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干预研究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埃里克森创建的人格发展理论共分为八个阶段,都是以自我同一性为核心,根据其理论依据,青少年最主要的发展任务是确立自我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这是一种关于我自己到底是谁、我的未来使要朝向什么方向发展以及我将处于社会什么位置等问题的确定的、一贯的认识,并将影响其个体一生的发展。”现有的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状况并不乐观,他们普遍表现出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自我同一性的干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团体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心理咨询形式,团体辅导可以在自我同一性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切实合理帮助团体成员改善较低水平的自我同一性,促进更高水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形成。且团体辅导同时干预的人数相对较多,可以有效利用课堂开展心理干预,符合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实际需要,可以弥补个体心理咨询的缺点。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校内招募及筛选的方式,从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在校生中选取被试者共计20名,实验组10名,对照组10名。所有被试者总体特征为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心理障碍,有自我提升的愿望,愿意将团体辅导坚持下来的大学生。并与成员签订了团体辅导活动协议,协议中成员承诺“不无故缺席”,“遵守无批评原则”“容忍别人、尊重差异”“发展自我、接纳自我与尊重自我”“不泄露他人隐私信息”等。

(二)研究方法

结合自我同一性理论,参考已有的自我同一性有效干预研究,制定以“我就是我”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由研究者担任团体心理辅导的领导者,对实验组进行共计8次,每次2小时的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干预。

(三)研究工具

1. 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

本研究使用的是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该量表于1983年由加藤厚编制,张日昇教授1989年进行了修订。该量表共计十二个测量项目,由“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三个分量表组成。根据三个量表得分的组合,得到了六种不同的同一性地位:同一性确立地位(A)、同一性确立-权威接纳中间地位(A-F)、权威接纳地位(F)、积极的延缓地位(M)、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地位(D-M)、同一性扩散地位(D)。该量表的分半信度是0.88-0.91,重测系数是0.78-0.85,该量表的同时效度和建构效度也均良好。

2. 团体成员反馈表

《团体成员反馈表》共含有13个封闭式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对团体辅导中目标的达成、个人感受、过程细节处理等方面,团体成员根据反馈表中陈述的句子,以1到5的尺度等级评估自己参与团体的情况。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四)统计处理

使用SPSS19.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数据分析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干预前的同质性检验

为了保证本实验干预效果的有效性,需要在进行干预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员进行同质性检验,本研究对两组成员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即,在自我同一性地位的三个维度上——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未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认为在进行实验干预之前这两组成员是同质的,可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比较。

(二)实验组前测、后测的差异检验

如表2所示,实验组在进行团体辅导干预前,不同状态自我同一性地位均有分布;进行团体辅导干预后,从总体方面看,处于低状态的自我同一性地位的被试向高状态的自我同一性地位发展,大部分处于F地位。具体而言,有一名成员由D地位状态发展至D-M地位状态,有一名成员由D-M地位状态发展至M地位状态,有两名成员由D-M地位状态发展至F地位状态,有一名成员由F地位状态发展至A-F地位状态。

进一步对自我同一性地位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实验组在自我同一性地位的三个维度上——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未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三)对照组前测、后测的差异检验

如表4所示,对照组在前后测结果中显示,不同状态自我同一性地位均有分布。

进一步对自我同一性地位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对照组在自我同一性地位的三个维度上——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未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四)实验组、对照组后测的差异检验

如表6所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在实施团体辅导干预后,在现在的自我投入和未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两个维度上,均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在过去的危机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五)团体成员反馈表的结果

在所有活动结束一周后,让实验组团体成员填写《团体成员反馈表》对团体辅导活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示,所有实验组成员都认为这个团体活动对自己很有帮助,就各个项目而言,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自我表现等选择“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成员均大于或等于80%。

三、讨论

(1)团体心理辅导对自我同一性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在进行团体辅导干预后,处于低状态的自我同一性地位的被试者有向高状态的自我同一性地位发展的趋势,大部分处于F状态地位。实验组在自我同一性地位的三个维度上——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未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团体辅导方案的编制可行性强,干预过程有序有效,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有干预效果,能使其由低地位状态向高地位状态发展,改善其角色混乱的状态,使自我同一性得到好的发展。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应用于高职院校,以期用于高职院校学生个人的自我完善,更好的实现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

(2)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反馈。由《团体成员反馈表》的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组成员都认为这个团体辅导对自己很有帮助,就各个项目而言,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自我表现等选择“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成员均大于或等于80%,所有项目均没有成员选择“非常不同意”,说明对于这个团体活动的满意度较高,也认为达到了认清自己的目标,在干预后,使我自己到底是谁、我要朝向哪个方向发展以及我将立足于社会何处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答案。在参加团体让我能较好的认识自己的特点及我在寻找目标方面比以前更加清晰两个项目上,有10%的成员选择了“不同意”,说明在团体辅导的这两个单元中,有成员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可能是在团体辅导方案上,设计的步骤时间较短,没有使成员充分的挖掘自己。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对这一方面,应相应增加活动时间,使这一单元的目标得到更好的达成。

四、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有干预效果,能使其由低地位状态向高地位状态发展。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同一性达成是其人格健康发展和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关键环节,研究通过编制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有干预效果。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高职院校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 王书.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 胡月,何亚慧.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应用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30-33.

[3]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IrvinYalom.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纳税筹划在物资采购定价策略中的运用下一篇:海上石油设备泄漏事故及预防管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