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精选10篇)
一、思想政治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受教育理念和教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就目前来看,许多高校仍没有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
(一)创业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不够
在大学生中,很多人认为只要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没有必要进行创业,将创业当做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创业是适合少部分人做的,觉得自己缺乏创业的能力,也没有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对自己去创业没有自信心,缺少敢拼、敢闯的韧劲。对于大学生的这些认识其实就是对创业的理解不够、不透、比较狭隘。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老师在平时的引导过程中,涉及创业方面知识较少,导致了学生缺乏创业认知,进而造成了对创业的片面理解;另一方面是学生自己不主动去了解创业方面的相关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创业教育形式单一
针对目前高校的现状,创业教育还没有完全能融入学校的整体育人体系之中。创业教育有些被边缘化,学校没有真正将创业教育重视。很多大学生了解创业是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而真正将创业课当做一门课程进行全校范围内上课,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创业教育没有融入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例如,学生学习的是经济管理、艺术设计、冶金、材料、土木、会计等专业,那么如何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专业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创业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许多人一提到创业就想起做销售、开工厂,那是很狭隘的思想,其实创业无处不在,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可以考虑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多分析市场,从中找到创业的项目。这些创业能力都是需要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见、多闻、多思,因此,高校中的创业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专门的创业课程,还需要专业课老师在上课期间做相关的辅导,通过多角度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目的。
(三)创业环境不够完善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创业环境在我国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就现阶段而言,还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有利的社会条件。首先,社会难以给足够的创业空间和技术支持,导致很多具有热情高涨的大学生在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条件下放弃创业。其次,关于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大学生创业方面,政府和社会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够,倾向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多,保护大学生创业者权益的法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合体,它需要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的有效联合行动才能形成一股合力。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措施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整个社会创业大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为社会带来一股新兴的创业方式与想法,它也是一种拉动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培养、挖掘、提高大学生创业积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观念,注重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
创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塑造大学生的创业人格。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当做单一式的灌输和传授,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有创业思维,进而逐渐形成创业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培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在创业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重视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第一,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需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第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第三,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并与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有机结合,让创业计划大赛成为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课堂,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第四,带队学生考察参观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明白企业的困境,感受企业的艰苦奋斗精神,分享创业成功的快乐。第五,重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平台。
(三)采用宣传激励教育、典型教育、咨询服务等方式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关键词:儒家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儒家思想,是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的最悠久的精神宝藏,它在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及整个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都起过巨大的作用。理论和实践证明,儒家思想的优秀成分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如能很好地吸收和运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1.以仁爱为本,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家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和”精神。“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它一方面强调为别人着想,另一方面强调自我约束。这种思想不仅提供了人我关系的准则,同时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方法论原则。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等观点,正是从这种“仁爱”原则出发,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强调“人和”、“和谐”、“和为贵”、“和气生财”的思想。“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和实现“仁”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儒家这种人本主义原则,体现了人与人相爱互尊、团结和谐的人道主义。这一美德对于我们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处理矛盾仍然产生着积极作用。今天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美德,讲文明、懂礼貌、知礼节,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以集体为本位,强调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儒家德育推行的基本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正是在这种以天下利益为重的整体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和追寻“廓然大公”高尚境界的道德要求。显示出为国家、民族、集体的献身精神,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成为人民所尊奉的道德品质。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凝聚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这一优秀传统加以改造与继承,必将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尤其是有助于克服利己主义,抵制腐化堕落行为。
3.重视家庭伦理,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人伦在儒家思想中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二是指处在人伦关系中的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父慈子孝、君惠臣忠、兄友弟敬”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规定了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伦关系。这种人伦关系一方面强调下对上的尊、亲、孝、敬、恭等道德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同样强调上对下的礼、爱、慈、友、宽等道德责任和义务。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其中难免有不适于当今社会的糟粕,但其旨在家庭社会之和谐,至今仍有其启迪意义,诸如:抚养子女、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要求;“孝”被称为一切道德的根本,是所有“教化”的出发点。孔子认为,从一个人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可以判断他对别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
4.高尚的精神境界、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儒家传统道德的灵魂
