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教育思变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MBA教育思变(精选7篇)

中国MBA教育思变 篇1

一、MBA学生:调整心态,以新的学习方法做理性主动的学生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MBA教育尤其如此。中国MBA学生要戒除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做理性主动的学习者。

1. MBA学生:

摒弃急功近利和浮躁。很多MBA学生自入学之日起自我定位就不理性,学习心态欠端正已成为很多MBA院校头疼的问题。由于MBA教育的高学费和市场化,很多MBA学生存在“顾客就是上帝”的心态,把自己定位为商学院的“顾客”,以“上帝”的心态来“消费”MBA教育,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学校和个人的关系,抱怨他人,放松自己,结果错失学习机遇,未能很好地利用好教学资源。常见的现象包括,一些商场或职场上小有成就的学生常常“自以为是,唯我独尊,藐视教授”,而不能够做到胸怀天下,虚怀学习,积极进取。而一些背景欠佳,寻求转型的学生以“顾客”心态坐等商学院提供高薪优越的职位,而很少去思考自己职业之方向,更没有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地掌握好专业知识和锻炼职业技能,为职业转型尽自己的“本份”。中国的MBA项目发展时间不长,自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是作为学生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学校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从而让有限的资源“为己所用”,提升自我。

2. MBA学生:

学习方法有待提高。MBA教育需要学生对理论、教材和案例与工作生活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由于中国学生从小就接受“填鸭式”的传统教育,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MBA项目学习中,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及时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依然按照原来高中或者大学的那一套来接受MBA教育,那只能是“闭门造车”和“纸上谈兵”,事倍功半。MBA学生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学习跟自己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跟日常所见的经济现象、企业新闻、时政新闻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判断,探讨解决办法,这样才能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MBA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要对各门课程融会贯通、相互渗透、灵活应用。比如战略管理课就要求学生有效贯通和应用宏微观经济学、财务金融、市场营销、信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和技能才能学好这门课。如果MBA学生不能把各门课程有效地融会贯通、全盘思考,就不能有效地发挥MBA教育知识系统的效能。另外,有些MBA学生太拘泥于从教师和教材中学习而忽视了从同学中学习。由于MBA学生的教育和工作经历的多元性,MBA学生群体本身就是一个庞大鲜活的知识体系,聪明的学生就能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交往中从同学中学习。

二、MBA教师:培养发展,重视实践

中国MBA教师队伍由于教育体制等原因并未能随着MBA教育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而同步壮大。MBA师资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国MBA教育发展的瓶颈。

1.师资匮乏。

中国MBA教育发展很快,招生学校从1991年的9所扩大到目前的127所,招生人数也从当时的百余人增加到2008年的1.8万多人。由于中国MBA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和中国曾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从事企业工商管理的教师不多,MBA教师非常匮乏。而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又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师资在校际和系与系之间的有效流动和共享。对此,国内许多大学纷纷开展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引进外籍教师,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但是对于非英文教学的MBA项目,由于外教与学生语言障碍等原因,聘请外教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更何况很多时候“远水救不了近渴”。有些学校也从企业界聘请有关专家参与MBA教育的教学,一方面可以补充现有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与企业管理经营者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学到现实操作的技能。但是,由于企业界人士工作繁忙,日程变化频繁,这给课程安排也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根本解决办法还在于发展自己的师资。另外,各院校要打破门户之见,促进教师的交流学习和资源共享。

2.学术与实践双发展。

MBA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有较好的学术基础,一方面要求教师有实践经验。这对于20世纪70年代末才改革开放,90年代才实行市场经济的中国实在是不切实际的。因此,目前的MBA教师存在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偏重于理论讲授。而有为数不多的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则在学术方面“火候”不够,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诸多挑战,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问题的解决在于倡导MBA教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通过企校合作,丰富教学内涵,提高MBA教育的实用性。另外,MBA教育机构应积极支持和帮助MBA教师,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学术创造和教学条件,把他们培养成为学术和实践双发展的MBA教师。

三、MBA教学方法:融会中西,互动教学,理论实践并重

MBA学生学习不得法,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抑制了他们思维的开拓。中国MBA教学方法越来越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目前中国的MBA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不足可以概括为“四余四不足”:“讲授有余、互动不足”,“理论有余、实践不足”,“案例有余、理论不足”,“洋气有余、本土不足”。

1.讲授有余、互动不足。

中国教育历来注重知识的讲授,而不太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讨论,进行启发和引导。由于中国MBA教育发展时间不长,缺乏成熟的师资队伍,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MBA教学中。美国的研究表明,学生越多地参与课堂讨论学习,他们就学得越多,理解得越好,记得更牢,学习心情更好[1]。研究还表明正常情况下教师上课时只能连续维持学生的注意力15-20分钟,在这个时间段后学生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低。因此,在2-3小时的MBA教学里需要在讲授的同时,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非常重要。

