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当代教育(推荐8篇)
钱老走之前说过我国培养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确,钱老时期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培养出过一个像钱老等一批巨人一般的科学家,这是为什么?是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环境、教学设施不好吗?明显不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设施相比钱老们以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设施不知道好了多少倍。那这是又是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
中国是一个教育历史很悠久的国家,从孔子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现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封建社会,但是封建社会的教育文化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影响依然还在,这种影响直接导致了钱老所说的问题——我们国家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种思想是一种“读死书,死读书”的思想,这种思想导致了今日教育的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结果。
像我们现在的学生,对于“读死书,死读书”感触很深,从小到大,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看你学习的好与坏都是从你的考试成绩来看,换言之,无论你是否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你的考试成绩好,那么你在别人的心中就是个有前途的人!老师给我们上课的目的不是学习有用的知识,而是考高分,以前上课时经常听见老师说给我们什么什么是重点,而这些重点的定义是什么呢?就是看以前的考试考过没有,如果以前有考试考过,哪怕是个鸡肋的知识也是重点,只要你记住了考试的时候得分了就对了,至于你会不用这个知识那些都是不重要的。这样一来就直接导致了那些真正有用而考试很少考或者不考的知识却被清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试问在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下,能够培养出钱老所说的创新人才吗?不可能,培养出来全是书呆子!书呆子会创新?简直是个笑话!
钱老说要创新,要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之事。其实从钱老说的话里我们不难看出,钱老说的就是中国现在的教育方式问题。现在的这种“死”的教学方式和钱所说的创新是完全相背离的!钱老所说的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活”!
看看我们国家每年中考、高考分数优异的学生不计其数,可是这些高分尖子为什么很少有人成为真正杰出的人才呢,原因很简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死”方法培育出来的都是书呆子,这些书呆子纵你考试成绩再好又有何用?
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非常特殊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 书院萌芽于唐末至五代时期, 发展兴盛于宋元, 延续至明清, 并在清末时期发生转型。书院以私人创办为主, 集收徒讲学、学术研究、藏书印书、议政论事于一体。宋代是其鼎盛时期, 主要原因包括官学的长期低迷、理学思想的兴起、科举制度的腐败、印刷技术的进步等等。在这一时期, 书院的教育功能日益凸显, 众多著名书院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等纷纷出现, 并且在日后的长期发展和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诸多教学思想理念, 科学内涵丰富, 值得后人借鉴和发扬。
首先, 书院教育学生为人之道。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书院教育的方针是实施“五教”,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并相应提出了为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 (正其谊, 不谋其利;明其道, 不计其功) 和接物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的重要原则。由此可以看出, 书院教育的目的是学生人格的陶冶和境界的提升, 希望学生明理, 懂得为人之道, 养成规范, 从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其次, 书院致力于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宋代理学家张栻在主持岳麓书院时曾提出:“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 以传道而济斯民也。”他否定了追名逐利的“官才”和只擅言语文辞的文人, 指出书院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致君泽民”的品德。在张栻的基础上, 朱熹又提出:“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 则不教也, 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 则无不在于学, 此教之道也。”他强调了天下国家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 书院教育注重学术研究与教学的结合, 并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重视对学生的启发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从始至终给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研究, 提出问题, 寻求解决方案。
另外, 书院师生关系亲密融洽, 感情十分深厚。书院老师大多博学多识、热心教学, 对学生的教育孜孜不倦, 倾注了大量心血, 关怀学生如同子女, 并且自己以身作则, 为学生们树立做人为学的榜样, 因而学生们也爱戴和尊敬老师, 将其看做亦师亦友的长者, 尊师重道。有些学生常年追随老师左右, 在老师去世后继承师业、广招门徒, 以继续研究、发展和传播老师的学说。宋代各书院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书院精神, 如实事求是、潜心钻研、兼容并包、敢于质疑等等。譬如朱熹有言:“读书始读, 未知有疑, 其次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有疑, 方始是学。”这些精神财富应当被广泛接受和吸纳进当代各高校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理念之中。
二当代大学教育弊端漫谈
“书院里坐堂讲学、研修的学人一般都不是急功近利之人, 他们达则兼济天下, 隐则独善其身, 多有求是做学问之意。这种治学传统和研修氛围千百年沿袭下来, 形成了一种实事求是的书院精神, 这是很可贵的。”然而在当代的大学教育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功利主义、追逐名利的现象, 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并没有真正到达深处。部分大学生机械化地上课下课, 讲台上的人在说什么已经无关紧要, 期末考试能够通过便足矣。更多的大学生关注的是成绩、学分和排名, 如何获得更多综合加分, 如何拿到各种荣誉, 如何充实自己的简历, 使自己看起来更加优秀, 在现在和未来更具竞争力。于是, 各种负面效果接连产生, “唯分是图”而不择手段、盲目攀比而陷入非理性的状态, 诚实和道德被推挤到了最外层, 现实功利的思想渐渐占了上风。这种现象的存在十分危险。
