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2022-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特色学校工作总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小学美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管理与实践

摘 要:重视艺术教育,打造办学特色,以美育人,全面育人,这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近幾年来,我校不但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还根据本校实际发展美术特色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特色;管理

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和美术专任教师,我谈谈如何做好小学美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管理与实践问题。

一、组织管理

(一)建立组织,划分职责,制订规划,明确目标

美术特色学校的创建,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首先要领导重视,与美术专职教师达成共识,与全体教职员工上下一条心,划分职责、明确目标,朝着同一方向发展。例如:我校在这方面建立了由校长直接挂帅的美术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由主管德育的领导全面负责美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以及日常辅导工作及课题研究的实施和活动开展;由美术专职老师负责美术课程的实施,第二课堂的开展;各班班主任协助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和美术活动的各项工作等,使美术特色教育有组织、有计划、有总结、有资料,使教师和学生对创建特色学校达成共识,付诸行动。

(二)加强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素质

学校要创特色,师资力量是关键。为了使美术教师迅速适应新课程以及创建特色学校,学校必须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设计符合学校特点的校本教材,积极开发地方资源优势,大胆地进行尝试。通过各种活动引领教师转变观念,提升素质,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创建活动。

二、教学实践

(一)在理念创新中激发兴趣

我校在美术教育实践中注重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二)在课堂教学中抓好普及

要使美术教学成为学校特色并持续发展,学校就必须落实课程计划,从课堂教学抓起,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美术学科必须有较强的专职教师。

(三)在兴趣活动中促进提高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续。要想出成绩,培养出优秀人才,必须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那么,第二课堂教学就少不了。我校根据实际在2003年成立了“雏鹰画苑”,设有美术兴趣小组、手工艺制作小组等,并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活动。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教师队伍。学校成立了美术科组,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二是管理工作必须到位。建立小雏鹰名册和电话号码登记表,每周一、二、四三次的学习,教师应及时督促学生到位,并进行点名。虽然组别多,但我们总是对每一组的每一位同学的表现予以关注,其余的自练时间也要求保质、保量,联系家长及时反馈。每星期一要求学生把周六、日在家画的速写带回学校检查,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效果明显。三是训练得法。我们要求辅导教师都制定系统的培训内容和训练方法,并对训练的得失进行总结和反思。四是家校互动。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学生所用的绘画和制作工具大部分要求自备,一些大型活动邀请家长参加,配合学校督促学生训练。

三、发展思考

(一)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

学校的美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两次活动,还要鼓励众多的学生热爱艺术、投身艺术,因此,学校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条件,搭建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例如:举办一些师生美术作品展览;组织学生不定期举行美术特色现场展示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美术竞赛;把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在校园的各个地方等。学校的艺术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有效的张扬,审美情操自然就会不断提高。

(二)积极向高一级学校推荐拔尖人才

这几年,我有幸参与了上级部门举办的美术类作品评比活动,发现了一个共通点:就是小学的美术作品比初中的美术作品画得认真。这并不是批评初中的美术老师没有认真地去指导,而是有一些美术生上到初中后,被沉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哪里还顾得上绘画兴趣的发挥呢?这样,如果老师未能及时发现其个性特长,没有给予有效的技术指导,那么,学生的技艺技能就会因此而停滞不前,兴趣可能也会因此而丧失。针对上述的情况,我们每年都积极与兄弟学校进行沟通,做好美术特长生的推荐工作,促使他们在小学毕业后美术方面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持续发展。

(三)做好特长生的去向跟踪

教育本来就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如果我们都坚持做好这项工作,一级一级地做好特长生的档案积累和去向跟踪,这对于我们美术教学课题的研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学生在学习美术方面的榜样也会起到很好的楷模作用,会让学生觉得并不是学好语、数、英才有出路,学习美术也是一项很不错的艺术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熊艳娟.注重艺术教育 创建特色学校[J].江西教育,2008(33):9.

[2]金培东.美术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初探[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2):58-57.

[3]刘静波.推进以育人为目标特色学校的创建[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8):127-128.

编辑 段丽君

作者:张翠玲

第2篇: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中的作用

摘 要:特色学校创建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德育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的教育,是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总和。本文针对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德育误区,以及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

关键词:特色学校 德育 创建

特色学校创建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德育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的教育,是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总和。“增加德育厚度就等于延长了教育的生命。”然而现实中,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部分学校和领导对“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德育与智育严重对立。工作中经常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如何认识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中的作用,使我们消除认识上的误区,以确保特色学校创建科学、协调、有序进行。现结合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1 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德育误区

(1)以德育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不能系统构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建主题与全员育人工作割裂开来,为创建而创建的倾向十分明显。二是德育创建主题不能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背景下实施,不能深入挖掘和提炼有价值的创建元素。三是不能有效创建围绕德育主题的标准和内容。四是不能有效设计基于渗透和体验的活动载体。五是与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关联度不高。(2)把德育活动片面的作为特色学校创建的唯一途径。其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把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当作抵达特色学校的仅有工具,而忽视了其它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影响了学校发展的品质。二是特色学校的创建仅仅是举办诸如演讲、主题班会、升旗、环境文化创建等几项活动,忽视了创建活动的主渠道作用。(3)不能有效整合各学科隐含的德育资源。表现在:一是德育与知识技能严重对立,课堂中隐含的德育资源没有有效运用。二是在备课与上课环节上不能把握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违背了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本的延伸“的宗旨。(4)不能有效开展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教科研活动。课题研究还停留在教材、教法、学法研究上,学校对以德育内容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研究没有统一的规划与指导。(5)特色学校创建不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协作与配合。表现在:一是家长、社会不知情。二是不能很好开发家庭、社会教育资源为我所用。三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社会参与特色学校创建的重要性。(6)重视显性德育教育,忽视隐性德育教育过程。孰不知隐性德育教育愈来愈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这种舍本求末的教育方法愈来愈成为特色学校创建的瓶颈。(7)在特色学校创建中缺乏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缺乏以激活人的潜能,解放人的思想为目的的内容安排,而是以管理为目的,忽视了学生自主管理培养。

2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

2.1 更加突显课程的功能作用

表现为学校教育各领域“处处是课程,时时有课程。”部分课程校本化,德育活动特色化,特色活动多样化。特别重视课程的主渠道作用。“用有想法的教育去培养有想法的学生,”给学生以很大的选择空间。突显了学生“个性的张扬,身心的愉悦,思维的创造。”造就了大批“有想法的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希望。

