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精选8篇)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篇1

摘要

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正是中国教育不断探索、发展、改革、反思的三十多年。回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十多年的历程,成功与失败俱存,经验和教训同在。

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反思,对指导教育改革的思想理论、政策策略、改革路径进行研究,可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清醒地认识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失败原因,更有效地探索今后教育改革思路与路径。

一.中国教育改革背景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除了四大发明之外的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最重大的制度创新,它曾经对中国古代社会公平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流动,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科举制度在时代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却选择封闭与傲慢,正如宋明理学因其“理性的傲慢”拒绝开放、排斥异端一样,科举制度因其制度的傲慢拒绝向时代和未来开放,“应试教育”及其方式日益精细化、精致化,留给每个个体的自由空间日益被压缩,最终导致个性的窒息和创造力、适应性的全盘丧失。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追求做人上人。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其成人成才;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其接班人和建设者,传承文化血脉,推动文明进程。为此我们需要教育文化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空前解放和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等一系列观念的转变。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制约和支配的。中国是一个有着高度“政教合一”文化传统的国家,这里的“政”指的是“政治”,“教”指的是“教育”。《学记》所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古训便是这种文化的源头。因此,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教育文化传统,即“官本位”的政治核心观、“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功能观和“人上人”的人才价值观。这个逻辑的逆推就是,要想成为“人上人”,你必须“入仕”;要“入仕”,你就必须通过“考试”;要通过“考试”,你必须接受为“应试”而准备的教育。可以说,这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毛孔、血液和骨髓之中,而这正是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或者素质教育推进真正难见实效的文化土壤之原因。

二.中国教育改革现状

由于思想观念和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导致我们教育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面向造就全体学生,而是为了一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教育的过程似乎不是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信心,而是一味地加班加点、超时重负、机械训练,没有学生个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的时间空间。为了高考,设计3年教学的高中课程,普遍的提前一年甚至更早完成,到高三纯粹就是索然无味的应试训练;又因为重点高中的选拔制度,今日的中考同样有着不能承受之重,以致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过早地承受超越其年龄阶段之重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情地扼杀无数个体的创造力,扼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高达60%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博学位。迄今在社会公众还普遍将高考状元作为最优秀学子代表的当下,如此高的比例选择“一路向西”、远走异乡深造,有其必然性,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出去的理由是对身边的教育失望,以致他

们都在给中国今天的教育“用脚投票”。

反思中国教育改革之现状,原因恐怕主要在于我们始终没有形成文化思想、制度机制、育人模式三个层面的配套改革,存在许多错位、缺位现象。

三.中国教育改革探索

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是一项综合系统的改革,它既涉及教育系统内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范畴、不同要素的改革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改革都是教育领域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涉及教育系统外部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各基本领域重大改革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基本领域重大改革都是教育领域改革无法回避的背景与环境。

因此,就教育外部而言,要改变选人、用人制度,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的选人、用人环境,打破以学历论英雄的制度,在招录、提拔中注重实用人才,注重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变革薪酬制度,建立一个真正激励人才在本职岗位努力创造业绩贡献、人人奋发有为及其优劳优酬的制度环境。就教育内部而言,一方面是推进考试制度的变革。无论中考、高考,除了考试内容的改革要导向真正着眼于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教学过程只是注重死记硬背、注重标准答案的现象之外,最重要的是建立另一种公平机制,即让一些偏才、奇才、怪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谋求学生学业评价制度的变革。改革对毕业学生的评语,普遍推广写实评价,通过一些具体的指标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转到综合素质上来。

必须对教育领域的改革进行严谨的整体的大视角的顶层设计,把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全部放置于深化教育改革的整个视野中去认识与把握,不能随意忽略,不能任意缺漏,因为任何忽略和缺漏都会影响教育领域改革的整体性与均衡性。统筹推进,把教育系统内部和教育系统外部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合理放置到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整体结构中去处理、去实施。尤其是在文化观念、制度机制、育人模式三个维度上明晰节点与难点,区分轻重缓急,实事求是地确立深化改革的实施路线。

