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第二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气运动第二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精选4篇)

大气运动第二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篇1

大气运动第二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 教学设计思路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中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本节的内容是为了认识大气运动的规律和形成机制,为后面的天气系统和全球气候的变化打下基础。本节授课过程中:

一、通过不断的假设和图文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

二、通过合作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借助PPT、数字星球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板图绘制和填图练习,训练学生图文转化及释图能力,逐步突破难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要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既要让学生理解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三圈环流最主要的成因,又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具备绘图说明其分布规律的能力。在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还要求学生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的季节移动规律。

二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三圈环流形成原理,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假设和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2通过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学会抽象的空间图形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三〉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和理解。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0处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

〈四〉教学方法 体态演示法 读图法,引导法,共同探究法,绘图法,讨论法

<< span=“">五>学法引导: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活动2:通过自己亲手绘制三圈环流模型,搞清楚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这个活动适合边讲边做,提倡做的时候口中”念念有词“.〈六〉教具

数字星球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课时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顾:热力环流(教学意图:回顾重点知识,为下面的学习铺垫)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单圈环流

教学意图: 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热力环流原理,以及大气运动受力的情况,构建单圈环流模式,并分析单圈环流是否能够存在,为三圈环流的形成埋下伏笔。

实际操作模拟:

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思考: A.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什么?

B.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多?什么地方受热少? C.北半球大气将怎样运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解边画图演示】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不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单圈环流

赤道终年炎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红箭头向上指)→→到高空形成高气压。

极地终年严寒,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蓝箭头向下指)→→高空形成低气压。这样,在高空,气流由赤道流向极地;在近地面,气流由极地流向赤道,形成单圈环流。

体态语言:教室里的单圈环流

1、以北半球为例,把教室的最南边来代表赤道,最北边代表赤道。让最南边学生站起来(热的),让最北边学生蹲一蹲来(冷的),用手臂、手掌在讲桌上演示赤道与北极之间的这个热力环流圈,即单圈环流。教师应边讲边演示。

2、叫一生到讲台上来演示指挥大家,谈自己的感受。(问:是不是真的)【启发提问】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地球实际是在不停的运动的。【教师总结,继续启发】很好,也就是说,我们刚才所说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在运动的地球上大气受几个力的作用?

下面我们仍然假设地表均匀,来研究在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大气环流的变化。

第二模块:三圈环流

教学意图:

以分析北半球低纬环流作为解疑释难的突破口,关键不是靠老师讲得清楚,而教学的成败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边画图、边理解。

(l)画图的症结要让学生先明确地球高空在哪里,比如,①在图中让学生画出4个人站立在地球上;②再用虚线“--,”画出地球的高空;③这样,画空气上升、下沉箭头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2)讲成因。教师叙述成因,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画图。例如,赤道地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画出图中的①),即热力原因形成;上升到一定高度,空气向南。北分流(只画图中的②);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成风向与 30°N纬线平行(即西风),“空气„„便在北纬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此乃由于动力原因而下沉,见图中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接着,近地面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又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信风(图中④)。最后将东北信风(风向)转画到平面图上。把低纬环流讲清楚、讲透彻之后,紧接着让学生自画高纬环流,最后画中纬环流。

实际操作模拟: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师生互动】(备注:师生互动突破难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

1.低纬环流和信风带

投影“三圈环流图及低纬环流示意图”,展示以下思考题: ①低纬环流圈形成的纬度范围;

②在赤道和北纬30°的地面气压高低的状况及形成原因;

③在北纬30°和赤道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

④在赤道和北纬30°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

【师】借助立体图讲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并解答所提问题: ①赤道和北纬30°之间。

②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压;北纬30°的地面形成高压的原因是:来自赤道上空向北流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纬30°附近的高空积聚,迫使那里的空气产生下沉运动,在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这种空气“堆积效应”就是气压带形成的动力因素。

③信风带:在近地面,空气则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右偏成为东北风,形成东北信风带。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形成低纬环流圈的同时,又形成了东北信风带。

④赤道地区为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北纬30°地区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

(2)中纬、高纬环流和风带

【师】提出问题:①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的纬度范围分别为多少?

