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及护理(精选8篇)
输血流程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输血流程及住院患者输血反应的护理应急预案:
输血是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做好输血的临床护理工作, 既能达到预期治疗疾病的效果, 又能避免输血不当或血液制品本身所致不良反应甚或并发症及其医疗纠纷等现象的出现。为确保安全输血, 护士应掌握各种成分输血的特点, 进行输血全过程监控, 为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起到关键的作用。
1 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
1.1 全血和红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 如输血量较大时, 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min后输入。插入输血器时防止血液外漏, 避免浪费。输血起始速度宜慢 (20滴/min) , 观察15min后患者无不适后可根据病情调快输血速度 (一般成人40~60滴/min) 。休克患者或大出血的患者可根据医嘱适当加快输血速度, 儿童、年老、体弱、心肺疾病患者速度宜慢。常规输1U红细胞时间最长不超过4h, 洗涤及冷冻的红细胞必须在制备后6h内输用。输入前及输注中均应轻轻振摇, 反复倾倒血袋, 使红细胞悬液混悬均匀, 必要时向血袋内注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 以稀释红细胞。禁止向袋内加入任何药物, 特别是钙剂、乳酸林格氏液、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盐液等。
1.2 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和护理
新鲜冰冻血浆 (FFP) 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溶液, 如颜色异常或出现白色斑块则不能输入。冰冻制品必须在37℃水浴中溶解, 并不断轻摇血袋, 至完全融化。融化后必须尽快输用, 并一次输完。融化后, 在10℃环境中放置时间不得超过2h, 4℃环境中不许超过24h, 并且不可再次冰冻。
1.3 血小板的输注和护理
刚制备的血小板轻摇时呈现雾状, 必须在20~24℃下静置1h, 待自然解聚后再输注, 禁止剧烈震动血袋, 以免血小板聚集破坏。血小板在 (22±2) ℃下保存, 严禁置4℃冰箱。输注时, 用常规输血滤器, 不得使用聚集纤维滤器;如同时输几种血液成分, 应先输注血小板;输注速度越快越好 (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 , 一般60~100滴/min, 融化后1.5h内应输注完毕。
1.4 冷沉淀、凝血因子缩合物的输注和护理
融化后要立即使用, 输注速度要快, 一般应在30min内输注完毕。建议选用输血器输注, 要专人看护。
2 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2.1 输血前护理
护士在输血前必须评估患者的病情 (尤其体温是否正常) , 年龄、营养状况、意识状态、血型、输血史、传染病史、过敏史等自然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及血管情况。护士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针对患者及其家属有关输血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 进行必要的输血前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惧, 增加输血信心和输血的必要性, 同时告知输血的不良反应以及输血的费用等。
2.2 抽血交叉配血查对
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 患者血型验单, 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以及手腕带, 检查输血前八项结果, 医师是否已履行告知义务, 并要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抽血时要有2名医护人员, 一人抽血, 一人核对, 核对无误后执行。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 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静脉中抽取。
2.3 取血查对
到血库取血时, 应认真与血库工作人员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血型、输血量、血液有效期及交叉配血单;核对保存血的外观, 必须准确无误后应签名并登记取血时间, 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者清洁容器内取回。
2.4 输血查对
输血时, 由两名医护人员 (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 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 询问患者姓名, 查看床头卡, 询问血型, 以确认受血者, 经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输入两袋血之间要用0.9%氯化钠溶液冲管。输完后用0.9%氯化钠溶液至输血器内血液全部滴入血管, 避免浪费血液。在输血过程中必须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异常感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2.5 输血后查对
完成输血后, 再次进行核对医嘱, 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 确认无误后签名记录, 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1d。
3 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护理
3.1 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输血反应
这些是常见的输血反应, 发热、寒战、头痛、腰背痛、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皮下出血等常见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 更换输血器,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报告医师并配合医师抢救, 及时在输血的对侧肢体和血袋分别采集血样做细菌培养, 并保留余血与血袋以备送检。查明输血反应原因。
3.2 重视低体温皮肤护理
大量输血时导致凝血障碍最常见而又经常被忽略的原因是低血温。大量快速输入冷库血, 患者体温可降低至34℃。要使用血液加温仪, 充气式温毯仪, 体外循环复温等手段有效恢复患者体温, 放置热水袋局部加温时, 注意防止患者皮肤烫伤。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方法;静脉输血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32-2
1 概述