2.2 更加注重教育求美、求善、求智的过程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过程,不仅仅是结果。教育追寻的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学生的幸福是建立在自由、快乐、爱与责任、成就感、价值观基础上的。要实现学生这些情智因素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在谋求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搭建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平台,创造多种学生发展的机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2.3 更加重视教育机制的创新

北京十一学校做法是:是部分课程校本化,创建210门学生选修课程,取消班主任,设立导师制,其功能是规划学生的学习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规划人生等。可以说对传统教育是一种颠覆性改造。学校的每一次活动都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通盘设计,特别注重学生的整体参与,个性张扬,独立思维。用成功酿造学生的成功和自信,实施面向学生个体的教育,指导学生学会管理梦想,学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教育管理的目的不是管住学生,而是激活潜能,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教育带来的乐趣。

2.4 更加善于挖掘和提炼社会教育资源及学校历史文化积淀

中关村中学利用毗邻中国科学院的优势开发了机器人活动室,野生动物标本馆,天象观察馆等一大批高科技校本课程资源和周恩来纪念馆,院士题词室等一批人文类德育校本课程。还有舞蹈训练馆,音乐活动室等一批文体类校本课程。并且纳入了学校整体教育发展规划。校园环境氛围创设做到了系统开发,整体发展。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利用紧邻武警国旗升旗班的优势开发了学校国旗升旗班、管乐行进表演校本课程,并代表北京市多次参加全国性比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教育远远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她在于灵魂的感召,在于唤醒、鼓舞每一个学生所具有的丰富潜能。”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陆云泉校长如是说。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否立足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性,选修课程能否突出自主性,活动课程能否突出多样性,必修课程能否突出主导性。这是理念问题还是实践问题,不是简单地用“是”或“不是”能回答了的问题。

2.5 更加强调借经典文化,促境界提升。走进国学,提高人文素养水平

“经典是中国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经典所传承的人文精神,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之根基,是维系民族精神命脉之源泉。”在北京所参观的一所小学,两所中学,不同程度地全部开发了以国学内容为主的校本课程。这样做既丰富了课程资源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尽了教育者的职责。引领学生作为中国人走近国学,触摸生生不息的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的魂之所在,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品性和道德境界。(1)进一步的本土生长与进一步的世界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在潜力。(2)教育与课程改革应具有自觉的传统文化意识。(3)素质教育要通过文化熏陶来落实,课程以知识为媒介来呈现和传达文化。我们的国学教育开发需要做一些规划引导还是以民间形式自主发展?与世界接轨与弘扬传统文化是对立的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3 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作用

3.1 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基础性体现在它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基,说它是根基就是指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团队活动、创建活动无不浸润着德育固有的痕迹。如果没有深厚的德育根基,学校教育大厦将土崩瓦解。因为一切学校教育只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使人高尚,一个是使人聪慧。所谓“有德无才是残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不注重使人高尚的教育,那么发出“狼是谁培养出来的!”感叹并不奇怪。先导性体现在它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学校教育将走向何方以及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不重视德育工作的特色学校注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3.2 独特性与人文性作用

独特性首先体现在德育内容本身以及在一切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不可替代性。不论传统教育文化的孝、礼、廉、忠、义、信、耻、悌还是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无不体现出它的独特性。人文性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与方法中,隐含知识媒介和德育载体中,存在于民族精神和文化之根中,显现在境界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中,包含于公平、公正、关怀、宽容之中。为此,特色学校创建一定要遵循德育原则,深入挖掘创建主题的独特性和人文性元素,才能增加特色学校的内涵,显示特色学校的广度和深度。

3.3 主体性与融合性作用

“全员德育,育人为先”的德育理念与特色学校创建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因此,实现目标的策略与实现路径其实也是互相融合的。特色学校的创建要善于运用德育的主体作用,充分整合学校各类教育资源,统筹德育校本研训的功能,深化德育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管理,提升教科研水平,增强特色学校创建的内驱力。教育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德育和特色学校创建过程都是主体性过程。因此遵循一般的实践途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主体性:发挥学生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2)体验式:强化情感教育,唤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3)小步子:逐步提出要求,摈弃一蹴而就的错误理念。(4)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避免抽象的理论说教。

3.4 显性作用与隐性作用

德育工作的显性作用不仅表现在德育本身固有的特征上。如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德育校本研训、德育渗透与体验设计,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等。而且表现在特色主题创建的全过程中。如:主题制定,“三风一训”制定,主题内容创建,活动载体设计、评价体系创建等方面。特色学校创建的过程就是显性教育发挥作用的过程,直接影响到特色学校创建的质量和成败。在关注显性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德育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来的。”德育的主体性和德育的隐性作用同时也是特色学校创建的有效途径。深化特色学校创建不仅要关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更要挖掘和设计创建过程的隐性教育元素。隐性教育作用愈来愈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方法。

特色学校创建是系统、渐进、长远的发展过程。德育是学校发展之魂。只要我们切实贯彻全员育人,德育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深入研究德育与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养成勤于学习,精于反思,善于实践的良好习惯,就一定会创造新的教育奇迹,做出无愧于人民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志鹏.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J].师道·教研,2012(12).

作者:李晓月

第3篇:德国职业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特色及启示

摘要:作为职业教育的强国,德国的职业学校心理服务工作起步早、研究深、效果好,已成为该国职教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特色包括专业化的学校心理服务团队、完善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完整的发展过程管理和标准化的危机应对操作手册等,借鉴德国开展职业学校心理学服务工作的有效经验,必对我国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心理服务;特色;启示

德国素来重视学校心理服务工作,因其不仅是教育系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还可以有效促进不同教育形态的良性发展。事实证明,德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的确与该国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息息相关。因此,探索并解析德国职业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特色,必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有所助力。2016年3月,笔者随江苏省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高级研修班赴德学习,对德国职业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特色有所感触。

一、专业化的学校心理服务团队

德国不仅是实验心理学生长的沃土,也是较早重视学校心理学的国家之一。1896年,莱特纳·威特默创建儿童心理诊所,标志着学校心理学的诞生。1911年,威廉姆首次在德累斯顿将学校教育和心理学联系到一起。1922年,德国第一家学校心理服务中心(Schulpsychologisches Beratungszentrum)成立,此后,此类机构陆续出现,学校心理学逐渐作为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在德国发展起来。但直至2002年古滕贝格高中枪击案的发生,学校心理服务工作才真正进入教育主管部门视野。此后七年间,频发的校园枪击案用血淋淋的现实迫使德国教育界正视青少年(在德国年龄未满25周岁均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学校心理服务工作。

