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精选8篇)

论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篇1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要求,如何结合实际,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要从做好“五篇大文章”入手来强化执政能力建设。

(一)从做好“发展篇”来强化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要履行好“执政”的角色,就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通过学习十六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科学的发展观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新要求,提升了对发展观的认识。象奎管处这样的一个老单位改革与发展的任务都非常繁忙,如何提高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关键是坚持市场导向,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创新发展思路。党委一班人把“立足水管业,强基固本;做实建筑业,达标创利;拓展水电业,节能增效;发展各行业,维稳富民”作为奎管处明年乃至“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思路,一是基于从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来考虑发展思路的定位,将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二是基于对产业结构的客观分析和评估,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制定的经济发展思路。水管业是奎管处的主业,承担着

1为七师工农业用水服务的重任,必须作为发展的第一任务,来加强和巩固;建筑业是奎管处走向市场,拓展发展空间的突破口,必须从打造体制优势,规范运作上来下功夫;水电业是能源产业,是奎管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从争取政策、跑项目上入手,加快推进速度。发展思路决定发展成效,发展成效体现着党的先进,检验着基层党组织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从做好“决策篇”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决策力就是要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能力,这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不是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的需要。一是要抓好基层党委班子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集体研究“三重一大”问题、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等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力,发挥制度建设的根本性作用。二是要完善基层党委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科学的决策机制,使各项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三是要加强基层党委一班人的民主执政能力建设,发挥班子的整体合力,把握工作大局,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形成讲党性、讲原则、求大同、存小异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四是要认真实施处党委提出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522”工程和“1116”创建指标,通过抓好“两级联创”活动,夯实基层党建设工作,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基层政治文明建设。

(三)从做好“稳定篇”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

基层党组织往往处在各种矛盾和突发事件的风口浪尖,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面对矛盾。对于奎管处这样的老单位,历史遗留问题和深化改革引发的矛盾相互交织,既有企业退休人员要求享受事业工资、“五七”排人员要求待遇等老问题,又有改革中干部落聘、富余人员分流、分配制度调整等等方面新问题。如果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就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影响改革发展的大局。直接面对这些问题的是基层党组织,最终解决好这些问题也离不开基层党组织。要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就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作抓实、抓好。就必须切实做好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认真查找和整改基层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做好、做细、做实,真正做引领发展的带头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就必须针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把握职工群众的脉搏,按照“有法、有规、有理、有情”的原则,按程序处理各种纠纷和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四)从做好“落实篇”来强化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思路、目标确定之后,执行就是决定因素,落实就是贯彻执行的有力体现。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一是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纪律,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的一致,自觉按照上级党委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令行禁止,在落实中体现执政能力。

二是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具体抓落实的过程管理,党委一班人要做到思路清晰,把握大局,责任明确,措施有力,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年初有目标,平常有检查,年终有考核,考核有兑现”针对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抓好“一把手”工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表现突出,业绩优异,群众公认,具有带班能力的优秀基层干部放到一把手的位置上发挥作用,努力形成“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良好格局。四是要抓好内外部关系协调工作,平稳解决单位内外部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营造市场竞争中的良好环境。

(五)从做好“创新篇”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自觉地做到与时俱进,努力创新。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执政意识,着力打造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优秀团队。以市场经济的“竞争、效益、双赢、创新”新理念,进一步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自觉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突出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个主题,进一步创新机制,丰富载体,加强先进性建设。以开展“两级联创”活动为有效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创建内容,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水平。

总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基层

论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篇2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讲话指出, “要加强党内制度建设和创新, 不断完善党内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推进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实践证明, 只有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 才能不断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才能使党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才能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 不断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1 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的重大历史意义

制度建设的内涵并非单纯指文字上的某些制度条例, 而是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党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 主要是权力配置和运作的方式;二是指具体规章制度。这两个层面共同构成党的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形成一种大的制度环境。从第一个层面的意义来看, 体制与工作机制起着支撑制度环境的作用, 保护具体的制度不被随意践踏。比如, 党内制定的各种各样的廉洁自律的规定, 各种监督的规定, 如果没有特定体制的保护, 这些具体条文能否被忠实地执行就具有不确定性, 在很大程度上就要依赖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来执行;而在特定体制下, 不管各级领导干部是否愿意, 都必然受到体制的相应制约, 都不得不去执行各项具体制度。从第二个层面的内容来看, 如果只有大的体制性框架而没有具体制度, 那么, 权力的运作也是无章可循的, 人们的行为也就缺少预见性和确定性。因此, 具体的制度是制度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是充塞于体制性框架中的具体内容。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不仅贯穿于执政能力建设的各个环节, 而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 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党的制

