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教育法律法规

2022-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关于教育法律法规

关于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思考

【摘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可以为加快提升国防实力和军队战斗力提供法治保障,为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奠定法治基础。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建设应当与国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任务接轨,与中国特色军事法律体系建设目标衔接,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军民融合法治化的需求相适应。当前,我国国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存在法治缺失和实践困境,军民融合体制机制运转存在深层矛盾,现有军民融合法律制度架构存在明显弊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要遵循四个原则,破除三个矛盾,强化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宪法基础,优化顶层设计;消除体系分离的法律制度障碍,完善配套立法。同时,还要建立军事需求管理法律制度和风险评估法律制度,确保国防安全。

【关键词】中国特色 军民融合 法律体系 法治化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17.004

法律体系是法治体系的基本支撑和核心要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成为党的意志和要求,纳入依法治国总体框架,具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时代意义。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就要强化构成其基本支撑和核心要素的、覆盖国防和军队建设各领域的法律体系。军民融合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更是国家战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已经成为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的迫切要求。

深刻认识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①“要强化法治保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②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是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法治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宏大的系统,着眼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军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如果说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那么“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百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③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必须着眼于包括军民融合在内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各个主要领域法治化的发展,着力于从“法规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跨越,这對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构建军民融合法治保障体系,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综合性法律立法。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已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总体框架之下实现富国强军目标的重要举措。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为加快提升国防实力和军队战斗力提供法治保障。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是推进我国军民融合战略深度发展的重要法治保障,也是提升国防实力和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法治保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是实现军民融合法治化的前提,服务于军事法治建设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

巩固提高国防实力和军队战斗力是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的价值所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必须紧紧围绕决定军队战斗力水平的各类要素构建规范体系,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有效提升,将战斗力全要素的提升作为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的根本目标任务。”④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⑤军民融合战略发展关系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全局,其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加快提升国防实力和军队战斗力的法治保障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为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奠定法治基础。2016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⑥2017年3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同年6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时再次强调:“要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培育先行先试的创新示范载体,拓展军民融合发展新空间,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子。”⑦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法治引领、规范和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和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法治化的实现必须以完善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存在为前提。围绕军民融合的创新发展加强军事立法,既是完善军民融合法治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完善军事法规体系的实际举措。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法治化的实施需要从军民融合相关立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入手,逐步破除当前军民融合法律制度体系的弊端,构建科学实用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军民融合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不是单一区域的军民结合。它涉及軍地两大系统和多方利益关系,且对我国国防权力配置的总体设计和统筹规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⑧应当坚持系统完备、衔接配套的原则,主动适应军队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立科学的目标任务体系。

与国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任务接轨。国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任务在于把国家各项工作、社会各个方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坚实的基础,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重要依据。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战略,是富国强军的必然选择,应当纳入法治轨道。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军民融合的相关工作,高度重视军民融合方面的立法及法律体系的构建。“2015年8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经调整后再次公布,其中研究论证项目增加了促进军民融合方面的立法项目。”⑨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在国防建设中合理兼顾民用需要。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和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⑩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明确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把“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平衡、兼容发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可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建设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法律支撑,是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任务的体现和落实。

与中国特色军事法律体系建设目标衔接。中国特色军事法律体系是规范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依法治军、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的基础。中国特色军事法律体系是为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服务的,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应当符合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使命和任务,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强军目标的实现。根据《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到2020年,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融合取得重大进展,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体系、国防动员体系。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军事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必然要求实现军民融合法治化,将武器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社会化保障以及国防动员等各领域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惟其如此,才能依法推进军民资源双向流动,实现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各领域的法治化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建立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相一致,使两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与依法治军对军民融合法治化的需求相适应。依法治军、建设法治军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基础性工程,也是健全军事法治体系的基本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将“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纳入依法治军的任务中,空前拓展了依法治军的内涵,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军创新发展,提升依法治军水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依法治军成为了党的意志和要求,纳入了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具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时代意义。

2016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了坚持法治思维和完善军事法治体系的基本原则和重要任务,并以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为目标,明确了健全军事法治体系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标志着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军,健全军事法治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殊需求,找准需求领域,科学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作为落实依法治军方略、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与依法治军的目标和任务保持密切协调、全方位接轨、同步推进,特别是有关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立法应当及时列入中央军委立法规划,形成依法治军的总体布局,为军民融合法治化奠定坚实基础。

找准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主要由国家和军队相关部门分领域实施,军民融合发展仍处在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作为该战略实施基础的国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统筹规划、优化配置仍存在实践困境,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突出,现有军民融合法律制度架构存在明显弊端。这对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国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存在实践困境。资源稀缺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有限的经济资源如何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进行优化配置,是当前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无法回避的基础性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大课题。”?“要进一步把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国家经济社会资源更好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军民融合式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然而,当前我国国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存在实践困境,这同时成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构建的巨大障碍。

一是市场配置方式与国防发展需求不适应。“通过市场统一配置军地资源是军民融合的本质要求”?,然而,市场配置方式对国防建设资源的传统配置机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传统配置机制与国防发展需求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则是利益导向。国防发展则需要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实现国防建设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经济资源在国防建设领域的分配和使用服务于国家安全的维护和军队战斗力的保障。为保障国防建设的需求,特别是建立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军民融合保障体系,满足战争时期或其他紧急时期的需要,有效筹措和运用国家各类资源,必须加强立法规划计划,实现由行政手段、市场配置向法治方式的转变。

二是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目标不协调。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国家最重要的两大职能。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综合经济能力的提升;国防建设的根本目的则在于促进国家军事发展目标的实现,为国家安全的保障和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但是经济发展往往立足于追求經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果盲目将经济利益置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之上,就会影响或弱化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迫切需求。同时,如果过度将国防建设优先于经济发展也会走上冷战时期某些大国穷兵黩武、拖垮经济的覆辙。在这方面我们也有过教训。因此,在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发展目标上,必须确立从国家整体安全需要出发,遵循现代战争和国防动员的特点和客观规律,通过军民融合方式合理确立资源配置,将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目标相统一。

三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资源互通机制不顺畅。单就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来看,其资源具有同源性,其技术也具有相当程度的通用性,所谓的“分离”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合理使用”过程中相互脱节,不能形成合力从而产生1十1>2的综合效果。因此,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度发展才可以为实现国防和经济建设共同资源和通用技术的共同开发、相互渗透、相互兼容以及相互促进、创新驱动畅通渠道、搭建平台。要实现资源、成果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重要的前提是使资源管理互通机制顺畅。但“在现实中,围绕实现军民融合而展开的资源整合和利益整合,常常与既定的思维观念、工作格局、利益结构发生碰撞和冲突”。?囿于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不同主体的利益衡量,当前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资源之间实现互通难度很大。

军民融合体制机制运转存在深层矛盾。军民融合是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在国防动员、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物资储备和国家安全维护等诸多方面进行资源和成果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以实现军民双方互惠互利、一体推进的国家发展战略。军民融合涉及领域广、部门多,利益复杂,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以立法的形式理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运转的体制机制,推动军民融合法治化的实现。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破除当前我国军民融合运转体制机制中仍然存在的许多深层矛盾。

一是军民融合领导体制多元管理的重叠性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日益增进。然而,宏观层面经济建设的部门管理普遍存在职能交叉,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相关部门管理职能有待明确,涉及军民融合的管理领域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相关重大工程和项目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在涉及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和国家资源统筹管理顶层设计上,政府和军队在国家有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工作沟通和协调整合机制,这在造成不少重复建设现象的同时又往往形成各部门利益的强化和扩张,不利于国家资源的节约和统筹利用。