2013年8月天津港爆炸,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许多市民自发走进医院献血救助伤员,那么血液是如何输注患者体内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呢?本次教学设计的题目为《静脉输血方法及不良反应》,本次教学设计分为教学分析、策略选择、过程实施和效果反馈四个方面。
2 教学分析
本次课选自国家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第十七章第二节静脉输血法,结合岗位需求,增加了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删减了自体输血,更改输注液体为静脉通畅。
本次授课14中职护理学生,已经掌握了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喜欢动手和临床案例,善于使用智能终端获取知识,为本次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结合课程标准及护理岗位要求,确定了知识、技能、素质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重点为静脉输血操作方法及不良反应,难点为输血反应发生机制。
3 策略选择
本节课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中心思想,演示、练习、实验法贯穿整个课堂,实现了“做中教”的职教理念,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分组竞赛体现了“做中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并利用了三维虚拟仿真、flash动画、交互学习软件、游戏等多种资源与手段着力解决学习困难,达成教学目标。
4 过程实施
本次课教学过程设置四个环节,以激发学生责任感为切入点,案例情境为导入点,分组竞赛为考核点,完成教与学的融合。
4.1 课前暖身
教师课前将视频、微课、三维仿真、口诀等教学资源整合到网络学习平台,学生登录平台查看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分小组平台上交流讨论,完成任务。任务一:根据视频总结操作流程;任务二:完成血型交叉配血表格,教师实时监控并归纳梳理,以此来设计与引发教学。
4.2 课中内化
环节一:创设情境 布置任务。
课堂上,导入输错血型致病人死亡的新闻视频,震撼学生心灵,引发学生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提出以下问题:
①输血前做哪些准备?②怎样正确操作静脉输血流程?③输血不良反应有哪些?问题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求
知欲,同时笔者将问题整合成任务,引领学生进入实施环节。
环节二:学生主体 实施任务。
任务一: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学生课前平台上观看了该内容的微课视频,熟悉了原理及方法,课中学生结合同组同学血型,阐述血型配血内容,在轻松愉快中强化了知识的理解。最后,通过血型交叉配血的小游戏巩固了这一内容,为静脉输血的操作奠定基础。
任务二:静脉输血方法。
静脉输血的原则:①输血前必须做血型及交叉配血实验;②无论是输全血还是输成分血,均应选用同型血液输注如无同型可选用O型血输给患者,一次输少量血,一般最多不超过400ML,且要放慢速度;③患者如再次输血,则必须重新做交叉配血实验,以排除机体已产生的情况。输血过程中如有不良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停止输血。密闭是输液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输入两袋以上血液是,两袋之间输入少量的生理盐水,输血完毕在继续滴入生理盐水,直到输血管全部血液输入人体内在拔针。这是本次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教师结合规范的操作视频,逐步讲解静脉操作流程,学生适时分步总结。随后,进入仿真实训操作环节,学生操作中容易出现流程颠倒,步骤遗忘等问题,教师也难以指导到每个学生,我们利用开发的互动仿真软件《静脉输血测评系统》,突破本次课重点,该软件含带教,练习,考核三大功能,学生进入后先点击带教按钮,系统会通过指示箭头指导学生分步完成操作。带教熟悉后进入练习,此模式无指示,操作中出现了任何的错漏,无法进入下个流程,这样及时纠正,避免错误的操作习惯,很好地解决了教师无法顾及所有人的问题。练习后进行仿真考核,如果学生出现步骤,要点错误无法通过考核。本软件还原医院真实场景,学生身临其境操作,交互式功能规范了学生的操作流程,降低了器材的消耗。仿真合格后结合办学医院的资源,引进空血袋加红墨水,进行实操演练,学生分组练习,通过自评,互评,选派代表参加班级竞赛。最后请外聘教师(也是临床专家)当评委,每组派代表进行组间竞赛,通过智慧教室尤其是摄像头跟踪代表操作,让每位评委及学生都能准确评价,保证了竞赛的公平。仿真与实战的结合,学生错误明显减少。
任务三:静脉输血的不良反应。
这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输血是急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但输血也可引起不良反应,有时甚至非常严重,带来了一定危险性。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的时间分即发型和迟发型,即输血时或输后24小时内发生的和输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的。输血反应和输液反应共性知识学生容易掌握,但是溶血反应是输血特异性反应也是患者的致死原因,机制复杂,通过三维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直观地体验了溶血的整个过程,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突破教学难点。随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选派代表上台展示讲解溶血反应的发生机制,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解说员,再次巩固了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环节三:课堂考核 巩固任务。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完成在线考核,涵盖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为学生将来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奠定了基础。
环节四:归纳梳理 总结评价。
学生归纳梳理教学内容,并利用X-Mind软件完成对本次课的回顾与总结;同时教师通过权重设置将整个学习过程转化为平时成绩,完成对每个学生的评价。
4.3 课后巩固及拓展
结合该校课外实训开放,学生强化静脉输血操作,并将自己操作视频上传平台供教师点评,课后组织志愿者走进血站,义务献血,提升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走进社区为居民血型鉴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5 效果反馈
本次教学设计,虚拟仿真与实战结合,让该校学生护理技能大大提高,在各级护理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 考 文 献
[1] 曹艳珍.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4(30).
