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教育的看法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中国教育的看法(精选8篇)

对中国教育的看法 篇1

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去看,高考其实是科举考试的一种延续。想当年,隋炀帝发明了科举考试,从此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科举制是一项比世袭制、征辟制及九品选官法更为进步的人才选择办法,它为贫民改变自身命运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即使到了当代,高考的最大功能也是如此。

就拿我自身来说,金氏家族世隶耕,由我辈上溯五代也找不出一个当官的或有钱的。我今天坐在这里写这篇文章,与大家探讨中国教育问题则完全是由于我当年顺利通过了中考,从而改写我的家族基因——农民变干部,戏称“跳农门”。普天下,如我等贫寒人士多矣,他们既没有有钱的爹,也没有有权的妈,如果再把最后一个改变命运的途径——高考,彻底取消了,中国社会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说不定会倒退到晋朝,出现门阀制度都有可能。

或曰:“何不进行国家体制改革?”这已经超出本篇文章的讨论范围,是一个更大更复杂的命题,不宜涉及。我这里谈论的是在目前这种国家体制下,高考是万万不能打倒的。我曾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不管你怎样诅咒考试,但我还是真心希望你参加高考之后,高考制度再取消!”这不是作秀,而是一个普通教师的真心话,因为一个普通教师的子女,是拼不过“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我们所能左右的只能是自身——尽自己所能考取更高的分数。

或曰:“何不仿效美国高考?”看来,如此提议者必定是浪漫主义者,是不切合中国实际的。以中国最好的两所学校北大清华为例,它们进行自主招生已有十余年了。试点者,试验之意,即如果进行得顺利,是会慢慢过渡到像美国高考一样进行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总得有个探索的过程,5%是北大清华刚开始进行试点自主招生时的比例。但十余载过去,教育部仍然死守着这5%的名额,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扩大为20%、50%……以至100%,从而顺利把中国的教育办成美国模式。何哉?

许多有识之士都在探讨教育公平的问题,提及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大清华的学生70%以上都是来自乡村的农民子弟。毫无疑问,他们是靠勤学苦读改变自身命运甚至整个家族命运的人。可如今这一比例已经降到20%以下。以陕西省为例,北大清华在西安三大名校(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西铁一中)共录取174人,占北大清华在陕西省录取的85%以上。城乡教育差别之大,可见一斑。我们无法统计那5%自主招生的名额又是如何分配的,但可以预想,农村学生绝对没有任何优势,单凭一个数据即可讲清这个道理,那就是自主招生时的费用,农村孩子就已经处于绝对劣势。比如到北大去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和面试,北京的孩子花费最小,因为他们不用花食宿费,交通费也少得多,而其它省市的孩子则要花交通费食宿费。这笔不菲的费用,到了农村孩子身上还会增加,因为他们离北京更远。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更加困难众所周知。

我们还可以做进一步设想,如果北大清华全部进行自主招生,并假设这些自主招生都走的是正规渠道,那到北京参加面试的孩子有几人是贫困山区的孩子?几乎没有出过远门见过大世面的孩子,他们到稍微大一点的地方都找不着北,到了北京见着面试官,会超常发挥吗?他们只会挥舞镰刀和锄头的手臂,能进行才艺表演吗?

当然,我们还有心照不宣的顾虑,那就是自主招生考试时的公平公正问题。从这一点出发,高考虽然不是最好的制度,但至少是最公平最公正的制度。我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同走进考场,在规定的时间内答规定的题目,如果我的孩子成绩好,就会被北大清华录取,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就会落榜。如此,我心里总是踏实的。考得上,是孩子付出努力的结果,考不上我死也瞑目,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如别人。这种明明白白总比不明不白的暗箱操作来得强吧。

这就奇了怪了:中国的教育是万恶的应试教育,可这个千人骂万人咒的应试教育却是中国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只能骂,不能打,至少不能打倒。看来中国教育真是走入了困境。

对中国教育的看法 篇2

1. 对我国现行《体育法》的认识

1.1 从内容的结构上看, 现有《体育法》共分为八个部分, 涵盖了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社会团体、保障条件、法律责任等几方面的内容。从总体上看, 这种内同结构所触及的面与点的集合能基本反映体育的本质。但是, 随着社会和体育的不断发展, 现有体育法律体系的弊端就显现出来, 一方面是它与我国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体系在实施当中有矛盾的地方, 或者说是体育法规与法律条文的不对称, 许多条例及规章性的东西在现实体育实践中没有操作的可行性, 造成在一些体育事件中法律责任与义务的相对混淆;另一方面, 现有《体育法》已不能完全反映体育现实, 而且体育法内涵和外延的表述也不是很完整。

