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效率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效率(精选8篇)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效率 篇1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

【前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在各学科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随处可见,从而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的绝对权威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自主探索”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经过不断地自主、合作、交流,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探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有效的科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科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它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人人有机会发表意见,人人有机会动手实践,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在课堂实践中,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不尽人意。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或实验,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小组合作学习的几大要素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并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显然,这些要素在上述的课堂上都不具备,这样的小组讨论就是不完全形式的。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小学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

一、合理组建小组,让学生学会交流。

小组的组建首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按共同的兴趣,自主分组。但学生在组合时又往往缺乏理性思考,仅根据个人喜好来分组,有时可能会出现“强强联手”和部分学生“没人要”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集中指导和调整。教师做调整工作时,尽量尊重学生意见,并让学生明白分组是应考虑的问题。一般考虑:

1、小组人数要合理。以4-6人为宜。不同年级、不同合作内容,所需人数也不一样。

三、四年级的合作一般为较简单,如《植物的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等活动,一小组4人即可,人数太多将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

五、六年级的合作内容趋于复杂,如《做个太阳能热水器》《电磁铁的磁力》《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等,一小组可安排6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力量均衡,为合理分工做好准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分组后,小组要推荐活动小组组长并进行分工,这时需要教师在方法上做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分工技能。分工的基本原则是遵循优势互补,要尽量考虑个性差异,让每个同学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通过合理调配及教师对各项任务的负责人做了一定的指导和培训,小组合作活动做到责任到人,并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他人。此次让每个组员的价值作用都得到了发挥,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对于高段年级的同学,不同的合作活动还可采用动态轮换的分工方法,这样可以保护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也保证了给每个同学平等发展的机会。

二、创设合作氛围,让学生学会体验。

在做好组建和分工工作后,还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小组活动氛围,它是完成合作活动的前提和保证。和谐的小组关系需要所有小组成员一起维护,小组内的成员要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首先合作小组成员要学会相互沟通。教师要提供学生一定的交流时间,小组成员要掌握一定交流技巧。没有一定的小组交流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没有一定的交流技巧,合作活动也一定会崎岖不平。通过组内交流能增进互相理解、联络感情,达到心理上的共融和默契。通过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同伴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自我调整或相互调整,使合作得以优化。通过交流,还可以提高交际能力,推动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其次要及时处理合作小组内的问题与矛盾。在合作小组活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小组成员推卸责任,或在活动中不积极配合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合作活动会陷入困境,这需要教师及时处理。处理这些问题时也就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会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在坚持真理的同时,认真虚心地听取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定能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活动小组,从而发挥出小组团结的力量。如在学习《电磁铁的磁力

(一)》一课中,要求小组共同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关系,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每组只有一套实验器材,有些学生就有意或无意地把一些电磁铁移近自己,有的干脆抓在自己的手中。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及时引导,要求小组长发挥作用,让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动手的机会。但如果实验材料充足,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还出现这种现象时,我们又要引导他们,不光要会做,还有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三、选择合作时机,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科学探究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等等,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同时,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一课中,在介绍完自己带来的树叶后,我引导“如果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把你们的的树叶放一起,你是否会有新的发现呢?”我话音刚落,前后四个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凑到一块儿,唧唧喳喳地讨论起来。讨论结束的交流中,学生甲说“我们小组共有32片树叶,来自8种不同的树。”同学乙说“我们的树叶又多又不一样,它们的颜色有黄的、绿的、红的、紫红的等好多种呢!”同学丙说“我们有四片树叶像扇子,还有9片像手掌,这种树叶数量最多了,”„„在三年级上册这个刚刚起步的年级,合作活动较为简单,教师没有必要可以要求合作,只需要选择好有效的合作内容,就能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并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四、不断调控,让学生获得过程性体验。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又如何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做好评价调控的作用呢?本人以为当教师预计到这样的合作探究会发生困难时,需要做好指导调控的准备,比如,为学生准备好一些建议卡片,及时分发到小组内;当小组内发生意外的问题时,教师就要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的身份及时给予帮助;当小组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时,教师就要对小组成员的这种敢于质疑的行为表示赞赏,然后再以一个公正人的身份参与小组的讨论与分析;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地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及操作程序;当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建议组长设置一个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些;当小组探究活动由不顺利变为顺利时,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合作有成效,以示鼓励;当小组记录的数据都是规范操作和仔细观察的结果时,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表扬他们善于尊重事实依据;当小组的研究偏离了主题时,教师应及时点拨及时纠正。还有,为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组织评价调控时,可以充分使用互动性评价,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处理问题。等等。这样的评价与调控,就可以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在曲折的探究中获得深刻的过程性体验。

