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和临床合理用药策略探讨

2023-0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对疾病给予预防、诊治或者对于人们机体进行调节过程当中, 人们在接收正常药物治疗的时候出现任何有害以及与使用药物目的没有关系的一种反应。现如今, 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相对比较多, 已经引起相关人员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在临床当中要求在对疾病治疗时尽量使药品不良反应减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当中表明[1], 全球死亡人数当中将近有七分之一的病人是死于不合理使用药物。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 国内住院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大约为10%, 然而在这些病人当中, 四分之一是因为服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造成的。每年因为抗生素滥用造成的耐药菌感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百亿元。本文笔者选取2010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用药以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一共有138例, 对138例患者不良反应给予分析研究, 同时对临床合理使用药物给予总结,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用药以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一共有138例, 当中男65例, 女73例。年龄4~77岁, 平均年龄为 (32.3±7.6) 岁。

1.2 一般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用药以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一共有138例, 对138例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归纳总结, 对不良反应形成的原因给予系统分析, 同时对临床中如何安全使用药物给予分析总结。

2 结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在使用药物以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一共有138例, 其中不良反应类型包括有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以及毒性反应。

2.1 不良反应类型

1) 过敏类型。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的病人包括以下几种:Ⅰ型变态反应, 例如, 过敏性休克;Ⅱ型变态反应, 例如, 溶血性贫血;Ⅲ型变态反应, 例如, 血清病以及药物热;Ⅳ型变态反应, 例如, 狭义过敏反应;没有分型的药物过敏反应, 例如, 日光性皮炎、固定性红斑以及红皮病。

2) 毒性反应。在服用药物以后出现的毒性反应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点,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对血液系统的毒性反应、对胃肠道的毒性反应、对肾脏和肝脏系统的毒性反应、对免疫系统的毒性反应以及对心脏的毒性反应。

3) 特异性反应。这种反应是指病人在使用药物以后出现的和这种药物的作用效果不同或者相反的反应, 这与病人机体缺乏遗传性酶系统有关。

4) 二重感染。通常情况下, 人体以及腔道黏膜表面均会有大量的细菌以及真菌寄生, 其存在会使人类机体的微生物系统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者长期采取某一种药物的时候, 正常敏感菌数量就会明显减少, 不敏感菌以及耐药菌的数量就会明显增多, 引发外来细菌以及真菌大量滋生, 当这种类型的细菌成为致病菌的时候, 就会造成二重感染[2]。

3 讨论

3.1 药品不良反应因素

1) 药品因素。

(1) 药物本身作用:例如, 一旦一种药物出现2种以上作用的时候, 当中的一种作用也许会成为毒副作用, 例如, 麻黄碱具有兴奋以及平喘的作用, 因此, 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时候就会造成患者失眠。 (2) 药物的副作用:部分药物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会形成和治疗无关的毒副作用。例如, 长期采取糖皮质类激素会造成毛细血管出血以及骨质疏松, 或者进一步加重DM, 也许一旦停止服用药物就会出现反跳现象, 进而造成肾上腺皮质危象的出现。 (3) 药物治疗;在药物生产过程当中混入杂质或者没有给予妥善保管, 都会使药品出现不良反应, 例如,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过敏原是青霉噻唑蛋白与其的聚合物。青霉素在整个发酵期间所产生的青霉噻唑酸能够结合蛋白质形成青霉噻唑蛋白, 其在储存或者在水溶液当中形成青霉素聚合物。 (4) 药物剂量:一旦药物剂量过大会导致中毒, 严重的甚至导致病人死亡。例如, 强心苷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与中毒剂量之间相差非常小, 造成安全范围明显缩小, 因此, 在临床应用当中要特别注意剂量情况。 (5) 剂型因素:同一种药物的剂型不同, 在机体当中的吸收、代谢、分布以及排泄也存在差异, 然而药效也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 硝苯地平控释片在人体当中可以维持长时间的血药浓度, 进而使病人服用药物次数明显减少, 硫酸镁采取口服方式可以起到导泻的作用, 然而采取肌注可以产生抗惊厥以及抗癫痫等相关作用[3]。

