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路径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西藏高校思政课坚定“四个自信”培育是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关键,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但西藏高校思政课在“四个自信”培育上面临着教学能力薄弱、教师综合素质不强、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因此,要提升教学能力、加强教师综合素养、丰富教育手段,扎实做好思政课之“四个自信”教育工作。

关键词:西藏高校;思政课;“四个自信”;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明确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讲话指出将“四个自信”教育覆盖高校全员、贯彻育人全程是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思政课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主渠道必须引导大学生自觉坚定“四个自信”,提升“四个自信”的理解力、接受度、认同度、践行度,进而提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

目前西藏高校思政课在培育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过程中成效显著,总体态势稳中有进。但在引导意识、培育能力、队伍建设等方面仍需不断改进,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西藏高校思政课培育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实效。

一、西藏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重大意义

(一)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关键

古今中外,意识形态领域内一向弥漫着竞争的“硝烟”。高校思政课在“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2]中处于主渠道地位,坚定“四个自信”是意识形态安全建构的关键。“四个自信”的培育,事关社会和谐,事关人民福祉,要通过“四个自信”培育,把握好思政教育“方向盘”,激发学生国家自豪感,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

全国脱贫攻坚战役取得决定性进展,但西藏作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及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尤为艰巨。2020年2月21日习近平回信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3]从中可以看出总书记对西藏学子的殷殷期望,对西藏医疗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的高度关注。西藏高校要坚持以“四个自信”为引导,使学生明确使命担当,提升打好学业基础、练就过硬本领的自觉性,并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毕业后志愿投身于基层建设,激发“我要发展”的强烈愿景,从而为基层发展提供“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靠得住”的人才队伍,为西藏的脱贫攻坚工作、巩固脱贫成果以及全国小康社会的建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贡献青春力量,在服务人民,特别是服务基层群众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西藏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存在问题

(一)教学能力薄弱

由于西藏实际区情及特殊矛盾的现状,高校思政课在意识形态安全建构中任务较重,因此课时设置也相对较多,思政理论课和实践课占比不少,学生连续五个学期都会投入固定时间和精力用于思政课的学习。这种长时间、定期开展的理论课教学,如果教师教学能力薄弱,教学意识落后,学生没有获得感,则极容易让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变得麻木、冷漠,甚至引起学生反感和厌恶。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是双向互动的动态关系,是需要心灵的深入交流,为此,“四个自信”培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考虑新时代教育对象所具有的自身特征。但部分教师在授课中存在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导致学生参与的匮乏、以单方面机械性理论灌输为主而缺少对现实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有力引导、充斥大量生硬说教而忽视隐性教育手段等忽视教育对象的问题。这些具有普遍性问题的存在,直接削弱了通过思政课培育学生“四个自信”的作用。

(二)教师综合素质不强

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弱直接决定了“四个自信”培育效果。目前西藏高校教师在“四个自信”培育中需要加强的方面集中表现在:一是理论欠缺。具备学理性是讲好思政课中“四个自信”及其他一系列教学内容的基础。部分教师受自身经验、能力或态度影响,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处于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阶段,理论把握不全、不精、不准,这直接导致讲课既缺乏深度又缺乏科学性,继而导致“四个自信”的培育乏力。二是目标意识淡薄。近期,高校高层次人才的不良言论不时见诸网络。但同时也反向促使我们必须在大中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四个自信”的培育及民族认同感教育一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思政课教学中起到旗帜导向作用,所以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目标意识。

(三)教学方法单一

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则事半功倍,教学方法如果存在问题,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受到消极负面的影响,所以在“四个自信”培育过程中要结合西藏实际情况善于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4]毛泽东在这段话中将桥或船比作,任务理解为“四个自信”的培育同样适用,从一般规律指出方法的重要性。现实来看,有部分教师存在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的现象,比较注重教学统一性而缺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的现象。或者教育手段陈旧,不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更新。

三、提升西藏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路径

要解决西藏高校思政课在培育“四个自信”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必须从思政课教学整体性出发,精准施策,切实提高思政课在培育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中的实效性。