1.2 从组成的内容上看, 现有《体育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就内容层次来讲, 它需要补充。表现在立法面较窄, 执法及监督、宣传的内容不完整, 而且现有《体育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新概念也不完全相符, 其实用性也不强, 况且它的大部分内容是原则性和方针性的。因此, 对于现行《体育法》而言, 许多具体条文不但有待扩充, 而且在此基础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新的内容。对于一些还不十分明了但可能出现的体育趋势我们也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 在完善中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体现。

1.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体育法》颁布以来, 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其正确的指导下, 沿着良性的道路加速地发展, 它发挥作为法律法规应有的作用。但是, 对于一部规范我国体育事业的专门领域的法律而言, 它必须对体育实践中所发生的事情有具体的限制、规范、调节和促进作用, 包括权利、责任、义务的明确, 奖罚的度量、标准的明了、实施的手段及处理的办法或者执行的限度都应该清晰。

1.4 体育事业本身是无国界的, 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 我们必须有全球的观念, 也就是说有些体育规范该与国际接轨的一面,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对体育的理解上, 它已不完全停留在狭义的体育概念上;另外再在内容的表述上, 《体育法》也体现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融合。但是, 我们又必须看到, 这种融合是极少的, 它的开放性程度和表述的灵活性还不够。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现在许多体育事项是在国际的大环境中运作中, 比如假如W T O后中国体育产业跨国经营问题, 中国运动员的转会问题, 国际体育仲裁问题, 如果我们相应的体育法规与国际通行的法规不相符, 在碰到此类问题时我们就会感觉到很棘手。

体育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同样, 体育的法律法规也必须在体育的不断发展中得到不断完善。我们应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行的《体育法》, 应在体育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中不断总结、提炼和完善中形成法律法规,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利用《体育法》正确指导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 才能使体育法在现实中具有指导性和适用性, 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服务。

2. 加强和改进我国现行《体育法》的几点建议

2.1《体育法》宏观架构上的完善。首先, 必须建立与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智, 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组织体系, 在此基础上构建与我国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法制体系。其次是从内容的完整性上考虑, 必须补充相应的原有《体育法》所缺失的、符合现代体育发展与实际的法律法规, 如体育管理机构的立法、群众体育的立法、体育经营管理法规、体育产业行规和制度等等。当然, 改进和完善最多的还是对原有法规的许多内容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有些法律条文仅从内容上改变还是不足的, 我们必须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条规, 如体育彩票发行的相应管理制度及法规就必须有新内容。也就是说, 我们既要从内容上去完善, 还必须从体制上完善, 才能使体育法律法规适用性强, 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否则又可能成为新的空中楼阁, 造成权利、责任、义务的混淆。

2.2 现有《体育法》滞后性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它的立法面较窄, 适用性欠缺, 立法层次不高。因此, 从立法层面上讲, 体育立法的面必须进一步拓宽、才能适应新世纪的体育发展。要加快地方体育配套立法步伐, 健全完善具有地方特点的体育法规矿家体系。这其中主要包括: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制定加强违禁药物管理、规范俱乐部制竞赛等方面的法规;加强群众体育立法研究, 完善群众体育方面的立法;制定与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关的体育组织法规、体育筹资机制以及体育财政、税收、金融的相关法规等等。

2.3 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法律的监督体系, 针对以上立法层次内容的拓宽, 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保障和监督体系, 建立有效的宣传法律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对改革过程中体育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法规的规定, 就必须明确规定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经费的投入要随着财政的收入逐步增加, 体育工作部门就建设体育专项专户, 做到资金专项审计, 定期向群众公布体育经费开支情况, 定期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体育资金专户的检查, 确保有限的经费有在全民建设、培养、训练和输送体育人才方面, 保证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每一项立法都有良好的保障和监督体系, 同时又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 才能使新的立法逐步深入人心。

2.4 在竞技体育方面, 现阶段主要应加强和改善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竞技体育的知识产权、表演权;运动员的保险、权益、安全;违禁药物管理制度及法规、各级俱乐部制度的管理体制及法规、体育当中腐败问题的细化问题 (主要是有相应的法律条文与之对应的问题) 、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及体育市场交流法规、体育暴力的预防与惩治的相关法规等等。

2.5 在体育产业和体育经营管理方面应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行规、体育经营管理制度、体育经营法规。这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如体育彩票的经营管理法规、体育筹资机制、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制度、体育职业俱乐部管理制度及法规、与体育产业相关的其它制度、法规, 规章等等。

另外, 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军队体育等方面也应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形成配套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 《体育法》才有生命力, 才有适用性, 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服务, 才能奠定依法治体的基础, 使依法治体真正落到实处, 使我国体育事业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编写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J].体育科学.2001, 21 (3) :1

[2]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0-24

[3]裴立新.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J].中国体育科技.2003, 39 (6) 7-9

中国对北极事务的看法 篇3

各位同事们:

很高兴借此机会,向你们介绍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中国对北极国际法制度和北极合作的看法。

首先,我介绍一下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以及中国在北极的活动。

北极在我们人类所居住的蓝色星球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北极的自然环境变化对全人类生存环境有重大影响。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北极的自然变化又反作用于全球、特别是北半球的气候。

中国是北半球国家,北极地区冷空气活动和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的变化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产生直接影响,对中国的生态环境系统和农业生产等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显著。北极冰川融化加速全球海平面上升,影响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北极事务关乎中国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关乎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中国需要更多了解北极气候变化,了解此类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北极考察和研究,对认识北极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物理过程及机理,提高中国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增强中国的减灾防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北极科学研究,干1996年正式加入北极国际科学委员会,于1999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三次北极海洋综合考察。2004年,中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并于2005年承办了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多年来,中国对北极高空物理、气候变化、生态、海洋等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初步观测体系,形成了素质较高的专家队伍。

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独特而脆弱,受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严重,需要北极地区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呵护。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北极地区国家在保护北极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以及在全球环境合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已经参加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等主要国际环境公约,并正在认真履行相关条约义务,在控制温室气体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取得了切实成绩。中国将不懈努力,继续为保护全球环境和北极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其次,我愿介绍中国对北极国际法律制度的一些看法。中国认为,包括一系列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制度提供了处理北极问题的基本法律框架。这包括:(一)区域性国际法文件和区域合作制度。如以北极理事会为代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等。(二)适用于北极地区的国际环境公约。北极地区受臭氧层减少、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全球环境问题影响最大,有关国家在相关公约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法律文件,包括国际海事组织针对北极的特别航行条件制定的《北极冰封水域船只航行指南》等。(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该条约在将群岛主权赋予挪威的同时,确立了缔约国国民平等待遇原则以及和平利用群岛原则,成为一项独特的北极法律制度。

中方认为,当代海洋法涉及海域划界、海洋环境保护、航行、海洋科研等各个方面,对沿海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权利义务做出了基本规定,是处理各种北极活动时应予遵循的法律基础。中国支持包括海洋法在内的现行北极法律秩序,同时认为这一法律秩序需要因应形势落实与细化,渐进发展。

中国注意到有关北极地区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特别是外大陆架的划界尚未完成,认为北极地区有关海洋区域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到北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希望有关国家在国际法的基础上,以科学数据为基础,通过协商早日解决相关问题。在确定外大陆架界限时,除妥善处理相邻北极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还应充分考虑外大陆架与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国际海底区域之间的关系,确保沿海国的利益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之间的平衡。

近年,北极冰雪消融加速,既带来了北极航道开通、北极经济开发的新机遇,也对北极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挑战。国际法需要因应这些变化,做出适当安排,以趋利避害。国际社会应在现行国际法基础上。考虑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制度,保障北极航行安全,预防和减少航行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

第三,我想谈谈中国对北极合作的看法。

北极问题主要是地区问题,也有气候变化、航运等跨地区问题,需要在地区和国际层面加强合作。中国很高兴地注意到,近20年来,北极合作不断深化、拓宽,日益机制化,合作已成为北极事务的主流。中国尊重北极地区国家根据国际法享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愿就北极相关问题与各方加强互利合作,为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北极理事会是关于北极问题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政府间组织,在协调北极科研、促进北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理事会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政策讨论、采取实际行动,在认识北极生态、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北极气候影响评估等研究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中国赞赏北极理事会对非北极地区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开放态度,希望理事会尽早就观察员国家的作用和接受新观察员问题做出决定,形成北极地区国家与非北极地区国家密切合作、良性互动、共同解决跨区域问题的合作模式。2007年以来,中国以特别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理事会相关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对理事会的了解。中国政府支持理事会的宗旨与目标,愿积极参与理事会各项工作,尽己所能,对理事会的工作做出贡献。

刚刚结束的“2007~2009国际极地年”为促进北极合作、提高北极意识、加强北极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积极参加了国际极地年活动,组织了“北冰洋变化及其对中纬度的影响”等项目,并积极参与了有关国家倡导的极地年项目。中国期望极地年期间的科研成果能够为各国和国际社会制订关于北极问题的政策提供更为坚实的科研基础,希望极地年期间的国际北极合作能够继续深化,支持并愿积极参与北极持久观测网络的建设。

北极地区各国对于北极的研究起步早、水平高,在北极事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中国进行北极研究离不开与北极地区国家的双边合作。中国与有关国家双边关系良好,经济联系密切,具备了开展北极科研合作的基本条件。中国组织的三次北极海洋科学考察中,有包括北极地区国家科学家在内的数十名外国科学家参与。中国欢迎各国科学家继续参加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的科学观察和中国将要组织的北极海洋科考,愿同北极地区各国进一步加强对话,增进了解,深化北极科研合作,充实北极合作内涵。

谢谢!