五、及时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能够使每位组员更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该坚持以评集体为主,评个人为辅;以评全面为主,评特色为辅;以评过程为主,评结果为辅。比如,到探究结束时,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通过鉴别评定小组学生的参与行为与效果,给予价值肯定,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如何不断“碰撞、对接、融合”,就可以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因此,用好这个评价调控机制,也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对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评价调控问题更要引起教师的重视。不要以为小组自己会合作探究了,教师就清闲了,其实此时的教师更忙了,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的评价与调控,或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感情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苏霍母林斯基所说的:“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不是一对一的对白,而是立体式、多层次的学习空间。只要我们在科学课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相信,合作学习必将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产生巨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科学(3 ~ 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2、《浅谈在科学课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伏卫兵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效率 篇2

针对小学科学教学,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通过导入吸引学生

如何使课堂教学的新任务和学生先期已经获得的知识发生有效的联系,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实质上是帮助学生整理原有的知识体系,并使之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的过程。如果把学生比作收音机,而把教师比作发射台,导入就是要把收音机调整到理想的接收状态,这样发射台的工作才有意义。常言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实际上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方面的基石。高质量的课堂导入还会降低教学中导学达标的难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的具体做法是:

1.闲聊导入法

科学课一般安排在上午第三节和下午一、二节课,刚上课时,由于刚上完另一门课程和经过了课间休息,此时学生们大脑皮层上的思维兴奋点,往往不在与课本相关的区域。这就需要教师用适时、适当内容的“即兴闲聊”来使学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使不该兴奋的区域逐渐得到抑制,该兴奋的区域逐渐兴奋起来。如教学《今天天气怎么样》时,我是这样做的:

(1)出示各种天气的配乐图片,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引出研究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天气这个话题。(板书:天气)

(2)提问:回忆一下,你遇到过什么天气?

学生自己说遇到的天气情况。

(3)提问:有没有因为天气不好而影响你的生活的事例?

学生自由说自己的事例。

(4)提问:今天天气怎么样呢?有没有影响到我们?

同时提示学生思考:该怎样来描述今天的天气?(完成课题的板书)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

这样的即兴闲聊就为新课讲解起到了稳定学生情绪,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搭桥铺路的作用。这种方法比那种靠直接切入正题来强迫学生完成这一转变的方法,要有效得多。

2.演示导入法

演示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手法之一,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清晰的现象,增强直观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描述事物的能力。用演示法导入,一开始就将学生兴趣集中到演示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演示过程中,教师的教态很重要,和蔼可亲的形象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培养学习兴趣。如教学《蜡烛的变化》时,我是这样做的:

(1)师:老师认为我们六(3)班的同学非常聪明,上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一个问题。我这儿有一杯石灰水和一杯清水,没有贴标签,你们用什么方法鉴别呢?

(2)生:用吸管向杯中吹气。

师:这么简单呀!说说为什么?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师:你们掌握的知识真多!

两位学生演示吹气,一杯变浑浊,一杯没有浑浊。(掌声鼓励)

(3)老师也做个实验让大家看看。师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试管内滴无色酚酞,试管内液体颜色变红。

(4)师:你们觉得这个变化神奇吗?