参考文献

[1]马维娜.谁影响了中国教育改革中的利益博弈.《中国教育报》.2013.4

[2]石中英.深化教育改革,成就中国教育梦想.《教育研究》.2013.4.15

[3]周光礼.教育让社会更美好.《中国高校科技》.2013.2

[4]周洪宇.百年教育改革的启示.《教育研究》.2013.4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篇2

路易斯·康说:“学校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另外几个谈论自己的想法。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听得出神,不禁惊讶万分,要是这个人能留下来多好啊!于是他们就在那个所在地划出一个地方,于是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所学校。学校的诞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欲求的一部分。”

可是,如今很多的学校背离了这种最原始最直接的欲求式教育,学生不再主动的想学习新知识,而是被动的被灌输知识,长此以往,很多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于他来说,学习----味同嚼蜡!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我们先不说原因,我们来谈谈养花。

清明伊始,春暖花开,天气变得暖合起来,于是你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有一天你经过花市,看到满眼的都是各色各样的植物,于是你心动了,你觉得也许办公室里该需要一盆花了,于是你兴致勃勃地挑选起来,最终你选了一盆自己非常满意的仙人球,嗯,摆在办公桌上一定能惹来同事们喜爱,你喜欢的不得了,每天精心的伺候,经常给它浇水施肥,可是一段时间后,你发现仙人球死了,为什么会这样,你去问老板,老板问你是不是水浇多了,于是你恍然大悟,仙人球给涝死了。

说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明白,我们孩子就像各式各样的植物,浇花的水就像各种各样的知识,想欣赏花的美丽要求适量的,不间断地滋养,一味的给孩子不分选择的强灌知识,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涝死”。此时,也许有些老师会说,您讲这么多有什么用,如今是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学生还不是一样的要参加统一的选拔,说到最后,学习不好等于白费。

是的,关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以我们个人的微小力量确实没法去改变什么,国家有国家想法,所站的高度也比个人更高,中国的人口众多,想在这么多人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受限于人力、物力和国民知识层次的限制,似乎一刀切的统一考试是最简便、最省力、最直接的方法。于是我们的一生中从小学到大学到工作,考试成绩几乎成了评价我们的唯一标准,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成绩,成绩好的学生获得老师的喜欢,甚至还无形中拥有了更多的特权,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另一种状况,虽然不会遭到什么不好的对待,但是老师或者同学甚至家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把他们看的和成绩好的学生不一样了。

应试教育有它自身的积极一面同样也有它自身的弊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必然将被新的教育制度所取代。那么就在如今的环境背景之下,我们该如何“养花”呢?谈论这个话题,我们还要回归到教育的最本质阶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我理想中的教育是一个人不完美的人,带领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如今中国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更侧重的是关于考试知识的传授,这些直白的,枯燥无昧的知识,往往是杀死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凶手,从教这么多年来我看到孩子们脸上的往往不是乐在其中,而是苦于无奈。一件事如果是被迫无奈的去做和乐在其中的去完成,效果我想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不仅体现在当下的成绩上,还会延续到后来整个人的一生中去。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现如今传统的知识教授就是把课本上的东西传授给孩子,并让孩子能够了解、运用或者熟练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在很长时间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面,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个人觉得,一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愿意听他课的老师、想跟他一起学习的老师,一定是位感情驾驭能力很强的老师,也就是说他们肯定非常会“调情”,当然这个词用在这个地方不是特别的确切,“调”是个多音字,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协调、调节,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调起、调动。一堂课中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是主导者也是协调者,他能快速的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能快速的协调好不利于学习的灰色氛围。

孩子像各种各样的花朵,有的生来具有鲜艳的外表、有的生来具有沁人的馨香、有的则表象普通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万物以备万用,我们来到这个这个世界肯定是要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所以,老师的眼中不应该有优等生和差生区别,谁又知道当下你眼中的劣等生不会是将来的国家领袖呢,我见过很多差生逐渐变为社会精英的示例,所以真的不能去以一个简单的分数而定夺一个孩子的权利,用老百姓的土话说,孩子们开窍是分早晚的,只要你坚持不懈,指不准哪一天他突然就顿悟了。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1981版第2页第6页

