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措施(精选10篇)
1 影响乳汁分泌的心理因素
1.1 分娩因素
产妇经过分娩, 机体疲惫, 尤其是不顺利的分娩方式, 如会阴侧切、剖宫产术后造成伤口疼痛而使产妇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伤口疼痛会影响产妇喂养姿势和信心, 喂奶时容易造成腰酸背痛、心情烦躁, 影响乳汁分泌, 使泌乳减少。
1.2 内分泌因素
分娩后产妇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生乳素、孕激素、雌激素含量急剧下降, 尤其是产后24 h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产妇会出现情绪低落, 多表现为心情压抑、焦虑、悲伤、沮丧, 对喂哺婴儿信心不足等不良心理因素, 可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功能, 从而减少或抑制催乳素的分泌, 使泌乳减少。
1.3 对新角色不适应
初为人母, 对如何喂养好自己的孩子往往感到十分困惑。照顾宝宝时白天和黑夜作息时间常常颠倒, 频繁喂奶, 体力消耗较大, 睡眠严重不足, 无法适应产后生活, 产妇很难进入妈妈角色, 对宝宝缺乏爱心, 对母乳喂养态度消极。
1.4 错误观念
产妇对哺乳缺乏正确认识, 一些产妇担心哺乳后影响形体的美观, 本身就不想给孩子喂奶, 即使勉强给孩子喂奶, 次数也相对减少, 由于缺少吸吮的刺激, 致使乳汁的分泌越来越少。
1.5 社会家庭因素
月子里婆媳关系不和谐, 新爸爸新妈妈往往与老人的育儿理念不一致, 往往把宝宝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归结于是母乳的问题, 例如肠痉挛、拉肚子、夜里睡不踏实、体重增长缓慢等。家庭成员对母乳喂养缺乏正确的认识, 不接受母乳喂养的一些新观点, 不支持母乳喂养, 因此两代人在育儿方面的态度和方法上的分歧和矛盾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 直接影响产妇的心情。
1.6 乳头异常
有些产妇由于乳头凹陷、乳头扁平, 便存在自卑心理, 担心宝宝不能正确含接乳头, 对母乳喂养的信心不足, 再加上缺乏专业的指导, 产生自卑、自责的心理。特别是有的产妇经过哺乳尝试暂时失败后, 就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这些不良情绪和不自信影响乳汁的分泌。
2 干预措施
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具备温和、友善的态度, 鼓励产妇宣泄、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耐心倾听产妇诉说,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使其从心理上树立信心, 消除苦闷情绪。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 减少不必要的精神刺激, 尤其是敏感话题, 如婴儿的性别、产后体型的恢复、经济负担的加重, 均应尽可能避免。尤其对于不良个性产妇要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 提供应对和处理应激的方法:如放松训练、认识重建及自信心训练等。通过心理咨询, 彻底消除致病的心理因素, 告知产妇保持精神愉快, 充分休息, 应有母乳喂养的自信心, 相信会有足够的奶水喂养宝宝的。
2.2 指导产妇正确饮食和休息
提供清淡而又营养丰富的饮食, 做到膳食种类齐全, 粗细粮均衡搭配, 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动物性食品如鸡蛋、禽肉类、鱼类。多食含钙丰富的食品, 多摄入含铁高的食物, 如动物的肝脏、肉类、鱼类;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和海藻类。我国传统医学和民间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增进泌乳, 值得重视如产后吃鸡蛋、红糖和鸡鸭汤等都是经济实惠的方法, 又如花生米炖猪蹄汤可催乳。
注意休息,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精神愉快, 防止过度劳累, 在婴儿睡觉的时候, 产妇也要抓紧时间休息。晚上最好有专人护理新生儿, 母亲能保证有充分的睡眠。
2.3 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
指导产妇与婴儿进行交流和接触, 按需喂养婴儿。通过母乳喂养可以激发母性, 哺乳时母子身体之间的亲密接触与交流, 使得妈妈和宝宝在身心两方面感到合二为一, 在宝宝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 母亲对于爱抚和关怀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母子息息相关, 相依为命。母亲通过喂奶, 更加深刻细致地了解宝宝的性格和需要。加强产后母乳喂养的指导, 教会产妇采用正确的哺乳方法及抱婴姿势, 并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 稳定情绪, 使其心情舒畅。频繁泌乳可以刺激体内激素的改变, 能够激发产妇母性本能, 要让母亲多接触宝宝, 尽快跟宝宝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2.4 纠正错误观念
对于担心母乳喂养会影响体形的产妇, 护理人员要及时纠正她们的错误观念, 向产妇及家属解释清楚:妇女怀孕后, 不论是否采取母乳喂养, 乳房都会有所改变, 而倡导母乳喂养不但不会影响母亲的体形, 还能促进产后身体恢复, 有利于减轻体重, 因此认为母乳喂养影响体形是一种误解。根据产妇恢复情况, 指导产妇做产后康复操、乳房保健操, 以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
2.5 争取良好的家庭氛围
普及科学的育儿知识或告知产妇如何育儿, 鼓励产妇与家庭成员多交流, 减少误会和分歧。家庭和睦有利于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情, 鼓励新爸爸参与母乳喂养, 积极主动地与宝宝建立亲子关系, 既有利于夫妻关系, 也有利于家庭和睦。研究显示丈夫给予产妇的帮助越多, 母乳喂养的时间就越长, 所以丈夫在母乳喂养中的角色非常重要。婆媳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交流, 共同照顾宝宝, 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 让产妇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身心调整, 逐渐恢复体力。
2.6 正确母乳喂养指导
乳头异常的产妇, 护理人员应帮助其建立信心和给予技术指导, 扁平乳头及乳头凹陷的乳母, 应做乳头伸展及牵拉练习, 用乳头牵引器抽吸乳头效果更佳。多与产妇交谈, 鼓励其说出对母乳喂养的看法, 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适当给产妇表扬, 以增强其信心, 提供促进乳汁分泌的有关知识及婴儿吸吮对泌乳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减少护理差错事件,追求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调查2006年4月-2008年4月58例护理差错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临床工作护士心理因素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士的需求层次,满足心理需要,注重心理疏导;管理者应倡导人性化管理,严抓薄弱环节,对定势心理影响下分析原因进行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心理因素;护理干预
