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压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精选8篇)

压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篇1

一、团体名称

压力管理

二、活动时间:

2010年12月2日(周四)晚7:00——9:00

三、活动地点:

博雅广场

四、团体方案

五、团体辅导具体安排

(一)简要介绍,建立团体契约

时间:5分钟 内容:

我愿意真诚的遵守下列团体契约,若有违背愿无条件接受自我检讨,我绝不:无故退出活动。

我可以:在活动中尽情地放开自己 我能够:真诚互动、积极投入。我期待:建立互助友爱的团队。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

(二)互相按摩

时间:5分钟

(三)分组

时间:10分钟根据实到人数分组(“无家可归”可自然分组),每组选出队长,每组临时设定队伍口号

(四)人椅

时间:20分钟 活动过程:

1、每组围成一圈,每位学员将他的手放在前面的成员的肩上;

2、听从训练者的指挥,每位学员都徐徐坐在他后面学员的大腿上;

3、坐下之后,可以喊出自己队伍的口号,看看那个小组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

(五)信任背摔(高度1米4)

时间:20分钟

动作布置:

1、接人动作布置:做右弓步,双手伸出,手掌掌心向上交叠放在对

方锁骨上(要注意五指并拢、拇指不能向上),一组的两个人要将脚

和膝盖贴紧,腰挺直,抬头斜向上45度看背摔者。

2、背摔者动作布置

(1)背摔者手部的准备动作:前伸、内翻、相扣、翻转抵住下颚。

(2)绑带后,令背摔者站在站台上进行以下动作:脚跟并拢、膝盖绷

直、腰挺直、含胸、低头、手抵住下颚,准备背摔

操作步骤:全队每个人轮流上到背摔台上背向队友,双脚后跟1/3出台面,(培

训师做出示范动作)身体重心上移尽量垂直水平倒下去,下面的队

员安全把他接住即 为完成注意事项:

1、有颈椎、腰椎疾病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成员不可参加

2、卸下眼镜、手表、戒指等束缚物

3.不要向后窜跃、倒下时肘关节收紧不要打开、不要垂直向下跳、要控制自己的双脚不要上下摇动并打开

4、搭人床的队员第一组队员的肩膀距背摔台沿约30公分的距离,个子可以不用很高,第二、三组应用力度最强的四个人,如果背

摔者的个子较高受力点应向后调节

5、每组队员的肩膀应紧密相连勿留空隙;人床形状应保持由低渐高的坡状,剩下的队员要用双掌推住最后一组队友的肩膀处,以保

护人床的牢固,所有队员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撒手或撒退

6、当听到背摔队员的询问:准备好了吗时,头要向后仰同时侧向队

友的背部,当队友倒下来后一定遵守“先放脚后将身体扶正”的拓

展安全第一原则;另外,做保护的队员不要迅速撒手或鼓掌,以

免发生其他意外。最后,二、三组队员在承接几名队员后要互相

交换组位以免疲劳。

(六)腹式深呼吸法

时间:15分钟

步骤:

1、介绍胸部呼吸以及其局限性

我们大多数人,大都采用胸式呼吸,即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

增大。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

保持平坦。

胸部呼吸只是肋骨上下运动及胸部微扩张,许多肺底部的肺泡没

有经过彻底的扩张与收缩,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这样氧气就不能充分

地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时间长了,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有

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很多慢性疾病就因此而生。

在长时间高负荷的紧张工作环境下,机体的耗氧量很大,但是我们的呼吸通常是浅短、急促的呼吸,每次的换气量非常小,往往在吸

入的新鲜空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时,便匆匆地呼气了,这样等于没有

吸收到新鲜空气中的有益成分!所以造成在正常的呼吸频率下,依然

通气不足,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经常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工作

综合征,甚至还会出现紧张、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

2、介绍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能够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量。膈

肌每下降一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250至300毫升。坚持腹式呼吸

半年,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四厘米。

3、腹部呼吸训练

观察自然呼吸一段时间。

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

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就可以将手拿开,只是用意识关注呼

吸过程即可。

注意事项:

1、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2、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3、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

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4、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

5、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

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

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七)肌肉放松法

时间:20分钟

步骤:

1、准备动作:先自行紧张身体的某一部位,如用力握紧手掌10秒钟,使之

有紧张感,然后放松约5-10秒,经过紧张和放松多次交互练习,在需要时,便能随心所欲地充分放松自己的身体。施行紧张松弛训练的身体部位是手、手臂、脸部、颈部、躯干以及腿部等肌肉。

2、正式训练:舒适地坐在草坪上,拿掉眼镜、手表、腰带、领带等容易妨

碍身体充分放松的物品。

依次进行:肩部、背部,颈部、胸部,腿部、臀部,面部

(八)冥想放松法

时间:20分钟

步骤:

1、舒适地坐在草坪上,并拿掉眼镜、手表、腰带、领带等容易妨碍身体

充分放松的物品。

2、进行冥想放松

(九)课后作业

压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篇2

一、情绪调节的方案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团体特点的不同。

每个团体都有自身的特点, 情绪调节的辅导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团体特点的基础上。在设计方案时, 要根据团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特点可从团体发展水平和团体成员的构成两个方面分析。

1.发展水平

在辅导的实践中, 辅导者接手的团体, 可能是新成立的, 也可能是已经完全发展成熟的。

(1) 新团体

在团体辅导开始之初, 新团体的组成有以下三种方式。

(1) 通过宣传手段, 由成员自愿报名参加, 无条件限制。这类团体的情绪共性特征不会太明显, 成员在报名意愿和参加目的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散性, 但他们基本都有改变和发展自身情绪状态的强烈愿望。班杜拉指出:“如果患者没有愿望, 心理治疗是不会有效果的。”本类团体的自愿性为辅导方案的设计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前提。

(2) 第二类团体是由组织者依据事先设定的特定的情绪辅导目标或根据自身调节情绪的特长, 招募一些符合条件的成员。这类团体在凸显成员自愿性的同时, 还具备某种共性的情绪特征或某种共同的情绪问题, 在情绪调节方式方面也有较高的相似。

(3) 第三类团体是自然形成的新团体, 辅导者受邀对其进行情绪调节的辅导。例如新入学的大学学生, 他们组成了一个班级, 环境、人群、饮食、语言等原因造成了他们一系列的情绪问题。这只是团体形成之初产生的短期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团体的自然成长, 会逐渐得到缓解。

