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诚信(通用8篇)
电算会计是以会计和计算机两门学科为基础,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这门学科目前还正在高速发展之中,其理论的全部还没有完全呈现于人们眼前,但是,从已有的大量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已经看见了整个理论体系的轮廊与大概。与手工系统相比,计算机凭证摘要的内容是事先准备就储存入系统中的,输入凭证摘要内容时可直接调用,这就避免了人工书写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从而使摘要内容规范化。摘要内容词组设置一般都在输入凭证画面,进行“增加常用的摘要”栏操作。具体使用时,可通过摘要代码输入,也可用功能键调出提示输入。
第一章会计诚信的内涵
1.1会计诚信的内涵
什么是会计诚信?简单地讲,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具体表现就是会计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提供真实、合法、准确和完整的会计信息,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精益求精地做好会计工作,“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所以,从整体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认为,“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他终身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并将其作为立信会计学校的校训。(注1)朱镕基同志在2001年视察北京、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注2)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会计正是凭籍这个品质,才能伴随着自产生以来的悠悠岁月不断发展完善,并成为社会生产、人类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职业。
第二章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2.1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江泽民同志曾提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注3)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若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形成的各类社会与经济关系就不能顺利建立起来,并无法持久维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增多,信贷业务的繁荣,诚实守信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当前我国有些地方失信、违信,践踏信用的现象屡屡发生。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虚假,不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财税收入、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而且还会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定,最终导致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法规与实际状况的偏离,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和贯彻实施,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局面,破坏社会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加剧组织,集团和部门间的信用危机。
2.2危害投资者利益
企业接受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的投资和债权人的投资,就应当有责任按照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然而有些企业为了谋取不义之财作假账、编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失真,会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失去正确预测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没有了科学的预测,难免给投资决策带来误导,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因提供欺诈性财务会计报告,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就是一些负面的例证。就安然事件来说,安然在申请破产保护后,安然的资产将优先缴纳税款、偿还银行借款、发放员工薪资等,价值已经趋近于零的公司再经这么一折腾,普通投资者肯定血本无归。安然公司的破产也冲击了各有关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投
资银行、商业银行、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
2.3危害企业自身利益
会计诚信缺失是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的一种短期行为,这种行为是以虚化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利润税金等为主要手段的,企业为了急功近利的需要,原始记录不再健全和完整,计量验收制度成为虚设,内部价格和各种定额不再发挥作用,结果全面弱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使企业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另外在经济利益上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因为市场是公正的,当虚假的谎言被戳穿的时候,制假者也难逃其害。特别是上市公司,其股价往往会一泻千里。如安然公司,股价从最高点90.56美元跌到了0.36美元,世界通信的股价也从最高峰时期的64美元降到0.83美元。这些昔日的巨头们正吞下自己酿造的苦果。
2.4危害会计人员自身利益
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个人交往中不诚信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而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2001年8月初,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为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就是例子。还有,为安然公司掩盖造假事实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被禁止向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并被美国各州吊销了营业执照。
2.5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企业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结果总是将原本属于国家或集体或企业的资产据为小集体或个人所有。如某些企业在会计报表上虚增支出,多列费用,少列收入,隐瞒利润,以逃避税收;而某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经营者通过不实估价,压低国有资产价值,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第三章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3.1利益驱动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资本市场就像一棵摇钱树,企业一旦上市成功,高于股票面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资金就滚滚而来,精明的企业家都深谙这一道理。于是,够条件的企业积极上市,不够条件的企业创造条件也要上市,已经上市的还要搞增发,搞配股或为逃避摘牌及中止上市的命运,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有优良的经营业绩来支撑,业绩不够怎么办?造假!银广夏就是例证,银广夏1999年和2000年通过虚构7.45亿元利润创造了“中国第一蓝筹股”的神话,其停牌时的流通市值比1998年末增加了至少70亿元。有的为了偷逃漏税而少计应税收入或应税所得等,有的为了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而少计利润,有的为了骗取银行贷款或者股票筹资而多计利润,有的为了经营层的经营业绩而虚增利润或隐瞒亏损,有的为了突显政绩升官,造成了官出数字、数字出政绩。因为有了通过会计造假带来利益的可能性,就出现了会计造假的需求和动机,南京大学会计系对“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的认识”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结果调查显示,由于单位领导为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而迫使会计人员造假的综合比例分别为40.3%和55.8%。
3.2会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在我国现阶段,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较低,不能实事求是,恪守会计职业道德,不能坚持依法办事,有的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中饱私囊; 有的会计人员为了追求金钱利益、个人享乐,经不起物质、权利的诱惑,在道德观念上出现偏差、蜕化甚至沦丧;还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人伪造、篡改会计数据敢怒不敢言,对会计工作缺乏信心,认为反正不是自己的事,避之甚远,从而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另外,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还在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监督失控,内部管理混乱。如有些企业对财产物资缺乏严格控制,从而导致很多财物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
3.3缺乏合理有效的公司管理制度,产权不明晰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制约机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董事会、监事会缺乏必要的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等,这使得能够操纵企业的人员有机会为获得私利而提供虚假信息。
清晰的产权是保证人们考虑长远利益的前提,否则信用无从谈起。在国有产权制度下,企业经营者与其经营的企业信用没有长期的相关性,当受托人没有追求长期利益的动机和动力时,他们就会选择不守信。
3.4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为会计操纵提供了可能
3.41.会计原则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