或许中国人口众多而教育资源相对无法满足的现状是需要考虑的。我们的课堂一坐就是几十人、上百人, 为了相对公平地分配最好的资源, 以成绩排名似乎也变得无可厚非。于是顺理成章, 成绩最好的学生拿到了奖学金, 获得了荣誉称号, 得到了推优和保荐的资格, 被推举为入党候选人,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义务教育的开端——小学起我们的教育就多以分数论英雄, 到了高等教育的学府依然摆脱不了如此尴尬而无奈的局面, 此种弊端由来已久, 对此我们或许可以借鉴传统书院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模式。书院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上注重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各个书院都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学规”或“学制”, 从制度上约束学生, 强化学生个人伦理道德方面的理性认识, 同时强调学生的自省自克, 要求学生能严于律己, 从各方面来进行自我反省, 做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同时正视自己的过失, 并能改过迁善。从这个角度来看, 日常规范的树立和长年累月的道德品格熏陶的确能促进书院学生的人格陶冶和境界提升——先是通过学、问、思、辨的“为学”过程, 使其认同和明理, 再将这些道理运用到每个学生个体的“修身”、“处事”和“接物”中。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学不能致用, 与实际脱轨。有些大学生在校园里成绩优秀,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发现教材上的内容与实际相去甚远, 很多现实问题是纯理论知识无法解决的。这便涉及书院教育理念中“经世致用”的思想。张栻“致君泽民”的育人目标在现今看来尽管带着当时阶级社会的种种封建等级思想, 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但较之以往传统世俗的人才观已是极大进步。此后, 朱熹提出的教育之首要任务即为国家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书院精神的影响, 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品德高尚、克己奉公、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虽然古今“经世致用”的外延不尽相同, 两者的内涵却始终有着共通之处。反观当下, 学生时代, 学习课本知识固然重要, 但以此为基础, 我们还需要学而能用, 不断在生活中培养实际操作、人际交往、处理事务等能力。“高才低能”的现象令人心痛也倍感惋惜, 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经历, 着力培养有学识、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另外, 师生关系疏远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有高校教师在期末的最后一堂课上感叹, 大学真不同于小学和中学, 一年又一年的学生来了又走, 往往课程一结束就成了几乎毫无关联的人, 师生感情淡薄太多。这应是单纯的选课模式和学分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较之传统书院教育,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古代书院教育成绩斐然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的思想言行和知识水平影响着学生, 学生反过来也影响着老师, 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得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而我们的大学现状往往是大多数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仅限于课堂, 课后则接触甚少, 有些学生甚至连自己的老师姓甚名谁、长相如何都毫无印象。缺少沟通与了解的交往, 自然无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也恰恰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其实, 改善这种状况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大家有意识地彼此关心或是探讨问题、进行交流, 学习古代书院中师生的相处方式等, 都可以很好地构建师生关系。
古代书院的许多治学精神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对于今日我们探讨的大学精神有借鉴意义, 这些精神财富应当被广泛接受和吸纳进当代各高校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理念之中, 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教学育人中, 而非仅仅是一条挂在墙上的标语。
书院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特殊的一种教育机构, 它为我们提供的诸多值得当代借鉴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仍需要不断践行和发扬。汲取其教育之精华, 反思当代大学教育的种种弊端, 并努力改善是我们的责任, 也是一条长路。
参考文献
[1]格物通.卷六十一[O].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格物通.卷六十一
[2]郑慎德.中国书院教育与大学精神[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4 (1) :121~124
[3]张宇.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及其现代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4 (1) :94~96
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注重立志。立志即确定一个长远的目标,使个体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以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做到“行已有耻”(《论语·子路》)。人有志气,如树之有根,它有生命力,它生生不息。
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乾》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它的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对道德理想境界锲而不舍的追求则浓缩成为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具体表现为一种乐观进取,刚健有为,勤勉分发,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生存态度和文化形态。它使得普通中国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承受力相对比较强,不懒惰,不放弃,不自暴自弃,不易于精神崩溃,能在极其艰苦的境遇下努力奋斗,忍辱负重,顽强生存。
另一方面,“变通日新”体现为一种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精神。《易传》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都是在推崇着变化与革新的思想。“变通日新”就是要根据时势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要墨守成规,僵化固执。
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要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讲究实际、崇尚实干的精神。
改过迁善,至诚至善
《周易·益》说:“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的不是人不犯过,而是有了过错之后能否改正,并且不重复自己的过失,即“不二过”。
要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论语·子罕》),对于他人正确的意见,应认真听取,并加以改正。孟子则继承了孔子改过迁善的思想,主张“闻过则喜”、“见善则迁”。他赞赏子路和夏禹的做法,说:“子路,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一个人能够不固执己见,舍己从人,就能乐取于人以为善,就能日迁于善。人只有通过改过迁善,才能成为道德高尚之人。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教育的方法
德教为先,寓德于教
