩高中语文课堂,确实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有机会,盼望去感受一下小学的语文课堂。
一.误区之美需谨慎
对一堂课而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其意义恰如一篇文章的中心与主旨,是整堂课的灵魂所在,关系全部课堂内容与课堂活动的走向,不容轻视。授课者要警惕走入形式之“美”的误区。
笔者刚从教时,费尽心力备成了一堂公开课,兴冲冲将教案请前辈教师指点,却博得一句“你这堂课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今回想,依旧如芒刺在背,记忆犹新。一堂结构完整的语文课必有其目标与重难点,这一“标”二“点”又怎能只是形诸文字、虚设于备课笔记起首处的“官样文章”?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主张构建开放、有序的课堂。然而,这中间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存在———即这堂课必应是行之有效的,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一些语文课打着“人文”旗号的无效生成,或是以形式上的花哨来“乱人耳目”的“舞台表演”。例如一堂《肖邦故园》被完全上成了钢琴欣赏课;一堂《渔父》脱离文本而用大量时间来演出课本剧,这些形式“精彩”、主题苍白的高中语文课,其作用和意义是很可质疑与反思的。
诚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其教学目标本身有一定的宽泛性———既是解惑的,也是传道的。但是一堂好课的结构恰如一篇好的散文,要做到“形散而神聚”。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指向,要防止文本的浅读、曲读与误读,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目标与重难点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应成为我们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属。小到每一环节、每一堂课,大到每一单元、每一模块,都应该设置纲举目张、微观与宏观结合的目标与重难点,使其对教学活动起到控制作用,成为一种约束力量,来确保一堂语文课的规范性。这种规范性才能造就高中语文课堂结构的整体艺术美。
清人刘熙载在其《艺概·诗概》里说:“气有清浊厚薄,格有高低雅俗。”一堂语文课如果漠视、轻视、儿戏化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则无论有多少“新鲜花样”,则其“气”、“格”已落俗薄,恰似“空中楼阁”,是不值得提倡的。
二.起承转合细思量
一堂结构完整、精彩的语文课,各部分的组织技巧,正如出自名家之手的文章:起承转合、法度严谨、环环相扣,处处彰显出结构之美。
课堂结构之美可以体现在导入。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 歌唱家定调, 第一个音定准了, 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 第一锤就应该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导入可以启发悬念,可以创设情境,可以温习故知,但一定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特级教师曾宪一上公开课《阿Q正传》,先朗诵一首诗———
幻想中,你凌驾于别人之上;
现实中,你被所有的人踩在脚下;
可怜你,甚至没有一名半姓;
可恼你,茫然如故,洋洋依然;
可悲你,糊里糊涂地活;
可叹你,莫名其妙地死。
你———
旧中国的破产农民———愚昧、麻木的化身!
先声夺人,直指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直指《阿Q正传》的文本主题,磅礴大气。给笔者的启发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有与文本内容密切的关联性,还可以饱含丰沛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这道理一如清代戏曲理论家李笠翁所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骤响易彻,自能震人心魄。而黄厚江老师在一堂作文课《怎样写出人物的个性》教学中,则首先明确告知学生学习任务,然后归纳“人物个性”的含义。进而让学生回忆曾学过的写人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个性特征。乍看单刀直入、朴实无华,实则“立片言以居要”,有的放矢,同样精彩。可见,这导入之美,因课堂内容、任务特点、学生认知水平而异,或华丽、或诙谐、或庄重,只要行之有效,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
高中语文的课堂结构之美也呈现在各环节的衔接与过渡。结构精彩的语文课,往往予人一种“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的快感。原因何在?其实很大程度便在于授课者对一堂课各个环节细腻精到的衔接技巧和炉火纯青的驾驭能力。做到这一点,一要精心设计一堂语文课各部分间的过渡语或过渡环节,二则需要语文教师的高超语言组织能力和情景应变能力,这需要长期的历练及对学生心理的充分掌控。过渡环节设置的要点则在于教师本人务须对整堂课的目标与重点胸有成竹,能自然、有效地转入下一环节。我们青年教师往往由于经验不足,或是轻视衔接部分的教学语言与教学行为,或是一心让课堂来迁就自己原有的设计,就造成课的“关节肯綮”处显得生硬死板。笔者以为,理想的课堂应当追求一种“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的气势,也应该探求如“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的技巧,更要追步一种“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艺术境界,追求一种高层次的结构美。
一堂课的收束与导入同样重要,千篇一律的收尾不要说学生,执教者自己也会兴味索然。收束语也讲究艺术性与灵活性,可以是对所学内容的概括强化,可以是对一堂课的收绾评价,也可以是对未来学习的引导迁移,其原则颇类似古人所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三.疏密繁简有留白
文章讲究疏密有致,自古已然。一堂课的结构之美,也应体现在课堂节奏的疏密,繁简;惟其如此,才能有反思,有回味,这也是符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原则的。
对语文课而言,主要的教学手段是听、说、读、写。然而真要使课堂内容安排合理,课堂节奏调控得当,却殊非易事。高中语文课不能全过程都要求学生正襟危坐,听老师“传教布道”;也不能一堂课“剑拔弩张”,在题海中“疲于奔命”。许多名家里手的做法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魏书生老师上课,往往以口头作文开始;继以读书与复述,并且速读与复述相间;再继以写的练习,于学生易“心生杂念”之时来调控其注意力;终以讨论答疑和写的练习收尾,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这样的课堂节奏从人的认识规律出发,有张有弛,宛若交响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自然也就是美的。