儒家认为,精神追求是人生的最大快乐。而在精神追求中,最高尚的就是道德追求,以道德高尚的理想人格作为人生奋斗的榜样。孔子把追求崇高的理想与信念看作“仁”的最高表现,提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这种道德境界,对于我们形成不畏强暴、不屈不挠、高风亮节的民族气节和人格尊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研究和汲取儒家思想的优秀遗产,直面困难,乐观向上,开拓进取,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质朴的优良品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有功,惰无益”等早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态度、审美标准、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更应广为发扬。
5.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强调身体力行
儒家思想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强调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实践。孔子讲“修己”、“克己”,提出“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省”;孟子讲“养身”、“养性”;明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都特别强调道德实践,认为这是知善、行善并达到成贤成圣的关键,认为一个人只要立志行仁,而且一以贯之地笃行不已,才能成为无愧于天地人间的高尚的人。
二、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儒家思想强调道德核心是“仁爱”,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
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核心是“仁爱”,把“仁”概括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了“仁爱”的思想精髓,其他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伦理观点,也是人们所适用的。儒家思想的合理因素与大学生的德育目标是相适应、相一致的。通过批判地学习和弘扬儒家伦理思想,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诠释,能够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目的,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儒家所倡导的这些人生观,用来教育当代大学生,既能医治少数学生存在的麻木心态,又能唤起生命意识,拓宽其精神空间,催其奋进,促其进取,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儒家思想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倡导见利思义,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 成长于社会的转型期, 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相互影响和渗透, 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多元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 他们的时代精神、竞争观念明显增强, 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意识, 诸如主题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民主意识等。这是他们的主流, 是积极的一面。同时, 由于他们生活经历简单, 对许多问题缺乏深刻、透辟的认识, 面对复杂的价值环境,容易导致一些人认知与行为背离、价值目标与现实取向背离,而这与价值观都有直接联系。今天,我们用儒家思想的义利观引导大学生树立价值观, 一要借鉴其有益的内涵; 二要充分认识和肯定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积极的价值观念; 三要把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遵守社会公德作为教育的重点。
3.儒家思想倡导胸怀天下、立志报国,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曾经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党中央先后下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等文献,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做了明确规定,使爱国主义教育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并将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大学德育工作要让广大学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把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通过大力弘扬传统儒家所强调的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所倡导的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的集体主义思想, 使大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社会的整体利益同广大青年学生的个人利益乃至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从而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自觉地把自己的忠诚、爱心、智慧和勇气、知识、才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繁荣和富强尽自己神圣的爱国义务。
4.儒家思想强调“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主张“谦恭礼让”和“严己宽人”。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且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受商品经济影响,受逐渐渗透的西方思潮和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的影响,他们不少人以自我为中心,主张个性的自由发展,社会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我行我素、自私自利、得理不饶人,甚至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因此,用儒家的“仁爱”精神去引导学生,让他们懂得在人际交往中,不能过分强调自我感受,明白个性的释放应建立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谨防自私心理作祟,努力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甘愿吃亏、奉献,不求回报。这些对当代大学生来讲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用这些思想来教导大学生,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逐步培养宽容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儒家思想教育的途径
1.吸取儒家思想中健康的伦理道德观
长期以来,高校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却忽视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的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倡导经世致用。因此,正确地介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应将传统文化引入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发挥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2.将儒家思想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长期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社会结构、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经典文献、制度等形式存在着,而且还广泛地以积淀而成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形式存在着,成为“遗传文化”。它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和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成为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活在这种背景之下的大学生,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承受者。其中绝大部分是间接地、不知不觉地接受的。如何客观地分析、看待、学习、利用传统文化,净化大学生的思想,应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3、利用现代化手段,传递给学生儒家思想
通过教学设备、网络、多媒体等,传递给学生一些新的信息,从而增强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如电视里百家讲坛中的《于丹心语》,这是专门介绍孔子思想的,也许她的观点不一定符合学术性的严格要求,但是将束之高阁的优秀的东西通俗化,并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也不失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可以增加学生对孔子思想的了解。