二是军民融合运行机制二元分立的分离性矛盾。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的国情,长期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管理与国家经济建设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统一领导下是分别由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军事机关管理的,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分开运行的现象比较突出。当前,军民分离、自成体系的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总体格局尚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国防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体制的分离导致技术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三是利益主体需求冲突的对抗性矛盾。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利益导向的。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军地各部门各单位都容易从自身利益出发来权衡军民融合,决定自己的行动。再加上军地之间资源共享的激励和补偿机制不完善,利益协调缺乏相应的立法和制度保障,军地各部门之间以及不同领域的利益主体之间基于自身利益出发导致的需求冲突和对抗时有发生。

现有军民融合法律制度架构存在明显弊端。现有军民融合法律制度架构是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法律基础。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推动军民融合法治化进程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并没有能够建立科学高效的军民融合政策法规体系,现有涉及军民融合的相关法律制度架构存在明显缺陷或弊端。

一是我国现有的军民融合法律制度尚以政策制度为核心、法律规范不足。这是因为基于其针对性、灵活性及前瞻性的优势,政策能够率先对军民融合战略发展需求予以回应。反之,法律具有抽象性和相对滞后性等不足,且制定周期长、成本高,在操作性上也往往落后于政策。在现行军民融合的法律制度中,中央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201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以及近年来有关部门陆续发布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实施意见》《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文件的发布,对军民融合战略的迅速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将它们从发布主体上归入法律体系未尝不可,但从制定程序及规定内容上看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文本,只能归入政策制度范畴。长期将政策文件作为军民融合法律制度的核心发挥作用与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符,也有悖于现代法治精神,且因为政策在民主性、规范性、稳定性及有效性等方面存在先天的固有缺陷,从军民融合事业的长远发展看,无法取代军民融合法律制度架构中骨干法律规范的核心位置。

二是我国现有的军民融合法律制度中专项法律或条款数量多,但综合性法律仍然缺位。目前,我国与军民融合领域特定事项、特定行业相关的多部专项法律规范已经制定或进行了修改,如2013年修订《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管理条例》、2015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但是,专门的综合性法律还是空白,如《军民融合促进法》等统领军民融合多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始终没有出台。尽管专项法律的修改完善已经为我国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构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其专注于有限的特定领域,其适用性、局限性及调整空白等问题亟待解决。综合性法律具有基础性及普适性,可以弥补专项法律的不足,有利于依法强化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及核心制度,并使重要程序、步骤及标准得以统一,为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提供权威可靠的依据。

三是我国现有的军民融合法律制度内容滞后、且存在较多立法空白,无法适应军民融合实践需求。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私人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这在法律意义上限制了民营企业为军工服务的权利,与军民融合的理念相背离,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再比如,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设置了“国防科研生产和军事订货”一章,但关于军事订货制度中军品订货合同管理等重要事项的规定在实际立法中仍与实际发展需要有较大差距;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明确了军品采购的主管机构为国防部门,但对于军事采购的诸多重要事项都没有明确。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86条规定“军事采购法规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专门规制包括各类军品和武器装备的军事采购立法。

四是我国现有军民融合法律制度立法区域分布不均,立法层级较低且缺乏衔接协调。我国现有军民融合法律制度在内容上以航空航天和武器装备制造等方面的立法为主体,军事人才培养、军队社会化保障、军地科技创新和国防动员等其他军民融合领域的立法相对不足;在层次上,各地方及中央有关部门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法各为主体,缺乏系统的衔接协调,以致“国家有关部委、军队有关单位、地方政府等在推进军民融合法规建设过程中,缺乏充分的沟通交流,致使部分法规出台后,操作过程中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

科学设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建设的路径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建设应当置于军民融合法治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中进行统筹规划。在构建过程中要遵循军民融合法治化发展的四个原则,破除当前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架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三个矛盾,在国家宪法法律的规范和指引下科学设计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总体思路。

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要遵循四个原则。军民融合是国家发展战略,而国家发展战略是战略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性战略,也是指导国家各个领域的总方略。我国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应当服务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服务于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在推进军民融合法治化进程中,坚持秉承中国特色,立足系统思维,遵循宪法指导,紧贴实践需求。

一是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要秉承中国特色。尽管随着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纷纷采用不同模式建构和完善了本国的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西方存在本质不同。我国的军民融合战略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基础上,具有西方国家军民融合不可比拟的制度优势和特有的发展环境,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系统工程。2017年6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立足国情军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路子,把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领域全过程。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坚持国家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统一,综合运用规划引导、体制创新、政策扶持、法治保障以及市场化等手段,最大程度凝聚军民融合发展合力,发挥好军民融合对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支撑拉动作用,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必须能够体现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和制度优势,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对军民融合战略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规范和引导,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法治化的实现。

二是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要立足系统思维。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可以由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四个元素来刻画。要素是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是具有某种稳定性的系统要素的组织形式和结合方式。功能则侧重于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的属性。在要素既定的情况下,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突变性和稳定性等基本特性。以系统思维分析,军民融合法律体系自身是一个小系统,但同时又是军事法律体系乃至国家法律体系大系统的要素。任何系统都具有开放性,与其他系统及系统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维持各要素之间动态的平衡,保持系统的稳定性。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决不能将军民融合法律体系自身当做一个封闭的系统,而要注意该系统与其他法律体系的协调性,注意该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涨落幅度并在要素发生突变时科学选择系统的发展方向。同时,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既是高层级法律体系的一个要素,也是相应法治体系的要素,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必须遵循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才能保证其功能的发挥。

三是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要遵循宪法指导。軍民融合是涉及国家根本性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宪法规范的重要内容,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必须在宪法的规范和指导下进行。同时,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是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体系的重要内容。“法治体系的核心是宪法。”?宪法具有统领和指导包括军民融合在内的国防法制建设的最高法律地位,它规定了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目标任务,确立了国防和武装力量的领导体制,奠定了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在其统领下形成了国防法律制度体系,对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和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发挥着重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四是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要紧贴实践需求,及时破解各类矛盾。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应当立足于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的实践需求并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如前所述,当前我国军民融合法律制度架构存在严重弊端,已经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巨大制度障碍。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是一次全新的顶层设计和立法实践,只有立足于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的实践需求才能保证立法的有效性和操作性,才能发挥法律制度对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保障作用和推动作用。

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要破除三个矛盾。当前我国军民融合体制机制的运转存在深层矛盾亟待解决,要坚决破除军民融合体制机制运转中存在的深层矛盾,为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奠定法治基础。