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提供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得来操纵利润;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3.42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
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例如《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发出存货成本的核算就提供了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加权平均等九种方法以供选择。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会使当期产品销售成本偏高,期末存货成本偏低,当期利润也随之会计论文范文偏低;同样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对利润的影响就是相反的,会提高当期利润
3.43会计准则的滞后性
为会计操纵提供了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订及颁布。这就有很容易被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3.44 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性
会计通常给人们的感觉是锱铢必较、分毫不差,似乎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但实际上会计工作中的“艺术”成分味道非常浓。会计工作的内容包含不少主观估计的成分,例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残值、期末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存货计价方法等,都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排除利益驱动、外部压力等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有失客观、公允,他们很容易利用这种职务上的便利来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3.5会计从业人员与会计执业机构缺少独立性,导致监管机制失灵
3.51会计人员缺少独立性地位
会计人员应本着特有的职业道德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客观公正、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然而,我国目前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由用人单位自己管理为主,即由各单位自主地设置会计机构,任免会计人员并对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政府有关部门仅是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等进行间接管理。在这一体制下,尽管《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但由于现行管理体制的局限性,使得这个监督职能实际上难以履行。在会计核算和决策过程中,会计人员始终处于管理当局的指挥和控制之下,缺乏独立性。一些会计人员说,其实会计要按真实情况来记账,从技术上说不是难题,并且,接受了多年教育的会计人员说,谁不愿意坚持诚信为本原则,谁不爱惜自己的专业声誉?但在现实中,不少单位的会计人员如果不按照领导的授意做账,就可能遭到降职甚至解聘,所
以很多会计人员除了无奈之外,已别无选择。
3.52.注册会计师与事务所缺少独立性地位
(1)管理层的权利过大以及有缺陷的聘任制度
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从而产生了“一股独大”的问题,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同属一人,从而导致企业管理层的权利过大。尽管从原则上说客户与注册会计师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但在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普遍规模小、竞争力弱以及事务所之间为争夺客户的激烈竞争,当客户出钱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己时,及注册会计师面临客户的不正当要求时,要么坚持原则,拒绝客户的不理要求和出具与事实情况相符的审计报告,从而面临着被客户炒掉的风险。或者是放弃职业道德和独立性,违心地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报告,以保住客户和业务,但失去的是诚信和其应有的独立性。
(2)审计收费偏低
我国审计收费标准明显偏低,这样就从两个方面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独立性:第一,会引发和加剧注册会计师行业以降低审计收费标准为手段的恶性竞争第二,目前对违规的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处罚主要是撤销审计资格,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过低的审计收费标准将降低行业“租金”,这将降低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违规的机会成本,这也会在一定程序上削弱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执业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
(3)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一肩挑
同一家事务所对上市公司既提供审计服务又提供非审计服务时,与其说事务所在审计上市公司,不如说事务所是在自己审计自己。注册会计师不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反而参与造假,使得会计诚信进一步丧失。
(4)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有限责任制的形式
目前在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有限责任制的形式,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仅占很小的比例,而有限责任制可以使其机构和从业人员在获得高额收益后只承担有限的经济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可避免地造成注册会计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而放弃了独立审计原则。
比如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在对严重失实的“银广厦”1999年度及2000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中,由于一味的追求营业收入迎合客户不正当要求,根本没有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就签署了“无保留意见”,爆发了影响全国证券市场的“银广厦”会计造假丑闻。
3.6造假成本低
对企业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现行会计规范的基本要求。但当社会中的行为人违法获利大于守法获利时,行为人便会选择不守法;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这就减弱了法律的效力。由于经济处罚是需要由造假公司的权益来承担,也就是由投资者来为公司的造假行为承担责任,很少追究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个人责任。对造假者来说惩处的不到位即造假成本的低廉,所带来的风险相对较小,因此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不惜牺牲股东利益,冲破道德底线进行造假。可见,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对参与会计造假者来说,造假所付出的成本远远低于造假所获得的收益。更为严重的是,当一家企业通过会计造假行为获益却没有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时,其他企业就会跟着效仿。这种连锁反应的结果,形成了普遍不守信用和造假行为泛滥的现象,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会计造假的闹剧会不断上演。
第四章完善会计诚信制度的对策
4.1建立全国会计信用公示制度
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应遵循法制化,公正客观,分类公示,方便快捷原则。信用公示
制度如果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面向社会和全民参与,就应采取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形式发布信用信息。要依法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以利于社会监督。可将工商、税务、质检等管理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分层次开放。建立会计信用公示制度,定期发布诚信企业和失信企业信息,就是对诚信企业的褒扬和对失信企业的惩罚,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受守信的益处,使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声誉扫地,付出代价。
4.2重视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会计人员要爱岗敬业,依法办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守商业秘密。改造会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境界,使会计从业人员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会计人员应“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注6)树立“诚信会计”的良好形象。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能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转化成自觉的行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为行动准则,营造良好诚信的社会氛围。另外会计人员还需要不断充电,回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这样才能确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前提条件。
4.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措施;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代理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内部监督制度等并且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督。
4.4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订,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这可以从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考核几方面着手。2.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加以规范。3.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弹性区间,对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