4.从时事热点着眼,利用一些新闻热点作为契机,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社会上不时有一些热点问题,如中韩传统文化之争、关于中国龙的形象的争议等,可以用来提高学生对传统精华的继承,以此来弘扬中国的古老文明,从而宣传儒家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这些时政内容也可以成为教学资料,从学生的整体角度出发来运用和实践儒家思想,有利于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当然,必须看到,儒家思想中也渗透了许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消极作用的成分, 如轻视劳动、等级尊卑、封建迷信等消极观念。因此,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吸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摈弃糟粕和陈旧过时的东西。只有做到古为今用,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拓展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李曼.浅谈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关键词]情感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重要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为教育内容,通过沟通、交流帮助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行为倾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有很高的理论修养,更要具有很高的实践能力和亲和力。情感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做好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先导,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疏导方针的先决条件。情感教育要用真情实感去触动、感染、教育,引起广大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说教的目的。因而,采用动之以情的情感教育,以情为基础、寓情于理中,增强理论教育的接受性、认可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就尤显重要。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1.情感教育的内涵。情感,是伴随着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感教育,即指通过情感交流触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促使人们在相互信赖、彼此尊重的心理基础上,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教育方法。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西方学者把情感教育看成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教育形式。我们要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情感教育的特点。一是把情感领域视为教育的目标之一。要强调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的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使人的情感得以发展和升华,从而促进个体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的升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是把每个学生视为具有独特体验的个体。要强调尊重个体、尊重个性、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与学生带着感情投入教学,形成互动和交流。
三是把情感教育视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情感教育不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教育形式,而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对学生情感的了解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认真地分析工作对象的情感,化消极为积极,从而达到转变思想认识的目的,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一项重要艺术。大学生情感发展到一个丰富、饱满的时期,利用情感原理去做工作是十分有利的,易于转变大学生的思想,提高其认识。古人云:“有所知,才有所爱。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认识提高了,才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世界,这样就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情感教育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条件。情感教育是一种感化教育,易于老师和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沟通,便于解决思想问题,发挥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就是从感化着眼,以情动人,寓理于情中,以淡化教育角度,强化教育对象的思想认识。这种教育彼此易建立感情,易思想交流,收到教育的目的。
3.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有效手段。现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理智、情感的发育阶段,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情感丰富、思维活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利用情感进行教育去做工作,易于转变大学生的思想,加强沟通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工作通了,大学生的认识提高了,便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首先,大学生情感丰富,易于凭借个人感情去认识世界,感性冲动较为频繁。对许多事情容易动情,易于产生情绪行为,这种行为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可以激励大学生做好每件小事,有时也可能导致一失足酿成大错。对待大学生这种情绪行为只有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工作,才能有效地触动他们的情感领域,接受劝诫,引导他们加强情感的自我控制。
其次,80后的新一代在思想上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感性思维等特点,社会阅历浅和实践经验匾乏,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还不够强,对有关事物的情感体验也比较肤浅。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动之以情,这样不仅可以疏导他们的逆反心理,也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得生动、灵活,更加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总之,情感教育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好方法,运用得好就会使教育对象心悦诚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1.动力作用。情感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的主动力,高尚情感的培养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思想决定着行动的方向,情感教育则影响着思想的形成,乃至性格的形成。所以,情感在思想教育中有强大的动力作用。
2.调节作用。大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形成某种不良习惯,可能造成情绪纷扰,可能产生消极的情绪。根据学生的情感情况有针对性地调节纷扰,才可能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和情操。特别要加强正面教育,强化正确积极的情感,克服错误消极的情绪。大学生中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他们心灵中闪光的乐西,要善于点燃他们自尊心、集体荣誉感和亲情的火种,这对于克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都有重要的影响。
3.激励作用。情感教育可以唤醒心中的情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发展由于竞争而导致的良性互激心理作用,如通过树立典型,激发群体成员奋发赶超,也可以开展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让群体成员在竞争中互相激励。这里要注意引导大学生由个人竞争心理升华为集体竞争的心理。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恶性互激向良性互激转化。可以把这种争斗心态引向完成集体任务,变成为集体做出贡献的高尚情感,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4.期待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表现在对学习和希望成才的期待上,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形式关心学生,使学生自立、自爱、自强。这种期望具有高度的感召力、推动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对思想政治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情感的期待功能,会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力量和信心。反之,则会产生一种遗弃感和目卑感,甚至产生嫉妒、怨恨的心理,品行变劣,对社会、家庭和教师往往存有报复和抵制情感。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品德和思想教育的效果。
5.感染功能。教师的态度和情感决定了自己在协调师生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情感是师生心理协调的基础,没有情感就没有交流。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而且要善于以感情教育感情。例如教师首先要对事物抱有正确的情绪态度,而且感情要真实,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得到共鸣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先进人物的崇高感情对学生进行教育,无疑将会对学生的感情起着巨大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松发.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2005(2).
[2]尚鸣谦,徐万彬.情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德州师专学报,1997(3).
我校地处井冈山脚下,周边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多年来,根据大学生思想特点的不断变化,充分挖掘和利用井冈山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
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党委重视,凝聚共识,确立以井冈山精神办井冈山学院的办学理念
井冈山精神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中央领导及教育部和省、市领导同志来我校视察工作时反复强调,井冈山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一定要发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多年来,我们牢记各级领导的指示,以井冈山精神作为学校的办学育人之魂,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二00四年五月井冈山学院成立后,在全校开展了为期半年的“确立先进办学理念”的大讨论,校党委、行政明确提出了“以井冈山精神办井冈山学院”的办学口号。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情况、新特点,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学校党政班子明确提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进一步利用井冈山的优势,更充分地挖掘红色教育资源,走出一条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教育学生的新路子。具体思路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井冈山的红色教育资源,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课程开发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努力开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多年来,学校要求以院(系)、班为单位,开展“十个一”活动: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重走一次红军路,学唱一首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红色歌谣,撰写一篇有关井冈山精神的论文,参观一次革命旧居旧址,参加一次井冈山精神研讨会,观看一部有关红军的影视剧,种一棵井冈山常青树,帮助一位贫困学生,为老区人民至少献一次爱心。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挖掘资源,开发课程,促大学生全面思想素质的提高