古代教育家不主张孤立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他们主张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同时进行。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并在实施教学时,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思想品德修养被贯穿在各种学科中讲授,强调“立于礼,成于乐。”他还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指的就是思想感化。也就是说,他认为《诗》三百首中,每一篇都是寓含纯正的道德教育的。荀子专门写有《乐论》,认为立乐可以“管乎人心”、“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用忠实于事实的史籍以及历代名人的高尚操行来教育后代是历代思想家的一种优良传统。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唐代刘知几著的《史通》,宋代司马光领衔编撰的《资治通鉴》,都是以历史事实来教育启示人们,起到“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的借鉴作用。
言教为后,身教为先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些都是在强调了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只有自己行得正,坐得稳,才能去要求别人,也才能令人信服。
因人制宜,循序渐进
所谓“因人制宜”,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要有针对性,要有层次,要有重点。孔子提到了解人的基本方式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思是说,审视他的日常行为,观看他所经历的事,细察他的意志所向。这样细心地去观察,人还有什么内心活动可以隐瞒得了呢?孔子用这种“知人法”来做思想教育工作,显然能收到好的效果。这完全可以为后人所借鉴。墨翟在教育工作中也很早提出了量力而行的原则,指出要根据对方的接受能力,采取由浅入深的教育方法。韩愈在《进学解》中,引用各种不同的木材作比喻,主张对人要因材施教,各得其宜。为了要因人制宜,就必须注意循序渐进。所谓循序渐进,包括循循善诱,引而不发,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等原则和方法在内。特别是思想疏导工作,古人很注意细水长流,可以从细小处简易处入手,但要从远大处艰巨处着眼,不能急于求成甚至允许重复、停滞和反复。孟子就非常反对教育培养工作只凭一时的愿望而不顾具体实际的做法。他用“揠苗助长”的故事,指出如果思想教育工作也这样做,那是“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的。荀况也认为思想教育必须日积月累,专心到致志,朝夕不息终有成功之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可以通过积累而提高的。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总结,也逐渐形成一种传统,值得我们借鉴。
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書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注重内省、将心比心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也说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都是强调人的内省。这是儒家教育人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说,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通过内心自省的方式,吸取正确的东西,摒弃错误的东西,最终达到“齐贤”的目的。这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灌输,但灌输必须与受教育者的内省相结合,教育者的灌输是外因,受教育者的内省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没有受教育者的内省,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还有很多,诸如推己及人的方法,正己修身的道德修养,注重“慎独”的精神境界,等等。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极其浩繁,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取之不竭的源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这块深厚的土壤,从中发掘宝贵的精华,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思想素质教育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品德修为,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真正使学生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作者单位: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个当代大学生的看法
1.为什么讨论关于中国幼儿园教育发展的问题
1.1中国幼儿园教育任务的艰巨性与紧迫性
1.2中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2.供需平衡问题
2.1幼儿教师数量与幼儿数量的平衡问题
2.2幼儿教师队伍和素质与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平衡问题
3.教育公平
3.1公办与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公平问题
3.2区域之间的公平问题
3.2.1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公平问题
3.2.2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公平问题
3.3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公平问题
4.制度与管理
4.1幼儿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
4.2专门针对性法律缺失
5.解决办法与对策
6.后记
7.参阅文献资料
浅论中国当代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一个当代大学生的看法
文摘:本文主要从中国目前幼儿园教育任务的艰巨性与紧迫性,供需平衡,教育公平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中国当代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而从相应方面提出自己一些关于其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中国当代幼儿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后备力量。
关键词:幼儿园发展现状意见和建议
0.引言.幼儿时期是人发展的启蒙阶段,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教育。只有切实抓好幼儿教育,才能为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搞好幼儿园建设和加快幼儿教育发展,才能抓好基础教育,才能促进国家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中国人口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人才力量。基于目前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只有正确面对,并切实加以解决,才是中国幼儿教育的出路。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篇论文,使更多的人来关注支持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什么讨论关于中国幼儿园教育发展的问题
(一)中国幼儿教育任务的艰巨性与紧迫性