一是破除军民融合领导体制多元管理的重叠性矛盾。只有破除军民融合领导体制多元管理的重叠性矛盾才能明确军民融合战略发展过程中各责任主体的职责范围以及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运行基础。造成军民融合领导体制多元管理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权力配置边界不够清晰。军民融合战略的推进有赖于从军民融合法律保障到体制机制运行的综合制度体系的支撑,相关权力配置边界的模糊给军民融合战略的推进带来较大困难。因为军民融合要实现国防与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建设的目标,必然涉及多种国家权责的协调运作。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在国家相应职权行使的顶层设计上破除制度障碍,优化国家权力配置体系,明确各主体的相应职责,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军民融合管理体制,加强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宏观管理,建立完备的军民融合领导管理体制和部门协调机制。201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任。建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对于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中央对军民融合的统筹领导具有里程碑意義,也为下一步在《宪法》规范中明确设置统管军民融合的专门机构,实现国家对军民融合的统一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破除军民融合运行机制二元分立的分离性矛盾。法律体系的构建具有开放性特征,需要科学吸收和综合运用各种现行制度和政策方针,使之相互配合协调。要逐步破除军民融合运行机制二元分立的分离性矛盾,既是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军民融合法律体系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和目标。这一矛盾的产生与我国军民分立的历史传统有很大关系。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之后,军委机关由四总部改为了十五个职能部门,原七大军区改为了五个战区,但这一状况并没有从总体上改观。“我国目前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军队和地方两条线各自运行的机制。在军方,是由军委——军区——驻大中城市军以上机关等三级机构牵头,侧重军队建设;在地方,是由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三级机构负责,侧重经济建设。”作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中最为复杂的环节,要妥善处理军队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打破利益藩篱,周密实施军民融合,就需要实践中强有力的国家专门机构予以组织计划、协调监督,并最终能够在军民融合相关国家政策制度上予以大胆试点和改革。2017年6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时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强化使命担当,敢于涉险滩、动奶酪,敢于破难题、闯难关,敢于趟路子、辟新径,加强组织管理、政策规划、重大改革、基础建设、试点示范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协调解决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重大问题,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破除利益主体需求冲突的对抗性矛盾。任何改革和制度创新都会涉及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划分,对既得利益的冲击和调整,各类矛盾纠纷难以避免。利益主体需求冲突对抗性矛盾的产生固然与不同利益主体对效益追求最大化的驱动本性相关,也与我国当前相关制度不健全、不同主体的权力边界不清晰、约束和补偿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具有紧密关系。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应当建立在各方利益统筹协调的基础上,既要发挥对既存社会关系的稳定作用,也要发挥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引导规范作用。

破除利益主体需求冲突的对抗性矛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优势相结合,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资源配置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主要体现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军队和国家各部门强有力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办大事的高效性,以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市场经济的活力优势则主要体现在利益驱动下,经济资源依照市场规律进行流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资源流动的效率,促进不同利益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市场框架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在更广更深的层次上有机融合起来,使得资源共享、互利双赢成为可能。第二,制定和完善经济资源配置的具体制度,尽可能避免因不同主体利益需求的差异造成资源配置的偏差或失误,改善国家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非程序性做法。尤其是在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后,可以通过依法开展军民融合的方式将原有偿服务的相关部分纳入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使各类经济和社会资源在军民融合中得到合理配置。第三,必须重视国防建设资源与民用资源的配置融合和清晰的物权利益界定。资源物权要清晰,资源在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分配和归属要明确,国家安全利益和企业利益必须有清晰的界定。

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总体思路。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都应当是新法与旧法前后一致,高位阶法与低位阶法协调统一,且由多部骨干法律法规所构成的逻辑严谨、内容全面的有机整体。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应当从军事法治体系的顶层设计着手,强化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宪法基础,消除体系分离的法律制度障碍,完善配套立法。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军民融合战略深度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通过相应的风险管理法律机制,确保国防安全,最终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是强化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宪法基础,优化顶层设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任何法律体系构建中都居于核心地位,是其他一切法律规范的立法依据。军民融合是我国宪法规范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宪法文本对国家的国防和军事领导体制、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权以及国家武装力量的性质和任务等问题都做了明确规定,为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宪法保障和规范指导。但是,我国宪法规范中也仍然存在不能适应军民融合实践需求和发展需要的地方,明确各级国家相应机构的职权,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军民融合管理体制,形成稳定权威的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和组织协调机制,这些重大的涉及军民融合顶层设计的问题仍有待在宪法层面予以进一步完善。只有这样,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建构才有坚实的宪法基础,军民融合法治化的实现才可能有科学的立法保障。最重要的一点是,应当在宪法层面优化国防权力横向配置体系。国家权力配置问题是法律顶层设计问题,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家权力,尤其是国防权力配置明确化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军民融合领导管理体制方能解决军民融合全局统筹规划的问题,实现权力和资源在国防军队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领域的优化配置。

因此,应当在《宪法》中进一步细化国务院领导国防建设事业的职权,并充分发挥国防部作为国务院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职责作用,使国防部能够在国务院履行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职责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在美国、俄罗斯、以色列、日本等国家,其国防部或者相当于国防部的国家机关在组织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方面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往往作为军民融合体制机制中军方利益的代表者和军地协调机制的重要参加人。在我国,由于国防部在实践中被看作一个虚权部门,不能发挥其所应当担负的相应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建设的职能。可考虑在保证党通过中央军委对军队统率权实施绝对领导的同时,将涉及国防行政和军民融合方面的职权赋予国防部,发挥国防部作为政府部门的相应作用。还应当在宪法层面设置统管军民融合的专门机构,建立高度集中的军民融合一元化管理体制。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由国家高层进行决策,由军地双方共同组织,依靠各级政府和军队管理部门合力推进”。因此,在宪法规范中明确设置统管军民融合的专门机构,承担部分国防建设职责,对于推动和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是必要的。该专门机构应当负责组织制定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规划、法规制度,解决有关军地双方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的重大事项。在此基础上,通过配套立法逐步建立起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虽然2015年军委对四总部体制进行了根本性调整,在原有部门大量合并裁减的背景下成立了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军民融合局,负责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这个机构的成立体现了中央对军民融合工作的高度重视,但机构设置层级过低,不能起到统筹规划国家军民融合事务的作用。2017年年初设立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设立的组织机构,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可以将此机构定位为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但还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国家机构。因此,需要在宪法中对国家层面建立军民融合管理体制加以明确,对国家统管军民融合的机构加以规范。

二是消除体系分离的法律制度障碍,完善配套立法。要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军民融合法治化的基本要求,对现存的军民融合相关法律规范进行全面清理。对于严重滞后的法律规范果断予以废除,对不同法律规范之间存在的立法冲突及时予以甄别处理,对立法空白及时予以补充完善。通过立法的形式消除军民体系分离的法律制度障碍,完善军民融合法治化的法律制度基础。

要积极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军民融合促进法》等军民融合综合性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对军民融合发展的方针、原则、组织机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责任义务、配套保障和法律责任等各方面的内容予以明确。此外,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军民融合法律规范层级较低、权威性低和执行力不强的问题,重新修订和完善既存军民融合法律规范,提升立法层级,通过法律清理工作解决我国军民融合立法在军品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不配套、不协调,甚至互不兼容、相互矛盾的问题。对于大量存在的立法空白,应当遵循积极稳妥的方针,适当向国民经济动员、军事人才培养、军事人力资源开发、军队社会化保障和国防基本设施建设以及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兴领域的基本立法倾斜,然后逐步完善和细化。

2017年6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再次强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发挥好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当前,军民融合发展已经纳入法治化轨道,我们必须加快出台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法律,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大问题作出具体规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工作走向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

三是建立军事需求管理法律制度和风险评估法律制度,确保国防安全。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相较于国家其他绝大多数领域法律体系的构建的显著特点是,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更多地关注国防安全,有效规避军民融合战略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风险,在保证市场经济主体作用的同时,高度重视以立法的形式保障国家军事需求主导作用的发挥;在尊重个体相关权益的同时,坚决捍卫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和军事利益。国防安全事关国家建设和发展全局,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应当首先明确国家军事需求,依法建立军事需求管理法律制度。“按照‘国家安全——使命任务——能力需求——要素需求’的逻辑链条,使‘军事需求提报生成——军事需求论证评估——军事需求执行落实——军事需求调整反馈’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一个‘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军事需求闭环反馈系统。”并以立法的形式予以固定和保障落实,逐步改变当前自下而上、逐级汇总的提报生成方式,依法保证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提高融合效率。同时,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考虑国防安全风险的问题。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过程中,要通过军民融合立法重点防止和规避国防高科技扩散的风险和涉密信息泄露风险,对于可能出现的其他国防安全风险还可以通过普通立法或政策调整予以规避。