②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各自是如何形成的?

③在北纬30°~60°和北纬60°~90°的近地面问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是什么?

④在北纬60°与北纬90°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

依据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讲解: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偏转成西南风,又叫盛行西风;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暖而轻的西风气流被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60°N附近的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基地上空。这样就形成了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体态语言:教室里的三圈环流

1、以北半球为例,把教室的最南边来代表赤道,最北边代表北极。教室里安排两排学生分别为北纬30度,北纬60度。

2、低纬度环流圈。

(1)由赤道的上空高压区试图流向北极上空低压区的气流,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高空先偏转成西南风、在北纬30度上空偏转成西风。

(2)用右手手掌和手臂演示高空西南风和西风的形成与方向,并演示在北纬30度的近地面因气流下沉形成副高。

(3)然后让最南边(赤道)和北纬30度之间的学生演示近地面的东北信风的形成与风向。

3、中纬度环流圈和高纬度环流圈

教师站在代表北纬60度学生处。用左右手的手掌、手臂演示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形成。用双手掌和手臂演示极锋的形成,即它们相遇后上升。上升后又分别流向北纬30上空和北纬90上空。在高空,由北纬60度流向北纬90度气流先偏转成西南风后成西风;由北纬60度流向北纬30度气流先偏转成的是西北风后成西风。

【总结概括】由于大气环流,在全球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它们的名称从北往南依次是(指图):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记忆方法:气压带高低相间分布--高、低、高、低、高、低、高。这里高压与低压的成因并不相同:赤道低压与极地高压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

第三模块: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规律和记忆

教学意图:有关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实际上是三圈环流在地球表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三圈环流的基础知识,应该让学生熟记其名称及分布范围。并交代:有关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指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实际操作模拟:

用数字星球展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课堂练习):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指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位置,并绘出各风带的风向,让其余学生拿出地图册,填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图。(教师巡查指导学生绘图。)

(教师讲解):由此略图,中间是赤道低压带,两极是高压带,而高低压带相间分布,风带分布在两气压带中间。关于风带的方向,首先要分析气压带的高低,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同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总结)气压带风带分布特点:①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②高低气压相间分布;③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

第四步、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教学意图:对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课件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分析和教师自行设计教学课件动态演示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得出移动的规律,并多角度分析。

实际操作模拟:(教师讲解,引导思维):我们在分析低纬环流的时候,说到因为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而我们的太阳直射点是随着季节的移动而移动的,所以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的温度就比南半球的高,那么气压带在总体上并不是以赤道为中心对称性分布了。

(读数字星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提问):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和气压带分布情况如何,夏至日呢,冬至日呢?

(总结):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小结:(要求读课文第一段内容,提问):大气环流的定义和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略。(强调“大规模的”、“有规律的”等词语,让学生把握大气环流的特点。)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和地球自转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海陆热力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甄鸿启)首先说明一点,由于视频时长限制,我们在保证课堂实录流程完整的前提下,对李老师和潘老师的两节都是45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了剪辑、处理,剪掉了部分内容,包括学生的练习时间、活动时间。实际上课堂中学生活动和落实的时间还是非常充分的,包括最后的随堂检测也很踏实。

这节课的内容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也历来是老师们感到不好处理的一部分内容,我感觉李安强老师本节课的一个成功之处在于注重学生的学,将三圈环流的知识、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等难度较大的内容采取分四步走——由仅考虑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到叠加地球自转要素到叠加地球公转要素再到叠加海陆差异要素层层递进将难度较大的知识点予以分解,层次分明,逻辑缜密,留有余味。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