“北极研究之旅”活动简介

对中国教育的看法 篇4

对外国侵略中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的看法

鸦片战争(1839~1860)

鸦片战争一般称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9世纪中期,中国和英国之间发生了两次战争。

18世纪以来,在英国很多人习惯喝茶,不得不从中国买大量的茶叶,而英国商人却要用大量银元购买中国的茶叶。这银元超过了英国对中国出口的很多商品的金额的和。但是,因为当时中国的贸易只在广东省进行,有限的市场和能出口的商品数量的界限,在贸易上英国有了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英国殖民者以走私毒品鸦片作为牟取暴利及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强迫其殖民地印度种植鸦片,再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收购、加工,然后走私到中国贩卖。鸦片在中国很受了欢迎,英国政府通过征收进出口税,都获得了巨额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下达了‘鸦片禁止令’,派林则徐到广东虎门销毁所收缴鸦片。

林则徐到广州之后,用武力销毁了英国人具有的鸦片。对抗中国,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有了5亿以上的国民,但是不能抗衡英国具有的发达的武器,结果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清政府派人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1843年,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让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等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1856年,中国和英国之间还发生了的二次鸦片战争。这时候,英国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与法国联手进攻了中国。通过这次战争,英法联合军从广州攻击到天津,中国终于被逼进困境,又与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时,中国在天津试图攻击联合军,但是联合军又借这件事之机,再一次进攻了中国,占领到北京。中国与联合军签订了《北京条约》。

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看法 篇5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09届和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比2009届全国总体上升了3个百分点,高于金融危机前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约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2011年就业蓝皮书显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2009届、2010届连续两届呈现增长。全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2479元)比2009届(2130元)增长了349元。蓝皮书指出,2010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经济学,其月收入为3023元;其次是工学(2953元);最低的是教育学(2491元)。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㈠数据的背后: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形势乐观稳定,但实际情况是否真如报告所述我们不得而知。有些高校为了突显教学质量吸引新生,通过扣押学生毕业证或学士证的方式要求毕业生在毕业之日起三月内拿有用人单位的就业合同才能领到证书的方式来提高本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为了拿到证书可谓用尽招数,所以数据的准确性让人值得思考。

㈡就业专业结构存在问题:2011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上专业与2010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

2011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以上专业与2010年的绿牌专业基本相同,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蓝皮书指出,2010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美术学(15.6%),其次为音乐学(15.0%)

我们大学生在科技研究领域的专业以及文化学术领域的就业比较困难,而关于资源以及生产方面的就业情况比较好。

㈢就业区域不平衡: 蓝皮书显示,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3%,两倍于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人才吸引力最大的前5个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深圳、上海、北京、厦门、广州。东部和沿海地区对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才吸引力指数最高的前5个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宁波、青岛。

从2008至2010三届大学毕业生的流向来看,中西部地区对东部和沿海地区生源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吸引力没有增加。相对于东部和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能力

都较弱,属于人才净流出地区。同时大学毕业生对就学地有着较高的就业偏好。

㈣六成毕业生认为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6%,高职高专为63%。

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4%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为24%,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可能是造成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的人群中,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

三、个人看法

㈠过于注重数据而忽视了实质:我们中国是个注重表面数据的国度,数据是官员、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而学校的领导为了升学率、就业率费劲脑汁想出各种奇招怪招,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丢掉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方针。

㈡专业就业不平衡:高新技术专业、技术研究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较差,不是我们的专业不对口,也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努力,而是我们这社会对高新科技人才以及研究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远没达到,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并不是我们眼手手低,而是这个社会需要到大学生的岗位太少了,供给大于需求。大学生去做掏粪工、擦皮鞋的不是个例。我们这个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国度,依靠投资基建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下,一切跟基建有关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都不错,而与创新高科技有关的则相反。我们误以为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是因为比例非常高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而盲目的施行高校扩招政策,大学生的比例上去了,人上去了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因为我们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智造”的实际情况,我们的社会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

㈢东西部经济发展失衡导致就业区域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过大导致大学生往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涌入。在大城市大学生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选择,在大城市大学生能有相对的公平竞争的机会,在这个公平缺失的社会我们弱势群体能做的就是往相对公平的地方靠近。

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当我们怀着一颗对未来充满希望,想一展身手的心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们发现现实与我们的理想差距太大。不是我们眼高手低、不脚踏实地、浮躁,而是社会给予我们一展身手的平台太少了,试问哪个愿意读了十几年的书,千辛万苦通过高考上了大学后去做一个掏粪工,擦皮鞋,车间工人甚至公司打杂的人员。如果这样我们何必花费那么多时间精力金钱去念大学。