2010年,德国职业心理学家协会(Berufsverband

Deutscher Psychologinnen und Psychologen,简称BDP)引导社会直面学校心理学家严重短缺的现实,决定从增设学校心理服务职位入手改善这一局面,并采取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具体措施,以切实改变德国当时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困境。这为德国学校心理服务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学校心理学家的数量逐年增加,工作范畴不断扩容,岗位职责也进一步细化。

当前,各类学校至少设置了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和社会工作者两种校内心理服务职位。其中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由校内正式聘任的授课教师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后兼任。而社会工作者则由社会相关机构选任推举并支付薪酬,但长期在学校内部承担相关心理服务工作。这两类人员在学校内部精诚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各类心理服务和发展指导。

而职业学校因学生的类型相对复杂,对于心理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划分较为细致,一般包含:心理咨询教师、社会工作者、专业指导教师和劳动局咨询人员。在个别兼容度更高的职业准备学校,还会依照学生状态配置特殊教育专家。如奥古斯特桑德尔职业准备学校(August-Sander-Schule)在校生中有一定比例的聋哑残障和行为问题学生,故该校有各类问题的特殊教育专家15人,他们将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

此外,为了保证学校心理服务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德国心理学会(DGP)和职业心理学家协会(BDP)联合制定《伦理准则》,从各方面对学校心理服务工作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对于学校心理学家的标准进一步界定:“经过心理学系统培训、能够从专业角度实践和体验,思考和学习的专业人士”,进一步明确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处理学生群体的异质性,通过预防措施手段促进课堂社交互动和学校的氛围,干预欺凌,危机咨询和危机干预的措施,保护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支持学校良性发展”。

具体要求是: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必须是全日制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通过一定学时的培训和考核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具备5年及以上的一线心理咨询实践经验。而学校心理学家则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且本身已具备某一学科科任教师资格,另外在专业机构接受100小时的专业学习(含基础理论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和为期两年的督导考核。此外,为了保障学校心理学家在从业过程中知识储备与时代同步,他们每年仍需接受更高级别的心理学家和管理机构的定时督导,并进行4次以上的继续教育,确保自身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同步更新。如2009年以来,校园暴力、危机应对、校园枪击案处理等内容已经进入培训范围。近年,入境德国的难民人数急剧攀升,难民及其子女的系列问题也已纳入学校心理服务工作范畴。

二、完善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

德国职业学校心理服务工作能够深入高效地展开,其背后完善强大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不容小觑。德国学校心理服务工作不囿于校园,而是和专业社会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后者为学校心理服务工作提供支持、指导、培训、监督和善后。

这一完善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领导部门是由BDP和学校心理学委员会统筹的、16个联邦州分别设立的学校心理学州联合会,州联合会按照地域划分大区分设管理机构,各州学校管理局下设学校心理处,各管理机构距离所辖学校最远路程控制在90分钟以内。联邦州、州学校管理局和学校搭构了德国学校心理服务体系的主体框架。具体的实施系统则由学校心理服务部门、专业社会心理服务机构(Schulpsychologisches und InklusionspdagogischesBeratungsundUnterstützungs

zentrum,下面简称为SIBUZ)、专科医院和青少年事务局共同构成。整个德国的学校心理服务工作就是由学校、SIBUZ、青少年局、医院、保险公司等不同社会职能部门共同支撑构建的一套层级分明却又相对完善的服务网络。

柏林地区共有29所面向中小学提供学校心理服务的专业机构。其中,新科隆地区各类在校生约3万人,共设有8所SIBUZ。此类机构为联系学校心理服务工作和社会心理治疗工作的枢纽。它们为无法在学校内部进行的心理工作提供专业服务和问题甄别,并将未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交付给青少年局或专业心理医生。例如,涉及吸毒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由学校心理咨询师联系SIBUZ完成初步甄别后,将交由青少年局从社会帮助的角度提供引导。

向SIBUZ寻求帮助的途径有两条。其一,学生和家长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直接联系SIBUZ预约咨询;其二,学校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认为学生可能存在某一方面问题需要SIBUZ提供帮助,则教师会通过家长或直接与该机构取得联系,预约咨询。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或家长、教师一旦感觉某方面需要心理专家协助,可主动联系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学校心理学家或SIBUZ预约咨询。如简单问题可在1—2次解决,则由双方直接交流解决。但如果求助者为未成年人,且问题较为复杂,则从第3次预约开始,需家长或教师共同参与咨询。当求助者的咨询次数超过6次,咨询教师必须评估求助者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转介。德国的《心理治疗师和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法》将心理治疗纳入医学范畴。因此,在学校和SIBUZ的心理服务过程中,如果没有专业心理治疗师参与,或未经监护人(家长)同意,不可以使用诊断性的心理测验或进行治疗,必须转介至专业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SIBUZ提供的心理咨询免费,专业机构的心理治疗则需收取一定费用。而德国法律规定,经过认证的专门机构提供心理治疗的相关费用将由保险公司支付。德国专门有联邦层面的委员会对日新月异的心理咨询治疗的方法模式展开调研讨论,不断修正调整保险公司支付的心理咨询治疗方法范围,然后以立法的形式进一步强调规范,以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最为正规、合理的治疗。

因此,如果遇到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复杂,则参与其中发挥效能的成员可能包括:学生(求助者)、家长、教师、社会工作者、学校领导、SIBUZ的心理学专家、青少年局官员、心理医生、保险专员等各色人等,他们会因此临时组成小组,协调合作共同解决这一个学生的问题。而这种完善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为了所有师生的心理健康。

三、完整的发展过程管理

德国历来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因此德国孩子自幼儿期起,就要每年进行一次心理体检,相关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每年儿童心理体检的成果数据由德国联邦卫生部和青少年事务局建档储存,这些数据将被用于再研究和分析。这种贯穿“婴幼儿期—青少年期”的心理体检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

例如,德国向来对于知识类的“早教”嗤之以鼻,并且在《宪法》中明文禁止各种“早教”。但他们同样注意到了孩子的基本能力和个体差异对其入学的影响。因此,在适龄儿童入学前一年(5岁),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家长带着孩子前往检测中心进行入学前的各项测试,以游戏、对话、娱乐的方式确认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健康状况能否入学。

政府还为此编制了宣传彩页(如图1)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入学时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并对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进行指导。图中有儿童教育专家写给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其中主体部分重点引导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给予关注。这一细节充分反映了德国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视远大于对其掌握知识技能的要求。