[2] 冯祖莲,陈显琴,林保留,梁荣花.运用程序化管理提升全麻状态下患者输血安全[J].护理学,2014(12).
[3] 邹天韵,曹洁,孔蓓瑾,张洪燕.PDCA循环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2014(12).
[4] 张洪敬,朱华芳,张欢.改进静脉输血安全流程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
[5] 赵娟.实施规范化输血培训 提高输血护理文件书写质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5).
[6] 肖素娟,曾钰莲,黄艳,莫金胜,林晓丹.临床输血护理规范化管理调查分析[J].内科,2014(02).
[7] 王秀娟,董晓燕,章东华.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对输血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2014(04).
[8] 陈静,谢雯俊,刘彦.个案追踪法在内分泌科输血安全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学,2014(01).
[9] 麻春英,裴莉萍,生本有.移动护理信息技术在改进静脉输血管理流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3).
一、目的
1.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补充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
3.补充抗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4.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
5.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利于止血,预防及控制出血。
二、血液制品的种类
1.全血
(1)新鲜血:4℃的常用抗凝保养液中,保存一周。适应于血液病病人。
(2)库存血:仅保留红细胞及血浆蛋白。适用于各种原因大出血。4℃冷藏,保存2~3周。保存时间越长,血液成分变化越大即酸性增高,钾离子浓度增高,大量输注库存血时,警惕酸中毒与高钾血症。
(3)自体输血:不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1)术中失血回输:将腹腔内的血液经收集、抗凝、过滤、洗涤后,经静脉回输给病人
2)术前预存自体血:术前2~3周内,定期反复采集血液保存,待手术需要时再回输。
2.成分血
(1)红细胞
1)浓缩红细胞
2)洗涤红细胞
3)红细胞悬液
(2)白细胞浓缩悬液:保存于4℃环境,48小时内有效。
(3)血小板浓缩悬液:保存于22℃环境,24小时内有效。
(4)血浆:不含血细胞,无凝集原。
1)新鲜血浆:包含全部凝血因子。
2)保存血浆
3)冰冻血浆:保存在-30℃低温下,有效期1年;应用时先放在37℃温水中融化。
4)干燥血浆:加适量0.9%氯化钠溶液或0.1%枸橼酸钠溶液进行溶解。
(5)其他血液制品
1)白蛋白液:常用5%白蛋白液。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浆蛋白。适用于低蛋白血症病人。
2)纤维蛋白原
3)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
(三)静脉输血法
1.输血前准备
(1)备血:填写输血申请单,采血2ml送血库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取血:三查: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剂量。
(3)取血后:勿剧烈震荡血液,不能将血液加温,室温放置15~20min后输入。
(4)输血前:再次两人核对,确定无误方可输入。
2.直接输血法
在准备好的注射器内抽取抗凝剂,50ml血液中加4%枸橼酸钠溶液5ml,操作时由三人完成,分别担任取血、传递和输血。
3.间接输血法
1)按密闭式输液法(用输血器)给病人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2)两位护士再次三查八对,将血液轻轻摇匀,常规消毒贮血袋并连接输血器。
3)开始输入速度宜慢,少于20滴/分,观察10~15min无不良反应,成人一般为40~60滴/min,儿童酌减。
4)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袋之间须输入生理盐水,输血结束时,继续输入少量生理盐水,直至输血器内血液全部输入人体内。
4.注意事项
(1)每次为一位病人采集配血标本,禁止同时为两位病人采集血标本。
(2)必须两人核对。
(3)库存血取出后,30min内给病人输入。
(4)如用库存血必须认真检查血液质量,正常库存血分为两层,上层为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层为红细胞呈均匀暗红色,两层界限清楚,无凝块;如血细胞呈暗紫色,血浆变红,血浆与血细胞的界限不清,有明显血凝块,提示血液可能溶血,不可再使用。
(5)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物。如钙剂、高渗或低渗溶液、酸性或碱性药wu。
(6)加压输血时,必须由专人在旁监测,以免走空。
(7)加强巡视,听取病人的主诉,密切观察。发生严重反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并保留余血以供检查、分析、查找原因。
(四)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
(1)临床表现: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内发生。发冷、寒战、体温升高至40℃以上,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等症状,持续1~2h。
(2)原因:致热源引起;多次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抗体有关;违反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3)护理措施
1)预防:严格血液、输血用具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污染。
2)减慢输血速度或暂停输血,症状较严重的病人应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道,及时通知医生,以便处理。
3)对症处理,给予保暖或物理降温。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5)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退热剂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6)保留余血及输血器等,以便查明原因。
2.过敏反应
(1)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轻者皮肤搔痒、荨麻疹、轻度血管性水肿(眼睑、口唇水肿);重者喉头水肿,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过敏性休克。
(2)原因
1)病人为过敏体质
2)所输入的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
3)多次输血的病人,体内已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此抗体和抗原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过敏反应发生。
(3)护理措施
1)预防
①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献血员在采血前4h内不宜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应少量清淡的饮食。
②对有过敏史的病人,输血前给予口服抗过敏药物。
2)轻者减慢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