四、结语

试述对中国纪录片的看法 篇6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记不起这是哪个国家的纪录片名导演说过的名言。这表明纪录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史上应享有的地位。正是由于纪录片的真实性,担负着以独有的创意手法记录真实的使命,几乎所有国家的电影史,都是从拍摄纪录片开始的,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最早的影片就是一部纪录片,即1905年记录京剧表演片段的《定军山》。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开始崛起,大型纪录片在中国一度引起广泛关注。《话说长江》(1983年)、《话说运河》(1987年)、《河殇》(1988年)、《望长城》(1991年)、《毛泽东》(1993年)等一批颇有影响的纪录片问世。

今天以纪录片名义重新“复活”的主要还是新人文纪录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大”:大选题,大手笔,大投入,大制作。经济发展,文化反思,人才保障,是这两年“大片崛起”三大主因。大片涌起,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没有经济快速成长,就难有对纪录大片的投入,而经济崛起所带动的文化反思,是纪录大片成批量出现的精神土壤,此外,中国对纪录片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有20年了,对大片的技术和手段已纯熟掌握,对文化内容的把握和再传播的运用有了足够自信。政论纪录片《大国崛起》的热播所掀起的评论热潮,是这些年来文化界、思想界、影视界所罕见。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表述方式。电视也是可以作为记忆而存在,不仅是记忆的载体,而是记忆本身。

纪录了过程不等于拍到了故事,因为“原生态的纪录过程”和“纪录原生态的故事”不是一回事。大凡只纪录事件过程的片子,不但没有可视性,而且反映问题也往往浅显。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拿起手中的小DV机,纪录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呈现出全民DV热的势头。目前各种DV大赛火爆举办,各类DV作品不断涌现。仅近期就有中国大学生DV大赛、“我V,我秀,魅力乐山”中国首届DV大赛,“谁不说俺家乡好”DV大赛等赛事。各大电视台也相继开辟DV节目,较为突出的有2004年央视《讲述》栏目举办《DV2004:我们的影像故事》DV作品展播暨评选活动,其中《邝丹的秘密》、《俺爹俺娘》获大奖。2005年《讲述》举办“托起明天的太阳”DV大赛。与国外的纪录片相比,冷冶夫先生概括了目前国内纪录片的一些问题。首先,中国纪录片的选材上的创新意识不强,往往局限在“自家门前”,比如某某得病获得社会关爱、山里一家人、民俗葬礼、孤儿孝敬继母等等,选题多不是世界关注的。意大利独立导演J.m认为亚洲的纪录片选题没有国际性,题材与表现手法过于本地化。中国的纪录片表意性与纪实性两种创作形态各走极端,多数纪录片缺乏两者的融合,写实是中国纪录片的“王牌”,但是却往往忽略其它的因素,如灯光、音乐等,缺乏艺术性,创作并不是完全写实。作为业内的专家,冷冶夫对国外的纪录片市场非常了解。他说,目前,国际纪录片领域不仅在形式上突破创新,而且在题材的选择上,时空结构的创新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写实派重画面语言,造型艺术,构图精湛,剪辑考究,学院气浓重;写意派,取前辈众家之长,将文化、历史、社会变迁的理解通过各种技术艺术手段表达出来。

此外,题材自身缺乏艺术性,拥有文化底蕴的东西不多,单一时空的创作方式等也限制了纪录片创作。

冷治夫先生提出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打破了过去一些电视媒体把国家大事、英模人物作为纪录片创作准则的框框,但是平民化、个性化绝不等于随意化。有些民间DV人把流浪汉、三陪女,甚至是同性恋者作为题材拍摄,但这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不能把平民化、个性化与随意化、自由化混同起来。

冷冶夫认为,好人好事不等于故事,纪录了过程也不等于拍到了故事,因为“原生态的纪录过程”和“纪录原生态的故事”不是一回事。大凡只纪录事件过程的片子,不但没有可视性,而且反映问题也往往浅显。在创作中要注意纪录他们中间发生的矛盾和故事,千万不要把过

程和流程当做故事。

当下,中国纪录片在主题挖掘上有回归主流的趋势:纪录片以弱势群体为拍摄主体已明

显减少,不少作品没有满足于对生活状态的表层记录,而是深入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

层面挖掘大题材。伴随着中国的电视剧进入一个相对理性的正常期,媒介正为纪录片腾出广

阔空间,当下,正是中国可以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张杭沁

工业7班

对中国教育的看法 篇7

有媒体近期发表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董事长的访谈中, 提及需要在水泥产品结构上创新[1]。水泥产品要实现“四化”, 即高标号化、特种化、商混化和制品化。其依据是“国际上现在通用的基本上是42.5水泥, 占比约50%, 剩下的50%是标号更高的52.5和62.5水泥, 但在我国32.5水泥的占比却过半”。还有大型水泥企业集团董事长认为“我国现行的水泥标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 要主动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 提升水泥标准迫在眉睫”[2]。这些企业高管认为, 只要取消低强度等级的混合水泥, 只生产混合材掺量在5%以内的高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 则可压减数亿吨水泥产能。