(2) 已成熟的团体

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 接触到这样一类团体:团体已自然发展成熟, 但存在某种消极特性, 如大学高年级的一个班集体或公司的一个部门。对于团体辅导, 国内众多专家都认为是一个新组建的团体从产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 也就是说, 团体的成员要走的是从互相陌生到熟悉甚至相知的路线。显然, 已有的以团体的发展成长为终极目标的辅导理论和方案设计思想对成熟团体不适用。对这类团体进行情绪调节的辅导方案设计, 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这是从生活中直接截取团体进行辅导, 团体内部的关系脉络已经建立, 很难轻易打通, 产生改变。

(2) 现实中的团体, 因为目标、利益等因素, 大家很难敞开心扉, 真诚地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3) 每个人对其他成员的情绪特点、情绪表达和调节方式都有较深的了解, 团体内已形成稳定的评判态度。

(4) 团体内每个成员都已经建立起符合本团体文化情绪表达和调节方式, 目前的状态可以被团体所接受。这些方式可能是发自内心的情绪的真实表现, 也可能是维持工作和谐局面的表面表现。

2.成员的构成

在设计方案时, 要考虑到成员的特性, 如性别、能力、社会角色等。一般而言, 不同的团体, 其方案设计重点也有差异。

(1) 团体成员由相同社会角色的人构成。如大学团体, 公司职员团体等, 设计活动时要根据这一背景角色相同的特点展开。要让活动方案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及认知程度保持一致, 否则在引起情绪的共鸣上会遇到困难。

(2) 团体内成员拥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背景。方案的设计可着重于彼此不同经历的分享上。在交流中表现出自己的情绪问题, 帮助解决别人的情绪问题。同时, 活动要尽可能地简洁易懂, 让不同层次的人都能迅速领会, 并让大家都参与活动。

(二) 辅导者的不同。

1.心理学专业学生

学生辅导者多为研究生或高年级的本科生, 他们对情绪理论和团体辅导的基本技术有一定的掌握, 但还不够熟练。他们对团体的辅导, 可能是独立进行的, 也可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团体成员几乎全部都是低年级的学生, 可能是招募而来, 也可能是根据学校的要求由学校组织的。他们对团体的辅导是停留在练习和初步尝试的水平上。在给他们设计辅导方案时应注意不要有太大的技术难度, 避免在活动过程中出现较大的突发事件。同时, 方案要轻松, 凸显其趣味性, 这样可使得成员对团体、对辅导者不致失去信心和兴趣, 保证辅导活动长期持续下去。

2.心理学老师

老师对本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总体情绪特点有较清晰的把握, 所以他们组织的团体心理辅导往往是在预定目标的指导下开展的。老师承担着主动组织活动,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职责。他们的预定目标反映了学生现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 所以在设计方案时, 需充分了解前述心理问题和老师的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要根据老师的特长和喜爱的辅导风格, 设计出让老师得心应手的方案, 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导者的功效。

二、设计情绪调节的方案时会遇到的困难

(一) 情绪调节理论的局限性。

1.笔者在研究中发现, 国内外大多数的情绪调节理论都是针对个人展开的, 所以它们强调的情绪特点的探究分析和具体辅导方法, 可真正用于团体辅导的很少。缺乏理论指导是设计情绪调节方案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目前在团体辅导中使用的较多的情绪治疗理论是理性情绪治疗 (rational-emotivetherapy, RET) ,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Elillis创立的。他强调RET的哲学基础之一是现象学的观点, 即当事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根源是主观的反映并理解现象所导致的。RET理论将认知的建设性改变作为情绪调节辅导的主体, 但笔者发现, 团体成员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的构建是在长期的成长中发展起来的, 且每个成员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 短期内改变团体成员的认知显得非常困难。

2.对情绪的调节, 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如何评判调节的功效, 有着极强的主观性和个人差异, 很难做到有的放矢。团体中的每个成员的情绪状态和情绪水平存在差异, 每个人对情绪的认知和情绪调节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在群体中针对某一特定的情绪问题进行调节辅导, 操作性显然不高;同样, 将具体的情绪调节方法放在一个团体中来教, 也不具备可行性。

(二) 技能的迁移。

在辅导过程中, 方案设计者会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 成员建立起来的与人交往的技能和情绪调节的方式, 能否迁移到现实生活环境中去?新团体中, 辅导者竭尽全力营造出一种高度信任的交流环境, 给予不泄密的保障;成员与成员之间在团体之外彼此陌生, 不存在经济、利益等联系;社会赋予人的某些责任、义务和必须遵守的准则, 在团体中被屏蔽了。人们在生活中为保护自己、适应环境而建立起来的情绪表达原则和调节方式, 在团体中可以丢开, 敞开心扉, 做真实的自己。走出了这个团体, 回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时, 他们在团体中建立起来的与其他团体成员之间真诚互助、友善信任的态度, 能否也应用到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 具体的技能能否顺利转换迁移?

对成熟团体而言, 由于是直接截取实际中一个存在的团体进行辅导, 因此不存在较大的迁移困难, 但这对方案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活动, 往往必须打破其已有关系构成, 改善其内部关系。

三、对方案设计的几点建议

(一) 以树立合理的情绪调节理念为辅导目标。

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实现情绪的良性调节, 以树立团体中个体正确的情绪调节观念为切入点和最终目标, 展开情绪调节方案的设计和辅导活动的开展。笔者通过比较, 发现斯坦福大学GROSS教授的情绪调节理论对树立团体中个体的正确情绪调节观念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二) 设置实际生活场景, 保证技能的迁移。

在设计方案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热情交流及团体的成长, 而应从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场景出发, 多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冲突情境, 真正达到提高成员情绪素质与调节能力、树立正确情绪调节观念的目的。

(三) 针对不同的团体特点, 设计出与之相符的情绪调节方案。

1.新团体中各成员之间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日常的情绪状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人是乐天派, 有些人易冲动, 脾气大, 有些人情绪冷漠, 对各类刺激不易产生反应。樊富珉教授指出, “不同背景不同问题的人在一起, 有利于了解不同人的心理行为, 差异越大, 复杂程度越高, 才有更充分的机会认识和改变自己”。笔者认为, 为引导成员培养正确的情绪调节观, 设计方案时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设计出的辅导方案在引导大家互相熟悉的过程中, 要能让他们对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调节方式有较为准确的认知。方案还要为他们提供彼此帮助、彼此支持、相互评判和相互建议的机会。通过交流, 了解他人的情绪特点和彼此不同的调节方式。

(2) 设定的情景活动, 应该是能够引起组员情绪反应冲突的活动。在参与中为本小组的集体利益, 组员必须合理地安排、表达自己的情绪, 协调与其他组员的情绪对立, 最终成功完成任务。在组内的合作与组间的竞争中, 组员逐步达到接纳自我、理解他人、合理调节自身情绪和树立正确情绪调节观念的目的。

