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共12篇)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1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案例

【主题】

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的各方面能力,体验其中的乐趣,促进更有效地学习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魅力,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和深刻地获取和掌握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基础课程。它强调了体验、增长、获取、尊重和善于等一系列科学学习的过程、方法和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中一节探究型的课程。“声音”本身就是一个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的物体,而在这节课中,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并且通过几个小实验体会乐趣,把抽象化为具体,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案例片断】 片段一

师:“同学们,讲台桌上有鼓、锣、橡皮筋、钢尺,请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

生:各抒己见,运用各种方法使这几样物体发出声音。

„„

师:“说的好,我们发现拉长橡皮筋不会发出声音,拨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尺子不会发出声音,放在桌边弹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鼓不会发出声音,可是敲打它会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一下在发声的物体都有什么变化呢?”

生:“我发现拨动橡皮筋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橡皮筋在左右晃动,而拉长它时没有在动。”

生:“我发现拨动钢尺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钢尺在上下摆动,而按压它时没有在动。” „„ 师:“观察的非常仔细,我们发现在发出声音的物体都会有什么现象?” 生:“来回运动”

师: “对,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才会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平常生活中常常遇见的如橡皮筋、鼓等物体,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即发生了振动。] 片段二

师:“接下来我们来观察几个发生物体,来验证一下物体发出声音时是否都在振动。刚才敲打小鼓发出声音,可能看不清楚鼓是不是在动,那么我现在在鼓面上放上几粒绿豆,请同学来敲打鼓面,看看会有什么现象。”

生:体验小实验,观察现象。

生:“我发现我们在敲打鼓,发出声音的时候,绿豆神奇地跳动了。”

师:“我们没有敲击绿豆,为什么它会跳动呢?”

生:“因为鼓面在动,使得绿豆也跳动了。” 师:“这就证明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在振动。” „„

师:“接下来的小实验,请每小组在用正确的方法敲击音叉,并且快速地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生:体验实验,观察现象。

生:“敲击音叉发出声音,快速地将音叉放进水中,水面有波纹,甚至还会有水溅起。”

师:“水面为什么会有波纹呢?说明了什么呢?”

生:“是音叉动使得水有波纹,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体验几个现象明显、有趣的小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更使得学生对刚学到的知识加深印象。] 片段三

师:“原来物体发出声音真的都必须要在振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人也能说话发出声音,请问这个发声器官在哪儿呢?”

生:(指着自己的喉咙)“在我们的喉咙里。”

师:“对。在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发声器官,这个发声器官就叫声带。用手轻轻触碰声带,在说话的时候会发现它在振动。” 师:“还有我们有时候能发现周围有苍蝇在飞动,是因为我们听到了“嗡嗡嗡”的声音,请问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是苍蝇的翅膀在振动。”

[设计意图: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周围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使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案例反思】

“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这一自然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甚至是陌生的概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觉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体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缺乏深入的探究声音现象的本质。所以在这堂课中教师主要是在起引导作用,根据小学生有限的理解、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合适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到知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中的乐趣。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由扶到放,凸现探究过程

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许多认识仅存于表象,知识比较零散、不连贯,因此其探究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艰辛的获取真知的过程。为了有效完成这一探究历程,课堂中不该是老师一味地演示实验,传授知识。而是采用师生互动,半扶半放的形式,指导学生利用鼓面上绿豆的跳动,从侧面验证鼓在发出声音时是在振动;指导学生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将音叉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分组实验,合作观察,记录现象,交流总结,得出结论“发声的物体都是在振动”。从扶到放,这一过程清晰明了,具有层次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给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意识

在本节课探究实验中,教师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听、看、摸、说等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找寻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仔细地实验,观察现象。“听”即是在寻找使物体发声的方法时,要专心听物体是否有发出声音。“看”既认真的观察实验结果,敲动鼓发出声音后,鼓面上的绿豆会跳动;音叉敲击发音后,水花四溅,泛起微波„„“摸”即用手或其他身体部位去感知,如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用手或脸去触摸,那种又麻又痒的感觉非常明显,学生乐于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在说话时触摸声带,也会发现在振动,让孩子们再一次验证了已学的科学知识。“说”即通过几个实验想象,交流总结,用自己的语言得出实验结果及规律。在这些教学方法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的不仅做好实验,也逐步地培养学生在今后科学学习能更为自主、高效。

3、利用多种教具方式,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利用学生熟悉的钢尺、橡皮筋、鼓、音叉等教具,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了达到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目的,往往用单纯的语言描述教学、或是视频演示并不能很直观、很有说服力地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知识规律。而是利用各种教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把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及经验联系总结起来,进一步结论化,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的目的。

4、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兴趣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设计思路是先让学生听各种各样的声音, 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习愿望”, 然后揭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本节课教学中的几个主要的环节如下:

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造声音, 想办法让那些原来不发声的物体发出声音, 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一边想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 一边思考:这些物体在我们用力按住、弯曲、拉伸时并没有发出声音, 而当我们敲击或拨动它们之后, 它们就能发出声音, 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和道理呢?

