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 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可见, 实验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鉴于这样的情况, 我想就重视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探究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 通过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呢?我认为:结合教学内容, 合理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 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教科版《磁铁有磁性》一课中, 教师通过游戏创设学习情境的。教师拿出一个“钓鱼玩具”, 请四位学生上讲台比赛“钓鱼”, 一下子学生都抢着上去了, 学生的兴趣都上来了。当四位学生完成“钓鱼”比赛后, 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鱼竿”能把“鱼”掉上来呢?学生很快就在下面议论开了, 有的说是鱼钩, 有的说是磁铁, 甚至有学生说拿来研究一下。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都被这个游戏激发了, 这样后面的实验探究都能有效的开展了。

创设学习情境方法有很多种, 只要是能激发探究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的, 均可运用。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有许多合理, 有效的创设情境方法, 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材, 灵活选择, 运用, 并潜心研究更加有效的方法, 使导课真正成为一节课成功的一半。

2 转变教学观念, 重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

在中国的教育传统中, 考试几乎是检验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手段, 而且考试的形式比较单一。这几乎限定了教学目标: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作为评比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小学科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转换观念, 抛开以分数决定教学质量的意识。即使要有分数, 也不能按照传统的试卷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要在学生具体操作中去评价。可以采用平时操作和考试两种成绩去评价学生。在考试时, 可以要求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平时教学过程中做过的实验, 既可通过学生对这个实验的操作中看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也可以看出学生的科学素养, 更可以看出该小组同学的合作探究精神。当考试以这种形式出现的时候, 必然引起老师和学生们对实验的重视。

3 抓好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

一是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而极大的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而有效的实验教学又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所以对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要特别的加以重视。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的习惯。学会倾听、学会观察、学会操作、懂得追求真实与科学, 使实验能准确反映自然现象及其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 才能产生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三是实验教学的过程, 是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 学会自己动手操作, 懂得经历一个猜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一般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这个活动过程, 就会使知识具体化, 使观察有意识化, 使学生更能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四是充分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证明, 在学过和没学过的知识之间, 在原有知识领域和新知识领域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 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起联系的桥梁, 开展探索性实践, 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索, 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例如在教科版《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进行分组, 充分发挥每个小组的力量, 这就需要学生大胆去尝试, 教师适时巡视点拨, 以达到实验的结论:任何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 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 就能主动的去钻研, 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 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因此, 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或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时, 作为教师, 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 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予指导。如教学教科版《电产生热》一课时, 要求学生用一根铁丝把一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并摸一摸铁丝, 手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本身效果不明显, 可是有的学生的效果却很突出——手很烫, 原来他是用了三节电池。虽然他与实验的要求不一致, 但恰恰由于这一个不一致, 使他发现了电热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因此, 这时教师切不可训斥否定学生, 否则就把学生创新思维萌芽扼杀在摇篮里, 教师应该大力表扬, 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启发, 唤起创新意识:“除了增加电池, 还有哪些办法也能使电热效果更明显呢?请你自己设计实验动手试试。”这时学生创新的意识则更强烈、兴趣更高。

5 充分准备好实验材料, 方便实验操作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 光靠一张嘴巴、两根粉笔是远远不够的。要完成科学探究的目标势必要借助各种形式的科学实验, 而实验材料是开展科学实验的前提。合理的选择实验材料有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精神。

选取的材料要贴近生活, 最好是随时可得, 随处可见的, 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 有助于教师的教学顺利开展。如研究教科版《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课中“土电话”的制作, 教材选用一次性杯子和棉线, 取材方便、效果很好, 学生积极性很高。

在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时, 所选材料是否具有引导性, 能否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深入探究。如在教科版《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教学中, 教材中出示了三个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瓶子作为学生的研究材料, 然后在三个瓶中装入不同的水进行比较。实际上仅靠这样的材料设计并不适合我们的学生, 研究起来无从下手, 也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直接经验, 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对此, 我又增加了一个瓶子, 利用这个瓶子来对比衡量水的多少。学生在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时发现探究障碍, 从而能更好地科学探究。这里增加的这个瓶子体现了知识建构的引导性, 更有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来设计、选取合理的有结构的材料, 才能让学生由材料引发经历, 由经历形成科学认识, 方便实验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最终发展和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 而发现问题, 正是创新的开端。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构建创设情境, 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如教学教科版《大气的压力》一课时, 为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特意构建创新一个情境:一上课, 我向学生们出示了“马德堡半球”, 合上两个半球抽掉其中的空气, 让学生用力向两边拉开, 一个、两个、四个, 直到最后到全班同学像拔河似的一齐拉, 但仍拉不开。此时, 教师提出问题:“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到奇怪极了, 纷纷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这两个半球为什么拉不开?用什么办法才能把这两个半球拉开?如果两个班的同学一起拉, 能不能把它拉开?恰当的问题开启了学生思维之门, 教师为学生构建创新情境,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扶持, 深入探究的愿望油然而生。

6 科学实验教学后要及时反馈

1) 教师的示范, 能激发学生课后探究欲望,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学生学习科学课的行为习惯是由学习自然课的行为习惯逐步转变而来的时候, 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还没有完全达到科学课的要求, 课后的行为更是可圈可点。而一个科学探究往往不是在一堂课里就完成了, 其行为会自然而然地延伸到课后。这既是与自然课的最大区别, 也是新课程标准下科学教学的显著特点。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程应该实现人向自然、生活、社会、人自身转变。从事科学教学, 其课后探究行为的培养就不可回避, 而且是应该重点关注和引导。

2) 提供交流平台, 充分肯定学生课后所获。要让学生课后有兴趣, 需在课堂中培养兴趣。而课堂中的兴趣培养, 则需老师对有准备、有收获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把自己的收获充分展示出来, 让他们产生愉悦的成功体验, 充分地感受到付出就会有收获, 付出就会得到肯定和表扬。从而使他们在肯定、表扬中建立浓厚的科学学习兴趣, 并由课堂延伸到课后。

3) 走进大千世界, 好奇引发学生兴趣延伸。神奇的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 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玩味, 他们探寻, 一次次惊奇, 一次次发现, 他们乐此不疲。大自然, 这科学的殿堂孕育了时代的骄子, 诞生了造福人类的伟大科学家。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源泉, 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其实, 科学课的每一课都与生活、自然息息相关。既然科学课来源于生活, 那么科学课的教学就应尽量让孩子们接触精彩的大千世界。大自然的奇事妙物也必将引发学生无尽的探究兴趣, 其兴趣也必然悠远绵长。

总之,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 如何上好它, 值得深究。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 要切实转变观念, 同时要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 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 在实验教学中,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依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和激情。在参与中观察特点、发现问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积极投入实践, 善于发现和总结勇于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摘要: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 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 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 乐于探究, 热爱科学, 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实验教学,科学课,小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科学 (3-6年级) 国家课程标准, 2002.

[2] 小学时代 (教师) , 2011 (06) .

上一篇: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军训育人话语策略分析下一篇:压裂工艺技术及新型压裂工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