追求课堂节奏的繁简得当,要走出教师唱“独角戏”的误区。在教学探索的道路上,许多老师都曾有过与笔者相似的心理体验———一篇文本唯恐讲解得不够细腻,一套练习唯恐有个把小知识点的疏漏,一堂课唯恐亮点彰显得不够充分。然而,在从教许多年后才发现———课堂难的不是内容的添加而是割舍,教师素质的体现也不是讲述而是牵引。有时候,“亮点”多了,也就不能成其为亮点。教学环节要有层次,教学内容要凸显重点,教学语言要凝练,有详略,才能成就课堂的结构美。如李维鼎先生所说,“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教师将‘教’聚焦于‘语言支援’。所谓‘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发展以支持和援助,而不是自唱主角的‘传授’。”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的语文课堂必须给学生一定的想象与究索的空间。其原理正似美文,“临去时秋波一转”,要探求、摸索一种含蓄隽永的“留白”之美。笔者在一次以《站着读与跪着读》为课题的公开课后,启发学生们写写对原课文或读书的态度。结果学生的作业颇为出彩,有的省视了自己的阅读误区,有的谈到阅读某书时的质疑和发现的谬误,有的则直指这篇课文原本就应“站着读”、要辩证地看待。笔者于此次尝试,意识到的则是:一堂好课,其完整的结构,并不仅在于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后探究、教师的课后反思、师生研究成果的课后生成。正印证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诠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也一样感召着我们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尝试践行“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育理念,打造结构优化、文质兼美的精品课堂,追求优游自若、开阖有度的艺术境界。
摘要:写文章追求谋篇布局之美,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也同样应达到结构的最大优化与艺术化。本文以笔者的思索与实践为基础, 以新课标、教育学原理与传统文论为佐证, 试图从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设置, 课堂各环节的组织技巧、课堂节奏的调控等层面, 探讨追求高中语文课堂结构之美的重要性、方法与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结构美,课堂节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刘勰著, 周振甫注《文心雕龙今译》, 中华书局1986年。
一、体现在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之中
字词的教学是中低年级课堂的重点内容之一,每个词都有它特定的意思,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是大部分教师都能注意到的。但是如何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呢?“急匆匆”是否读出“急”,“慢条斯理”是否读出“慢”,“万紫千红”是否读出“美”,“怒气冲冲”是否读出“怒”?这是我们常常忽略掉的,因此才会出现唱读生字词的现象。曾经听过一节这样的语文课,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生字后,让全班齐读生字词。学生把每个词都读得很有感情,有缓有急有轻有重,非常动听。听着他们那童真的声音,我不禁感慨:原来听孩子读生字词也可以是一种享受。
二、体现在精彩词句的品味中
品,就是对作品语言的品味。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悟诗情”一环节,我引导学生感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师导入: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顺流而下,到达广陵,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西辞黄鹤楼;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是顺流而下,而且诗人辞别的时间在春意正浓的三月,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信手捏来,豪不雕琢。
(2)引导学生模仿句子写诗。
(如:“故人辞别广州城,烟花三月到连南”;“故人辞别小山城,烟花三月回广州”等)
(3)用“阳春三月”“寒冬腊月”“炎炎夏日”“金秋十月”与“烟花三月”比较,体会“烟花三月”用词之美。
师:我念诗句,请同学们说感受
“故人西辞黄鹤楼,寒冬腊月下扬州”(感受:冷)
“故人西辞黄鹤楼,炎炎夏日下扬州”(感受:热)
师:“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引导说出词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烟花三月,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
(4)师:我们现在正处在烟花三月中,这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尤其是前段时间,学校的花儿开得多灿烂,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出示课件)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先让学生理解诗歌遣词造句的方法,模仿写诗,然后通过“寒冬腊月”“炎炎六月”“阳春三月”“金秋十月”与“烟花三月”作比较,体会“烟花三月”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提高了学生感悟语言、运用语言、欣赏语言的能力,丰厚了语文的积淀。
三、体现在学生的朗读中
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一位教师执教《体育课》(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其课堂教学设计处处能体现语文味,尤其是朗读指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以教学其中一个环节为例:
1. 教师课件出示句子:“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
2. 生朗读并思考: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描写?
(教师先引导学生说出是形态、动作描写,再引导从“豆大的汗珠”体会涅利爬平衡木的辛苦,但是在朗读时,学生读得没有感情。)
3. 教师发现学生的朗读有问题,马上进行范读,并让学生说说老师是怎样读的?