通过学生的实际练习,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上述要素叠加导致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变换,整个过程围绕着由立体向平面转化的思路,层次分明,难度适中,沿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渐次推进,将难点逐步化解掉,使学生感觉不到在啃一块硬骨头,而是逐渐生成新知,认知深度在动手练习中得以达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难点的突破不能图快,不能用教师演示的方式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一位智慧的教师是带领学生到达他们自己认知领域的门槛前,而非带领到教师自己的知识殿堂。总的来说,李老师注意难点的层层分解,小步子,环环相扣,带领学生在自己动手中体验和感悟,注重课堂生成,没有压力,更多的是体验和感悟。有效地达成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大气运动第二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并了解其基本特性;

(2)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关系,理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绘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及其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三圈环流的绘制与理解。

四、教学课时:30分钟。

五、教学准备:地球仪

六、教学过程

(一)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1、复习(预计用时约5分钟)

【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相对气温高,空气就会膨胀上升;相对气温低,空气就会收缩下沉。根据这个原理,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完成这个热力环流图(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画图,如图一),其他同学也请在下面画一画。

【板书】如图一

【提问】他画的对不对啊? 【假设1】学生回答:对

【讲评】:对。中间气温高,空气就应该膨胀上升;两边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再沿着气流的方向把整个环流圈整合起来。非常正确。

【假设2】学生回答:不对。【讲评】:那个地方不对啊?

假设1处不对:对了,很明显这个地方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气流方向应该是向上。

假设2处不对:对了,很明显这个地方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气流方向应该是向下。

2、导入(预计用时约5分钟)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既然在局部地区的冷热不均能够形成空气环流,那么在全球的高低纬度间,是不是也存在这种空气环流呢?(不要求学生回答)

【导入】请大家结合教材36页第一段进行思考,看看什么是大气环流,并且试着概括处大气环流的三个特性。

1(学生看书,教师完成下列板书)【板书】

2、2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大气环流

1、概念:

2、特性:

【讲述】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就称为大气环流。它反应的是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从它的概念就能够分析出,大气环流,它是全球性的、有规律的,而且长时期处于平均状态。(同时板书)

【板书】(1)全球性(2)规律性(3)平均状态

【承转】既然大气环流是全球性的,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它在全球范围内到底是怎样运动的,即大气环流的形式。

【板书】形式

(二)通过假设,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1、单圈环流(预计用时约3分钟)

【讲述】首先,我们假设地球表面是均一的,地球既不自转,也不公转。【板书】假设1 地表均

一、地球不自转、不公转。

【讲述】赤道地区由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空气就会膨胀上升;而两极地区,太阳辐射很弱,终年低温,空气收缩下沉。(同时板书)

【总结】这样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单圈环流。【板书】图二

2、三圈环流(预计用时约5分钟)

【导入】大家想一想,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能不能够维持呢? 【学生回答】不能

【讲评】对。赤道与极地间的这种单圈环流是肯定不能够维持的。

【承转】为什么呢?(不要求学生作答)我们都知道,单圈环流是在地表均

一、地球既不自转、也不公转的条件下形成的,但现实是不是这样啊?

【学生回答】不是。

【导入】那我们现在又来思考一下,假如地球表面是均一的,地球自转,但不公转的时候,大气环流又将是怎样的呢?

【板书】假设2 地表均

一、地球自传、不公转

【承转】我们上节课已经了解了,当地球自转的时候,就有一个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遵循南左北右的原则。

【讲解】在赤道上空,向北极方向流动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不断的向右偏转,当这支气流到达北纬约30度的时候,就基本上与纬线平行了。(同时用粉笔代表气流在地球仪上演示)

【提问】这时候气流还能不能向北移动啊!(可不作回答)【学生回答】不能

【讲解】赤道地区的不断涌入北纬30度附近,使得这一区域空气密度不断上升,由于重力因素,空气就会下沉到地面。

【板书】图三

【讲述】而这支气流下沉到地面以后,又分成两支,沿地面一支向北,一支向南。

【板书】图

【讲述】在这一地区就形成了低纬环流。【板书】图

【提问】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北极的这支气流向南流动,而这一支气流又向北流动,那是不是就矛盾了呢?(不要求作答)

【讲述】当然不是。有谁规定他们就不能够相遇吗?