3)对症处理:呼吸困难——氧气吸入
喉头水肿——气管插管或切开术
过敏性休克——抗休克治疗
4)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1ml,或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5)保留余血及输血器等。
3.溶血反应:最严重的输血反应。
(1)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一般输血10~15ml后即可产生症状。
1)开始阶段:由于病人血浆中的凝集素和所输血中红细胞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导致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从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病人表现为头胀痛、四肢麻木、胸闷、腰背部剧烈疼痛等。
2)中间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病人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
3)最后阶段:由于大量的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而变成结晶体,阻塞肾小管;同时由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使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致坏死脱落,进一步使肾小管阻塞。病人出现急性肾衰竭症状,表现为少尿、无尿,严重者可致死亡。
(2)原因
1)输入异型血:ABO血型不符
2)输入变质血
3)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Rh阴性的病人首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不会发生溶血反应,仅在血清中产生抗体,当再次输入Rh阳性的血液时,才会发生溶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且反应较慢,症状较轻,也较少发生。
(3)护理措施
1)预防: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细核对
2)立即停止输血,与医生联系,保留余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3)维持静脉通路以备抢救时给药。
4)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双侧腰部封闭,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出现休克,立即抢救。
4.大量输血后反应
(1)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同静脉输液反应。
(2)出血倾向
1)临床表现:皮肤、粘膜瘀点或瘀斑,穿刺部位大块瘀血斑或伤口渗血等。
2)原因:大量或长期反复输入库存血液。
3)护理: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等变化,注意皮肤、粘膜或伤口有无出血;根据医嘱输入血小板悬液或新鲜血。
(3)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临床表现:手足抽搐、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率缓慢甚至心跳骤停。
2)原因:大量枸橼酸钠与血中游离钙结合,血钙下降,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下降、血管收缩不良和心肌收缩无力等。
3)护理措施:输入库存血1000ml以上时,须按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5.其他反应
(1)空气栓塞
(2)输血传染的疾病(病毒性肝炎、疟疾、艾滋病及梅毒等)
NCXMYZYYYSXK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
192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方提出异议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二)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者所属病区、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血型、既往输血史、孕产史;疾病诊断、用药史、本次输血成分名称、输血量、患者输血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与临床科室仪器确定初步的处置参考意见。
(三)对于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科应指派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到临床进行会诊,协助临床查找原因及制定救治方案、观察处理疗效。并把处理情况汇报给医务科,如怀疑血液质量及细菌污
193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染,应及时报告昆明市血液中心。
(四)处理完患者后,及时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血袋仪器送输血科保存,输血科将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登记,每月汇总分析后,报医务科保存备案。输血科及输血安全委员会要定期做分析及整改,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输血反应的处理:
1.急性(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置:
(1)如果怀疑为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做以下工作:
a、立即抽取受血者的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并进行血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b、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报告单和全部有关记录,以验证受者和所输血液成分有无核对错误;
c、核对受血者及献血者ABO、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献血者标本及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标本、血袋中剩余血标本,重测ABO、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和非盐水介质);
d、留取输血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属血管内溶血,尿中有血红蛋白)。
e、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一旦怀疑因血型不合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由临床医师为主积极治疗,治疗原则如下:
194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a、迅速补充血容量; b、应用速效利尿剂; c、应用多巴胺; d、碱化尿液;
e、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f、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进行透析治疗; g、DIC的防治。