[2]佚名《浅谈什么是教育》百度文库2014版第1页

浅谈中国教育体制 篇3

关键词:学习压力;教育体制;问题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是2014年春节晚会上我认为最动人最发人深省的歌曲。我也不由地问自己: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作为一名工作了近30年的小学教师,我把所有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近30年的教师旅程,我亲身感受着教育事业一点一滴的变化,这也让我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有了自己的思考。

看着网络上60、70后不时晒出的童年照,我不由得感慨万千,照片中曾经的弹弓、陀螺、沙包,现在孩子大多都不会玩这些了。也许你会说:那是因为他们有了游戏机、电脑当玩具,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孩子爱玩是天性使然,弹弓和电脑同样具有吸引力,他们不会玩不是因为有其他更有趣的东西,而是他们已经没有了属于玩的时间,从小学起成绩、升学的压力就一直伴随着他们,除了在课堂要学课外更要学:钢琴、舞蹈、毛笔字等等,玩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现在的孩子学得太苦了!据调查,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我国小学生的学业压力过大。周一到周五每天不低于6节课,加上大量的考试和课外作业,可以说是上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考试和做不完的作业,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然而我发现,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带来的不是提高成绩却是学习效率低下。

现行教育体制除了学习压力大,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严重缺乏对孩子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儿童和青少年都是不成熟的个体,在没有引导和启发的情况下,他们对自我学习活动的认知是模糊的、被动的、片面的。我的学生很少有会自己思考我想学什么?我为什么要学?更不用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但是在国外,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可以说占据了小学教育的半壁江山。我碰到的美国小孩总是会较有兴趣地告诉你他想要学什么,他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事业,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样的问题问中国的孩子,通常都只会支支吾吾地回答你说不知道。这里又不得不提到中国十分强调的“素质教育”,通常都是老师和家长按照一定的社会和自己的需要来安排孩子去学钢琴、画画、书法、棋谱等等所谓“素质教育”的东西,如果孩子真的有爱好的还称得上素质教育,因为别的孩子学了而不能落下的,那就是“操作工”。这些不是孩子自己想学的东西,表面上他们是学了,但实际上学而无用,这就不由谈到了另一个问题——学习的效果。

在现有学习和教学环境下,我认为学习效果是无法保证的。千百年来流传这一句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认为用它来形容现如今的教育模式再适合不过。现有教育模式的一个基本预设是“我教你学”,老师只能保证“教”,并不能保证“会”,即使是再好的教师也只能做到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旁征博引,而且这其中还存在几十年按一本教案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教不同学生的老师,试问学习效果如何能保证呢?更何况,能否掌握所有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还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复习。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掌握的东西还在花时间学习,未学会的知识不能及时预习,很多时间花在重复学习、无效或低效学习上。而学习效果的不好又对孩子的家长有直接影响。

尽管国家近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留守儿童教育减免等一系列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政策,为学生家庭减少了不少经济负担,但教育体制问题给家长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却还在。比如说当下比较热门的词汇“学区房”,许多家长在孩子还没有出生时就已经开始筹谋而购买重点学校附近的房子,而现在教育部门出台的分学区政策更是让好学校周边的房价不断上涨,更有甚者连孩子到国外读大学住的房子都准备好了。比如说中国教育最大的争议——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体制让很多家长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去给孩子陪读,实际上也成为高考体制的牺牲品。如果说你是年轻的父母,感受不到高考的煎熬,那么请看看现如今上幼儿园给孩子报个名吧,网上接连曝出的家长前一天深夜排队等候幼儿园报名的事件就是最好的说明。

这些就是我对中国教育现状的一些思考,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们教育水平的发展和提高。然而,我也看到了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改革波澜壮阔:倡导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采用高效的教育方法。所以我有信心在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中国教育一定是不分阶层、地位、贫富,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绿色教育!

