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的原因以治疗方法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便出血的原因以治疗方法(精选12篇)

大便出血的原因以治疗方法 篇1

2、细菌性痢疾:便血的原因量较少,常与粪便相混,呈脓血样或脓血黏液样便,色鲜红,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左下腹压痛,并伴有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

3、痔疮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后,呈喷射状流出,或在便后滴血,出血呈鲜红色,血液与粪便不相混合,出血量不等,可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

4、直肠癌:便血的原因多见于中老年人,便血间歇或反复发生,逐渐加重,有里急后重症状,粪便表面可混有黏液、脓液、血液,粪便成形但逐渐变细。患者晚期有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

5、直肠息肉: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一般便血量不多,不与粪便相混,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慢性者可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

大便出血的原因以治疗方法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00例, 全身疾病引起者220例, 占27.5%, 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病, 上呼吸道感染, 血小板性紫癜, 在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例, 流行性出血热例, 传染性肝炎例, 风湿性心脏病例, 慢性肾炎例, 及脑外伤, 肝硬化, 尿毒症, 原因不明2例。局部原因引起者580例, 占72.5%, 主要是鼻外伤引起的鼻骨骨折, 鼻腔, 鼻窦外伤或手术, 剧烈咳嗽, 擤鼻及挖鼻过深, 鼻中隔偏曲, 鼻腔鼻窦和鼻咽的肿瘤, 鼻炎及鼻腔特殊传染病、鼻腔异物及鼻白喉, 扁桃体肥大, 鼻窦炎, 鼻血管瘤、出血坏死性息肉等, 此外有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3例。

1.2出血的部位

鼻中隔后部有62例, 鼻中隔前方的黎氏区有280例, 比率35% (其中40岁以下的236例, 40岁以上的44例) , 鼻中隔嵴突56例, 鼻腔后部112例 (其中96例为40岁以上患者) , 中鼻道66例, 中鼻甲后端内侧面18例, 外侧面10例, 蝶窦前壁5例, 下鼻甲的前端内侧面有8例, 鼻腔的底壁后段处出血有34例, 下鼻道的后方鼻咽静脉丛处出血有88例, 部位不明确的有61例。其中双侧有335例, 右侧有288例, 左侧有482例。常规检查血小板减少占有120例, 比率15%, 轻度贫血46例, 中度贫血20例, 重度贫血10例。

1.3治疗方法

(1) 656例出血多在下鼻甲前端、黎氏区、下鼻道等, 微波烧灼或硝酸银烧灼止血, 术毕不需鼻腔的填塞。 (2) 因鼻出血住院的患者138例 (比率17.3%) , 都是鼻腔填塞, 全部患者都给予止血药、抗生素以及维生素相辅助的治疗。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12例, 在鼻内镜下的上颌窦进行根治筛窦开放, 鼻中隔血管瘤患者3例, 基底部予微波烧灼, 行鼻侧切开鼻中隔血管瘤摘除术。 (3) 756例患者采用1%的丁卡因加之少许的肾上腺素棉片在鼻腔的表面进行麻醉之后3~5min后放入内镜, 通过吸引器的帮助, 准确找出出血的部位。44例患者没见到明确的出血部位, 前、后鼻腔填塞以达到止血。 (4) 342例患者经鼻腔填塞止血, 前鼻腔填塞患者6例 (比率29.5%) , 通过一次性填塞成功止血的患者280例, 2次以上的患者14例 (比率1.1%) , 最多的是3次;前后鼻腔都填塞的患者44例 (比率5.5%) ;其中50岁以上患者52例 (比率6.5%) 。鼻腔填塞物都有碘仿纱条、明胶海绵、凡士林纱条和止血膨胀海绵。 (5) 有2例鼻出血患者, 经前后鼻腔填塞无效而转上级医院行血管栓塞或动脉结扎术等治疗血止。