2.樊富珉教授还认为, “存在相同的问题, 可使参加者相互认同, 产生‘同病相怜、克病相助’的关系, 共同积极地投入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具有某种共性情绪问题的新团体, 辅导者可在预定目标的指导下针对团体的共性来设计方案。在活动中, 辅导者应注重观察团体成员情绪的表达, 看他们能否表达出自己经常出现的情绪, 能否接受这些情绪体验, 把对情绪调节的辅导放在活动后的交流、讨论中进行。

3.针对成熟团体的辅导活动, 往往必须打破其已有关系构成, 改善其内部关系。笔者认为在对成熟团体的设计方案时, 可先从最基本的层面出发, 通过团体发展历史的回顾, 勾起他们对彼此友善和感激的回忆, 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感, 缩小日常相处中产生的隔阂;接着, 通过一些情景活动, 引导他们在团体中合适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一些简短有趣的团队游戏, 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肯定自己、接纳他人、互助合作、付出牺牲的重要性, 有步骤地引导其树立合理的情绪调节观念。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压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篇3

关键词高职生就业心理压力团体咨询

当前。由于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冲击,大学生就业困难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主要以中小企业、民办企业为就业方向的高职生在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更是首当其冲,其就业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团体咨询活动对缓解高职生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方面有着重要功能和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有效的团体咨询引导高职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作好充分就业准备,以实现成功就业。

一、高职生就业心理压力大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一)高职生心理压力大的主要表现

高职生就业心理压力,是指高职生对就业有明显的压力感,且这种压力感严重影响高职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心理状态。长期处于心理压力下的高职生,他们的心理、行为和生理等方面都会受到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不安、焦虑、压抑、担忧、无助感和缺少安全感;行为上的易激动、行为冲动、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丧失学习热情、对生活没有信心、消极行为增多;生理上的失眠、头痛和肢体的疼痛。就业心理压力已成为困扰高职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

高职生就业心理压力大的现象在不同年级的学生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首先,高职新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就业心理压力。某高校一次新生心理调查中发现,就业压力不仅仅笼罩在毕业生身上,25%的新生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有其特殊性,主要是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但不少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总认为高职院校的学历文凭不高,不好就业。不少高职生入学后对是选择回去复读考取本科院校还是留下而犹豫不决,或把三年后升本作为奋斗目标。过重的学习压力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和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导致一些高职生在大一阶段就开始感到焦虑、迷茫,难以适应,心理承受能力明显超载。其次,“考证热”导致大二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大二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适应及专业学习教育后,基本能稳定下来,专心学习,积极攻考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但当前高职生热衷考各种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现象,同样折射出高职生在严峻和紧张的就业形势下所面l临的压力。有的高职生为了多渠道就业。把精力放在考取多门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上,这种竞争无形中也加大了其他高职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最后,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尤为突出。一方面,高职毕业生要直面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接受用人单位的严格挑选。而他们在学历方面自信心不足。另一方面,高职生在大学期间投入教育成本较高,因而通过就业回收教育投资成本的心理期望值较大。一旦工作岗位不理想或工作还没有着落,他们的心理压力往往与日俱增。甚至对未来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加之近年高职院校激增,许多专业在学生入学时还是抢手专业,到学生毕业时却求职者众。成为垃圾专业,这也导致不少毕业生对前景感到迷惘困惑,进而怀疑自我。对就业陷入恐慌。

(二)高职生就业心理压力大的成因分析

1客观因素。我国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因为求职年龄结构的变化,青年失业增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属于教育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错位。而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他们没有学校和学历优势,就业就更加困难。

2主观因素。首先,部分高职生不能客观认识、评价自己,盲目乐观,对自己估计过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片面追求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条件较好的大企业、国家机关、大单位。而不愿意到中小城市、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其次,有的毕业生缺乏应有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准备,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和从众心理,在择业时随波逐流,缺乏自主性。最后,部分高职生自信心不足,缺乏就业应试技巧。这些不正确的择业心理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影响了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通畅。

二、开展团体咨询缓解高职生就业心理压力

缓解高职生就业心理压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开展团体咨询是一种较好且切实有效的行为方式。团体咨询一般由1—2名咨询师与若干名(10—20名)有类似心理问题或共同心理需求的咨询对象组成一个咨询小组,团体成员围绕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促使组员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团体咨询强调咨询活动的互动效果。省时省力,活动效率高,形式灵活多样,活动丰富多彩,能满足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由于侧重于解决诸如缓解情绪焦虑、增强自信心、提高交际技巧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团体咨询有着个别咨询所无法代替的优势。高职院校就业心理压力大的学生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认知偏差、缓解压力、提高交际技巧、增强自信的问题,开展团体咨询无疑是改善高职生不良就业心理状态,提高大学生健康身心素质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通过团体咨询活动可以完善高职生的自我认知,促使其构建合理的生涯规划

高职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应不断完善自我,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构建合理的生涯规划。高职生新生阶段开始就应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适应范围以及胜任职业应掌握的具体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了解自己,认识自我,从而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为自己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高职新生阶段是大学生认识自我,构建合理生涯规划的良好时期。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来说,新生正处于探索阶段,这是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阶段。新生进入大学后随着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可能出现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现象。通过团体咨询活动可使高职新生在第一年顺利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与未来生涯的关系,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充实有效地度过大学生活。例如,可开展“高职生生涯发展规划”,这是一个帮助新生了解自己、寻找发展目标、主动规划未来、积极把握大学生活的团体咨询活动。该活动可招募学生自愿参加,组成一个20人左右团队,活动开展8周,每周1次,每次1小时左右,可设计团队建立、生涯觉察、自我探索、生涯兴趣、生涯技能、生涯规划、时间管理、生涯初步规划8个主题。活动开展前教师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自信心测试、焦虑自评量表(SAS)對参加学生进行施测,活动结束后再测,活动开展中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活动结束后再运用上述手段进行测评。团体咨询结束后教师的总的评估主要依据学生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自信心测试、焦

虑自评量表(SAS)前测和后测,学生的作业可作为有效补充。该活动在主题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成员的心理活动特征,生涯技能探索中应突出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性,注意提升成员对自己和职业院校自信心。

(二)通过团体咨询活动可以指导高职生学会自我调适、放松心情,进而成功就业

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求职阶段心理压力尤其大。高职生带着压力求职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过大的心理压力又会影响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表现。其实在求职中,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高职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的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