4. 生评价,悟教师的读法。
(声音甜美,朗读水平高,极为动听;有抑扬顿挫,有缓急轻重)
5. 学生模仿读。
经过教师指导后的朗读,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原来那个读不好的学生读得很到位,集体读时整体水平也较原来有了很大的提高,包括后面教学环节的朗读,学生也能用上老师所教的方法进行。
四、体现在教师的导语、过渡语、结束语中
语文课,就要以语文的方式去表达,包括常常不被关注的导语、过渡语、结束语。我在教学以描写春天景色为主题的作文教学课时,我在导语、过渡语、结束语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这就是语文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品味,去感受,使之受到语文的浸染。
—听杨琛老师执教《父亲和鸟》有感
光华小学吴雪丽
[摘要]:
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心扉敞开的场所;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创造奇迹、激活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惟有和谐的语文教学活动才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才能为学生自主、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平台。追求和谐课堂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和谐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只有和谐的课堂,才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与发展的沃土。杨老师积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打造和谐的语文课堂,让我们备受启迪。
[关键词]:和谐有效语文课堂
11月20日,有幸在东厦小学欣赏了杨琛老师的一堂追求和谐的语文课。这节课释放了学生的心灵,营造愉悦的氛围,进行和谐的对话。这堂课让学生经历了难忘的精神之旅,师生一起为情所动,为美所醉。师生透过语言文字,在父亲和鸟所构建的和谐美好的世界里震撼、感动。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也与他们一起感动,一起享受。
一、优化教学设计,促进课堂的和谐发展。
军事上不打无准备之仗,其实教学上也不上无准备之课。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高效,必须对本堂课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组织活动的方式等作细致的考虑;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等有充分的了解和预见。为了使得学生学而有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杨老师根据《父亲与鸟》一文的特点,巧妙组建三个清晰板块:
第一板块,抓“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这两个词语,找找划划相关句子:“望到的”用直线,“闻到的”用浪线标出。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在朗读中,了解父亲看到树叶在动,闻到鸟味,就知道有鸟。从中悟到父亲知鸟懂鸟。
第二个板块:抓住“快活”和 “这是树林和鸟儿最快活的时刻。”以播放小鸟欢跳欢叫地场景,感受鸟儿的快活,再运用口语交际的形式,让学生真正理解“这是树林和鸟儿最快活的时刻”。接着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到:当小鸟快乐时,父亲就喜悦。当小鸟危险时,父亲就担心。从而进一步悟到父亲知鸟、爱鸟。
第三个板块,抓三个问题:“你们说这样的父亲会成为猎人吗?”“如果父亲是猎人,鸟儿会是怎样的命运?”“小男孩会成猎人吗?”让学生明白: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父亲是鸟儿的朋友,一位爱鸟、知鸟、护鸟的人。父亲经常来到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听懂了鸟语,理解了小鸟的喜怒哀乐,他就是鸟儿的知心朋友。小男孩跟父亲一样也是爱鸟的人。杨老师在适时地拓展到课外,“我”不是仅仅高兴父亲一个人不是猎人,而是希望我身边所有的生灵都不要受
到伤害,自然和人类能和谐相处。
这三个板块的巧妙组建,使得整堂课的教学简约而不简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认识循序渐进,学生学而有序,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二、教与学关系的和谐。
“做审美之师,常怀童真之心,做学生的呵护者。”杨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丰富的语言实践形式,自己去理解,去感悟,去运用。课上,既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和韵味,又让学生经历难忘的精神之旅。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走进父亲与鸟一起构筑的和谐美好的世界里。在本堂课中语言文字的实践不是单一的,学习形式丰富。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合理选择感情朗读、看录像说话、口语交际等语言实践形式,并且将他们巧妙地整合起来。
1、以趣激情,情趣共融。
在课堂上,教师要凭借优美、充满激情的导语营造出一个诗意的空间,学生栖居期间,浸润其中。在《父亲和鸟》一课的教学中,杨老师精心设计导语,用导语营造一个充满磁性与感动的“情场”。
如,教学伊始,课件播放了林中小鸟活动的录像。杨老师说:“此时,看见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你的小脑瓜中会出现哪些描写鸟的词语?”孩子们看到快乐的小鸟和听到清脆的鸟叫声,“旧情复燃”,小嘴中迸出了一个个词语,对小鸟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又如,在领会“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时,林老师用播放欣赏了群鸟欢跳欢叫的场面让学生观看。毋庸多言,清晨树林里燕飞雀跃、百鸟争鸣的景象立刻浮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此刻孩子直观感受到鸟儿们是最快乐的。杨老师说:“是啊,此时我们小鸟们成群地站在枝头上,你听到了什么?”一名学生说:“快乐地叫着。”师又问:“你能说说小鸟为什么这么快乐吗?”生说:“猎人没来打它们,它们很自由,也很快乐。”师说:“所以父亲说——”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巧妙的引导学生理解父亲懂鸟。
2.朗读形式多样。
低年级,朗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靠单纯的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得到的,而是在学生人情入境,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得来的。杨老师引领孩子进入情境,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读出味道。
(1)加上表情动作读。
在“嗯,还有鸟味”前又会有什么动作或神态呢?说话的声音呢?你能加上动作神态把父亲的话读出来吗?(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回环往复的美读。
这种回环往复的美读大家很喜欢用。运用得好,往往会成为课堂的高潮。怎样才能获得美读的效果呢?从目标方面考虑,或是突破重点句的一种手段,或是在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体验感悟之后,美读成为一种欣赏和升华。从内容上看,美读的内容往往是课文的重点句,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教师教学语言看,需要教师善于运用排比、层递、对仗、复现等手法。运用语言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激发学生的情感。
①在句子“鸟真的有气味吗?”“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父亲说鸟的味道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师:“热腾腾”是一种气味吗?谁闻到过“热腾腾”的气味?