4.5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推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政府的会计主管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或产权所有者监督其所属单位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一种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工资发放及业绩评定权等从单位分离出来,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权,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较好地保证了《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职能得以履行,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从目前各地试点的情况看,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因此进一步完善会计委派制,规范委派会计的管理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4.6加速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
1.从行业协会出台制度规定和完善事务所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机制,制约所有者和经营者出于经营目的,干预注册会计师发表的独立审计意见。2.适当提高行业审计收费并规范最低收费标准。这样不仅减少了行业恶性竞争,使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至于在过低的审计收费的压力下,任意减少审计程序以损害审计质量的方式来降低审计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样提高了行业“租金”,将增加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法的机会成本。将有利于增加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其执业的审计质量。3.限制一个事务所同时为一个客户做非审计服务业务和审计业务,以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受损害,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市场竞争的公正性。4.应限制事务所对有限责任组织形式的选择,以提高事务所和个人执业的风险意识,增加其对审计质量的关注。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违规时承担无限责任,其面临的风险以及责任加大,铤而走险的几率才有可能大大减少。
4.7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法规,并对违法行为规定明确具体的惩治措施,同时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因使用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损失,明确造假单位、中介机构、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赔偿责任和比率,以便受害人依法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获取赔偿,以此达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惩罚违法违规者的目的。切实贯彻实施《会计法》及相关会计法规规章,对检查出来的造假行为,要把处罚重点放在处理相关责任人个人身上,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要让造假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使其不敢以身试法,以期从源头上遏止造假行为。规范中介机构行为,要加强对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对知情不报或参与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中介机构,除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及经济处罚外,该取缔的要予以取缔,相关人员一定时间内甚至终生不得继续从事原有职业,情节严重的应追究事务所和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使其协助制止造假行为。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检查、严格监督,发现问题严肃依法处理,决不姑息迁就。特别是对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典型单位、典型案例、典型责任人,依法从重处理并公诸于众,形成巨大的威慑力量。
结束语
会计诚信是每个会计人员应恪守承诺的道德准则,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我们必须从维护我国经济建设秩序大局出发,从根本上加强教育和治理,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让诚实守信者得到回报,让弄虚作假者无生存之地,使会计诚实守信原则深入人心,使市场经济秩序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王红云:《会计法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2.李立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3.朱锦余:《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一、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教育学生热爱专业, 坚持原则
《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 也是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领课程。笔者认为《基础会计》课程的第一次课, 不要开篇去讲什么是会计, 而是先要让学生明白, 为什么要学《基础会计》?它主要讲些什么内容?怎么样才能学好本课程?本课程在会计学专业在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未来所肩负的光荣职责, 深刻认识会计管理在经济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从而热爱会计职业, 以主人翁的精神为人民当好家, 理好财。
在接下去的知识点讲解时, 要始终贯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比如, 在讲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时, 告诉学生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循诸多原则, 比如:可靠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谨慎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在讲授这些内容时, 除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各自的内涵, 更应当将内涵加以引申, 作为人生准则来遵守。可靠性原则可比作人生准则, 要求我们做人要真实可靠、客观公正, 诚信是会计人员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 是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诚信要求会计人员要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 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 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反映经济事实, 并忠实地为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科学真实的服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误导, 要踏踏实实的强化素质, 靠真本事吃饭, 做表里如一的人, 如实反映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情况, 不为个人和小集团利益, 伪造账目, 弄虚作假, 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谨慎性原则要求我们做人、做事要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 保密守信, 不为利益所诱惑, 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 应树立保密观念, 做到保守商业秘密, 对机密资料不外传、不外泄, 守口如瓶, 不该说的不说, 不该做的不做。让学生明白, 在市场经济中, 秘密可以带来经济利益, 严守单位的商业秘密是极其重要的, 它往往关系到单位的生死存亡。保守单位秘密, 这是会计人员应尽的义务, 也是诚实守信的具体体现。可理解性原则要求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表里如一, 做事要条理清晰, 透透亮亮。
在讲授会计循环和会计核算程序时, 要教育学生认识到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仔细核算和监督, 做到账目清楚、计算准确、数字真实。在讲授财产清查时, 要教育学生有效的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违法行为的存在。
二、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教育学生精通业务, 顾全大局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是学习会计核算知识的最主要课程, 它继《基础会计》课程的会计基本理论及专门方法, 围绕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展开教学, 重在会计信息的加工与生成。因此, 对高职会计教育而言,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效果, 对整个专业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 是任何其他专业课程所无法替代的。老师在讲授各章节内容时应教育学生, 各项业务的处理一定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既要维护国家和股东的利益, 也要维护企业与职工的利益, 当各方面利益出现矛盾时, 要以大局为重, 切不可损人利己。课程要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将诚信会计的理念渗透到会计领域, 让学生学会识别某一会计处理是否诚信、如何在得失比较中做出符合伦理的职业选择, 坚固以诚信为本的会计人思想。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 使知识的外延得以延伸, 将涉及到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及时地用浅显的案例加以讲解, 以增强学生的诚信观念。比如, 讲到存货发出计价, 在物价上涨时, 采用后进先出法符合谨慎性原则, 若公司采用了先进先出法, 则会虚增利润和资产, 导致会计信息失实。
三、在《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开源节流, 讲求效益
