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推荐8篇)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篇1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换一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在,其适合与否,总有社会这部不断前行的机车来选择或淘汰。由换一种眼光看历史,想到如何换一种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件?或许,在以历史,以生活事件为主干,以教育,以数学为辅线,各自构建起一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网,是一种转换角度转换眼光的方式。

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能够成功?

因为有着位于教育先列的教授们所指导,还有着以北师大为代表的相当数量的爱国青年在影响着,实践着。

由新文化运动想起如今所提倡以“尊重个性与自由”的启蒙运动,在那时就提出的“平等、自由、博爱”为何没有真正实现?相隔近一百年的今天,以解放个性为目的文化启蒙运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吗?

3对康有为,陈独秀等的认识改变。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篇2

“钱学森之问”不是问大学, 而是问社会

教育再好, 还需要社会提供发展的空间。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更多是要问社会, 而不要仅仅问大学。

中国现在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在全国各地媒体和我们日常言谈中, 教育是最容易受到批评的。这就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 一方面大家都在讲素质教育, 但另一方面又觉得素质教育行不通。一方面减负讲了多少年, 甚至教育部也发了文, 但是负减得了吗?

2009年, 上海参加了每三年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 (PISA) , 结果排名全球第一, 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震惊。2012年第二次的测试结果出来, 上海又是第一名。如果说第一次测试有一定的偶然性, 第二次总不能再说是偶然的吧!这个测试不是上海自己搞的, 是国际组织派人到上海来做的, 而且测试的对象是随机抽样, 包括最差的学校, 是一个全面的测试。测试的标准是公开的, 至今没有听到多少批评。我们一直在赞扬人家的教育怎么好, 但奥巴马在美国说中国的教育搞得好, 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差?为什么我们培养的人在国内发挥不了作用, 但到了国外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杨振宁、李政道在西南联大读本科, 在美国读研究生和从事研究, 得诺贝尔奖主要归功于在美国受的教育。同样在西南联大打好了基础, 留在国内读研究生并继续从事研究的人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奖, 而且到现在还没有突破呢?这也要问大学吗?我不是为大学推卸责任, 但说明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大学里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所谓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不是问大学, 而是问社会, 我想钱学森本人心里也很明白。他是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 但他公开发表的言论中并没有什么具体地肯定他在交大受的教育与他所取得成就的关系。他很幸运, 当初中美关系非常好, 所以他可以进入美国最尖端的军用部门。不管他是否加入了或者加入过美国国籍, 却享受着美国的国民待遇。如果是在1950年代的麦卡锡时代或者中美对抗的时代, 他能有这样的机会吗?根本不可能。钱学森回国之后, 国家也为他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期间, 他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得到了保证。与钱学森差不多同时回国的科学家中, 有的同样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是“两弹一箭功臣”。但也有人受到迫害打击。还有像邓稼先, 才华不在杨振宁、李政道之下, 起点也不低, 为国家的贡献足以与钱学森相提并论, 却因保密需要长期不为外界所知, 又没有能像钱学森那样安享天年。可见教育再好, 还需要社会提供发展的空间。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更多是要问社会, 而不要仅仅问大学。

社会不能过度干涉教育

片面要求社会公正一定要由学校来体现, 根本不尊重教学的规律, 让教育承担不应该承担的任务, 那么中国的教育是办不好的。

教学是人对人的艺术, 是因人而异、因校而异的。世界上的一些名校, 往往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规矩, 社会用不着去干涉, 学校如果什么都被社会干涉, 那这个学校是办不好的。现在我们校长规定学生不许带手机, 马上报纸就要讨论。实际上只要家长、学生签字同意, 不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 学校就可以做, 形成自己的传统。

韩国到现在为止, 还允许老师体罚学生, 一般是打到初中, 高中就不打了。日本规定, 幼儿园、小学、初中, 哪怕是冬天, 女孩子一律穿短裙, 男孩子穿短裤。到高中, 才可以穿长裙、长裤。我看小孩子的小腿都冻得发紫, 规规矩矩还站在那里, 这些都是有规定的。当然, 国情不同, 我们不应也不必生搬硬套, 但至少要尊重教育规律, 允许学校、教师在不违背法律和教育方针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而现在, 学校禁用手机, 马上会引发轩然大波, 引起媒体的普遍批评。学生考试作弊被学校开除, 法院却判学校违法。北京某大学一年当了8次被告, 全部输掉, 因为法院认为原告都是学生或家长, 属弱势群体。中学不敢组织学生春游, 除非家长签下免责承诺。小学教师下课后会看着学生, 不许奔跑嬉闹, 怕万一引起伤害事故担不了责任。甚至连社会上的人跑到大学自杀, 学校也脱不了干系。

片面要求社会公正一定要由学校来体现, 根本不尊重教学的规律, 让教育承担不应该承担的任务, 那么中国的教育是办不好的。

义务教育需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如果我们的义务制教育是一流的, 那么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就能处在基本相同的起跑线上

首先, 学校的公正要靠政府。义务制教育是强制的, 孩子到了规定的年龄, 家长或者监护人就必须要送孩子上学, 在美国, 如果孩子不上学是要申请的。义务制教育对政府也是强制的, 政府必须要保证孩子有这样的机会, 比如说这个孩子家离学校很远, 那么就要提供交通工具或者住宿。