长期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军用技术、军品采购等信息保密性强,信息发布范围有限,地方单位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少,难度大。“国防保密部门也一贯重视保密,轻视解密工作,这使得军用技术和需求信息往往无法详细、准确地给出,阻碍了军用技术等信息向地方单位的转移、转化。”鉴于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技术交换是军民融合得以推進的必要条件,这种封闭隔离的状况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推进正在加速改变。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制度并没有及时予以完善。为此,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积极探索建立军用信息密级分类管理制度,对重要的相关信息,在数据平台发布时采取“去背景化”处理方式,分解技术内容,隐藏军事背景,使得承担任务的企业难以掌握技术成果的军事用途。同时,完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实施分类审查准入,建立准入管理协调机制。对军用产品和技术的生产及使用单位要进行保密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中国政法大学军事法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学院讲师李敏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313/c1024-26685490.html。

于川信:《军民融合战略发展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47页。

丛文胜:《国防法治——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年,第21页。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5》,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26页。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解放军报》,2016年3月13日,第1版。

《习近平主持军民融合委员会全体会议》,网易,http://money.163.com/17/0620/20/CNDB1D05002581PP.html。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在结构上以三大层次的法律规范为主体,在内容上以四大领域的法律规范为重点,在技术上以两大类别的法律规范为基础。三个层次是将体系纵向划分为国家法律层面、国务院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层面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层面;四大领域指体系涉及的内容从横向上主要包括武器装备、人才培养、军队社会化保障以及国防动员四方面内容;两大类别指体系在技术上可分为军民融合综合立法和分类立法。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6》,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6、21、7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7/c_1118366322.htm。

《两会受权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lh/2017-03/16/c_1120638890.htm。

《習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解放军报》,2016年1月19日,第1版。

陈丽平:《开启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新时代——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丛文胜》,《法制日报》,2016年1月7日,第9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军队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302页。

顾桐菲:《军民融合装备市场结构优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年,第181页。

丛文胜:《全面深化宪法对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的规范与指导》,《中国宪法年刊》,2014年。

宋纯利、宋政:《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中国军转民》,2016年第1期。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17-06-21/doc-ifyhfpat5594777.shtml。

杨梅枝:《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研究》,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0页。

冯媛:《军民融合创新与治理》,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7年,第76页。

早在2005年,原总后勤部就上线了军队物资采购网,提高了军队物资采购的透明度。2015年初,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www.weain.mil.cn)正式上线运行,为推动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了全新的信息平台。2015年11月和2016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防科工局综合司连续两年联合印发了年度《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

责 编∕樊保玲

作者:丛文胜

第2篇:关于完善中国证券市场法律制度的思考

摘 要: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显现其不成熟性的一面,在加强和完善对证券市场监管的同时,应当增加监管机构的执法手段和权限,完善公开原则,建立其系统的配套制度,建立对内幕交易防范制度和机制,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坚持依法治市,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与防范市场风险的关系,加强证劵市场基础建设,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确保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关键词:证券市场 监管 法律制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股票市场有近三百年的历史,英国则更长,而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只有20年,且上海、深圳证交所成立后的正规化的集中交易仅十多年。在其发展过程中,中国股市震荡,呈现其不成熟性。从市场的起因看,美国股票市场是适应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而中国股市是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而发展起来,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发展的资本金短缺的需要设计并建立起来的,一开始政府关于股票市场的设计思路对市场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由于股份制改造的不彻底,中国股市一开始不仅是作为新兴市场出现,而且带有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主的股市的特殊性和转型特色。最初设计所导致的,诸如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比例大,国有股一股独大等被认为是中国股票市场本质性缺陷的一系列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加之证券市场的高风险性以及融资难等问题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监管成为首要任务。{1}应当指出的是,中国证劵市场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是部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健全,质量不高,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监管人员缺乏诚信义务和法律责任的规定。二是一些证劵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严,经营活动不规范,外部监管手段不足。三是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不完善,对损害投资者权益的行为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四是证劵发行,交易,登记结算制度等不够完备,没有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留下法律空间。五是对资本市场监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过于原则,难以操作,不利于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资本市场的秩序。六是证劵法调整范围和某些限制性规定已经不适应证劵市场的发展,需要补充和完善。{2}因此,必须致力下列工作。

一、完善证劵监督监管制度,增加监管机构的执法手段和权限,社会上通称“准司法权”

证券市场参与者多、投机性强、敏感度高,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而且证券市场的风险又具有突发性强、影响面广、传导速度快的特点,因此,中国证监会作为对全国证劵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监管的机构,法律赋予其相应的权力,以提高监管效能是必要的,必须强化国务院证劵监督监管机构的监管权力,特别是对违法行为实施检查和调查的强制权力,这对加强证劵市场监管是必需的,应当肯定证券监管结构拥有“准司法权”,通过明确、有效的专门立法,以明确中国证券会的法律地位、监管权利等,以便证券监管机构能够依法对证券市场的各种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特别是,证券违法犯罪往往表现为危害易于扩大、蔓延,证据容易毁损、灭失,如不及时制止和控制,不仅案件本身难以查证,不能处罚,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应当指出的是,从前文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赋予证券监管结构以“准司法权”,也是英美证券法的通行做法。

二、进一步完善公开原则

虽然我国证券法已对公开原则有了较为系统的规定,但作为证券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证券法律制度中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这一原则:重点在管理机构从业人员相关信息、进一步注重管理公开制度,内幕交易人员和各种违规事件的公开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即信息标准的公开制度、信息抽样的公开制度和信息公开标准中强化及时性的制度。公开原则是公平、公正原则的前提。只有市场能够公开地发布和传播信息,投资者才能公平地作出自己的投资决策,才能防止出现各种证券欺诈和舞弊行为,保证市场公正。具体而言,公开原则要求所有的证券发行和交易的规则和操作程序,条件应当公开,发行人的重要信息正当持续披露;证券监督监管机关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的程序及结果应当予以公开。公开原则在英美证券立法中均受到极大重视。为了有效保障公开原则的实现,我国证券立法必须规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如公开资料签证制度、审核监管制度、法律责任保障制度等。

三、核准制缺乏灵活性,应当建立其系统的配套制度

核准制这一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可以避免经营业绩过差,风险过大的公司进入市场发行股票,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但另一方面,这一制度也有其不足之处: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管理风格和财务风格的各个企业,采用同一个标准加以衡量,本身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因政府的干预或相关条件选择得不恰当而引发政府失灵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股票发行的公平性(尽管表面上看,其标准是一致的),还会由于某些条件的非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此外,还可能使投资者形成依赖心理,不利于其风险意识的提高。{3}配套制度的支持体系,是核准制的骨架,配套制度不完善或不能实施,核准制的实现则是一句空话,加强配套制度的完善,与核准制协调统一,才能提高核准制的执行力。

四、内幕交易之现状及建立防范制度机制

内幕交易是资本市场的顽症,严重破坏了“三公”原则和社会诚信,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如果任由内幕交易泛滥,将会影响和制约证券市场改革开放步伐,损害和动摇市场健康发展的根基,严重拖累各项创新活动的开展。我国证券市场从建立开始就伴随着内幕交易的现象,内幕交易已成为证券市场公开的秘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庄家操纵都非常严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交易活动日趋活跃,内幕交易等违法犯罪活动呈易发多发态势,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已经成为当前证券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我国监管机关与相关法律对于违法违规活动的处理缺乏力度,致使违法内幕交易活动猖獗,更严重的是大量较隐蔽的内幕交易并未得到应有的惩处,严重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的内幕交易行为多是发生在企业重组、公司收购的相关过程中。在重组等公司重大行动过程中,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公司高级管理层和中介结构等知情者,由于知悉内幕信息而大肆进行内幕交易,谋取不当利益,而我国相关法律对这些内幕交易行为的规制尚不完善,常常使其免除法律的制裁。从制度根源上探索,我国关于内幕交易的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健全,对于内幕信息、内幕人员的界定、内幕交易行为的认定、内幕交易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追究法律程序的规定都不具体,正是立法上的缺陷使得司法机关在追究相关责任人时有些束手无策。{4}为此,我国应当建立有关内幕交易的法律制度,以期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总之,我国证劵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证劵的发行,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应当遵守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证劵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欺诈,内幕交易和操纵证劵市场的行为。对新股发行要根据市场经济情形的变化,严格进行审批,防止新股上市加剧股市动荡,发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禁止任何人操纵证劵市场。增加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监管人员诚信义务的规定和法律责任。加强对证劵公司监管,防范和化解证劵市场风险。健全证劵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客户资产安全,严格防范风险。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坚持依法治市,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与防范市场风险的关系,加强证劵市场基础建设,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确保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注释:

{1}冯恺,段威著.证券法教程第2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释义及实用指南,第56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3}黄运成,郭蓉蓉:股票发行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改革实践.国际金融研究,2005(2)

{4}王林清著,赵旭东审定.证券法理论与司法适用第288页,法律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0)

(责编:李雪)

作者:王毓南

第3篇:关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合理性的思考

摘要:中国从秦朝大一统,建立了完整的国家结构和法律规则开始,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法律文化。传统的法律文化中包括三个主要特点:社会本位、男权思想、父权至上,这三个特点延续了千百年,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今,传统的法律文化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是否适合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经济模式、政治形态呢?我们又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所传承下来的内容。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的法律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诞生了,在漫长的历史之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法律理念、法律精神、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特征,从而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法律文化,在众多法律文化中独树一帜。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延续至今,经历了各朝各代不断完善和发展,是中国法律史上的珍宝。随着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独属中国的法律文化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法律理念、法律文化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改革,进而研究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型和发展方向也成为当今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基本课题。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特征、当今面临的挑战和转型方面深入分析。

一、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进程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轨迹表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和具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同中国一样,延续几千年,经久不衰,绵绵不断。每一个国家的文明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自然条件下诞生的,中国也不例外,并且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就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内涵,其发展一直延续着这种文化轨迹、文化逻辑、历史规律发展着,形成在世界上区别于他国的文明模式。

中国的法律自夏朝开始就慢慢产生,当时的法律文化是建立在原始氏族、部落的习俗文化之上,经过夏商至西周后,逐渐形成完整的法律文化体系,法律文化特点和基本格局初步建立。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时期,却也是思想碰撞最激烈,文化创新最多的阶段,俗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例如: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文化,其核心思想是“仁”及孟子提出“民为贵,君轻之,社稷次之”思想,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和法律观念,道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法家提出依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将法律视为一种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个思想延续至今,影响深远。

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七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国-秦,这其中法家“依法治国”为秦国的建立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史实证明法家文化适合社会动乱时期国家管理,却不适用于和平时期国家治理,主要原因是法家治国思想有悖于中国的底层民意和文化传统,进而导致了秦国的灭亡。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摒弃法家治国思想。至两汉时期,董仲舒在继承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各派思想精华,系统全面的对儒家文化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新儒学。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理念,在全社会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正式确定了儒家文化治国思想,儒学文化的官方意识形态地位。中国的治国理念、法律文化初步奠定,开启了长达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治国方式。

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进入成熟时期。在《唐律疏议》中明确提出“以理入法,得古今之平”主张,建立了完整的法律体系、严禁的法律内容,成为古今中外封建典礼的楷模,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是中国古代法律史上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最高成就。

在唐以后,唐、宋、元、明、清的法律制度都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改与完善,进行了发展和演变,并无诸多创新点可言。

二、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中国法律从夏代的氏族习俗文化开始,直至清朝的没落。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过程,必须形成了其独特的法律文化特征。

封建社会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进行国家统治的工具。中国自古以来虽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然而仅仅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法律观念,法律一直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对于处于社会顶层的人来讲,法律仅仅只是对底层的人民群众有着强有力的约束性,对其没有任何约束管理效果。法律可以为了维护统治阶级随意修改,成为古代伦理道德和行政命令的附属品,缺乏法律自身的发展,欠缺独立性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治性,没有丝毫体现法律应有的功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法律文化中一直存在的社会本位特征。法律要求人们在面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出现矛盾是,首先应该顾全大局,放弃追求个人利益,转而注重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思想。这就强调社会大众所应承担的社会义务,淡化每一个所具有的社会权利,突出体现国家至上、君权至高的地位,强调公众的社会义务,个人权利求次之。而在西方的法律文化中,强调以人为本,追求个人权利至高地位,强调个人的自由、独立发展,强调国家对每一位个人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要求国家、社会为公众的独立发展所服务,至于国家的义务则放在次要位置。

社会本位主要社会中的人民都应该努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个人本位则主张国家要帮助每一个大众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文化模式谁好谁坏,无从判断,也无法判断,各有利弊。例如社会本位会导致权利极度集中,统治阶层漠视底层人民的人权,甚至随意践踏个人权利,随意无视法律权威。但是个人本位也可能会引起个人极度重视自身利益,忽视国家利益,社会、国家缺乏整体性、凝聚力。

进入现代社会,公民个人权利意识迅速提升,社会本位法律文化权威受到挑战。传统法律文化社会本位中的某些思想已经不适合现时期社会发展,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要求我们不能对其完全摒弃,也不能全盘接受。对于这种思想应与时俱进,合理取舍,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和制定。如今的社会本位应该依旧确定国家公民有为国家的良好发展贡献力量的义务,但也应注重个人自身的良好发展,不能完全忽视、践踏个人权利,而是应该以社会中每一位公民的发展为基础,再此之上制定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既保证个人权利的保障和个体自由发展,也实现国家整体利益的长足进步。

三、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型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同世界各国交往的大门,其他国家的法律文化传入中国,当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文化相见时,就会产生激烈的碰撞。就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动荡,思想大碰撞时期一样,为中国的法律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为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型提供了思路。中国传统法律应做出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转型,适应时代的发展?笔者认为,可有两条道路可选择:

第一,吸收西方先进法律思想文化,结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创造出新时代中国法律观念、法律文化、法律制度。

第二,批判性重建,当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某些因素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时,就应该及时对其做出调整或者完全舍弃。

如今,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其中,新时代法律文化的构建已经成为重要一步。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妥善处理好古今中外法制建设的关系,准确把握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全体社会公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努力实现“依法治国”发展目标,建设新时代中国法律文化,并将之推广到世界,使中国的法律文化可以为世界法律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河北衡水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武树臣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版

[2]《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张喻忻 崔兰琴 《舟山学刊》 2007.03

[3]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合理性的反思 钟桂荣 《东南学术》 2015.02

作者:冯昊南

第4篇:关于中国地理标志权的法律保护

目前,中国尚未由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专门的“地理标志法”,对地理标志权的保护散见于中国的《商标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地理标志产品管理规定》、《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等行政规章。

地理标志与地理标志使用权

地理标志,又称原产地名称,属于区别性标志的范畴。根据我国新修订的《商标法》第16条第2款的规定,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有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地理标志权包涵特定地域的行业组织或法人依法对经注册登记的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名称)获得占有、许可使用与监督的权利以及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域范围内同类同质产品生产者在自己产品上使用地理标志的权利,即地理标志许可使用权。

但地理标志也可以作为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注册,注册事宜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负责。我国《商标法》第16条的规定,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

地理标志权的保护特点

――地理标志权的行使限制性

首先,其不允许任何特定经营者将某一经过认证的地理标志作为自己专有的普通商标使用或注册;其次,只要产品的产地与地理标志相吻合,而且产品本身的质量达到既定的标准,则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域范围内的同类产品的生产者在办理相关手续后都可以使用该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权不具有可转让性