护理差错就是诊疗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的过失,给病员的造成一定的身体健康损害,延误了治疗时间。但尚未造成患者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者称严重差错。因过失但未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无任何不良后果者称一般差错。
为了有效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现就我院2006年4月-2008年4月5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分析讨论,并针对性地进行相应因素干预。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4月-2008年4月就诊53468人次,发生护理不良事件58例,占就诊人数0.1%,一般差错57例(98.3%),其中用药错误9例(15.8%),处理医嘱错误28例(49.1%),采集标本错误10例(17.5%),照顾不周、监护不严或消毒不严造成差错10例(17.5%),严重差错1例(1.7%)。
2 护理不良事件常见的类型
2.1 三查七对不严造成用药错误(包括口服、注射、输液和外用)、错给、多给、漏给、少给。
2.2 未认真核对或有疑问(字迹不清、剂量不明、用法不当)未及时提出而造成医嘱处理错误或遗漏执行而影响患者治疗检查;不按规定执行口头医嘱,出现药物名称与剂量的错误。
2.3 采集血标本错误:错采、损失、丢失、误送标本。
2.4 照顾不周或监护不严造成的差错,包括饮食、排泄、清洁、环境等方面。如食物中毒、自杀、无故离院、烫伤、压疮、坠床、摔伤等。
2.5 无菌物品消毒不合格、医务人员不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而造成院内感染。
3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本次分析结果主要是心理因素[1],常见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自卑心理:护士地位低,尤其是合同制护士待遇差,没有安全感,奉献精神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造成护士自卑心理,行为消极,责任心不强而出差错。
3.2 焦虑心理: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负性生活事件,如失恋、家庭不和、婚姻失败、人际冲突、工作和晋升受挫等增加了负性心理体验[2]。护理的服务对象是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尤其是精神科患者失去理智,采取封闭式管理,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护士正常情感得不到交流。同时护士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但护士本身却得不到管理者人性化管理。易导致情绪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而出差错。
3.3 定势心理:定势心理是人们在实践中依赖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形成的,定势心理在不变的情况下对事物的知觉更迅速,但在已变的情况下就可造成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歪曲。如安瓿大小、颜色、剂量相同的氯化钠与氯化钾误取
3.4 过度紧张疲劳:持续紧张的工作会导致疲劳,一方面大量的外部刺激使人的感觉逐渐变得迟钝,兴趣和注意力下降,如处理大量的医嘱,执行大量的治疗等[3],另一方面与人的身体状况有关。频繁的夜间轮班引起睡眠不足、睡眠节律紊乱导致过度疲劳,使人知觉反应和活动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不知不觉地出差错。
3.5 厌倦心理:护理工作单调、繁琐、任务重,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尤其是精神科护士,以看管患者为主,技术性不强,护士对工作缺乏兴趣,被动承担工作而出差错。
3.6 抵触情绪:来源于诸多方面,如自我利益受损,对领导者管理误解,对各种变化缺乏适应。抵触情绪易导致组织纪律松散,牢骚满腹,工作被动而出差错。
3.7 自责心理:护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风险高。难免会出差错,一旦出了差错,将面临着承担责任、经济处罚,此时护士易形成自责心理,懊悔不已,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而再次出差错。
4 干预措施
4.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士的需求层次,培养护士的敬业精神及浓厚的工作兴趣。
4.2 注重心理疏导:首先积极鼓励受挫护士将不良情绪适度地进行宣泄,让其释放出来,使情绪处于稳定状态,宣泄的方式很多,可向知已倾吐,也可采用写日记、运动等形式宣泄。管理者既要懂得宣泄机制,又要学会倾听技巧,做护士的知己。其次要帮助适应。当护士出差错时,管理者不应只是单纯指责及经济处罚,而应在心理上给予安慰,与其共同分析出差错的原因,总结经验,使其放下包袱,以良好的情绪投入工作。
4.3 管理者要具有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对挫折的承受力,自我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管理者要学习批评艺术,留心对方的情绪反应,先明确提出明显需要改进的问题,并进一步针对问题提供解决方法,与护士多沟通,让其说出心底的感觉和想法,在彼此沟通中,应理解别人的观点并注意宽容;管理者应合理使用权力,加强自我修养,用自己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及与护士友好的关系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舞他们来和自己一起去达到预定的护理目标。
4.4 满足需要:管理者要学会了解人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条件下的不同层次需要,根据需要考虑管理措施,如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满足护士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为护士解决后顾之忧,如给合同制护士增加待遇,交养老保险等。努力为护士提供进修学习机会,鼓励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及夜大学习,晋升、晋级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为此,护士长应关心护士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向有关部门反映,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4.5 倡导人性化管理,管理者应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时间、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让护士参与病房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变被动承担工作为主动承担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其次实施管理时做好解释工作。如实施新计划,管理者应讲明实施新计划的目的、方法,使大家了解管理者的意图。最后,管理者要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对不合理意见做好解释工作。管理者要尊重爱护下属,在科室营造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融洽气氛,同时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体育运动、文艺活动、茶话会等,增加情感交流的机会。调整班次,变单调的班次为各种班次轮换,变前后夜班连上为前后夜班错开上等。