参考文献:

[1]程平源.中国教育问题调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浅谈中国音乐教育 篇4

我想我很幸运选到冯老师所教的音乐欣赏课,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每一节课我都在认真地听,可以说这是我15年读书生涯里让我觉得很享受的课。课堂上,老师不仅教给我们很多音乐方面的知识,还道出他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担忧,同时还呼吁我们能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点事情。我想说他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然而像他这样的老师不多,所以我们身上的担子还很重,我们应该为国家也为自己的后代做一些事情。有鉴于此,我从网上以及一些报刊杂志上搜集了一些资料,来谈谈我对中国音乐教育的一点粗浅认识。

首先要谈到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

教育改革已经走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历程,但城乡发展却极为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其状况让人十分担忧。那么让我们看看农村的音乐教育情况吧。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小学六年没上过一次音乐课,唯一见过的的音乐器材还是摆在杂物室里的一台破烂不堪的风琴,初中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老师却是隔壁班上的语文老师,上课就是让文艺委员叫教大家唱流行歌曲,高中依然如此。有人曾对一个县的音乐教育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得出了这样一串统计数据:全县中小学共247所,在校学生56524人,大专科班出身的音乐教师0人,半路出家的音乐教师120人。而且在这120个准音乐教师中,能用简谱教唱新歌的只有14人,能用五线谱教唱新歌的0人,其他的则只能先唱熟歌词然后套唱简谱。共有教学设施:钢琴一台(县一中),风琴45台,二胡320把,打击乐器(主要为锣钹)15套,录音机110部。统计中,笔者还发现部分中小学已取消了音乐课,还有些虽订了音乐课本、列出了音乐课表,但没有人认真严肃地上过几堂音乐课。笔者还访问了几位学校负责人,问及音乐教师情况,答曰:一无教师,二无设施,三无支持。

该县的农村中小学音乐美育教育情况是如此,全国的情况又如何?资料表明:我国农村现有中学93000所,而音乐教师仅有28000人,按每校1名计,尚缺65000人;现有小学822309所,学生1.337亿人,教师才6.9万名,其比例为1940:1。若每所中小学配备一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音乐学院、高师、综合大学科系、艺术学院的师资培养能力,尚需进行70年的努力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多么让人寒心的数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这种现象?原因很多。一师资紧缺。上面的数据已经说明一切。

二老师素质低。为解决音乐师资紧缺问题,很多音乐老师都是半路出家,有的甚至是只是从别的学科老师暂时抽调过来的,这无疑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 教学设备简陋,政府的漠视,经费投入极少。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教学设备奇缺,离中小学教育的标准相差甚远。显然学校没有投入相当的经费,但我认为更多的责任在于国家在于政府。这里有一项调查:

当前财政收入的支出结构主要是三项:一是经济建设支出,一是社会文教支出,一是政府的行政经费支出。从1993年的数字看,经济建设的支出占30%多。尽管这些年来数字逐年在降,但是经济建设占财政支出如此大的比例,恐怕只能说明我们现在经济进程中,政府主导的色彩还非常浓。而社会文教支出从1995年到2003年八年间,上升不到一个百分点。增长最快的是什么?人人都想得到,那就是行政经费,增长了21.4%,这八年上升了4.4个百分点。管近年教育

经费有不小幅度的增长,但是主要增长在高等院校,而非基础教育,“我们的基础教育变成了叫花子教育”。现在的基础教育,中央财政拿的占2%,地方省市拿的占11%,其他全部是县乡两级支出,而县乡两级的财政百分之六七十的地方是赤字,所以义务教育实际上还是由老百姓自己承担,政府并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也就是说,这些个当官的把我们的教育经费吃了,然而这就是中国的国情,政府只会想到他们的自己的吃喝却不管老百姓的教育。

对比于农村,城市的条件就好多了。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学校不仅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比较齐全的教材设备,还有专业的音乐教室,有条件的还有自己的合唱团。这些学校还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比赛。看过徐本禹故事的人都会知道,对于连教室都没有的狗吊岩小学来说,城市简直比天堂还好。

说到城市中的音乐教育就会涉及到家庭音乐教育。现在很多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各种艺术,很多孩子选择学弹钢琴、拉小提琴等等音乐方面的艺术。我们不否认这些教育能提高孩子的素养,但有些孩子确实是被强迫学这些东西,结果是让孩子对音乐产生深深的厌恶,这可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进步快。但对于不懂音乐的家长来说,他们如何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评价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呢?在很大程度上,不懂音乐的家长是通过看孩子会弹几首乐曲,参加音乐考级考过了几级来判断和评价的。孩子会弹的乐曲多,考级的级别高,则表示孩子学得好,进步快,老师教得好;反之,则表示孩子学得不好,老师教得也不行。对孩子的真实水平家长其实并不清楚。