中国幼儿教育服务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学龄前儿童,中国拥有超过1亿的0—6岁学龄前儿童,占世界同龄人口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中国幼儿教育本身担负着巨大的压力。据统计,2007年,中国幼儿毛入园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也仅为44.6%,在9个人口大国中位于墨西哥、巴西之后。这远远没有达到2003年教育部《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到2007年全国0—6岁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5%,5—6岁达到80%的目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早在1995年幼儿入园率就已经达到98%。中国要想实现教育现代化,单从幼儿教育方面看,可谓任重道远。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亟需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我国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但是,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的幼儿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与中国快速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不相适应。中国要想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全民素质,搞好幼儿教育、尽快提高幼儿入园率显得极为紧迫。
(二)中国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个体各方面发展最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是个体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启蒙阶段。
这时期的教育即幼儿幼儿教育不仅影响个体早期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性等的发展,而且为
其日后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奠基基础。同时,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
育制度的基础阶段,直接关系着中小学教育质量及其提高,将会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举
足轻重的影响。搞好幼儿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只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幼儿教育,加快
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就会对提高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培养人才起到不可估量的持续性推动作
用。
二、供需平衡问题
(一)目前,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庞大的幼儿人口数量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认为,每个教师所教的学生人数是衡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
标。据统计,2005—2007年,我国在校幼儿人数分别为2179.03万、2263.85万和22348.83万,与此相对应的教师人数则分别为83.61万、89.82万和95.19万。虽然近几年教师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也应该看到幼儿入园数量也在相应地增加。扩大教师队伍,增加教师数量,仍然需要下大力
气。
(二)幼儿教师素质普遍较低,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据统计,2007年,我国幼儿教师数量总计为95.193万,本科以上学历仅有84966人,大部分教师是大专及其以下学历。
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家对幼儿教育重视力度不够,导致幼儿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未
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例如,幼儿教师培训没有列入国家和省市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另一方面,社会上人们对幼儿教育缺乏科学正确的认识,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也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关注,甚至存在误解,将其仅看作一项“后勤”、“福利”事业。
三、教育公平问题
(一).公办和民办幼儿教育间的公平问题
公办幼儿园自身由于有政府财政和政策的支持,无论是幼儿园基础建设,还是教师队伍素
质建设,都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比较而言,民办幼儿园作为幼儿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完全需要自己筹措资金、管理运作,软硬件条件都难以与公办幼儿园相提并论。虽然,近些
年来,国家对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民办幼儿园数量也一直在增长,到2007年,民
办幼儿园数量达到77616所,占据中国幼儿园数量的半壁江山。但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民
办教育的规定并未真正落实,对民办幼儿园的许多政策性或现实性歧视依然存在;政府70%的资
金都用于公办幼儿园的建设,特别是豪华幼儿园的建设。所有这些明显不利于民办幼儿园的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和落实。
(二)区域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
1.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幼儿教育设施和幼儿教育体系相对完备,幼儿教育相对发达;
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慢,幼儿教育设施和幼儿教育体系相对落后,加之其他因素,幼
儿教育发展缓慢,相对落后。到目前为止,中西部地区22个省,27284个乡镇中,约一半没有一
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更不要说广大的西部村庄了。
2.城镇与农村幼儿园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
目前,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再加上有限的资源配置不均,在现阶段幼儿
教育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城乡之间幼儿教育水平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现行的预算制度下,农村幼儿园得不到财政的支持,大部分幼儿园完全靠自收自支维持,这就造成农
村和城市相比在幼儿园质量与数量、教师素质与数量等方面的较大差距。例如,2007年,城镇幼
儿园数量为6.7743万所,教师有72.1805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为7.7162万人;农村幼儿园
数量有6.1343万所,教师仅有23.0125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仅为7804人。从这些数据可以
看出,虽然农村与城镇在幼儿园数量上差距不大,但是农村幼儿数量基数大,农村幼儿教师数
量匮乏,教师自身学历层次低。以上问题,严重限制了农村幼儿事业的发展。
3.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明确规定,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学制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却无法享受到与其地位相适应的经
费投入与政策支持。2000年,国家在各类教育中经费投入比例分别为高等教育25.4%,中专6.6%,中学29.42%,小学32%,幼儿园仅为1.38%。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幼儿教育不能持
续健康稳定地发展。目前,接受幼儿教育的人数占同期全国普教人数的9.5%,经费投入却只占
1.2%—1.3%(自从1993年以来幼儿经费投入比例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上),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如
巴西、泰国则分别占到5.1%,16.4%。
目前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与重视,在近几年的工作计划
中基本不提幼儿教育,或仅谈些无关紧要的话。例如,在国家教育部2000年工作要点中并没有