(一)提升教学能力

思政课培育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要牢牢抓好教学这个基本点,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讲清、讲透、讲活、讲好“四个自信”的基本内容与隐藏逻辑。一要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从讲课效果好的老师身上汲取有利经验,从讲课效果不理想甚至效果差的老师身上总结反面教训。从正反两反面入手,借鉴成绩之优良、透视问题之所在,自觉对照自身讲课,提高自身讲课感染力与引导力。二要扎实备课。讲课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避免充满随意性且缺乏深度的教学,教师要在吃透教材内容,掌握教学目标与完成教学任务基础上,系统整合多种教学素材,如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社会热点事件有机结合、典型案例解析等。总体上既要体现广度,又要具备深度。三要善于反馈教学效果。每次授课结束后,教师要通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写书面意见、分析考试成绩、回答学生提问、坚持自我评估等途径勤于总结和反思教学,不断从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改进,使教学臻于完善,不断提升培育“四个自信”是教学能力。四要统筹协调、整体把握五门思政课。“纲要”侧重国史党史角度阐释“四个自信”,尤其是教材蕴涵的“四个选择”教学目标。“思修”注重从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两方面培养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如理想信念、出彩人生教学板块,旨在将“四个自信”的践行外化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马原”主要从学理层面阐释“四个自信”的科学性及真理性。“毛中特”重点讲解“四个自信”的实践来源、主要内容、理论架构及重大意义。“五观”“两论”也是讲好“四个自信”的重要教材。西藏高校五门思政课在内容设置上本就相辅相成,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反之很难单独从一门课程中讲好“四个自信”,例如,讲“概论”课中“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时不能不从“纲要”课历史维度讲“中国梦”提出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正因为曾经辉煌过,现在落后了,不仅落后了还饱受屈辱,中国近代史就是抗争与奋斗相交织的历史,所以进入新时代才会提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表达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前程似锦的美好愿景。

(二)加强教师综合素养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在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这直接对思政教师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更高标准。首先,思政教师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自觉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杜绝一切实用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不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学习方式。只有把理论讲得内涵精准、逻辑清晰、学理透彻,才会增强教学科学性和说服性。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要“对各种错误思想必须敢于亮剑”[5],要拿起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有力武器,勇于增强同错误思想的战斗性,更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其次,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6]教学不是单方向独自发力,同时也要积极回应学生最关切的问题,“问题就是学生的口号”,合理答疑解惑,以吸引学生兴趣并得到学生高度认同。再次,严格按照“六个要”目标要求。讲好教材内容既是培育“四个自信”的手段,也是目标,在教学基础上,贯彻思政教师的育人使命,用坚定的政治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用深厚的学识素养吸引学生,用博大的情怀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贯彻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能用宽广的历史视野、知识视野和国际视野在课堂深入浅出地讲清道理。最后,坚持“身正为范”的基本理念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保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言行一致,否则教师理论与行动的不一致乃至混乱,会严重消解“四个自信”教育的说服性。要以身作则扎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持续培育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意识形态安全构建过程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三)丰富教育手段

一要运用典型教学法。“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7]。所以教师要注重运用典型进行榜样示范。其一,向学生展示生动鲜活的先进案例,“榜样表现出观察者原本不具备的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通过观察,观察者也能形成同样形式的思维和行为。”[7]榜样身上生动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要求学生学习黄大年、南仁东、黄大发、钟杨等为代表的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受表彰者以及人民英雄国家荣誉者的事迹,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案例融入教学内容,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向前,坚定践行“四个自信”信心与意志。其二,用反面案例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如有大学生非法提供情报的犯罪案例,以此警示学生时刻保持政治头脑清醒、提高甄别能力,坚定政治立场。其三,用学生身边的正面案例带动学生。此举有利于拉近先进典型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如本校学生在全国就业创业大赛中荣获奖项,以此案例向学生展示实现个人创业梦想与实现国家富强梦想的统一,以此引导学生在追求个人梦时要坚定“四个自信”,与祖国梦同向同行同发力。

二要结合纵横比较教育法。横向比较如与同为发展中国家比较,从我国建设速度、改革力度、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中展示出我国独特道路优势、制度优势、理论优势和深厚文化底蕴。结合历史与现实来看,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方面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得到巨大提升与保障,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优越不优越、好不好,西藏人民心中最清楚。本着西藏高校教师种好“责任田”的担当意识,在思政课中采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手段有机结合开展好教育工作。具体可从西藏经济总量的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的突破、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建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显著增加、脱贫攻坚战之西藏绝对贫困的基本消除等大量事实及数据进行纵向比对,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加快西藏高校学生从“要我稳定”到“我要稳定”的思想转变。

三要深化实践教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从认识过程的秩序来说,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9]实践教学在培育“四个自信”中具有重要独特作用。其一,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实现寓教于境。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文化基地并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如谭冠三墓,使学生在瞻仰英烈的行动中感受爱国行径,从而增强“五个认同”。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节日、校园宣传栏、教室黑板报。其二,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活动。正确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应运、检验从而更加牢固。“四个自信”同样需要在多次实践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理念。可以围绕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话端午、包粽子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而增强“四个自信”的认同感。

四要充分利用音影视听材料,增强教学感染力。与理论讲授相比,音影视听资料明显具有生动、形象、富有强烈感染力、极具激励作用等优势。使学生知晓没有无缘无故的繁荣,中国的今天是勤勉又奋进的中国人干出来的,从而学生增强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19.

[3] 习近平.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N].人民日报,2020-02-24(01)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6]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7] [8][美]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册)[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上一篇:高校会计教学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论文下一篇:3GPP关于5G若干技术规范摘录(二):NG-RAN总体架构(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