(2)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a、观察血袋剩余血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混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成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
b、取血袋剩余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阴性不能排除细菌污染); c、取血袋剩余血和患者血液,在4℃、22℃、37℃条件下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细菌培养。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如中性粒细胞与输血前相比明显增多,对诊断有帮助。e、一旦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治疗原则如下: 1)、尽早联合使用大剂量、强效、广谱抗生素; 2)、加强支持疗法; 3)、及时采取抗休克、防治DIC与急性肾功能衰竭措施。(3)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若症状继续加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撤下输血器注明“输血反应”,查究原因并对症处理(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寒颤者保温),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4)过敏反应:
除按发热反应处理外,按过敏性休克抢救;有呼吸困难者,给高
195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XMYZYYYSXK 流量吸氧,喉头严重水肿者,协助医生作器官切开。(5)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如按急性肺水肿的原则处理,停止输血,酌情帮助病员端坐,四肢轮扎,有效的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高流量输氧通过25-30%的酒精湿休后吸入,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遵医嘱应用镇静、镇痛、扩血管、强心、利尿等药物,以减轻心脏负荷。2.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输血完毕数天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受血者如果发现或怀疑为迟
发性输血反应,应有以下注意事项:免疫性的迟发性输血反应属于血液成分的抗原––抗体反应,在检测和确认后,记录于受血者的病历中。其处理步骤同急性输血不良反应。3.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处理:
输血后如果受血者出现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医护部门应汇同采血机构仔细调查,验证受血者是否确因输注供体血而传染疾病,受血者如确诊感染HIV,应迅速报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输血相关传染病所涉及的献血员,由采血机构按有关政策处理。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给药制度
八、护理查房制度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十、护理会诊制度
十一、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二级医院评审标准(蓝皮书140页)
4.18.5.5条款是核心条款,其中一条有输血科主 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的标准和应 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以下四个方面
1)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2)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措施
3)输血不良反应及传染报告及处理登记制度 4)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流程
3(一)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3.溶血反应。4.细菌污染。5.循环超负荷。6.出血倾向。7.酸碱平衡失调。8.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9.传播感染性疾病。10.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血红蛋白尿和伤口渗血等 5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 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 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 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 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 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 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 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 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 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 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 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 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 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 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 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 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 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 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6、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 常。
7、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 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对血清钾高的患者,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 提高警惕。
输血是危重症的重要抢救措施, 特别是对于出血, 尤其是大出血来说, 更是主要的抢救手段。如因缺乏血源, 特别是特殊血型如Rh阴性, 而不能输血最后可导致病人死亡。其他如各种大型、复杂、疑难或器官移植手术, 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机体衰竭、营养不良、晚期恶性肿瘤或器官功能衰竭, 也常常需要输血, 以改善机体状态, 提高抗病能力, 有的甚至需要大量或反复、多次输血。