《成本会计》主要讲授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教育学生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处处精打细算;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严格执行开支范围和标准, 厉行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反对讲排场, 严防超前消费等。另外, 在讲到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时, 还可组织学生讨论, 在我们的人生中, 投入与收获就如同成本与收益, 要想获得, 就必须有所付出, 那么, 人生的成本又该怎样去计算呢?通过讨论, 学生会更加深刻地明白, 人的一生总是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奋斗目标, 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要经过自己坚实的努力。一个对自己有责任心的人总是会经常计算一下人生的成本的, 特别是在人生进行重大抉择的关头。有得必有失, 这是人们公认的生活哲理。但关键是要学会选择, 学会放弃, 并善于取舍, 如果经过自己的认真计算认为付出的成本是物有所值的, 我们就应义无反顾、心甘情愿地付出, 为了目标执著地去追求, 并且问心无愧地享受回报。
四、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教育学生精打细算, 节俭理财, 当好参谋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 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 组织企业财务活动, 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教师在讲授资金来源时, 要教育学生以最低的成本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在讲述资金运用时, 应教育学生合理分配资金, 充分发挥效益, 防止积压浪费, 在使用上应讲究合理性和效率性;在讲述财务决策时, 应联系实例, 分析财务决策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财务决策失当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以此教育学生为企业当好家, 理好财。如在讲《财务管理》中的商业信用时, 可向学生讲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的故事, 在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中, 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 一个人诚实有信, 自然得道多助, 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 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 而失信于朋友, 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会毁了自己的声誉, 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 失信于朋友, 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 得不偿失, 对朋友是如此, 对同行、合作伙伴, 亦是如此。无论个人或企业, 守信会赢得良好的信誉和发展机会, 失信就会失去商机, 受到惩罚, 双赢来自信用。
五、在《审计》课程教学中教育学生客观独立、公正廉洁
该课程除了讲授审计知识和审计技能之外, 务必教育学生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会计监督职能, 严肃认真地监督每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 防止发生错弊, 客观、公正、独立地处理企业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同时, 应使学生懂得, 提供不真实会计信息的危害及自己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遵照执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教师可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相关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 可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坚持原则公正廉洁的正反面事例录像,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 浏览一些会计网站,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 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职业道德标准, 这样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一定可以得到逐步提高。
一、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已刻不容缓
据有关报道,美国近三分之一的大公司存在盈利不实的现象,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也有严重虚假财务报告。会计造假已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对国有企业来说,会计造假滋生了腐败行为;对上市公司来说,使投资者信心大为受挫。所有这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会计教学中实施诚信教育的措施
由于专业课比较现实,涉及将来的“饭碗”,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学生愿意听,易接受,效果明显。
1.讲授诚信的重要性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在人际交往中不诚信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制裁。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为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就是例子。另一方面,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的会计准则将与国际接轨,我们与外国投资者打交道会更多,如果不讲诚信受罚会更重,经济损失会更大,同时也会影响国家的形象。外国会计行业也将进入中国市场,如果我国会计行业还呈失信严重的状况,会计市场,不仅赶不上国际水平,还会拱手送会别人,会计从业人员将会面临失业的困境。通过以上分析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会计人员讲求“诚信”就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和持续发展。
2.将有关会计诚信的案例贯穿于教学始终
会计教材在会计诚信方面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事项,应如何坚持会计原则,书本并没有明确地给出答案,也不存在标准,一切都需要职业判断,因此很容易让领导意志和个人利益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在会计诚信的培养方面,传媒的披露所带来的震撼和影响比理论的灌输和说教更为深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以传媒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多引导学生关注各种传媒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学会识别与判断真假,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诚信,以及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危机。例如,通过海尔集团对微瑕产品的处理、潮汕虚开增值税骗税案这一正一反两个案例,使我们的学生清楚认识到,在许多骗税案中会计人员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所有会计人员都坚决抵制,社会上许多腐败现象也可以得到遏制。诚信是一个企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和生命所在。唯有诚信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要使自己在同学和社会中赢得信誉,必须信守诺言,一诺千金。失去信誉,纵然一时得利,日后也必吞苦果。
实际教学中,将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列入教材,使每个学生都形成根深蒂固的意识,真正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对于社会每个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外世之宝。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犯罪的工具。“诚信”就是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是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不贪不沾、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诚信,才能顺利发展。
摘要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如何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仍是困扰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研究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职业能力研究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明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在培养高素质,高职业能力的目标下来研究这一问题,使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更好地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服务。
一、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涵
1.1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将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而形成的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它绝不是一项技能或一种知识就能形成的。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我们可以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能力,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语言、文字、数学、沟通、合作、自主学习与不断发展的能力等。第二部分为专业能力,主要指会计核算方法,具体会计核算能力,复杂经济业务的实际处理及应变能力等。第三部分为职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拓展能力,如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计划、决策、实施、分析及总结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及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职业人格。