在学生求学过程中,心理学专家也始终参与学生的评估,并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进行指导。如学生进入中学学习无需进行统一考试,综合小学阶段成绩、科任教师和学校心理学家的鉴定、家长的意见等因素,决定学生升入职业预科(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文理高中(Gymnasium)或综合学校(Gesamtschule)其中的一种继续学习。其中文理中学相当于国内的普通中学(初中+高中),是进入高等教育必经之路。实科中学仿效普鲁士的中学而建立,因其应较高等的职业教育需求而生,故一度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典范。学生从实科中学毕业既可以选择较高等的职业发展,也可以继续升学,例如进入职业导向的文理中学,从而往高等教育体制迈进。

这种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长期过程性管理,可以记录其成长过程中的系列资料,动态监控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健康状态,从而依据社会需要对青少年的发展进行适时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德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德国细致的学校类型划分虽然被反对者批评,但其的确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使其可以进入相对适合的教育体系,并且依据自身发展不断调整路径和方向,反而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职业教育“羊肠小道”的尴尬局面。我国近年职业学校“3+3”、“3+4”的学制改革、单招考试与注册入学并举的上升途径、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联手办升学班的种种变化,也是教育主管部门试图为不同需求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有益尝试。

四、标准化的危机应对操作手册

规范的操作手册可以帮助学校心理工作者在遇到常见、典型的心理问题时快速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高效、便捷地解决简单的心理问题和突发状况。如柏林学校心理服务中心编辑的《柏林学校应急手册》自2002年(2002年4月27日,德国图灵根州埃尔富特发生本国历史上首次校园连环枪杀案)起在各学校心理机构广泛使用,用以指导学校心理服务老师遇到各类问题时正确处置。

该手册不仅包含了德国校园诸多常见问题,还将各类问题按照危害程度分别用红色、黄色和蓝色区分紧急程度,由左至右,分别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分为三栏。最左侧一栏用红色标识,是最严重的问题,其中包括:校园枪击、火灾、传染病/集体中毒、绑架人质、自杀/意外死亡、携带管制武器。中间一栏为黄色标识,此类问题的严重程度次于红色问题,其中包括:恐吓、媒体暴力、家庭暴力、贸易毒品、强迫/勒索/抢劫、严重身体暴力、性侵犯、自杀未遂、对学校工作人员的攻击、破坏、宪法敌对言论、拥有武器。最右侧一栏为蓝色标识,此栏问题较为简单,包括:侮辱/威胁/攻击、欺凌、服药、自杀意图、同学死亡。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日耳曼民族严谨的工作生活作风,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遗憾的是,该手册仅有德文版本,希望日后可以有机会将之译为中文,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改编,这必会成为学校心理工作者日常工作的有效辅助。

总之,德国职业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特色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当前,我国必须高度重视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培养,集合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搭构完善的学校心理服务体系,注重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管理,加快建设切实可行的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实施体系,方可全面提升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German Psychological Service Work in Vocational Schools

LIANG Yan

(Xuzho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Xuzhou 221000,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service; characteristic; enlightenment

作者:梁燕

第4篇:新乌江镇中心学校足球特色学校工作做法及特色

新乌江镇中心学校

足球特色学校工作做法及特色

新乌江镇中心学校创办于1976年,有四十多年的建校史。学校座落在乌江集的西北角,自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目标和“把学生当天才来欣赏,当天才来培养”的办学思想,走“以德立校,人文养校”之路。

我校有教职工80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有57人,中学高级教师12人,中学一级教师25人。其中体育教师3人,足球专项体育教师2人,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838人。学校环境优美,清洁整齐,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界限分明。学校占地面积26680平方米,三区分明,布局合理。拥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教室、实验仪器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图书、仪器均按国家农村学校一类标准配备。学校操场已达到省三级标准,总共约8000平方米,标准篮球场3个,1块足球场地。学校体育设施配备已达到国家要求标准。

学校本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理念,努力打造“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实效”的学校特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下发的《 阳光大课间》实施方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办学声誉日益提升。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各种训练为主线,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学校多年来一直重视体育工作,开足开齐体育课,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让学生享受快乐与健康。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培养人才的办学宗旨,以发展体育、强健体魄为目标,以发展田径、篮球、足球教学为学校特色,使田径、篮球、足球运动成为我校学生最喜爱的运动。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1. 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工作。

2.学年之初制定计划时,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并严格执行。

3.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副校长主抓这项工作, 学校各个部门共同参加,体育教研组长担任足球教练组长,具体指导本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并聘请我校喜爱足球的教师,担当足球教练。

4.学校制定有校园足球工作的组织实施、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不断完善。

二、充足的条件保障

1.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在核定编制总量内配齐体育教师,满足教学工作需求,并有2名足球专项体育教师。每年能提供两至三次体育师资参加培训机会,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

2.落实体育教师待遇。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和活动均计入工作量。保证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3.场地设施建设完备。场地设施、器械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体育工作的需求,不断得到补充,并建设有适合学校条件的足球场地,足球及基本训练竞赛器材数量充足。

4.体育经费保障充足。为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学校将年生均教育经费10%用于体育特色教学及活动,不低于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为学生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学生新增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

三、教育教学

1.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坚持健康第一,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保证体育时间。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用1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足球运动纳入学校课外活动。

3.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足球校本教材,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

4.经常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摄影、绘画、征文、演讲等文化活动。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四、训练与竞赛 1.成立足球组织。学校有足球兴趣小组,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七年级以上建有班级、年级代表队,学校建有校级男、女足球代表队;学生基本达到全员参与足球。

2.开展科学训练。学校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定期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

3.建立竞赛制度。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并趋于稳定;每年组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每个班级参与比赛场次每年不少于10场;积极参加校园足球联赛;主动承办本地足球比赛。

4.支持学生发展。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第5篇:创建特色学校总结

传承绿色文化 构建环保校园

——长城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我校高度重视创建“传承绿色文化、构建环保校园”的特色学校工作,立足学校,渗透课堂,服务于社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校的具体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加深认识

创新是特色学校建设的主旋律,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校不把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孤立起来,就事论事,把它视为几个领导、几位教师的事,而是将其视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学习,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了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了全体领导和教师的聪明才智,真正做到互动、协作、群策群力,共建特色。

二、加强特色学校各项制度建设

学校管理制度是否严实,将会影响到特色学校建设是否能有序地展开。我校把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建设放在特色建设的重要地位,把班级特色建设作为班级量化考核和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列入教师考核的范围;各室管理第一责任人制度等都是严格管理到细处,事事有章可循。我校根据实际,讨论并制定了《长城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制度》,学校管理制度的严和实主要目的在于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人,这些制度和机制,保证了使特色学校建设在互动的管理环境中得到发展。