度建设与创新, 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能够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工作制度, 使党的各项工作充满活力。锲而不舍地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的始终, 才能使党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根本上加强和保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2 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的目标要求一是制度的科学性。制度

的科学性既包括制度合理性又包括制度合法性, 它是一个制度有无生命力的主要标志。党的制度不仅要符合客观实际需要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也要符合人类政治生活所追求的理想和价值, 即获得了合理性;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意愿, 从而获得广泛的支持, 即获得了合法性。

二是制度的系统性。制度的系统性是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的基本要求, 也是制度权威性的必要条件。党的制度是一整套约束和规范党的组织、行为及运行机制的规则, 确保党的各项工作和路线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 因而要有很强的系统性, 同时也要强调党的各项制度的稳定性、长期性。

三是制度的权威性。制度的权威性即制度的有效性, 是指制度的强制约束力和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是衡量制度建设成败的关键, 党的制度如果缺乏权威, 那这种制度也就失去了实际存在的意义。

1.3 制度建设与创新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提高党的执

政能力的关键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用制度管党, 用制度治党, 用制度保证党的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利益, 巩固党的制度建设成果, 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 促进和推动党的各项工作, 为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2 目前党的制度建设的缺陷

2.1 旧制度的诟病目前, 党的许多旧制度的一些弊端还没有完

全革除, 新体制尚未完善, 不可避免地要在社会生活中发生摩擦和冲突。例如, 一些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制度相对滞后, 基层党组织的各项民主制度不够健全, 不能充分反映党组织和党员意愿, 造成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缺乏首创精神, 致使政策贯彻不力, 工作进展缓慢, 进而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果。

2.2 过分强调制度的经济作用当前, 党的各项制度还存在着过

分强调经济增长, 忽视关注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现象。例如, 不少地方在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上, 还存在着只重视发展经济能力, 忽视干部的道德品质和服务精神的现象, 使得许多干部在工作中, 只重视管理区域内的经济增长, 而轻视资源和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更多关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服务人民、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工作。

2.3 对构建高效、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 党的一些

制度配置结构不合理, 导致党领导下的行政体制机构重叠、职能不清、权责混乱等现象长期存在。建国以来, 历次机构改革都不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致使行政效率和行政法治难以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政府的管理成本逐年加大, 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3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 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3.1 思想上培育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观念, 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普

遍的制度观念认同是制度文化的前提和条件, 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 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制度文化, 充分保障人的基本权利,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现制度的建设与创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在保证公共权力正常运作的前提下, 加强对公共权力的领导和约束, 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3.2 作风上强化党内监督体制建设与创新, 完善对领导干部的

问责制度进行党的监督制度创新, 赋予监督机构足够的权威。各级纪检机关要在党的领导下, 具有相对于同级党政机关更多的权威性, 保障其独立发挥监督效能;疏通监督渠道, 使广大党员充分履行自己的监督权利, 增加办事的透明度, 拓展对领导机关的监督面和监督力度;加强宏观监督, 增强对事关全局的决策和大政方针的监督, 防止造成决策失误;增强主动监督, 形成事前防范、事中约束、事后查处的监督机制。

3.3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完善与创新对基层组织制度建设的

领导各级党的基层组织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各项工作制度, 改革和创新原有已不适应工作实际的制度, 培育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观念, 加强在思想、组织和作风等各方面的制度建设, 领导和规划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使社会的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实现和谐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加强以执政能力为重点的党的建设, 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我们要按照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不断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为加快推进主城区现代化建设新进程提供坚强保证。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

[2]桑玉成, 董幼鸿.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创新[J].东岳论从.2003. (4)

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篇3

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现在之所以如此重要而紧迫,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我们党面对着来自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一是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但也必须看到,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十分艰巨。第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状况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的任务和压力仍然很重。第二,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第三,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面临新挑战。世界上一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利益矛盾不断增加,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恐怕也不会例外。第四,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要求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党提高理论创新的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依法执政、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

二是当前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整个世界处在极其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一、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虽然不可阻挡,但在曲折中发展。美国正处在新一轮战略扩张的势头上,竭力谋求长期的世界霸权,推行单边主义,鼓吹“新干涉主义”,实施先发制人的战略。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而这个进程实际上由发达国家主导,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现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受阻,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发展,各种经贸摩擦增多。三、现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对市场、人才、战略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四、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外交、安全等方面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各种矛盾和利益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无论是合作还是斗争,在内容、方式和手段上都更加复杂多变。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将长期存在,有时斗争会很激烈。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观察和审视世界,增强科学判断形势和驾驭复杂国际局面的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容应对,趋利避害。