针对毕业阶段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引导学生“调整心态,成功就业”的团体咨询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第一阶段,征集15—20名毕业生,向参加者介绍心理咨詢和团体咨询的有关知识以及本次活动要采用的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16PF人格因素测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参加活动的高职生进行前期测试。第二阶段,与参与咨询的学生制定活动目标及活动步骤,活动开展5~8周,每周1次,每次1小时左右。指导教师可制定就业探索、自画像、自我与职业需求、角色扮演一应聘、就业技能及心理探索、情绪放松训练、成功迈入社会等主题活动。第三阶段,实施后期测试,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其感受,收集咨询活动中学生的课后作业。第四阶段,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再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16PF人格因素测量、焦虑自评量有(SAS)进行后期测试,并在活动中制作调查问卷,获取参与学生对咨询内容、成员关系、目标达到的意见,并参考团体成员的作业,以作为咨询有效的补充材料。该活动主题设计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成员就业取向的正确认知,建立合理的自我职业定位;培养成员有效的就业情绪调控。懂得合理宣泄,做情绪的主人;训练提高成员的求职应聘交际技巧,纠正不良的沟通方式,提高求职就业抗挫能力。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篇4

《心理教育训练教程》

姓名:

学号:

学院:外国语学院

年级:麦麦提 ***09级师范四班美日班古丽·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主题:平等、团结、互助---相信相爱一家人

活动目标: 1.使团体成员相互认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

2.使团体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 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3.使团体成员感受团结的力量,体会中华各民族“相亲相爱一家人” 的情感。

活动对象:喀什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X班(约50名学生)

活动时间:2013年9月1日(开学)

活动地点:喀什市第一中学

开场白(音乐《木林听风》):

亲爱的各位同学,你们好!我是毕业于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老师,也是你们新认识的朋友,今天我在这里将和大家共同开展一次充满活力、充满趣味的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平等、团结、互助”。在活动时,需要大家按照我们的指示、积极配合,你们能做到吗?

好,刚才大家的声音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与信心,让我们一起为这份热情与信心表示一下鼓励,好吗。(鼓掌)

同心圆(音乐《爱》):

接下来,在我们今天的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先请大家在5秒钟之内,男女相间,手拉手,以我为中心围成一个大的圆圈。(学生演练,主持人倒计时5-4-3-2-1)。好,我们已围成了一个大的圆圈,我们把它叫做“同心圆”,请各位成员站在原地不动,然后轻轻地松开手。

一、热身活动(10分钟)

现在我们开始正式进入活动的第一环节。请所有成员看着我,跟我做同一个动作。

1.深呼吸(音乐:《手拉手》)

请伸出你的双手,十指交叉,双手紧握,放在胸前。请慢慢闭上你的双眼,暂停八秒钟的呼吸(主持人从1至8,轻声数数)。

好,非常好,现在开始深深吸一口气,感受空气的清新,感受气体从体外流向你的体内,感受胸腔的起伏,你舒服极了。好,不错。想象阳光明媚的一天,你站在花草丛中,深深吸一口气,你已经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你静静地站在草丛中,这里很静,很

美,没有烦恼,没有喧嚣,没有一切你不想要的东西。你感觉非常平静,非常放松,非常舒服。深呼一口气,你已经释放掉了所有压在你身上的担子,你很轻松,你很舒服。好,现在,请大家慢慢睁开眼睛。

2.隐形的翅膀(音乐:《隐形的翅膀》)

各位在场的同学们,下午好。首先欢迎各位同学的到来,感谢大家对我们的信任,今天我们能够在这里相聚,开展我们的活动,说明我们都是有缘之人。今天我也是我们高一年级团队的成员,我叫XXXX。我和我的搭档们(也就是大家活动的指导者们)将和大家一起共同参与我们的活动。今天有的活动环节将分组展开,我的搭档将分别带领一个小组,指导大家进行活动。下面请这几位指导者来跟大家见个面,认识一下。(指导者逐一自我介绍)

在我们的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节目,手语表演——《隐形的翅膀》。

(播放视频《隐形的翅膀》,指导者表演2分钟)

谢谢各位指导者的表演。再次强调一下,我们的活动需要所有成员的积极配合,请大家在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听清楚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需要大家分享心中的感受时大家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好吗?

大家跟我学一个手势,这像我们面部的一个部位,是嘴巴对吗?为了使大家在后面面的活动环节,能听清所我说的每个活动规则,当我做这个动作时,表示我们需要安静,请大家都和我一起做这个动作,闭上你们的可爱的小嘴巴。很好!

二、相知活动(20分钟)

1.相见欢(音乐《相见欢》)

现在我们开始进行第一个正式活动,名叫“相见欢”。现在我们要变换队形,请所有成员又快又安静的面对面站成两队,很好!下面我想邀请我们的指导者出来为我们接下来这个名叫“相见欢”活动做个示范。两人一组,指导者互相注视,面带微笑,配合“1”、“2”、“3”、“4”的口令分别做动作:

“1”:成员以右手握住对方右手,并说“你好!”

“2”:成员两手与对方两手互握,并说:“你的气色很好!”

“3”:成员互相伸出大拇指,并说“朋友,加油!”

“4”:成员右手亲拍对方双肩两下,并说“让我们共创美好的明天!”

大家都看明白了没有,听明白了没有?

现在面对面的同学互相注视,面带微笑。我们来试着一起做一遍,请各位指导者也两人一组一起加入这个环节。

2.星光大道

大家配合得很默契,在快乐地相见之后,我们开始第二个正式的活动,现在两队的同学向后退一小步,两队中间空出的路我们把它叫做“星光大道”,这象征着我们人生的之路,从我手边两位的同学一起开始,每位同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过去,然后站在你的队列的后面,让我们的星光大道一直不停的延续下去。我们先请几位指导者来示范一下。(音乐《一起来吧》,指导者示范,学生表演)分享感受:请几位走的比较有新意的同学站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你们走完星光大道后的感受。(音乐《我相信》)

①你以前在生活中有这样走过吗?

②走完后你自己心中有什么感受? 主持人总结:人生就像是在这条星光大道上行走,每位同学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衷心希望大家在以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精彩,越来越灿烂。

三、团结就是力量(25分钟)

1.梅花开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第三个正式活动,叫做“梅花开”。首先,我来说下活动规则。当我说“梅花梅花开几朵”,大家就齐声说“你说梅花开几朵?”,然后我会说“我说开5朵”,大家要迅速组成5人的小组。也就是,我说开几朵,就是由几人组成一个组。大家听明白了吗?需要的注意是:速度越快越好!现在请集体向右转,大家绕着这个大圈开始慢跑。

通过刚才的示范活动,大家都明白了这个游戏的规则,我们就再来一次,请大家依旧站成一个同心圆。(音乐《巴西拉丁舞》)

好,在刚刚的活动中,尽管有些同学没能成为美丽的梅花中一朵,但是那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其他的梅花小家都已经接纳了他们,使他们成为家中的成员,并且我相信在下面的一个叫做“团结就是力量”的活动中,大家也同样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同舟共济