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在学生带着“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发出声音, 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发声物体有什么特点。观察发声的物体和不发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 进行观察比较, 学生发现,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三、了解人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首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 让学生用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 猜测人说话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位学生他知道“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原以为他只会说从书上看来的, 谁知他说可以证明的, 就让他到上面来演示给大家看, 然后让其他同学带着疑问, 跟着这位学生把手放在喉咙处, 试发出声音, 感觉振动。通过个别同学的演示、同学们的实践和讨论, 同学们都能知道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四、课外延伸

在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后, 布置了拓展性的课外作业:人说话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那么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布置这个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反思

一、注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围绕重点展开观察实验活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 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 也有学生群体 (包括和教师) 的讨论切磋。”我认为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经过探究得出结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 而这恰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因此在课堂上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感知发声———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延伸拓展。

二、抓重点, 破难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究性活动, 但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来看, 这个活动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为此, 还是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设计教学时, 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 (1) 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 (2) 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 考虑到学生难以理解声音是靠振动发出声音, 故在学生制造声音这个活动环节上, 使得学生能充分地活动起来; (3) 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 拓展引申, 进一步证明生活中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延伸, 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养成科学的研究能力和行为习惯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3

本课是科教版四年级上册“声音”这一单元的第二课内容。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在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课《听声音》来研究探索的,为后面学习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等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每个学生对声音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好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让学生去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三、设计理念

本课是探究实验课,教学设计体现探究核心,培养科学素养。我设计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创新:①在探究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个环节,要求学生放一些泡沫颗粒在鼓面上,鼓面发声后,学生很容易观察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在上下跳动,是由于鼓面上下运动产生的,比没放泡沫颗粒效果更明显。②“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吗?”这一环节用铁条替代音叉棒敲击音叉来做实验,可以使声音更强,效果更明显。③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声吗?这一环节学生用手按住发声的锣、琵琶等物体,手有振动的感觉,当锣面,琵琶振动停止时,声音消失。这样很直观的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理解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3、在实验过程中,养成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六、教学准备:锣、鼓、钢尺、橡皮筋、铁条、泡沫颗粒、米、琵琶、课件、记录单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小游戏(播放有鸟语花香、高山流水情境的录音)

请同学听声音,猜物体,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像这样的声音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作出假设

谁来大胆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设计意图:听声音,猜物体,引起学生对声音的研究兴趣,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老师用力按压锣鼓、用力弯曲钢尺、用力拉橡皮筋,问:同学们有没有听到声音?

你能用那些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声音,看哪个小组方法多。(注意:声音不要太响,小心橡皮筋弹到眼睛)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师板书:敲 拍 弹 擦 拨……

讨论、分析:为什么老师花了那么大力气不能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而你们轻轻一敲、一拨,它们却能发出声音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结。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有没有办法证明?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制造声音,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多。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同时又在活动中融入了思考,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接下来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声音的怎样产生的。可能是敲、拍、拨……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展开活动,自然而富有挑战性】

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教师引导下的观察活动:使尺子发出声音,观察、交流发声的尺子与不发声的尺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活动:观察其它物体(锣鼓、橡皮筋、铁条等)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出示实验记录单学生继续实验,完成后把材料放回原位。

记录单:观察鼓、钢尺、橡皮筋的发声过程

3、思考:鼓、钢尺、橡皮筋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4、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声音可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生开始真正意识到声音并不仅仅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因为外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了振动,学生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

活动三:观察振动的物体

1、提出问题:物体发出声音就一定会振动吗?你们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2、出示鼓,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发声的鼓在振动。

(在鼓上放些泡沫颗粒、米粒。它们会跳动)

3、其它物体在发声时也在振动吗?你们用什么办法观察到振动?

(击打大小不同的音叉和铁条、用大小不同的力去击打音叉和铁条、用手握音叉和铁条手会麻,放在水面,水面会有波纹。)

4、我们观察到:发声的物体的确在振动。反之,如果物体不振动了,它还会发出声音吗?

师出示锣,你们有办法让发声的锣的声音停止吗?这证明了什么?

5、请学生说:“我是好学生,我爱科学”你发现哪里在振动?

6、小结:现在如果有人问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会怎么说?