上述观点表明, 这些水泥企业的高管对于国际上水泥生产现状、水泥技术标准体系以及水泥最主要的销售对象———混凝土行业的了解非常有限。

1 ISO标准与我国现行标准的差异

国际上现有两个水泥标准体系, 美国ASTM体系与欧洲EN体系。美国标准《波特兰水泥》 (ASTM C150/C150M-12) 不以强度高低对水泥进行分级, 其试验方法与我国现行方法不同, 借鉴意义不大。我国现行标准是参照欧洲EN 197标准制订的, 所用试验方法相同, 水泥的强度等级划分相同。负责欧洲水泥标准化工作的CEN/TC51主席和秘书处, 同时也负责水泥和石灰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ISO/TC74 lime and cement) 。因此欧洲标准更具参考价值。

现行欧洲标准《通用水泥》 (EN 197) 中, 根据混合材的品种和掺量, 规定了27个水泥品种。这远比中国标准详细。在这方面中国标准落后于欧洲标准。

在欧洲标准《通用水泥》 (EN 197) 中, 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为32.5、42.5、52.5。只有中国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2007) 规定有62.5强度等级。所以“国际上生产62.5强度等级的水泥”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在中国62.5强度等级的水泥并没有实际生产的产品。如果没有实际的生产与应用, 标准中的相应内容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在标准中规定62.5强度等级是先进抑或落后确有必要探讨。

所以我国水泥标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其差距不在强度等级, 而是品种的细化方面。对于同一品种的水泥, 我国标准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是相同的。

我国现行的水泥标准只能规范水泥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均质性, 不能反映水泥的使用性能。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采用现行水泥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得到的性能, 越来越不能反映水泥的实际使用状况。我们应该学习美国的经验, 制订以性能为导向的水泥标准[3]。

2 我国能否生产62.5或72.5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

为什么水泥企业不生产现行国家标准有规定的62.5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除了市场原因外, 水泥生产本身也存在困难。为了生产62.5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 需要熟料强度达到65MPa以上, 这需要增加C3S的含量。现在新型干法窑生产的硅酸盐水泥熟料, 其C3S的含量在50%~60%范围内。如果进一步增加C3S含量, 则需要非常优质的石灰石, 这种资源很稀少。生料中碳酸钙含量提高后, 硅、铝、铁组分的调整范围减小, 使生料配料困难。高C3S含量的熟料对于烧成条件的变化很敏感, 控制参数稍有变化, 熟料品质就有很大变化。高强水泥的强度的经时损失大, 存储时间稍长, 强度就可能不达标。十余年前, 国家投入3 000万元科研经费开展高性能水泥的研究, 其主要内容就是研究高C3S含量的水泥熟料的生产与应用。这个项目的实验室研究取得了成功, 但并没有实现工业化应用。我们掌握了高C3S含量的水泥熟料的生产技术, 工艺装备也有, 但不实际生产, 就是因为市场不接受这种产品。水泥厂如果生产这种成本高、市场推广难的产品, 将把自己引入死胡同中。

即使使用高强熟料生产62.5强度等级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 也需要增加水泥的细度。高细度的水泥, 其水化放热量大, 放热速率快, 与外加剂的适应性不好。用这样的水泥配制高强混凝土, 用于浇筑大体积的梁柱构件, 后期强度增长率低, 易产生温度裂缝, 其效果并不好。在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中, 对于水泥的要求常常明确规定, 不得使用R型早强水泥, 水泥中C3A含量须小于8%。住建部与工信部2014年联合颁布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指出,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所用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超过350m2/kg。土木工程领域已经认识到, 使用高C3S、高C3A含量与高细度的高强早强水泥, 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没有益处。希望水泥行业也了解并认同这一观点。

3 发达国家的主流水泥产品是什么

根据德国水泥协会的年报, 在2013年, 德国销售了2 472万吨水泥, 其中混合材掺量在5%以内的CEMⅠ型波特兰水泥713万吨, 占28.8%;混合材掺量在6%~31%的CEMⅡ型波特兰混合水泥1 185万吨, 占47.9%;矿渣含量高于32%的CEMⅢ型矿渣水泥550万吨, 占22.3%;CEMⅣ型火山灰水泥和一些特种水泥24.1万吨, 少于1%[4]。

在2011年德国销售的2 622万吨水泥中, 32.5强度等级的水泥占36.9%, 其中早强型水泥占29.5%, 普通型水泥占7.4%;42.5强度等级的水泥占50.0%, 其中早强型水泥占26.0%, 普通型水泥占24.0%;52.5强度等级的水泥占13.1%, 其中早强型水泥占9.0%, 普通型水泥占4.1%[5]。