为了充分挖掘井冈山的红色教育资源,学校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中心,形成了一支力量较强的学术研究团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几年来,该中心成员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国家级11篇),出版专著1部,承担了2项省级教改课题。值得提出的是,不少在校学生也参与到研究中来,有些学生关于井冈山精神
研究的论文发表在省级学术刊物上。
青年学生从全国各地来到井冈山,把井冈山学院作为他们的求学之地,我们认为有责任有义务把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传授给他们,并以此作为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的重要体现,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此,近年来学校开发了一些富有井冈山地方特色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等选修课。经过前些年的教学实践,学校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校正式开设《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必修课程。目前,教材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名专任教师已作好充分准备。据悉,为大学生开设《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必修课,此举在全国高校尚属首创。
井冈山学院成立后,一直把学科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经过努力,现在全校教师正在形成一个个学术团队。为更好地发挥井冈山红色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使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学校把井冈山精神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予以扶持。为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体现校党政确立的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的理念,以校领导领衔并由一批学术骨干组成的中共党史(井冈山精神方向)学科的建设正在迅速推进。现有的14名学科成员中,有博士3人、硕士2人,11人具有高级职称。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政法学院教学一线,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特别在井冈山精神研究领域都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发表了一系列科研论文,主持或参与了省级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目前,该学科的发展目标已经明晰,基本框架确定,团队组建初步到位,课程和教材建设基本成形。根据现有条件,该学科目前已确定“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斗争史”、“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研究方向;团队成员已申报了一项国家级课题;此外,该学科还在策划编写出版资料性与理论性为一体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系列丛书》,通过集体攻关,陆续推出《人物篇》、《事件篇》、《基础篇》、《精神篇》、《领导关怀篇》等系列
著作。
三、文化熏陶,拓宽载体,促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
为加大井冈山精神宣传教育的力度,学校经常邀请全国劳模、井冈山精神讲解员毛秉华,井冈山斗争史专家黄仲芳等专家学者来举办有关井冈山精神的学术讲座,加深大学生对井冈山精神实质的理解,使大学生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活动,校园网开辟了“红色摇篮”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此外,学报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等研究专栏,校报跟踪报道学校利用井冈山红色资源开展活动的情况,使大学生长期处于井冈山精神宣传教
育的氛围之中。
从1991年开始,学校利用暑期多次组织采写勤奋工作、甘于奉献的校友的典型事迹并结集出版,进行广泛宣传,在大学生中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典型。到目前,共出版了《红土地上的奉献》(一、二)、《希望从这里诞生》校友事迹报告文学集三册,以大量生动的事例对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
以井冈山红色资源为主题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1986年至今,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红色歌谣大合唱、井冈山斗争史和庐陵文化为题材的舞蹈表演及摄影、美术作品展等形式,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其中舞蹈《井冈翠竹》选送全省第四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并荣获一等奖。该节目还参
加了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演出。
精心组织“五十助一”活动,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精神。从1996年开始,学校号召有条件的学生每月节约一元钱,每50人资助一名家庭困难学生。近10年来,参与捐款的师生超过2万人次,募集资金10多万元,有近千名贫困学生受到资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井冈山师院名誉院长王梓坤教授也积极为“五十助一”捐款。有的领导、教师还因此与一些特困生长期结成帮扶对子。这不仅体现师生情、同学情,而且是井冈山精神中无私奉献精神在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积极辅导大学生开展井冈山精神和庐陵文化课外学术研究活动。近几年共有10多名学生在学术刊物发表《井冈山通往湘赣的秘密交通线》、《袁文才、王佐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贡献》、《论井冈山政治文明星火燎原的必然性》等论
文并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四、实践锻炼,亲身体验,促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
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自从1986年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推出“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以来,我校就充分发挥井冈山红色教育资源的优势,明确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坚持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开展“三下乡”相结合的原则;1997年,学校又提出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弘扬井冈山精神、实践“三个代表”相结合的要求。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十余支社会实践小分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基层和农村,亲身体验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老区基层的实际,开展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宣传、先进文化宣传、科技扶贫和企业帮扶系列活动。在送戏下乡、挂职锻炼、参观考察等过程中,既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同时也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深入开展“重走红军路”活动。近年来,学校要求各班级利用军训、暑假或节假日,组织大学生步行上井冈山。他们自备干粮,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一路寻访老红军,搜集整理红色歌谣、地方人文资源,参观三湾枫树坪、茅坪八角楼、黄洋界哨口等重要革命旧居旧址,同时将“文化、科技、卫生”送到田间地头、敬老院和军营。晚上则借宿在中小学的教室,睡在课桌上或打地铺,还请老红军或专家讲井冈山的历史与传统,使大学生亲耳聆听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感受当年红军之路的巨大变迁,受到直观形象教育,同时还使大学生磨练了意志,强健了体魄。此项活动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建立基地,组织参观学习。学校将吉安市的毛泽东、朱德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白鹭洲书院旧址等列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庐陵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分期分批
前往参观接受教育。
五、长期坚持,形成特色,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由于学校党政班子十分重视井冈山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色,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与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8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12次被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授予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从而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同。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不断展开,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这对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好的契机.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 者:欧阳儒阳 周海明 陈金勇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安徽,淮南,23刊 名:淮南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N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1(6)分类号:H41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胜任特征