2.理论有余、实践不足。

中国开办MBA教育的历史较短,而目前127所培养MBA的院校中大部分是最近几年才取得MBA教育办学资格的院校,所以办学经验非常短暂,师资积累非常有限。目前,很多院校的MBA师资是从经济学科等组合起来的教师队伍,他们一直以来以给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述学术理论见长,而且大部分教师一直以来就生活在大学的“象牙塔”,缺乏对企业管理实践的了解,最后唯有以“老酒新瓶”的方式,拿起MBA教材来讲述自己熟悉的理论。另外,本土案例缺乏是一直以来中国商学院面对的挑战。中国MBA教师缺乏系统全面的中国本土案例教学,而部分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商学院用重金购买哈佛等国际案例,结果又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等问题。

3.案例有余、理论不足。

备受哈佛推崇的案例教学一直为广大MBA教育机构所青睐。实践表明以案例为载体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可以使学生有机会互相学习,互相争论,深挖更深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归纳点评能力。案例教学过程中容易进入一个误区,限于单纯的案例讨论,缺乏对案例所涉及理论的讲解。在学生讨论和分析案例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点评,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问题的实质,以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对案例涉及理论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相关理论的讲解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案例,对个体案例举一反三,从而掌握该门课程的理论体系。

4.洋气有余、本土不足。

由于客观原因,国内MBA案例的开发和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远落后于欧美国家,造成教学资源的匮乏,因此大部分的MBA教育机构只能“洋为中用”,引进西方的案例和教材。这本身无可厚非,“洋为中用”对于发展中国MBA教育可以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的时代,西方的案例和教材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国际化思维是非常有益的,但是一味的采用洋教材和洋案例会出现下列的不足:首先,对于非英文教学的MBA项目来讲,当外国案例和教材经过翻译等一系列程序到中国学生手中时,经常是1-2年后的事了,题材不够鲜活。其次,翻译的误差影响了原著信息的正确表述,影响读者的理解。最后,西方案例主要讲述跨国公司的情况,与一些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相关性不强,影响了他们的理解。对此, MBA教师可以适当从报刊杂志中选择一些短小的案例和文章推荐给学生,丰富他们学习体验。这样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经济现象的习惯和能力。

四、MBA项目管理:以“四化”管理培养职业经理人

由于MBA教育贴近市场,一般院校都设有专门的MBA教育中心进行管理。事实证明,MBA项目管理事关MBA教育的成效和成败。目前国内MBA项目管理普遍存在“非职业化管理”的现象。综观全国走在前列的MBA项目,其管理都体现了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1. MBA项目管理的“非职业化管理”。

影响一个院校MBA教育成败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MBA项目的管理。由于MBA教育发展历史时间短和中国高校的体制等原因,国内院校MBA项目管理方面一般都是各自“摸石头过河”,依靠学校自身的教师和行政人员承担MBA教育中心的工作,从而导致了MBA项目管理的“非职业化”现象。MBA教育是一种职业化教育,所以MBA项目管理的“非职业化”违背了教育宗旨,危害不小。如,目前大部分院校的MBA教育中心主要负责人往往由学校教师担任。由于教师还要承担教学科研工作,所以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MBA项目的专职管理中去。“非职业化管理”的问题还体现在MBA教育中心的员工缺乏“职业精神”和相关专业技能,很难胜任MBA项目中给学生提供职业发展辅导和进行营销策划及品牌建设等专业性工作。那么,该如何进行MBA项目管理,笔者认为“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可作为一种发展方向。

2. MBA项目的“四化”管理:

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综观中国第一阵营的MBA项目管理,一般具有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MBA项目国际化,除了在课程设置、教学材料和师资配置上利用国际资源外,MBA项目管理中如何借鉴和参照国际上的成功做法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几年,很多国内著名高校的MBA项目参与国际MBA项目认证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例证。他们正通过参与国际认证,从而在项目运营上与国际标准流程接轨。

MBA项目市场化就是要真正地去了解市场的需求,培养出让企业和社会满意的学生和按照市场规律进行项目的营销和品牌建设。在内部管理上,市场化意味着MBA教育中心岗位向社会开放,聘用专业人士,以市场化的雇佣机制进行MBA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MBA项目职业化包括职业精神、职业化行为和职业化技能三个层面。职业精神就是“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有担当”。在MBA项目管理中具体体现为“要对学校负责,对MBA项目负责,对教师和学生负责”,让自己的工作为以上的群体和个人提供有用的价值。职业化行为就是严格按照MBA教育的特点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自己的身份。在笔者看来,MBA教育的特点就是“职业化教育”。首先它是教育,教育就包括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有竞争力的职业技能,所以不能完全以“商业交易”的模式进行MBA教育。其次是职业化,这意味着教师和项目工作人员都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以高度的职业化行为来熏陶和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

MBA项目专业化在MBA教育中有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MBA教育的对象是有工作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他们对MBA教育有较高的期望,所以MBA项目的整体专业化形象和专业化运作是一种基本的要求。遗憾的是,很多时候MBA学生发现他们所读的MBA项目的专业化管理比他们公司的专业化管理还差。因此,在这个层面上,专业化指的是整个MBA项目运作和对外形象的专业化程度。另外,专业化指的是个体的专业化。“术业有专攻”,参与MBA教学和管理的每个教师和员工必须有专业特长,才能够真正为学生创造价值。以职业发展为例,现在很多MBA项目并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专业的职业发展辅导和咨询。如果仅仅把原来的大学政治辅导员安排去给MBA学生做职业发展辅导和咨询,其结果可想而知。