教育部早就宣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了, 我说应该公布国家义务教育最低标准, 多少孩子要配一个教师, 餐厅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公布之后让我们看有没有做到。像美国、日本, 穷乡僻壤的学校和城市的没有多大的差别, 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但是基本设施都是有的。2001年初我在中国南极长城站时, 参观了毗邻的智利弗雷总统考察站的小学。这所小学只有十几位学生, 但有两位由国家派来的专职教师, 配了好几台电脑, 还开通了互联网, 学生们每年还能回国参加活动。当时得知, 有两位学生即将升中学了, 政府已决定再派一名老师, 同时确定由一位有专业学位的考察队员兼任物理教师。

我们说要办世界一流大学, 这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但是如果说要办成世界一流的义务制教育, 绝对可以做到。像上海那样, 义务教育的质量已经是世界一流了, 只要在硬件设施上都能达到先进, 在地区、城乡之间做到均衡, 那就是世界一流的义务制教育。即使是现在最贫穷落后的地区, 只要中央下决心调动全国的力量, 也不难使每一座小学、中学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师资数量或质量不够, 既可在本地培训, 也可以从外地招聘或从发达地区派教师轮流服务。如果我们的义务制教育是一流的, 那么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就处在基本相同的起跑线上, 今后能不能上大学、如何选择职业, 就靠你自己了。

任何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高, 任何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 前提都是从小的家庭教育。根据我个人的体会, 很多规矩、规范, 涉及信仰的某种行为, 最关键的是从小灌输, 习惯成自然。到了大学甚至是高中就来不及了, 或者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例如一个人不能撒谎, 就是一种习惯, 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 不需要讲太多的道理。而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撒谎的习惯, 长大了是很难纠正的。你告诉他不能撒谎, 他会说撒谎的人很多, 为什么我不能, 甚至根本不相信世界上还有不撒谎的人。

现在的家庭教育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的问题?根子就是他们的父母甚至是祖父母从小就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 将一些全人类都普遍认同的美德当作工具和手段。“文革”期间我当中学教师, 眼看我的学生变得开口国骂闭口“沪骂”, 老师处于被批判斗争的处境而无能为力, 还得昧着良心赞扬“革命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12页) 小将造反有理”。我们私下感叹:将来等到这些学生为人父母, 成为国家栋梁, 他们如何教育子女, 管理国家?

教师的作用能否发挥, 结果也不同。以往中国人普遍崇拜“天地君亲师”, 老师的地位很高。“文革”前, 我当教师时不满20岁, 到学生家去访问, 有的家长还以为是他哥哥的同学。但一旦知道我是老师, 立即非常客气, 有的家长年龄可当我父母, 但对我十分尊重。如果家长的说法、要求与教师不同, 学生就会理直气壮予以拒绝:“是老师说的。”家长就会让步:“当然听老师的。”但现在, 老师在家长心目中处于什么地位呢?一方面有些老师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从教幼儿园开始就接受家长送的购物卡和礼物, 千方百计利用家长资源;另一方面, 不少家长以为只要有钱有势就要左右老师, 他们怎么会将老师当作孩子的行为楷模和灵魂导师?

其次, 义务教育要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果做到这一点, 就能纠正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现在强调不输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不是将责任交给每一个家庭, 因为家庭做不到, 但是至少进入学校, 孩子们要在同一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 往往就在义务制教育阶段, 所以大家拼命地往名校挤。国家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不是创造一个一个所谓的教育奇迹, 我很奇怪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跑到人大附中这样的学校去, 为什么不能到一般的学校, 或者是比较贫困的学校?难道还要花更多的钱制造一个个远远脱离中国实际的超级学校吗?如果一个国家不从基础教育开始, 不是通过政府做到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 不是使孩子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 那么今后我们怎么保证这个国家稳定的发展?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篇3

【关键词】《中国教师教学手册》;读后感;教学方法

通过读这本书,我认识了许多语文特级教师,作为一名10多年教龄的教师,读着这些大家先进的教育事迹,除了佩服他们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高尚的道德品质、迷人的人格魅力以外,更多的是反思和惭愧。下面联系自己的工作具体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效与减负

(一)用自己的一生来备课

备课,要备“活”教材,备出新意和深意。备“足”学生,重新做回学生。“真”备方法,“精”备习题。“活”“足”“真”“精”这些字不断地充斥着我的字眼。不钻研教材是不可能上好课的,对于所有有良知的教师来说这是常识,然而现实中并非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觉悟。联系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曾经我也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只不过教学生认几个字,写几个词,背几篇课文而已,至于其他诸如阅读写作之类,完全靠学生的天分。面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有时不知所措,而又不愿探索。分析一下自身的原因还在于讨厌钻研,害怕吃苦,缺乏最基本的师德。平时没有主动阅读专业书籍和儿童读物的习惯,也很少静下心来阅读,教育理论、观点缺乏。事实上高效课堂需要高效备课。“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传承”是备课的价值延伸。当我读到“一套备课其实就是教师的一份财富,不应该随意丢弃,而应该很好地传承下去。”这句时,我感到不安与羞愧。我们现在使用的都是蓝本式备课,都是电子教案,不过这样的教案有几篇是真正大家在一起钻研并商讨后拿出来的,还有这样的教案拿出来后,我们也只是在打印好的教案中二次备课,上完课顶多写个反思就放一边了。没有再一次将课堂上的启发和顿悟、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典型问题在电子教案中进行修改,使备课不断精益求精,这样的教案才能反复使用,从而发挥它更大的价值。

