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治疗预防昏迷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 其定义为静脉管腔内因诸多原因发生血液凝结进而形成的血液凝块。德国医学家菲尔绍提出了如下观点:血管壁发生损伤、血流异常改变及血液成分发生改变是造成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1]。而昏迷病人卧床时间很长, 血流流速较正常情况要慢得多, 血流的淤滞使得抗凝物质被大量消耗, 造成活化凝血因子大量积聚于血管中或血管壁上, 从而导致凝血-抗凝的平衡被颠覆, 最后形成了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轻则影响患者发挥正常肢体功能, 重则在脱落后造成肺栓塞[2], 危及患者生命。气压疗法可以防治深静脉血栓, 进而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安全保障, 既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也能节约治疗费用和医疗资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科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住院时间超过一周的昏迷病人50例, 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25人。其中实验组有17例男性患者, 8例女性患者, 年龄为20~75岁, 平均年龄为 (47.64±5.71) 岁;对照组有16例男性患者, 9例女性, 年龄为22~76岁, 平均年龄为 (49.68±4.38) 岁。全部患者行以彩色多普勒扫描, 下肢均存在深静脉血栓。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不同,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人工按摩疗法, 频率为每天两次, 每次半小时, 并辅用相关药物进行预防。

1.2.2 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气压治疗方法:为患者于病床上保持平卧位, 床尾摇高约10°。患者下肢保留一条棉质长裤和袜子, 其余衣服物品如弹力绷带和弹力袜等要全部脱下[3]。护理人员或医师将患者的下肢放置于气压治疗仪的套筒中, 然后操作气压仪进行加压, 压力缓慢上升至治疗所需的压力值。首次压力建议选择60毫米汞柱, 若患者没有不适感受, 可于次日加压10毫米汞柱, 第三日继续加压10毫米汞柱, 如此逐日加压直至120毫米汞柱。若患者年龄较高、身体素质较弱、患有心血管疾病, 则每天增加量为5毫米汞柱即可。压力大小的设定要咨询患者感受, 以患者肢体未感受到异常情况为佳。

在治疗过程中, 一旦患者的患肢感到疼痛或不适, 则要首先检查患者的足踝部位置是否处于自然放松。若患者足踝呈背曲位, 足趾叠加、弯曲, 则会感受到明显不适[4]。若不是如上原因造成的不适, 则要采取降低压力的方式减缓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受。对于双下肢均存在深静脉血栓的患者, 在一侧进行治疗后, 暂且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 在继续对另一侧进行治疗。这是因为双下肢若同时受到加压, 回心血量会于短时间内暴增, 对心血管造成较大的冲击, 进而引发意外情况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 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做气压治疗, 必须要保证患者病情已经不处于急性期, 病程超过五十天[5]。这是要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因挤压导致血栓于血管壁中脱落, 随血液流动引发肺栓塞。若患肢皮肤上有伤口, 则要进行无菌包扎, 并于外部包裹上一层柔软的塑料, 再进行气压治疗, 以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

治疗结束后, 先将套筒内的空气排出, 再将患者的患肢取下, 再次绑好绷带。治疗的频率为:每日两次, 每次三十分钟, 每半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 一旦患者感到头晕、胸闷、心悸, 或胸痛、胸闷、咳血、呼吸不畅, 需要马上停止治疗, 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急救。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股静脉的血液流速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借助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其中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所占百分比 (n, %) 表示, 采用卡方 (X2) 进行检验, 而计量资料则采用均数±平均数 (±s) 进行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实验组患者的股动脉血液流速, 治疗前为 (20.54±4.37) cm·s-1, 治疗后为 (28.01±5.61) cm·s-1;对照组患者的股动脉血液流速, 治疗前为 (20.15±3.77) cm·s-1, 治疗后为 (20.57±4.45) cm·s-1。实验组治疗前后对比明显 (P=0.00<0.05, t=5.25) , 与对照组疗后对比明显 (P=0.00<0.05, t=5.2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疗前与实验组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 (P=0.74>0.05, t=0.34) , 疗前疗后无明显变化 (P=0.72>0.05, t=0.36)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 (1) #实验组治疗前后对比股动脉血液流速, P=0.00<0.05, t=5.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后,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0<0.05, t=5.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股动脉血液流速, P=0.72>0.05, t=0.3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 ※治疗前, 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 P=0.74>0.05, t=0.3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昏迷病人在长期卧床后容易患上深静脉血栓。现有研究显示, 卧床一周内的病人, 其患病率为15.00%, 若卧床时间延长到一至三个月, 则患病率高达79%~94%[6], 为卧床一周患病率的五、六倍有余。关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 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 静脉血栓通常高发于血流缓慢的深静脉部位, 如小腿腓肠肌的静脉丛。上述卧床时间和静脉血栓患病率的数据, 也表明了血流缓慢是形成血栓的主要因素之一。与脉冲型血流比较, 处于静态的流线型血流其所携带的氧气会在到达静脉瓣袋底部之前消耗殆尽, 从而形成低氧状态, 而血管的缺氧状态将会导致内皮细胞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 将白细胞吸引过来, 并黏附到静脉血管上, 进而对静脉血管的内皮层造成伤害。此外, 血流淤滞会使得血液中抗凝物质被大量消耗, 凝血因子不被活化, 大量积聚下来, 从而导致凝血-抗凝机能失衡[7], 进而促使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 血流淤滞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又一大因素。