1.2会计专业特点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高职会计专业主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适当、足够的理论知识,一方面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核心职业技能和核心职业素质方面,随着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得到普遍认同,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得以更多的体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可能独立存在,这就要求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有机融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目前,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普遍在2.5年左右,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专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这对高职教学是个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对会计专业学生而言,适度的理论必不可少,学生必须掌握会计核算与监督的相关理论、方法,又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经济、国家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又非常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二者的有机融合就变得更加困难。因此,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要求就存在一定的矛盾,具体分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课堂“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尚未真正实现,实践技能培养不能贯穿会计教学全过程。
2.2随着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很多学校进行了大量的课程改革,力求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现实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一些纯操作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不同,会计专业需要学生必须学好大量的理论教学内容,也就是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学会操作就能够掌握的,而是一个以理论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技能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融会贯通的过程。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明白要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但又处于理论舍不了,技能没时间练,与企业实际业务接轨的课堂教学资源捉襟见肘的窘境中,无法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2)校内模拟实训室实践教学企业化建设落后,有形而无实。
2.3为解决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各院校建立了大量的校内实训室,期望学生在校内实训室达到与顶岗实习相似的实践效果。为此,会计教学工作者在仿真、模拟企业业务,模拟企业工作环境等方面想出了很多措施。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实训室仍离不开机房式、财务办公室式的实训条件,实训室从环境到管理都没有进行系统的企业化建设,实训项目开发还不能代表企业典型业务,项目实施与管理程序也没有形成与企业会计工作过程相近似的运行机制,企业化建设落后,模拟实训的“模拟”二字有形无实。(3)人才培养各阶段实践技能培养目标没有形成有机融合,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2.4在众多困扰会计教师的问题中,如何将人才培养各阶段实践技能培养目标做出正确分解,同时又能将其有机融合于各种实践教学形式中,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而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课堂教学培养一部分技能,实训室专周实训培养一部分技能,各种教学模式培养的技能有重复,有遗漏,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体系,无法融合,看起来每一个环节都重视技能培养,但每一个环节都不到位,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形成,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三、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3.1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重视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与核心职业素质培养是专业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树立全面素质培养理念。会计岗位的特殊性要求我们的学生有健全的法制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的理论知识,系统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因此在学生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要树立全面素质培养的理念,将职业能力培养的思想与实践模式改革相融合。其次,要有系统观念,重视教学资源开发,重视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重视各阶段实训项目的衔接与递进,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三,要有企业化理念,要通过对企业的典型业务提炼,工作过程分析要开发适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室项目实训,毕业综合实训的企业仿真项目化教学资源体系,同时在实训组织、管理中引入企业化的工作过程和管理运行机制,实行双员制管理,使校内实训尽量达到企业实习的效果,解决会计专业实习难的问题。
3.2实践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3.2.1实践教学模式优化的起点是分析,一是,分析学生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解列出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实践技能,形成实践技能体系,分析出核心能力,拓展能力都有哪些,形成知识能力分解表。二是,分析现有的课程和教材资源,分析出每一门课程要培养的基本职业能力,并加以整合,构建主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能力培养体系。
3.2.2实践教学模式优化的重点是设计,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解决目前实践体系系统化不足、融合性不够、企业化不强的问题为重点。具体来说,做好设计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通过分析明确每一门课程要培养的基本能力,以企业化的思想进行课程改革,即将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中,从一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开始就引入经过提炼分析的企业业务,形成一个个企业项目,每一个项目的操作对应一项基本职业技能,也可以叫项目能力,改变以教师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相结合,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以做促进理论教学的提高,以理论教学提升项目能力的养成。二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全面建设。
3.2.3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校内实训基地无疑是又一个重要的载体,我们要将实训室看做是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阵地,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中掌握了一个个项目能力之后,利用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完成会计全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因此,校内实训基地全面建设必须完成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进行企业化环境与管理建设,学生进入实训室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是与企业完全接轨的环境、管理制度、运行机制,这样有利用学生进入岗位角色,培养岗位能力。其次要进行企业化项目开发,要在分析真实岗位任务的基础上,提炼出典型工作项目,形成能够反映企业真实业务的项目资源,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
3.2.4在这一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的一点是,岗位项目开发时要与课程项目开发统筹考虑,要体现融合递进的思想,螺旋上升,同时要将会计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融入实践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的理念,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模式优化的保障是师资,要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无论是分析、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管理还是实训基地建设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学改革要人才先行,高职会计专业要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首先就要有高素质的双师队伍,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与组织者,也是教学改革的设计者。
3.2.5要优化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就必须培养具有良好理论基础,过硬的实践能力,先进教学理念的师资队伍。总体来说,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要以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为理念,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以项目化教学为手段,融合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韩霞.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8.