【设计意图:通过正、反实验,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会用已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三)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课件出示:青蛙靠气囊的振动发声、溪水叮咚是由于水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鼓的发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声音。

2、今天老师很开心,现在送大家一段优美的音乐。(播放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师:原来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许多的秘密,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篇4

1、能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充分落实了“双基”。

2、教师能够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动机。

3、教师的亲和力非常好,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氛围,从学生出发,注意引导,使学生更好地探究知识。

二、不足

1、在学生实验时,皮筋振动的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知道如果能将皮筋固定好,效果会更明显,也会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声音。

2、在科学课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必须做到的,因此科学素养也是逐步培养的,在做实验时,应该把这种比较实验严密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使同学们知道科学课上实验必须严密。在研究观察物体发声时不发声时比较,可以选择两把格尺,但必须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没有完全相同的格尺可以用一把格尺进行有序观察。

3、在学生实验汇报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让学生说清是怎样做的,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4、在教学中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备学生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因此在引入音*时,让学生对音*这一材料并不明白是干什么的,只是知道这就叫音*,这是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对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用音*实验时,如果再强调的多一些,方法讲的确切一些,在观察音*实验时,效果会更好。

三、值得研讨的地方

1、在科学课上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但是在本节课上是否该把液体、气体振动引入进来呢?

2、在每堂科学课上都必须让每一个环节尽善尽美吗?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选择问题—猜想、假说—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拓展应用—全课总结,在短短的40分钟内,应让哪部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呢?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5

王卫东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引导学生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在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实验的全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教学重点

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音像资料、音叉、小棒、鼓、乒乓球等

2、学生准备:尺子、橡皮筋、空瓶等

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

(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

2、接下来做一个抢答题,看谁说得多,说得快:从走进教室到现在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我们的周围,声音无处不在。听,这都是些什么声音?(播放多媒体课件:公鸡、狗、羊、马、牛、鸟的叫声及风声、雨声、雷声等)。

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形形色色的声音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提出关于声音的诸多问题,选择“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板书: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活动

一、制造声音

1、保鲜袋发声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老师不看哪组制造的声音响,而是看哪一组合作默契,想的办法多。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同学们静下来,哪组愿意把自己的做法讲给大家听听,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请一、二个小组边演示边说一说。

2、身体部位发声

不借助任何物体,用自己的身体发出不同的声音。造声音的感性认识。)

3、小结

刚才我们听了一些声音,也制造了一些声音,在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二)、活动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

1、过渡: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2、猜测:学生猜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发声的方法很多,丰富学生对于制

3、现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有鼓、直尺和橡皮筋,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生说)

(1)、师:为了使我们的实验做得更好,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议: 投影:

鼓注意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注意安全,小心使用直尺。实验结束,把器材放回原处。

(2)、现在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用什么办法让鼓、直尺和橡皮筋发出声音。

(3)、交流汇报

(4)、小结:下面我们做实验时,一种物体统一采用一种发声做法: 鼓——敲击 橡皮筋——拨动 直尺——弹拔

4、实验时要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

5、实验要求:

(1)、橡皮筋: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拨动橡皮筋。

(2)、直尺: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直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弹拔直尺另一端,松开。

(3)、鼓、鼓槌、乒乓球:将乒乓球放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

6、师巡视指导实验和填写实验记录表。

7、结果展示。

8、小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9、振动产生了声音,如果让振动的物体立即停止振动,他们还能发出声音吗?亲自试一试。说明什么?(物体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三)、活动

三、进一步论证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仪器(教师出示、敲击音叉)问:听到声音了吗?看见它在振动了吗?猜一猜,他是否在振动?(学生猜测)

2、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音叉在振动?

(1)、敲击音叉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2)、敲击音叉后放入水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音叉停止振动?(手握)

我们再一次证明了:振动产生了声音,如果让振动的物体立即停止振动,声音也会消失。

三、总结

谈话:通过这么多活动,你得出什么结论?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评课稿 篇6

听了李老师的课,有这么几点启发。

从教学设计方面,导入引出课题——猜测——实验——练习——拓展延伸,其实这堂课基本教学思路应该稍作修改:导入——引出课题——预测——实验——实验总结——课外拓展。小学科学一般不提倡把练习融入课堂,除非是复习课。

从师生互动方面,本节课李老师选的实验是很好的,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也着重演示声音产生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摸了摸音叉发音是的情况。然后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总结。

从教学中的细节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在这方面落实的相当到位。难点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明白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了振动的意思从而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7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观察、比较发声物体时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经历感觉声音、制造声音、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在观察、描述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知识与技能:

△会动手制造声音、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知道磨擦、弹拨、敲击、吹气等可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能从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引发思考,并积极地探究、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橡皮筋、保鲜袋(一人一个)、尺子、小军队鼓(绿豆、鼓槌)、锥形瓶(内装水)均每组一份。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感觉声音

1、课件播放“声音”的录像片段

2、学生交流:刚才你都听到了些什么?从刚才的片段中里了解到了什么?