(二)信任学生,大胆开放课堂,让学生有更大的主动学习空间

高效课堂,需要精彩的导入,精心讲授,用心的引导,精彩的对话,巧妙的调控,圆满的结课。传统的语文课堂,我们往往循规蹈矩,教学设计面面俱到,学生只能按我们设计好的“圈套”去思考问题,不越“雷池”半步,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阻止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挥。现在我们强调生本课堂,学生桌子是拉开了,但是上课形式是不是灵活了,学生是不是活动开来了?还得打个问号。看了孙建锋老师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和于永正老师的《狐假虎威》的教学案例,我想开放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淡化老师面面俱到的切香肠似的分析,优化课堂的知识结构和时间分配,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质疑部难解读文本。语文课堂上,学生可根据自己自学的程度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可利用课本上的单元提示、预习提示、课后练习、手中资料、自己的人生体验来理解课文,甚至有权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我做了一些尝试。如我在教《九色鹿》这一课时,学生希望由他们自己登台表演这个故事。同学们在黑板上画了景色秀丽的大森林,准备了头饰,表演者身临其境,表演得惟妙惟肖,这个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对于文中出现的人物,他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二、兴趣与减负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之一。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我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开学一段时间后,我给每一组发了一本作文漂流本,每天由一名学生来写一篇作文,第二天由本组另一名同学带回去写作文,这个同学必须阅读前一天同学的作文,写上评语,并让自己的家长给同组同学写上评语,老师再给同学写上评语。一本漂流本可以漂到任何一位同学家中,大家都是读者,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我也适时的让学生朗读自己的大作,特别好的文章都张贴在教师里展示,我还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发到我的QQ邮箱,展示在老师的博客里,学生兴致很高。学生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便积淀大量的写作素材,提高了作文能力。农村孩子的课外学习渠道并不宽泛,阅读面不广制约着学生的语文学习,针对这一现状,我就引导学生主动捕捉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所获得的信息特别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搜集同学们所订阅的报刊杂志上的美文,主动挤出时间去阅读一些名篇名著,并坚持不懈地做好读书笔记。我们班的读书笔记分为四五部分,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我的感想,我生活中的故事,家长评价,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我定期抽查定期总结,并且每周在班上开设两节美文欣赏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文在班上交流,并作点评。在班级黑板报上分小组展示,集中展示大家的读书笔记,对于做得好的给予表扬或适当物质奖励,获得老师的一份礼物。这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主动关注社会、广泛阅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最后我想引用最近非常热的一部电影《匆匆那年》里面的一句经典话语:“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匆匆十多年,又有多少个十年,错过了无法回从前,珍惜现在,珍惜当下,时刻用心准备着,真正达教学之真境,得教学之真功。

《中国传统教育》读后感 篇4

一、“性近习远”与“庶富教”

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近习远”。“性”类似于今天所谓遗传素质;“习”是指因习染而成为习惯的意思。孔子指出因为环境不同就有“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的差别。“性近习远”指出了人先天禀赋的平等、遗传素质的可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因为人性仅是相近孔子提醒人们在教育中要充分注意个体的差异性。

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孔子提出“庶富教”的主张。孔子指出“富”是“教”的基础;同时“教”又是提高人口素质和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的条件。孔子把庶、富视为立国之本。“庶、富、教”的思想不仅说明三者的关系而且充分体现出儒家重教的重要思想。

二、君子与“智、仁、勇”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篇5

万怡宸 “略论中国教育学”分为三节。第一节从历史的和比较的角度说明中西教育的本质区别及中国近代教育受西方影响而变化的不足之处;第二节聚焦中国教育精神底里,指出“中国教育主要在教人如何好好做一人”,“家庭国家社会教育,主要在性情上。学校教育则在教其性情外,又需教其各人之才智”; 第三节则从中西思维发展有“明体”与“达用”的侧重不同,比较说明中国传统教育之“会通和合”与重德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第一节——中西教育意义的差异

钱先生认为西方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偏重“达用”,意义仅为功利;而中国教育则是“以德性教育为基本,亦以德性教育为归宿”,旨在教人为人。他认为教育是文化体系中一个主要项目,而中西方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具体反映。

从文化基本气质看,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突出“用”的东西,而是强调自我超越,心灵境界的自我发展,如儒家的“学”,是“为己之学”,但这里的为“我己”,不是为自己所用而“学”,而是为了达到心灵境界的成熟而学。所以中国教育“既非宗教,又非为谋生之职业。而与人之为人,即人生之全部,又得密切相配合”。

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教育是为了发展自我相对,西方文化深受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强调教育要有实用性,“为传播知识与训练职业”,重视发现的结果,而这个探索过程当中的“人”只是一种工具。这样就造成为学的一个病症,即“学为主而人为从”。学问可不依赖于人而存在,而人只是发现外在事物中“真理”的工具。“因此学与学问,分疆分道,而待人以各不同的方法,各走各路,而形成为各种学问之专家„„循至除却其所学,乃不见其人之存在”。学问的分疆而治,造就出大量的专家来,但如此以来,就只见其学,不见其人,人的本身反倒淹没在外在的知识海洋中了。而学问的分支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每一人只附着于每一学,而又是附着于每一学之分支小节上皓首腐心”,这样就造成为学的又一个病症,即“学问上的分工愈细,而从事于学的人,则奔驰日远,隔别日疏,甚至人与人之间不相知”。人成了学问的工具和附庸,把人生意义地位约束了。全人生只成为功利的、唯物的。由庄子“道术为天下裂”,钱先生感慨:“今天世界的道术,则全为人人各自营生与牟利,于是职业分裂。”然而,“德性一观念,似乎极少人注意。职业为上,德性为下,德性亦随职业而分裂。”