冬天,我们的小手都快冻僵了,妈妈拿什么为你们焐手的?小鸟们羽毛焐得热腾腾的?在树林里过夜的小鸟是怎样将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师引:林老师疑惑不解地问:“鸟也有气味?父亲轻轻告诉我。”
生读:“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师引:林老师将信将疑地问:“鸟也有气味吗??父亲肯定地对我说。”生读:“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这一处教学,通过回环往复地读,轻轻地读,读出对鸟的关爱;肯定地读,读出父亲对鸟的了解。父亲的知鸟爱鸟,在读中无痕渗透了。
②、在引领学生品读“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时,杨老师复现采用“如果父亲是猎人,鸟儿的命运怎样?”的质疑,煽情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生1:小鸟会死掉的。
师:请读“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生1读。
师:因为父亲不是猎人,小鸟不会受伤害,所以你读得真高兴。
生2:小鸟会悲惨地死去,只剩树林了。
师:请读“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生2读。
师:因为父亲不是猎人,小鸟有可爱的小鸟,所以你真高兴。
生3:树林就没有鸟叫,也没有鸟味了。
师:因为父亲不是猎人,树林有鸟叫,有鸟味。所以你读得真高兴!
„„
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那么,小男孩会成为猎人吗?”
生:“小男孩不会成为猎人的,因为他也是个爱鸟的人。”
师:“父亲不是猎人,你们高兴吗?你们会成为猎人吗?”
生:“高兴,我不会成为猎人,我要保护小鸟。”
全班齐读“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师:大家读得真高兴,因为父亲不是猎人。
杨老师善于运用排比、复现的手法,采用质疑导读的方式,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品读“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个句子,体会小作者的父亲爱鸟,鸟儿快乐生活,小作者为此而高兴,感受小作者也是个爱鸟的孩子。让学生产生共鸣深爱小鸟,全班齐读“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在个片段中,口语交际、朗读指导和朗读感悟和谐呈现,小男孩爱鸟与学生爱鸟之情在读中渗透无痕。
(3)分角色读。朗读3-8自然段,通过再次朗读父亲和“我”的对话,感受父亲真是鸟的爱好者,研究小鸟的专家。先同桌一个读父亲的话,一个读我的话,学生自由试读。再师生演读课文3-8自然段。
这节课,杨老师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激趣,巧妙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去读熟课文,感受文章的内涵。教师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
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这样能让孩子成长为不断发展的人,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生命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三、师与生关系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保证社会机体协调发展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如何,便是构成了课堂这个“小社会”能否和谐的主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
1、把微笑带进课堂。
杨老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上,杨老师轻松自在,课堂气氛自然轻松,学生有个好心情,自然乐学;知识的呈现方式轻松,学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2、赏识学生,扬起自信风帆。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在教学中,杨老师让学生朗读:“有,在树林里过夜的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学生读完后,教师说大家读得真好,焐得多暖和。又如分别让几名学生朗读“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这句话时,杨老师分别这样夸学生的:“真棒,读出了鸟儿的快活”“你读出了鸟儿快活,树林也快活,真了不起!“真高兴,读出了父亲真快活!”“鸟儿快活,你也快活!”„„这样暗示着对课文的理解融入到夸学生当中,巧妙。杨老师不雷同地赏识学生,扬起学生的自信风帆。这样不仅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在愉悦中朗读感悟。
3、师生心灵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杨老师针对学科的特点,把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心灵互动。在品读“有,在树林里过夜的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这句话的过程中,杨老师说:“现在我就是鸟妈妈,孩子们,你们就是小鸟,快来让妈妈焐焐吧!”许多学生高兴地跑上去与老师拥抱。林老师又兴奋地说:“鸟儿们,你们让妈妈焐得怎样呀?”学生说焐得热腾腾的,教师又说:“你们让鸟妈妈焐得热腾腾的,高兴吗?”学生用稚嫩的语气说:“高兴。”杨老师又说:“咱们,高兴地读读这句话吧!”学生便用非常愉快的语气读这句话。巧妙设计这个情境,我们看到了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教师的行动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知识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知识的磁铁了。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体验:学生主体在场的重要维度 ――语文课堂如何促动学生的感悟
浙江上虞春晖中学 钱林波
传统语文教学以认知学习为主要方法,把语文课当作了知识传授课,试图用狭隘的机械训练发展学生能力。其中最为典型的弊端便是过分注重教师的理性分析,忽视学生的课堂体验以致学生的主体地位遭到剥夺,个性得不到张扬,创造力受到了严重扼制。面对当前困境,我们倡导“体验性阅读”。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通过自己的体验,把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语文活动过程。
一、关注生活经验――沟通阅读者与文本的桥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用一己之见束缚学生的头脑。而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感受、体验、理解、发现。这样获得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作为教师,关键在于积极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本交流对话,以丰富其语言感受。这种感受越真实深沉,学生的心灵会越博大高远。多一些感觉,多一些感受,自然也就会多一些感触,多一些感慨,多一些感悟,最终也就丰富了他们的心灵世界。
【课堂片段1――《中庸之道》】
师:过犹不及,和而不同。请说一说“中庸”思想在这【11.16】语段里什么意思?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狁不及。”
师:在你看来,子张和子夏两个人性格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谁呢?孔子是怎么评价的?
(学生相互交流。)
生:过犹不及。犹:如同,一个样。所以,孔子这里是讲“度”的问题。
师:“度”的把握很重要,中庸之道的一个要义就是――适度。你有过相关的体验或教训吗?
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举例吗?我觉得打游戏过度了,就会上瘾…
生:吃饭过度就会影响健康,医生建议吃饭讲究七分饱,暴饮暴食危害健康,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师:也对,不过“度”的.把握是很难的,大家不妨齐读【17.24】这一节:
子贾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愚徽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师:你看,孔子列举了很多生活现象:勇敢一过头,就成了粗鲁无礼。果敢一过头,就成了顽固不化。
生:无耻地剽窃不是聪明,蛮横无理不是勇猛。
生:我们生活中就有这种现象,到处宣扬别人的缺点和隐私,还说我就这么直率。这是真的直率吗?