2) 病人因素。

(1) 性别:通常认为, 女性对药物不良反应相对比较敏感。 (2) 年龄:婴幼儿脏器功能没有发育完善, 对药物敏感性较高, 药物代谢速度较慢, 肝脏排泄功能较差, 使药物可以轻易通过血脑屏障, 因此, 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就相对比较高, 同时其相关不良反应和成年人也存在差异。对中枢抑制的药物、影响酸碱平衡的药物等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另外, 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逐渐退化, 药物代谢速度相对较慢, 血液当中的血浆白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进而也会引发药物不良反应。 (3) 血型:血型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相对比较少, 可是有相关实践研究表明, 部分女性在口服避孕药以后发生血栓, A型血的女性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要比O型血的女性高。 (4) 病人病理情况;病人的病理状况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以及发生率有非常大的影响, 例如, 长期便秘的病人, 口服药物在消化道当中停留的时间较长, 那么其吸收量也相对较多。另外, 患者自身患有脑血管疾病或者脑膜炎, 都极易造成药品不良反应。除此之外, 对有既往心绞痛病史的患者, 在采取肾上腺素以后极易导致心绞痛。与此同时, 伴有肝脏疾病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往往非常大, 部分药物进入到人体以后, 大部分通过肝脏进行代谢, 患有肝脏疾病或者肝功能不良的时候, 使用药物以后非常容易造成不良反应。还有就是因为遗传、酶系统以及个人习惯等相关方面也存在差异, 患者与患者之间的药品不良反应也存在不同差异[4]。

3) 其他因素。

(1) 不合理使用药物、滥用和误用抗生素、药物处方配伍不当等, 都会导致药品不良反应。 (2) 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 长期服用一种药物, 非常容易出现药品不良反应, 严重的还会因为药物蓄积作用而中毒。 (3) 联合使用药物:联合2种以上药物, 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在3.4%左右, 6种药物联合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9%, 15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85%。各种药品均存在不良反应, 只是严重程度存在差异, 当出现不良反应的时候也不用过于惊慌, 在病人使用药物的时候必须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一旦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应该立即报告主治医师。

3.2 临床合理用药策略

1) 不可轻信广告。部分广告对药品的有效性给予过分夸大, 然而对药品的毒副作用没有提及, 极易给缺乏相关用药常识的病人带来误导。

2) 不可盲目相信。患者不可以盲目相信新型药品、价格昂贵药品以及进口药, 部分病人认为, 只要是新型药品、价格昂贵的药品等就肯定是好药, 来到医院以后就让医生使用好药或者在不清楚自身疾病的情况之下到药店自行买药, 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

3) 尽量不使用药物。在可以不采取药物治疗的时候, 尽量不采取药物, 要靠自身机体免疫和调节, 无论何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4) 谨遵医嘱。患者在使用药物的时候, 尤其是处方类药物, 应该积极向临床医师或者药师给予使用药物咨询, 由于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个人习惯以及血型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对药物的应用剂量、类型以及途径也存在差异, 一定不可凭自己主观意见随便乱用药物。

5)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患者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在使用药物以后发生机体异常的不良反应, 应立即停止用药, 同时由医师进行诊治, 部分患者在用药以后发生疑似不良反应的时候, 不可轻易给予结论, 而是要由相关经验丰富的药师对其之间的关系给予全面分析以后进行结论。本文结果显示, 在使用药物以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一共有138例, 其中不良反应类型包括有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以及毒性反应, 造成病人在使用药物以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有药物因素、病人因素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因素, 和上述相关报告基本相同[5]。

总之, 一定要对药物在服用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原因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对引发使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给予有效控制, 进而可以使病人在使用药物以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减少, 使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药品不良反应原因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用药以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一共有138例, 对138例患者不良反应给予分析研究, 同时对临床合理使用药物给予总结。结果:在使用药物以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一共有138例, 其中不良反应类型包括有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以及毒性反应, 造成病人在使用药物以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有药物因素、病人因素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因素。结论:一定要对药物在服用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原因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对引发使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给予有效控制, 进而可以使病人在使用药物以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减少, 使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临床合理用药,因素

参考文献

[1] 徐年, 林国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药物不良反应和临床合理用药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3 (2) :46-47.

[2] 高晓萍, 冯晓钰, 韩丽梅.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促进合理用药[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 55 (09) :57-62.

[3] 李江华, 李静蔚.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综合性分析[A]//第8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三十周年论文集[C].2010, 21 (09) :56-61.

[4] 王智勇, 刘高峰, 刘娟, 等.我院2008年23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9, 05 (10) :73-74.

[5] 陈玉如, 黄小影, 关雪艳, 等.克林霉素静脉输液及其常见不良反应的监测[J].安徽医药, 2010, 16 (03) :99-101.

上一篇: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下一篇:后张法预应力箱梁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