中国MBA教育经过10多年的探索,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国MBA教育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如果我国开展MBA教育的院校能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在MBA教育过程中处理好学生、教师、教学方法和项目管理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增强相互交流和学习,那么中国MBA教育必将能发展得更好,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之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MBA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篇2

一、中国MBA教育发展现状

1991年MBA教育落地中国之时,恰逢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那时的MBA教育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可能更多地停留在概念的认知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产生了迫切的通过优化管理来谋求经济效益的需求,这为MBA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中国目前有600万家企业,其中36万家是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他们都需要大批具有实战经验和系统理论的职业经理人,特别是伴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对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更加膨胀。

开始于1991年的中国MBA教育,走过了二十余载,经历了从摸索到模仿,从模仿到本土化的转变,取得了诸多成就。1991年只有9所院校进行了MBA教育试点,到2010年发展到了236所,扩张了26倍。1991年只有94人入学,到2010年已经超过3.6万人,扩张了383倍。从这些基本数据可以看出,MBA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培养院校增多、学员数量增多、企业需求增多的“三多”现象。

在2011年7月《财富》杂志发布的最新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企业达到了58家,可见,中国企业已经在国际经济的大舞台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企业管理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管理者必须把社会的需求转变为企业的盈利机会。”MBA教育其实就是在培养这样的管理者,即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者。MBA教育对于中国的贡献,不仅是在管理知识和理论的传播上,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够促进中国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在未来,中国将越来越需要MBA这样的专业管理人才,使企业管理越来越高效。

二、中国MBA教育发展遇到的挑战

虽然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中国MBA教育在整体上还很不成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迅速扩张的表面繁荣之下蕴藏着MBA人才不断贬值的危机。中国MBA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正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在质和量上都存在很大的成长空间。

中国MBA教育市场还未形成完善的市场自由竞争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对MBA教育机构实行了严格的准入管制,但MBA教育本身原本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的产物只有重归市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对于MBA教育的评价体系也不能直接反映教学成果的市场评价,而是被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给取代了。

不同的MBA项目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大同小异,在教学内容上涉及面过广,无所不包,但又多是浅尝辄止,难以实现MBA的教育目标。选用的教材从结构和内容上大致相同,使用的案例也基本类似,在这种情况下教出来的MBA很像是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另外,教学方法陈旧,生源选择不当、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MBA教育的质量。

MBA教育因为从一开始就是“舶来名”,“拿来主义”的学习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中国MBA教育形成本土化特色的机会,有关MBA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争论在2007年华尔街金融危机后成为中国MBA教育界一个反思的热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危机,使得企业家和教育界开始质疑那些西方经济理论和管理模式,再加之中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以及企业界的特有情况,普遍认为中国MBA教育应该革除一味追求国际化而缺乏本土化创新的弊病。

在国际上,随着MBA培养规模的扩大,MBA的教育质量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2004年明茨伯格发表了题为《管理者而非MBA》的研究报告。明茨伯格和他的助手跟踪了1990年出版的《哈佛商学院的奥秘》上列举的19名MBA杰出校友,观察他们在CEO位置上长期的表现如何。结果发现,截至2003年,这19个人中有10人很明显地失败了,在给公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后被扫地出门、无所作为,另外4人的能力被质疑,仅剩下5位合格者。明茨伯格在报告中对传统MBA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即招收错误的人,用错误的方式,进行了错误的商业实践。他援引的最著名案例包括曾经名噪一时的惠普—康柏并购案,其中卡莉·菲奥莉娜的冷酷、傲慢与固执,代表了所谓MBA精英人士的经典形象。当他们进入一家公司时,光辉灿烂的背后其实危机四伏,耀眼的学历、满口的术语、豪情壮志的表白,虽然能一下子震撼人心,但随之相伴的后果和窘境却是人们难以预料的。

进入21世纪之后,尤其是在2007年爆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以后,欧美国家的MBA教育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反思。众多企业纷纷倒闭,往日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无法使企业起死回生,企业界开始质疑往日那些经典的管理理论是否只是一堆华而不实的美丽辞藻。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如何才能培养出能取得商业成就的MBA学员?MBA教育到底要教给学生们什么,是流行百年的管理经典还是时下流行的管理工具?是领导力、企业社会责任等热门话题,还是生产运营、财务营销等企业中的基本活动?是能够灵活应对商界变化的职业经理人,还是可以开创出一番事业的企业家?这些问题都值得中国MBA教育界进行深刻反思。

三、中国MBA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MBA教育的初衷就是培养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而这正是唤起中国MBA教育改革的核心推动力。教育改革很少是从里到外的,必须有来自外界的推动力。目前恰逢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中国的MBA教育必须适应形势,力求改革与创新。

中国MBA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应该围绕市场化、专业化、特色化、本土化与国际化来进行。