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在已可进行成分输血, 即对全血进行加提纯, 分离出红细胞、血浆, 提取出血小板、白细胞、干细胞、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冷沉淀提取Ⅷ因子 (用于治疗血友病) , 此外, 经处理后还可根据临床需要制成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冷冻红细胞、红细胞悬液, 以及浓缩粒细胞和浓缩血小板后, 按需要进行输血。另外, 根据病情需要, 在输血时可进行加压输血, 加氧输血如光量子疗法和换血疗法或血浆置换疗法。但是不管是输全血或成分输血, 在采血时每100ml血液必须加入抗凝剂——2.5%枸橼酸钠10ml, 防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的作用主要是与血液中的Ca2+结合, 形成枸橼酸钙, 使血液凝固过程中缺乏Ca2+的参与, 从而使血液不能凝固。枸橼酸钠含有Na+, 偏碱, 如果大量输入可引起高AG型高钠性代谢性碱中毒, 同时使血钠增高, 引起高钠血症。
1输血的不良反应
输血是危重症抢救, 特别是出血尤其是大出血, 如出血性休克、血管或器官破裂出血、产后出血、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溃疡病出血、应激性溃疡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如继发纤溶或凝血因子缺乏出血、恶液质、多器官功能衰竭、换血疗法、血浆置换疗法、溶血病等抢救治疗的重要措施, 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但是输血也不是百益无一害、多多益善, 如掌握不当, 特别是对于需要反复或大量输血的患者, 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严重者可危害健康, 甚至危及生命。输血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表现。
1.1 低钙血症
由于枸橼酸钠形成的枸橼酸根可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枸橼酸钙, 使游离钙离子减少, 血钙降低, 出现低钙血症, 严重者可出现心动过缓、心肌收缩无力;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出现面部及四肢肌肉特别是双手抽搐, 可诱导癫痫发作。
1.2 凝血功能障碍
可引起或加剧出血, 尤其是手术伤口及胃肠道渗出性出血, 严重者泌尿道、呼吸道及颅内也可出血, 肌肉注射或静脉穿刺部位出血不止, 甚至形成血肿。引起出血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 Ca2+减少:由于形成枸橼酸钙, 使游离Ca2+减少, 活性钙降低, 不能形成凝血酶复合物, 使纤维蛋白原不能形成纤维蛋白。 (2) 在整个凝血过程中, 一系列凝血因子的激活, 都需要Ca2+的参与, 否则就不可能被激活。 (3) 在进行成分输血时, 特别是输用红细胞或血小板悬液时, 由于分离提取, 把血浆分离出去, 因此大量的凝血因子特别是凝血酶原以及纤维蛋白原都被去除, 不能补充, 而使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4) 如果输入大量的库存血, 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和凝血因子的失活, 输入后不能补充, 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稀释, 浓度降低, 造成凝血功能下降。
1.3 免疫功能下降
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输入红细胞悬液者, 因分离血浆, 去除了白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清因子、淋巴因子。 (2) 抗凝剂枸橼酸钠对白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细胞、网状内皮细胞、补体, 各种酶的活性可能有抑制作用。
1.4 胶体渗透压下降
单纯输用红细胞如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 去除血浆, 使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含量降低, 胶体渗透压下降, 严重者可促进或加剧脑水肿、肺水肿、肾间质水肿的形成, 是导致或加剧神志障碍、呼吸与肾脏功能障碍和组织水肿的重要原因。
1.5 红细胞破坏促进DIC形成
主要是输用库存血或血型不符引起溶血所致, 由于红细胞破坏, 释放出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 可诱导或促进DIC形成, 造成器官或组织栓塞, 是发生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1.6 引起高血钾症
由于红细胞破坏, 钾被大量释放出来。
1.7 溶血反应
由于血型不符, 输入异型血, 如A型者输入B型血, Rh阴性者输入Rh阳性血所致。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障碍, 甚至发生溶血性休克, 或急性DIC形成, 以及急性高钾血症和急性缺氧血症。
1.8 输入污染血
由于采血或保存过程中被污染, 如无菌操作不严格, 或血袋破损, 造成细菌或真菌污染, 使污染菌大量繁殖, 并产生大量毒素, 被输入体内可引起严重中毒反应和败血症, 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 可导致死亡。
1.9 输血反应
即过敏反应, 如输血速度过快, 或血温过低, 或含有过敏原或致热原, 可引起严重输血反应, 表现为发冷、寒颤发热、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或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 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 微循环障碍, 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 病情极为严重, 可导致死亡。此外, 输血反应还可能与对枸橼酸钠过敏有关。
1.10 代谢性碱中毒
由于抗凝剂枸橼酸钠含有Na+, 如大量输入可使血钠迅速升高, 可引起高钠性代谢性碱中毒。碱中毒可使HbO2分离障碍, 氧分离曲线左移, 可引起或加剧缺氧, 使有氧代谢障碍, 细胞功能降低, 是引起或加剧代谢性酸中毒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1.11 输入某些血源性传染病
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 因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输血前检查的规定, 目前输入血源性传染病已杜绝, 但如果检测不严, 漏查或试剂失效, 检测错误或私采血液, 也可能被输入。
1.12 多器官功能衰竭
由于上述多种原因的作用, 特别是溶血、DIC、出血、微循环障碍、过敏性休克、血液污染、严重低钙或高钾血症, 最后可发生或加剧多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可导致死亡。
1.13 移植性变态反应
反复多次输血, 特别是过敏性体质患者, 可引起血液性抗体反应, 形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或球蛋白抗体, 使受血者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性变态反应, 出现变态反应性症状, 如发热、过敏性皮疹、神经性水肿、关节肿胀、游走性关节痛、嗜酸性细胞增多症, 严重者甚至发生溶血反应, 出现贫血或肾功能障碍。
1.14 心力衰竭
危重患者, 都伴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 如果一次大量或快速输血, 使血容量急速增加, 在原有心肌损害、心功能障碍基础上, 可促进或加剧心脏功能不全, 甚至心力衰竭, 引起心源性低血压或休克, 肺淤血, 甚至心源性肺水肿, 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如受血者有肝、肾功能不全, 大量快速输入时可引起枸橼酸蓄积性中毒作用, 故应注意。以上各种不良反应, 除了过敏性反应可立即或明显表现外, 其他不良反应常被临床医师误认为是原发病病情严重或恶化所致, 不能及时发现。