3、现场观察: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录像上的这些声音之外,还有很多。此时此刻你在教室里还听到了哪些声音?(预测:窗外汽车喇叭声、老师讲课声、同学回答问题声„„)

4、小结:看来你们都是留心生活,爱观察、爱倾听的孩子。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王国里,声音为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我们每天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也正因为有了声音,我们人与人之间才可以互相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看来,声音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那么,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预测: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很多问题)

5、看来同学们有这么多感兴趣的问题,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你认为我们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呢?

6、的确!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内容,都想研究研究,但是,这些问题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完成,因此,我同意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也建议同学们先来研究研究,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可以吗?那好,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声音的产生”。板书:声音的产生

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

1、让保鲜袋发声。(1)下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保鲜袋,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并把里使用的方法记录在实验记录单里,我们看看哪些小组的方法最多。收集实验单,并通过投影仪向大家展示,做简单点评。

(2)请同学们先动脑想一想:在刚才你做过的小实验中你推测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预测:两个物体互相摩擦就会产生声音;两个物体互相碰撞也会产生声音;一个物体敲打另一个物体就会产生声音;用手使劲拍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声音等)

2、利用其它物品,探究问题:

(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猜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需要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去研究,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好多材料,下面,请同学们先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但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观察:在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你都发现了什么?包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

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控制好声音的大小。(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设置问题,进一步探究:

A:你用什么方法让哪个物体发出了声音?

B:同学们用这么多的方法让不同的物体发出了声音,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物体在发出声音的同时,它本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研究才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或感觉到物体本身发生的变化呢?请大家讨论一下。老师这里有一些豆子,看你能否用得上?

3、身体发声。

4、(1)现在我们不借助任何物体,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

(2)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3)你在让身体发出声音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随机引导学生感受声带振动的感觉

三、提出问题,猜想原因

1、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大量的事实,我们发现:物体在发声的时候,它们本身都有什么共同的现象?(抖动)

小结:“抖动”,也就时我们科学中所说的“振动”。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那这就说明:声音其实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四、利用实验反证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弄清楚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当你们手中的物体正在发出声音,怎样才能让这个声音马上停止?请同学们想办法自己试一试。

(2)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立即消失。

五、得出结论,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这么多活动,你明白了些什么?

2、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3、关于声音,你还有什么有趣的新问题吗?

同学们想要了解的问题真多,那就希望你们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我们的科学,让科学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有趣的问题吧!

4、让我们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研究吧!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的产生

振动 产生声音 物体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8

环城小学 杨曙明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小学科学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中第3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课教案。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两课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声音的接收和感知问题。通过认识耳朵的结构,以及对耳朵听声音过程的假设和验证,来学习耳朵听声音的原理和过程。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噪声的来源及对耳朵的危害,引导学生了解保护耳的方法。

七、教案中涉及资源:

教师:纸屏、泡沫小球、小鼓、鼓槌。学生:圆筒、橡皮膜、小木棒、一张大纸。与本课相关的资料。ppt课件。

教学目标:

1、在科学探究中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加工、解释。

2、能够利用模拟研究做出假设并验证。

3、探究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关注科学,并从中体验乐趣。

4、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5、认识到噪声的危害,积极应对噪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一听,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我们是凭借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呢?

生:耳朵。

师: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课件出示百度课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视频的方式引出耳朵的功能,以问题的形式唤起对耳朵的探究欲,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互动学习新知。

活动一: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

师:为了理解我们感知声音的原理,需要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声音的传播方式。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吧!

演示实验:把拴有小球的纸屏立在桌上,在纸屏的侧面用力敲鼓,使鼓声有一定节奏。

师:当敲鼓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纸屏上的小球在不断地跳动。

师:是什么使小球振动呢?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生:是鼓声使小球振动。

师:就像石子投在水中形成的水波可以一圈一圈地向远处传播的波纹一样,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发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

【设计意图】声波比较抽象,而水波学生比较熟悉,通过图片,使学生进一步在类比中了解声波。

师:水波和声波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并交流:水波只能沿水面向周围传播,而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师:当敲鼓引起的声波通过空气传到纸屏时,就会引起纸屏跟着振动,并且引起贴在纸屏上的小球也跟着振动。