(5)师:其实,大千世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草木生长、生米熟饭、平地高楼……那么,这些物质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今天,我们就以蜡烛为例,来探究物质的变化。(板书:蜡烛的变化)

这种耳目一新的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自然导入,并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3.联系旧知导入法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可以先复习一下有关的旧知识,然后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或相似之处,通过类比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这样能使学生从已知领域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兴趣,从而产生探求的强烈欲望。这样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产生熟悉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4.电教导入法

利用电教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感觉材料。电教还能超越时空限制,给课堂教学插上翅膀,既能开拓学生的思路,丰富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教学《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时,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我们先来了解两段资料(PPT1~2肯德基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体会呢?大家是不是不知道什么样的食品才安全?不禁要问:我们的食品安全吗?(PPT3揭题)板书课题。通过这样一连串问题引导推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5.设疑导入法

常言道:问则疑,疑则思。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能启发思维,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伊始,如能恰当地运用设疑,必能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6.讲故事导入法

教学实践证明:对儿童极具有吸引力的莫过于有趣的故事。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一些课题本身就有一段饶有趣味的故事。如教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我是这样做的:

(1)教师讲述:一群小伙伴在玩球的时候不小心,球掉到洞里去了,可是洞口既小又深,手直接伸进去够不到球。这时,一位小伙伴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把球取了出来。

(2)提问:你知道是什么好办法吗?

(3)学生回答后,教师边演示边叙述:往一个杯子中倒水,杯底的小球随着水位升高,浮在水面上。

(4)将一个橡皮泥做的小球丢到一个杯子中,它却沉到了水里。这是为什么?

(5)指名学生回答。

(6)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能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吗?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出示课题: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这种故事性较强的导入往往能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课题中。

二、通过探究活动启发学生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的特点决定了科学学习应采用以探究为主的方式。“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是每个教师都知晓、了解的。让学生在科学课堂里动起来,成为探究式教学的标志。但课堂教学中常常是“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

自主探究应建立在清晰的探究目标的基础之上。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之前,应明白为什么而探究。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往往应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很多,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所提出的问题。如《做一个指南针》中引导学生认识探究的目的:用钢针来做一根磁针,检验是否是一根磁针;判断磁针的南北极;做一个指南针。在明确探究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提出、猜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明确了探究目的后,探究时,要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哪些现象,对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怎样解释或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在科学课中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在教师一番提问和铺垫之后,学生就热情高涨地“探究”起来,“议论声、争辩生、操作声,声声入耳。”例如在让学生检验钢针是否变成磁针这一环节时,学生看到钢针吸上大头针很吃惊、很高兴,却没有去思考为什么。照这样下去,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却往往搞不清自己在探究什么,为什么做这些活动,要观察哪些现象,汇报时不知如何开口。因此,探究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观察要求。

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科学思维才是探究的灵魂。完成探究活动后,应引导学生思考:在探究活动中,“为何做?”“做什么?”“怎样做的?”“做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等问题,培养学生“思中做,做中思”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中,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热热闹闹”地做实验,实验完毕,学生如果能够谈出实验现象,教师则根据现象总结一下;学生如果未谈出想象,教师干脆包办代替总结一下,一节课就算完成。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惰性,不愿意思考,依赖于老师。因此,实验结束后,应引导学生仔细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实验目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三、通过多元评价激励学生

行为科学认为,工作成绩=能力×动机激发程度。可见,在能力不变的条件下,工作成绩的大小取决于受到动机激发程度的高低。

所谓激励教育,就是教育者为使受教育者积极进取、健康发展,以激励的教育行为从外部给受教育者以适当的激发,使受教育者将要求内化为个体自觉行为的过程。我们也应从多元评价着手实施激励教育,通过多元评价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探究始终保持愉悦的情感体验。

把激励与竞争带进课堂就是以成功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想方设法帮助各类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因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任何学习行为,诸如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练习作业等,教师都要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坚持激励。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才是有效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言,如:“××同学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说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熟练地做一遍!”“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你知道得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已感受至深。我还结合实际,采用了“两会两能”评价法。就是上课时会听、会看、能说、能做。学生在科学课探究活动中首先进行自评,自己认为做到了,就可以到科代表那儿要求加一颗星,当然也要结合学生互评。学期结束前,教师可根据组长统计的情况,满15颗星以上可以得“优”,10~15颗可以得“良”,5~10颗可以得“中”,这就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这一切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既方便,又真实。事实表明,课改后教师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从实践看,运用这种激励性评价,学生心中就会始终涌动一种精神力量,谁也不会自甘落后。