只有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域范围内的同类产品的生产者才可获得许可使用该地理标志的机会,非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域范围内的产品生产经营者绝不允许使用该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权具有相对的永续性

只要地理标志权人持续在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域范围内进行同一产品的生产经营且产品质量一直达到既定标准要求,就不会丧失其地理标志权,除非原注册登记机关依法废除已经授予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或者自然地理环境变化,否则特定地域的产品生产者所共有的地理标志也不会自动进入特定地域之外的公有领域或者灭失。

诉讼时效

地理标志权作为知识产权中的一项权利,且常与商标权相耦合,则其受到保护的诉讼时效应与商标权的诉讼时效相一致。根据中国《民法通则》135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10月16日施行)第18条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诉讼时效应为2年,自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行政法律保护

2005年,由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发布的《地理标志产品管理规定》,第一次在中国正式建立了较为独立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由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发布的自2007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又使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得到了补充与丰富。据《产品质量法》第5条和第53条的规定,在中国境内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否则由质检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责令伪造者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4项和第20条的规定,禁止经营者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以伪造产地、对产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活动。对违法者,将按照根据中国《产品质量法》第53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民事法律保护

――权利主体

由于地理标志权有着与人们常讲的一般知识产权所不同的权利属性,因而,产生了权利保护主体适格的问题。只有地理标志注册人才有权寻求法律追究违法侵害地理标志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保护方式

1、诉前禁止令及财产保全/证据保全

关于诉前财产保全和禁止令,在有证据证明他人已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情况下,地理标志权人可以依法在起诉前(至正式起诉之日不超过30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法院依申请发布临时禁令,裁定诉前采取财产保全等。依中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法院接受诉前财产保全及/或证据保全申请后,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经送达后应当立即开始执行。这些都符合TRIPs协议第50条规定的精神,即司法当局有权采取有效地临时措施防止任何延误给权利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或证据灭失。但是,如果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将依法作出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2、追究民事责任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商标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地理标志权人在其地理标志注册所有权及其地理标志专用许可权受到不法侵害时,可诉求有管辖权的法院依法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还可以提请法院依职权作出罚款、收缴侵权商品、伪造的地理标志专用标识和专门用于生产侵权商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财物的民事裁定。

至于侵犯地理标志专用权的赔偿数额如何确定的问题,由于地理标志有的被注册为证明商标,有的则没有,因而侵犯地理标志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一般按照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的规定和司法惯例执行,即:首先,按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计算;其次,若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再加上被侵权人所支付的用于制止侵权行为的交通费、调查费、鉴定费、适当的律师费及其他合理费用。

刑事法律保护

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地理标志权保护法,而《刑法》中也没有设定“假冒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识罪”,因此,对事实上严重侵害地理标志权利的直接刑事制裁法条尚是空白,但国际上很多国家特定地域的行业协会或类似组织通常将本地特色产品的地理标志注册为证明商标,从而援引或适用刑法中有关保护注册商标权利的法条规定来保护地理标志权利。

第5篇:吴邦国关于中国已经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讲话

吴邦国:已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1年3月10日(星期四)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吴邦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吴邦国]: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吴邦国]:1982年通过了现行宪法,此后又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需要,先后通过了4个宪法修正案。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目前,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吴邦国]: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吴邦国]: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围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先后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回顾形成历程,畅谈重大意义,总结基本经验,分析形势任务。各方面一致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吴邦国]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动摇。动摇了,不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从谈起,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失去,甚至国家可能陷入内乱的深渊。

[吴邦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吴邦国]从中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我们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夯实了立国兴邦、长治久安的法律根基,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确保国家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确保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统

一、社会安定和各民族大团结,确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确保国家永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吴邦国]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3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向前发展。

[吴邦国]我们及时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并与时俱进,根据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

[吴邦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国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吴邦国]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实现现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景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吴邦国]我们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法制的保障,我们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也离不开法制的保障。

[吴邦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把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日益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确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吴邦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取得的重大成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制定了《共同纲领》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国家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吴邦国]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在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同时,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为坚定不移的方针确定下来,强调必须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开辟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吴邦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思想,第一次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阶段。

[吴邦国]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吴邦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各方面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吴邦国]国务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律实施的需要,依法及时制定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本地实际,依法制定大量地方性法规,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邦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以及军队等有关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立法工作,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第6篇:2016中国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工程测量法律法规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 在那部规章中对地图审核主体、地图审核的申请与受理等作出了规定。( )

A.《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管理暂行办法》 B.《地图审核管理规定》

C.《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规定》 D.《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管理规定》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 《测绘资质分级标准》规定的甲级办公场所面积不少于( )。

A.800m2 B.600m2 C.500m2 D.400m2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3.国家测绘局自受理注册测绘师资格注册的申请材料材料之日起多少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 A.5个 B.10个 C.20个 D.30个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4. 在那部法律中对于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物权保护,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等作出规定。(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5. 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是( )

A.计算机 B.导航工程 C.规划 D.水利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6. 在那部规章中测绘专业不同等级测绘资质应当具备的最低条件的标准等作出规定。( )

A.《测绘资质管理规定》 B.《测绘资质分级标准》 C.《测绘作业证管理规定》 D.《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 在那部规章中测绘质量责任制、生产组织准备的质量管理、生产作业过程的质量管理、产品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奖惩等作出规定。 ( )。

A.《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 B.《测绘计量管理暂行办法》 C.《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D.《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8.国家秘密级测绘成果保密期限( )

A.长期 B.5年 C.10年 D.30年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9.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从事测绘活动的处约定报酬的多少的罚款( )

A.1倍以上2倍以下 B.1倍以上 C.2倍以下 D.2倍以上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10. 在那部规章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使用许可协议的签订、有偿使用收费等作出了规定。( )

A.《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管理暂行办法》 B.《地图审核管理规定》

C.《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规定》 D.《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管理规定》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1. 负责审核、审批行政区域内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负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标准、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是( )

A.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B.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C.市测绘地理信息处

D.县测绘地理信息科 县测绘地理信息科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12. 起草测绘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草案,拟定测绘事业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国基础测绘规划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是( )

A.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B.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C.市测绘地理信息处 D.县测绘地理信息科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13.确定测绘成果的秘密范围和等级的部门( )

A.国家保密工作部门 B.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C.军队测绘主管部门

D.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商军队测绘主管部门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4.下列基础测绘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是( )。

A.建立和更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B.组织实施国家基础航空摄影 C.获取国家基础地理信息遥感资料 D.建立和更新地方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5.测绘成果汇交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基础测绘成果的,应当汇交副本 B.基础测绘成果的,应当汇交目录 C.基础测绘成果的,应当无偿汇交副本 D.非基础测绘成果的,应当无偿汇交副本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我国目前采用的测绘基准主要包括:( )

A.大地基准 B.高程基准 C.重力基准 D.大地坐标系统 E.高程系统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2.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下列条件正确的是( )

A.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6年 B.取得测绘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4年 C.取得测绘类专业硕士学位,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2年

D.取得含测绘类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者测绘类专业研究生班毕业,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2年

E.取得测绘类专业博士学位,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1年 用户答案:[ABCE] 得分:2.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包含下列哪些法律规定:( )

A.房地产开发用地 B.土地财产制度 C.房地产交易 D.土地使用权划拨 E.中介服务机构

用户答案:[AC] 得分:0.00

4.测绘资质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全国测绘资质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 B.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是甲级测绘资质审批机关

C.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是乙级测绘资质审批机关 D.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是乙.丙.丁级测绘资质审批机关

E.设区的市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受理本行政区域内乙.丙.丁级测绘资质申请并提出初步审查意见。