人生的意义应该在于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崇高,而不应该仅为功利,教育的宗旨也不该把人培养成功利性的工具。故钱穆先生认为,“中国观念则不同。中国人似乎很早便认为学只为人而有,一切学之主要功用在于完成人,人的本身则别有存在,此一存在则自有其理想与目的。即是说,人必该成为如何样的一个人,而其从事于学,则只为追求此理想、到达此目的之一种手段与工具。

人进行学问研究也只是为了完成自身,非为功利之获得,而为道德之进境,故“中国教育则在教人为人。天生人,乃一自然人。人类自有理想,乃教人求为一文化人、理想人。”

中国传统教育的最高宗旨在教人学为人,尤其是儒家理念全在于此,“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教育即负起了其他民族所有宗教的责任。儒家教义,主要在教人如何为人。亦可说儒教乃是一种人道教,或说是一种人文教,只要是一人,都该受此教。”此项教育的主要意义,并不专为传授知识,更不专为训练职业,亦不专为幼年、青年乃至中年以下人而设。此项教育的主要对象,乃为全社会,亦可说为全人类。中国传统教育面向的是整个人生和整个人类,器量与格局非西方教育只对一物一国负责可比。谓中国教育为人生教育或德性教育者即在于此。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篇6

我只谈谈发生在我身上的教育,茫茫个案中的一个。

1978年末,我出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家庭,那一年,中国改革开放启程的号角也同时吹响。6岁时,我成了村里第一个幼儿园的第一批孩子中的一个。8岁时,我就读村完小,校内的老师普通话不标准,校舍是苏式的一层平房,红绿电线裸露在教室的墙壁上,记忆中那个黑黄的灯泡从来就没有亮过。简陋的木制课桌和凳子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总是放不平。雨天里,教室的课桌凳永远是排不整齐的,因为我们和课桌都要为漏雨的屋顶腾让地方。冬天来了,老师会让我们募捐白色塑料薄膜,用来封住没有玻璃的窗子。我还记得,那斑驳的黑板,老师想写几个粉笔字,还总要找个合适地方……

描写到这里,我感叹:我们太穷了。记忆中,那个时候的“时针”已指向了1990年。

,我自己的孩子出生了。当我已为人母,我会强烈地感受到良好教育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性。我理解的良好教育环境是什么?有好的学堂、好的老师,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去学习琴棋书画等,不求多,但一定是投其所好,择优选学。我作为母亲,不图孩子将来成为大师,但只求他在儿时和以后的成长期里能汲取更多的知识,而这些在我的儿时,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纪录片中,有描述现今中国的家长让孩子学英语、学书画、学琴棋、学珠算,我也很有感触。有专家指出这是教育乱象,过早地让孩子学习这些,是对孩子摧残。又称中国孩子的终极目标是清华、是北大,是中国教育形成的悲哀……

我以为专家的.这些评价也并非全面。三四十年前国家依然一贫如洗,三四十年前的孩子在今天多半已成为孩子的家长,他们让孩子多学一些知识,也没错啊!让北大、清华成为孩子奋斗的目标有错吗?而显然,进北大、清华也只是国内极少数的学生才进得了的,自知之明的学生与家长们也自然都会有各自的理想目标。

拿我们的教育现状与发达国家去比,假如把它作为前进的衡量标准去研究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拿他国的教育现状来评击自己,可是不准确的事。首先,两国的历史渊源不同,文化基础不同,发展进程不同,自然教育前进的步伐就不同,我们的教育走到今天,有人说,已到了十字路口,迫切需要改革,那么我们能改变多少,怎样改变,真正的问题找到了吗?

国家在大的改革中也曾走过弯路,但我们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一路摸爬滚打,但我们终究是在前进,我们依然昂首屹立在世界之东方。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篇7

瞿同祖先生认为, 法律是社会的产物, 它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中国古代法律表现出家族是社会的细胞, 个人从属于家族, 维护家族的稳定需要强大的父权等基本特质。社会是扩大化的家族, 因此维护家族秩序就是保持社会稳定, 维护父权就是巩固君权。而父权的取得及巩固则基于血缘上的亲疏。个人是血缘所编织的巨大网络上的一个节点, 人与人之间的义务关系也以掩映在身份背后的血缘关系来评定。血缘既是家族团结的根基, 也是社会稳定的平衡器。故而, 血缘关系的明晰十分重要, 一切混淆血统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血统混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性关系的紊乱, 因此古人很早便将“奸非罪”入法, 并在道德与法律上基于双重否定评价。

一、与身份交融的奸非罪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根据犯罪主体身份的不同, 将奸非罪归纳为三个类型:亲属间的奸非罪、良贱间的奸非罪以及主奴间的奸非罪。

(一) 亲属间的奸非罪

性的禁忌在父系家族团体以内是非常严格, 同时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和血亲的配偶。历代法律对于这种乱伦行为处分极重。这种以乱伦称之的奸非罪, 具体又可分为:奸缌麻以上亲及缌麻以上亲之妻、奸小功以上亲、奸期亲以及与外姻通奸。前三者在范围上越来越小, 在血缘上越来越近, 在处罚上越来越重。而与外姻通奸则附属于前三者, 与姻亲的远近取决于与姻亲配偶的血缘上的亲疏。