教师用充满挚爱、信任与期望的艺术语言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好学上进,师生共享成功的乐趣。这种教与学的同频共振通过多元评价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情趣和努力探求再获成功的强烈愿望,塑造了学生完美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

提高小学科学自主探究的效率 篇3

关键词:自主探究;探究过程;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130-0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知识不是给予的,知识是生成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必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发现课堂效率不高。笔者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就提高自主探究的课堂效率,有了一些收获,愿与大家共勉。

一、自主探究性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可操作性

科学探究方面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要切合教材,同时,又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便于学生操作,让学生在探究科学的快乐中获取知识。切记设计标准过高,远离了儿童的年龄特点,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科学探究就会变得低效而无质量。

如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水》这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看、闻、尝、摸等方法将水与其它液体进行比较,认识到“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进而用学到的方法去认识身边的事物。

一切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学生的认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是浅层次的,从未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过,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我在实验演示台上出示7种液体:有牛奶、果粒橙、白酒、白醋、盐水、糖水、水,让学生从中找出水。学生说,我一眼就能“看”出白色的是牛奶,橙色的是果粒橙。老师板书“看”并肯定的说,这是我们常用的观察事物的方法。老师接着提问,下面剩下的几种液体都是一个色,再用“看”的方法肯定是不行,那该用什么方法呢?学生说用“闻”的方法,老师一边肯定这种方法,一边板书“闻”,让学生闻一闻,学生不难发现白醋和白酒。接下来还有三种液体,再问同学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鉴别,学生说可以用“尝”的方法,老师一边板书一边加以肯定。学生通过“尝”的方法,不难将盐水、糖水和水一一辨别出来。因为盐水是咸的,糖水是甜的,水是没有味道的。老师进行小结:看、闻、尝是我们常用的观察事物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用看、尝、闻的方法来继续观察水。这时分小组进行观察。通过观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整个教学活动围绕着水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嗅觉、味觉去感受水的特点,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的认识了水的特点,他们会认为,我们小学生也能搞科学研究,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二、对自主探究学习内容的设计要符合科学这一学科的实际,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

教者首先要深入的钻研教材,仔细的斟酌一下,哪些内容适合在课堂上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接下来就要设计探究什么问题,怎样去探究,这样就避免了课堂教学设计的盲目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蜡烛的变化》这一课,我就抓住物质变化的两种类型入手。首先分小组探究第一个问题“加热时,蜡烛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各小组很快就会得出答案,加热时会融化变成液体,冷却后液体又会变成固体。这时,教师强调,刚才这个实验,只是蜡烛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加热时,固体变成了液体,冷却后,液体又变成了固体。下面再做一个实验,点燃蜡烛,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分组实验,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提醒学生做蜡烛燃烧实验时,火焰不能集中加热烧杯的一个地方,要转动烧杯,使之均匀受热,以免烧杯爆裂。最好用抹布包住烧杯,以免被烫伤。)实验时,学生不难发现,杯里起雾了,杯壁上蒙上了一层小水滴。教师强调,这水就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新物质。第二个实验,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烧杯里,再把它涮一圈倒掉时,这时烧杯就附着一层石灰水了。把这个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的火焰上,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通过实验不难发现,烧杯壁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这时教师强调,为什么烧杯壁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呢?这是因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新物质。究竟长生了什么新物质呢?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一下,这是因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二氧化碳。石灰水一碰到二氧化碳,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综上所见,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融化;另一类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了物质变化的两种类型。接下来就要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判断①生鸡蛋变成熟鸡蛋②面粉做成馒头③树叶颜色变红④铁水变钢锭⑤火柴燃烧⑥水的三态变化⑦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是什么变化?学生根据有没有新物质产生,就很容易做出判断了。

三、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圆满完成课堂上自主探究学习的任务,提高课堂上科学探究效率的的前提