生:……
师:可见,中庸虽说是常行之道,一遇到现实问题,这个分寸的把握也是很难的。
对“中庸”丰富内涵的体认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结合曰常生活为例来分析就具体真切了,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就是一个必要的学习基点,阅读就要以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为核心,以生活和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以精神升华为基本目的。
二、善于咬文嚼宇――言语形式的体验是语文之本
优秀作品总是具备一个独特耩到的言语形式,语文学习固然要关注作品“说了什么”,但中心任务更在于探究“怎么说”。(教学论文 )作为读者和作者的共同硬件,具体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就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体验的对象,也是语感养成的重要阶梯。英美新批评派提倡“细读”的方法,他们认为一个字往往是一个“生命的细节”,起着协调文字和意义的各种关系的作用。因而,读者要把注意力放在艺术作品局部的肌质上,既要追索文句的言外之意,又要辨析词句之间的微妙联系。笔者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曾通过“改写”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言语形式的比较中感受语言节奏的变化,从而较深入地体验散文语言调子所传达的情感意味。
【课堂片段2――《故都的秋》】
师:这首秋天的恋歌多么深沉啊,“爱”是需要理由的。这故都的秋,作者到底爱它什么呢?
生:清一静一悲凉
师:第1节写明了,作者谈了对故都之秋的整体印象,我们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师:我读着嫌它累赘,把这节文字稍作修改,请看投影。
【原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改写】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都很好,可是北国之秋却特别的清静和悲凉。我从杭州赶到青岛再赶到北平,就是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师:老师这么一改,是不是更简洁利落一些?与原作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1:句子长短不一样,课文中短句很多。
生2:课文中停顿用得很多,反复的语句很多。比如:“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不说来得“清、静、悲凉”。
师:对,停顿和反复。比如“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一句也很典型。我们比较着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两种表达大意差不多,到底区别在哪里啊?
生:(朗读)――他的语调比较慢,好像很忧郁的样子。
生:原文读起来是好像慢一些。忧郁,倒不一定。我觉得“可是啊”一句很明显有抒情感叹的味道。
师:对,深沉咏叹的调子。同学们读我的修改稿,很平淡。再用心读读原文,体会一下作者是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语调说话的呢?我来读两段。
(教师范读)
师:你是不是不由自主地被带入一种舒缓、平静、略略感伤的氛围里了?可见,这不是一般的日常话语,而是抒情话语――艺术语言。抒情散文的语气语调太重要了,作者首先就是用这种声音节奏来感染你,打动你的。接收不到这种声音讯息,也就是半个“文盲”了――文学鉴赏之盲。就像一个乐盲去听莫扎特的小夜曲一样,莫名其妙。
生:老师,你能不能再读一遍。
(师再读一遍,学生也跟读一遍。)
师:这是全篇的调子,平静舒缓,略带忧郁。一开篇,作者就概括了北国之秋的3大特点――(学生齐声――清、静、悲凉。)
接下去,3-11段,就用他这种独特的抒情语调从容地描绘了几个画面。自己读读看,读到了什么样的感觉呢?边读边划,记下你的感受。
为何如此锱铢必较?意在通过比较其不同言语形式,看看字词标点的增减改换,将会使言语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就从一字一句一标点的体验开始,“听听它的声音,掂掂它的分量,感受它的体温”。(王尚文先生语)在与语境的整体关系中反复审视、咀嚼、玩味,这是语文学习者登堂入室的可靠阶梯。如果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经常去这般咬文嚼字涵泳体察,反复弹奏言语形式这根弦,找准了体验的着力点,或许能改变“语文教学总在隔壁”的尴尬境况。
三、展开互文对读――阅读体验的碰撞与交融
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个人独创的,都位于若干文本的交汇点上,相互间都存在互涉关系。互文对读,就是抓住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将与所阅读文本相关或相类的其他文本汇集起来,以文本的“此言”为轴心,与相关的其他文本的“彼意”相对照,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内涵,透彻领悟文本意蕴,在阅读体验的碰撞与交融中进一步生成和创新文本意义。
【课堂片段3――《直面苦难》】
师:既然如此,那么人生一片虚无,随遇而安?不,你看作者接着用“然而”一转,接着再读第3段。
生:(齐读)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师:这就是他赞美的英雄,你在这里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呢?
(学生发言,讨论。)
生:我看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那些从容留下来,不肯登上救生艇的绅士,就是这样的。
师:他们没想过要名垂青史,是吧?
生:《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决定一分分赚钱来归还巨款的时候,就开始直面苦难了,就是一个英雄了。
师:对呀,战胜苦难,未必是轰轰烈烈的,它就在日常的坚守中,只要你足够坚强,眼望远空,你就能找到光明。哪怕真的山穷水尽,你还可点起心中的灯,照亮自己的路,就像文革中的顾准,不怕坐牢,不怕妻离子散,不怕亲朋规避,在绝境中追求真理。
生:当年“非典”流行的时候,白衣天使们奋不顾身――
师:对,这个有点远了,我倒想起上个月,HIN1流行的时候,我们班还有20多名同学坚守课堂(学生笑)。
生:我们学过史铁生《我与地坛》,课外我还读过《平凡的世界》,都给我这样的启示。
师:对,“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也是一个常见的文学主题,很多作品。大家读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吗?(几个学生点头)――可以介绍一下故事梗概吗?