三是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在许多方面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比如,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特别是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防止社会意识多样化对党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带来冲击。又比如,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乃至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如何真正得到有效遏制和解决。还比如,一些党组织的领导方式不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一些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不强,一些党员素质不高,一些党的基层组织缺乏战斗力的问题,如何切实得到解决。再比如,在党的制度建设方面,如何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各方面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使党具有自我纠正错误的机制和能力,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党不断提高加强自身建设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本领。

政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

长期执政是所有政党都追求的目标,共产党也不例外。要做到长期执政,科学地认识和自觉地把握执政规律是前提。一个政党有没有执政能力,执政的本领强不强,执政的水平高不高,说到底,就看它是否尊重和自觉运用执政规律,按照执政规律的要求来执政。

应该看到,作为一个执掌着国家政权的政党,由于地位和环境的变化,政党的功能、目标、任务、活动方式、与国家的关系等等,包括党的自身建设的内容,与执政以前相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比如,没有获得执政地位的政党,首要目标是夺取政权。党的一切工作,都要紧密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来进行。而成为执政党以后,执政党必须努力兑现向公众所作的承诺,担负起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这样,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持社会稳定,就成了执政党的主要任务。

又比如,在不执政的情况下,政党作为斗争工具的特点十分明显。而在执政的条件下,执政党要把它所代表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设法把社会中各个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的利益整合起来,政党的功能就突出体现为社会整合的功能。

再比如,在不执政的情况下,国家权力对政党起着约束作用。成为执政党以后,党变成了权力的执掌者,同时也有了被权力腐蚀的极大危险。因此,获得了执政地位的政党,必须通过建立科学的体制和机制,使公共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自身的变质。

纵览政党政治的特点和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政党的性质各不相同,作为执政党,都要遵循某些共同的规律,正确处理好政党与社会、政党与国家、政党内部,以及执政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党的执政活动也与其他政党有着显著的不同。但是,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也必须遵循。同时共产党执政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律。这是因为,共产党能自觉地认识、把握和遵循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没有任何私利。可以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最重要最根本的执政规律。

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应该看到,我们党的历史地位发生了两个根本转变,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既要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又要使党能够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始终拒腐蚀、永不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没有成功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模式可鉴。我们必须通过不断总结自身执政实践和执政经验,又不断借鉴其他国家执政党正反两方面经验,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

论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篇4

一、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执政素质

通过学习培训,我了解到江苏省无锡市委对干部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将干训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在全市干部中开展了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大培训、大练兵活动,营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学习氛围,教育引导干部广泛涉猎经济、法律、科技等知识,让他们始终拥有开阔的眼界和开拓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创新,增强了执政理念,牢牢把握了工作的主动权。从目前我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来看,与先进地区干部的思想观念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全县打造开放新型工业卫星城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很不适应,所以我们要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任务,提~部教育质量,增强干部的执政素质。一要强化政治理论培训。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干部的头脑,教育干部在坚持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以准确把握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二要改进培训方式,加强实践锻炼。定期选派有发展潜质的领导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开阔视野,感受差距,学习经验,增强发展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同时,加大各乡镇、县直单位大事实事联查力度,查漏补缺,相互学习,增强压力感和紧迫感。三要继续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领导干部,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标尺,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目标,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忧患意识和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贤任能机制

最近,江苏省通过电视直播公开选拔干部、公推公选22名省管干部的做法,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注意,被称为“改革干部选拔制度的又一次大胆尝试”。从公开竞选乡干部到公推公选省管干部,江苏省委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将“幕后”的“选拔操作”,推到了公众视野之内,这无疑是把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近几年,我县在干部制度改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探索实行了两个“票决制”、“三层九步工作法”等制度,促进了干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盛市委组织部门认可。今后,我们要大胆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取长补短,积极探索,规范操作,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我县的干部制度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一要深入贯彻《条例》和《实施办法》,提~部任用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县委全委会任用、推荐乡镇(城区)党政领导班子正职表决办法(试行)》和《任用推荐乡镇(城区)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征求全委会成员意见的办法(试行)》,严把资格条件,规范任用程序,充分发挥全委会的决策作用,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二要扩大干部任用工作中的民主。研究规范民主推荐程序,扩大民主推荐范围,落实群众四权,着力解决关系票、人情票的问题,真实反映~。三要抓好中央六个法规性文件的贯彻落实。认真学习中央六个法规性文件,领会精神,把握实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完善有关规定,搞活公开选拔工作,进一步扩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范围和比例,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氛围,为更多的优秀执政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三、优化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