涉及幼儿教育。幼儿教育虽然是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的一分子,但是并有像其他基础教育一样受到应有的重视与支持。
四、制度与管理
(一)幼儿教育行政领导机构或人员缺乏。目前我国各级幼教管理机构普遍附属于基础教育管理
机构,幼儿处是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最小的部门,小到只有一个人。各省市幼教行政机构,除北京、天津等极个别城市外纷纷撤销,由基教处一名同志兼管,有不少省市甚至没有幼教专
职干部,或专职干部不“专干”,因而大大削弱了该地区幼教指导力量,许多地区幼儿教育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盲区,而其他基础教育则有相应的比较健全的教育行政与管理体系。
(二)建国以来,我国有关幼儿教育的重要文献以政策性文件和法规为主,而专门的法律则尚
未出台。政策性文件和法规以及其他各类文献应作为法律的补充,而不是代替法律。我国现有的幼儿教育立法尚无全国性的法律,其最高层次仅处于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个层次,和《义
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均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我国当前幼儿教育较低的法制地位不能很好地保障其发展。这样的幼儿教育立法格局对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真
正重视,有效地协调幼儿教育发展与社会各方面的法律关系以及规范各主体的行为都是十分不
利的。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先后通过专门立法保障和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例如,美国联邦政
府早在1979年就颁发了《儿童保育法案》,1990 年通过了《儿童早期教育法案》,1990年又颁布
了《儿童保育和发展基金法案》,并在1995年对其进行了修改。此外,英国于1989年颁布了《儿
童法案》,澳大利亚1972在年颁发了《儿童保育法案》,葡萄牙于1997年制定了《幼儿教育法》
等等。我国台湾地区也在其前十年幼儿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经验基础上,于1999年进一步颁
发了《幼稚教育法》及《幼稚教育法实施细则》,依法促进台湾幼儿教育正常有序发展。幼儿教
育立法已经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我国幼儿教育立法刻不容缓缓。
五、解决办法与对策
(一)基于中国庞大的学龄前人口基数,大力提高幼儿教育的入园率,为更多的适龄儿童提供
接受教育的机会是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因此,国家应该在保证公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拓宽办园渠道,鼓励支持和引导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使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幼儿园体系之中,共同服务于中国幼儿教育事业。
(二)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国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幼儿教育事业中。同
时,同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建立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
准入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建立奖励鼓励机制,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三)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办与民办之间幼儿园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城镇与公办幼儿园建设不放松,保证其经费投入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其教育
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和民办幼儿教育的支持,使之在审批注册、分类定级、职称评定、表彰先进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并且加强指导与监
督,规范办园行为。
(四)建立专门的幼儿教育行政机构,使之与其地位相适应,加大幼儿教育立法,制定全国性
幼儿教育法律,使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行。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摆脱“保姆式”教育
模式,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园教育渗透,保证幼儿素质教育的有序实施推进。
六、后记在21世纪的今天,幼儿教育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发展都将起到前所未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幼儿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创造更多更平等的教育机会、途径和形式为更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适宜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如何保障幼儿教育的质量等问题将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我们的幼儿教育,关心我们“祖国的未来”的健康成长,那么,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一定会更上一层楼,也必将会获得健康快速发展。
七、参考文献
作者:李帆
人民教育 11期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从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已经历时33年,最早出生的一批独生子女已相继成家,第二代独生子女也应运而生。根据今年4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已经从2000年的3.44人降低为3.10人,0-14岁的人口总数为222459737人,占总人口的16.60%,其中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是特殊国情下的特殊群体,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仅牵涉着千千万万个家庭,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少年强则国强”。本文主要围绕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剖析当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寻求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独生子女
家庭教育 智育 改变观念
迫于人口迅猛增长的压力,从1979年开始,我国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从而催生“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并不断壮大。从目前国情来看,这项政策在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执行下去,这将为我国带来更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在以往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学者将焦点集中在独生代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陋习,有人甚至总结出独生子女的六大通病:至高至尊的心理倾向、自我中心的品行、博而不专的志趣、怯懦脆弱的意志、执拗不驯的性格以及孤寂冷峻的情绪类型。但导致以上陋习的深层原因——偏颇的教育目标、不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家长的过度溺爱、过度包办,这不仅是家长们的素质问题,也是制度以及社会环境共同导致的恶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个家庭的物质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积淀和成员个性以及价值取向的差异,使得不同的家庭其教育方式也必然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同样是为独生子女呕心沥血、同样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结果却截然不同。下面我们就围绕着当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展开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相关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办法。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