我们外出学习时,听观摩课或者赛课、优秀课等,都觉得人家的课却是上得不错,之所以很成功,与教者的课前充分的准备分不开。例如,我在上六年级上册《馒头发霉了》这一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想一些物品发霉的事例及环境条件,推测出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为了判定霉是否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生长,课堂上师生共同找出了相反的环境条件,如寒冷和干燥,并对这四种环境条件进行组合:①温暖和潮湿 ②温暖和干燥 ③寒冷和干燥 ④寒冷和潮湿。究竟哪种环境条件下容易生长霉,我在课前两周前就按这四种环境条件进行了实验:选四个透明的玻璃容器或塑料容器,里面分别放上馒头,并在两个容器里加入适当的水,以满足潮湿的条件。然后取加水和没加水的两个实验样品放在阳台上,让阳光照射;再取加水和没加水的两个实验样品放入冰箱。课堂上先让学生进行探究性讨论,在学生确定了哪个容器里的馒头容易长霉后,教师拿出事前做好的实验样品让学生看,这样学生就很快就得出结论: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长霉。

事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很难让学生信服。探究性研究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我又布置学生按照我的实验方法,回家去做实验,两周后上交实验报告。

四、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

时间是保证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又一条件。很多时候,我们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很多探究活动刚开始就喊停。学生刚进入探究氛围,教师就急于要整理材料。探究只是一个形式,匆匆就走过场。这样的探究怎么能培养出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呢?怎么会有效率呢?在课堂中,教师要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把课堂时间的支配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沉浸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

五、做好探究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探究的效率

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评价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激励,都有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孩子们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重视探究的过程。要关注孩子们是否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更要关注孩子在探究过程中是否积极投入、尊重事实、有独到的见解、能设法解决问题、能接纳同伴的观点、善于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等。

注重物理实验 提高课堂效率 篇4

“科学是实验的科学,实验是科学的实验。”这其中突出了实验的重要性,特别是当今的物理课程把实验看成了灵魂。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物理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与手段,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不仅构建起知识体系,而且也是学生发现物理现象、探究物理原理、获取物理知识、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路径。特别是新教材改编以来把实验纳入了每一堂课程。打开书本,一眼可见多种有趣的实验,以文字和图形的形式活灵活现的展示在我们的眼中。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应把做好实验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此为基点,提高课堂效率。下面 就结合个人在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设计趣味性课堂实验,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犹如乐曲中的前奏,起着提示主题、激起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设计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如讲解“压强”一节时,老师先让学生做两个小实验。(1)拿铅笔尖压在自己的手指上,先轻压,后重压,比较两次手疼痛的感觉,分析得出“物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产生的

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2)再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别顶住这只笔的尖端和平端。轻压后,比较两指的疼痛感,又得出“压力相同时,压力产生的效果与物体受力面积有关”的结论。然后再引入“压强”概念,就水到渠成了。具体生动的实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探求真理,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入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

二、设计好课堂演示实验,讲解新课

初中学生,对物理特别是实验有极大的兴趣,但往往对概念理解不深,死记硬背,教师可充分利用其心理特点,做好实验及适当增加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记忆。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可寻找合适的玻璃瓶,做“玻璃瓶吸鸡蛋”,或“如何从瓶中完整地取出鸡蛋”(把瓶子倒过来并向瓶里吹气,鸡蛋就“自动”出来了)。相信学生惊讶于实验“表现”,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大气压强的作用真是那样的。学生概念的转化形成也就容易了。

教师演示的示范性是不容忽视的,对学生起着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学生模仿力强,因此教师演示,不仅要规范,还要熟练、从容不迫,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影响学生,为此,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

教师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现象形成概念,学习有关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或者是示范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还是兼而有之,总之,目的必须明确,实验现象;

现象的本质;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使教师与学生都明确,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2.生动直观

演示实验要求实验现象明显、准确。课前教师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教师即使做过多次的演示实验,课前也应动手再做一次,对于现象不清楚的演示实验,必须想方设法加以改进,为了便于后面的学生看清楚,教师可以巡回演示,凡是能动的演示实验最好不用实验挂图,实验录像片模拟演示实验来代替。3.操作规范

教师对演示实验中每项基本操作都要规范化,不要只是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演示实验中才注意实验基本操作的示范作用,而对其它实验则忽略了实验基本操作的示范作用,经常这样,学生也会仿效教师随随便便做实验,在电学实验中经常会碰到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该把滑片放在阻值最大位置等注意点,教师演示操作时一定要操作规范,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改进更新,节省时间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符合实验装置简便,操作容易,现象明显,节省课堂时间,并能达到实验目的,就可以更新原有的实验使学生感到极大的兴趣。教材上没有的实验,要尽力创造去做。同一实验也要举一反三。开发自己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