一、征稿对象
专兼职辅导员
二、案例内容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途径,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脉搏和各方面需求,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学风建设、党团建设、资助育人、恋爱交友、就业指导、违纪学生教育、心理危机干预、网瘾学生引导、人际交往、突发事件处理等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取得实际效果的好做法、好经验。
三、案例要求
1.主题突出,观点正确,措施具体,方法科学,特色鲜明,剖析深刻。案例须是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独立进行或团队进行的典型个案,应客观真实,不得抄袭或杜撰。为保护学生隐私,可隐去学生相关信息,如“某某学院、某某班级、某某学生”。如用化名,应标注“化名”字样。
2.案例应注重学生本人的教育转化过程,注重辅导员自身在教育引导过程中的理解、思考和提升。案例应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对于其他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具有借鉴意义,具备推广价值。
3.案例以第一人称进行撰写,要求条理清晰,语言平实生动,文风亲切、自然,避免进行不必要的情景描写和气氛渲染。案例要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内容可懂可信可学,力求在真情实感中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4.案例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篇幅包括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深入细致的解决过程、具体有效的处理措施、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以及简要的工作启示等。
四、编纂体例(详见附件2)
1、案例题目:
2、案例正文部分(包括引文,案例内容,解决过程,具体做法,工作成效,启示共六部分内容);
3、作者学院、作者姓名(如,化工学院张三);
4、两道思考题(要求紧扣案例内容,能够开阔思路、给人启迪、引人深思)。
五、推荐篇额
各学院1-2篇。
六、截止时间
一、“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改革开放已显现出明显成效,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充分享受国家飞速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同时, 这也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 各种思想、生活理念层出不穷, “90后”可以说是富裕的物质生活和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与之相对应的就是“90后”大学生所具有的新特点。曾有人用“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来描述他们, 用“新人类”、“新新人类”、“另类”来界定他们, 用“小资”、“愤青”、“啃老族”来形容他们。然而, 从抗击雨雪灾害到反对“藏独”分裂, 从护卫奥运圣火传递到参与抗震救灾, 他们正在以实际行动改变人们的看法, 呈现出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鲜明个性特征, 是“缺点突出、优点也突出”的一代[1]。
(一) 积极进取, 大胆追求, 热爱思考, 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持久的动力
“90后”大学生大多具有较优裕的条件, 这让他们更加大胆追求, 无所畏惧。他们具有年轻人的热情和新一代青年的创造力且热爱思考, 做事喜欢探索新方法, 但缺乏持久动力, 往往理想空泛甚至没有理想, 对人生的追求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 给青年人一些理想、成才、奉献方面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二) 时代感强, 竞争意识增强, 功利主义浓厚
“90后”大学生生长的年代恰逢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时期, 这让“90后”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把握机遇的重要性。同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 竞争的普遍化、规范化, “90后”大学生也意识到激烈竞争存在的必要性, 同时自身竞争意识增强, 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态, 正确对待竞争和友情, 理性处理好人际关系。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他们体现出强烈的表现欲望, 通过竞争, 他们得到了锻炼, 增长了知识, 促进了奋发向上。但竞争也使一部分人对功利的概念愈加片面, 做事目的性过强, 用一种“应试”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工作。有些人甚至过分注重实效性而忽视了事情本身的意义, 无法体会做事的乐趣和它能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当问及“你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的设想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 学生的选择依次是白领 (42%) 、企业家 (25%) 、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 (15%) 出国发展 (8%) 。在关于偶像和榜样的调查中, 八成“90后”大学生在选择文体明星为偶像的同时, 还表示自己崇拜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 并以他们为偶像或榜样。
(三) 个性特征强, 主体意识强,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心理抗挫能力不足
“90后”大学生大多具有较明显的个性并且以此为骄傲, 敏感好奇, 追求时尚, 极力想摆脱外界的束缚和干扰, 他们有着较强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期待被了解和认同的内在需要。只有尊重他们的个性, 才能与他们进和溺爱。尤其一些孩子在夸奖和赞美中长大, 心理抗挫能力严重不足。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 抗压能力明显不足, 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 心理会留下阴影, 甚至有5.1%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 只有9.4%的学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四) 人际关系网庞大, 获得信息的能力强, 自制力不足
手机、电脑、相机等数码产品非常普及。“90后”新生中, 91.9%的学生配有手机, 几乎实现“人手一机”, 各大高校都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供应, 网络使用方便。这些通信工具为他们创造了联系同学、结交朋友的基本条件。学生可以方便地联系同学、老师, 主动获取各种需要信息。调查显示, “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短信和QQ等方式。“发短信和打电话”、“聊QQ”分别以74.1%和63.7%的比例高居榜首;而传统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则不被“90后”大学生青睐, 仅有17.4%和13.8%的“90后”大学生愿以这种方式交朋友。同时, 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 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调查显示, 100%“90后”大学生至少有一个电子邮箱、一个网名, 80%的“90后”玩过网络游戏, 还有20%的“90后”拥有自己的网络博客, 10%的“90后”随身携带电子图书。但是由于自制力不足, 手机和网络的娱乐功能也被广泛应用, 有42.3%的被调查者认为互联网娱乐多于学习[2,3,4]。
二、开展“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新特点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教育机制和指导思想应结合“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 积极作出响应。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贴近学生实际,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 注重教育内容的真实性
教育内容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引导的力量和源泉所在, 没有科学的教育内容, 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收到实效。因此, 教育内容是教育过程的关键, 更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最贴近事实的道理、理论也最能打动人, 有说服力, 体现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能够收到实效。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体现在理想信念教育对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上的有机统一。因此, 真正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不可能来自于对客观事实真相的掩盖, 来自于对教育对象的欺瞒, 而是来自于教育内容的真实性[5]。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上一些弄虚作假现象十分反感, 他们要求了解事实真相, 强调务实精神, 这些都是好现象,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保护他们的同时, 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 积极搭建政治思想教育平台, 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课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务必将课堂时使他们受到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通过社会实践引导, 增强学生的服务精神, 让学生在奉献中升华自己;充分发挥大学的党团等先进组织的作用, 保证爱国且思想先进者入党, 党员带动整体的进步;运用多媒体等硬件资源进行爱国教育片等积极思想的宣传, 让学生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下熏陶爱国情操;开展实事研讨会等具有参与性的活动, 真理愈辩愈明……