(二) 良贱间的奸非罪

因社会地位的不同, 法律给予的评价也有所区别。历代关于奸非罪法律条文背后的原则都可以用“奴奸良人者较常人相奸为重, 良奸贱者则较常人相奸为轻”来概括。良贱间通婚本已明令禁止, 而此二阶级间通婚以外的性关系, 则更在严格禁止及惩罚之列。

(三) 主奴间的奸非罪

主奴间的奸非罪与良贱间的奸非罪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奴本是属于主可以任意处分的财产, 则男主对于女婢之性的要求自无足为怪, 有时甚至及于部曲妻和雇工人妻。当然女主被排除在这一权利之外, 此种现象在古代男权社会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若是奴奸主则是不可容忍的重罪, 不仅对男奴处以严厉的刑罚, 就是对女主也要施以惩罚。实际上, 良贱间的奸非罪和主奴间的奸非罪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叠之处。对奸非罪三种形态的评价是以常人相奸为基准的, 其中高低之分取决于奸非罪主体之身份。

二、奸非罪的历史梳理

人类社会早期, 并没有关于性犯罪的规范。而性交的目的在于种族的繁衍。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科学的萌芽, 人类对于性交以及繁殖后代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对家庭血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性交也就随之被区分为社会所允许的与社会所不允许的。前者发展为合法性交, 而后者则演变为非法性交即奸非罪。中国早在汉律中就有对非法性交的制裁, 西汉时期将非法性交的犯罪称为奸非罪或禽兽行。南北朝时期, 《北齐律》率先明文规定亲属间相奸为“重罪十条”中的“内乱”。后来, 《开皇律》将“内乱”置于“十恶”之中, 而在《唐律疏议》中, 关于犯奸非罪的刑罚的法律规定更加翔实。此后, 除元朝《大元通制》采用专节规定奸非的方式外, 宋、明、清各朝法典均采取了对非法性交设置内乱罪和奸非罪的立法方式, 强奸则属于奸非罪的一种。

奸非罪入法, 法条的具体化规范化体系化, 惩罚的严厉性等都反映了古人对于不合规范的性交的严格限制。而对其限制不仅仅出于礼教的要求, 更根本的则是出于保持血缘纯洁的需要。

三、奸非罪之中的“奸”

人类自诞生开始, 便有男女两性之分。而两性之间的交媾既是人类性欲本能的释放, 也是繁衍后代所必经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这种先天的交媾规范化即成立婚姻, 而不符合规范的男女交媾则被称为“奸”。而奸非罪就是指构成犯罪的婚外性行为。

起源最早的社会制度是婚姻制度。蔡枢衡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刑法史》中曾提到, 结婚和奸淫本是一件事的两方面:有了婚姻制度, 就会有破坏婚姻制度的奸淫现象。……在血亲相互间有了尊卑长幼之分后, 奸淫也因双方行辈关系而异其名称。由此可见婚姻制度的产生既是对男女性行为的一种规范, 也是对“奸非”的排斥。而《礼记昏义》中, “昏礼者, 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也, 故君子重之”更是将婚姻与“奸非”的区别说的一清二楚, “奸非”只是两性的交往, 既非“将合二姓之好”, 也不能名正言顺的“事宗庙”、“继后世”。

四、奸非罪的文化解释

将文化视为一个符号学的概念, 则文化就是人们自己编织并且生活于其中的所谓“意义之网”。而奸非罪作为中国古代法律规范之一, 不仅仅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和手段, 同时也是社会价值追求的某种体现, 是传达某种文化意义的符号。法律由人所创造, 而人对于世界的反应必得通过文化这一中介。因此对奸非罪的文化解释就是要追问法律这样安排的“根据”。

法律作为中国社会之一维, 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小雅广义》曰:“男女不以义交谓之淫。”《周礼司刑》疏云:“以义交, 谓依六礼而婚者。”这些儒家经典极为明确的表达了婚内的性行为是“义交”, 婚外的性行为是“不义交”的观念。既然性行为被贴上了“义”与“不义”的标签, 那么它也就不再是男女两性之间的私行为, 而是关乎社会道德秩序的公行为。性行为的去私化, 给法律对它的干预提供了理直气壮的借口。

儒家文化的核心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是“仁”, 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看则是“礼”。“仁者爱人”此处的“仁”要求有差别的爱人。“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克己复礼”, 此中之“礼”则是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 此规范也不是对于任何人都平等适用的, 因为亲疏贵贱的不同, 礼的仪式以及内涵也不一样。而差别、亲疏的界定, 则要诉诸于血缘的亲疏远近。因此对血缘的辨别无疑是实现“仁”、“礼”进而达至人类秩序与自然秩序相和谐的一大前提。所以一切扰乱血缘的行为都堵塞了通向“仁”与“礼”的康庄大道, 是不可容忍的也是不可饶恕的。