气压治疗具有安全性较高、操作性简便的优越性,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会感到痛苦, 副作用极小, 患者几乎不会有不良反应。临床上因此得以被广泛应用。气压疗法的设计原理为三级压力系统理论和流体力学, 肢体套从远心端向近心端依次进行间断充气, 达到一定压力值后暂停进气, 持续保持着固定的充盈状态一定时间后放气减压, 半分钟后再开始新的循环充气放气过程。如此反复循环的间断治疗, 可以使经脉中的淤血被排放出来, 使肢体的血液循环得到有效的改善, 凝血因子很难在静脉血管内积聚, 也不再黏附血管内膜, 从而达到了对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气压治疗仪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下肢肌肉组织做间断性地施加压力, 可以促使患者的肢体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发生被迫性回流[8], 微循环因此发生改变, 从而达到对静脉回流障碍的防治目的。另外, 间断加压可以提高机体中内源性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 使患者下肢血液循环被改善, 进而促进渗出液吸收[3], 使下体肿胀加速消除。

此外, 在进行气压治疗的整个过程中, 患者的下肢会有被按摩、大面积受压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 患者的关节和肌肉都会感到更加放松, 治疗后, 灵活感会有所改善, 患者整体上有非常舒适的感受, 患者因而更加欢迎气压疗法, 进而积极配合治疗, 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可以说, 气压疗法不但价格可以被大众所接受, 其治疗方式还可以减少服药所产生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 给深静脉血栓患者带来了福音。

本研究以气压治疗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25例患者进行了防治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患者股动脉的血液流速从治疗前的 (20.54±4.37) cm·s-1上升至治疗后的 (28.01±5.61) cm·s-1, 改善效果非常明显, t=5.25, P=0.00<0.05, 具有统计学价值。对比对照组的传统按摩治疗 (20.57±4.45) cm·s-1, 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t=5.20, P=0.00<0.05) 。

结语

气压治疗仪的引入, 使得基层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在防治昏迷患者深静脉血栓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同等患病情况下, 与传统按摩加服药的防治方式相比, 使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治疗, 可以有效减少或杜绝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更可以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且, 每位患者节约的医疗费用均在一千元以上, 可以说, 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摘要:目的:探讨气压治疗预防昏迷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科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住院时间超过一周的昏迷病人50例, 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25人。其中实验组采用气压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每天两次, 每次半小时, 半个月一个疗程。对照组则采用传统人工按摩方式进行治疗, 每天两次, 每次半小时, 并辅用相关药物进行预防。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不同。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肿胀情况均有所改善, 但行以气压疗法的实验组, 其患者恢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血液流速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血液流速无明显差异,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血液流速差异明显, 实验组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血液流速明显快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治疗具有安全性较高、操作性简便的优越性,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会感到痛苦, 副作用极小, 且气压疗法的价格也可以被大众所接受。气压疗法有效防治深静脉血栓, 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安全保障, 在减轻患者的痛苦的同时, 更是节约了治疗费用和医疗资源, 给广大患者和医学工作者带来了福音。

关键词:气压疗法,昏迷病人,人工按摩,深静脉血栓

参考文献

[1] 李艳姿, 肖娟, 杨青, 杨亚林, 袁旭.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01) :45-47.

[2] 苏雪晴, 柏基香.空气波气压治疗在脑出血后昏迷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18) :118.

[3] 李亚军, 段缓, 史倩.气压治疗预防重症监护室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全科护理, 2013 (29) :2709-2710.

[4] 刘青青, 闵燕丽.气压治疗仪预防长期卧床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 (06) :92-93.

[5] 王呼萍, 李瑾荣.气压泵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4 (20) :2516-2518.

[6] 彭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医学科普, 2011 (06) :12-13.

[7] 田会, 王晶莹, 赵振英.气压治疗仪对预防骨科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08) :35-36.

[8] 黄华梅, 龚如锦.运动及气压治疗预防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 (11) :50-51.

上一篇:聚焦学生创意、关注审美孕育——室内陈设艺术课程教学创新探究下一篇:浅析结构施工图设计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