(三) 重视网络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开始关注社会, 并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接触社会, 仅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很难保证教育的实效性。如果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 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具体操作比较困难, 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宣传片进行引导、教育。尤其需要注意避免一些消极宣传品的负面影响。例如, 住房是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 房奴问题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在大学中也引起不少讨论。很多学生甚至已经坠入“蚁族”的担忧之中, 这对政治思想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障碍。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建立在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教育家涂尔干说过:“就像牧师是上帝的阐释者一样, 教师是他的时代和国家伟大道德观念的阐释者。”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思想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效果。
(一) 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江泽民同志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 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三个方面、24字要求, 希望广大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严谨笃学、与时俱进”[6]。精辟地概括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指明了工作的方向。
我国文化传统讲究言传身教,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自己的威望和形象。随着时代的进步, 教育工作者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前提下, 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通过自学, 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储备, 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另外, “90后”大学生大多有比较明显的个性, 讨厌空洞的理论说教, 因而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 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 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一些教师通过人人网、QQ、BBS等与学生进行交流, 贴近学生的生活, 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另外, 教育工作者面对个性的“90后”必须要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美国鲍德温研究了73位教师与100名学生间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 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自身思想水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二) 各个年龄段的教育者各尽其才
年轻的“80后”教师与学生的成长环境更相似, 思想也更接近, 更容易和学生取得思想上的共鸣, 因此, 教高的科学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思维敏捷, 接受新事物快, 但由于其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 有的青年教师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深刻理解, 容易产生认识误区, 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对青年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7]。保证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等于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铺平了道路。
一些资历很深、又颇具人格魅力的老教授、老教育工作者也备受学生的欢迎。尤其是那些专业知识广博又在科研领域有一定成果的老师, 很受学生的拥戴。如果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老教授资源, 进行一些基本思想教育, 或者在课堂教育中渗透或者开展一些德育方面讲座, 会有很好的效果, 让学生感受学者风范的同时又得到思想的洗涤, 常常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三) 教育者也是管理人员
辅导员兼任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 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 责任重大, 需要努力将思想教育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细节, 保证思想端正、爱国爱民的学生得到鼓励和表彰, 思想上不到位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辅导员教师应该具备一些管理学知识, 甚至专门进行一些这方面的学习, 将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标准化、正规化, 这样可以让教育者少走弯路, 自身获得更多科学可靠的工作经验。
四、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 新加坡道德教育及启示
把公民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重视儒家伦理对公民的教育作用。仅有公民道德意识并不能真正实现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 关键在于转化为道德行为。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强调国情, 强调国家利益, 强调新加坡特色, 强调内容形式应符合时代要求”[8]。新加坡的公民素质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如果我国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德育, 不仅会为我们培养合格接班人, 而且能使我国全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二) 日本青少年教育及启示
日本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国家全面干预“道德教育”, 由政府指挥、文部省操作执行;《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是日本教育实施的依据,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依据;感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国情相结合, 特别强调对青少年进行国际意识的培养;大力提倡并推广“体验学习”活动, 培养青少年的生存能力、创造力、劳动观念和集体协作精神[9]。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日本教育的成功, 而日本教育的很多方面都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我们应该在向外学习的同时深挖中华民族文化精髓, 让我国青年充分享受这无价的文化遗产资源。
(三) 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启示
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公民教育”大多由政府间接管理、指导调控, 教育内容体现了国家意志, 思想控制是非常严密的, 但在组织上则是进行间接调控;把宗教信仰与政治信念巧妙地联系起来, 并采取多种方法营造公民宗教的浓厚氛围, 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以及参与政治的能力;着眼于全球化和多元主义, 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比较鉴别中增强青少年对美国精神和信仰的认同;德育工作大都围绕青少年“品质教育”活动展开, 旨在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采取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工作的方式,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10]。
综上所述, 随着新时代的带来,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 主动去了解、剖析新一代青年的心理特点, 及时改进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人才培养目标展开教育工作, 力求使“90后”新一代青年人发扬新时代的优点, 摒弃负面影响, 成为一代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摘要: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 “90后”具有很多特有的特征。随着“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遇到许多新的挑战。本文结合“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 针对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方面提出建议, 并介绍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经验, 以期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90后”大学生,启示
参考文献
[1]马永春, 李洁.“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5) .
[2]万敏.“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S1) .
[3]张莉.“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辅导员工作对策探析[J].科技信息, 2009, (22) .
[4]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 2008-11-12.
[5]王秉琦, 王成文.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针对性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2) .
[6]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2-09-09.
[7]马辉, 魏薇.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
[8]史永隽, 李海凤.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启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 .
[9]李望舒.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4, (6) .