有利于消除疲劳,提高工作兴趣,减少差错发生率[4]。
4.6 严抓薄弱环节:对定势心理影响下易发生差错的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对各类物品、器械、药品定点放置,专人保管。对各项操作、护理文件书写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参考文献
[1] 宋慧娟,刘雪琴,李漓等.45例护理不良原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8)7:56-57
[2] 汤日晓、于小漪.常见的不良护理心理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 2006(2)1: 242-242
[3] 黄水清,张小庄,聂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08(8)3:151-153
[4] 赵永新.静脉输液可能引发的医患纠纷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2:1130-1132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1生活中灾难、暴力、事故、意外等创伤性事件时有发生,侵害人们的心灵,造成不良后果。在学校,学生面对学习压力、亲子关系、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而青春期的躁动和感性使他们处理问题容易极端化,同时四川汶川大地震对他们的心理伤害,使产生心理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迫切而重要。针对高危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能够防止或减轻创伤后的不良心理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乃至极端化,促进创伤性事件的适应和心理康复。这不仅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诉求。为此,特制定南轩中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以期尽最大努力帮助师生解决面临的可能心理困境,促进南轩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发展。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避免造成的更大的伤害;解决心理危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群体或个体危机消除,恢复常态。
二、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老师、校医、校警、司机、心理社团成员等。
三、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医现场处理可能的躯体病患及伤害。
5、校警维持秩序。
6、司机保证交通。
7、心理社团成员辅助开展工作。
8、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四、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与心理社团成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老师、校医、校警、司机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常
3、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五、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2、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2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现制定我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
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
3.协调有序;
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
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
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校保安人员等。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辅导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5.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辅导老师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常
3.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七、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李志芳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特点进行概括: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端个案;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心理危机的行动干预:1.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安全。2.做好自杀风险评估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3.自杀风险的警示主要有4个:1)自杀计划的特性,越详细越危险;2)自杀方式的杀伤力,越危险,自杀风险越高;3)选用未完成计划的方法的可行性(帮助当事人寻找替代自杀的方法);4)在计划中帮助个案的可能性(家人和朋友都是可以利用得资源,身边有人可以避免当事人自杀)。4.康复后的个体回到生活环境后一定要解决“社会支持”问题,解决问题远不如建立关系重要。5.心理干预必须要团队协作。在干预团队中,学校领导充当“司令员”角色,心理咨询师及督导担任“参谋长”角色,学生工作者担任“主战部队”角色,精神科医生及医院担任“攻坚部队”角色,学校保卫部门担任“辅助战斗部队”角色。6.发现自杀危机事件时,院系必须做两件事:通知父母前来、对当事人给予24小时监护。7.通知父母,父母均不能或不愿意前来时,我们务必要求家长授权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一定可以保证当事人的生命安全。联系家长时,我们要向家长如实反馈学生情况;不让家长告知学生要到学校事宜,不要提及学校发生的事情;向家长保证,在家长到校之前,我们会安排24小时监护保证当事人安全。