因此, 输血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是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措施, 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但是输血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如果应用不当, 也可发生副作用, 造成不良反应, 促进病情恶化, 甚至可促进或加剧死亡, 必须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2输血的注意事项
为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在输血时, 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 输血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可不输者尽量不输, 严格禁止把血液当作“滋养品”、“营养品”输用。 (2) 严格进行输血前血型配对和交叉试验, 对献血员和输血者的姓名、年龄、血型、采血和输血日期、保存期、床号必须填写清楚, 必须按输血要求严格查对, 以防输错。 (3) 需要大量输血, 如严重出血、出血不止、血液置换、严重大面积烧伤、危重抢救、机体衰竭, 需动用多名献血员的血液时, 各献血员与患者之间, 献血员与献血员之间, 也必须进行血型配对和交叉试验, 确保符合输血条件。 (4) 输血量应尽量控制, 在不影响抢救的情况下, 尽量避免大量输血。 (5) 需要大量输血时, 应避免输库存血, 最好现采、现配、现输。 (6) 应避免大量输用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 以输用全血最好。 (7) 冷藏血取回后, 应放置室温下0.5~1.0h, 使血液温度回升至接近正常体温时再输用, 避免输入低温血液, 以防引起输血反应, 如必须立即输血, 应先慢后快, 使血液温度逐渐回升, 但在冬、春季节使用暖气设备地区室温也只有20℃左右, 与体温相差近20℃, 而往南方无暖气设备地区, 甚至更低, 因此, 输血时更不宜过快。 (8) 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检测, 以备对照, 以免事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9) 采血、运血、取血和输血时, 不要用力振摇或挤压, 以防发生溶血。 (10) 为防止发生输血反应, 输血前应常规应用非那根25mg肌内注射或地塞米松5mg加入茂菲氏管滴注。 (11) 肝、肾功能不全者, 可发生枸橼酸蓄积性中毒作用, 应加注意。 (12) 输血前应对血液进行严格检查, 如出现血袋破损、凝
块、絮状、混浊、溶血者不能输用。 (13) 采血时对献血员应按规定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检测, 阳性者不能采血。 (14) 严禁输用未经血液传染病检测私采的血液。 (15) 严禁输用过期库存血。 (16) 如发生输血反应, 应立即停输, 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剩余血液应立即封存、放置冰箱冷藏, 以备进行检测。 (17) 如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18) 输血前应对患者或委托人 (如亲属、领导或护送人员) 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并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19)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血站基本标准》、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输血技术要求》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0) 输血时血液中不要加入其他任何药物, 如抢救需要可建立另一输液通路。
关键词:内镜检查;无痛;不良反应;护理
【中图分类号】R32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87-01
胃镜检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疗,由于检查时有呛咳、恶心等不适,使患者对胃镜检查常有恐惧感,以致部分患者不愿检查,或者不能很好地配合,使术者无法进行仔细检查。 随着麻醉与内镜检查相关技术广泛应用,无痛胃镜检查日趋普及,在胃镜检查时适当应用镇静剂,使患者在清醒镇静或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整个检查过程患者安静、舒适及无痛苦记忆。 丙泊酚作为镇静麻醉剂因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诱导平稳、可控性强等优点,被应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诱导及维持。现对我科消化内镜中心 2013年 10月至2014年12月的92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作一报道。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76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中男92例,女 84例;年龄 18~75岁。 检查前均
行心电图及胸部X线检查,排除严重心肺疾病。
1.2方法及观察指标 术前口服 2%利多卡因胶浆10ml,建立静脉通路,鼻导管给氧(3 L/min),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等。 根据患者体重给予丙泊酚 2mg/kg负荷量,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行胃镜检查,检查过程中视检查时间的长短及患者的反应情况酌情追加丙泊酚。
2 护理
2.1一般护理 (1)术前护理:准备好电子胃镜、监护仪、静脉注射泵、丙泊酚、呼吸兴奋剂、气道管理用具(气管插管、简易呼吸面罩等)、呼吸麻醉机、吸氧装置、急救药品等。 嘱患者于检查前10h 禁食,4h禁水。 向患者及家属了解麻醉史,评估心肺功能,解释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知情同意签字。 详细介绍无痛胃镜检查的目的、方法、优越性及安全性,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或减轻患者焦虑。 (2)术中配合:嘱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建立静脉通道。 连接好心电图、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嘱患者左侧卧位,松开领扣及裤带,为患者戴好有缚带的口圈。 配
合麻醉师静脉推注丙泊酚 90 ~100 mg,注射速度0.2 ~0.4mg· kg -1· min -1 ,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后,护士托起患者下颌使保持呼吸道通畅,配合医生插入胃镜,检查或治疗结束时可停止给药。(3)术后护理: 术后将患者安排在苏醒室观察30 min,必要时可继续吸氧,保持室内安静,完全清醒后由家属陪同离开。 术后 4 h 需陪同,当天不能驾车及高空作业;检查完 2 h 后可进温凉流质,若无呛咳时可适量进食,当天以进食清淡软食为主。