活动二: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1、认识耳朵的构造

师:我们知道声音以声波的方式传播,那么,我们又是怎样通过耳朵感知声音的呢?那我们需要从耳朵的构造说起。

师:请同桌互相摸一摸,看一看对方的耳朵。观察形状,注意礼貌。生相互观察。生汇报交流:耳朵软软的,有耳垂,里面有一条弯弯的洞。师:通常我们只能看到耳朵的外部,耳朵的内部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学耳朵的构造。

出示课件幻灯片4,根据图示说出耳朵的结构名称,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听觉产生的过程。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耳朵的构造,声音在耳朵里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请同学们在实验中推想一下。

(2)学生分组模拟实验。用一个圆筒当作外耳道,在一端蒙上橡皮膜当作鼓膜,用一根小木棒作为听小骨和橡皮膜相连。然后对着圆筒的另一端说话,观察实验现象。

(3)小组汇报。

生:橡皮膜和小木棒都产生了振动。

(4)师: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声波引发的振动。请推想一下,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5)进一步了解耳朵听声音的原理。继续播放百度ppt课件幻灯片5。声音的传递路径,验证学生猜想。

(6)学生小组讨论: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7)学生汇报交流。播放百度ppt课件,展示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8)师总结:耳廓将声音收集起来,通过外耳道送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被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耳蜗里充满了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后传入大脑。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出示的百度图片自主学习耳朵结构,再以检查的方式出示百度课件,让学生说出耳朵各部分名称,为猜想验证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做好铺垫。

活动三:认识耳廓的作用。

1.学生制作喇叭状的“助听器”,教师巡视。

方法:把一张大纸卷成圆锥状,再用胶带把末端贴好以固定形状,将小的一端靠近耳朵。

2.猜想实验。师:如果把助听器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感觉有什么不同?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小的一端讲话,音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交流发现:将纸筒的大端靠近耳廓后,会感觉声音明显增大,反之减小。

4.思考交流。

师:如果没有耳廓我们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吗?如果为我们换上一个更大的耳廓又会怎么样呢?

生:听力进一步增强。

5.师生小结: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同时还有保护耳朵内部构造的作用。耳朵真神奇,我们可要好好保护它啊!

【设计意图】通过对耳廓模拟实验研究,进一步了解耳廓的作用,激发保护耳朵的意识。

活动四:引导学生认识噪声,了解减少噪声的方法。1.播放挖掘机工作声音: 师:这种声音听起来舒服吗? 生:不舒服。

师:阅读课本35页。说说什么是噪声?噪声有什么危害? 生读后交流。

师:长时间地用耳塞听音乐也会损伤听力。2.课下查阅资料了解课本中以下问题:

(1)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2)为减少噪音污染,政府和社会可以做些什么?(3)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

(三)科学素养训练

训练1.观看春晚千手观音舞蹈:了解节目“千手观音”中的舞蹈演员都是聋哑人,她们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

训练2.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是怎样感知声音的?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搜集资料等手段解决问题,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探究乐趣。

六、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过渡。

活动一: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首先以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方式。再以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声波。

活动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学生以多种方式认识耳的构造,用模拟实验及课件展示、猜想、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思维。

活动三:认识耳廓的作用。

围绕“助听器”开展的体验活动,采用的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相似研究法,将耳廓与“助听器”的相似点突出出来。

活动四:引导学生认识噪声,了解减少噪声的方法。让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噪声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同时解释问题,学以致用。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第 1 课的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创新能力。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 声音” 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从正反取证、验证假设,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教学目标

1、能初步体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过程。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3、通过学习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课前准备

尺、音叉、皮筋、泡沫小球、队鼓、钹、烧杯 两只 其中一只装水、饮料瓶两个 其中一个装入一些泡沫碎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1、欣赏各种优美的声音

师:今天老师带来大家一些声音,想给大家听一听,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倾听,听听看,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都告诉你什么?好吗?(师播放各种优美的声音:鞭炮声、国歌、雨声、鸟叫、打雷。)

2、提问:来说说看,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告诉你什么?(学生汇报,师板书)

师:那现在同学们看看黑板上老师写的这几种声音,你能分成两类吗?(学生汇报:大自然、人为)

小结:确实呀,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3、师:刚刚我们听了一些声音,我们现在试着来制造一些声音。

(1)每个小组桌面上有这样的保鲜袋,一会儿,每个同学拿一个,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使他发出声音,一会儿做给大家看。(学生动手活动)

汇报:学生操作。(提出要求:在做的时候,大家应该怎么办?)