总结来说,心理危机干预要做到九点:1.付出任何努力让个案放弃他所选的方法;2.减压,评估导致自杀想法的应激源,设法处理;3.要打破保密原则,而且要通知其家人或朋友(妥善保管相关材料,如遗书等);4.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建立一条[生命线](电话保持畅通);5.和个案订不伤害协议;6.立即处理;7.尽快约定下次访谈时间;8.制定行动计划;9.随时可用电话联络到。
学校成立心理事件预警和危机干预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及学生会干部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组长:统筹管理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副组长:协调心理健康负责人(刘倩倩)及各科室、班主任、科任教师对于防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工作。
组员:
1、预防和监控学校可能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各种生活事件;
2、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及时进行预警和初步干预;
班主任及学生会干部:
1、收集并上报学校有心理和行为异常学生的信息;
2、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寻求帮助并向刘倩倩老师和学校领导通报情况。
二、心理疏导的对象:
我校因面对疫情产生不良情绪、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全体师生及家长。
三、心理疏导的方式:
(一)、平台互助。在开学前,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引导我校师生及家长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相关宣传工作,引导全体师生及家长及时关注情绪,做好情绪调控,普及心理健康维护常识,合理看待疫情。各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学生及家长疫情及其心理状态,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开学后,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刘倩倩)、各班主任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等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心态,珍爱生命,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二)、技术支持。尝试开通网络心理支持服务,开通心理热线、微信群等沟通方式,积极为广大师生及家长做好服务。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刘倩倩)、班主任要认真研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积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变化,对有需求的师生及家长开展线上个体辅导戒者进行电话咨询(电话:4034819。),引导师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开学后,要针对本次疫情认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及个体心理辅导,时刻关注师生心理状态。
四、心理疏导内容:
1、疑似感染师生:
(1)、政策宣教,密切观察,及早求治;
(2)、为人为己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3)、服从大局安排,按照规定报告个人情况;
(4)、使用减压放松行为,减少应激反应;
(5)、寻求应对压力的社会支持:利用现代通讯手段联络亲朋好友、同事等,倾诉感受,保持与社会的沟通,获得支持鼓励;
(6)、鼓励使用心理援助热线戒在线心理干预等及时寻求社会帮助,调整心态。
原则:健康宣教,鼓励配合、顺应变化。
2、无感染但情绪波动明显,正常学习、生活遭受明显影响的师生及家长:
(1)、引导适度浏览相关信息,正视疫情;
(2)、引导接纳自身情绪,管理自身情绪和压力,提供心理支持;
(3)、对交流、适应性行为进行指导,引导掌握一定的心理自助技巧(积极的自我对话、正念冥想、行为放松等),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适度选择娱乐活动,提醒注意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沉迷上网等);
(4)、引导来访者正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做好自我症状识别与求助;
(5)、对由此次疫情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做好转介工作。
五、心理疏导流程:
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1、建立支持系统
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辅导员、学生干部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心理辅导老师负责与个别学生的谈话和跟踪访问,动员有心理困难学生的家长、朋友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
2、建立治疗系统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校接受心理辅导为主。对症状表现较重者建议到相关医院的心理门诊接受咨询、治疗(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必须立即将其送医院等专业精神医院治疗。
3、建立阻控系统
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对于疫情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学校应采取保护或回避措施。
4、建立监护系统
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
5、后期跟踪
因心理问题而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外,还应向所在学校出具学校认可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
6、危机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15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占51.5%,女性患者占48.5%。患者年龄分布为51~88岁,平均年龄为71.5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
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焦虑抑郁现状调查及心理干预研究。问卷内容包括:(1)患者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服用药物情况、入院前有无精神病史、非正常心理状态等。(2)患者心理障碍自我测评。个人深入访谈由临床护士完成,主要是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问卷经过预调查,信度和效度较高[4,5]。共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问卷1 500份,回收率为100%。