刚才我们是通过“梅花开”的游戏给大家分成了几个小组,成立了梅花小家,为了使大家能更清楚了解我们接下来的活动规则,我请刚才与大家见面的指导者们加入到各个梅花小组中作为组长,请大家跟随你的组长到你们组的所在地点。请每一个梅花小家的成员围成一个圈。

现在开始我们的第四个正式活动。请指导者在每一组的圈内放上一张报纸,大家都看到放在地上的报纸了吧?接下来我们做的游戏就是和这报纸有关,名字叫做“同舟共济”。我们站着的地面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而这张报纸则代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小船,现在,需要每组所有成员同时站在船上,小组成员们想方设法使全体成员同时登上船。其中需要大家听清楚的要求就是身体的所有部位要在这张条船上,尤其是成员的任何一只脚都不可以留在船的外面,否则脚就会被水弄湿,甚至会掉进水中。

在行动之前每一小组可以充分讨论,拿出最佳方案。我们可以比比,哪组最先完成。当所有人都站在上面时请大声的喊出你们的口号“平等、团结、互助”来告诉大家,你

们成功了。你们有信心告诉大家你们成功了嘛?真的有吗? 很好!现在开始!(音乐《团结就是力量》)

很好,现在有一组完成了,又有一组完成了!大家的都很聪明,协作能力也很强,下面大家还敢挑战一个更高难度的嘛?你们敢吗?有信心吗?好,请各位指导者将报纸对折,把大船变成小舟。这一次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组能最先完成。

分享感受:(音乐《海阔天空》)

① 描述一下你们组刚刚是用怎样的方法做到的?

② 成功完成这次任务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主持人总结:随着游戏难度的增加大家的努力也越来越加多。在练习过程中大家忽略了性别、年龄、力量等因素,全组一条心,大家创造性的发挥了全组智慧,共同克服了困难,解决了共同面临的问题,也让大家充分体会了团结合作的力量。梅花开和同舟共济这两个活动告诉我们,我们是一个团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使大家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好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3.相亲相爱一家人

好,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相亲相爱一家人》。活动的开始我们支教团心理辅导小组的成员给大家表演了一段《隐形的翅膀》手语,大家想不想和我们一起学一学呢?好,拉起你们的双手,围成一圈,举起来大家伸出手来。

(播放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指导者背对背围成一圈,开始表演)

(音乐声音渐轻)不管我们来自哪里,不管我们是哪个民族,我们都是来自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这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中,我们通过深呼吸这一环节,使所有成员都得到了放松;走在星光大道上,我们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在形成的梅花小家中,我们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在同舟共济这一活动中,我们学会了一起思考,克服困难,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今天所有这一切活动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展开,归根结底,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最后我代表盐城师范学院支教团的全体成员祝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如大家口号中所说的那样在学习过程中“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在平时生活中紧密团结,成为真正的“相亲相爱一家人”。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度过这愉快的1个多小时。今天我们的活动到此结束,谢谢,谢谢大家的参与!

准备材料: 电脑 音箱 话筒 报纸 音乐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篇5

京师心理应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心理辅导的实践也证明,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有类似问题及困扰的人时,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活动安排:五次活动,每次60—90分钟,每周一次。

活动对象:初二年级

(一)我是谁——认识你自己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以及他人眼中的我

活动准备:纸、笔。

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你了解自己吗?请在纸上快速写下10个“我是……”(10分钟)

2、 分享。请学生将自己所写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3、 教师点评。了解自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知己是知彼的前提。只有对自己的角色、特点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扬长避短,更好地进行生涯的规划,获得更美好的明天。这次活动将引导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

4、 自我认识活动。

(1)将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已(最好是两两不太熟悉的同学为一组)。甲开始自我介绍,已负责记录。甲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

(2)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的记录纸张,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次活动的感受,并讨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何者比较困难?为什么会如此?两人之中必须有一个人负责统整讨论的结果。完成之后,由负责统整的人向其他人报告讨论的结果。

(3)汇报结束,请每位同学强其签名的纸(空白面朝上)传给右手边的同学。而拿到签名纸张的同学则根据自己对此同学的了解,在纸上写下:我欣赏你……因为……写完之后则依次向右传,直到签名纸张回到本人手里。

5、分享。每个人与其他组员分享他看到别人反馈后的感想与收获。

6、教师总结。了解与接纳真实的我是很重要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高估或者低估了自己,并把这种看法认为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的。通过活动,我们发现了许多我们不曾发现的东西,对自己有了更丰富和全面的认识,我们需要通过自己和他人的眼光来更好的发现自己。

(二)积极赋义

1、将学生分组,约6、7个同学为一组,组员围成圈坐好。让同学们拿出上次活动所写的自己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纸,对每个成员写下的不好的性格特征进行积极赋义,如:多疑——积极赋义就是自我保护意识强;竞争意识不强——积极赋义就是不争强好胜;鲁莽冲动——积极赋义就是勇敢积极;畏首畏尾——积极赋义就是小心谨慎。每组一人作记录,将小组所作的所有积极赋义的例子进行团体分享,并讨论某些性格特征什么情况下具有积极作用,什么情况下具有消极作用,如何避免其消极作用。(30分钟)

2、教师总结。苦瓜向来喜欢抱怨自己,抱怨老天,因为不仅生就一张凹凸不平的脸蛋,味道尝起来更是苦ㄚ!所以它平日就是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夏天来了。苦瓜遇见甘蔗,它对甘蔗说:老天真是不公平,你的脸长的这麼平直光滑,汁液又这麼甘甜可口,人人都喜欢,而我,咳!甘蔗经他一说,只是谦虚的点点头,若有所思的说:是阿!天生的我就是讨喜欢的甜味,和你是相反的,不同型的。

可是如果没有你的苦,人们怎麼知道我的甜呢?再说,你天生的苦,并不坏呀!只有你才能让大家从小记得这种『吃苦的滋味』,吃下了你,也就不怕吃苦了。还有,从小也会记得摆一副苦瓜脸是不好看的,这可是你与众不同的特色呀!瞧!你是多麼特殊!苦瓜心想:我比别人特殊多了!从此他总是高高兴兴的展现自己,劝大家别怕吃苦,吃下它也就不怕吃苦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一种性格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性格本身无所谓好坏,环境不同,同一种性格特征带来的结果截然不同。所以,只要能在适当的场合恰当地应用,任何一种性格的人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三)寻找自信支点

1、自我寻宝。让学生发现自己更多的优点,找到自信的依据,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统。寻宝方式:我开始喜欢我自己,因为……

寻宝要求:

①必须实事求是;

②必须是自己的优点或特长,也可以是自己的进步;

③每个人至少找到自己的5个珍宝。

2、优点轰炸。

小组成员轮流坐到中央,其他成员从他身上找特别的地方,然后用发自内心的语言赞美对方。

团体分享:当别人赞美你时,你的感觉如何?你赞美别人时,通常赞美哪些地方?你能给所有的人不同的赞美吗?你在赞美别人时,感到自然吗?为什么会这样?是否有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处的认识?