党的执政能力不仅体现在每个班子成员的素质能力上,而且体现在班子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和整体功能的发挥上。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衡量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执政能力水平高低,关键看这个班子的整体功能和决策水平。一要鲜明干部导向。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要重视和关注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在急、难、险、重的地方发现干部,把政治上靠得注业务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二要优化班子结构。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下大力气抓好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调整,提高整体功能。要特别注意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增强带班子的能力。要把班子中的优秀副职作为“一把手”后备人选加强培养。三要切实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和议事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加强集体领导的程序化、规范化建设,拓宽民主渠道,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团结和活力。要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的责任感和压力感。

四、调整完善目标考核体系,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为民”的工作热情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篇5

——以南昌市新建县为例

新建县县委书记胡敏

一、治在县上

建国六十多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共和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南昌市新建县这样一个毗连南昌城区的千年古县也是如此。面对新形势,促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方式、执政水平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明确执政能力内涵,提升我党的执政能力,最终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自然也就成为了我们党理论上解析与建构、实践上探索与创新的重要课题。

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最终目的是进一步确保稳固我党的执政地位。其所隐含的深刻用意是旨在进一步充实完善我党作为共和国的必然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也因而使其自身获得了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必然执政党的的天然合法性。然而,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充实完善我党执政的合法性,进一步稳固确保我党的执政地位,无疑是身为南昌市新建县县委书记的我以及数以千万计的党内同志必须共同应对的必然命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一项宏观的政治任务和政治使命,但这项宏观的政治任务和政治使命的最终落脚点说到底还是在基层,在县(市)。古语有云:“郡县治,则天下安”,这也正是胡锦涛总书记所一再强调的“治在县上”。身为一个有着近七十万人口的南昌市新建县县委书记的我深知,对于我党而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县委始终处于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关键位置,县委不仅是党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城乡基层的重要职责。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县委肩负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光荣使命。

程序正义

我们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那么党的执政能力理论上都包括了哪几个方面呢? 党的执政能力一共包括了五个方面的能力,那就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而在我们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深刻用意是旨在“进一步充实完善我党的执政合法性,确保稳固我党的执政地位”的精神指引下,“五种能力”则有着另一个角度的划分。

执政权力的实现,究其实质是一个权力赋予和行使的过程。现代政治学认为,只有遵循一定的公正程序完成并且体现大多数人民群众意志的公共权力的赋予和行使,才能称之为是合法的。这种执政权力的合法性的来源就是我们所谓的“程序正义”,它是衡量执政党执政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程序正义”所要求的执政能力,其实也就是我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能力。

正是因为如此,新建县县委领导班子坚持认为,不断健全规范与权力赋予和行使密切相关的制度建设,追求“程序正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无疑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有的题中之义。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明确划分县党代会、县委全委会、常委会及其成员,明确县委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逐步推动县委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新建县县委领导班子紧紧抓住县委权力运行的核心环节:“三重一大”(重要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建设、大额度资金使用),通过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等多种手段,逐步实现对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常态化管理,真正实现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政治协商制度,逐步推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国情探索出的一条实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追求“程序正义”的制度性基础。正是基于这样高度的认识,新建县县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人大、政协班子作用,坚持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主动采纳人大和政协的工作意见。2010年10月,《人民日报》就以“江西新建县:政协委员在常委会述职”为题,专题报道了新建县政协委员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参政议政的情况。新建县县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追求“程序正义”,坚持完善基层人大政协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得以进一步地加强。

三、坚持完善党内日常监督制度,坚持强化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作用,逐步完善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的自我监督体制,加强党组织内部自我修复、自我纠错的能力。新建县县委以县委党校为平台,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党员的监督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使大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同时过好每周一次的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展经常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的活动,积极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在2010年,新建县县委坚持按照中纪委中纪发〔2009〕9号、10号文件的精神,深化县级纪委机构改革,成立了七个

纪工委、监察分局,进一步强化了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党内日常监督制度的完善,纪检监察组织监督作用有效的发挥,为确保新建县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追求“程序正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追求用人民主,坚持搞“五湖四海、任人唯贤”,逐步完成各级领导班子向“奋发有为、勤政务实、廉洁奉公、团结高效”的坚强集体的华丽转变。用人导向的正确与否,是能否实现“程序正义”、能否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2010年,新建县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创造性地采取“公推优选”的方式,将26名德才兼备的乡镇干部选拔到了党政副职领导岗位,真正做到了“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让不干事的人有危机”,全县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实干苦干加巧干”的典型。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所以,追求“程序正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能力,是加强我党“五种能力”中的本质性能力。然而,现代政治学、现代国家公民对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执政合法性的要求已经远远不只是“程序正义”。人们往往有着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结果正义”。