【讲解】南支的气流由于是由南向北流的,他的温度相对于北支就要高一些,密度也就要小一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轻一些。

【总结】所以,当两支气流在北纬60度附近相遇以后,南支气流就被迫抬升,而北支气流也由于南支气流的阻挡作用,也被迫上升。到达上空之后。他又分成两支,m一支向北,一支向南。这样就形成了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3、气压带和风带。(预计用时约10分钟)

【导入】当然,气流的上升和下沉不是就某个点,或者某条线而言的。不是说我站的这个地方,气流上升,而你们那个地方气流就是下沉。

【讲述】他是相对于一个面,一个区域而言的,而这个面这个区域到底有多宽,其实也没有怎样来定义,只是我们大家(专家、学者、全世界),大家约定俗成,习惯于用十个纬度的距离来衡量。

【讲解】在南北纬5度之间的赤道地区,由于气流是上升,是低气压带,因此我们称之为赤道低压。

【板书】图

【讲述】这一地区气流下沉,气压高,形成高压,我们称之为副热带高压。这一地区气流上升,气压低,形成副极地低压。极地地区气流收缩下沉,气压较高,形成极地高压。【板书】图

【设问】前面的三圈环流我们只是从侧面分析了的气流的流动方向,那么气流在近地面又是怎样运动的呢?(不要求作答)

【导入】我们都知道,气流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讲解】在低纬地区,就应该是从副热带高带压吹向赤道低压带,但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应该沿着前进的方向向右偏转,这样就形成了东北信风。

【板书】图

【讲解】在中纬地区,风是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形成盛行西风。

【板书】图

【讲解】同样在高纬地区,风是从极地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向右偏转,就形成了极地东风。

【板书】图

【讲述】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这样分布,而南半球也同样是这样,他与北半球的分布相对称。

【总结】因此,北半球的三个气压带和风带,再加上南半球的三个,还有一个南北半球的结合处,赤道低气压带,就形成了全球的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提问】大家观察一下,看看气压带和风带,他们的高低压和风向有什么规律?(不要求作答)

【讲解】从图上就不难看出,高低压是相间分布的: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极地高压。风向呢?东北信风和极地东风的方向是相同的,都是东方吹来的风。

【提问】大家是不是觉得三圈环流就要比单圈环流复杂的多啊? 【学生回答】是

【讲述】但是全球的大气环流还远远不只是那么简单的。三圈环流也只是在假设地表均

一、地球自转不公转的条件下形成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地表并不是均一的,他有海洋,有陆地,有高山,也有低地。而且地球也是要公转的,他要绕着太阳作周期性的运动。

【悬念】那么全球的大气环流到底有多复杂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研究。【要求】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要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并且在此基础上,掌握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的分布。

【作业】今天我只画了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希望大家下来之后完成南半球的部分。

(若时间有剩余)

【讲述】剩下还有一点时间,大家可以看看书,也可以相互间讨论一下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如果有问题,可以找我。

七、板书设计(括号内不是板书内容)【主板书】 2、2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特性:

(1)全球性

(2)有规律性

(3)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3、形式

假设1 地表均

一、地球不自传、不公转(图二)假设2 地表均

一、地球自传、不公转(图三)

(二)气压带和风带

1、分布

2、规律

【副板书】图

一、图

二、图三

板书:“七风六带”

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记忆这“七风六带”,我们一起来找一下它们分布的规律。如果以赤道为中心的话,将南北半球对折的话,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是可以重合的。