用户答案:[ABCD] 得分:0.00

5.下列哪些行为,违反保密法,给予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

A.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进行信息交换的 B.在互联网等公共网络传递.发布国家秘密的 C.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等公共网络的 D.D将涉密移动介质以及存储.处理国家秘密

E.使用非涉密计算机或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0.00

6.下列哪些是注册测绘师权利:( )

A.使用注册测绘师称谓 B.执行测绘技术标准和规范 C.不准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 D.在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测绘执业活动 E.获得与执业责任相应的劳动报酬

用户答案:[ADE] 得分:2.00

7.下列哪些专业可以申请测绘监理资质( )

A.大地测量 B.摄影测量与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工程 D.地图编制 E.不动产测绘

用户答案:[BCE] 得分:2.00

8.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要职责:( )

A.起草测绘法律法规 B.负责国界线测绘

C.起草测绘地理信息地方性法规

D.负责外国组织或者个人来华从事测绘地理信息活动的初审 E.负责国界线测绘

用户答案:[ABE] 得分:2.00

9.申请使用涉密测绘成果的条件:( )

A.用于公益事业

B.申请人应当是在我国依法成立的法人或者组织 C.有明确.合法的使用目的

D.申请的基础测绘成果范围.种类.精度与使用目的相一致 E.有符合国家保密管理规定的保密管理制度和条件

用户答案:[BCDE] 得分:0.0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包含下列哪些法律规定:( )

A.市场交易活动中遵循的原则 B.合同订立和履行的基本原则 C.合同的效力 D.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E.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

用户答案:[ABCE] 得分:0.00

11.对承担基础测绘项目单位的要求:( )

A.甲级测绘资质

B.具有与所承担的基础测绘项目相应等级的测绘资质

C.具备健全的保密制度和完善的保密设施,严格执行有关保守国家秘密法律.法规的规定 D.使用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

E.执行国家规定的测绘技术规范和标准

用户答案:[BC] 得分:0.00

12.涉密测绘地理信息包括:( )

A.危害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民族尊严的地理信息 B.涉及国防.军事设施及军事单位的地理信息 C.涉及国家要害部门和国民经济重要工程的地理信息 D.可能引起外交纠纷的地理信息

E.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登载.传播的其他地理信息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2.00

13.《测绘法》确定的基本制度可以划分为:( ) A.测绘管理体制

B.测绘活动主体资质资格与权利保障制度 C.测绘项目与测绘市场制度 D.测绘基准制度

E.测绘成果保密技术处理制度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14.测绘资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通报批评:下列情形正确的是( )

A.在测绘资质申请和日常监督管理中隐瞒有关情况

B.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测绘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C.将承揽的测绘项目转包的

D.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等级评定为不合格的 E.以其他测绘资质单位的名义从事测绘活动的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

15.下列哪些影像可以公开使用:( )

A.公开销售的商业卫星原始影像

B.未经过有关部门审查.处理的原始航空像片.影像和相关资料 C.经过简单粗纠正与拼接形成的非正射投影航空影像 D.影像分辨率大于0.5的影像 E.简单粗纠正与拼接的卫星遥感影像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8道题】

1. 注册测绘师继续教育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在一个注册有效期内,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均不得少于60学时。(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2. 1:50万、1:25万、1:1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密级秘密(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3. 测绘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测绘业务工作满5年,可申请参加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4.《测绘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对汇交的测绘成果类别、汇交主体、期限、接收机构、成果保护和提供等作出规定。(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5.2008年7月1日,我国正式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全球地心坐标系。(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6.公开地图位置精度不得高于50米,等高距不得小于50米,数字高程模型格网不得小于100米。(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7. 国家秘密范围的测绘成果,判定标准就是《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

(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8. 1:2. 5万、1:5万和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图及其数字化成果密级秘密。(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第7篇: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关于强制拍卖中采用密封式拍卖方式的复函》

关于强制拍卖中采用密封式拍卖方式的复函

来源:未知作者:佚名q日期:10-01-30

××拍卖行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强制拍卖中采用密封式拍卖方式是否合法有效的咨询函》收悉。函中反映的关于密封式拍卖的合法性问题具有代表性、普遍性。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曾经就类似问题专门为相关企业复函,阐述了我们的意见。针对你公司提出问题及相关资料,我们再次邀请国内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了专门研究,现复函如下:

一、你公司请示中提到的密封式拍卖,实际上是“投标式拍卖”结合使用递增应价的一种拍卖形式,我们称之为“密封递价式拍卖”。这种拍卖方式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拍卖方式。这种拍卖是指在拍卖中,竞买人将应价写在事先准备好的应价单上,投入拍卖人指定的报价箱中,待拍卖竞价程序结束后,拍卖师在公证人或者监拍人的见证下,将报价箱打开,取出应价单,确认最高应价,产生买受人(出现出价相同的情况则按时间顺序确定)并签署成交确认书的一种拍卖方式。密封递价式拍卖还可以分为一次报价和多次报价两种形式,一次报价表示每个竞买人只有一次报价的机会,多次报价则每个竞买人可以具有多次报价的机会,在每次报价后将报价的结果加以公布,由竞买人决定是否继续报价,直至产生最高应价。在拍卖中采用何种方式,可根据拍卖标的的属性和现场情况加以确定,同时将所采用的方式向所有竞买人明确告知,使竞买人能够掌握和运用。

二、密封递价式拍卖不同于招投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投标活动中要组成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而拍卖则是在拍卖现场,由拍卖师根据最高价标准(出价相同的则按出价的时间顺序)确认买受人。是评标确定中标人,还是现场最高应价确定买受人,是拍卖区别于投标的最明显的特征。

三、《拍卖法》第三条规定:“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公开竞价是拍卖的主要特征,其包含公开和竞价两方面意思。这里,竞价是指拍卖应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买人参加,实行价高者得的原则;公开则主要指向程序公开。在拍卖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委托人对保留价、竞买人对应价和买受价、委托人及买受人对自己的身份有保密要求以及债权转让过程中价格不宜公开等情况,拍卖人应当按照相关当事人的要求,并根据《拍卖法》第二十一条、二十八条“委托人、买受人要求对其身份保密的,拍卖人应当为其保密”、“委托人有权确定拍卖标的的保留价并要求拍卖人保密”的规定,做好相关的保密工作。《拍卖法》相关条款规定说明,拍卖中的公开是相对公开而非绝对公开。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密封递价式拍卖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拍卖前,对全体竞买人做好宣传和介绍,并可请监管部门或者公证人员进行监督。

四、你公司此次密封递价式拍卖是经过竞买人同意的。你公司拍卖规则第三条明确了“可以视现场情况采用密封式拍卖方式”,该规则已经所有竞买人签名认可,竞买人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表明竞买人是同意采用密封递价式拍卖的。所以你公司采用密封递价式拍卖也没有违反与竞买人的任何合同约定,其竞买结果应为各竞买人接受。

五、近年来,拍卖场上时常出现竞买人串通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拍卖活动的正常进行。为了打破少数竞买人的恶意串通,有效保护拍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少拍卖人在进行紧缺物资拍卖时采用了密封递价式拍卖。采用这种拍卖方式,在防止竞买人恶意串通、维护委托人利益、最大限度保障拍卖会的公开、公平、公正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前,在我国拍卖实践中,密封递价式拍卖作为行之有效的拍卖方式之一,已经被各地拍卖公司普遍采用。

六、采用何种具体的拍卖方式进行拍卖,是拍卖企业根据需要采用的技术措施,不属于我国拍卖法律、法规规范的范畴。随着我国拍卖事业的不断发展,拍卖技巧及拍卖方式也不断发展,从最初由拍卖师叫价为主的方式,已经发展到包括“投标式拍卖”、“密封递价式拍卖”,“集约式拍卖”和“电子报价式拍卖”等多种形式。这些拍卖形式都是经过市场实践后,取得显著成效的技术性措施。拍卖形