中国的MBA教育要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放开MBA教育机构的准入制度,让有实力的教育机构参与到MBA教育事业中来,让市场成为评判优劣的裁判。在开放MBA教育的同时,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对于市场化过程中的各种创新和尝试给以鼓励和引导。

不同的MBA项目应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在注重MBA学员的培养质量以外,更要清楚地知道如何去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色举办不一样的MBA特色项目,为企业量身定做地培养管理人才。如针对房地产、机械、采掘、金融等不同行业的特定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不断发掘MBA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MBA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应顾此失彼。国内MBA教育机构要积极与国际著名商学院联手开拓国际合作项目,强化MBA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战略思维。这些中外合作MBA项目可以有选择性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按照国际惯例设置合作课程,积极借鉴具有办学优势的外方合作者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非常有利于培养出一批既通晓国际市场运作方式、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又了解本土市场的企业管理人才。

中国MBA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要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生源选择、师资力量等微观层面上进行有力的探索。

目前中国的MBA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不足可以概括为:讲授有余、互动不足;理论有余、实践不足;案例教学简单化、形式化,缺乏本土化;课程设置上缺乏综合性、贯通性以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渗透。应强化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多媒体仿真等教学方法,同时加强课堂外的企业管理实践环节,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

案例教学是MBA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MBA学员往往是通过仿真案例的分析,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就要求案例要有非常好的仿真性,唯有这样,把案例还原到现实中的准确性才有保证。但目前MBA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中国学者自行编写的案例还较少,还比较简单粗略。国外商学院的案例虽然经典,但与中国企业的实践相去甚远。本土案例分析代替学术性的理论分析,建立中国案例库,提倡本土化经验,注重创新精神的培育将是今后中国MBA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师资力量是提升MBA教育质量的主体力量。MBA教学既要求教师有较好的学术基础,更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MBA教育院校要以校内教师为骨干,广泛从企业界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还有教育热情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讲师,丰富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各院校要打破门户之见,克服体制上的制约,促进MBA教师的交流,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加强院校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也是提高MBA教育实用性的重要途径。

在生源的选择上,应该注重考察学员的管理经验和发展潜力,走精英发展道路。MBA教育的对象不应该是“原材料”而应是“半成品”。MBA教育的初衷就是给那些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商界精英以理论指导,使之管理经验能够得到提炼,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在管理能力上更上一层楼。但是,中国MBA学员低龄化、低收入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员的个人素质和创新能力给MBA教学带来了挑战。目前的MBA入学考试对笔试分数要求过高,考试内容也缺少综合分析题目,造成大量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但年龄偏大的优秀生源不能通过笔试。改变目前这种以笔试为主的考录方式、改革考试内容、扩大差额录取比例、增加面试权重应该成为中国MBA教育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MBA教育中心)

中国MBA教育思变 篇3

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贯彻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和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提升发展;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宁波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转型提升中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科技贡献作用,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眼宁波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以“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简称“三思三创”)为主题,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变作风为抓手,以狠抓落实为重点,以争创一流为目标,着力在破解发展难题上求突破,着力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求突破,着力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全面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在服务经济社会的转型提升的同时,实现教育自身转型提升(简称“两个转型提升”),为宁波推进“六个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主要任务

开展“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市委“六个加快”的战略部署,把握“破难促调、创新开局”的主基调,围绕我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把握“两个转型提升”的基本要求,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服务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四项活动。

(一)开展“找标杆,求创新,谋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牵头处室:组织宣传处)

着眼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把握“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找标杆,求创新,谋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思想解放来拓宽视野、凝心聚力、推动发展,以思想解放来明确目标、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各地各校要通过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广大干部教师参与讨论活动。要针对当前一些干部教师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信心不强,对在新的起点上创业创新热情不够,对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感情不深,对工作业绩争创一流激情不足、对解决一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办法不多等问题,重点强化“四种意识”、大兴“四种风气”: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大兴负重加压、敢于担当之风,防止和克服信心不够、决心不大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大兴开拓务实、创新进取之风,防止和克服墨守成规、不愿不会创新的问题;进一步强化群众意识,大兴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之风,防止和克服沉不下去、抓不起来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标杆意识,大兴创先争优、敢争第一之风,防止和克服标准不高、绩效不明的问题。

(二)开展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牵头处室:组织宣传处,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配合)

按照市委“六个加快”的战略部署,大力开展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积极引进高端培训机构或培训项目,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重点专业建设;建设具有行业性、区域性、示范性的职业教育集团或职业教育联盟,促进校企、校地合作;完善“学—赛—训”技能教育互促体系,搭建中职学生成长“立交桥”;推进数字图书馆进社区、进企业活动;针对大产业,建设大平台,开展智慧产业人才基地建设;建立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教育服务能力的提升。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实现协调、增强活力、强化服务”为重点,深化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全市校舍安全工程、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工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改造)工程、平安校园建设工程、百千万师训工程等教育惠民工程,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强化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送知识、送技能、送服务、解难题为主要内容,组织全系统开展干部教师“进百家企业、千个村庄(社区)和万户家庭”活动,提高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三)开展“重效能、强指导、优服务”服务型机关建设(牵头处室:机关党委,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配合)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全面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按照上级部署,积极稳妥地优化机关内设机构,进一步增强工作效能。各级教育行政机关要加强对本系统的宏观指导,强化指导服务,弱化行政干预,进一步扩大基层和学校治教办学的自主权。加大教育信息公开力度,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提高教育行政工作的透明度。抓好民主评议机关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深化开展文明机关创建和机关文明处(科)室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机关的形象。坚持教育行政机关开门办公、挂牌上岗,全面优化对基层和群众的接访服务。