生:一个老渔民,叫……(发言停顿,讲述不连贯。)
(师帮助完成介绍)
师:海明威用一句名言概括这种“硬汉”精神,大家知道吗?――
很多学生回答:“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就是打不败他。”
师:可以说,故事结局是极不完美的,付出许多,结果人财两空。说这是一篇悲剧小说,也对,直到最后一句――“老人正梦见狮子”,我就惊奇,为何老人最后竞能梦见狮子?作为局外人,我本来为这个可怜老者感到感叹,苍天无眼啊,可是真正经历众多苦难的老人却还能如此洒脱坦然地面对命运的不公。
互文对读通向社会生活与人生,是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促成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叶圣陶先生早在70多年前就已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指出:“语文教材加起来也只有数百篇文章,倘若死守,不用别的文章来比勘、印证,就难免化不开,难免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个课例试图通过对文本多角度的诠释、补充和开发,来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感受和体验,提升语文学习的智慧含量。
内容提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语文课的上法更是花样层出。在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了,权利下放了,课堂气风活跃了,然而许多老师对《课程目标》提出的基本常规却有点淡忘了。本文从说话、写字和审美教育三方面进行探究和总结,旨在摸索一条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即:语文老师还是应该把教学生说好话、书写规范汉字、感知和欣赏美,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来抓。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说话;写字;审美
近年来,我们听过许多语文课,自己也上了多年的语文课。每学期学校搞的各种公开课真可谓让人有点眼花缭乱。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孩子们愉快是愉快了,热闹是热闹了,但是愉快、热闹之后,很少有人去问:“在这堂语文课中老师教了什么?”至于“学生们学到了什么?”更是很少有人去思考。“语文课到底应教什么?”就更没多少人去想了。反思所讲或所听的语文课,觉得我们搞语文教学者,在课改的大浪中不要仅仅忙于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硬套一些名人的只言片语。还应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把语文的教学目标起点定位在语言学习和文字书写上,在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同时,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一、教学生会说话,说好话
语文课承担着学习、传承母语和有效阅读、指导写作的双重任务,因此教语文首先是教说普通话。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以前对于讲读课,我们热衷于课文内容的分析,将理解课文内容当作语文的主要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围绕着课文内容的理解来进行的,这样,语文课只是完成了阅读的任务,而严重忽略了语言学习的任务。一节课下来,在学生的脑海中只留下课文内容的痕迹,而没有留下或很少留下语言的痕迹。在语文课中如果学生仅仅获得课文的内容,而没有获得课文的语言。就会使我们的许多很聪明的学生在作文时很难写出通顺优美的语句,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能很快完成列式、计算、作答,却不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甚至说不清“为什么这样做”。这不能说与我们语文课的语言训练没有一点关系。而现在我们有时给了学生很多的发言机会,有演说,有交流,有质疑 ,有争论,学生们似乎真正有了“主动权”,而就在这时,执教者却成了“旁观者”。有人执教人教版第一册《画》,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画画,一上课学生们就开始上黑板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说他画了什么,同学们说谁画的好,老师就发给他小红花。许多拿到了奖品孩子,在私下欣赏讨论,也有一部分孩子在继续介绍自己的作品,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礼物”,接着也开始欣赏,开始讨论。整节课老师似乎仅仅是“颁奖者”,所有学生都得到了奖励。在这活跃的课堂气氛下,孩子们愉快是愉快,热闹是热闹,愉快热闹之后回想一下:“在这堂语文课中老师教了什么?”“学生们学到了什么?”很少有人敢说实话。至于“学生们表达的是否恰当?”更没有人敢说“是”。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会说通顺的话,好听的话?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应当注重自身的语言美。范读课文时通过汉语音调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构成、抑扬顿挫、高昂洪亮的音乐美,准确地表达丰富细腻的感情,使课文读起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既传达了情感意义,又增强了审美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然后应留出较多的时间来让学生练习,只有多练,才能使学生把从课文中读来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但是,多练不是单纯地增加练习的数量,而是在一定数量的基础上要讲究质量,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练习也不应只限书面练习,要有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课堂中要有讲有练,既给予学生知识又培养他们的能力,使语文课既有“读”的实践,也有“动口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动笔写自己想法”的实践。我们设计教案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设计出一定量的教学时间和指导方法,让每个学生有目的地参与语言实践。如: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可在第一课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说,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规范的语言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如有表达上的失误或障碍,教师要及时帮助纠正后再说一遍,以便达到训练的巩固。第二课时,我们可加深一些练习。例如,我们在教《鸟的天堂》一课时,出示“榕树长得很茂密,叶子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翠绿的叶子看上去很鲜亮”与“榕树长的很旺盛”,这样两个句子进行比较。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让学生比较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就完事了。如果我们把这个练习改变一下,先让学生读原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然后再说说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树木,如: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枝叶交织,生机勃勃等。再用多媒体出示树木葱郁的画面后让学生互相说说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景象,说后再写出来,写出来再互相修改后,最后读给全班评议。这样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了动口、动笔的实践机会。这种练习不仅是让学生在运用语言,更重要的是在提倡和培养学生的一种意识,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搜寻自己语言仓库中积累的材料,加以运用。有了这样一种意识,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积累,去运用语言,他的语言能力也就会进步。话会越说越连贯,语句越说越优美。同时他们在组织表达语言的过程中,大脑积极地思考、想象美丽的景色,受到了美的熏陶,使语言学习与审美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写规范字,欣赏汉字美
写字本来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能力,但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许多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一些学生必备的基础,如:写字。有人认为:信息时代的标志之一就是无纸化办公,电脑输入可以代替手工写字,写好字在未来社会就不是很重要了。就此现象笔者调查了本县两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和教师,其中只有4%的同学能写规范漂亮的汉字,97%的同学写字姿势不端正。90%的老师在埋怨学生的字体不好看,只有40%的老师在引导并强调学生要书写规范的汉字。而笔者认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写字”也是学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也应该越来越受重视。为此,不管课程怎么改,语文课写字训练不能丢。那么,怎样才能教学生书写规范漂亮的汉字?