关键词: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1
一、专业素质教育
专业素质教育是贯穿于每一时期、每一环节的教育活动,并不是某一阶段、某一层面、某一些人的任务,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专业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否则,很容易事倍功半。实践中逐渐暴露的问题也证实了这点,如将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成立一个部门、开设几门文化素质课,课程的设置缺乏系统、规范,满足文化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文化知识的忽视,教学教师哗众取宠,选修学生在新的冒险等,这大大降低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教育部部长周济充分肯定了“主流”的实现”,好有意义的结果,并坦率地指出,“许多问题和挑战,相当多的大学生在政治和道德上概念模糊,缺乏道德责任和心理失衡等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相同的效果。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我国很多大学开设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个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 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整合的可行性
1,二者目的的合一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从建国前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发展到今天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是根据社会现实的发展要求而确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以及科技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重理轻文,轻知识能力,重做的事情轻的生命,如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且,两处理负面思想和校园生活的腐蚀青年的必要措施影响价值和追求社会转型期。
2.教育内容的交叉互补性。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是不确定的,但认为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的“五要素说”已得到广泛认同。在人民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发展方面,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五个要素。 因为我们国家大学太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决定了中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更注重人文素质教育,这从文化素质教育缘起于人文教育相对薄弱的理工类大学可见端倪。人文素质教育是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意识形态、道德、法律和秩序,心理”的内容,培养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总之,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已经不是过去以政治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年代了,也不是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与品德”,但是,如果上述五个因素,并将继续与时俱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的内容“两课”陈旧,单一,更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内化,培养“四有”全面发展的人。显然,文化素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是伟大的交叉互补。
3.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相似性。文化素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生如何“生活”,即将进入社会之前,学会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必须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宜情感熏陶,不宜灌输说教;不应以教师的人格环境影响特征。强大的风暴;高要求的培养,对环境依赖性强。因此,必须采取不同的两种途径和方法,结合直接和间接教育,设置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一起。为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保证主渠道直接教育的作用;强化全体教师的责任心,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渗透进各科教学之中,将专业教育、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融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倡个体的感悟与反思,促进知识的内化,最后形成稳定的人文素质与道德品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巧妙地培养人文素质和道德行为;等等。由此可看见,适合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同样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反之亦然。
4.整合的可行性措施。以南京大学为例,首先从专业到实践,从现实生活中找答案。南大十分注重发挥学科特色、专业优势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鲜活性,像历史系这样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例如,社会学院搭建了传统大型师生活动和以专业、课程教师为主组织的特色主题与特色小组活动,共同构成社会学院师生交流体系。物理学院加强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共建、商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等一系列举措都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其次,课外做学生贴心的小伙伴。党员学导制是南大创设的一种学生管理、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在2009年下半年,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最先开始按照1∶20的比例,为新生配备一批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以使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陆爱中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年龄接近,陆爱中很快就与新生打成了一片。“每周我都往新生宿舍跑两三次,开始还觉得尴尬,但是很快我们就找到了共同话题,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通过担任党员学导,陆爱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后,鲜活课堂,让学生乐在其中。在不断拓宽教师视野、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南京大学还充分利用科研优势、学科优势,及时将研究成果引进和融入课程教学。几年来,南京大学多名思政教师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等光荣称号,学生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到90%以上。
参考文献:
[1] 王枬 王彦 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摘 要:典型示范教育是一种能够有效实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鲜活的、触手可及的榜样引领学生思想潮流与价值取向的教育手段,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的创新,是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的拓展,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关键词:典型示范;求实性;群众性;导向性;层次性
当前,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方式与方法,破解传统的说教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是摆在每一位一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我们不难发现典型示范是一种较为贴近受教育者生活、易于引起受教育者心灵共鸣的教育手段。同样,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当前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创造性地开展典型示范引领教育活动。
一、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典型示范引领的必要性分析
1.典型示范教育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柄利器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的文化与良莠不齐的信息如浪潮般袭来,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导致了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弱化甚至被抵消,这种现象引发了当前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热议,甚至出现了5+2=0的悲观论调,即周一至周五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成果,在周六和周日两天就在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的影响下被完全抵消了。这说明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与方法已经不足以应对各种不利因素的挑战,唯有通过工作理念、工作手段的创新,使我们的教育活动更加贴近学生,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方能提升我们的工作实效。而典型示范教育则显然符合这样的要求,典型示范教育通过在学生中挖掘、选树各类“草根明星”,并通过某种途径使之在广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影响力,进而实现对广大学生的带动效应。
2.典型示范教育是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对症之药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了解和掌握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状况,才能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在独生子女家庭长大,部分家庭给予子女的甚至是溺爱;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看,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的迅速改变、网络技术以及手机新媒体的出现,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与价值取向。基于当代大学生的这些思想特点,可以说部分当代大学生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天然的“免疫力”。因此,用典型示范教育替代传统的说教,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去影响他们显然是一种对症下药之举。
二、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应坚持的几点原则