而有的音乐教师,正是抓住了大多数家长不懂音乐和音乐考级规定了曲目这两种实际情况,便拔高学生程度,让学生死练某一级别的几首考试乐曲,然后去参加高于学生实际水平的考级。这样,学生可能在短期内就能考过很高的级,获得高级别的考级证书,懵过了学生家长。而学生实际水平则没有提高,即便有所提高,也提高得很有限。这样就改变了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的初衷,也改变了中国音乐家协会设置音乐考级的初衷,使音乐教育走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

一谈到中国音乐教育,我们都无法避免想到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那么现在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情况怎样呢?实际形势却不容乐观。这里有一些数据:北京中学生抽样调查数据统计, 98%的中学生喜爱音乐,但明确提出喜爱民族音乐的只占总人数的2%;另据一则对北京7所大学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53.19%的大学生喜欢西方交响乐或声乐作品,而喜欢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者仅占26.86%,再一则对全国66所师范院校音乐院系的抽样调查,这些未来的音乐教师们希望能“在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这些统计数据虽然还仅仅是局部的,但所显现的学生民族音乐观念淡漠,不喜欢自己传统音乐的总体现象却是一致。

民族音乐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然而我们却在慢慢的远离她。有句话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上的。我们不要等到要向外国人学我们的民族音乐时才去后悔去反省自己的错误。

最后当然要说到如何改变的问题。

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多,然而中国的音乐教育却仍然让人担忧。面对国际化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该何去何从呢。我提出以下几点个人之见。

一 国家政府要重视起音乐教育,这是根本之举。当年就是李岚清的主张,才使得今天的高校有了艺术教育中心。没有的政府的重视,一切都是空谈。没有的国家的经费投入,就没有良好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学条件;没有国家的相关文件,学校就不会拿音乐教育当回事。归根结底,教育要依靠政府(至少在当前政府几乎主导一切的情况下),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

二 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重视起音乐教育。我想每个有识之士都有责任将这种观念传播给其他人。不管你是老师还是学生,不管你是父母还是孩子。当然老师的责任更大,因为他们能影响更多人。

三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重中之重,决不能放松。我国音乐 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

四 不能让音乐教育变成了竞技性训练。这当然就涉及到当前的音乐考级制度以及老师的师德问题。在前文也提到不能将音乐教育带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更不能纵容某些无德老师误导我们的孩子。

五 要开创自己的音乐的教育体系。当前几乎所有学校都是采用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当然我们不是贬斥这种体系,是好的我们就采用。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学族音乐的人越来越少。所以这需要政府和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及早建立起自己的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

结语。

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篇5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人们普遍认为,这次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将作出重要决策,就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行总体部署。这次会议将发出中国这艘大船沿着正确航向前行的信号,中国经济将转向更加重视消费和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简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根本性来说,还是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都是空前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其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基本要求和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1978年以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在正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深刻认识原有体制弊端的基础上,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出发,抓住旧的经济体制中的症结,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和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部分,建立起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生机勃勃的经济体制,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动力和巨大生命力,形成比较成熟、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广大人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解决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完善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制度和管理方法问题,改革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扩大了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生产、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和运行方法问题,冲破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把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解决经济发展的内外关系问题,打破了封闭半封闭状态,扩大了对外开放,使我国在独立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走向世界,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这四个方面,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中心,一个是调整所有制结构,一个是改革管理方法,一个是改革运行方式,一个是改善外部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体系,使中国出现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上下一心、共同奋斗,亿万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的繁荣局面。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相关问题

实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深层次矛盾也越发明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生产力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体制性障碍仍有待进一步破除。