1、家长们给独生子女设定偏颇的教育目标
从教育观念上来看,家长普遍重视对其子女的教育,父母再忙再累,也要挤出时间和精力来关怀子女的成长,安排好他们的各种活动,如带孩子参观、游览,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给他们解答各种问题,教他们背诵儿歌等等。这些都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智力的开发,聪慧性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是,家长们过度关心孩子们的考试成绩,以为孩子只要能考高分、考上名牌学校就一定能成材。分数几乎成了孩子立足家庭的支柱,家长的喜怒哀乐都几乎系于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升学情况。这种只关心孩子学习而不注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方式,既不符合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
2、家长们对独生子女采取偏重智育的教育方式
随着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家长们对独生子女的智力开发进行规模宏大的投入,以期达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愿望。
为了让孩子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甚至出现许多荒谬的现象。孩子才几个月大就送去了训练中心,进行所谓的早教。到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了,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以求一个名校的优质学位。节假日更是让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兴趣班。据报道,广州市少年宫的学位数每学期都在增加,2010年寒假更增加至9430个,却远远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2010-01-04《南方日报》)。由此又令人联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钢琴热及近年的出国留学热,这些一窝蜂一拥而上的跟风热潮,无不体现着家长在孩子的智育投资上不遗余力,这种近乎偏执的智育开发往往导致孩子们厌学,产生的结果也与家长们的期望适得其反。
美国的杜威说过:“凡是所做的事情近于苦工,或者需要完成外部强加的工作任务的地方,游戏的要求就存在。”正因为家长的“不遗余力”,用种种近乎扭曲的行为破坏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苦事”,导致不少孩子厌学,逆反心理重,小小的年纪就被磨损了灵性,失去了童趣。另外,重智力投入给独生子女们带来的另一个灾难性后果是非智力因素的严重弱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儿童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为19%,美国为41%,日本则高达60%以上。有一项调查表明,独生子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已高达13.7%。有人说,中国孩子的聪明才智是世界闻名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之差也是出了名的。南京市对19名离家出走的和自杀的儿童调查发现,其诱因主要是家庭智力教育、文化教育方面的挫折,还有其他如寻求友谊,寻求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等等。中国“独生代”将要面对的是未来的狂风暴雨,如果连一些微风细雨都不能承受,那么新世纪的希望又在何处?
3、娇宠溺爱,提供过多关心和帮助
在孙云晓《夏令营的较量》一文中,记录了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草原探险夏令营的详细情况。从各种细节,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孩子普遍存在的“生存意识、实践能力、意志品格”等各方面的欠缺,草原上的较量不仅仅是中日孩子之间的较量?也是两国成年人的较量,更是两国的教育在较量!
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家长们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盛饭、穿衣、削铅笔、戴红领巾、洗手绢袜子等等,都由家长代劳。在上述的夏令营野炊的时候,凡是又白又胖抄着手啥也不干的,全是中国孩子。平时他们连火柴都很少能划上几个,家炊尚且不会,更何谈野炊。
长期的大包大办养成了孩子们的依赖性,降低了整代人的整体素质,孩子不仅不能成为强者,倒可能会成为一个窝囊废和寄生虫。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事事替孩子办好。这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机会。使孩子越养越娇,弱不禁风,不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性格和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4、家长未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
在当代家独生之女家庭教育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家长们可以为孩子付出金钱甚至生命,但对教育孩子所付出的时间和心思却远远不够。女作家池莉说:“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实质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②她的话说得比较尖锐,但也一针见血。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如异地工作无法顾及孩子而导致的“留守儿童”、父母感情破裂离异的、忙于事业工作的、忙于声色玩乐的„„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些家长都没有多余的精力陪在孩子身边,只能把孩子留给老人或保姆,出于对孩子愧疚心理的一种补偿,他们只能在金钱上尽量去满足孩子。这种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出去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损害不会立刻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白作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麻烦。
根据今年4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尤其严重,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孩子托由老人或亲戚代为抚养,父母对孩子根本无法尽到教育的责任。