在大学生中开展典型示范教育活动,我们要始终以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为指引,要牢牢把握当前的时代特征与教育规律,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成长需求,力争实现典型示范教育活动功效的最大化。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典型示范教育活动中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
1.求实性原则
在广大学生中开展典型示范教育活动,包括这样三个基本环节:一是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寻找在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表现优异的典型;二是对所发现的典型事迹进行凝练和总结;三是通过某种途径对先进典型的事迹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广泛宣传。在这三个环节中,我们要始终注意实事求是,切忌为了开展活动而选择典型,也切忌为了开展活动而肆意拔高先进典型事迹。
2.群众性原则
在先进典型的发现、选树、宣传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发挥学生会、学生团委、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教育与自我教育职能,要充分赋予学生在亲自参与过程中深刻感受的空间,使发现、选树、宣传的过程成为教育的过程;同时,开展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我们应充分利用广受学生喜爱的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通过对这些媒介的利用,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先进典型的挖掘、宣传和学习中来,将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做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策划、自主组织的教育活动。
3.导向性原则
在大学生中开展典型示范教育活动,我们要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对青年人的期望是什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青年大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足的保障是什么,只有把握了这些,我们才能赋予教育活动以鲜明的导向性。
4.层次性原则
在先进典型的选树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把握选树标准的科学性,要避免单一的唯成绩论标准。因此,开展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教育活动,我们首先要构建起先进典型选树的多层次标准体系,力争涵盖学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使学生身上展现出的闪光点能够得到认可,也赋予受教育群体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某一方面作为重点去学习先进、赶超先进。
三、东北农业大学在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方面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对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下面,本文将对东北农业大学在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的实践情况进行总结。
1.注重对先进典型精挑、深挖,确保先进典型立得住
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在先进典型选树方面,实行校院联动、学生全员参与、学院严格把关、学校最终审核的选拔机制,以思想道德日常表现为基本选拔条件,对学业、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服务、自立自强等方面涌现出的优秀学生代表进行选树,同时以大众学生精神需求为导向,对先进典型的事迹进行深度挖掘,确保了先进典型的质量和公信力,确保了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2.注重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的过程性与群众性,确保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青年是典型示范引导作用的主体,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开展的十佳女大学生评选、励志成才巡回报告会、寻找身边的感动、榜样在身边等活动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全员参与推荐、评选过程,全程参与宣传活动的策划、执行等,充分体现了学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过程成为一次春风化雨的教育过程。
3.注重对先进典型的培养,力争实现“以星火促燎原”的教育功效
针对选树的先进典型,我们在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的同时,一方面通过跟踪指导、全面帮扶,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培养力度,使这部分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向着德智体美全方面优秀的培养目标前进;同时,对这部分先进典型通过压担子的方式,使其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用这部分学生的精神与事迹去持续、更多地感染身边的学生,达到“以星火促燎原”的教育功效。
4.注重先进典型事迹进网络,力争占领学生视线的制高点
近年来,随着电脑和手机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实现了对学生视线制高点的占领,因此,用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文化引领学生成为我们的极佳选择。基于此,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先后开发了掌上东农、学子网刊、网上团支部等网络平台,并以这些平台作为先进典型事迹宣传的重要阵地,大大提高了先进典型事迹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典型示范能够合理利用网络优势,营造浓厚的自我教育氛围,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从整体来看,典型示范教育是当前我们可以选择的一项有效教育手段,但如何开展好典型示范教育活动,尤其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使典型示范教育活动更加体现时代风貌和民族精神,则需要我们努力做出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一.当前大学生的特点 :
一年级大学生处于过渡适应阶段,思想单纯,可塑性和可变性很强。面对生活环境、师友同学、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不同程度上会出现环境、学习方式、生活、人际关系和心理的不适应。这些适应问题使他们在入学后处于苦闷、压抑、焦虑、消沉等消极的心理状态,有时会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
二年级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大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有初步规划。开始出现多层次的分化但不稳定,学习目标、态度、人际关系等出现了差异。多数学生思想稳定,积极上进,自我发展和塑造的愿望强烈,自我表现和独立意识逐步突出。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有选择地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自治意识增强,是学校和院系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在各类社团中担当重任。班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不断增强。人际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容易出现冲突,同时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开始转向异性间紧密往来,部分同学开始产生朦胧的爱情,但恋爱观尚未成熟。
三年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定型,趋于稳定,学生差异性增大,分化明显。在思想上,他们开始面向社会和现实情况思考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临近毕业,学生们更加关注毕业去向和个人前途,情绪较为矛盾、不稳定。集体主义观念变得淡薄,对担任学生干部、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急剧下降。在人生目标上通常分化为专插本、就业两大群体,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从各方面拓展素质。在工作上,在感情上更加成熟,是恋爱分手多发期。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1.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不公平贫富悬殊造成诚信缺失,经济快速发展激起人的急功近利思想,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给学生带来心理恐惧,导致学生重知识,轻思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薄弱,容易误入歧途。
2.生源素质下降。学校为扩大办学规模,大量招生,造成许多高校招进来的学生素质较差,甚至部分生源品德较坏,造成学校整体生源素质下降,也给思想教育工作加大了压力,增加了难度。
3.教师队伍力量不足。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足,缺乏一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水平工作队伍,现有队伍的主体构成,大部分是兼职人员,而且每个人的业务工作体量大,精力不济,零星地打游击战,教育效果差,不能形成工作合力。
三.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措施
1.党政领导班子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学院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表现出团结进取、文明高雅、文化多元的特色。
2.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全体教师动员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科学性,提高理论教育的层次。
3.把握住同学们的需求,同学不需要、不关注的东西,我们没必要强制去做。同学们需要的、关注的东西,比如个人发展的问题,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把握住了同学的需求,就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其次,一定要照顾到学生的特点,尊重同学的兴趣、特长、爱好,建立起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采用广大同学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比如,当前的社会实践、心理活动开展、外出参观学习等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论文11-2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汇报09-18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10-26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07-25
政治学论文——浅析大学生的政治认知05-28
大学思想政治论文的参考09-15
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09-08
2024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论文参考文献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