结果正义

所谓“结果正义”,就是指在执政党的执政下,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个体发展及其利益诉求最终都能够得以合理合法地实现,结果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也因此而获得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认可和支持。

“结果正义”与“程序正义”一样,都是衡量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与“程序正义”相比,“结果正义”是更高层次的正义。“程序正义”的追求,说到底还是在为“结果正义”的实现而服务的。新建县县委领导班子深深地明白:对于新建县七十万人民群众来说,新建县党委执政能力的强弱在“程序正义”,更在“结果正义”。

“结果正义”对执政能力的要求,包括了“五种能力”中除“发展民主政治的能力”之外的另外四种能力: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追求“结果正义”,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把握国际国内宏观大环境是基层党组织做好基层工作的大前提,所以应对国际局势、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是“结果正义”所要求的重要能力。

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建县县委从当地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局势,冷静应对金融危机,坚持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不动摇;全面实施“1+6”发展战略,即:以“无缝对接主城区,全面融入大南昌”为主导,更加突出项目支撑、更加突出结

构调优、更加突出城乡统筹、更加突出民生改善、更加突出和谐创建、更加突出基层基础等“六大”工程;坚定不移地朝着“做大南昌实力板块、打造全省一流强县”的目标攻坚克难、向前挺进。事实证明新建县委对国际国内局势的把握是准确的,其应对国际国内事务的能力也因为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最终做到了“化危为机”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追求“结果正义”,要求我们不断提高领导发展、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所以领导发展、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党的首要执政能力,是“结果正义”所要求的第一能力。

新建县县委结合当地实际,按照“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大气谋事、精细做事、严格管事、高效成事”的工作作风,坚持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指挥部、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努力发展县域经济。新建县县委大胆地将县人大、政协所有班子成员充实到项目指挥部,并创造性地建立起重大重点工作月通报制度,采用视频方式通报进展情况,实行现场调度,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2008年以来,我们重点推进了新昌电厂、昌北机场二期改造、海螺水泥、江西出版集团、南昌宝葫芦农庄、南昌温泉城和江苏雨润食品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省市重点项目——向莆铁路、昌九城际铁路、昌奉高速、红谷滩污水管网对接以及省市天然气工程建设等也在有序推进。仅2010年一年,新建县县委就主导成功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华夏艺术谷”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江西再生资源产业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奥特莱斯名品折扣中心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江苏雨润等重大重点项目,引进了明欣管桩等10个超亿元的项目。2010年1-12月份,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5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财政总收入9.06亿元,增长18.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7亿元,同比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5亿元,同比增长20.6%;农民人均纯收入6150元,同比增长12.1%。新建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追求“结果正义”,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文化建设事关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不可或缺,是“结果正义”所要求的必备能力。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新建县县委坚持“转变作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树新风”,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以“创新争优”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繁荣新建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文化氛围的缔造,文化氛围的缔造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确的引导。新建县委不断强化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完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开展了“科学发展,加速崛起”主题教育,成功举办了“乡村歌会”、“向祖国问好”合唱比赛等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基层文化氛围向来是“村看村,户看户,民众看干部”,新建县县委坚持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树新风,占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努力营造出全民学习、全民创业型文化氛围,不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了全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追求“结果正义”,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人民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所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在今天特别重要,是“结果正义”所要求的基础能力。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坚持以民生为本。新建县委始终坚持民生为重,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建县委率先在全省启动了“光明•微笑”工程,提前600多天完成了预定两年完成的目标任务;成功获批了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在完成1200套解危解困安置房建设的基础上,启动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加强了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的收缴和发放;贯彻落实了“家电下乡”和“万村千乡”惠民政策;在全县各乡镇设立了便民惠民服务中心。新建县委坚持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休日”接访约访制、县级班子成员信访值班制、领导干部“下访”制和“包案”制,2010年更是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民情夜访促和谐”活动。新建县委的这一系列举措使得新建县人民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全社会呈现出一派和谐稳定繁荣的美好景象。

“结果正义”对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领导发展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们只有不但提高这四种执政能力,在实现“程序正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结果正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才能获得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认可和支持,顺利达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最终目标。

不是结尾

追求“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不断提高党的五种执政能力,既是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又是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肩负的重要使命。

61年来的执政经验告诉我们,仅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是不够的。只有具备过硬的执政能力,切实实现“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才能达成充实完善我党的执政合法性、确保稳固我党的执政地位的最终目标。

浅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篇6

提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主要应从思想、组织、智力、法制等几个方面着手,即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这样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关键词:思想理论团结活力干部队伍党风廉政执政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一、我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成就和问题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我们党执政以后一直非常重视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多次重大会议上就这一课题做出许多重要的批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致力于党的执政能力的研究和建设,56年来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日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然而面对着新形势新任务,党的执政党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归结起来,一个是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个是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二是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三是一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比较薄弱,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