(2)下面呢,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你把保鲜袋放回去。现在老师不给你提供其他任何物体,就请你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试试看,谁的方法与众不同。

生汇报。

4、导入新课。

师:刚刚呢,我们去听了一些声音,又试着制造了一些声音,你们有没有想过,在我们自然界,这么多声音,这个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板书课题)

(指生试着汇报)

二、利用材料 探究问题

1、师:怎样判断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其实无论什么问题,只要通过实验去听、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在你们的桌面上,把实验记录表拿出来。先看一下实验记录表,能看懂吗?(看一看,那一栏老师给你画得图,你在填表时也可以用画图或画箭头的方式表达出你看到的现象)

在实验之前,我们来看一下要求。(投影示要求)

 1.实验时,动作轻一些,避免损坏仪器或声音过响影响他人实验。

 2.注意观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或摸一摸的方法,感受尺子、橡皮筋和鼓发出声音时,本身有什么变化?  3.小组分好工(轮流做,一个同学做的时候,其他同学观察),依次开展实验,并填好实验记录。

(学生实验。记录。师指导。)

2、交流。

师:好,谁来把自己的实验经过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3、师:那么,通过刚刚这三种物体发声的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就是关于声音的产生方面的?

声音是不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我们先不急于下结论。我们再来看几个小实验。

⑴ 用手摸自己的喉部,发出“啊”的声音,发声时,你有什么感觉?(生汇报。)

⑵音叉。敲击音叉,你再听到声音的同时,你会看到什么?(视频)(生汇报)

4、师:对了,你们都是细心地孩子。像刚才的实验中,尺子发声时,在颤动,橡皮筋发声时,会振动,小鼓在敲响时会振动,包括我们的喉部发声和音叉发生时都发生了振动,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要振动。这就说明:声音的产生的原理就是振动。也就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物体的振动)

5、举例证明。

⑴拿杯子倒水。有声音吗?这是什么在振动?

⑵拿出空饮料瓶,对瓶子吹气,这个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我看不见有什么在振动啊?(放泡沫小颗粒验证)。

6、反证法证明。

师:既然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那么振动停止是不是声音就停止了呢?

大家看 老师手上的音钹,(敲)注意观察,音钹发声时的状态。谁能让声音马上停止呢?

为什么这样做,声音就停止了呢?

7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只要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这也证明了: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三.总结全课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10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执教者:呼图壁县第五中学 杨卫华

教材分析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六课。本课是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变化、传播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课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模拟的方法,探究人的耳朵各个部分在帮助我们听声音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重点研究鼓膜的作用,鼓膜是一个很薄而且有弹性的组织,即使很轻的声音都可以让它产生振动。在这节课,学生要用一块很薄的气球皮,包住一个玻璃杯口制作一个鼓膜模型,通过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来探索鼓膜的作用以及人的耳朵是如何工作的。让学生通过自主经历问题——假设(猜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为后面《保护我们的耳朵》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耳朵各部分的功能进行推测,从学生的推测过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问题的初始认识,在这,我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实际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说一说,推测一下。本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的看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觉耳廓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和难点

重点:鼓膜的作用。

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思路

我的设计思路是:音乐导入——耳朵结构和功能的认识——鼓膜的作用——耳廓的作用——小结。音乐导入直接引出我们今天要探究的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鼓膜的实验是通过实验来证明(也是本课的重点),耳廓的作用的通过体验活动来感受,最后知道各部分的功能后,看着耳朵结构图,就能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过程讲清楚了,这也是小结部分。同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我是选择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己组装成“鼓膜模型”所以这一环节用的时间比较多,如果每个小组都提供一个已经做好了的,直接去感受鼓膜的作用,怎样做成的,让其在课后完成,这样,对于这节课应该会更合理些。总之,一堂课会有一些闪光点,也会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找准优点,改正不足,持之以恒,经常反思,备课时,多备学生,相信,会更上一层楼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个玻璃杯、气球皮(大于杯口)、音叉、橡胶锤、细盐、药匙、橡皮筋。

学生准备:每组1个玻璃杯、1个气球皮(大于杯口)、1个音叉、1个橡胶锤、少量的盐、1个药匙、1根橡皮筋、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课前老师播了段音乐,好听吗?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优美的音乐呢?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耳朵的结构与功能。

1、谈话: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我们要知道耳朵的构造。

(课件呈现,右耳放大图)

师:这就是我们的耳朵,有它我们就能听见声音吗?

师露出自己的耳朵,指着自己的耳廓。(生:不能)

师:是的,仅仅有耳廓还不能听到声音,还得依靠耳朵里面一些“零件“才能听到。

师:那耳朵里都有些什么“零件”呢?我得找个耳朵给大家瞧瞧。(走到一生面前)可以把你的耳朵借给大家看看吗?