从以上数据可见, 欧洲主流的水泥产品是42.5强度等级的CEMⅡ型波特兰混合水泥, 类似于我国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2.5强度等级的水泥用量也很大, 而52.5强度等级的水泥用量不多。这种水泥产品结构与我国目前的水泥产品结构很相似。因此我国目前的水泥产品结构是合理的。

从水泥产品的结构与用户需求出发, 借鉴国际标准, 在我国的通用水泥标准中应该保留32.5强度等级, 取消62.5强度等级。

4 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水泥

作为一种商品, 水泥的产品结构应由市场决定。水泥的最大用户是混凝土行业。在调整水泥产品结构以前, 征询混凝土行业对于水泥的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欧洲预拌混凝土行业现状概述 (一) 》[6]指出, 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预拌混凝土产品的强度等级大多在C15~C35之间, 2013年占总产量的58.8%, C35以上强度等级的预拌混凝土占比只略微超过10%。

中国的预拌混凝土产品的强度等级分布大致与欧洲相似, 也是以C30~C40为主, 占总产量的50%以上。中国由于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等大型工程多, 其高强混凝土的用量应比欧洲多。现在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主要为泵送浇筑, 对于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很高。大多数混凝土拌合物都应是高流动性的, 同时不能离析。为此要求混凝土中的浆体含量高, 需占总体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耐久性和强度的要求, 现代混凝土的用水量较低, 仅160~180kg/m3左右。虽然标准规范对于混凝土的最低胶凝材料用量规定很低, 但实际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大多在380kg/m3以上。在配制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 使用32.5强度等级或42.5强度等级的水泥是最佳选择。使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P·Ⅱ52.5硅酸盐水泥, 也能配制出合格的C8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7,8]。北京市的混凝土搅拌站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C30混凝土, 其水泥用量可低至160kg/m3。如果使用高强水泥, 则水泥用量将进一步减少;但浆体量不能减少, 混凝土搅拌站只能增加矿物掺合料用量。目前优质矿物掺合料供应量不够, 从而给劣质矿物掺合料留下市场空间, 使混凝土的质量管控更加困难。

对北京市某大型混凝土生产企业2014年使用的冀东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47个进场复验结果进行统计, 其平均强度为55.5MPa, 标准偏差3.60MPa, 最高强度63.4MPa, 最低强度46.7MPa。使用同样的熟料, 应该可以生产P·Ⅱ52.5硅酸盐水泥, 为什么不生产, 其原因水泥企业应该更清楚。

5 我国水泥生产存在的问题

许多人都认为, 我国是水泥生产的大国, 但不是强国。问题在哪里?目前我国水泥产品的均质性与稳定性存在很大问题。该问题与标准的先进与否无关, 主要是企业是否严格执行标准与生产控制水平高低。

从上述水泥的例子可见, 大型国有水泥企业生产的水泥强度富裕系数很大, 产品的强度性能有保证;但是这增加了生产成本, 自然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为什么企业不将水泥的强度富裕系数控制在合理范围?除了市场竞争的因素外, 就是水泥的性能波动难于控制。同一工厂生产的同一品种, 在一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达到16.7MPa。为了使产品始终合格, 只能将控制参数调高了。这样大幅度的性能波动, 给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控制带来很大困难。提高水泥产品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的稳定性是提高我国水泥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对于水泥强度波动, 困扰混凝土搅拌站的最大问题是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突然变化。这种变化常常是没有先兆的。当一批水泥进场, 搅拌站发现相容性改变, 却无法追查其原因, 也无法采取预防措施, 导致混凝土拌合物离析泌水, 工作性能不符合要求。水泥厂生产水泥的原料的性能是波动的, 如冬储熟料与新鲜熟料的活性不同, 不同种类的混合材的性能变化等。水泥厂可以调整工艺参数, 生产合格的但是流变性能不同的水泥。而流变性能变化对于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影响很大。按照现行标准, 水泥产品出厂时不会检验其流变性能, 水泥只能通过保持水泥细度、混合材的品种与掺量以及助磨剂的品种与掺量等因素的稳定性, 来保证水泥流变性能的稳定。但从冀东水泥厂的例子可见, 水泥厂对于水泥的强度都不能保持稳定, 更别提稳定水泥的流变性能了。保证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良好与稳定是提高我国水泥品质的另一关键因素。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2007) 要求水泥的出厂检验报告应包括出厂检验项目、细度、混合材料品种和掺加量、石膏和助磨剂的品种及掺加量、属旋窑或立窑生产及合同约定的其他技术要求。但是由于现行的2007版标准中, 该条款不是强制性条款, 水泥厂普遍不愿意在水泥的出厂检验报告中列入混合材料品种和掺加量、石膏和助磨剂的品种及掺加量等内容。这种全行业的行为导致了混合材超掺以及使用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混合材和助磨剂等乱象产生。如果能够制止行业内的这些违规生产行为, 则大量落后产能自然就被淘汰了。根据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发布的《水泥行业规范条件 (2015年本) 》第五条的规定, 水泥粉磨生产中添加助磨剂的, 水泥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上要注明助磨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添加量。复合水泥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要注明混合材的种类、成分和掺加量。这个规定再次重申了GB 175的规定, 有助于规范水泥生产, 也有助于混凝土行业对于水泥的检验和选择。《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实施已有4年多了, 按《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完成了七批公告, 覆盖面不到一半。也就是说尚有一半水泥企业未达到准入标准。混合材和助磨剂的使用不达标可能是其重要原因。在优质混合材日渐短缺的条件下, 如何按照标准规范地生产水泥是大多数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水泥企业应了解下游行业的需求, 生产满足标准要求的水泥, 至于生产高强水泥可以暂时不予考虑。