在改革开放实施过程中,各种重要行业依然施行的是政府垄断机制在运转,如:银行,金融,冶金,能源,信息,运输,医疗,教育,土地等。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可能对这些东西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开放。但到了今天,垄断经营所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现在多数人们拼搏只为房子,借钱、贷款买房子,没有房子就像没有穿衣服。然而,随着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紧张,房价只升不降。另一原因是,房价一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来了。银行是政府的,银行的钱也是政府的,所以为了堵住这个资金黑洞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媒介便开始疯狂制造舆论,用各种舆论手段威逼利诱人买房子。对国家财政的使用方面,由于权力的不受监督,导致国家财政被大量挥霍浪费。盲目上马的基础设施投资,很多都属于亏本投资和不必要投资。领导者投资失败,其造成的损失,全部由人民来承担。当财政被大量浪费后,导致资金匮乏,不足以应付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项目的资金支出。.加上各种贪污腐败行为,导致国民消费能力低下。内需严重不足,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出口能力。然而,我国主要出口原材料,价格比较廉价。在医学方面,体现也比较明显,例如我们大量出口质量低的人参,经外国人择优后,质量更差的反被高价格进口回来。一方面导致国外的倾销指控;一方面导致本国生活水平增长缓慢或者存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动机值得赞赏。对资本和市场的引进,也值得称道。但是,资本和市场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体制,才能发挥好的一面,同时抑制恶的一面。

四、如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篇6

2010-3-31 13:36 任舸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文章简要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取得成绩,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业年金缺位。

(二)基本养老金制度覆盖率低

2006年我国就业人口为76990万人,其中城市就业人数为28310万人,城市就业人口比例为36.77%.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理论覆盖率从2001年的38.8%增长到2006年的42.8%,覆盖率仍不足50%.显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较狭窄。

(三)养老保险基金“所有者缺位”

当前,我国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实质上是缴费人的资本或劳动收入的一部分,所以,从经济学上产权明晰这一原则出发,理应成立一个代表缴费人利益的组织来对这部分基金进行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由政府代管,政府成为养老基金的托管人。所以,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就处于“所有者缺位”继而“所有权悬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生融资困难和基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使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社会救助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内容,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农村才刚刚开始发展,保障制度亟待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政策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口结构逐步老化,农村家庭保障日益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农村人口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探讨

(一)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多层次养老制度制度体系,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保险机制的要求,应全面覆盖无力缴费的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社会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商业寿险、家庭保障等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第一层次:加大基本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供款的模式,即企业和个人为主,政府提供补贴,实行现收现付筹资方式。通过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参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参保率。由国家行政部门管理,执行保障和再分配功能。推行激励机制,对于多缴费者可以多领取相应的养老金。

第二层次: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保障。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实行劳动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由企业为主,个人为辅供款,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企业职工,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实行激励机制,保证缴费者退休后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为充分的保障。

第三层次:积极发展商业寿险保障。采用自愿性,由政府提供政策,个人具有经济能力和偏好选择,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高收入人群,是在具有了基础保障之上的更高层次的保障。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政府可视经济发展需要,给予政策扶持。

第四层次:传承家庭养老保障。家庭成员对老人的赡养是互惠互利关系的体现。年轻一代对父母提供照顾,也为自己将来获得子女照顾创造了道德基础,这种供养与反哺的循环使家庭养老能够延续。

(二)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

扩大覆盖范围,是基本社会养老制度的一个基本目标。目前扩大覆盖范围的政策是出于制度内的资金不平衡的需求,缺少统筹机制。这种以扩大覆盖面为手段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政策背景,使非国有企业产生了其缴费将被用作于退休人员较多的国有企业,进行实质上是现收现付性质的收入转移支付的预期,而与此同时,国家又没有对非国有企业及其缴费相对应的养老金承诺做出制度化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保证。制度漏洞是造成覆盖率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国有、集体企业使用农村、外来劳动力临时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自由职业者、农民工,大部分没有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因为,其中的很多制度规定是很难执行的,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国家规定个体户按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8%~20%缴费,其中的10%~11%记入个人账户,8%~9%记作社会统筹部分。个体户的雇工也是这个总比例,只是个人缴8%~9%,其余由雇主缴纳。自由职业者按这个总比例,全部由个人缴纳。由于操作很麻烦,而且很难得到这些人的理解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规定中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例如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本来是个人全部缴纳的,但是进入社会统筹部分其所有权则不再属于他们自己的了,如果他们中途出现意外,继承人只能继承记入个人账户的那部分,很难吸引他们入保,这种规定不被理解。这是非国有经济不愿意参加目前的养老金计划的背景原因,也是扩大覆盖面工作难以推进的原因。