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如:

1.用纸张和文具盒做惯性实验:把文具盒压在一张纸上,然后 猛地将纸抽出,文具盒由于惯性还留在原地。

2.用鸡蛋来说明惯性、摩擦阻力现象:选用外形相似的生鸡蛋、熟鸡蛋各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们在原处旋转。能迅速旋转的是熟鸡蛋,缓慢旋转几圈就停止的是生鸡蛋。因为生鸡蛋的壳内是液状的蛋清,外力作用在蛋壳上旋转时,蛋清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与蛋壳间存在摩擦阻力作用,使整个蛋只能缓慢转动。而熟鸡蛋内蛋清已凝固成蛋白,外力作用时旋转时,整个蛋就能迅速转动。

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

三、加强一边学一边实验的教学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

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而简单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实验通常他们的能力又达不到。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地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在老师的有效组织下让学生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如果放手直接让学生探究,往往耗费很长时间学生都不一定能找到清晰的像,所以老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制定实验计划步骤然后按有效地步骤让学生操作、观察,才能较好完成实验目标。

又如:小孔成像让学生在纸上戳个洞,然后在课桌上观察日光灯成的像;摩擦这节,让学生用自己的塑料刚笔头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去吸引小纸屑。一边指导,一边做,一边思考,学生手脑并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验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在训练学生“电流表使用”时,教师要注意在有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掌握要领,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活动进入探索问题,第一,观察什么,学生刚接触电学仪器时,让学生每人一盏,让他们利用感官去认识,并令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外形到构造,从功能到应用,任其发挥。第二,训练什么?在使用电流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然后让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学生的兴趣直接引入实验,当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充分的调动,出现的问题都

已解决。实验中学生的主动的求知欲,就这在特定的条件下得到充分发挥。

四、设计实验,将知识延伸到课外

课外小实验也是实验的一种形式,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探究精神,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巩固所学知识。如:例如在讲“光的色散”的现象时,学生对彩虹的现象就十分感兴趣,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彩虹,彩虹是由太阳光经许多小水珠折、反射后形成的,观察时应注意彩虹里面各种色光的排列次序如何?是红的在下还是紫的在下?我们还可借助其他方法得到人工彩虹,满足学生随时观察的需要。比如对着太阳光把一口水喷成雾状,即能观察到一条人造彩虹,其色光的排列与天空中彩虹一样。还可把一玻璃杯的水放在窗台上,让太阳光经杯中的水发生折射,再在地上铺一块大白纸,这也可以观察到一道非常美丽的彩虹,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有趣的现象,不但觉得物理有趣,而且还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验的重视及加强,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实验素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创造能力,克服了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现象,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符根宝

《用趣味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张 晶

巧用自制教具 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篇5

郭海行 商洛市洛南县寺坡九年制学校 邮编:726107 关键词:自制教具、课堂效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程课。在实际教学中,自制教具、学具是小学科学课教具配备的必要补充,通过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也能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其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其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之目的。在这个环节中,自制教具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巧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求知欲。

“科学始于好奇”。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具有爱玩、爱动的个性特点,富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正是引起其创新的内在动力。教师适时创设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可激发孩子们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点燃创造的火花,激发他们主动探索、锲而不舍的求知欲望,让学习变得轻松、自然、高效。

在教学《声音的传播》这节课之前,我布臵了一个制作学具的任务: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可供研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学具。任务布臵下去之后,孩子们纷纷忙碌了起来。等到了上课的时间,我首先让学生把自己课前所制作的学具拿出来展示并介