式的多样性,是我国拍卖业界不断努力探索的结果,拍卖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采用何种拍卖方式。

综上所述,密封递价式拍卖完全符合《拍卖法》规定的公开竞价原则,是合法有效的拍卖方式。你公司在拍卖中主体合格,程序合法,拍卖结果应当是合法有效的。建议你公司将我们的复函呈送给相关法院,相信一定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请你们将本案的进展情况随时反馈给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我们将随时关注此事的进展。

专此,复函。

2008年4月3日

附:

关于强制拍卖中采用密封式拍卖方式是否合法有效的咨询函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三条规定:“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注册拍卖师考试教材相关规定也确认了密封式拍卖方式,在拍卖会上采用密封式拍卖方式拍卖,是国际通用、国内法律法规允许的一种拍卖方式,这种拍卖方式常用于竞买人有恶意串通行为迹象时,为有效防止竞买人串通、保障拍卖会的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的较为行之有效的拍卖方式之一。

受×市人民法院的委托,2007年12月19日15:00时,我公司对标的物某一房地产进行了公开拍卖。我司工作人员在为竞买人办理竞登记手续时,发现现场有个别竞买人来回走动,交头接耳,低声谈论商量如何压价。根据经验,我们认为这几个竞买人有串通压价的嫌疑,根据个别竞买人在拍卖会前的这种异常情况,为了防止竞买人串通压价,损害法院公平执法的形象、损害案件申请人及被申请人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保障拍卖会的公开、公平、公正,我司最后确定:依法采用密封式叫价方式对该标的进行拍卖。拍卖会现场共发放了八份标书,其中一个竞买人明确表示弃标。后收到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撤消了本标的物的拍卖。我公司认为法院裁定撤消本标的物拍卖是该院对《拍卖法》第三条规定的公

开竞价方式的具体形式不熟悉,不了解密封式拍卖方式也是公开竞价的方式之一而造成的,故特去函向贵会咨询:密封式拍卖方式是否属于拍卖法第三条规定的“公开竞价形式”;该叫价方式是否适用于法院强制执行标的的拍卖。望贵会函复为盼。

第8篇: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国梦

教育关于开展“中国梦·我的梦”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及二级机构: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少年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教育局决定在全区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围绕“中国梦·我的梦”这一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增强当代青少年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奋斗精神为重点,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的思想实际,广泛发动,深入开展形式多样、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激励广大青少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成才、建功立业。

二、主要内容:

一是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是对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极大增强,必将激励全体中华儿女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努力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

二是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团结一心,自强不息,把智慧和力量汇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

三是引导青少年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之中。把握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青少年的梦,认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努力在推动实现中国梦中成就个人梦想。

四是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实现中国梦需要亿万青年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清醒认识到我们国家虽然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距离实现中国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接续奋斗,以刻苦学习、扎实工作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五是通过团的品牌工作和实践载体帮助青少年学习成才、建功立业。切实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既充分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充分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优势,下大气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梦想提供帮助和服务,努力使青少年对中国梦既有认知、有信念,又有行动、有实践。

三、活动安排:

(一)组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征文大赛。各校要围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坎坷追梦历程的深刻启示,围绕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辉煌成就,广泛发动广大学生讲述自己亲历亲见的“中国梦”,用文章记录和表达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正确认识“我的梦”和“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强化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树立以实干兴邦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二)组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讲活动。各校要结合师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邀请专家学者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宣讲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和前进方向。开展好时事教育,引导师生关注国家大事,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积极推进“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各校要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校园经典诵读、德育剧创作、美术作品展示、才艺表演等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着力讴歌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中华民族,集中展现广大学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宣传“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四)组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各校团组织要精心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区、深入农村,观察、体验、感悟、征集富有代表性的“百姓梦想”,通过鲜活生动的实践让团员青年把自己的梦想与伟大的“中国梦”自觉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继续组织开展“我身边的雷锋”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和校外活动场所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

(五)组织开展“最美中国”主题摄影、DV、微电影创作大赛。各校要认真组织、精心筹划,在广大学生中开展“最美中国”主题摄影、DV、微电影创作大赛,通过学生的独特视角和全新创意,对充满激情、充满艰辛、充满希望的“中国梦”进行形式多样的演绎,进一步丰富“中国梦”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展现“中国梦”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群体的文化追求。

(六)组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网络文化和书信文化活动。各校要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组织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组织青少年书信文化评比活动,通过优秀的书信作品引导青少年学生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优越性,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七)组织开展“我的梦·我成才”主题演讲活动。大力宣传热爱祖国、践行梦想、事迹突出的师生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传播放大“中国梦”凝聚起来的强大精神能量,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为栋梁之材。

(八)大力培育选树学生先进典型。各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工作,抓好用好典型,传播放大立德树人的正能量,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五、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把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对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结合各自特点抓好项目落实。

(二)注重调动基层团组织积极性、发挥团员青年创造性,针对不同类别的青年群体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用青少年熟悉的话语、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特别是用新媒体加强与青年的沟通互动,吸引青年参与,引导青年实践,提升教育效果。

(三)重视宣传报道和典型示范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化推动作用,及时报送新闻宣传线索,着力扩大社会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正确社会舆论导向,展现团员青年在全党全国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的良好精神面貌。

教育局

2013年4月20日

第9篇:关于开展“遵守交通法规,确保出行平安”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工作总结

金华乡学校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长教案字【2014】16号文件精神,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并依照县教育局提出“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主题,积极认真开展了“交通安全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杜绝学生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生命安全大于天。学校领导视安全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并把交通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同时把安全教育工作列为教职工考核内容。新学期伊始,校长召开“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专题会议,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有关文件、传达上级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教师们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每次会议,校长都要特别强调一番,做到安全警钟长鸣,安全这根弦不放松。领导的高度重视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当前车辆和道路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人车路等矛盾日趋突出,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多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学校把保障学生交通安全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校园,创“平安学校”的实际行动,切实抓好“宣传月活动”。

二、加强宣传,增强意识

交通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它无声无息地渗透在我们工作、学习、生活、道德的全部活动之中,要使学生用心去体验以获得对交通安全的真知,就要靠我们以正确的宣传教育作向导,结合学校实际,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地进行了学校安全宣传,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宣传教育。学期伊始在校宣传栏写着一条醒目的标语“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提醒大家时时处处注意交通安全,以此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要求各班主任在学生放学离校前对学生进行一分钟安全教育,增强学生交通安全观念,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三、营造氛围,开展活动

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开展交通安全系列活动,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制意识,陶冶学生情操。

1、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要求组织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提出相应的要求。

2、发放“告家长信”200余份,向家长做交通安全方面的宣传,敬请家长与学校共携手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湛蓝的天。

四、注重落实,保障安全

学校本着责任重于泰山,生命安全大于天。为确保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我校把交通安全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完善机构。一是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总务处、教导处、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的领导负责日常工作具体抓。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健全完善各种制度。

经常对各班级的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监督,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交通的安全,门卫把守好校大门,进校学生或在就餐遇事外出的必须凭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方可出校门。

规范学生的交通安全行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在上学、放学的交通高峰期,我校的值日、值周老师每天严格维护好学校门口的交通秩序,对学生疏散。

学校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做到高度重视,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把安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建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又因全校教职工有较强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个个关心安全、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避免发生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安全及全校师生的安全,同时使“交通安全宣传周活动”既有声势又有实效。

金华乡学校 2014年4月18日

上一篇: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下一篇:关于职业规划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