2结果

治愈的标准[1]是治疗后3个月内鼻腔不再出血。在800例病患者中, 一次治愈达760例, 治愈率高达95%。20例病患由于鼻外伤复发, 12例病患由于高血压病在1个月后复发, 10例由于上呼吸道的感染, 出现了鼻塞、发热、流涕等症状后复发。

3讨论

鼻腔黏膜容易出血主要是由于血管丰富, 鼻出血严重的部位通常比较隐蔽, 出血的部位大多位于鼻中隔的前端黎氏区, 少数鼻出血的部位在鼻腔后部以及上部, 部位也非常隐蔽[2]。常规的检查找到出血点很不容易, 有时需要借助必要的辅助设备 (如鼻内镜) , 这样就可以观察鼻腔和鼻咽部以及其他的部位, 鼻腔在辅助器具下视野比较的清晰, 避免了盲目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2]。对于鼻中隔前端的黎氏区等可视出血点通常用AgNO3烧灼, 或者采用微波冷冻达到止血。对于鼻中隔前端的黎氏区血管瘤、下鼻道后方的鼻咽静脉丛或出血动脉性出血, 可进行前后鼻腔的填塞或者前鼻腔的填塞。大多数鼻出血情况下经过微波烧灼、鼻腔填塞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少数的危重鼻出血患者可行动脉结扎术或者血管栓塞, 但是患者痛苦高, 费用也比较高, 且并发症比较多。近5年以来, 行鼻内吸引器治疗引起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少, 具有以下多个优点: (1) 找到出血的部位之后, 可在直视的情况下通过药物微波、烧灼、电凝、填塞等手段进行准确的止血; (2) 寻找出血点方便。如果鼻腔双侧出血, 尤其是位于利特尔区, 局部黏膜糜烂, 应慎用微波治疗, 可采取分次治疗, 避免两侧在同一位置烧灼, 否则易造成鼻中隔穿孔。

参考文献

[1]谢宏武, 包小庆.隐蔽部位鼻出血的再认识与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 41 (4) :282-283.

大便疼痛出血是什么原因 篇3

2、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便血的预防要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3、大便出血的护理还要适度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便血的预防忌烟酒、咖啡。

4、大便出血的护理还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成形软便为佳。减少增加腹压的姿势,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大便出血痔疮怎么治 篇4

一、痔疮大便出血的解决方法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痔疮出血多由于大便不畅,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造成痔静脉压力增大破裂出血;还有的是大便干结而坚硬,通过肛门时擦破痔静脉导致出血。多吃蔬菜,多喝开水可防止便秘。对于已发生便秘的人们,可适当多吃些蜂蜜或芝麻油,有助于润肠通便。定时排便,少吃辛辣刺激的东西有助于减少痔出血。

保持肛周的清洁,每天清洗肛周,并且要保持肛周的干燥,以免因为肛周感染加重病情。

预防肛门感染,加强锻炼。痔疮破裂易受大便污染而发炎,可用痔疮膏肛门内注入,具有通便、消炎、止血的作用。此外,加强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压力。

每天可以自己跪在床上,取胸膝位,练习提肛运动,对减少痔出血也有较好的效果。

二、痔疮大便出血的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调节。痔疮术后病人的第一条就是不要喝酒,不管是黄酒,白酒,还是啤酒,都属禁忌之列。凡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榨菜、辣椒、辣酱、生姜、大葱、蒜头、茴香等等,对痔疮的充血出血都有很大的影响,痔疮病人应少吃或尽量不吃。

从痔疮的补养的角度来讲,多吃些蔬菜水果好处很多。痔疮术后病人宜吃得清淡些,少吃油腻过重或熏煎食品,饮食最好定时定量;饭吃八分饱,不能暴饮暴食,饥饱不匀,以防肠胃道功能紊乱,这对于痔疮的补养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痔疮患者来说都非常迫切的想知道痔疮用什么药好,现在不少痔疮膏内都含有的麝香、冰片,很容易对身体产生副作用,一般不建议患者胡乱使用。药物治疗以外还需配合其他辅助治疗,如饮食方面应多食青绿蔬菜、新鲜水果,如芹菜、菠菜、韭菜、黄花菜、茭白以及苹果、桃、杏、瓜类等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品,可以增加胃肠蠕动,润肠通便,排出肠道的有害物质。