三、巧用自制教具,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知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自制教具的使用可以将知识具体化,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雷电现象”一课,在讲雷电危害时,因没有恰当的教具,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议。有些雷电造成的危害,学生们因不是亲眼所见,印象不会深刻,有的甚至还会怀疑“这是真的吗?”可在这节观摩课上,教师针对这一难点,利用起电机点燃汽油棉实验来以小比大,这不但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而且还加深了对雷电危害的认识。如何预防雷电给人们造成的危害呢?同学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了避雷针,但是避雷针为什么能避雷的道理,学生们并不清楚,如果能亲自体验一下,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此教师利用起电机和一个磨尖了的小钉子,所做的模拟避雷针实验,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让一个胆儿大的学生用手去触摸起电机的带电球,一下子被电了回来;再让其他学生用手来摸,结果没一人敢上来摸了。这时老师不慌不忙地手拿钉子去触摸带电的小球,学生们惊奇地发现,老师触摸小球时一点事都没有。老师再让其他同学用同样的方法试,也都没有什么感觉。学生们都感到奇怪,老师没有正面解释,而是让一个学生上前来仔细观察钉子尖在接近带电球时所发生的情况。„„学生们终于明白了原来是钉子尖把带电球一次性较大规模放电变成了细小的多次放电,所以人也就没有什么感

同时,利用自制教具还可以缩短实验时间,在短时间内就能见到效果。世界上一般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是比较漫长的过程,教师在实验室条件下就是要千方百计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让学生们看到这个变化,进而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如果实验的时间较长,效果再不明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只有缩短了每一项实验的时间,才有可能在4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验个数,加大教学密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五、巧用自制教具,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要针对教学内容选出实验教学新的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这种成功,不只是把新课程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这些方面自制教具活动就表现出以下几点作用。

1、自制学具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师生用自己研制的学具做实验,得心应手。师生动手自制学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与科学探索精神。如:讲“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时,传统的教具是铜球过圈,实验中费时费力,为了改变这个实验,我研制了一件偏转式指针实验器,用一根火柴就完成了实验。学生设计的实验装臵有偏转轴式、滚动式、电路组合式,还有用新材料启辉器的元器件制作的。只这一件学具就有十几种做法,学具的研制过程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并与教材和

在科学课中优化使用学具进行教学,师生自制并动手操作学具进行实验,将眼、耳、手、心并用,通过实验验证前人获得的科学结论,远比传统的“黑板+粉笔+说教”要具体、实效得多。这正是自制教具的魅力所在!愿我们的科学教师能充分利用自制教具使我们的科学实验更加异彩纷呈!

电话:***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效率 篇6

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作者:邱仁和

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2年第10期

摘要: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最大困惑就是: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刻。对物理实验内容的内化和拓展能力不足。本文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物理实验体验、科学方法教育、实验意识培养、实验资源利用和物理实验复习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自主研究物理实验,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物理实验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效率 篇7

一、关注目标“合理性”, 做到心中有纲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课分为: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认知目标、技能达成目标、心理发展目标三部分。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的知识, 能够学以致用, 那么, 我们就可以说实现了认知目标;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节课所规定的思考题、练习题等, 足以证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实现了技能达成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认知、情感等因素的不断提升和完善, 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可作为心理目标的实现。我们在课堂教学开始前, 一定要深入解读教材, 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经验制定科学和合理的教学目标, 综合三个目标的要求, 做到心中有纲。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的科学教学探究活动才能突出目标性、有效性, 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才能有可靠的保证。

二、善于运用多媒体, 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科学教学中以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为主, 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理解知识, 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目前,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成为倍受欢迎的教学手段。因此我们应该运用好多媒体教学, 运用其集声色图文于一体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领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境界中, 形成种种疑问, 激发探究的主动性, 那么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比如, 我在教学“加热和冷却”时, 首先这样导入:同学们,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我们可以说是相当熟悉, 可是就在一些不被我们注意的现象中, 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我播放了水壶烧水, 水溢出的录像后, 提问:“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现象?发现了什么问题?”