此外, 儒家也格外重视“祀”。《左传》上说:“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礼记祭统》:“凡治人之道, 莫急于礼;礼有五经, 莫重于祭”。前者将“祀”看成是国家统治之根基, 而后者则表明“祭”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维系血族团体的纽带, 同时又是对国家组织的强化。因而祭祀在国与家的层面上同等重要。国仅仅是家的扩大化, 祭祀理顺了家族之中的血缘关系, 维护了家族团结, 也使得祖先有了血食从而降下庇佑, 继而也就调和了国之中的诸种矛盾。但是祭祀有着严格的要求, 其中一条便是对血缘的限制, 只有与祖先血脉一致, 方可得到祖先的认可。由此可见血缘在祭祀中也发挥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儒家文化对“仁”、“礼”、“祭”以及“祀”的重视, 最终都可以归结于对血缘的重视。既然血缘纯洁如此重要, 那么混淆血缘关系的一切行为自然无立足之地。奸非罪作为该行为之一端, 当然的被严厉禁止。

摘要: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 从社会学角度, 精炼的阐述了自汉至清的两千余年间中国封建法律的演变, 详细的介绍了中国社会的家族、婚姻、阶级、巫术、宗教以及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 进而解释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有着直系血缘关系的奸非罪为探讨对象, 通过对奸非罪的简单厘定梳理, 以资揭开古代中国性犯罪神秘面纱的一角。

关键词:奸非罪,血缘,奸,儒家文化

参考文献

[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 2013.

[2]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3]李拥军.掀开法律的男权主义面纱-对中国当代性犯罪立法的文化解读与批判[J].西北政法学院院报, 2007.1.

[4]朱声敏.比较与启示:对古今奸淫罪立法的审视[J].福建法学, 2002.4.

[5]梅因.古代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1.

误读美国教育:中国英才教育批判 篇8

7月19日至8月1日,作为此项目的第一批赴美考察团,由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山西等地的78位优秀校长、教师组成的教育考察团,在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刘彭芝校长率领下,赴美国芝加哥、波士顿、华盛顿考察,访问美国最优秀的公立私立高中。

在考察回国的飞机上,考察团成员程红兵难掩激动与焦虑,动手写作这篇文章,并第一时间发给本刊。其中的观点有点“刺耳”,但这样“不同的声音”,或许能给中国教育带来不一样的反思和启示。

只有深入到美国的学校中去,我们才会陡然惊觉,过去对美国教育的一些看法,都是片面的、主观臆断的,是对美国教育的误读。

我们以为美国的基础教育还在为基本的阅读能力、計算能力不过关发愁,并不关注英才教育,因此会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总统令。

我们以为美国的基础教育总体质量不行,比如 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美国学生的阅读能力、计算能力、科学能力排在中下游,只是因为美国的高等教育比我们的强,所以美国科技发达。

我们以为美国的基础教育都是杜威的“生活即教育”,在玩中学,轻轻松松上学去,基本没有负担。

我们以为美国的基础教育特别不重视学科教学,他们的学科教学远远不及我们,不及我们深,不及我们广,不及我们扎实。

我们以为美国的科技教育成功一定是政府投入的资金雄厚,所以要搞精英教育一定要由政府投入相当多的经费。

2011年7月28日上午,我们访问了美国的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一切颠覆了以往我们自以为是的错误认识,反思中国基础教育中的英才教育,即以前叫重点中学、今天叫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教育,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

我们到访的是一个以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学校就坐落在马路边,与所有美国学校一样,学校没有围墙,在紧靠马路的地方,有一个学生设计的雕塑,是由两个圆形、两个三角形、几个方块、一个人组成的不锈钢雕塑,作为学校的纪念碑,代表教师帮助学生开启科学大门,象征着这个学校的办学宗旨。

这所学校是美国国家创办的4所科技高中之一,始建于1985年,2007年被美国《新闻周刊》列为美国最好的精英型公立高中,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所做的“美国100所最佳公立高中排名”中,连续3年位列榜首。一所只有25年历史的公立学校,获得如此殊荣,的确有其不同凡响的做法。

校长伊万·格雷泽接待我们,这是一位年轻的校长,看上去也就40岁出头,虽然背有点驼,但仍显得健壮、英俊,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这所学校是如何培养科学技术的精英人才的。然后是学校的校长助理、各学科优秀教师向我们介绍学科教学、课题研究,最后由一个高三年级学生带我们参观学校。

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一共4个年级,从九年级到十二年级,学生从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主要是来自北弗吉尼亚州的优秀学生。学校属于弗吉尼亚州,是“磁铁石学校”,即有专长的学校。美国的“磁铁石学校”是在办学过程中有非常鲜明的特色课程的学校,因为可以吸收其他学校的学生来选修他们的一些课程,因而有这一称呼。一般公立学校的选修课必须达到20至30人以上才能开设,“磁铁石学校”可以聚集当地周边学校的学生,每周一起上半天的课。美国的“磁铁石学校”不仅有科技特色学校,而且也有文科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磁铁石学校”常常与相关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大学、社会团体密切合作。

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办学宗旨是:特别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包括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好奇心、社会责任感。学校的办学理念贯穿在学校课程之中,学校提供充满挑战性的课程,各个学科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是建立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的。