(四)开展加强政风、行风、学风“三风”建设专项行动(牵头处室:监察审计室,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配合)

贯彻中纪委和省、市纪委的部署,落实“提速、正风、治奢”专项行动,严格执行“四条禁令”,实施“阳光监督”,整治“文山会海”,治理奢侈浪费。坚持以转政风带行风促学风,以服务型机关建设为重点促政风转变。围绕“三重一大”保廉,突出师德师风提升、招生收费规范等,加强对教育的行风督导,强化行风建设。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机关干部“学分银行”,促进机关干部提升素质,提高能力。

以上四个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由各牵头处室另行制定。

三、实施步骤

这次“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从2011年2月份开始到年底结束,大致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地各校制订实施方案,及时动员布置。在全面发动的基础上,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找准问题,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方向。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集中开展“三服务”活动、服务型机关建设和“三风”建设专项行动,切实破解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事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把思想的解放、作风的转变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要加强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全程监督,有关事项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对“三思三创”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评和总结,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要把解决问题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健全和落实一批规章制度,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以上三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要统筹安排,全面推进。要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把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坚持立说立行,通过扎扎实实的教育和实践活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全市教育系统“三思三创”活动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下设办公室,负责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日常工作。各地各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

(二)强化督查。组建“三思三创”活动督查组,采取检查指导、督查督办等形式,对每个阶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通报活动情况。加强行政监察监督,强化社会群众投诉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改进督查方式,加大督查力度,不断提高抓督促落实的水平。

(三)注重实效。“三思三创”活动是今年我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对动员激励全市教育系统抢抓发展机遇,以一流的标准争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围绕中央和省、市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紧扣发展主题和教育中心工作来开展。当前,尤其要与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全国、全省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起来,与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学习型党组织起来,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结合起来,创新方法载体,确保取得实效。

中国MBA留学生就业调查 篇4

6月份了,如果踌躇满志的你打算让自己再“充充电”,那么现在正是你选择就读学校OFFER的时候,什么样的毕业生才更受欢迎?MBA还吃香吗?出国进修之后是回国还是在当地发展?理财周报记者为你做了详尽调查:

留学欧美MBA回国率攀升

在美国读书生活6年的Angel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她认识的绝大部分在美读MBA的学生都在美国找到工作,主要集中在投行以及一些大企业。“不过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工作几年,拿些经验就回去,因为在这里很难进入主流社会,而且中国机会更多。”

美国是世界上MBA名校最多的国家,是很多希望进修MBA中国学生的首选。

据《华尔街日报》最近报道,在美读MBA的中国学生显示出与前几年不同的就业趋势,更加倾向于选择回国工作。报纸引述纽约某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的话说,“跨国公司一直希望在中国学生中间推销毕业后回国的想法,这些具备中国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那里对他们很有价值,一直到最近几年,中国学生都听不进去。不过,现在有了变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职业空间及文化认同是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的主要原因。报道提供了几个中国学生在美国读MBA的例子,显示出他们对回国工作有清晰的想法。

拿另一个MBA教育大国英国来说,毕业后留英的例子也不多。Eric在英国多年,他认为“英国就业市场小,留下来工作的可能性不大,毕业之后去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还可以。”具体到MBA,Eric观察身边朋友的例子,不是很乐观:“运气好的可以作为英方雇员在中国做代表,薪水高,还不太累。”

原来在广州某国际公司4A广告]]公司做职业经理人的Sabrina,到加拿大进修EMBA两年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上海另一个4A广告公司的Offer,“加拿大生活太闷了。”Sabrina说。

MBA名校效益继续放大

“就我观察,MBA学生学完之后从事的行业还是原来的行业。学什么不重要,找工作的平台上升了,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就是拿Global Pay(国际薪水)了。”Lina向理财周报记者分析。Lina在中国从事猎头工作,接触大量MBA归国就业案例。

这些例子里,有原来在中金公司工作的Angel,哈佛商学院镀金之后,她到了英国做私募;而Angel的姐姐原来在北大经济学院毕业,同样在哈佛商学院毕业,目前就职于香港的德意志银行,

“MBA的目的性通常都很强,一进学校几个月就开始找工作了。一到暑期就申请到投行这样的公司实习。”Lina这样总结。

启德教育北京办公室的留学顾问姜涛的观点也和Lina相近。

姜涛指出,在美国读MBA,名校和非名校的就业情况有很大差别。“名校毕业生很容易找到工作,投资银行、大公司等都要人,年薪一般在6万-8万美元;非名校毕业生比较难,很多进入中小公司做会计、统计这些,年薪在3万-4万左右。”姜涛说。“不过,名校MBA非常非常难进,需要很好的大学成绩和拿得出手的工作经验,申请过程要写很多文章,回答得显示出你的创意、领导力、团队精神。”