二、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原因

从构成执政活动的基本因素来看,直接影响和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这个执政党的素质和能力。执政主体是整个政党,关键是党的各级领导能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它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二是执政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名种执政活动能否正常进行,其效率如何,效果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主体设计安排的民主制度、法律制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否科学、合理,能否运转顺畅、灵活。三是执政的方式方法,执政党怎样执政,执政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规范、合理,对执政党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思想保障

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的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全党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不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大规模培训干部。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的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目前,在全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大措施,作为关系全局和长远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今年6月底,九江市委提出要用二个月的时间开展“新阶段 新发展”大计论活动,全市广大党员积极深入讨论献计献策,达到集思广益献良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从而使得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致力于九江的繁荣昌盛、和谐平安。

(二)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组织保障

1、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必须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支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只有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中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党的活力。

2、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的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建立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加强代表同选举单位党员的联系,听取和反映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党的各级全委会召开会议时,可根据议题事先征求同级党代会代表意见或邀请部分代表列席会议。扩大在市、县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加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全党全国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保持高度一致。全党同志必须自觉坚持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原则,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中央权威,严肃党的纪律,保证政令畅通。

3、坚持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增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健全有关重大问题决策前协商的制度,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监督,巩固同党外人士的联盟。选拔和任用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三)增强党的干部队伍整体与个体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智力保障

1、加快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1)加强对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

一般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顾全大局,增强团结,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要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重点,进一步巩固成果、完善制度,把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坚持凡进必考,严格入口,畅通出口,为公务员队伍输送必须的有活力的人才。为政之道,要在得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①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治国理政的人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我们要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坚持凡进必考,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选拔任用干部;要畅通公务员出口,对连续两年年终考核不称职的公务员要坚决予以辞退,不能做老好人,不敢去得罪人。

(3)配强各级领导干部,优化班子结构。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关键在于把领导班子成员配好。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 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这是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化,政治上靠得住,就是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自觉的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忠诚党的事业,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上有本事,就是不仅能够刻苦学习,勤奋敬业,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能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地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作风过得硬,就是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牢记“两个务必”,密切联系群众,保持清正廉洁。要突出抓好“一把手”建设项目,切实把政治上强、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有较强驾驭能力的干部选配到“一把手”位置。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妇女干部、不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年轻干部,注重培养选拔。

(4)加强对公务员的考核。干部的考核考核评价体系,对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中有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增长速度、轻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重显性政绩、轻隐性政绩,重短期效果、轻长远发展的倾向,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干部心浮气燥,做表面文章,搞各种不切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这些问题固然是由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同我们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不够科学有很大关系。因此,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按照“军功理论”、“赛马理论”来选拔任用干部。

(5)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着眼于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各尽其能的人才开发机制;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人才政策法律体系。只有我们党的机关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提高,才能增强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

2、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1)配齐、配强党组织的负责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也是党执政的基础。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无号召力和影响力,在人们心目中有无威信,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核心人物的支部书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政策能否在基层完全贯彻下去、党组织能否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也跟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密切相关。所以选好党支部书记至关重要,我们要坚持组织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候选人,再由支部大会投票通过,避免只由上级推荐的失察和群众推荐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所选出的支部书记是组织信任、群众满意、工作能力强、有较强责任感的好同志。

①出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五一四页

(2)教育好、发展好、管理好党员。教育好,重点是要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继“三讲”教育和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之后,党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所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教育广大党员学习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党员电教化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加强党员的学习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坚持党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切实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注意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完善党员队伍结构,保持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了保障吸收党员的质量,各基层党组织要严格党员入口,坚持民主推荐,对群众通不过的党员一律不能吸收入党。管理好党员就是要切实加强对党员队伍的管理既要运用党员管理的传统经验,又要大胆创新管理方式,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对下岗职工党员、解除劳动关系和失业党员、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认真研究解决留学人员的党籍问题。要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及时整顿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党组织,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

3、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重点在于提高干部队伍五种能力。

(1)、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是要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推动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工作,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此,我们要抓好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建设和鼓励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建设,特别是重视培养中青年理论人才。二是要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三是要坚持宣传舆论工作的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增强舆论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我们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引导新闻媒体把体现党的主张的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和积极开展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强互联网管理体制和网上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2)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我们既要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又要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适时提出和贯彻应对方针,防止大起大落,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建立统筹发展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在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上加强薄弱环节,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策划改革,又要注意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和节奏。在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方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重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做到既立足于国内需求又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针对我国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的特点,针对现阶段各方面利益关系非常复杂,引发波动、社会