暑假学校:独特的招生育人模式

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教育从暑假学校就开始了,暑假学校招收一些想报考这所高中的初中学生。在这里,每个学生每次交200美元,就可以参加这所学校的科技课程,这些科技课程都是动手动脑的,比如物理学科,从加工材料做起,锯、剪、焊、接、电脑编程等,基本功就在这里学会,短短的暑假学校期间,学生学会了许多技能。暑假学校的科技课程非常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科学,比如以电视连续剧《解密》为话题,让学生参与破解一个个有趣的科学秘密,在破解秘密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科学兴趣、研究兴趣。暑假学校针对学生的需求开设课程,学校将参加暑假学校的学生分成若干个组,要求学生提问题,同时给每个学生阅读材料,放相关电影,高年级带低年级学生讨论问题,然后每个小组集中向学校提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科技化的时代如何保持个性、创造性?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投票,选出最受学生关注的问题,学校针对问题设计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在整个暑假学校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志趣爱好、能力水平、情商、智商以及责任意识、合作能力,教师都可以真真切切地观察到,学校因此可以在这些初中学生里发现一些好苗子,介入早期的培养。

为了更广泛地发现人才,每年招生由这所学校自己组织考试,选拔一些科技方面有志趣、有特长的学生,报考的人很多,每年的录取率就在20%左右。这些少数科技精英,进入学校之后,就开始了科学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培养。

大学先修:比我们更广更深的科技课程

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课程设置重视基础、突出科技、文理并重。科技、工程、数学学科实力非常雄厚。除了理科课程,还有丰富的文科课程、体育艺术课程。学校特别注意文科理科结合,英语、数学、历史(包括各种历史,如美国历史、科技历史等)是每年的必修课程,教师重视教会学生用理科的方法解决文科问题。

主体课程有必选课,首先是数学,学生每一年必选数学,必选微积分。80%学生在修完微积分之后会选修高等数学。学生至少要选修1年的电脑课程,大部分学生还会选数学建模、电脑编程、人工智能等。英语和社会也是主体课程,学生必须选修4年的英语和4年的社会课程。学生必须选修3年的外语,主要有汉语、德语、法语、拉丁语、西班牙语等供学生选择。学生还必须选修两年的体育课、1年的艺术课。科技课程每年有所侧重,九年级学生学生物,十年级学化学,十一年级学物理,十二年级学地球物理。

学校课程设置当中一大特色就是九年级新生要学习复合型课程,即生物、英语、技术3门课的复合。技术课指的是动手实验、计算机、焊接等实用技术。3门学科之间是有关联的,相关学科教师一起备课,把一年的计划设计好,根据教材设定主题,3门课的教师一起上课,指导学生,如环保主题,生物教师带学生看样本,指导学生研究基本原理;英语教师指导学生看文章,帮助学生提问分析;技术课老师带学生做实验,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器械。复合型课程一节课时间比较长,这样的教学除了学科综合的优势外,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团队精神。中国是班级授课,美国一般学校都是学生走班,45分钟或90分钟之后走班。学生进校之前都互相不认识,走班上课,学生没有一个团队概念,而复合型课程把学生分成几大组。该校复合型课程融合了走班制和班级授课制两种方式的优势,每一组学生都有机会相互了解,团体意识、团队精神由此建立起来。

该校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中国高中学生,比如十年级学生学化学,暑假里就提前自学了化学课程,因此开学后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大量时间,学习进度大大加快。必修课之余,有志于化学研究的学生还可以在选修课时选择大学化学课程,每个学生在某一志趣学科中所学的知识面、知识深度远远超过中国学生,不像中国学生面面俱到,人人一样。十一年级学生学物理,分为普通物理、AP(Advanced plalement,大学预修课程。编者注。)物理两种,取决于学生是否学了微积分,学了微积分,就选AP物理,一般是数学成绩好的学生选AP物理。十二年级学习地球科学,数学非常关键,很多地方要用到数学建模,使用建模的软件来进行天气预测、地震预测。虽然每年科技课程各不相同,但教师每年都要指导学生回顾一下所学过的学科,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

除了主体课程之外,还有大量的选修课程,十至十一年级学生选修AP课程的物理、化学、生物、纳米技术等课程,其他还有有机化学、神经生物学、地球生态学,等等。选修课程开设的是大学级别的课程,老师先讲授,再指导学生实验,有些课程如生物课要在户外获取大量标本进行分析。

该校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色课程——“第8节课”,这是学生自发形成的,没有学分,学生自己选择做事,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找老师,除了科技研究,还有文化活动,或者到当地小学讲授科技,或者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有些学生也可以选择找老师补课,给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度。

推动人类进步:每个学生的真研究

这所学校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每一位学生都有研究项目,最后一年都必须提供研究成果。学校积极倡导推动人类进步的科学研究,每学年学校邀请科学家来校演讲,为学生作报告,激发学生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奋斗。

学生在4年高中生活中,其科学课题研究是有系统设计的,九年级学生刚开始进入高中,先感受一下高中课程,同时要考虑自己的兴趣,思考自己的课题方向,全面规划设计自己的课程,把学校每个学年的学习和暑假学校都纳入到学时之中。如对化学有兴趣,在各个年级选修什么,暑假学校学什么,把中学、大学的课程全部考虑进去,由广到细,由浅入深,最后第4年,十二年级学生必须选择科技项目的研究课题来研究。科研项目与课程紧密相连,先有学生的兴趣,学校再设计相关课程,比如有些学生对通过电脑读取人类大脑的脑电波产生很大兴趣,学校因此建立神经科学课程,建立神经科学实验室,不少课程是建立在学生课题的基础上。