三、加强了组织管理

1.我校组织建立了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教导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全体班主任都切实担负起形成环境教育合力的责任,以促进环境教育的整体效应。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环保教育特色工作。

四、重视师资培训,提升环保理念。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是靠广大教师开展的,因此,教师环境素质的提高,是环境教育蓬勃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1、由教导处制订对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培训计划,查找培训材料,设计环境教育的新内容新举措,切实加强了对教师的环境教育知识培训。

2、学校订阅或购买一定数量的各方面的报刊杂志和书籍,让师生多渠道获取教育知识信息。学校图书室专门设立“环保教育书架”,除每周四下午统一组织师生借阅相关书籍外,图书室还不定期地向师生开放,不断开阔了师生的环保视野。

3、每学期由教导处安排环境知识系列讲座,举办环境知识竞赛,环境教育论文比赛。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师生创建热情,自觉参加各类环保活动,从而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五、重视环保宣传工作,创设环境教育氛围。

1、在校园内张贴环境教育宣传标语、警示语等校园文化硬件设施。

2、学校开设“环保宣传栏”,及时向学生传递环保信息。在各班设立宣传墙报,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环境知识竞赛、“我与绿色环保学校”征文比赛等,大力开展环保宣传工作。

六、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学校计划在校内加植各类树木1000株,并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

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

3、净化校园。继续做好了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工作,做到校园净化,教室整洁,宿舍卫生,厕所清洁,饭堂卫生符合标准。

4、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七、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我校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大力开展校园节水,校园环境整治活动,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师生的环保能力。

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了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加强班队活动。将环保特色活动与主题班队活动有机结合,在时间上、制度上保证环保教育的顺利进行。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校积极培养少先队员队员主动地参与社会和作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引导队员观察周围及家乡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调查并了解污染所造成的后果。十月份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了回收废旧地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了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技能,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建立兴趣小组,进行环保科研活动。我校建立了“小小环保行动队”。让队员们知行合一,开动创造思维的机器,参与环境保护,美化校园、社会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小小环保行动队”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环保系列活动,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变化。

八、存在的问题

1、课内渗透还没有得到更好的普及,我们需要在所有学科中有目标的渗透环境教育,把环保问题有机的结合到各科教学中,让渗透环境教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自觉行为。

2、强化了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很好的进行反思与整改。活动实施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活动结果不够深入,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

长城小学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传承绿色文化 构建环保校园

——长城小学创建特色学校总结材料

二0 0八年十二月

第6篇:创建特色学校总结

(一)校园环境特色建设:

建设目标:校园环境整洁,书香气氛浓厚,和谐布局,旷达有序。

1、环境美化特色:

净化:以狠抓师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为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弘扬国学,诵读经典”教育为抓手,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全员参与;全面清理校园内卫生死角及墙面乱写乱画等,规范宣传字画,做到整洁、卫生、规范、高雅、悦目。

绿化:以学校现有的条件,进一步做好校园内绿化的养护。修缮花草;保养好校园内的树木;做好花池内的花草种植和养护;利用盆景点缀绿化校园;利用校园内边角地添置绿色。

美化:学校花草树枝上悬挂警示语标牌,做到美观、实用。

2、文化墙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长、教师的言行是教育,优美整洁的校园也是教育”。“让每一面墙说话”是我们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源点。我们本着“高品位、特色化,地域性,审美性”的原则,对学校的墙壁进行文化着装。东楼大厅,我们将建校以来学校所取得的重要荣誉彰显在墙壁上,展现学校教育的重要成就,激发师生的自豪感,激励师生奋发向上,不断进步

3、走廊文化特色:

在教学区和教师办公区以及教学实验区,整体设计,根据不同功能,分楼层设计不同主题的文化内容,融书法绘画装裱于一体,体现知识性,教育性,审美性。

(1)将我国自古至今著名教育家画像和对教育教学的著名论断彰显在办公区,让教师感受到时刻在与教育家对话,促使教师“日三省吾身”,教学相长;以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内容为主,突出传统特色。

(2)将著名科学界画像及最新科技成就在实验教学区彰显,建立科技长廊,让师生学习科学精神,激发师生科学创新热情等。汇聚古今中外,传统现代融合,体现时代科技发展变化。

4、班级文化特色:

(1)规范要求和班级自我设计相结合。用好 “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国旗、《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由学校统一制作悬挂,其余如班训班规班级学习园地等则由班级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自我设计进行。这样就形成了规范化和个性化特征,彰显班级的特色,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2)在每个班级正门旁侧的墙壁上开辟50cm×50cm的墙面作为特色名片,班级展示班级目标或班级之星,

(3)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

(4)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

一、整齐、整洁。

(5)后墙定期出学习园地。贴些学生的自创“名言”,理想宣示,或贴些鼓励性或关切性话语等,力求内容丰富,风格活泼,展示个性,定期更换。或张贴学生的书法和美术作品,鼓励学生,也能增添班级文化气息。

(6)在班级小书架上放置〈〈语文周报〉〉、〈〈英语周报〉〉等报纸和〈〈小学生〉〉等杂志。来源可以自订、班订、校订、教师提供、学生捐献等方式。

(二)校园精神文化特色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倡导“雅文化”,努力做到“三雅”:“领导儒雅,教师高雅,学生文雅”。

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品牌上。

1、校风建设:

校风: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育人

2、教风建设:

教风:求真务实,争创一流

3、学风建设:

学风: 勤奋刻苦,争创一流

4、打造西街小学品牌:重点在形成西街小学精神(即求真务实,争创一流);整合所有特色项目,形成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系列;同时融合学校制度特色、环境特色、活动特色,最终形成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整体特色。

(三)学科课程文化特色建设:

1、积极营造良好学术(教研)氛围,学术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直接影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是学校质量的生命力所在。着力培养一专多能型教师。

2、每日组织好一节活动课,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拓展空间和渠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以国家级课题实验打造学校课题文化,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提高课堂效益,探索一条适合学校校情、学情的减负增效提质之路。

4、每日三诵。每天早晨课前、午休前、睡觉前诵读五分钟经典国学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等以及名人名言。

(四)学校制度文化特色建设:

以时代精神为指导,充分体现现代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依法治校;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坚持制度可实施性。

1、对现行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完善,重建,归档,形成《西街学校管理制度汇编》。