1.2.2 心理干预
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根据住院患者的特点,老年患者多由于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减退,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多,自理能力下降,这使老年人产生“老朽感”,导致负性情绪的发生,心里更加脆弱,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患者的情绪变化特点,以主动热情诚恳的服务态度,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询问和质疑。⑵音乐治疗:病房安装背景音乐,由经过音乐治疗培训的主管护师负责实施。其治疗模式是音乐治疗师选择音乐处方,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穿插不同的心理诱导语。音乐治疗师由经过短期培训的参与本研究组工作的两名主管护师担任,负责选择音乐处方,实施音乐治疗方式是感受式音乐治疗,主要是聆听有缓解疼痛和焦虑抑郁症状作用的轻松、活泼、愉快、欢乐、节奏感强、热情奔放的乐曲,音乐中穿插诱导语音乐治疗,2次/周,30min/次。⑶同伴教育:定期举行慢性心力衰竭知识讲座,让患者和患者家属共同学习慢性心力衰竭规范治疗的内容,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基本概念、常见诱因、诊治和预防,使患者和患者家属掌握更多的慢性心力衰竭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和监督患者,贯彻执行慢性心力衰竭各项医疗措施落实到位。
1.3 评价标准
1.3.1 焦虑自评量表
该量表由Zung于1971年编制,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水平。量表的总粗分是量表的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量表的标准分为量表的总粗分x1.25,量表标准分大于等于50分则认为患者有焦虑情绪,51~60分则认为是轻度焦虑,61~70分则认为是中度焦虑,>70分则认为是重度焦虑[6]。
1.3.2 抑郁自评量表
同该量表由Zung于1965年编制,用来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水平。量表的总粗分是量表的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量表的标准分为量表的总粗分x 1.25,量表标准分大于等于53则认为患者有抑郁情绪,抑郁指数=抑郁总得分/总分满分(80分),指数<0.50以h则认为患者无抑郁,0.50<0.59则认为患者轻度抑郁,0.60<0.69则认为患者中度抑郁,大于等于0.70则认为患者重度至严重抑郁[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值或者构成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问题严重程度调查结果
对1 500例住院患者问卷调查,数据显示,1 500患者中1 241例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占82.7%。其中,心理健康患者259例,仅占17.3%。
表1 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程度调查(n,%)
2.2 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通过对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结合研究数据得出,诱发住院患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患者自身疾病原因、家庭经济状况、环境等。调查显示,患者自身疾病及家庭经济状况对患者心理影响最为严重。1 241例患者中,有645例患者因疾病本身的原因产生心理压力,占52.0%;432例患者因家庭经济状况产生心理压力,占34.8%;242例患者由于环境因素产生心理障碍,占19.5%。以上几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诱发心理压力的为1 145例,占92.3%;其他因素仅占2.4%。见表2。
表2 住院患者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n,%)
2.3 心理问题类型
数据显示,1 241例住院患者中,有焦虑、忧郁倾向的患者为1 232人,占99.3%;有恐惧、紧张症状的为785人,占63.3%;多疑为654人,占52.7%;绝望、悲哀的患者为239人,占19.3%。见表3。
表3 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类型(n,%)
2.4 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标准分比较
焦虑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得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标准分比较
3 讨论
住院患者年龄偏大,自身疾病严重复杂,在治疗过程中,因对治疗缺乏信心,拖累亲人,故产生焦虑忧郁的心理状况,从而导致无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影响疾病的预后[8]。恐惧及紧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讲解不充足,导致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这种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讲解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来消除。
4 对策
研究发现,住院患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在于自身疾病的困扰。要根治患者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治疗好患者的疾病,从治疗和护理入手,让患者看到康复的希望,给患者心理安慰。护理人员要认真执行医嘱,鼓励患者多与医师沟通,
心理护理要针对患者的焦虑与忧郁、多疑、恐惧紧张及绝望悲哀等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于严重心理障碍患者,要请医院心理科医师一起探讨适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要做好基础护理,保证患者的基本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家属一起对患者进行开导和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和忧郁的情绪,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9,10]。
参考文献
[1]赖晓明,欧阳天龙,骆向文,等.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现状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3,06:911-913.