谈到找工作的筹码,姜涛说:“首先要争取进名校,其次就是尽量争取国外工作经验。在国外工作的经验比在国外读书的经验更受雇主重视。”

东南亚成为新选择

在采访过程中,理财周报记者注意到邻近中国和新加坡等地逐渐成为MBA学生读书和就业的新选择。

香港科技大学的商学院在内地的名气越来越大,可能是因为其MBA就业前景的趋好。届毕业生中中国内地的学生,接近七成留在香港及前往海外就业,三成回到内地工作。留在香港工作的学生达到69%,有17%选择回内地工作,另外有14%的学生分别前往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国家就业。20留在香港及内地的总人数达到86%,显示留学生回国的意愿强烈,而与的数字相比,显示回国学生更多将就业重心放在香港。

根据学校就业指导处数据显示,年,在香港工作的该校MBA毕业生年平均工资为港币481000元(约合美元6元),在中国内地工作的毕业生年平均工资为人民币330000元(约合美元41000元),前往海外工作的毕业生年平均工资则超过72000美元。有32%的学生薪酬水平增幅超过200%。薪酬增幅水平在100-200%之间的有20%,另外24%的毕业生薪酬增幅水平在50%-100%。

就行业来说,25%的毕业生选择制造业和工业中的战略规划职位,25%选择了各类咨询公司里的顾问职位,还有20%选择了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公司的相关职位,另外近18%的毕业生被纳进公共管理培训规划中。

80后的Dick对理财周报记者介绍他的职业转变。先前Dick在一家跨国医疗器械制造公司做工程师,由于Dick慢慢发现自己对市场的兴趣大于对技术的兴趣,他到香港大学商学院进修MBA之后,回到广州成功转型为另一家跨国医疗器械制造公司的销售代表。

中国MBA教育思变 篇5

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党组书记薛永斌出席了本次大赛并为本次大赛致辞。薛书记介绍了本次创业大赛的宗旨, 他指出, 创业大赛是为了培养中传MBA学生的创业意识, 树立创业精神, 帮助学生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在自己的学业基础上更好的完成人生的蜕变, 希望创业精神成为我们人生的灵魂。最后, 薛书记预祝参加答辩的小组取得好的成绩、每个组的创业项目在未来走向市场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创业精英”大赛是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举行的首次创业大赛, 源自其对“MBA自我管理·自我学习活动小组”教学培养活动的实践。打破班级界限组成的学习小组, 组员们利用课余时间就创业项目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此次“创业精英”大赛历时半年, 共十五个小组提交商业计划书, 经过初赛选拔最终五个学习小组进入了决赛现场。整场大赛精彩纷呈, 每支队伍制作的ppt各具特色, 在台上的解说清晰而有条理, 将创新与创业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为人们展示了创业者们的独特创意。

经过激烈角逐, 第十四小组的“拉萨民俗体验村”项目脱颖而出, 赢得决赛的冠军头衔以及五万元创业奖学金, 第十五小组“工喜网”项目和第五小组“家艺网”项目分别获二、三等奖。

MBA的中国之旅 篇6

从1991年到2011年,MBA在中国已走过了整整二十个春秋。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9所高校开始试办MBA教育。2010年,中国拥有MBA招生和培养资格的院校已达233所,和1991年相比,扩张了26倍。在1991年,MBA招生人数尚不足百人,最终有94人入学。到了2010年,有超过3.6万人进入了MBA课堂,和1991年相比,扩张了383倍。

二十年来,MBA教育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各界的“质疑”。在二十年间,中国MBA教育经历了从摸索到模仿,再从模仿到本土化的转变。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风云变幻,中国MBA教育也在不断求新求变,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即便如此,中国MBA教育究竟是否扩张得太快?到底怎样才能规避甚至革除中国传统教育体系对MBA教育的不良影响,培养出国际化的商务人才?如今,这些问题越发清晰和突出。

尴尬的宿命?

“每个MBA的毕业生,都应该在自己的前额烙上骷髅图标记,并写上‘我不适合做经理人’的警告词。”作此惊人之语者,乃是世界著名的“经理角色学派”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明茨伯格就提出:“是时候停止流行的MBA课程了。我们必须创造真正的经理,而不是在教室里假装创造他们。”明茨伯格和他的助手曾跟踪1990年出版的《哈佛商学院的奥秘》列举的19名MBA校友,看他们在CEO位置上到底干得如何。结果发现:截止到2003年,这19个人中有10人很明显失败了,在给公司带来灾难后被扫地出门、无所作为,另外4人的能力被质疑,仅剩下5位合格者。

另一位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百般无奈:“把MBA课程教给23岁的人,这让我很吃惊,我认为这基本上是浪费时间。他们缺少经验背景。你可以教他们技能,比如会计,但你不能教他们管理。”在《财富》杂志某年评选的“全球500强”最高层前三名领导中,只有20%的人拥有MBA学位。最具反讽意味的是,由《财富》杂志在1999年所报道的38位最失败的CEO中,40%都有MBA学位。