师:就得出了第一个规律——南北对称。板书:南北对称 得到这个规律,我们只要记住了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按照对称性原则就可以记住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从赤道向北,气压带分别出现了“低气压带”“高气压带”“低气压带”“高气压带”,可以看出气压带出现的高低高低相见分布的;并且除了赤道与极地是“正”的意外,北纬30°附近与北纬60°附近都是“副”的,区别在于北纬30°附近是“副热带”,注意不是“副赤道”,北纬60°附近是“副极地”。总之可以归纳为: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板书: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赤道向北,依次出现“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气压带”,可以归纳出第三个规律——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板书: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

师:补充:如果不好记忆风带的风向的话,可以先把高低气压带先记住,然后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然后“南左北右”,最后也可以判断出风带的风向。根据这三个规律,你们再试着去记忆一下这“七风六带”。

请同学们将填图册拿出来,背着书把“七风六带”填写上去,并标注好风带的风向。

生:---------

四 知识点5----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师:现在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加上,只假设地表均一,大气环流在“7带6风”的基础上受到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的影响,到底气压带和风带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板书:假设地表均一 生:------------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图2、11,先请同学们找到0°纬线,它是变动的吗?

生:不是。

师:那太阳直射点、气压带和风带是变动的吗? 生:是。

师:我们只选择赤道附近进行分析,请同学们看到b图,此时是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的是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中部与赤道重合;再请同学们看a图,此时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赤道低压气压带的南部与赤道吻合,相对于春秋分日来说,整个赤道低气压带出现了北移,由于整个的“七带六风”的位置是相对的,所以可以理解为,整个气压带和风带都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北移。

按照同样的分析方法,谁来分析一下冬至日的情况?

生:c图,此时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低压气压带的北部与赤道吻合,相对于春秋分日来说,整个赤道低气压带出现了南移,由于整个的“七带六风”的位置是相对的,所以可以理解为,整个气压带和风带都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而南移。

师:很好,请同学们看到书上的最后一句话,我们一起大声的朗读----------。

生:

师:由于南半球的冬夏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所以请同学们在后面在补充一句话:就南半球而言,相对于春秋分日,夏季(12/22)南移冬季(6、22)北移。

板书: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五 课堂小结 六 课堂延伸

师:现在还剩下一个假设条件,即假设地表不均一,如果我们把这个假设也将其还原,即地表均一,此时要考虑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又会发生怎样的复杂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

● 板书设计(主板书)●

2.21 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一 假设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地表均一 单圈环流(理想模式)

二 假设太阳直射赤道、地表均一 三圈环流----(结果)----“七带六风”

规律:

1、南北对称;

2、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3、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

三 假设地表均一

气压带与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

反思: 三圈环流一直都是自然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此理论是一个统计学理论,本身就存在很多的缺陷,所以课标并没有要求掌握其形成的过程,而要求掌握其形成的结果——“气压带和风带”。于是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弱化这个难点,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强化“七风六带”这个重点上面。

除此,课本的第一自然段对大气环流的介绍与本节课“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关系不大,所以我选择了省略该内容,可以在后面讲解“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时注意提及。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篇3

必修一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高中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本节内容新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目标分解如下: 1.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3. 运用案例,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节共分3部分的内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使用3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关于三圈环流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分析和推导。这部分内容既是这节课的核心,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的空间尺度地理问题的迁移;还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注重通过“假设——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第二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是在了解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将理想状态,不考虑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分布等形成的大气环流进一步复杂化,当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后,原有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会有所改变,因为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特别是对于北半球来说,这种影响体现的特别突出。

第三部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案例的形式,用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例子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热力环流与风的相关内容,而本节内容以此为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能是单纯的教师讲授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推理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再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对相关知识进行演示,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

(3).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

(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复习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给出两个近地面的点,甲地受冷,乙地受热,让学生完成热力环流简图。

A(冷)B(热)A(冷)B(热)

2、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设问:如果上面说的A地是极地,B地是赤道,地球不自转,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

导学1: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我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能不能想像一下在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

学生讨论并结合教材P36第一段内容回答:(1)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的三个特性: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活动探究] 请结合教材内容和有关示意图探究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完成导学2~导学4。