(三)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

造成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出现“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直接管理过度的结果。当前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完全是由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管理的,政府既是监管者,同时又是帐户的直接管理者。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帐户中积累的基金难以得到有效地运作。因此,应当将政府的管理职能限制在社会统筹这一大块,即现收现付部分;而个人帐户中的基金部分,则可考虑借鉴国外管理养老基金的成功经验,成立养老基金会组织来管理个人帐户中的基金,基金会组织应当是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并且,为了保证养老基金的管理效率,这样的基金会应当是竞争性的,即成立多个基金会组织,职工可自主地选择决定加入哪一个基金会,也可自由地退出。政府间接作用的增强则表现在加强监管职能方面。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应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督,定期考核其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

(四)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由非缴费普惠性养老模式、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年金及个人寿险储蓄性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等多层次构成。其中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寿险产品的目标主要是城镇从业人员,是养老保障是发展的主体。企业和个人寿险储蓄安排的养老保障将成为城镇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补充性质资金来源,也是提高退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非缴费普惠性养老保障目标是贫困老人,利于消除贫困。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是主体。同时,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均是有效的养老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亦可发展社区养老。

中国当前实行的养老保险体制基本上是符合现实国情的。由于改革方案很难尽善尽美,当前的养老保险体制还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改革进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才可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刘子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2]李连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作用[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3]郭崇德。社会保障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钟仁耀,查建华。上海社会保障和谐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朱青。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何平。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现状与评价[J].社会保障制度,2002,(12)。

[7]张松,王怡。论我国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J].人口学刊,2004,(3)。

浅谈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 篇7

一、学生英语的考试测验水平高与实际应用水平低的反差

大学英语实行四级考试, 无疑推动了我们国家的英语学习, 对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也使我国英语教学走向正规。但是, 四级考试制度化, 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不少学生为考试而学习。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为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可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 加强语言实践, 积极主动营造英语社会环境。如开通全英语电视教育频道;提高现有英语电视节目质量;扩大英语报纸的发行;出版英语读物;定期组织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赛等。通过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发展他们的灵感思维和交际运用能力, 实现以综合能力为主的教育目标。

二、推行的英语训练与操练机械化缺乏“自然”的锻炼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如单纯的机械化跟读, 程式化的操练, 或者是重乐轻教, 过多强调活动形式的趣味性, 而忽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在英语学科中, 训练与操练在课堂设计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它就是我们步步推进, 突破重点难点的阶梯, 也是整堂课成败的关键。设计巧妙的操练活动能使学生的语言活动达到最高效率, 趣学活学知识。无论是操练还是训练, 我们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 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 得到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我想, 这也就是发展性课堂追求的目标, 营造语境, 以旧引新。通过值日生报告、自由谈话、角色表演或歌曲游戏等创设英语环境, 营造英语氛围, 激活学生的情趣, 使其尽快进入角色, 全身心投入到语言实践和思维活动中去;同时通过复习与该课相关的语言现象导出新课内容。教师可以设计憧憬想像、打破定势、发散集中、新旧连接、矛盾辩论等话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表演, 以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培养他们的灵感思维能力。

三、英语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是一个严重而紧迫的问题。由于设备条件、师资力量、现实社会环境等不能使我们创设一个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 也只有少数学校或城市能够使孩子们真正接受双语教育, 形成双语的语言习惯。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英语专业, 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建设势在必行。

四、学生应付困难, 抵御挫折的能力较差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偏重认知活动, 只重视开发智商, 致使学生耐挫能力低下, 严重地阻碍着其智力因素的发挥。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 不仅要有一定的智商水平, 更需要有较高的情商。情商是使智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是应付困难, 抵御挫折的动力。让他们逐步形成勇敢顽强, 不怕困难, 不怕挫折, 敢于冒风险, 敢于迎接挑战, 勇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对挫折和失败具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健康完美的心理素质, 这样才能构成人的完整素质。英语教学本身, 除承担掌握语言的教学任务外, 还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授人以鱼, 只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 则终生受益。”教给学生生存进步的方法, 他们将受益终生, 奉献与社会, 国家才有望。

浅谈中国古代的教育智慧 篇8

关键词: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诱导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51-01

中国古代的教育智慧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无论是在永恒经典的“四书”之中,还是在荀子的《劝学》,老子的《道德经》中,都有我们今天在教育领域中进行理论创造的源头活水。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概括和总结自己的经验,针对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逐步深化了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因材施教