5、家长们自身素质欠缺导致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长的教育知识在宏观上应以自己对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掌握为基抽,在徽观上应以对自己孩子身心特点的了解为基拙。这两方面缺乏任何一项,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合理性与实效性。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独生子女家长对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知识并不了解。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的调查表明,79.2%的父母们没学过“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52.5%的父毋没学过“儿童教育知识”;88.3%的父母没学过“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69.5%的父母没学过“儿童生理发展方面的知识”;45.5%的父毋没学过“儿童卫生保健知识”;51.6%的父母们没学过与孩子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就不可能从教育学、心理学的高度把握自己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家长教育知识的欠缺,最终导致了孩子对家庭教育的不满意。据同一项调查表明,11.1%的孩子认为“家长经常不尊重我”;17.4%的孩子说“家长总是斥责我、20.8%的孩子认为“家长限制我交朋友”;54.8%的孩子说“家长喜欢夸奖别人的孩子”、认为“我爸爸很理解我”,“我妈妈很理解我”,非常符合自己情况的仅为36.6%和48.2%。孩子对家庭教育不满意,势必会影响家庭教育的实际成效。
家长缺乏教育知识所造成的家庭教育失误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鲜见。例如,这种心理学认为模仿心理是一种普遮存在、生来具有的生理现象。它可使一个人力图把自己变得跟他人相似,甚至以他人自居,从而满足内心的某些欲望。一般来说,心理在儿童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儿童和他们的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环境中,因此他们绝大部分的言语和行为都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再体现。但生活中,有些独生子女家长却不了解其中的奥妙。在教育孩子时,只习惯于单方面要求孩子去干什么,而往往忽略了对自身的要求。这样的家庭教育就很难取得实效。比方说,有的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养成诚实的个性和不挑食的好习惯。在他们教育孩子这样做的同时,他们却时有说谎的情况和吃饭挑食的坏毛病,如此情况下,孩子就不可能走向他们的反面。因而,做家长的首先应该是“身教”,然后“言教”才有可能奏效。
另外,由于家长自身素养的欠缺导致教育孩子时常常采取粗暴的手段,并且认为自古以来责打子女都被认为是一种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在当今社会,该种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对儿童的影响足以波及到他们的终生。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棍棒教育或许可见效于一时,但却是以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为代价的,栋梁之才可能由此夭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用大声叱责教育出来的孩子,失去了感觉别人最细腻的感情的能力,他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周围的美,他非常冷漠无情,毫无怜悯心,在他的行为中有时会出现往往是人身上最可怕的表现——残忍。”
二、如何做好、做对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历史责任。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说到底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兴趣与能力、方法的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有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美玉,想把它雕刻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块美玉,那么,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像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时,我们必须使用刻刀而不是锄头去雕刻。
1、家长们需改变观念
首先家长应该认识到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更为重要,以分数或升学作为衡量孩子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不可取的。其次家长要明白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普普通通的平凡大众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体,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要掌握适度原则,要了解自己孩子先天的程度,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加以教育,使其某一种或几种能力得到扩展。
现在孩子都有自己的愿望,做家长的应该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天性、个性和兴趣、爱好,注重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培养,注重方法的给予和能力的提高,父母的期望只有化为孩子的愿望和兴趣才可能是合理的、有效的。
2、德育与智育共同发展
培养孩子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要胜过于向孩子传授知识。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才能把事作得恰到好处,符合社会规范。一个人的智力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学习成绩好并不代表什么都好,非智力因素比如情感、道德、意志、动机等都是决定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性要素。教育孩子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敢于承担责任;对他人诚信,以诚相待;对自己严格要求,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凡事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有缺点之处要积极改正;学会爱人,学会感恩。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化,首先都应该教孩子“做人”——“德是为人之本”。
3、爱而不宠、养而不骄,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和选择 家长应有意识地克服过度照顾和过度保护,凡是其能自己独立或在指导下完成的事,让孩子自己来办,不要包办代替,不必事事躬亲。从小注重培养独生子女的自主活动能力,凡是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孩子们的自主活动,家长们都应该尽力给以鼓励、支持。即使失败了,也不一定是坏事,仍可磨练孩子们的意志力,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并且还会促使孩子多动脑筋,知道在世界上办成一件事并不是容易的事,激发其刻苦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一切习惯都是从童年开始的。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诚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三岁决定一生。”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小就应该建立一种好习惯,通过教育,通过陶冶,直至让习惯成为自然,终生不忘,为孩子日后茁壮成长做好铺垫。
5、家长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古语有云:“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做得不好的同样也是作为家长的过错。因此,家长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要有接受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的意识。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只有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家长才会教育出这样的孩子。长辈特别是爸爸妈妈必须为孩子做好表率,用自己的高素质去影响、熏陶和带动孩子的进步与发展。