[2]吴讯.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高教论坛,.1.
[3]刘秀英.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思考[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4.
[4]李国军.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近探讨[J].高教论坛,2015.12.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2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个人资料
姓名:叶祥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3年8月17日
性格:活泼开朗,比较外向
学历:大学一年级
专业:会计
座右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又称职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遵循一定规划去从事工作的历程。是指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态度,行为,价值观等连续性历程的过程。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来看,职业生涯的阶段分为: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转换与稳定期和职业结束期。
职业准备期是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职业意义。往后,从事职业的心里,知识,技能的准备以及等待就业的机会:职业选择期,这是实际选择职业的时期,也是由潜在的劳动者变为现实劳动者的关键时期,职业选择不仅仅是一个人挑选职业的过程。也是社会挑选劳动者的过程;职业适应期,择业者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存在一个适应过程,要完成从一个择业者带一个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人际关系等;职业转换与稳定期,这一时期,就业单位与职业岗位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但这一时期更是一个人创造业绩,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职业结束期,由于年龄或身体状况原因,逐渐减弱职业活动能力与职业兴趣,从而结束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收集评估个人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设定目标并努力实施的过程。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收集评估信息是基础和前提,目标是核心,实施是关键。
职业生涯规划的分类按照时间的长短来分类,可分为人生规划,长期规划,中期规划与短期规划四种类型。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分类来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正处于职业准备期和即将择业及面对职业阶段。因此,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的规划主要侧重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三个阶段的中期规划。其次,是职业转换与稳定期的长期规划。与此相适应,高职高专会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包括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
一,中期规划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会计已经开始和其他的会计慢慢融合,从而产生了很多新职业岗位,这为会计人员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从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将会计行业的职业及要求分为四类:
1“做会计的人”。做会计的人是在一个单位从事核算,会计信息报告及财务管理工作的人。这是狭义上的会计人员,人们通常理解的会计职业,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职业。在该方向上就业的门槛也相对比较低,只需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即可。这也是我们学习会计职业学生最低的要求。
2“审查或咨询会计的人”。审查或咨询会计的人,其工作主要是对会计工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查或就某些方面提供咨询。具体包括注册会计师,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在这个方向上就业的门槛较高。要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是目前各类注册职业资格考试中考试周期最长,难度最大的。
3“管会计的人”。从事这类会计职业的人主要是指与会计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和 其他组织机构的人员。
4“研究会计的人”。这类人员一般指在各类研究部门的专职研究人员和各类中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和会计专家。他们主要从事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或专业教学工作。在这方向上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和较高的学历。
如此多的会计岗位和专业方向,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我认为中期目标就是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基本目标。
二,长期规划目标
中期规划目标是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或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适于所有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然而,人各有志,每个人的潜力大小不等,因而长期规划目标不可能千篇一律。这就需要在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因个人的兴趣和志向加以延伸和调整。
关于我的求职规划:首先,学位证书,资格证书,是我们求职的敲门砖,也是一个公司招聘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在大学期间拿到相关的证书。其次,对于大学生来说,经验的缺乏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要想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就要在各方面占优势才行。所以,我们要在大学期间积累更多的经验,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兼职来实现。最后,要时刻关注招聘信息,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公司选择我们的同时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公司。
终上所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中期目标就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目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期目标是与学生职业兴趣相匹配的目标。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目标。中期目标是基础性的目标,长期目标是在中期目标之上加以延伸的目标,无论长期目标如何,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都必须以中期目标为首要任务,兼顾长期目标。至于目标的实现,中期目标主要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二实现,长期目标主要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和素质拓展而实现。不可否认,每个人的能力,天赋和悟性都有所不同,目标未必一定能百分之百达到。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目标,更加不容易获得成功。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我们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只要矢志不渝地向着心中的目标拼搏进取,我想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更好地迎接职业生涯的各种挑战,最终更有可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文章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2.2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大量实践表明,通常情况下,大中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现程度非常高,而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实现程度较低,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当将教育目标在横向方面定位在中小企业及基层机构上,而在纵向方面应定为在初、中级会计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上。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在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转变以手工制作为处理手段的思维方式,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变为以信息化处理手段为主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会计专业的信息化人才。
2.3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在会计专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时候,一定要在科学分析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条件等。
2.3.1 进一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大量的典型案例,“边讲边练、多讲多练”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3.2 运用网络教学手段会计课程与会计专业项目训练,都应要求学生实施现场案例、演练现场场景,这不仅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条件达到“一人一机”,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网络支持,以利于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学生按时提交课堂作业。