动荡的因素较多的难点,突出强调要提高领导艺术,妥善处理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全局的六个重大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四是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五是要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

(3)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界的挑战不断,突出事件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增多,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民内部矛盾出现新的特点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复杂情况。作为执政党,我们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领导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就必须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一要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科学把握世界的深刻变化及其特点,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全局。二要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伸张正义、支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三要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加快熟悉和善于运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积极参与有关国际事务和国际规则的磋商和制定;妥善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情况的关注,进一步形成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四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摊贩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针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的新情况,抓紧构建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

(4)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同时又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活动。这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显著特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党正确执政的必然要求。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关健在党依法执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来行使权力。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考核成绩,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离开这个原则,人民当家作主就失去了主心骨,依法治国必然会偏离主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艺术和执政的实现形式,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者方式的重大转变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贯彻党的主张,体现人民的意愿,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使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正确处理党执政与国家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

(5)提高构筑和谐社会的能力。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着眼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眼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要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改进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法制保障

1、坚持任前审计、任中审计、离任审计。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我们必须围绕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个要本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在领导干部任职前要进行财务审计、作风测评;在任职期间也要加强督查与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离任后同样要加强财务审计工作,从前、中、后三个阶段加强监督,让腐败之风无处藏身。

2、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我们要着眼于树立良好的执政党形象,坚持执政为民,树立为民形象;坚持求真务实,树立务实形象;坚持清正廉洁,树立廉洁形象。为此要加大教育力度,大力宣传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敢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党员干部的模范事迹,弘扬正气,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党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与此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管好分管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

3、坚持原则,绝不手软。坚决查处以权谋私案件,严惩腐败分子。重点查处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贪污受贿、徇情枉法、买官卖官的案件。严肃查处基层干部中的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侵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的案件。集中力量查处大案要案,不管涉及到谁,不论职位多高、权力有多大,都要一查到底,依纪依法严厉惩处,绝不手软。党内绝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这地。我党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胡锦涛《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4、贺国强《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6、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活动的意见

7、张强《关注党的执政方式》

论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的执政能力,问题,途径

“高等学校中党的领导必须继续加强。不应该放松和削弱。”“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坚持群众路线, 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同时, 中国民办教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迅猛发展, 现在高职院校在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 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中, “执政”是“掌握政权”的意思;《辞海》的解释是“掌理国家的政事”。党的执政能力, 是党在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 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的本领。党的执政能力包括各级领导干部个人的执政能力, 但又不是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的简单相加。党的执政能力主要体现为党的理论创新能力、领导体制创新能力, 工作机制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党的执政能力, 主要是指高职院校的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 带领广大师生员工, 依法施教, 有效管理学校事务, 实现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的本领。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办高职教育具备“产业性”、“高等性”、“职业性”三个特征, 不仅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 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为社会培养中坚力量。高职院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包括党委、党 (总) 支部、党员以及由他们组成的整体。具体来看, 高职院校党的执政能力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对正确办学方向和科学办学规律的把握力上;对学校领导班子依法治校、民主治校与执政兴校能力以及学院改革发展的推进力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上;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上;高校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上;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校园文化和建设和谐校园的创造力上。

2 高职院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1) 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及保证监督作用有待加强。一是高职院校往往并不重视学校党建工作, 一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在学院发展上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 比较多的考虑学校的投资回报, 学校的营运情况等, 不能正确处理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的关系, 或割裂、对立, 或重视业务工作轻视党建工作。二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理论素质不高, 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不强, 政治敏锐性不足。三是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对国际、国内、校际、校内情势观察的深刻性及预见性, 特别是对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局势以及各种发展机遇的把握程度较低, 灵活应对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能力还存在较大不足。

(2) 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有待加强。一是学校的各项改革没有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党组织建设有边缘化的倾向, 党支部活动缺乏动力。二是党务政工干部对本单位、本部门的情况摸得不透, 对大事、难事抓得不够, 在调动人、财、物资源方面处于劣势, 在教学科研等重要决策中处于边缘, 导致实际工作难有所为。三是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方式、方法、内容还不能适应新形势, 有的疏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有的活动形式呆板, 内容单调, 效果较差等。四是极少数党员理想信念不牢固, 党性不强, 群众观念淡漠, 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3) 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影响力有待加强。一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教育, 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 大都不太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水平不高。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数量不足, 使整个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三是在校学生党员在同学中占的比例不高, 且由于对学生党员的后期教育没有跟上, 部分学生党员没有真正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入党动机中存在功利因素。