参考文献

[1]http://www.ccement.com/news/content/7871471294462.html

[2]http://www.ccement.com/news/content/7871276700316.html

[3]赵筠, 廉慧珍.水泥标准应有利于充分利用矿物掺和料——水泥性能标准ASTM C1157的启示[J].混凝土世界, 2014 (2) :45-54.

[4]https://www.vdz-online.de/fileadmin/gruppen/vdz/3Literatur Recherche/Zementindustie_im_Ueberblick/Zementindustrie-im-Ueberblick-2014.pdf

[5]https://www.vdz-online.de/fileadmin/gruppen/vdz/3Literatur Recherche/Tae B09-12/EN/Chap_4_VDZ_Activity_Report_09-12.pdf

[6]http://yjy.ccement.com/newsdetail.aspx?id=7733893080127#Top

[7]顾国荣.广州西塔工程C100及C100自密实混凝土配制、生产及其超高泵送技术[J].混凝土世界, 2009 (7) :31-41.

对中国教育的看法 篇8

一、现代中国农业出现的问题

1.种植单一,结构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

大多数农村以粮食作物为主,仍以原来旧式的生产方式为主,工业化为辅,而且收入徘徊不前,农民失去了活力,积极性不高。因此更多的农村青壮年甘愿入城打工,将农业作为第二收入。改革开放初期,市场迅速活跃,物价不稳定,差距大,而近几年粮食价格逐渐稳定,但农业成本却仍不断提高,单纯依靠家庭的努力无法改变现状。城市生活成本很高,同时农村的生活成本也在几倍地增长,相对于城市的收入而言,农民的收入杯水车薪,从而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农民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知识来源有限,机械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导致作物产量有限,一方面使得土地资源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导致土地的污染,使土地失去肥力。

2.守土观念浓厚,缺乏大胆创新

中国历经了两千多年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小农观念。再加上宗族观念的影响,这种守土观念非常浓厚,更有很多人认为上学还不如不上,直接在家种地就可以挣钱。即使再贫穷也不愿丢掉这几亩土地。当然,种地本身相比较其他行业而言确实比较稳定,能维持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但是一味地依赖于土地,而使农村经济缺少了活力和发展的动力,这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制约工业发展

由于这种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农民的收入虽相比较之前有很大进步,但是经济实力仍然有限,能够购买一套机械化的设备还是有很大困难的。因此这种经营方式严重制约了农民的购买能力,不利于农村机械化的推广。同时也会导致工业发展缺少一个增长的因素,从而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

二、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

1.国家积极出台有关政策在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为此,中央和地方应该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比如,加大对农村资金的投放力度,有侧重地调整经济结构;促成农村人才流动,最大限度地引导人才支援农村建设,带去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以提高农村整体的生产水平;调整投资结构,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促使农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完善农村的服务设施,使农村的人口分布更加集中等等。

2.由分散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过渡

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方式,国家采取惠民政策促使农民分布更加集中,采取农场式的管理方法,妥善安排农村的老人妇女儿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采取由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逐步推进的办法,逐步形成集约化管理,以保证农村的稳定。

3.工农业有机结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使工业配合农村的结构调整,及时为农村机械化的实施做好服务,同时也可以积极发展乡镇企业,以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样也可以减少城市的人口压力,以及资源分配带来的矛盾。国家应积极采取政策促使城市人口流动向农村转移,逐渐使人口分布更加平衡合理,同时也可缓解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我国的基础行业,农民占绝大多数,农村问题现在已越来越突出,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从根本上说,现有的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水平了,因此,我认为目前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政策,以促进农业向更深层次发展。

(作者单位 河北省郑口中学)

上一篇:教案-中国大学网下一篇:波兰旅游签证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