2.4 建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高职教育是服务于企业的,是为了满足企业需求而存在的,所以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实践教学,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使其能胜任各个会计工作岗位。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高职院校应设置实践模块,形成多层次、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实践模块要包括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纳税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基础会计实训模块等。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建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5 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培训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时,应着重加强教师参与会计信息化技能的实践,将实践结果同教师的考核、职称等挂钩,从而激发教师参与信息化技能实践的积极性。例如,学校可以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计信息化实践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师资水平,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
3结语
关键词:会计学,人才培养,诚信教育
会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较强的财务、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从事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鉴于会计学专业的就业领域和工作性质, 诚信教育尤为重要。然而, 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在大学期间, 往往以专业教育为主, 诚信教育不够, 容易造成学生自律意识淡薄, 诚信意识不足, 法律意识不强, 也就不能成为社会用得上、靠得住的人才。会计诚信教育是将会计理论与诚信教育结合, 意在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忠诚、高道德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
一、高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现状
在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 目前缺乏应有的诚信教育环境、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系统的教育措施和考核管理办法。诚信教育仍是薄弱环节。
1、会计诚信监督力度不够,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
信息、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会计造假、会计欺骗等丑恶现象的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或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诚信缺失现象也悄然而起。不少会计从业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诚信道德,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造成震惊世界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 如安然公司的会计造假案, 微软公司、朗讯科技、环球电讯、美林证券等会计舞弊案等。这些案件无时无刻不刺激着会计专业学生的视觉神经, 对这些自律能力较低、辨析能力不强、可塑性较高的大学生们阐述深远的负面影响。
2、教育体制存在弊端, 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学习, 忽视了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
长期以来, 会计学专业往往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说得多, 做得少。这种教育方式势必造成学生道德水准低、责任感不强、重技轻德等。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 但大多属于公德方面的。有的学校只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其主要教学方法依然是照本宣, 缺乏创新, 缺乏吸引力, 完全违背的诚信教育的初衷, 致使部分毕业生虽然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知识水平, 却缺乏会计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一旦面临道德冲突时因缺乏辨别能力和自律能力, 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我国目前会计犯罪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 究其根源在于会计诚信教育不到位。
3、缺乏会计诚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者, 坦荡做人, 真诚对事, 不欺骗, 不撒谎;信者, 恪守承诺, 保守秘密, 对理想坚贞。诚信是做人之根本, 做事之前提, 在现代社会中诚信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 在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虽然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 可在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个人考核等方面, 缺乏抓手必要的研究与改革, 没有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和教学过程, 导致诚信教育流于形式, 成为软环节。尽管教师有“传道授业”的责任和义务, 但因众多因素的影响, 部分教师“道”没传好、“业”未授精。大学生中弄虚作假、考试舞弊等不诚信现象始终回荡在校园环境中, 难以消除。如何将诚信教育融入会计学专业教学体系中, 是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必要措施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 是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和培养要求, 应当从教育环境、教育教学体系、教育过程等方面入手, 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过程,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倡导公平公正诚信的教育教学环境。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道德准则, 是人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受环境的影响甚大。环境造就人,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大学校园也是如此。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 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环境至关重要。公平公正是大学活动的基本准则,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是对大学生人格的尊重、价值的认同和学习的动力, 也是大学生的一种信赖、一种诚信。大学校园里公平公正的基本准则达不到遵守, 教师就不会专心于传道授业, 学生也不会安心学习, 就不会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构建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 高校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构建系统、完善的大学生评价体系, 并在实施过程中, 严格执行评价标准, 公开透明, 接受监督, 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相互利用、相互照顾”等不良现象;其次, 应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 立正气, 刹歪风, 对旷课、考试作弊等违规违纪行为, 严肃处理, 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自律、诚信意识。
2、构建会计学专业诚信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中虽然涉及到德育教育问题, 但在培养方案中, 有关诚信教育的课程寥寥无几, 仅有《思想道德修养》等几门公选课, 这显然是不够的。应当针对目前教育形式, 加强诚信教育教学研究, 建立系统的诚信教育课程体系, 从学校层面, 改变以往重专业技能培养、轻会计诚信教育的传统观念, 将专业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 加大诚信教育课程, 从学生层面, 能够掌握有关诚信的社会要求、重要作用、基本知识、法律知识等内容, 加强学生内在修养, 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自觉、自律意识。
根据会计学专业的培养要求, 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会计诚信学》、《会计诚信案例》、《会计诚信缺失案例》、《职业道德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伦理学与经济学》、《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列入培养计划, 部分课程甚至列为必修课程, 促使学生加强自身诚信教育,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为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注重会计学专业诚信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
无论是环境教育还是课程教育, 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并转化为自觉行为, 最终服务社会, 造福国家。