[2]Johnston M,Foulkes J,Johnston D W,et al.Impact on patients and partners of inpatient and extended cardiac counseling and rehabilitation:a controlled trial[J].Psychosomatic Medicine,1999,61(2):225-233.
[3]Carney R M,Freedland K E,Eisen S A,et al.Major depression and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Health Psychology,1995,14(1):88-90.
[4]张艳霞,张红旗,张娟.综合医院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2013,18(5)256-257.
[5]Bolman C,de Vries H,van Breukelen G.Evaluation of a nurse-managed minimal-contact smoking cessation intervention for cardiac inpatients[J].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2002,17(1):99-116.
[6]刘德花.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心理问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32(12):176-177.
[7]Franklin C,Mathew J.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prevent 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analyzing responses of physicians and nurses in the hours before the event[J].Critical care medicine,1994,22(2):244-247.
[8]潘晓凌,欧阳鸿枚.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2(5):3407-3408.
[9]徐威,张春霞.护理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择期介入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4(3):448-452.
【关键词】心肌梗死患者 心理不良因素 护理干预措施 临床效果
在临床上,心肌梗死主要是指患者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等引起的心肌坏死疾病,若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是休克等并发症,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1]。为进一步了解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不良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2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男29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56±1.18)岁;对照组41例,男30例,女11例;平均年龄(60.03±1.21)岁。对8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采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治疗方法、主治医生和医院相关准则等,有效减轻患者出现不良情绪。
1.2.2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支持: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心声,并实施适当安慰,及时为患者讲解其病情,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减轻其出现焦虑、抑郁、悲观和心理否认等不良心理因素等。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并为患者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促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引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休息习惯,保障健康规律的生活。避免因暴饮暴食、过度兴奋等不良习惯等出现严重后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生活能力等。(3)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讲座、宣传册和板报等方法对其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强调积极配合每项检查的重要性,从精神上支持患者认同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悲观和心理否认所占比例。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
2.结果
治疗组患者护理前,焦虑占95.12%(39/41),抑郁占75.61%(31/41),悲观占46.34%(19/41),心理否认占17.07%(7/41);护理后,焦虑占4.88%(2/41),抑郁占2.43%(1/41),悲观占2.43%(1/41),心理否认占0.00%(0/41);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焦虑占92.68%(38/41),抑郁占80.49%(33/41),悲观占43.90%(18/41),心理否认占19.51%(8/41);护理后,焦虑占73.17%(30/41),抑郁占51.22%(21/41),悲观占29.27%(12/41),心理否认占9.76%(4/41)。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悲观和心理否认所占比例均同对护理前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悲观和心理否认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
3.讨论
在对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临床上,焦虑、抑郁、悲观和心理否认等不良因素给其临床治疗效果带来严重影响。焦虑是指心肌梗死疾病发病较为突然,患者在出现该疾病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加上该疾病出现剧烈频繁的疼痛症状;抑郁是指心肌梗死疾病诱发心率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降低患者应激能力,同时,患者对疾病预后和经费较为担心等,患者极易出现抑郁心理;悲观是指患者因疾病带来的生理和精神上的折磨,加之经济压力,其极易出现悲观心理;心理否认是指该疾病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使患者出现强烈的应激心理状态,增加患者心理否认,出现沉重心理压力等。因此,护理人员应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有效降低其出现焦虑、抑郁、悲观和心理否认等不良因素,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选取的82例心肌梗死患者中,治疗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悲观和心理否认所占比例均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该研究结果同徐兰芳学者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中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因此,干预措施值得在治疗心肌梗死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瑞凡.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8(10):176-177.
[2]刘丽华.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1):132.
[3]徐兰芳.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08):402-403.