(生:可以)

师:真的!那我可得把你的脑袋剖开,然后大家才能看见你耳朵里的构造呀!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这太残酷了,我也怕,我也不愿意,不过幸好有高科技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课件呈现:耳朵构造图)

2、师讲解: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结构图。现在老师考察一下大家的课前预习情况,哪位同学上来说一说耳朵里都有什么?

(生:边指边答,是由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构成的。

师:表现真棒,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学习习惯真不错,课前预习很充分,现在我们一起齐读耳朵的结构,并看清楚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边说边点击鼠标,图上出现相应的名称)

师:根据它们的功能、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课件呈现并板书)

3、师: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动画再来回顾耳朵的结构吧!(flash动画呈现)

4.师:现在请大家思考我们的外耳、中耳、内耳各有什么作用呢?(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小结:ppt播放各部分的作用。

三、鼓膜振动的实验

1、师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耳朵各部分的作用,要想听到声音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生:鼓膜的振动)

师:对,是鼓膜的振动,当声音传达到鼓膜时是怎样振动的?我想我也借不到鼓膜来做实验了,但我们可以通过“鼓膜模型”模拟实验来进行探究。

2、师边说边演示:我们先把气球皮蒙在玻璃杯上,尽量绷紧,再用橡皮筋固定住,因为我们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有弹性的膜,就像这样,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在“鼓膜”上面放少量的细盐,用音叉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气球皮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比较气球皮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3、在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ppt呈现)(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做对比实验时控制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板书:远、近、强、弱)

师出示温馨提示

4、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5、小组汇报交流实验记录单。

6、师问:其实我们的鼓膜就像气球皮一样,当声波传到鼓膜的时候,它就会怎样?

(生:它就会像气球皮一样振动起来)

7、师小结:

说的真好,不错,当声波传达到耳朵里时,会引起鼓膜的振动,于是――――(生)我们就听到外界发出的声音了。

四、耳廓的作用

1、师过渡:鼓膜是那么的重要,那我们要注意把它保护好。大家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以前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以后该如何保护鼓膜?(生:不能用坚硬的东西掏耳朵,以免戳破鼓膜等)

师:现在大家是不是有点累了呢,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段音乐。我来教大家一种听法,很有趣的,想不想试一试呢?(生:想)先把手掌放在耳廓后面,手掌向前。(示范)。当我说“放”,你们就把手掌放在耳廓后对面;当我说“收”,你们就将手放下。反复几次,听完后你们就知道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了。明白了吗?这样听到的音乐才会别有一番情趣,我们一起试试吧!

(多媒体播放音乐)

2、问:是不是很有趣?那现在你们该告诉我耳廓有什么作用了吧?(生:收集声音)

3、师:你们知道哪种动物的耳朵长吗?(生:兔子)(出示小兔子的课件)

小兔子有一双长长的耳朵,它不仅灵活,而且还会向四周转动,兔子有着长长的耳廓,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它立刻撒腿就跑,还能为它躲避灾难呢?

五、拓展

师:人是靠耳朵来听到声音的,动物们呢?它们又是靠什么听到声音的?(生:耳朵)真的是这样吗?也有例外的,课下请大家搜集这方面的知识,下一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和交流,好不好?

六、激励总结

师:现在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了吧?谁来说一说?(生答)

师:很不错,描述很准确。现在我们通过动画回顾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吧!自然界就是那么神奇,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总会有新奇的发现,这就是科学精神。

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科学眼,一个清醒的科学头脑,一双灵巧的科学手,还有一对灵敏的科学耳朵。

这节课就到这儿,下课,请大家整理好实验器材安静的离开会场。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11

授课时间:2013年11月21日 漭水镇中心完小 听课教师:穆建兴、段相雄、字崇美、赵亚棋、李加永等

一、教学目标

①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②建立声音的传导途径。教学重、难点:

1、耳朵的构造。

2、鼓膜的振动。

二、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一个玻璃杯、一块气球皮、一条橡皮筋、一个音叉、一些小米粒。

2.多媒体课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一)、1、课前播放音乐。

2、课前谈话:我们今天的课堂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对,这么多老师和领导不但关心大家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想不想把最最棒的你展现给大家?(想!)好,老师期待着你们的表现!上课!