2、制度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从学校行政管理、德育工作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管理、后勤工作管理等分类建立和完善各项校本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根据教育局相关要求,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预案,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

(五)校园活动文化特色建设:

1、举办好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本教研、教学展示、文娱活动等,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丰富教师文化生活。

2、班团干部轮流值周、值日活动,设立纪律督察队监督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成立卫生检查队检查各班环境卫生情况。建立值周师生校门迎候制度,互致问候,培养师生的良好言谈举止,建立和谐文明的师生关系。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行为评价和反馈体系,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注重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

3、开展好劳动实践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实验田劳动实践、公益劳动、社会小调查、少先队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快乐自己,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4、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搞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努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5、利用好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具有教育意义的节假日,设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与德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团结友爱、笃实宽厚、自强不息的优秀品德和调控

总之,我校校园文化特色将以课程文化为根本核心,以环境文化创造氛围,以精神文化提供支持,以制度文化加强组织保证,彰显西街小学个性,全力打造我校品牌,创一流学校。

第7篇: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主要工作做法及特色

根据加快发展和普及校园足球的精神,为确保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遴选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我校在建设足球特色学校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健全机制,科学管理

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项目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分管副校长、体育教研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了学校的体育发展规划,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使我校的体育项目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

1. 落实国家政策。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工作。

2. 纳入发展规划。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

3.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在校长领导下,学校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本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

4. 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制度有校园足球工作组织实施、招生、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且不断完善。

二、创造良好条件,打造体育(足球)特色学校

1. 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在核定编制总量内配齐体育教师,能满足教学工作需求,并至少有一名足球专项体育教师。每年能提供一次体育师资参加培训的机会,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

2. 落实体育教师待遇。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和活动要计入工作量。保证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3. 场地设施建设完备。场地设施、器械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体育工作的需求,不断得到补充,并建设有适合学校条件的足球场地,足球及基本训练竞赛器材数量充足。

4.体育经费保障充足。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原则上年生均体育教育经费不低于10%,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为学生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学生新增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

三、教育教学

1. 教学理念先进。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坚持健康第一,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 保证体育时间。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足球运动纳入大课间或课外活动。

3. 开发足球课程资源。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足球校本材料,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

4.营造校园足球文化。经常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足球达标活动。

四、训练与竞赛

1. 成立足球组织。学校组建足球兴趣小组(社团),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成立男子足球队、女子足球队;学生基本达到全员参与足球。

2. 开展科学训练。学校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定期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

3. 建立竞赛制度。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并趋于稳定;每年组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每个班级参与比赛场次每年不少于5场;积极参加校园足球联赛,主动承办本地足球比赛。

4. 支持学生发展。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五、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1.结合县教育局开展大课间活动要求,为此我校在完成常规的体育教育教学任务基础之上,以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为主,做到学生人手一个足球,让足球运动融入常规课堂教学中。

2、为了突出学校足球特色,逐步确立“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求品牌,让足球影响孩子一生”的目标,将足球教学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

六、存在问题

由于我校的特色建设工作时间较短,特色教学在探索中前进,管理和训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足球活动刚起步不久,学生技战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针对不足之处,今后我们继续努力,加大指导、督查、展评、表彰力度,使足球活动真正成为我校的特色。

总之,我们将保持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增强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争创一流教育的使命感,抓抢机遇,加快发展,以百倍的信心,坚定不移地推进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工作。

第8篇:中心学校特色学校建设总结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已顺利实施三年,我们秉承区教育局创建特色学校,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宗旨,从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提出了以实施学生养成教育为特色的创建活动,现总结如下:

我们按照细、新、活、实的管理思路,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战略,制定并推行学生养成教育的六大目标,从学习、生活、行为、安全、纪律、礼仪等方面,分级分阶段系统化的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经过三年的工作,各校的环境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干净卫生,整洁优美,学生人人讲文明,懂礼貌,争当文明礼仪之星,校园内打架闹事现象绝迹,一片和谐文明新气象,养成教育创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下面就我校特色创建工作做以简单汇报。

一、创建特色理念,成立领导小组,完善制度,从根本上重视特色创建工作。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少队部具体实施的领导小组,职责明确,方案细致,措施得力,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首先,我们建立了特色学校办学理念:

1、总体要求:不求人人得百分,但求人人有进步,努力体现素质教育宗旨;

2、具体措施:教育学生说好话、唱好歌、写好字、走好路、扫好地,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塑造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成为建设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3、达到目标: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第二,我们完善了养成教育特色建设的各项制度,制定了特色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并有清晰合理的特色建设中长期规划,我校每学期制定有阶段性养成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措施细改,操作性强,每个教师都有特色教育教研专题,每学期进行反思,总结,并形成研究制度。

二、将特色工作渗透入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专项活动,将创建工作做为学校重点工作去抓。

1、我校在养成教育作为特色创建工作确定后,在2011年9月,举行了特色创建养成教育启动仪式,各校师生认真学习了养成教育活动方案,并在大型横幅上进行签名,表达了全校师生努力搞好特色创建活动的信心和决心,在欢声笑语中,我校养成教育特色建设活动正式开始。

2、首先,我们要求教师将学生养成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当中,并添置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手册,做到人手一册,每周一节养成教育课,融合在班会及思品课当中,我们先后让学生学习熟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目标》《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手册》,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专项活动。

各学校每周、每月公布养成教育具体内容,班级利用板报、读书角,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进一步了解、熟知文明习惯的重要性,每周一升旗学生读养成教育方面文章,读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校园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得养成教育内容已深入学生心中,一些文明行为习惯也已自觉形成。

3、我们下发了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标准,每个班级让学生从言行上努力对照去做,根据学生表现选出每周文明礼仪之星上报学校,各校每月根据各班登记表,总评一次,将获得奖励次数最多的前十到二十名学生作为校文明礼仪之星,公布在学校橱窗,并号召全体学生向这些学生学习,然后每学期来对这些优秀学校进行奖励。

现在我校每学期涌现出数十位文明礼仪之星,他们学习认真,劳动积极,思想进步,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并引导其他学生不同程度有了明显进步。

4、为了让养成教育深入人心,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读好书、摘抄礼仪佳句活动。在班会中,同学们可以自由交流自己摘抄的好句子,并以班级为单位,以

一、二年级为书写佳句,三至六年级办好文明礼仪手抄报的形式,在教室张贴,全班浏览,互相学习,又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进行宣传展示学生学习、纪律及养成教育实施情况,得到广大家长大力支持。