(一)明确书写规范汉字的重要性
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汉字是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宝,流传几千年而不衰,是目前为止人类抽象艺术殿堂里最璀璨、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汉字书写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电脑的出现也就是几十年。在汉字书写的过程中,那种笔画、笔顺的连接,都在传递着中国文化那无与伦比的丰厚的底蕴;那种在笔端流露出的无穷魅力,是机器无法达到的。研究表明,汉字书写对人的心理、思维、个人修养都起着促进发展的作用。写字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汉文化的理解。习字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心正则笔正”。书写的汉字给人以亲切之感,它传达着一种情感。书写还能体现个性,从字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性格、气质乃至个人修养,这是电脑所不能达到的。并且,尽管电脑普及了,但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还是离不开写字。真正进入无纸化办公的只是有限的行业中的有限的部门。何况学生从一入学,一直到高中、大学,主要的学习和交流还是靠笔来书写。
(二)要有正确的书写意识
据说,在联合国官员会议材料中,不用找哪一本是中国的,只要你看到当中最薄的一本就是,可见我们文字是多么精炼,多么值得我们骄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习字的意识和习惯,教师除运用多媒体演示外还要重视自已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对写字的审美情趣,并逐渐形成能力,为日后写好汉字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写字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中学会学习。”这就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都要提醒学生写字要有正确的姿势:
1、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度左右的角度。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2、写字时要保持手、纸、本的干净、整洁,同时在写字时还要强调学生应有一个良好、平和的心态,切不要急于求成。
3、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汉字结构及其各部分比例大小的规律,使其能用正确、规范的笔顺和合适的间架结构书写汉字,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减少写错别字,又能使汉字书写越规范。
如果学生能做到以上三点,再加上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一学期下来,书写的汉字正确、美观的程度会大大提高,并且也有一定的速度。
三、教学生感知美、欣赏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当前,许多小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这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韦志成指出:“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汉字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要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一)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
“言为心声”。语言是传递心灵信息的工具,是师生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媒介。教师的讲解、启发、提问等都需使用艺术化的语言做到准确严密、字字珠玑、生动有趣,幽怀深情。对儿童来说教师的语言尤其重要。语汇、语速、语调、语态都要以“美”打动学生,吸引学生。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教师要善于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势和方式传递给学生,必将春风化雨,恰似秋叶融情。当然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语言还要不乏幽默与诙谐,他往往给人的情感以滋养,给人的心灵以抚慰。
(二)诱导学生认识汉字的形态美
汉字来源于象形文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逐渐从具体的形象中抽象出来,演化出变化多端而又简约精致的造型。其笔画形态来自于图画又美如图画。古人说,汉字之“横”如“列阵排云”,有庄重之美;“点”如“高峰坠石”,有飞驰之美;“竖”则如“万岁枯藤”,有苍劲之美。写字是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来抒发情感和描写意境的。由此可见,汉字本身就是一种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学生练习写字,虽然还不能深入理解写字的审美心理奥秘,但学生的感觉是十分敏锐的,一旦从写字中享受到美感,写字的审美能力就会逐步提升,审美心理也会更加丰富。
(三)指导学生体会课文描绘的景象美、形象美
通过课文中景象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如:《西湖的绿》、《草原》、《美丽的小兴安岭》、《可爱的草塘》、《桂林山水》等课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课文描述,捕捉美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在讲《颐和园》时,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追蹑作者的踪迹,神游“长廊”,领略那“昆明湖的旖旎动人”,“欣赏金璧高耸的万寿山”,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产生审美的情趣。在讲《颐和园》时,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追蹑作者的踪迹,神游“长廊”,领略那“昆明湖的旖旎动人”,“欣赏金璧高耸的万寿山”,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产生审美的情趣。再如,小说《穷人》中的渔夫和妻子桑娜,虽然生活很贫穷,但非常具有同情心。在教学中,应通过对这个人物形象的全面分析,使学生充分领会作者的美学观点:渔夫夫妇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高尚淳朴。又如《曼谷小象》中的阿玲更是一个美丽形象的化身。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审美能力,加深对作品的艺术美以及作品再现的自然美、情感美的认识和理解,受到强烈的美的感染,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热爱美好的大自然,树立远大理想的热情。在这里,美育和智育是互相促进的。
如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总上所述,通过多年的探究,本人肤浅地认为语文教学,不管形式怎么变化,课堂教学如果以文字、语言、美感为根本,就会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学习,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体验真、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也能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启迪了学生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章志光主编.《小学教育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教育部颁布.《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美]布鲁纳.《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5.[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韦志成.《中学语文美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邮箱: 010LZX@16.com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现状:
(一) 课堂教学太重视学生主体性, 而忽略了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 教师们都在积极地探讨新的教学方式, 但有些老师误认为以学生为主导, 就是组织学生讨论, 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在教学中老师成了真正的旁观者。缺少个别差异的指导。这样课堂气氛到是活跃了, 学生们的个性也得到张扬了, 但课堂上学生的随心所欲使得课堂教学秩序的很不稳定, 有的学生更是自行其事。这样主体、主导到是体现了, 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
(二) 课堂教学太强调形式的新颖, 而缺少实效性
很多老师为了展示多种方式教学, 如探究性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 但也就只停留方式方法上的改变, 实质并没有改变。虽然看起来学生因敞开心扉、大胆发言, 很活跃, 但最终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 还是扔掉了学生的智慧, 只顾灌输自己的观点。这样课堂的实际效益一点都不理想。
(三) 课堂教学太重视方法手段的先进性、多样性, 而缺少科学性