(二)、1、师:课前老师播放了段音乐,好听吗?还想不想再听?(想)那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这么优美的音乐?(想)好!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学前准备

复习题:(1)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有()就有声音,()停止,声音就消失。

(2)声音能在()、()、()中传播。

(3)声音可以向()传播。(选填“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耳朵的结构与功能

1、谈话: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耳朵的构造。

师:师露出自己的耳朵,指着自己的耳廓。它是什么?(是耳廓,是耳朵的一部分)是不是只要有它就能听到声音?(生:不能)是的,仅仅有耳廓还不能听到声音,还得依靠耳朵里的一些“零件”才能听到。

师:那耳朵里究竟都有些什么呢?谁愿意把你的耳朵借给老师,让大家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愿意)那我可得把你的脑袋剖开,大家才能看到里面的构造啊!你愿意吗?(不愿意)没关系,有高科技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出示课件:耳朵结构示意图)

师: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构造图,现在老师考察一下咱们的课前预习情况,谁上来看图片说说耳朵里都有些什么?(生答,老师随机板书: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再巩固,播放幻灯片,学生齐说。

根据它的功能与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板书:外耳 中耳 内耳)

2、(出示耳朵构造模型)老师希望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耳的结构示意图,你也来当个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下耳朵里面的构造。(及时给予指导,并给学生鼓励。)

3、好,现在我们已经对耳朵的构造有了基本的了解,那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究竟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想)好!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播放视频《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鼓膜振动的实验

1、师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了声音传播的途径,要想听到声音的重要条件是鼓膜的振动,当声音传达到鼓膜时是怎样振动的?我想我也借不到鼓膜来做实验了,但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研究。

2、师边说边演示:我们先把气球皮蒙在玻璃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住,尽量的绷紧,因为我们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有弹性的膜,就像这样,再把小米粒撒在上面,然后敲鼓,仔细观察气球皮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1)同一距离,发声强,鼓膜振动();发声弱,鼓膜振动()。同一力度,距离近,鼓膜振动();距离远,鼓膜振动()。(选填“强”或“弱”)

5、师问:其实我们的鼓膜就像气球皮一样,请大家想像一下,当声波传到鼓膜的时候,它就会怎样?(生:它就会像气球皮一样振动起来)

7、小结:

说的真好,不错,当声波传达到耳朵里时,会引起鼓膜的振动,于是――――(生)我们就听到了外界发出的声音了。

(三)、耳廓的作用

1、师过渡:鼓膜是这么的重要,那咱们要注意把它保护好。那大家根据我们这节课所掌握的知识和你以前的生活经验,来说说我们今后该如何保护鼓膜?(不能用坚硬的东西掏耳朵,以免戳破鼓膜;要远离躁声,碰到巨大声响时,我们要捂住耳朵或张大嘴巴。)大家是不是有点累了呢,那么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段音乐。我来教大家一种听法,很有趣的,想不想试一试呢?(生:想)先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手掌朝前。听一会儿,再把手放下听一听,重复几次。听完后你们就更加了解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了。

(耳廓具有()的作用)

2.现在你觉得耳廓有什么作用? 手掌合拢放在耳后时就相当于我们的耳廓变大了,收集到的声波就更多了。

1、3、有首儿歌《谁的耳朵长》,你们知道谁的耳朵长?(兔子)对,有好些动物的耳朵不但长而且还会向四周转动,那样它就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声波,为逃

生做好准备,也是为了生存。过关检测:

1、耳朵分为()、()、内耳三部分。

2、耳廓具有收集()的作用。

3、耳廓收集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入到鼓膜,会使鼓膜产生()。

4、声音传递的路径:

声源-----()--()--()--()--()---听神经

(教师讲评)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做了耳膜模拟实验,认识了耳廓的作用。现在我们就检测一下这节课大家的知识掌握情况。(发放课堂检测题)

一、填空。

1、()有耳廓和外耳道构成,()由鼓膜和听小骨组成,()由耳蜗等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2、对于同一声音,我们离声音远时,鼓膜振动(),(选择“强”或“弱)离声音近时,鼓膜振动()(选择“强”或“弱)。

二、判断 1.鼓膜振动越强,我们感受的声音越大。()2.鼓膜如果破了,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3.听小骨的作用是把声音传递给大脑。()

三、连线题

把人耳的主要部分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然后标出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

()听神经 收集声波

()耳蜗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外耳道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耳廓 传递振动

()鼓膜 传送声波

()听小骨 产生振动

五、激励总结

1、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了解了耳朵的构造,我知道了该怎样保护鼓膜),那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回去,可以把你所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家人和邻居的小朋友听,你也来当当小老师,这样有助于巩固我们所学到的知识。

2、自然界就是那么神奇,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总会有新奇的发现,这就是科学精神!

小学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12

老师 王老师 学生王金娇娇 第一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与介质种类以及介质温度有关。

【教学难点】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里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在其他物质中能传播吗?

3.声音传播的快慢

4、回声

讲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例如在野外活动时,对着大山喊一声,你可能听到好几次回声。

计算:能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已知:v = 340 m / s, t = 0.1 s 求: s 

上一篇:生产部员工XX年工作总结发言下一篇:小学六年级研讨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