3、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优点,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点,寻找自信的支点,开发自身的潜能,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我。

(四)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1、 秘密大会串。

(1)请同学将目前最感到困惑的事情写在一张纸上,写好后折叠起来交给教师。

(2)教师从手中的纸条中抽出一张,将纸上所写的问题念出来,让所有同学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之间可以讨论,示范和提供书面资料等方式来帮忙解决问题。

(3)教师依次念出所有同学的问题,并让同学依次帮忙解决。

2、自信百宝箱。给所有同学发一张心卡,让同学在心卡上填写“在自信心方面,我无法做到……”团队所有的成员对心卡上无法做到的事献策,不评价,重数量。

3、教师总结。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借助团体的力量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五)温馨祝福,结束活动

1、 总结收获,自信人生。由学生反思总结收获。

2、 歌曲《相信自己》,在歌声中回顾走过的风雨成长心路,感受团体的力量,胳膊挽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共同唱起《相信自己》。

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方案 篇6

1.目的:温暖团体的气氛,增加团体的凝聚力,分享团体成员之间的故事,体验成员之间亲密的感情。

2.时间:约20——30分钟(一般在团体聚会结束时用)。

3.准备:《相亲相爱一家人》我们小组学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手语

4.操作程序:讲稿大致内容:大家好!不知不觉中,我们在一起朝夕相处快三年了!这三年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得多!我们从陌生到熟悉,到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或另一半!三年里的点点滴滴都那么美好,有享开心的不开心的,和朋友分享的快乐,我们受伤时朋友会耐心的倾听,我们生气时,有人会包容我们的脾气等,这些美好的回忆让我觉得在这里很温馨!

就像我大一来的时候李璐,吴建婕等来关心我,问我怎么来这么晚!大一上第一节高数可盼盼问我是不是姓常,是不是常家坟的,她妈妈也姓常!从此,我们一起回家,一起交流,盼盼会为别人看不起我而不平,甚至为了这些哭,我自己到觉得没什么!我想这样的朋友是值得我去珍惜的!还有露露,在我大一无家可归的时候,最需要找到归属的时候收留了我,让我在宿舍里可以自由自在自我的过,开心快乐的做自己,很感谢露露!

我想大家应该和我这样感受过我们这个集体的成员给我们带来的感动,不管是同宿舍的还是班里的我希望大家发出一张纸写下

从大一到现在我们在这个集体里感受到的温暖,待会也让我们大家感动感动!……

……

……

好的,有这么多感人的事每天在悄悄的发生,让我们在这个集体里温馨的生活着,是我们的幸福!还有许多同学没来得及分享,但我相信大家现在那些美好都已经涌现在脑海!下面由我们小组为大家展示这首歌的手语,待会再一句一句的交给大家!

…………放音乐,做手语!……教手语!

压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篇7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团体辅导设计的理论框架

1.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

大学生是青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意义, 构建以“爱国爱党、民主科学、崇尚荣誉、文明道德、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既可以彰显当代大学生优秀的时代气息,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爱国爱党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作为一名“社会人”, 大学生理应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

民主科学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从我国来看, “民主”与“科学”起源于五四运动时期, 经过不断的发展、推进, 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群体固有的精神旗帜和价值诉求。

崇尚荣誉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崇尚荣誉是适应当前新形势、新任务, 是对大学生的新要求。荣誉是一定的社会或组织对人们履行社会义务行为所给予的肯定和褒奖。对荣誉的珍惜和向往, 是大学生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

文明道德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文明道德不仅是大学生群体自身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现, 也是大学生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的原则和底线。

2. 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发展特点

步入青少年阶段, 个体在各方面较儿童而言都有较大的改变和成长。青少年自我认识能力提高, 自我评价逐渐成熟, 自我意识逐渐加强, 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能力也逐渐加强。因此, 随着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成熟, 不管对个人抑或社会而言, 青少年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

(1) 个体进入青少年后, 一方面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另一方面加速了社会化进程, 从而自我评价逐步摆脱外部的, 具体直观的局限, 由个体外部行为深入到内在的人格特点, 由具体事物发展到抽象事物, 概括程度日益提高。

(2) 在青少年的逐步成长中, 其自尊感的情感日益突出, 青少年自尊感特别强烈, 当青少年自尊感与其他情感发生冲突时, 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尊放到首位。

(3) 进入青少年期, 个体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他们会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刻苦攻读, 会为了形体优美而参加健美锻炼, 其自控能力有时会达到惊人的程度。

(4) 进入青少年期后, 个体承受着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进程冲突, 个体和自我意识获得新的觉醒, 对“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人”等问题的思考, 促使个体萌发重塑自我的愿望, 设计自我, 完善自我的需要日益迫切, 即逐渐形成的自我教育, 懂得自我调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团体辅导采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认知维度主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基本实质以及自身需提高的差距等;情感维度主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态度和认同;行为维度主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维内化、态度改变、实践行为和主动宣传等方面。通过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 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认识、看法, 接受态度和实践行为, 以认知、发生、发展的心理规律为线索, 按照高职生需求程度分配辅导的长短和深度, 力求辅导能符合目前和长远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需求, 发展性地改善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团体辅导的方案实施及效果

1. 方案实施的设计

(1) 对象。通过招募和面谈, 12人参加系统的培训, 其中男生6名, 女生6名, 有4人因目标迷茫, 价值观缺失被辅导员转介到心理咨询中心, 大三2人, 大二6人, 大一4人。

(2) 方法。本次辅导进行五个单元 (每周1单元) 的团体辅导, 每次辅导按照“热身—活动—反思—分享—总结”的程序进行, 2.5-3.0小时/单元时间。为评估辅导的效果, 本辅导设计还包括对参与者的前后测。

(3) 工具

(1) 自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问卷。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 按照大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来了解大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了解掌握、认同和践行的情况, 认知维度主要调查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和认同情况, 行为维度主要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维内化, 态度改变、实践行为和主动宣传等方面的情况。

(2) 大学生主流价值观问卷。本问卷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采用李水红 (2009) 编制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量表, 问卷采用5点计分, 分为利他、物质享受、积极自我、做人标准和做事心态共5个维度, 整个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74, 分半信度为0.678, 说明问卷信度良好。第二部分是关于主流价值观的单项调查, 有关爱国心、民族心、政治态度、好学、自尊和遵纪, 所有题目均采用五点计分。