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父母,也就是说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关键是要解决父母的认识问题。家庭教育是一抓抓两代,是两代人的素质教育。为了促使儿童的最佳发展,父母必须增强自己的教育能力,增加自己的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家庭教育向着科学化、艺术化的方向前进。
曾有人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们的手里——社会的未来必定是新生一代的,父母们肩负着塑造未来的重任。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因此,中国当代“独生代”的父母们,重任在肩。
综上所述,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作为当今社会一个突出的问题,全体家长都应秉着严谨的态度,遵照其内在的规律性、运用科学的方法,因材施教,爱而不宠、养而不骄。要重视、掌握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正确运用家庭教育方法,在学习上对他们宽严有度,做到严厉而不失温情,放手而不失引导,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在适当劳动中锻炼他们,营造良好的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使这些孩子能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一、征稿范围及内容:
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 各行业教育工作者均可投稿。作者选材选题自定, 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论文、教案、说课稿等内容均可。
二、征稿须知及要求:
1.文章应思想健康, 立论新颖, 论据充分。2.每篇文章要求尽量不超过2000字。论文作者可在文章后面附8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3.文章要求打印或用16开稿纸正楷抄写或直接用E-mail发送。务请在文章题目下按顺序写清作者单位、姓名及电话号码。4.来稿经审阅采用后即给作者发“稿件采用通知”。凡在书中有文章发表者均有资格参加“中华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奖活动, 并颁发证书。每稿必复。
我们将遴选优秀稿件推荐到国家正规期刊《新课程》杂志中发表。如您有意, 望来函告知并注明“新课程”。
三、联系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和平大街运兴大厦学院信箱联系人:刘京穗
电话 (传真) :0335-3048047 3217737
邮编:066004
四、欢迎为本丛书组稿。有意组稿者, 请来电来函联系。编委会长期征稿, 按来稿先后顺序编入各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不断扩大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规模,给广大适龄青年学子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家在大力加强对公办教育投入的同时,也想方设法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教育。民办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上应运而生,对公办教育构成了有效的补充,既满足了很多青年学生上大学的需求,又极大地缓解了公办大学的招生压力,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飞跃式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同时,作者对民办教育所遭遇的困境及发展的瓶颈也有清醒的认识。他们指出,无论从国家的综合国力,还是从中西教育的比较来说,中国的民办教育发展都极端落后,与中国的地位远远不匹配。在当代中国,民办教育虽然有过短暂的发展时期,但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它并无成熟的经验、模式可借鉴,从纯粹民办、公办民助、中外合办到大学内大量独立学院的出现,它一直都走在探索的路上,不仅深刻地受制于经费、师资、生源、分配等诸多问题的制约,并一直经历着受歧视、被质疑、融资难、被极度边缘化的命运。所以,在作者看来,如何做到全社会真正重视民办教育、公平对待民办教育,并给民办教育以教育的尊严,这是当今中国教育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
《中国民办教育调查》问题意识鲜明,可读性、批判性和震撼力强。两位作家采取“抓大放小”、“一正一反”、“人事相衬”等写作方法,在构思上下了不少的功夫。
“抓大放小”指的是侧重关注、书写大事件,以产生重大影响的几个学校、几个人物为分析个案。“一正一反”指不仅书写成功者的风采,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也详细考察失败者失败的过程、原因、教训。“人事相衬”指的是以人与事为书写的中心和线索,即不论是对民办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还是对学校发展历程的介绍,都是以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为叙述的中心和线索。
两位作家重点考察了嶷山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西安翻译学院、河南黄河科技学院等民办高校的办学历程,并把它们视为三十多年来整个中国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正果”。它们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走来,既显示出了作为“正能量”的榜样作用,也担负起了促进中国教育合理发展的社会责任。
作者对民办教育中出现的正反两方面事例均作出了极为客观、冷静而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如对南洋教育集团创办人任靖玺曾经辉煌但终归走向悲剧的人生历程:“我认为导致他真正失败的,是他的价值观念,是他游走于改革不完善之处的灰色投机行为。我不否认现行教育体制有缺陷,但中国教育必须以公益性、平民性为主体,精英教育为辅助。这在全世界的今天,即使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教育涨满投资人腰包的事情,也是不允许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尽管南洋教育集团曾经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是,它在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历程中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却不是短时间内所能消解的。这种批判和反思,无论在今天还是将来,都会具有警醒作用。
艺术上,《中国民办教育调查》也呈现出了鲜明的风格。作者有着对于真实材料的呈现与挖掘,又有着对于材料的提炼、加工与文学化的处理。全书依赖大量的原始现场采访记录创作而成,但在行文中,两位作家并没有一味地堆砌这种记录,而是尽可能以文学的笔法,将之转换成对话、心理、情绪的描写,通过对“那时那地”场景的生动还原,既凸显了人物的在场感及在文本中的中心地位,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可读性。这明显借鉴了小说写作的技巧与方法,但又绝然迥异于小说的虚构性。它本质上是“非虚构”的,严格遵循客观事实,但表现手法上则借鉴了小说的技巧。
此外,《中国民办教育调查》的语言也富有特色。作品叙述语调客观、冷静,作家很少主观评价,而是尽可能还原生活和人物的本真面貌,语言风格既不雕琢,也不花哨,而是通俗易懂、朴实、流畅,体现了较强的语言功力。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
【浅谈中国当代教育】推荐阅读: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问题11-10
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教育建设10-03
当代中国人口问题05-25
中国当代诗歌发展09-20
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05-31
当代中国城镇化07-25
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09-24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11-02
中国梦和当代青年05-28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