大便出血的原因以治疗方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21例, 女性患者有9例。年龄范围为22~88岁, 平均年龄为43岁。患者在临床上均表现为血便、头晕、血压下降、呕血、发热、黑便、呕血以及心率加快。其中有4例患者出血量在1000 m L以上, 且合并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包括头晕、血压下降、脸色苍白以及心率增加等。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 均符合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不存在口、鼻、咽喉以及呼吸道疾病等其他呕血诱因。

1.2 方法[2]

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实施综合治疗, 详细内容如下: (1) 紧急治疗:患者平卧, 头向一边侧, 防止血液的大量反流, 导致患者出现窒息, 危及患者生命。患者禁食, 并吸氧, 对情绪烦躁的患者采用镇静剂治疗。对患者构建静脉通道用以输液治疗。对于大量出血的患者, 需要尽早匹配血型, 并对患者进行补液以及输血, 对患者的血容量进行补充, 纠正患者的休克症状。临床上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生命指标的监测, 并实施相应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情状态, 记录患者排尿量、黑便以及呕血的变化, 并对患者定期进行检查, 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尿素氮以及血红蛋白量等, 结合患者的排尿量以及血液检查结果, 对补液以及输血进行调整。岁数较大且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 需要加强心电监测以及肺肾功能的检查。 (2) 药物治疗:给予全组患者奥曲肽注射液100μg匀速静脉推注作为负荷量, 微泵静脉维持速度控制在25μg/h (配制方式:300μg奥曲肽注射液+60 m L0.9%氯化钠注射液) , 或者给予患者生长抑素治疗, 以0.25 mg作为负荷剂量进行缓慢静脉推注, 然后再即刻给予0.25 mg/h静脉持续泵入给药 (配制方式:3 mg生长抑素粉针+6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 , 均在12 h换液1次, 若2次给药的时间间隔超过5 min, 则需要重新给予患者0.25 mg负荷剂量注射, 以保证给药的连续性, 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待出血状况得到控制的12 h后, 减少一半的剂量进行治疗, 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逐渐减量, 一般应用3~5 d停药。同时采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PPI制剂进行治疗, 剂量为40 mg, 静注滴注, 滴注速度控制为每小时8 mg, 连续滴注72 h, 或静脉注射, 40 mg q8h或q6h, 止血药物巴曲酶2 U或维生素K1 30 mg静脉点滴, qd等, 直到出血停止48~72 h。 (3) 对症治疗以及饮食护理: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 需要加强对患者心肺肾等器官功能的监测,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对于高血压的患者, 需要对血压水平进行控制;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需要采取强心和利尿等措施;对于高血糖的患者, 需要采用胰岛素或者药物对血糖进行控制;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 需要采用铁剂对贫血进行治疗, 并加强对患者尿量的观察,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肝肾。患者在禁食期间, 需要构建静脉通道进行营养支持, 保持机体液体的充足, 2 d之后, 患者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流质进食, 3 d之后即可食用软食, 随着饮食量的逐渐增加, 在5~7 d后即可恢复正常的饮食, 饮食过程中要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 保持少吃多餐的良好习惯, 并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2 结果

患者经过综合治疗, 效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患者经过综合治疗, 有26例患者成功止血, 有4例患者有所好转, 出血量相比之前减少一半以上。所有患者均在16 d内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为12 d。可见通过奥曲肽、生长抑素持续微量泵泵入的方式联合PPI及其他止血药物等综合治理, 能够有效保证我院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3 讨论[3]