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统一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与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之间的矛盾。教学必须从实際出发,适应不同的教学对象,才能使学生各尽其材。这正是古代教育家提出因材施教的客观基础和条件。

孔子最早注意到教学中的这一矛盾,并实行因材施教。其基本含义有二:一是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出发。学生同样问仁、问孝、问政,他的回答难易、详略、繁简各不相同。有时学生问同一个问题,他的答案却截然相反,根据是两人个性特点不同。二是在坚持统一标准和共同要求的前提下,善于发现、注意培养、鼓励发展学生的某些专长。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有二,同样身通六艺,但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又各有所长。孟子也十分注意因材施教,提出“教亦多术”,重视了教学方式也应因人而异,“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 ·尽心上》)。《学记》提出“长善救失”,针对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从而深化了如何因材施教的认识。汉朝徐斡提出“导人必因其性”。他说:“大禹善水,君子善导。治水必因其势,导人必因其性,是以功无废而言无弃也。”他认为教学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强其所难,勉其所不能,要注意“使辞足以达其智慧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安,弗过其任而强牵制也”,教学时“必先度其心志,本其器量,视其锐气,察其堕衰”(《中论·贵言》)。宋朝张载提出教师必须知人、知德,才能因材施教,“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可后传此。”“知至学之难易,知德也;知其美恶,知人也。知其人且知德,故能教人使入德。仲尼所以问同而答异以此”(《正蒙· 中正篇》)。明朝王阳明提出:“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浇灌。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量要倾,便浸坏它也”(《传习录》下)。这些丰富的经验和精辟论述,对后人教益颇深。

二、启发诱导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此。

孔子最早提出并实行了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十分明确地表述了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要点。他注意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状态,掌握恰当时机,控制教学的难易繁简,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学生熟悉的浅近事例,多方面激发学生“好学”、“乐学”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培养出一批“闻一知二”,“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的学生。孟子也很重视启发式教学,他形象地把启发式原则喻为“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他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自求自得的兴趣和能力。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孟子·离娄下》)。“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 ·尽心下》)。这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真谛。《学记》对启发式教学作了最完善的发挥,“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以“喻”概括启发式原则是相当精辟的。引导而不是硬牵着走,勉励而不强使其屈从,讲解透彻但不是告以全部现成结论。都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三、学思并重

学习与思考是教学中的两个决定性环节。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又是教学的两大主要任务。两者是统一的,又是有矛盾的。学思并重就是寻求两者的辩证统一。

孔子首先提出学思并重的思想。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学思并重,学思结合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家一致赞同和普遍遵循的教学原则。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同学派的教育家又往往各有侧重。孟子重视学,更强调思的重要性,他甚至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荀子特别强调博学,主张多见广识,同时注重思,他所说的“思索熟察”、“虚一而静”、“兼陈中衡”,都是强调在广博知识基础上发挥思考力的作用。王充最重实知,也重思考,他说:“唯精思之,虽大无难”,认为学习时“必开心意”,才能真有所得。朱熹对学习知识十分重视,尤其强调读书,但认为必须通过思考,他提出的读书要领“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就是强调思考的。叶适认为孔子是主张学思并重,内外结合的,后世教学各执一端,违背了这一原则,“祖习训故,浅陋相承者,不思之类也;其穿穴性命,空虚自喜者,不学之类也”(《习学记言》)。王夫之最全面地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并指出:“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船山遗书 · 四书训义》)。

促进学思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师生朋友间的问难论辩。孔子不赞成学生对老师的教导“无所不悦”的态度。认为通过诘问论辩,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墨家更提倡辩析名理,专作《墨辩》。王充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作有《问孔》、《非韩》、《刺孟》等篇,通过问难,来“证定是作”,“辩其虚实”,张载认为学习必须善于发现和提出疑点,深入思考,疑解就是进步。朱熹说:“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子语类大全》卷十,《宋元学案》卷四十八)。王夫之认为“疑”与“信”是相反相成的,“信者以坚其志,疑者亦足以研其微。”(《读四书大全说》)

上一篇:调试部岗位职责下一篇:入团庄严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