导学2:假设大气在物质均

一、地形平坦的地表运动;且地球不运动。请思考以下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升(上升、下沉),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极地垂直方向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注:热力作用形成的热低压和冷高压。)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大气在赤道与极地之间水平方向的近地面和高空作水平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4)综上所述,赤道和极地间形成了“单圈环流”。结合上述分析完成下图

(一)。

(图一)

(图二)

导学3: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表运动;但地球作自转运动,太阳直射赤道。请思考: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最终的运动方向是在30°N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

(2)赤道高空的空气不断北流,在30°N附近高空堆积,导致北纬30°N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 下沉,从而使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注: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3)30°N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将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向南分流的气流偏转后形成了东北信风。

通过上述分析,赤道(0°)和30°N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纬环流。

三圈环流图及低纬环流立体图

(4)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北流的空气和自北极地区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如何?(近地面北流的空气为暖气流;近地面南流的空气为冷气流。)在60°N附近(副极地)相遇后它们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暖气流沿冷气流向上运动,形成“极锋”。)

因此在60°N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注:动力原因形成的低压。)(5)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30°N和60°N之间形成盛行西(西南)风;在90°N和60°N之间形成极地东(东北)风。

(6)在副极地上升到高空的空气将分别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通过上述分析,30°N和60°N之间、90°N和60°N之间分别形成了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7)综上所述,在北半球形成了“三圈环流”,南半球同样也有。结合上述分析完成上图

(二)。

(8)引起上述“三圈环流” 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9)请结合你所完成的图

(二),可知:全球近地面分为7个气压带,6个风带。

请观察并归纳它们的分布规律是:南北对称、相间分布。[变式拓展]

(通过变式图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说明、分析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篇4

肇庆实验中学

杨晓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了解其分布规律; 2、理解海陆分布形成北半球气压中心;3.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2、理解海陆分布形成的北半球气压中心;

3、理解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的范围。

三、教学难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形成 3、西南季风的形成

四、教学设计 1、假设条件:地表是均匀的、地球静止不动、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两极受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 ——单圈闭合环流

2、否定其中条件之一:地球静止不动;而是不停自转——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地球不停公转——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3、否定其中条件之一:地表均一 ;形成气压中心

五、教学过程

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就是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在大气的运动过程中会形成风带和气压带,而风带和气压带是对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1、单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在不考虑地球自转、公转、海陆差异、地形高低起伏等因素的情况下,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单圈环流是怎样形成的?赤道与极地处的对流层厚度是否一样?为什么?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这样,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地面,赤道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因此,在同一半球,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2、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由于地球的自转,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从北半球来看,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到30°N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能再继续北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在30°N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

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便形成了低纬环流圈。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即盛行西风。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即极地东风。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形成锋面(极锋)。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中纬度环流圈;向北的一支气流在北极地区下沉,于是在副极地地区与极地之间构成了高纬度环流圈。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同理,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因此,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展示图4)。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实际原因是太阳直射点是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由于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从而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和气候。4、北半球的气压中心

由于海陆分布地表不均匀,有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7月份,大陆增温快,形成低气压,同纬度的海洋增温慢,水温低于陆温相对形成高气压;1月份,大陆降温快,形成高气压,同纬度海洋降温慢,水温高于陆温相对形成低气压。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显著,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其中7月份,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1月份,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30°S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5、季风

由于冬夏海陆上的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它们随季节而变化,因而在亚洲东部、南部形成了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规律地显著改变方向的风,即季风.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显著,主要是它地处世界最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最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极大,冬季,由于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东亚吹西北季风;南亚吹东北季风.夏季,在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东亚吹东南季风.而南亚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

右偏形成西南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西南季风。可见南亚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单圈环流

二 三圈环流

1.成因

2.高、中、低纬环流圈

3.三圈环流的作用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

2.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四、北半球气压中心

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

五、季风

1.季风的成因

上一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下一篇:柏乐园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