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读写现状的迷惘与坚持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偶然读到陈应松先生在武汉理工大学的演讲《我们丢失了读与写》, 深有感触, 也认为很多地方言之有理, 于是读了几遍后, 就有了一些想法, 难道这个时代真的没有让人满意的作品吗?我们真的就成了不读书或只读流行小说的一代人了吗?……

一个人———杜光辉, 进入了笔者的视野, 继而闪现出他的一部作品———《团长和他的树》。的确, 科技的迅猛发展, 造成了市场的魅惑、人群的喧嚣、精神的分裂与萎缩。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心的坚持, 他几乎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所成就和有品格的人, 杜光辉就是一个有内心坚持的人, 他认为生活堆积小说, 他在访谈中多次提到对文学的执着。

2002年, 贾平凹说过一句话:“陕西出了一个人才叫杜光辉, 不知到哪里去了?”90年代初, 杜光辉的中篇小说《车帮》被《新华文摘》转载后, 从而奠定了他在陕西文坛上的地位。曾任《新世纪》周刊的编辑、副主编、主编, 1992年底杜光辉独身南下, 在海南经历了他的流浪生涯, 有一段时间一天只吃一碗饭。昔日的荣誉、地位以及作为文人仅有的自尊都被反反复复的求职、打工、失业、睡马路、饿肚子消磨得只剩下一具瘦弱的身躯。但他仍坚持写作, 曾创下了在2010年发表了100万字的奇迹。生活的苦难造就了他, 杜光辉这个名字代表性地表现了这样一种倾向———“平民化的写作”———“作家的道德良知”———“作家的人文关怀意识”———甚至是“城市灵魂”的构建!

杜光辉是16岁进藏当兵的, 经历为他提供了大背景, 他在生死线的边缘上走了一圈后, 有一种凤凰涅的感悟, 更加珍视生命, 他完成了一次人生的淬火实验, 然后去延续作家的梦想。他说, 他要感谢苦难, 苦难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20多年前, 杜光辉从青藏高原走向大巴山, 大巴山有着亘古不变的寂寞, 即便执拗的铁轨给大山安上了敏感的神经, 也无法激活庞大的麻木, 相反, 瞬间的热烈过后, 便会留下更持久的孤寂, 一切不可抗拒地倾压着那个小小的道班, 最终定格在他的小说处女作—《流星》上, 那年杜光辉28岁。也就是从那时起, 注定了杜光辉的命是用来写作的。他把写小说看作是一种创造美的劳动。杜光辉的写作简直是在玩命, 他的思考是深沉的, 他缅怀在青藏高原的峥嵘岁月, 恨自己不能成为为人类偷盗火种的普罗米修斯。我多读到一个文字, 对这位质朴的思想劳动者多了一份尊敬。

在杜光辉的小说中, 我最赞赏的是他的《团长和他的树》, 作者当过兵, 也是一个汽车兵, 作家说现在他还能唱出那首歌:“……抗过美, 援过朝, 天安门前会过操, 唐古拉山抛过锚, 通天河里洗过澡……”, 正是作家的亲身经历以及听到的传闻, 成就了这篇小说。小说以“文革”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但一反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常态, 叙述的却是与“文革”全然无关的故事, 小说中的张团长, 痴爱他的树, 他用收获的槐花改善战士的伙食, 把吃不完的槐花让连队到别的部队换猪肉, 他视树为生命, 其实是把树当成他的士兵一样关心呵护, 而正是在他的呵护下, 他的士兵亦如他的树一样茁壮成长, 小说中有为了吃一块长大肉块子的杜泓伯, 尿床逃跑的郭抗美, 家属院调皮捣蛋的轮子, 聪慧漂亮的小霞, 在张团长的培育下, 几十年后他们成为了作家、少将、团长。所以小说给我们带来了璀璨的阳光和温馨的回忆。

可以看出, 杜光辉是一个内心有坚持的人, 是一个十年磨一剑的人。著名评论家李建军认为:“美好的阅读体验, 只能源自美好的作品。”杜光辉的《团长和他的树》把人性的真善美呈现了出来, 使张团长等人生动形象地活动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怀念敬仰, 产生美好的阅读体验。

正是因为这样, 杜光辉的《团长和他的树》被《小说月刊》以头条转载, 同时又被《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还入选了年度精品中篇小说集出版。

当然, 现代社会让人迷失, 让我们不知道想要什么, 想做什么, 包括作家, 包括读者。笔者在讲文学课时, 曾做过调查,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 读过《西游记》的同学最多, 读过《红楼梦》的同学最少, 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人们渴望想象, 崇尚文学的虚构性, 像法国自然主义那样还原生活, 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 (现在网络小说中的玄幻小说、穿越小说又另当别论) , 在杜光辉《团长和他的树》中, 作家虽以“文革”作为故事的背景, 但他并没有对“文革”的非人道进行重复的批判, 而是通过张团长表现了那个时代解放军指挥员爱兵, 爱部队, 坦荡, 正直, 廉洁的思想品质, 这也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张团长也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楷模。尤其在当今普遍的腐败氛围里, 张团长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这也证实了文学并没有丢掉它的社会功能:文以载道。

虽然互联网时代对传统文学有着巨大的杀伤力, 科技的发展也使部分读者丧失了读书的耐性, 但笔者从杜光辉的《团长和他的树》中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作家和读者的共同努力, 共同捍卫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只要作家能安静地写作, 读者能安静地阅读, 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摘要:偶然读到陈应松先生在武汉理工大学的演讲《我们丢失了读与写》, 笔者有一些感触, 觉得陈先生有些地方有些忧郁, 于是从杜光辉的作品入手, 让人们看到希望, 看到作家和读者正共同努力捍卫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笔者相信只要作家能安静地写作, 读者能安静地阅读, 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关键词:读写,现状,希望

上一篇:锅炉水处理不良的影响及处理的方法下一篇:探讨装配式内装行业发展的推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