3-6年级学生手抄报形式优秀的达数十份,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将养成教育,文明礼仪和学生自己的美好愿望深刻体现了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既丰富了学生文化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精神素养;

一、二年级小学生摘抄的好句子,每人一份写成规范字进行展览,锻炼了低段小学生的写字能力,又为锻炼他们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三、利用特色创建的契机,大力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及卫生环境。 我校围绕养成教育特色项目建设,积极改造校园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1、各校大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内增添了养成教育内容的新标语,并建设特色教育橱窗,其中设计特色办学理念,张贴文明之星名单,张贴文明手抄报。

2、我们每个班都办有特色教育展示专栏,学生好文章专栏,手抄报专栏,又添置特色教育新标语,美化教室,让教室成为养成教育的主阵地。

3、动员全体师生,对围墙和树木、大门、标语进行刷新,开展校园卫生大整顿活动,从清洁区到教师、从花池到厕所、从校内到校外,整体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清扫,学校环境整体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

4、各校根据特色项目建设的需要,将养成教育的活动场地定为教室、图书室以及远教室,特别是我们为搞好项目建设,先后购买插U盘的DVD、图书数千本、碟片数十张、小型体育器材数十个,既促进了特色项目的开展,又极大地活跃了学生文化生活。

四、师生共谋发展,我校在养成教育特色建设方面颇有成效。 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各校师生在特色项目创建工作中共同携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的素质提升明显,大批学生兴趣浓厚,进步幅度大;其中3- 6年级学生写出了心得体会文章数十篇,优秀十二篇。

学校教师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主要体现在:

1、每人均有养成教育教研专题,并交论文一篇;

2、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均渗透特色教育内容,还在教案中,教学过程中均有体现;

3、班主任每人一篇心得论文,质量上乘;

4、教师每人都建立了特色教育业务档,包括论文、实绩等;

5、学校重视特色教育教师培训,有计划,经常性开展活动,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礼仪手册,养成教育六大目标,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等,提高了教师认识,充实了教师思想,为保证特色教育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特色项目建设的深入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学生文明勤奋,学习进步,教师工作认真,求实创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效果明显。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并艰巨的任务,我们做的远远不够,制度还不完整,措施实施还不够细化,还有许多学生进步幅度太小,许多硬件建设还不到位,今后我校特色创建工作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们将针对我校是实施方案,一直坚持工作下去,不断强化特色办学理念,不断改进特色项目实施措施,不断创新特色项目的评价体系和新内容,从学校教师,学生几方面入手,将我校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进行到底,为努力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目标而不懈奋斗!

中心学校

校 建

2012.11

总特 学 设 结

第9篇:学校特色工作汇报

自信教育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长春市第xxx 中学“三星”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汇报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很多,爱因斯坦说: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北京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也提出了教育就是唤醒自信心的观点。

2011年起我校领导班子本着对事业负责的态度,认真研究我们162中学发展的历史,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需要出发,确立了构建自信教育模式,打造自信教育特色品牌学校,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确立特色办学理念是:自信能够成功 老师伴你同行!把培养领导、教师、学生自信的心理品质和自信的能力内涵,作为自信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实现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

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实践,我校自信教育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

1.起步论证阶段:在提出构建自信教育模式之后,首先我们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自信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把潜能教育、多元智能理论作为自信教育的基石,每周指定中心发言人,在周一班子例会上做有关自信教育相关内容的中心发言,全体成员进行讨论,提高学校班子成员对自信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邀请教育局赵金学局长和督导室主任来校,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指导为我们增添了信心。

2.宣传动员阶段: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相关理论 ,校长亲自召开全校教职工动员大会提高认识,通过教师向学生及家长渗透,形成学校、教师、家庭三位一体的自信教育氛围. 3.实施阶段: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校园文化渗透、管理和评价促进、社团和大型活动展示等多种形式落自信教育。

4.总结提升阶:我们在总结前期工作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申报了自信教育省级课题研究;形成了我校打造自信教育特色品牌学校实现内涵发展工作体系。

一 、工作措施

(一)优化管理,构建自信的校本管理体系 科学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达成工作目标的前提

1 1.依法管理是根本 我们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政策法规,依法依规制定了学校章程,坚持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等民主管理措施,学校依法决策,教师依法执教。保证了我校职称评聘、等教师关心关注的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2.完善我校“一主两翼”管理模式,细化过程管理

一主两翼管理模式,就是以目标管理为主,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强调管理的计划性,学校班子成员集体学习研究教育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发展目标研究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分口制定落实计划避免工作的盲目和随机。

落实目标管理,确立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和年度具体目标,分解到各口落实,明晰从校长到每个员工各岗位职责,构建了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考核体系,考核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结果在评先选优和职称评聘中得到合理运用,使广大干部和教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目标,提升了工作的主动性。

完善制度管理,健全了从整体要求到各项工作过程和细节都包含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部门分口把守,监督落实,教学上围绕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形成了《教学管理手册》和《学生学习管理指导手册》;德育工作中,为了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良好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采取了系列的教育和管理措施,形成了制度保障体系,完成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创建和应用;后勤和安全工作制定了66项涵盖整体要求工作细节的工作制度34项各种应急预案,)这些工作制度和措施的落实,确保工作过程规范有序。

强化人文管理,力所能及满足广大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安全管理:

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职责,提高防控能力,保证校园安全。层层签订责任书,口口落实安全职责,人人明确安全任务,时时覆行安全义务。一步落实“一三四”安全防控体系。(注:“一”是落实一岗双责,“三”是校园安全由德育、教学、后勤齐抓共管,“四”是指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时

2 段、重大活动严密安全布防,确保不出纰漏)从而实现安全管理全覆盖。

(二)德能兼修,打造自信的教师团队

自信的教师团队是落实自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把培养教师的自信放在首要位置

1.修师德,修炼教师自信的人格魅力。

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是学生、家长和社会信任的前提,更是教师自信的核心素质。几年来,我们着重培养了教师自信的人格魅力,坚持以教师誓词为引领,时刻不忘初心,不忘为师之责。每年开展学习黄大年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聆听双阳区组织的师德报告会;开展以“身边的感动”为主题的师德演讲,举行“花开的声音”系列校园读书报告会,使每位教师从灵魂深处意识到教师职业崇高和责任,加强自我修炼;学习和落实《长春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落实“七严格”、 “八不准”和“五条禁令”,配套我校包保责任制和“三监督、四严禁、五查处”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堵住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侵蚀,保证了我校务实勤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良好师风的传承和发扬。