在大洋此岸的这个古老国度里,中国的MBA更是问题多多,劣质MBA过剩现象已成危机。就像当初新闻媒介不遗余力地追捧MBA一样,时下关于MBA尤其是国内MBA教育的媒体评价,贬多于褒。

中国MBA最受诟病的有两点。一是MBA的教学质量,一是MBA的入学考试。前者属于国内外普遍存在的问题,后者则是中国特色的问题。中国MBA存在的问题,的确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有人甚至宿命地指出:MBA这个舶来品一进入中国,就难以逃脱沾染中国教育弊端的尴尬境地。

这个问题实在是块禁区,在中国,有管理经验的人未必考得过刚刚工作的人,而管理经验又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中能够学习的。问题是,谁能就此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有人宣称,这将是中国的MBA能否真正国际化的一大障碍。

国际血统中国病

具有国际贵族血统的MBA教育,在中国出现的种种问题是否因水土不服?轻易做这样的结论并不科学,有必要先来了解其“症状”之一二。

逃课,是中国大学课堂教育一大现象,老师往往要靠点名签到来维持到课率。而在MBA教育里,逃课是根本不存在的问题,因为大家不用“逃”,就读MBA的学生,不去学校上课是个普遍的现象。那些在读MBA的人,通常还在做着自己的工作,不少还是企业老板、经理,为了生意,根本无暇他顾,他们的目的就是交钱,拿文凭。

如果说,MBA学员不去上课让学校感到无奈的话,上门服务则成为中国MBA教育的另一大“特色”。一家企业的MBA学员陈先生谈到自己在山西某大学读MBA,学校给他们企业开设了MBA教育上门服务,他们在两年的时间内每个月拿出两个周末到公司的会议室上课,课程结束之后他们只要通过国家的MBA联考就可以拿MBA学位了。

学校热衷于开办MBA教育是“上门服务”的前提,而这个前提的前提是:MBA是一项赚钱的教育。高昂的学费自然吸引了要创收的学校,于是许多高校想尽办法也要开设MBA教育。开设MBA的院校多了,招生竞争也激烈了,“上门服务”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种走过场的教育,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中国MBA还在教育方式上受到社会的根本质疑。

“参加MBA联考的很多人不过是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考不上的,从专业素质来说比任何其他研究生都差。”多年前,中国人民大学成人工商管理研修中心副主任张民教授曾如此评价。他还认为,MBA的教育者同样不合格。

在张民看来,那些从西方引进的经济理论和管理模型也早已跟不上经济环境的变迁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复杂变化。如此,怎样能够教会学生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去完成各种工作?

MBA教师似乎也得不到学员的认可。不少MBA学院觉得在课堂上也确实学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很多授课老师从来没卖过一件东西,整天忙着上课、评职称,自己的知识体系都无法更新。上课的时候,总是灌输一些西方的经典理论,或是拿一些遥远而没有实用价值的案例胡乱分析一通,懂的东西还不如MBA学员多。

问题的出现,往往导致一系列链状的连锁反应。表面繁荣的中国MBA教育,虚热之下引发了MBA人才严重贬值的恶性后果。

可以说,MBA一度是世界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在中国也是这样。但近年来,伴随着MBA的质疑声浪,MBA人才也逐渐褪去明星的光环,甚至开始一路走低。

对许多正在攻读MBA的人来说,有了MBA的入场券,并不意味着必然拿到学位,也不意味着一定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这些不定因素迫使更多的人思考,整个MBA的求学历程究竟是一次学术提高呢,还是一次职业训练的新体验?

李先生是某高科技公司的业务副经理,他认为即使将来拿到MBA学位,也未必意味着就是一个好人才。李先生坦言,他现在最担心的是,教育界人士将MBA教育作为一项学术教育来抓,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上。尽管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尽心尽力,在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上也相当可观,但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与国际顶尖商学院的差距还是相当大。

一个在业界广为流传的事实是,创维集团曾在全国引进了8名MBA,但一年内他们几乎都离开了创维。这样的经历使创维在今年的招聘中不得不更加谨慎,人事主管感慨地说:“MBA给我的感觉确实一般!”事实上,企业需要的是那些能做事情、有实际管理经验、有行业背景的人才,而遗憾的是很多MBA除了有一张学历证明之外,并不具备这些东西。

MBA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真正的商务经验,教材落后,教学模式不合理、门槛太低;许多学校将之视为敛钱之道;而对于学员,大多视之为取得研究生文凭的好平台;同时期望与实际的落差市场太大,工作要价太高等等,最终导致这个本该得到社会认可的MBA文凭大大缩水。

透视教育模式

看病还需先把脉,要探究MBA的中国积弊也不太难。国内教育的许多弊病,在很多方面不利于通才式MBA的培养,首先一条就是国内教育清规戒律过多,十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而国外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更注重于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个性,特别是创造性的培养。

中国MBA教育思变 篇7

四成MBA期待薪酬“只求保住昔日薪情”