3 高职院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探索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既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党委需要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 做到价值观念创新、目标创新、制度创新和监督机制创新, 紧密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两大课题, 大力加强学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1) 抓好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在领导班子建设上, 要注意班子结构的科学性, 使领导班子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 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每位班子成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 处理好党政关系, 特别是搞好党政一把手的协调默契与配合, 增进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要积极推进民主治校的进程,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的办学理念, 要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 调动专业系 (部) 积极性, 发挥自主性, 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的,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自我约束, 自我运行, 自我发展的新型内部管理体制。要增强忧患意识、节俭意识, 切实加强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努力培育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勤奋学习, 学以致用;心系群众, 服务人民;真抓实干, 务求实效;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顾全大局, 令行禁止;发扬民主, 团结共事;秉公用权, 廉洁从政;生活正派, 情趣健康) , 自觉加强修养, 不断提高驾驭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2) 全面贯彻依法治校方针。一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 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使广大师生员工做到知法、懂法、用法, 依照法律、法规处理学校事务。二要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坚持用制度来明晰和理顺校内各种关系, 确立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 真正做到以制度激励行为, 用制度约束行为, 靠制度规范行为。三要规范办学行为。自觉履行教育职责, 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 注重办学的社会效益, 严格规范招生、教育、管理环节,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3)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基层组织的设置。在行政、教学和科研组织中都应该设置党组织, 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使党的教育方针和办学思想在本系 (部) 得到全面贯彻, 使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以党建促学术, 以学术促党建。二是积极探索和实验新的党建管理体制和模式。要使党组织的活动更贴近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 要以服务为载体, 通过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来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要以党政共同负责为载体, 参与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落实, 体现党的组织领导、树立组织形象。三是加强教育, 努力提高党员素质。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把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铭刻在头脑里、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中。要结合实际, 对党风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并加以实施。

(4)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加强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对专兼职党务工作者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增强他们的主动服务意识和主动渗透意识。并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激励机制, 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积极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充分发掘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努力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模式。三是大力加强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要加大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的力度, 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党员的数量, 还有利于改善基础一线党的建设比较薄弱的现状, 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5)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营造执政兴校能力建设的环境。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 为师生员工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二是要坚持依法治校。树立法治观念, 弘扬法治精神, 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安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三是要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既要重点培养和支持教学、科研队伍的发展, 又要高度重视党政管理、后勤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既要信任和依靠那些在学校改革中不断发展进步的群体和个人, 又要关注和帮助那些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有困难的群体和家庭, 使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6)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渲染执政兴校能力建设的氛围。繁荣校园文化是高校党组织执教兴校的重要内容, 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潜移默化的功效。一是要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结合学校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 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进步规律, 努力形成志存高远、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风。三是要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活动、学术科技活动、文娱体育活动,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三是要积极开展主题创建活动。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 以社会志愿活动为载体,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 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四是要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校刊、网络、出版社、宣传橱窗等的建设, 加强对课堂、论坛、研讨会、报告会等的管理, 确保它们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孙丹, 王庚华.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科学与无神论, 2005 (1) .

[3]郭贵青.着力建设更具先进性的校园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 .

[4]刘维汉.关于高校党组织如何做好凝聚人心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5 (3) .

论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篇8

1.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能力。党执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检验一个执政党的政策对与错、好与坏的试金石,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归根结底也要看能否成功地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给人们带来实惠。我们正处在一个从人均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就会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段有利时期,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现代化。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的能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尤其是要抓好两点,一是全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是突出强调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3.深刻把握国情、了解实情,不断提高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制定政策的能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各项发展工作,必须对国情有深刻的了解,也必须对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形势、发展趋势有正确的判断,才能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制定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当好参谋。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抓好今年工作,特别是第四季度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工作的同时,为明年经济工作做好充分准备。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明年将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走势,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研究提出明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提出对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宏观政策取向等重大问题的建议。

4.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提高善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能力。在推进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上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进行的改革,包括积极稳妥地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落实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抓紧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还要抓好国务院交办的一些专项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另一方面要抓紧研究制定明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十一五”时期改革的基本思路。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断提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针对去年以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见微知著,采取了一系列“组合拳式”的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继续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继续抓好这项工作。

6.树立战略意识,提高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谋划长远的能力。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善于谋划长远,必须有战略思维。在着力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同时,要抓好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重大战略问题至少有以下几个非常突出。一是资源战略。二是科技战略。三是人才战略。要围绕资源战略、科技战略、人才战略下功夫,这是关系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长远战略问题,应该站得更高一些,更具有战略性,更具有全局的视野,更具有综合性,同时更要具有可操作性。运用战略思维谋划长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要编制好“十一五”规划。

上一篇:扫黑除恶会议讲稿下一篇:物流部专员职位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