(3) 团体满意度自我评价量表。在辅导结束时, 成员针对团体感受与意见的评量表, 计分从“极不符合”到“极符合”十个计分点, 评价标量设计了十个题项, 主要包括“通过本次系列辅导活动, 你有哪些收获”、“我觉得此次团体的经验很有意义、“我喜欢领导者的带领方式”等项目, 然后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内容分析来评价辅导效果。

(4) 程序。量表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采取记名的前后两次团体测试, 每次完成时间大约40分种。所得数据由spss13.0进行处理。 (见表1)

2. 方案实施的效果

(1) 自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和大学生主流价值问卷测试的前后测比较。通过对自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问卷和大学生主流价值观问卷的对比, 发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总分显著性提高 (P<0.001) , 大学生主流价值观问卷得分得到部分提高 (P<0.01) (见表2) 。

注:*表示P﹤0.05, **P﹤0.01, ***P﹤0.001

(2) 团体满意度自我评价量表。从成员对辅导的收获的内容分析中, 普遍认为辅导“明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意义及内涵”高达12人次, “对于爱国爱党有更新的认识”达到10人次, 而“丰富和改善了自身的道德观念”也达到8人次, 还有5人次认为通过辅导“对实现自身的价值”有信心, 有2人次认为辅导“科学精神”帮助自己在生活中学会从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2份团体满意度自我评价量表平均分在7分以上, 说明本次团体辅导基本上取得了团体成员的满意, 但还存在很多细节处理方面的问题。

3. 方案的推广应用

(1)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团体辅导方案科学创新性。从表2可以看出, 自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问卷、大学生主流价值观问卷通过团体辅导培训之后, 后测显著高于前测, 说明通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团体辅导培训之后, 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更深刻。团体辅导技术的应用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中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改变了学生的行为, 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综合作用于大学生个体。简单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长于改变学生的认知, 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以及“为什么对”, 长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不少大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就是听听道理的课, 这些道理我们早就懂了, 听不听无所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团体辅导强调情景性和互动性, 强调内在体验的分享, 学习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有效的行为方式。

(2)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团体辅导的注意事项。首先, 团体初期需要格外重视破冰。初次相聚大家不熟悉, 缺乏信任, 特别是对恋爱的主题显得有些拘谨, 因此, 有必要采取多种方式 (如组员采用昵称或借鉴化妆舞会的模式) 来消除紧张。第二, 理论介绍与分享要深入浅出。主持人在总结与分享时, 对理论进行必要的介绍时, 一方面要与主题活动自然衔接, 另一方面要简洁明了, 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第三, 对参加者进行必要的筛选。通过培训前的访谈可以搜集参与者的基本情况, 了解其动机和期待, 初步建立关系;还可考虑到性别、家庭、前途迷茫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人员参加团体。第四, 团体辅导与个案辅导相结合。尽管通过筛选, 但是在某些活动单元中, 可能触动有些组员某些情结或者创伤、引发激动的情绪, 万一发生该类情况, 要进行必要的关注, 也可在团体结束后提供个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技术, 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既要精通团体咨询的基本理论, 设计有效的团体活动形式, 又要在团体活动过程中关注个别同学的表现, 引领团体咨询的方向, 避免个别成员在团体活动中受到伤害。

参考文献

[1]吴莉, 张杰, 廖桂芳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2]周文华.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内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6) .

[3]张晓文.团体辅导技术应用于大学德育课教学的探索[J].高教论坛, 2003, (6) .

压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篇8

关键词 移空技术;团体辅导;减压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6.002

1 前言

移空技术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天君教授提出的一项心理治疗技术,首次发表在2008年第五届世界心理治疗大会上,当时命名为“移箱技术”。在后来的临床应用中,因其具体操作方式的一系列改进与完善,正式更名为移空技术(夏宇欣,吴晓云,刘天君,2013)。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的规范及示范研究”项目,移空技术作业流程得到了系统梳理,形成了标准化操作手册(张亚林,曹玉萍,2014)。

作为一项以气功锻炼中的“存想”与“入静”技术为核心、以中医具象思维理论为依据的干预方法,移空技术蕴含了中国传统心身医学的治疗思想与实践技能。其主要功效是缓解或消除适应不良的心身症状,技术应用过程中强调对心身状态整体体验的聚焦,并以象征物为媒介进行问题呈现与干预。例如,在治疗师的引导下运用想象,将需处理的症状象征性物化并放入相应生成的容器,而后借助想象进行不同心理距离上的反复移动(张亚林,曹玉萍,2014)。此外,移空技术的应用不以患者对自身经历的详细报告为前提,也不强求对心理困扰的言语表述,而是强调治疗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患者在意识放松状态下跟随治疗师的引导完成作业,引导过程中仅就问题聚焦并对象征物的感知体验进行适当的言语交流,所强调的是患者对脑海中自然浮现意象的捕捉与体验(夏宇欣,吴晓云,刘天君,20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心理应激或称作“精神压力”,已经成为人们必须不断应对和认真处理的重要问题。原则上,应激一旦发生,无论它是由何类应激源引起的,都会既引起心理反应,又导致生理反应,且在多数情况下,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关具身认知的一些研究结果已经表明,运动状态、躯体温度、负重、姿势等身体的物理属性会直接影响诸如态度与评价、自我概念、思维努力程度等认知形成(Wells & Petty,1980;Willams & Bargh,2008;Jostman & Lakens,2009;Schubert & koole,2009);有实验研究验证了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对情绪、情感形成的影响作用(Steeper & Strack,1993)以及记忆中情绪信息的具身特征的影响作用(Niedenthal,2007)。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在设计针对压力所致心身问题的临床干预方案时,应该从身心一体的哲学理念出发,以整体的不适感受为工作重点,兼顾促进自我觉知与认知领悟,或有望在降低主观压力感受强度、缓解个体紧张状态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促使个体看待事物的态度发生转变并提升自我效能感。

此外,基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人最主要的属性是社会性,这源于本土文化、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各种观念、态度、习惯以及某些特定的反应与行为方式(闫杰,2008)。在压力问题应对及求助行为上,国人因此表现出不同于西方人的特点,例如更倾向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治愈的元素,对寻求心理援助保持更消极的态度、对心理问题表现出更多的躯体化主诉,以及更习惯于治疗师主导的治疗模式等(余晓敏,江光荣,2004;吕小康,汪建新,2012)。