为了突出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先进性, 多媒体不该用时, 不必要用时, 为了体现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滥用。很多教学内容教师该讲的不敢讲, 该提炼的不提炼, 该评价的不评价。本来不需要通过探究得到的知识却在滥用探究;学生完全能够独立思考得出的结论, 却随为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这样根本就没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对于新课改, 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更好的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 使之与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二、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因此, 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们不仅要考虑涉及具体的教学方法、策略等, 还应考虑教学内容是否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等基本特征。我们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但由于数学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部分教师都存在重视讲授不思诱导。甚至连具体的解题方法、技巧都包办了。这样培养的学生缺创新精神, 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必须改变!以下是我对教学方式转变的几点感悟:
1、根据新课改要求认真切实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学习内容, 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自动的、建构过程。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做事, 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 设计富有情趣, 联系生活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以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 理解数学。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教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生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数学课堂教学中变单一讲授教学”为“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能够用, 适合用多媒体教学的就要用, 让多媒体的使用成为常态。本来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 我们把图像声音语言结合起来, 数学学习就会变得形象直观得多, 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会好很多。如果学生们能够用网络进行的学习, 就尽量用网络学习、收集信息, 进行分析思考, 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这样既可以深化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又调动了学生的数学实践和探索积极性。
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极倡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也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都要求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怎么办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到: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自主探究兴趣。为此, 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 (2) 在例题、习题的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例题和习题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适度变形和拓展, 引导学生分析探究,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及时进行评价,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标准已发生重大变革, 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只有让不同的人得到适合其自身的不同程度的发展, 评价才有价值, 才是成功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标准强调的是学生个体的实践阅读,是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感悟在成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入到教师日常的课堂中,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那么怎样在课堂中让学生感悟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在品味语言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作者借以表达思想的工具,学习课文必须凭借语言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语言,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积累吸收新的语言,并努力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一篇优秀文章,总有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即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句段、标题等,它们或统领全文,或概括内容,或提示中心,或揭示内涵,或表明作者意图,或流露作者情感,是破解全文密码的关键所在。教师若能抓住这些“悟点”,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对“悟点”进行推敲,是感悟的有效策略。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
品味语言,其思路应是从内容的表达出发,从篇章的整体着眼,训练学生结合语境,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语言的语境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品味语言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品出“言外之意”。比如《荷塘月色》一文中,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作者运用“点缀”“袅娜”“羞涩”等词语,将荷花拟人化,赋予荷花以袅娜的体态、羞涩的表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盛开的荷花娇小玲珑、柔美的特点以及花骨朵含苞待放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察出作者的情感轨迹,通过朗读传达出作品所蕴含的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二、在质疑问难中积淀感悟的底蕴
语文教学是让学生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素养的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朱子读书法》中这样说道:“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悟始于疑。会质疑提问不仅是学生会思考会学习的表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与以往课堂比显然了张力与魅力,学生有积极性了,思维活跃了,创新的火花产生了。当然要让学生问出水平来,教师还需要精心地引导。如在教《雨巷》一课时,在分析这首现代诗歌的主旨时候,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诗人笔下的雨巷这一环境有何特点?在这样的一条雨巷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诗人又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从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几个问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前几个问题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做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几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提问给了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有利于学生通过感悟充分了解本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在实践体验中共享感悟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体验是新课程的教学原则之一,它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继而建立文本与形象之间的联系,使文本与形象沟通起来,促进学生积极的体验。教师可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直观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变文为画,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变枯燥为有趣,为学生引入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感悟语文,陶冶情操。
在阅读课文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课文的情感都会与学生曾有的生活相互作用,可以让学生通过感悟去想象自己曾有过的情感体验,发现并抓住学生与课文情感相联系的甬道,让课文美好情思与生活发生真实的联系,进而养育并提升学生富有诗意的、纤敏的心灵,富有良知的、充溢着真情的善性。教师还可以通过绘声绘色、情真意切的描述,把学生带入到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想象出生活的画面,从而产生心灵的感悟。
【感悟高中语文课堂】推荐阅读:
高中美术教学心得感悟12-06
感悟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07-16
高中生入学军训心得感悟10-02
国庆节的感悟高中作文11-25
成长的感悟高中作文1500字12-06
高中生社会实践感悟12-27
高中三年人生感悟总结05-26
感悟走过的岁月高中优秀作文12-10
高中生活的一点小感悟作文06-18
暑假心得作文《暑假感悟》高中优秀摘选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