多媒体播放的这段开水的录像, 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并很快地进入到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之中。

三、保持教学观念“创新性”, 引领自主探究

新课改理念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让学生自己提出研究课题, 并自主探索、自主实验, 在“自助餐”式的学习方式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创新精神。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作为一个启发者、引导者, 对于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点拨, 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 让学生重新改正错误, 改进自己的学习实验。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结果, 启发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实验, 为学生拓宽了创造力发展的空间。比如, 固热传导体的效果有没有差异呢?可以让学生利用金属棒、蜡烛、凡士林、细铜棒、火柴、木夹、热水、筷子烧杯、玻璃棒等进行实验。

四、结合学科知识“相关性”, 通过互补促效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 各个学科的知识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 赋予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的内涵, 呈现文化知识的多元化特点。首先, 科学知识与语文学科的结合, 我们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科学家的故事, 比如“钱学森”“詹天佑”等, 其中有一些涉及到了我们所教学的科学中的知识。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就可以与语文知识整合起来,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其次, 科学与数学知识的融合, 科学和数学是密不可分的, 如“测量”这一课的内容, 为数学课提供了很多的应用实例, 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这两门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最后, 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运用, 如在执教“叶和花”时, 我为学生播放了《茉莉花》的音乐, 在音乐的渲染下, 呈现出茉莉花的图片, 让学生在音乐和图画中轻松步入这堂科学知识课的学习, 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 篇8

一、充分准备学习材料

教学中的学习材料作为学习内容的情境,其选取、组织、结构化呈现都需要受到重视,而不是继续秉承学习材料为探究对象的单一取向。科学课有许多需要学生动手动脑才能完成的探究活动,只有材料准备充分,学生才能有机会参与探索和实践、才能有机会发现和感受科学,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为科学课教师,可组织科学教师共同制订好学期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计划,并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观察实验制作准备材料等列出详细清单,通过学校统一购买或找专人制作等方式;作为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协助下准备课堂所需材料,确保科学课各种教学过程的开展,学校可以通知书的形式统一印发到每位学生及家长手中,由家长提醒、督促并协助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做好准备。

二、创新教学方法

1.恰当设置教学情境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学生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而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到实践活动中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开端。教师应巧设课前引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大家都急于探究本课的知识。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真正实现“以探究为中心”的要求。

2.注重能力培养

(1)质疑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生活发问,向生活质疑。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长期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掌握质疑的方法,形成质疑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不断追求深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略知识的浩瀚,才能最终深化学生的思维过程。

(2)合作能力。科学课的教学主要借助探究和实验来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重视学生思考、发言、合作交流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都能自觉融入教学中,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另外,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走进小组当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操作能力。首先及时引导,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在实验过程中慢慢培养的,只有多进行这方面的锻炼,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其次,精心指导,使实验技能熟练化,科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学生通过实验悟出道理。对于每一个实验,教师都不要怕麻烦,课前要细心准备,课上要求学生大胆实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给学生一个自己动手、动脑的平台和机会。

3.进行教学对话和反思

对话和反思,既是认知的重要方式,又是促进对科学理解的基本途径。对话依附于思维,同时又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从更广泛的范围对思维进行重新审视。反思要对经验进行批判性、多种、公开的考察。将自我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联系起来,将过去和现在的经验联系起来,对所采取行为的重新构建,对得到的意义的重新考察。在科学教学中加强对话与反思,能真正促进科学文化和其核心价值生动、有效地循环和发展。

三、丰富教学手段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延伸课堂知识,进行趣味性教学。在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教学一般都是语言加板书的传统模式,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于教学而言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机遇,也是实现科学化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支持。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适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科学课堂上会有一些实验、观察、实践等活动,由于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填补这一缺陷。

2.根据当地特色安排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科学课程中,将自然科学各主要领域的基础内容,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在教学这样的课程时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优势、气候特征、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特定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活动。

当地自然环境可以给学生提供最直观、最容易接受的学习环境。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地理优势等自然条件的变换理性安排相对应的科学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开展相关科普活动。

3.与其他学科形成知识互补

小学科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不能孤立地教学,应该紧密联系、利用其他学科为科学教学服务。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对其他课程中所出现的科学术语、科学现象等进行详细解说和阐释;教学过程中通过列举其他学科中学生所熟知的案例、情景来加深印象、帮助理解;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其他学科的概念和方法,甚至进行跨学科的实验操作等,从而调动学生的激情和潜能,也为其他学科学习做好铺垫与伏笔,使各学科教学相辅相成,知识得到拓展延伸。

参考文献:

[1]光霞.美国小学科学教学的特色及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14(31).

[2]童海云.美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2(9).

[3]黄晓,孙丽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4(23).

上一篇:以一件令我感动为题的作文下一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