(1) 加强教师素质教育, 构建德才兼备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学校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 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教育榜样和典范。因此, 教师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观、专业水平等都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 学校一方面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 使其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 以正直、诚实、严谨、科学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时刻不忘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形象带动广大学生树立起诚信的形象;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主动邀请会计师事务所、政府财税与审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资深会计人员到校兼课、讲座, 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 推动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诚信教育不同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 会计专业教师应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环境条件, 加强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努力提高其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 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程考核方面, 无论是会计专业课程还是诚信教育课程, 应降低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等客观题目, 增加主观题目, 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综合考察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与实务判断能力, 尽量减少死记硬背题目, 同时可有效避免考试作弊现象。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创新活动, 增强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 自己管理自己, 不可能通过强制手段实现。自律意识是通过系统教育和适当引导逐步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 是自我修养的提升过程。群体氛围的渲染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开展群体性活动, 如大型主题班会、诚信主题的辩论赛、宣讲会等, 让学生自己去参与, 自己去学习, 潜移默化, 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诚信观念与意识, 增强自律, 把“不敢为”, 变为“不愿为”。同时, 要针对目前诚信教育现状, 创新诚信教育方法, 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创新教育的积极性。
(4) 建立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诚信与道德,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如何评价道德水平, 这就需要建立诚信评价体系, 使学生始终感受到道德的实体性存在。诚信评价体系, 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诚信水平进行考核、评价, 把考核结果与学习成绩、综合测评结合起来, 让学生充分重视诚信问题。同时, 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针对学生的诚信问题进行奖励与约束, 完善诚信评价体系。大学生诚信评价应贯穿于大学的四年, 是进入社会前的一种信用凭证, 从大学期间学习开始, 一直持续到进入社会, 形成良好的信用培养体系。
三、结论
诚信教育是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和从业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高校应当高度重视诚信教育, 应通过加强诚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将专业教育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诚信教育体系, 将诚信教育课程纳入培养计划;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过程, 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和建立诚信评价与奖惩机制等措施, 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习过程, 提高教育效果,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会计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立荣.诚信教育——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J].会计之友, 2004.1.
[2]罗金明.大学会计专业诚信教育探讨[J].会计之友, 2006.4.
[关键词]案例教学应用型会计人才 职业能力 “零距离上岗”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高职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帮助学生获得就业的实用技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新时期职业技术学院的职责。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思想仍影响着高职教育,这种教学思想无论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传统的会计学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代替学生思维。这样严重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导致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许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适应环境,不会处理经济业务,这显然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
目前,高职教师正逐渐从原始状态向多媒体教学转化,其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但在针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会计课件制作上并没有突破,内容完全来自教材,缺乏来源于社会实践、背景真实、资料丰富的案例创作。可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技术型、应用型会计人才,就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在课堂教学上引入全新模式——案例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不仅改变了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由单纯的理论叙述转向将理论融入实际的方式讲授,在于将教学重点从学习知识转向训练综合技能,在于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零距离上岗”。而这恰恰正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也是高职教育最鲜明的特色。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教材,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将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案例作为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采用案例教学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步骤:首先是课堂教师引导案例,同时点明所需理论,提出具体要求;其次是由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讨论的过程要能够做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案例进行综合评述,并对学生分析讨论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解答,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案例内容。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互动式双向教学法,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扎实的理论加上实践及研究的训练等于创造。实施实战训练,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创新能力。
教师对引导案例的内容进行全面剖析,可以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导到实际中,并增强感性认识。学生通过讨论案例,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围绕案例内容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会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弄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其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实际岗位的对接,增加学生就业的机遇。另外,在案例教学中,特别要避免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置身其中,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对于学生掌握学科理论,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和质量,培养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用比较大,效果比较好。
采用案例教学,对教师素质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识才能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学生。教师不仅应该精通理论,还应该具备实践知识。因而要求教师必须潜心准备,灵活引导。同时也要广泛收集丰富、适用的案例资料。为此,教师应当深入企业,深入实践。这些案例应与相关理论知识相关联,并不断充实和完善,体现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师应善于将复杂的专业问题变得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传之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给予足够的课堂时间,保证案例的教学。至于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孰前孰后、怎样结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灵活安排。
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时间关系,这种教学方式必定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其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林英,周爱玲.会计电算化教学案例的编写与探讨[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高职会计专业诚信】推荐阅读:
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研究11-01
高职基础会计教学论文05-29
高职一体化教学会计07-05
浅议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11-26
对口高职《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探讨10-20
高职院校学生诚信问题调查问卷10-12
专业认知高职教育09-10
高职食品加工专业教改05-24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语用失误分析10-24
培养综合高职理财专业人才论文09-24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