篇一
1、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由德育分管、少先队、教导处、班主任、心理兼职老师等担任。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2、各年级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年级组长负责,全体教职员工均有责任和义务。各班班主任应积极协助学校负责人抓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3、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4、学校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通过主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心理辅导室每年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与班主任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的预防与转化工作。
6、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7、学校发现有学生心理问题迅速恶化或新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将该生的情况迅速以电话的形式上报,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心理辅导办公室报告。
8、对于名单进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的学生或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其危机程度由心理危机评估小组确定。
篇三
为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减少或避免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及时、有效、稳妥地处置校内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危机事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预案。
一、校园心理危机
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在学校校园生活范围内,由于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所引起的校园成员心理严重失衡状态。
二、工作原则
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组织健全,职责明确;预防为先,教育普及;预警及时,重点突出;干预到位,专业科学;支持系统,家校结合。
三、领导工作小组:
成立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xx
xx
成员:各年级组组长,各班主任。
四、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工作体系
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个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分工负责,才能取得实效。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如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
(一)一级预警和干预
工作职责:把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融入学校处置突发性事件工作体系中,全面指导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实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凝成合力,使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对于突发心理危机事件进行处理、负责审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定期听取下级的汇报、决定向有关医疗机构转介学生。
(二)二级预警和干预
主要职责:指导与部署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危机救助工作。排摸和掌握有关信息,及时向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报告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并根据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的意见,开展心理评估和干预等工作。
二级预警和干预工作小组要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在发现或得知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时,要尽快安排专(兼)职心理老师了解相关情况,采取必要的看护措施和妥善的援助措施,以缓解和消除学生心理问题,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对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要在第一时间报告,以启动本预案。
(三)三级预警和干预
心理老师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中的心理委员定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常识性培训。以便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通报、干预、转介。各班级设心理委员1名,主要职责是在班集体中进行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及时掌握和报告学生异常心理信息。
五、心理危机事件分级和危机报告
根据心理危机事件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心理危机事件分为重大事件、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三级。
(一)重大心理危机事件
发生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精神病人处于急性发作期,自伤或伤人行为正在发生。
(二)较大心理危机事件
1.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的离异;家庭暴力等)、遭遇性危机(性伤害;性暴力;性侵犯;意外怀孕等)、受到意外刺激(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其他突发事件),并伴有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已经专家确诊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三)一般心理危机事件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2.因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等导致的心理或行为异常。
3.因学习困难、经济困难、适应困难、等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
4.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四)危机报告
1.发现有较大或一般心理危机事件,相关二级预警和干预工作小组及时以电话的形式上报校心理辅导室,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报告。
2.当有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各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机构报告。
六、危机干预措施
(一)对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须报告心理咨询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或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会诊。
2.经评估认为该学生可以在学校边学习边治疗的,学校须指定专人密切注意该生情况,加强管理,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必要时请精神卫生专家会诊治疗,家长并要签订协议书。
3.经评估认为该学生回家休养并配合药物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必须派专人监护,确保其人身安全后,通知学生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
4.经评估认为该学生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必须及时通知该生家长将其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
(二)对有自杀倾向的学生的干预措施
一旦发现或知晓某生有自杀意念,即该生近期有实施自杀的想法和念头,学校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将该生转移到安全环境,并成立监护小组对该生实行24小时全程监护,确保该生人身安全,同时通知家长到校。
2.报告心理咨询室,对该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或请专家会诊,并提供书面意见。
3.经评估认为该生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应立即通知家长将该生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
4.经评估认为该生回家休养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应立即通知家长将该生带回家休养治疗。
(三)对实施自杀行为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刚实施自杀行为的学生,要立即送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实施紧急救治。
2.及时保护、勘查、处理现场,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对事件调查取证。