2.2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2.2.1 检查前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2.2.1.1 加强宣教 初次接受检查的患者由于对无痛胃镜不了解,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当患者检查前因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时,易增加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因此,检查前护士应充分评估患者对检查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准备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对无痛胃镜的了解程度,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必要性、不良反应,详细介绍无痛胃镜的优点、操作者技术的娴熟、胃镜室内具有的抢救设施,使病人了解检查的过程及检查的安全性,消除患者的紧张,从而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减少药物的用量。
2.2.1.2检查前准备 核对病人信息并作好详细的登记,以便随访。测量病人体重,了解其禁食、禁饮、吸烟、饮酒以及心肺和肝肾功能情况,排除检查禁忌症,合理调整丙泊酚剂量,备齐急救器械和药品,调节室温在18~22℃,尽量使病人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检查。
2.2.2局部血管刺激症状 丙泊酚为乳剂,对血管有刺激,注药初期可有注射部位疼痛,但持续时间较短,麻醉起效后疼痛消失。 在建立静脉通道时应选择较粗静脉,最好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妥善固定后可避免出现躁动时针头脱落;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再注药,丙泊酚静脉注射前可先推注2%利多卡因 2 ml或减慢注射速度可减轻疼痛。
2..2.3 呼吸系统 丙泊酚对呼吸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低氧血症和呼吸暂停。 检查中给予 3 ~ 4 L / min 吸氧,血氧饱和度 > 95%时可缓慢推注药物。 在检查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一旦患者出现面色发绀、烦躁、呛咳或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本组患者在应用丙泊酚后有 8 例血氧饱和度降至 90%以下,5 例经仰头抬高下颌顺畅气道、加大氧流量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2 例加大吸氧流量及使用鼻咽通气管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1 例为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致,经过拔镜,充分开放呼吸道,用吸痰管吸出分泌物,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未
出现呼吸暂停。
2..2.4循环系统 检查中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我们严密监测心率变化,若心率 <50次 /分,可静脉注射阿托品。 观察组在注射丙泊酚后患者早期心率增快,可能与紧张、血管刺激有关,用药1~2min 后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2例发生心动过缓,经静脉注射阿托品0.5~ 1.0mg 后,心率恢复正常。
2..2.5检查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1)消化道症状:观察组患者清醒后有 3 例诉恶心感,在患者未完全清醒前应将患者取左侧卧位,以防呕吐时误吸,对于呕吐患者适当延迟进食时间,选择温凉流食或软食。(2)低血糖反应:检查后要注意患者有无低血糖反应,清醒后口服糖水症状多可缓解。(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防范意外伤害,应加强复苏室安全护理,门诊患者检查后需观察 30 min,有头晕不适者应延长观察时间,确认认知功能恢复至检查前水平,再由家人陪同离开医院,并告知注意事项。
3 讨论
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的诱导麻醉及维持效果较好,但可引起呼吸循环等抑制和血管刺激等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护理。呼吸系统不良反应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低氧血症和呼吸暂停。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呼吸、血氧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加大氧流量、开放气道、吸痰等处理,多可恢复正常;循环系统不良反应为负性肌力、负性传导作用,可导致心率减慢,必要时给予阿托品提高心率;同时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反应,王文斌等报道丙泊酚引起喉痉挛1例,加压给氧,同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及地塞米松缝合小剂量麻黄碱在喉镜支持下进行喉头喷雾治疗效果明显。注意高龄患者对丙泊酚敏感性高,耐受性低,药物总剂量要比年轻人少。且给药应缓慢。若检查后患者出现低血糖,多由于禁食时间过长引起或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调节功能低下,而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给口服葡萄糖可缓解,清醒后应及时禁食。患者完全清醒前,必须拉起床边防护栏,防止坠床。
总之,在良好的胡丽霞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能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注意术前详细了解病史,评估心肺功能;术中检测心率,呼吸、血压及氧饱和度变化,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在胃镜室建立起复苏室,加强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孝琼,李荣香,侯伟,等.205例静脉麻醉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91-192.
[2] 姜希望,李菊英,徐灿霞,等.无痛胃镜检查1100例报道[J].中国内镜杂志,2001,7(1):4041.
[3] 謝言虎,方才.瑞芬太尼临床应用现状.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5,26(5):299.
[4] 蒋丽蓉,许幼如,陈惠芳,等.应用内镜介入治疗儿童消化道异物.中国内镜杂志,2002,8(1):4-6.
[5] 唐玉良,徐灿霞,姜希望,等.451例镇静状态下胃镜检查临床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00,6(2):24-25.
【输血不良反应及护理】推荐阅读:
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预案06-08
输血不良反应分析总结11-25
输血不良事件分析10-20
输液的不良反应及预防12-05
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2-17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09-25
药品不良反应试题10-25
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1-05
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概况07-15
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11-0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