鉴于此,本研究拟以移空技术的分解应用为主线,结合正念训练(唐海波,罗黄金,张现利,赵龙,2012)、接受与承诺疗法(张婍,王淑娟,祝卓宏,2012)以及其他一些蕴涵本土文化特色与医疗思想的技术(李北容,宋斌,申荷永,2012;张红兰,郑文清,2011),从增强对心身状态的觉知与接纳、教习心身放松技能、促进有效行動入手,设计一套旨在改善个体面对压力时的不良心身反应、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减压团体辅导方案,以期完善移空技术与团体辅导相链接的实践模式,深入探索基于移空技术建构心理治疗方案的科学进路。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在某高校招募自愿参加实验的本科生24人,通过面谈与量表测评,基于差异化原则,选出压力知觉程度、自我效能感及心身症状表现各有不同的12名学生进入实验组,另外12名学生进入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均为男女各半,实验组平均年龄19.42±1.08岁,对照组平均年龄19.67±1.61岁。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该量表由14 个反映紧张和失控感的问题构成,要求被试根据感受应答。各条目得分相加得总分,总分越高,反映近期被试主观感受到的压力水平越高。

自我效能感问卷(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该量表由Schwarzer等编制,共计 10 个题项。采用 4 点计分,其中“1”表示“完全不正确”,“4”表示“完全正确”。由被试填答所述情况与自己的相符程度,总分数值越大表明个体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越高。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该量表包括90 个项目,常用分析指标包括九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总均分。

nlc202309090440

此外,在团体辅导结束时,请被试回答开放式问题(“通过本次系列辅导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并对历次单元活动满意度进行1~5的评分(1=完全不满意,2=比较不满意,3=基本满意,4=满意,5=非常满意),评分低于3的项目,请被试注明原因及改进建议。

2.2.2 研究设计

采取2(实验组、对照组)×3(前测、后测、追踪测试)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团辅开始前一周对报名者统一施测CPSS、GSES、SCL-90三个量表;确定入组后,对实验组实施持续6周、每周2小时的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团辅活动结束当天,对两组被试均进行后测,并请实验组对各单元活动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定,提供对于活动体验与收获的文字反馈;活动结束后一个月,邀请两组被试再次填答量表。

2.2.3 团体干预方案

本研究拟定的团辅方案分六个单元依次执行。第1单元的主题是感受具象,通过对移空技术完整流程的初次体验,带领成员体验具象思维、引导他们体验对现实问题的意象性表达。第2单元的主题是问题聚焦与领悟,通过生成问题象征物的作业体验与讨论,引导成员深入感受问题象征物的生成过程与生成意象,锻炼具象能力、促进问题领悟。第3单元的主题是觉知与改变,通过对问题象征物改变过程的体验与讨论,引导成员关注自身感受、觉察意象变化,进而促成其领悟问题解决过程中觉知的意义与作用。第4单元的主题是觉知与承载,通过“以己为景的觉察”、容器象征物生成过程与生成意象的体验和讨论,引导成员对自己与所面临问题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索,重点在于觉知自己可否接受问题存在并在心理上予以承载,进而培养成员带着问题去行动的态度与信心。第5单元的主题是感知自我力量,通过觉知练习、对问题象征物随意移动环节的体验与讨论,引导成员感知自我力量,提升自我觉察与关注当下的能力。第6单元继续强调关注当下、感知自我力量,并做全程回顾与统整。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前测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两组被试在后测、追踪测试的测评数据进行单因素协方差分析,将被试在前测量表上的得分作为协变量处理,籍此排除基线水平对组间差异对比结果的影响;对组内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差异比较进行配對样本t检验。

3 结果

3.1 团体辅导对缓解压力相关心身问题的即时效果

在为期6周的团体辅导之后,实验组被试的压力知觉水平显著降低(t(11)=3.09,p=0.010,Cohens d=1.42);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t(11)=-3.25,p=0.008,Cohens d=1.39);症状自评总水平显著降低(t(11)=2.46,p=0.031,Cohens d=1.05)。就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而言,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精神病性水平的降低达到统计显著(t(11)=2.33,p=0.040,Cohens d=0.99;t(11)=2.28,p=0.044,Cohens d=0.97;t(11)=2.52,p=0.029,Cohens d=1.07;t(11)=2.53,p=0.028,Cohens d=1.08)。而对照组被试的压力知觉水平、自我效能感和症状自评程度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组间差异对比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被试在压力知觉量表上的得分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F(1,23)=9.66,p=0.005, η2=0.30),在自我效能感量表上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F(1,23)=4.30,p=0.05, η2=0.16)。

3.2 团体辅导对缓解压力相关心身问题的维持效果

在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的追踪测验中,干预对实验组被试压力知觉水平降低、自我效能感提高以及症状自评总水平降低的效果得到了保持(t(11)=3.67,p=0.004,Cohens d=1.57;t(11)=-2.81,p=0.017,Cohens d=1.19;t(11)=3.15,p=0.009,Cohens d=1.34)。就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而言,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精神病性水平的降低得以保持,甚至进一步转好(t(11)=3.29,p=0.007,Cohens d=1.40;t(11)=2.45,p=0.032;t(11)=3.92,p=0.002,Cohens d=1.67;t(11)=3.22,p=0.008,Cohens d=1.37);此外,干预对抑郁水平的降低效果也达到了统计显著水平(t(11)=2.59,p=0.025,Cohens d=1.10)。而对照组被试的压力知觉水平、自我效能感和症状自评程度相比前测仍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变化(p>0.05)。组间差异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在压力知觉量表上的追踪测验得分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F(1,23)=8.06,p=0.010, η2=0.26),在症状量表的强迫症状及焦虑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F(1,23)=4.68,p=0.042, η2=0.17;F(1,23)=5.20,p=0.033, η2=0.19)。

3.3 团体辅导效果成员自评

团体对各单元活动的满意度评分均值分别为:单元1为4.5分,单元2为4.33分,单元3为4.0分,单元4为4.17分,单元5为3.83分,单元6为4.17分;所有被试对各单元活动满意度的评分均超过3分。

总结成员对团体活动收获的反馈内容可以看出,“促进了对问题的理解与领悟”是小组成员普遍提及的收获,其次是“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感”“增加了耐心与信心”,再者是“身心放松带来的愉悦体验”(表4)。

4 讨论

本研究干预前后的量表测评结果表明,团体辅导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压力相关的心身症状、降低压力知觉程度、提升自我效能感。对干预后成员收获的内容分析表明,团体辅导有助于促进成员对所面临的压力问题的理解与领悟,启发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并可提升他们对于问题解决的耐心与信心。团体结束一个月后的追踪调查发现,团体辅导取得的积极效果得以保持,且症状自评因子得分持续降低,这说明团辅方案对大学生压力所致心身症状的改善具有长期效果。笔者认为,本研究基于移空技术设计实施的减压团辅方案可以取得预期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上一篇:我们想要的日子下一篇:社团游园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