学生选择的研究项目都是真实的、立足于解决现實问题的研究,有些研究属高端前沿,因此对科学实验室的要求非常高,公立学校没有资金购买,就想办法寻求相关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大学的支持。85%的学生在学校进行研究,学校在相关单位的帮助下建立了神经科学实验室、能源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海洋生物实验室等13个高端实验室,另外有15%的学生到外面的大学、研究机构做研究。所有的学生必须自己找研究方向,学生要读大量的科学文献,读学兄学姐的研究报告,与当地科学家讨论问题,有的学生特别有灵感,能够创造自己崭新的研究项目,如有学生研究人造卫星,在课内做研究,在课外寻求社会各界给予支持,找当地人造卫星公司给予支持。学校与公司、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合作,这是学校成功的因素,公司会给学校提供很多机会,进一步推进研究项目,学生提出研究报告给公司。

学校还特别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组织各种活动,如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组织高中学生为小学生服务,周末向当地的小学生介绍科学研究,帮助小学生培养研究精神,从而使自己的学生有一种自觉的社会担当。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科学研究大会,表彰优秀成果,将优秀的作品刊登在学校的杂志上。

中美对比:我们的问题在哪里?

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外在条件并不特殊,甚至远远比不上中国的高中,特别是不像北京、上海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那么豪华、那么漂亮,但是他们在科学人才的早期培养上远远走在我们的前面,走在世界的前面,让人震撼。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不加改变的话,未来科学世界的高峰仍然是美国人的,我们很难赶上。大家知道,谁占据了科学的制高点,谁就占据了全球经济的制高点,占据了整个世界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要想在科技创新领域赶上美国,必须改变基础教育的英才培养模式,舍此,别无选择。

很少听到美国人谈论精英人才的培养,因为这个方面他们做得很好,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谈;他们最喜欢谈的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因为他们在教育均衡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千万不要误读美国基础教育,不要以为他们只重视均衡,实际上他们特别重视英才培养。

当我们在痛批英才教育、着力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时候,美国人一边号召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一边悄悄把少数英才少年紧紧抓住,对高端人才进行卓有成效的早期培养;当我们的优秀学生在拼命做题的时候,他们在动手做实验;当我们的精英高中学生仍然在为分数、高考拼搏的时候,他们在做科学研究课题;当我们的英才少年在搞奥林匹克竞赛的时候,他们在研究攻克癌症,他们在制造火箭,他们在开发新能源,他们在做火星探测器。这些年来,我们的重点高中也搞课题,但那多半是点缀;我们也搞研究性学习,但那多半是纸上谈兵;我们的学生也会写科研论文,但时常是老师帮忙,甚至是父母代劳;我们有些高中也有一些像模像样的所谓实验设施,但那多半是博物馆型的,观摩的意义大于动手的意义;我们一些职业技术学校也有一些实验设施,但很可惜,这些学生只会操作,不习惯于创造,而英才学生更是只做题,不去研究创造,不去制作具体东西,不出产品。但美国人是真抓实干,走进这里的13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是堆满了各种工具、材料和各种半成品,看似杂乱无章,但其实自然真实,他们是在做真研究,做真课题,做实实在在的科学研究,做推动人类进步的发明创造。接待我们的一个该校高三学生兴奋地告诉我们: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学生制造的火箭将于2012年春天升上太空。这样的真研究比比皆是,是他们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必修课。

他们将杜威“做中学”的思想,赫尔巴特的学科教学的思想,建构主义的研究探索体验的学习思想,把看似矛盾的各种学派教学思想全部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有效的育人方式,培养了一批批真正的科学技术人才。他们会做,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学生;他们会读,离开老师的时候,他们自学了大量学科教材、科学著作,形成了比我们的学生更加广博、更加深入的理论知识系统,为创造研究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他们会问,不断地向书本发问,向教师发问,向科学家发问,向自然和社会发问,形成了他们质疑探索的可贵精神;他们会学,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我表达,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文字、用他们亲手创造的物品表达出来。相反,我们的学生多半只会做题。

今天中国最杰出的学校尚且基本停留在应试升学的准备上,国家的创新人才从哪里培养?中国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从起步上比美国至少晚了10年(笔者认为,中国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本科,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而美国差不多是放掉了一大批中等人才、初等人才,让他们随心所欲、随行就市、顺其自然,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数学相当于中国初中二年级水平的高中生,也能够高中毕业),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大量的非学科类的选修课程),但是他們抓住了极少数高端人才,从初中开始就进入到科学素养的培养上。从初中到大学本科毕业,这个10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少保守思想、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最容易产生新创意、想象力创造力最为活跃的10年。因此,我们在提倡教育均衡的同时,也要重视少数高智商学生的发展。上海学生参加PISA测试的成绩已经证明了,我们目前的状况是,低端学生不低,高端学生不高。让高智商的学生去重复做一些低层次的试题,浪费了大好光阴,错失了开发他们科学潜质的宝贵时光,让人痛惜,让人扼腕!

这里当然有我们民族文化的问题,我们相对更加功利,更加实惠,更加注重眼前,更加看重分数,就是因为分数能给学生带来好的高校、好的专业。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不能指望即刻改变功利实惠的文化环境,但是可以改变政策,改变招生政策,对极少数高端科技人才,我们完全可以取消高考,代之以全面衡量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素养,比如可以请大学教授以集体质性考核的方式录取学生进入一流高校。要改变一种文化,首先要从改变政策做起,为什么不能解放优秀学生?为什么不能在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抓紧培养高端优秀人才?

(原载《人民教育》2011年第17期)

上一篇:园丁赞的诗歌下一篇:沙滩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