调查显示,43%的2009年MBA毕业生对自己的期待薪酬在10万~20万人民币这个区间。30%的MBA则选择了20万~30万人民币这个范围,而只有不到30%的受访者对自己的期待薪酬超过30万。

该结果不难发现2009年应届MBA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预期显得比较“务实”——因为早在2005年长江商学院的就业报告就显示其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为22.7万元,增幅为2004年的135%;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5年就业报告则显示“111名MBA2003级的学员中,96%的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三个月内找到工作。年收入平均值25.6406万元。”最为惊人的是。前程无忧薪酬调查部2008年曾发布过一份调查,称“MBA平均年薪在101.2万元前后,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2%”。

《职场》杂志经过客观调查认为“2008年中国MBA年薪过百万”的说法有不实嫌疑。《福布斯》中文版曾针对全国45所在2001年有毕业生的商学院进行了调查,得到“2001年全日制MBA毕业生平均年薪13.7万元”,还有几个数字则来自中华英才网的调查,“2005年中国MBA学员平均年薪为10.8万元,2006年为10.2万元,2007上半年情况则是平均薪酬为16.6万元。”

从这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基本上MBA的平均薪酬游走在10万到20万之间。且除了2007年上半年以外。跟此前年份相比反而有不同程度的“跌幅”。这从一方面可以看出这几年MBA就业初期的薪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趋于理性,浮动范围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另外也许因为经济危机的缘故,MBA不再谋求自己的薪酬涨幅要“与前一年相比增长多少个百分比”。从调查结果来看,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需要达到之前水平就符合预期了。

四成MBA求职不易因为“理想企业和理想岗位比往年少”

在此次接受调查的MBA毕业生中,有74%的人认为今年找工作“难”,其中25%的MBA认为其程度是“很难”及“非常难”。而受访者中有41%认为这个“难”里面最“不易”的是“理想企业和岗位比往年少”,中欧2009年的一位毕业生表示,“在最终确定自己的工作意向前已经拿到了7个Offer,但不是企业规模太小就是岗位不太合适,再不然就是薪酬太低,总之与去年自己学院毕业的师哥师姐相比有不小的落差。”除了理想企业和岗位比往年少外,还有38%的受访者认为“薪酬福利职位达不到往年标准”,32%的人认为“同一岗位竞争对手太多”。

近四成MBA薪酬与入学前相比几乎没有增长

一个值得重视的结果是,有37%的应届MBA毕业生现在拿到的薪酬“与入学前相比几乎没有增长”,其中甚至有8%的人拿到的薪酬与之前相比“反而下降了”。此外。37%的MBA薪酬与此前相比有50%以内的增长。这与2005年智联招聘对此的调查数据“根据对国内主要商学院的调查综合分析,MBA毕业后的薪酬与就读前相比,平均增幅达50%以上。”相比,2009年的MBA薪酬有非常明显的“缩水”迹象。

根据调查的另一个数据来看,MBA毕业生入读前的薪酬51%的人在5000元以下,21%的人在5000元~8000元的范围。那么也就是说有37%的毕业生薪酬幅度维持“原判”,而有37%的人薪酬“封顶”范围区间在7500元~12000元之间。

而因为经济危机,很多工作人选择了读MBA的方式充电,有媒体发布数据“2009年全国MBA报考人数约有超过20%的增长,而个别学校更是翻番。与招生火爆对应,各高校的MBA学费也有不小的涨幅。最高的涨了12万元。”而现在很多商学院的学费动辄就在10万以上,这不由地让人担心:以前商学院所标榜的“两年学费一年打平”对今年的MBA就业行情来看要如何实现?

2009年MBA毕业生就业心态呈两极分化

今年的MBA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到一个月就拿到第一个Offer的人占调查总数的28%,与此相对的是有20%的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拿到Offer,也许光看这两个差距比较接近的数据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到MBA的就业心理走向。

数据显示,36%的MBA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是“顺其自然,按自己的原计划去找工作”,而此外34%的MBA的心态则相反,他们的想法是“就业行情不好,必须降低各方面的就业期望,赶紧找到一份工作”。如果眼下他们手中只握着不太符合期望值的Offer,33%的人会选择“宁缺毋滥,等待下一次机会”,52%的人则选择“先去工作,再寻找其他机会”。

这三组调查数据足以看出今年MBA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市场即便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波及也会在很快的时间内出现回暖,所以不要太屈就,可以慢慢找,前方总会有好工作。另一部分人则觉得不是挑三拣四的时机,先保住一个就业位置比什么都强,危机一来“疯满楼”,赶紧降低各方面期望和要求,找到“驴”之后再找“马”吧。

七成MBA获得面试机会的次数至少为其投出简历份数的六分之一

调查显示,50%的应届MBA毕业生在求职期间总共投出的简历数量不到10份,还有24%的MBA投出的简历数量在30份以下。拿这个数据和另外一个数据“58%的受访者获得了5次以下的面试机会”相比较可以发现,基本上MBA投出的简历“命中率”较高。74%的受访者可以得到的面试机会至少占投出简历分数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说超过7成的MBA每投出6份简历,便会获得其中一家公司的面试机会。

上一篇:初三学业成就的自我评价下一篇:扶贫挂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