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23-0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只教给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行的, 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力的机器, 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爱因斯坦

教育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要使学生变得聪明, 一个是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世界著名教育改革家艾伦·德瓦艾特

1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当今社会, 环境开放、多样多变、快速发展;信息流变、网络拓展、风险频发;自主自由、竞争激烈、分化明显。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大学生在这一社会条件下成长;学生心理特点是时代特征、青年特点结合的产物, 是社会多样性、复杂性的反映。在就业面前, 受市场体制与竞争压力影响, 大学生显示功利性与物本倾向。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 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他们只知道世界很精彩, 却不愿意付出辛勤的汗水, 吃不了苦。同时, 这些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未曾经历物质的艰辛, 他们对事业和幸福的理解不同于前辈, 在参加工作后, 有些毕业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缺乏敬业精神, 缺乏社会责任感, 他们忠诚于企业的愿望不强烈, 敬业精神大打折扣。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 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办法不多。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 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教材建设滞后,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 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2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

2.1 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确立价值目标与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在就业、创业教育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具有求新性, 他们的思想活动具有波动性, 易受错误现象、舆论的影响和左右, 尤其是在社会变革激烈的当今社会中。我们在就业、创业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弘扬其求新性, 指导其波动性, 在鼓励他们勇于探索, 积极创新的同时, 使他们即便遭遇各种各样的外在碰撞、内在冲击和内外诱惑, 即便自身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都始终保证不受影响, 始终保持核心价值观的基准。

2.2 引导学生全面、历史、理性对待社会就业现状,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

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 高校学生关心国家, 关注社会发展, 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较强;另一方面, 性格和心理还不成熟, 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不够, 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比较偏激。这些特点对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产生的直接影响是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很容易迷茫, 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又很容易见异思迁, 有一部分毕业生宁可找不到工作也要死守或涌向东南沿海“大城市”, 即使西部贫困地区出来的高职学生也不愿意返回家乡做贡献。基层单位对人才的渴求与大学生追求“大城市”择业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这种状况若长期发展下去, 必然会给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我们在开展工作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真正了解社会, 清醒地认识各种社会现象, 学会辩证分析, 多从建设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 形成积极的从业态度。

2.3 建设高度紧张与高度放松的培养环境, 增强教育的亲和性与有效性

在就业、创业教育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内容的渗透, 同时也是教育形式的渗透。教育工作者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选择方向与发展, 而不是“管”他。现在的学生往往认为不需要“管”他, 总认为我们“罗嗦”, 产生对教育的“排斥”, 因而要求我们能客观的分析问题的存在, 善于做学生的引路人。

当今社会竟争领域、虚拟领域、风险领域和多元文化这四大领域的相互渗透与发展形成了当代社会复杂的系统。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往往消极与积极并存, 呈现出多样性发展, 因此需要我们建设高度紧张与高度放松的培养环境。现代社会要有创造性, 必须创造出紧张的学习环境, 但学习过后要有放松的环境, 故加强教育理念与教育形式的改进是必不可少的软件建设。

3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原则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过程中首先应做到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工作, 寓教育于引导之中;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主体工作, 寓指导于辅导之中;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工作,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其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 把“尊重理解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作为基本信条;把“学生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根本尺度;把“最能代表学生利益, 最能反映学生愿望, 最能体现学生素质发展要求”作为根本目标;把“了解学生愿望, 维护学生利益, 关心学生生活, 服务学生发展, 引领学生进步, 促进学生成长”作为不懈追求。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是靠人文关怀、道德情感, 靠人性化管理、人情味服务。情通理顺, 入情入理。只有情感上的凝聚力、人格上的亲和力, 道理才能入耳、入脑、入心。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关爱,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信。

4 不断探索就业、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学校党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就业、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作向社会培养输送合格人才, 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要成立由学校领导、招生就业处、学工部门、各系党总支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就业工作中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组织建设一支由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学生辅导员共同组成的教师队伍, 在日常教学工作和就业指导中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求职技能的培养, 夯实学生就业、择业的基础。

二是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引导。通过开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选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 请他们现身说法, 开阔学生就业、创业的思路, 激发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给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充分、全面、安心、满意就业, 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途径之一。因此, 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成功,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就业,创业,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夏晓峰.浅谈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难的问题[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08.

[2] 唐爱芳.论高职就业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高宏.大学生常见择业心理障碍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4] 吴维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D].西南大学, 2008.

[5] 杨金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 吕春艳, 方育阗.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要发挥党建窗口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上一篇:吉林市某商厦重大火灾原因认定剖析及思考下一篇:镇北地区侏罗系油藏富集规律研究及建产目标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