3.对于自杀未遂的学生,经相关部门或专家评估,如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通知其家长将该生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如回家休息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在其病情稳定后由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
4.正确应对新闻媒体,学校应有专门对外发布信息的人员(一般是办公室主任),防止不恰当报道引发负面影响。
5.学校应及时对本校师生通报情况,在同专(兼)职心理老师商讨或专家的指导下组织老师对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四)对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于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的学生,由相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双方当事人安全。
2.学校须报告心理咨询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或请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会诊。学校根据评估意见进行后续处理。
(五)危机干预后期措施
1.学生因心理问题住院治疗或休学再申请复学时,应向学校提供相关治疗的病历证明,经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评估确已康复后,必要的情况下并签订协议后,可办理复学手续。
2.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后复学时,学校咨询室和班主任应对其定期进行心理访谈,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3.对于有自杀未遂史的复学学生(有自杀未遂史的人属于自杀高危人群),心理老师进行定期心理访谈及风险评估,密切监护,及时了解其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并同家长签订协议,确保该生人身安全。
七、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注意事项
(一)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工作时,应坚持保密原则,不得随意透露学生的相关信息,并尽可能在自然的环境中实施干预。
(二)对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制力不完全的学生,不得在学生宿舍里实行监护,避免监护不当造成危害,以确保该生安全。
(三)在与家长联系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
小庄,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其父亲是个体户,家境较富裕。因为父亲有外遇,导致家庭不和睦,夫妻经常吵架,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产生了自卑厌学的情绪。通过家访和了解情况的教师的反映,小庄智力水平属中等,在一、二年级时成绩属中等,但是进入三年下半学期后,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下降,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不及格,数学只有65分。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主科两科均不及格。小庄性格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结症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背诵课文,完成作业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多次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小庄产生自卑厌学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心理保健;健康教育;重要性;干预
随着医药卫生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逐渐受到各学科的重视。育龄妇女的妊娠和分娩属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作为不寻常的生活事件,使孕妇在心理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1]。如不能够及时疏导,可能导致孕期忧郁、产后抑郁、妊娠高血压病等一系列的身心障碍。因此,对于孕产妇的心理健康,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促进胎儿发育是非常有益的。
1 资料与方法
選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潜江市城区社区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站分娩的产妇800名随机调查,分为接受心理保健组和对照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5岁。两组情况对比详见下表。
2 孕产妇孕产期心理不良导致的高危因素
2.1 孕期心理与胎儿的关系 如孕早期孕妇情绪过度不安,可导致孕妇妊娠剧吐、胚胎发育不良、流产或畸形。孕中晚期,还可导致妊娠高血压病、胎儿身体和大脑发育不等。因此,孕妇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克服焦虑烦躁的情绪。
2.2 孕产妇的心理状况与分娩的关系 心理状况水平越差,所导致的分娩结局越不理想,如剖宫产率升高,产后出血率增加,新生儿窒息等。
2.3 产褥期的心理保健与保障母子健康 产妇产后情绪不良,可能导致产后一系列问题和疾病的发生,如乳汁分泌不足、对哺乳没有信心、产后抑郁症、增加产褥感染等。
3 孕产妇心理保健干预
3.1 开设健康教育课程 怀孕、分娩是孕期妇女正常的生理反应,但从妊娠期间开始就有一种应激反应,因此,在医院开设健康教育课,鼓励孕妇多学习孕期、分娩期、产后的相关知识,减少孕妇因无知而对分娩产生紧张及恐惧情绪[2]。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健康教育课上,不仅应授予孕妇关于怀孕、分娩、产后的知识,同时还要注重传授孕妇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让孕妇对怀孕和分娩持有一种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此外,还应教会孕妇一些减轻产痛的技术和分娩的技巧,比如呼吸、放松训练、如何用力等。并帮助孕妇训练至能熟练应用。
3.2 社会支持干预 社会支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2.1 加强家庭支持 产前对产妇家属进行有关心理卫生知识的宣教。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支持对孕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处理好与孕妇之间的关系,让孕妇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保持心情舒畅。产后家庭成员不仅要对产妇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实际的帮助和支持也很重要,家庭成员应尽量帮助产妇照顾孩子、减轻其负担,帮助其适应母亲角色。
3.2.2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医疗支持 医护人员要耐心听取孕妇的顾虑及担忧,让她们的情绪得到合理的渲泄,然后给予合理的解答,尽量在精神上与之有共鸣[3]。同时对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有所了解,从而能在孕产期筛查出各种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
3.3.3 自我调节 孕妇自身也应进行心理调节,告知自己怀孕只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这是一件非常幸福和伟大的事情,心存期待,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
4 总结
随着对孕产妇分娩期精神卫生方面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从单纯的产后抑郁认识到整个孕期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早发现、早干预。针对孕产妇心理,通过对不同的孕产妇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孕产妇解决心理问题,使孕产妇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度过整个孕期,产育健康的后代。
参考文献
[1] Mills‐Koonce W R, Appleyard K, Barnett M, et al.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stress as risk factors for early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negativity[J].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11, 32(3): 277-285.
[2] Wangel A, Schei B, Ryding E L, et al.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pregnancy among native and non‐native Swedish‐speaking women: a Bidens study[J]. 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 2012, 91(12): 1395-1401.
【心理干预措施】推荐阅读:
战时心理应激与干预06-15
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09-17
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干预策略探究07-09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07-10
学生肥胖干预措施12-04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05-30
留守儿童监护干预机制06-26
自杀行为与干预策略07-07
心理辅导措施09-09
心理咨询室具体工作开展措施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