2. 练师能 打造教师自信的能力内涵

强化师培 注重实效 促进教师教学理念自信 积极组织领导教师参加“国培”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支持领导教师到先进校、特色校参观学习,全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务实校本培训:组织教育局推荐的必学篇目学习;开展了特色办学自信教育专题培训、 我校三段五步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培训、作业改革专题培训、开展了有效备课行动研究的培训、高效课堂评价培训;聘请省电教馆会主任来校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特别注重新上岗青年教师培训,解读学校教学模式,解读学校办学特色,解读考核办法;建立以高带低、以老带新师徒对子,促进新教师早日成熟提高。

强化教研、科研 促进教师实践能力自信 开展高效课堂构建行动研究,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是教师无止境的追求。我们以有效备课为基础,以“三段五步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

3 制定了高效课堂评价细则和标准,以全区素质教育调研成果和中考为考量,纳入教师评价的核心内容,提高了广大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效果。

开展特色办学自信教育实践研究、教学改革“三段五步研究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初中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研究、有效备课行动研究。在校本教研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又将这几项研究课题分别申报了省级和区级课题立项,任课教师参与校级课题研究100%、参与区级以上课题研究大80%,全校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学习和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开展了骨干教师的高效课堂示范引领课,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提升各层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积极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针对青年教师热情高,经验不足,方法简单的特点,组织了“自信启航 历练成长”,系列教研练功活动,备课说课、教案展示,课堂教学汇报,听课、评课、反思等,同时骨干教师、学校教学领导有针对性的跟踪听课指导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也锻炼了骨干教师的能力。

开展读书活动 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学校近几年购买了近百种图书,要求教师必读书目如《听课评课导课的使用策略》、《读书成就名师》、《习惯就定孩子的一生》、《师生心理沟通理念方法应用》等十多本,推荐了《教育就是唤醒自信心》等书目二十多种,每学期至少开展全校性读书交流活动一次,小型的组内交流和读同一本书的交流每周都有,交流形式有小型沙龙更多交流是网络平台,促进了教师素质全面提高。

(三)培养自信的学生

1.以自信为支点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自信

课堂教学是特色教育的主阵地,文化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学生的挫折感也大多来源于学习竞争。把培植学生学习自信作为课堂教学长期坚持的目标,让实效课堂渗透自信教育。我们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三段五步研究式学习”教学模式,体现学思结合、知行统

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

4 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实践的机会,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动脑动口动手,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收获,注重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不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

开发系列自信教育校本教材,在校本课堂、心理课堂、思品课堂进行引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自信的人格品质。

优化学生学习管理,提升学生“学”的能力,在师生中征集学生学习管理的金点子,形成了我校《学生学习管理指导手册》,重点搜集了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水平、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磨炼学习意志等多方面所采取的方法和技巧,对提升教师对学生学习管理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2.以自信为内涵,开展德育活动

培养学生成长自信

在学生中积极组织开展前途理想,把个人的前途理想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联系起来,把个人的理想前途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学习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学习中华民族上历史优秀人物为民族发展奋斗的事迹和精神,学习周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崛起和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革命精神,学习 “两弹一星”等现代科学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爱国精神。

3.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 培养学生生活自信

法制进校园,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做知法、守法的公民,上好法制课,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每学期聘请公安干警和一线法官来我校作法制报告,他们用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的给师生上了生动的法制科课,提高了师生的法制意识。

强化纪律教育,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行为规范文明班级和行为规范个人的评选活动,制定标准,全员海选结果公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开展学雷锋主题系列活动,让雷锋精神永远传承和发扬下去。学习他在学习上善于“挤”和“钻”的钉子精神,学习他在生活生艰苦朴素的精神,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

5 《三字经》内容,我校自编三字经《一日四礼》,从学生入校到走出校门,再到回家后的待人接物都有明确要求,实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

积极开展读书和“习字立人”活动,我们把习字立人纳入校本课程的,有专职教师有内容(以习近平重要讲话核心段落为内容)以适合学生的楷书、行楷为摹本,每周一课时,实现了 “习字”与“立人”的统一。

学校图书馆向学生开放,学生借还自由,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4.以自信为灵魂,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我们把自信教育作为学校文化的主题之一,校园的石刻、班级文化、长廊文化、展示平台,都体现了自信的意义、自信的目标、自信的方法等,它如“润物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

5. 开展社团活动 搭建自信展示平台

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优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发现自身特长,发挥特长、发展特长,走向成功。基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全校组建了金鹰口风琴社团、衍纸社团、机器人社团、书法社团、体育特长项目(篮、排、足、乒、田竞)等12个社团,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了成长和展示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每年组织一次艺术节、运动会,开辟时间和场地为各社团搭建展示平台,全校师生用青春、用活力、用激情,展现自己的风采和特长,展示了自信。

6.以课程为载体深化学生自信

开发了自信教育校本教材,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有实效。

7.评价促进学生自信

创新评价办法,激励学生自信,开展多元评价。牢固树立“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的信念,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参与、进步与自我超越。

在课堂教学过程评价中不打击、不伤害学生自信,以鼓励为主,

6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与慧海公司联合开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侧重品德、学业、身心健康等,作为学生评先、推荐生的重要依据,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自信教育特色理念和方法教师、学生和家长广泛认同,能够自觉地落实到工作和学习活动中,在社会上有了较大的影响,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大幅提高。。

进三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长春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长春市教学管理达标先进校,长春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被中国教育学会被评为责任教育课题研究先进校,吉林省责任教育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双阳区教育局评委教育重点工作出色完成单位。教学质量稳居全区前三名。

在长春市和双阳区教育局举办的教师岗位练功、班主任技能大赛、读书演讲比赛和国培项目中,获得集体奖项9次,教师获奖超过150人次,其中,韩宁、王晓易、刘佳在长春市班主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李晓辉、赵静、徐敏等5名同志在国培项目中获得部级优秀课称号。

在长春市和双阳区教育局举办的 冰雪足球赛、体育运动会、艺术展演等学生活动中,中我校获得集体奖项12项,学生获奖人数超过200人次。

三、下步打算

1.继续在教学、德育和管理各部门工作中深化自信教育,各部门形成可供借鉴的办法和经验。

2.完善自信教育校本教材,形成体系。

3.把自信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编写一部有关初中段自信教育的实用书籍。

4.把自信教育积淀成学校文化。

虽然自信教育在我校虽是成效初显,但是要形成学色品牌还需较长时间积淀。我们今后将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方法,促进自信教育办学特色的深化。

上一篇: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下一篇:级配碎石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