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改革

2023-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职院校每年的招生计划不断的增大, 而每年的报名人数在不断的减少, 因此各地高职录取分数都不同程度出现下降, 进入高职院校的门坎将进一步放低,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 实现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一线岗位所需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一目标, 是值的探索的一个问题。

1 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在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基础上, 针对目前高职生的现状及职业教育的特点,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的需求点, 围绕“双证课程”实现课证融合, 本专业教学计划着力培养学生的职场素质和技术岗位能力, 本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1 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素质为基础的全面素质培养

把提高岗位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 以60%的实践课时体现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职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又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要将职业标准、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和职业技能纳入教学计划中去, 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岗位要求的位置上,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应用技能, 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1.2 以企业岗位为基本依据, 以就业为导向, 提高订单式培养的针对性

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以岗位职场工作环境为基本背景, 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 根据企业岗位用人需求, 调整专业方向, 确定培养规模, 开发、设计实践性强的教育方案。

1.3 适应性技术发展, 体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要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 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 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广泛应用的主流技术和成熟技术, 了解本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 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以学生为主体, 组织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

1.4 实行学历文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教学模式

通过“双证课程”教学模式后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获得了学生的大力支持,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大大的提高, 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本专业已有四届学生通过网络管理员的认证项目, 认证通过率超过80.2%。

通过网络管理员的考证加强了网络实训室的建设, 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网络管理员的考证使网络实训室提供了真实的网络环境, 可以让学生亲自搭建网络、亲自动手调试、配置网络, 从而让学生直观、全方位了解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环境, 真正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通过网络实训室的学习, 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 使学生在就业时增强了自信心。

2 制定有专业技能特点的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可概括为“面向就业, 源于岗位;强化实践, 注重实施”。按照就业岗位的实践要求, 把学生的专业学习划分相应的实践学习阶段, 确立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按照实践环节确定理论课体系与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应该是实践与理论并进, 培养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2.1 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并重

本计划认为职业素质培养是一个长周期的工作, 贯穿于各个学期。职业素质培养系列课程定位在服务于职教学生的就业,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课程由本课题成员的调研与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专门就职教学生就业为出发点精心设计, 内容涵盖了从个人基本素质、换位思考与团队合作能力、就职心理指导等多个方面。职业素质培养系列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采取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 部分课程如团队合作可以与职业技能课程结合讲授。

2.2 专业技能培养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计划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并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划分为实验、案例教学和职场背景模拟训练三种形式, 具体情况如下:

实验:目的是课堂教学的内容, 建设课时安排上和课堂教学交叉进行。

案例教学:目的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它更加注重与实际项目开发紧密结合。实族上紧密配合专业核心课程, 素材紧密围绕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案例基本上每学期都有安排, 学时安排上建议贯穿整个学期。

职场背景的模拟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背景下进行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缩小学校环境和职业环境的台阶,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

2.3 推进培养模式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模式决定了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高职的培养模式显著的特点, 就是学院同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互动。学院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考察所需员工的岗位需求, 然后, 与企业技术人员、工程师一起, 编写教学计划;邀请企业人士给学生讲课, 既讲专业、讲技能;又讲企业文化、讲员工人文素质要求等。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只有通过与企业开展多方位、多层面的校企合作, 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拓展办学功能, 有效地服务企业, 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正确途径。

3 方案的实施建议

3.1 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的实施

职业素质系列课程比较小, 对学时形成的压力很低。职业素质系列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建议不要集中学时讲授, 而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分不同学期展开。课程内容是根据不同学期学生关心的问题来组织的。

3.2 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 让学生学习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方法。案例教学不同于实训教学, 它是与实际的项目开发紧密结合的。每一个教学案例都是配合某一门核心课程展开的, 除应用到本门课程的知识外, 还会帮助学生强化以前学到的知识, 使学生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3.3 师资培训的实施

为了保证本专业方案的实施, 树立“专业办学, 师资为先”的理念, 重视校企合作教师轮流去企业锻炼, 形成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队伍。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的学习和实践训练, 使教师能适应现代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新要求和现代业教育的新特点。

摘要:本文从分析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提出了专业办学特色, 以企业岗位为基本依据, 以就业为导向, 制定出职业能力考核标准,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实行学历文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教学模式, 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订单式培养的针对性,改革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江英杰.独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人才培养, 2008 (6) .

[2] 黄伟文.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J].职教视线, 2007 (12) .

上一篇:增霸卡在计算机教室日常管理与维护中的运用分析下一篇:沉积地质中油气藏构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