在临床上, 消化道出血主要包括了上消化道出血以及下消化道出血两种类型, 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的患病率一般较低。在上消化道出血事件中, 以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以及胃癌等几种最为常见, 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氮质血症、呕血以及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恶性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等, 另外食管疾病、胆胰疾病、全身性疾病、憩室、血管畸形、息肉等也会导致消化道出血, 一些严重疾病的应激状态, 包括烧伤、严重外伤、急性脑血管疾病、手术治疗等, 也会导致患者急性胃出血。下消化道出血一般情况下较为罕见, 临床诊断难度较大, 一般诱因包括了肠道肿瘤、菌痢、肠道息肉以及溃疡性肠炎等。由于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不够成熟或者因条件受限, 导致消化道出血诊断难度加大, 因此一般需要采用综合治疗, 并配合一系列措施进行护理。在当前, 常用于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药物主要有奥曲肽、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或H2R阻滞剂、巴曲酶等几种, 奥曲肽为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八肽衍生物, 具有与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类似的作用, 与生理状态下存在的人生长抑素相比, 其结构稳定, 半衰期长, 发挥作用的时间持久。生长抑素属于抑制多种激素释放的调节肽之一, 一般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发挥疗效。即: (1) 促进血小板凝集和血块收缩从而起到止血作用; (2) 抑制胃泌素分泌, 减少胃酸、胃蛋白酶、胆汁分泌; (3) 增强胃黏膜对氢离子的拮抗, 降低胃黏膜中的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以及三烯类的生成, 有利于黏膜修复而使出血停止; (4) 制胃肠蠕动, 减少胃肠道血流量, 减少胃酸反流防止血凝块脱落, 有利于止血。通过二者应用及联合PPI、止血药物等综合治疗, 对于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在此次临床研究中, 我院对收治的30例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效果显著, 均在半月左右出院。可见, 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值得推广和普及。

摘要:目的 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OGIB) 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 以3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实施综合治疗, 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经过综合治疗, 整体改善明显, 住院时间短。结论 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减轻医患的负担, 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综合治疗,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毛健, 张振岳, 吴林霖, 等.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对于消化道出血的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0, 2 (2) :111-112.

[2]李萍, 郑苏云, 杨敏.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的临床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2 (6) :222-223.

大便出血的原因以治疗方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33例,其中男26例,女7例,年龄23~81岁。入选患者的症状有呕血、黑便、血便、头晕、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和发热等。33例患者中有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血量>1000 ml,并伴有头晕、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和面色苍白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1.2 诊断标准

诊断流程和方法均符合中华消化杂志制定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2]。排除口、鼻、咽和呼吸道病变所致的呕血,排除服用药物如铋剂、铁剂和动物血引起的大便异常。

1.3 综合治疗方法

1.3.1 紧急处理

取平卧位、头侧位,以免大量血液反流导致患者窒息,吸氧、禁食,烦躁者予镇静剂。及时建立有效静脉输液通道,大出血者快速进行配血、补液、输血以纠正血容量不足和休克等症状。同时宜加强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神志、尿量、呕血及黑便变化情况,及时定期复查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和血尿素氮等,根据尿量和查血结果及时调整补液、输血的量和速度。年龄大有基础疾病者同时应加强心电监测和肺肾功能的检查治疗。

1.3.2 药物治疗

药物止血可选用垂体后叶素10~20 U静脉注射,然后以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血止后逐渐减量至0.1 U/min,维持12~14 h,或选用奥曲肽,首次100~200μg静脉滴注,继以25~50μg/h速度静脉滴注,连续36~48 h,同时给予奥美拉唑80 mg静脉推注,继以8 mg/h静脉滴注持续72 h,给予抗菌药头孢呋辛或哌拉西林治疗5d。静脉用药结束后可给予心痛定、硝酸甘油等口服用药[3]。1.3.3对症治疗和饮食调整如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加强心肺肾等功能监测的同时,也要注意针对性的治疗,如血压高者进行血压调整,心功能不全者予强心、利尿等,血糖过高者要选用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存在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予铁剂纠正贫血治疗,注意观察尿量、保护肝肾功能。禁食时宜加强静脉营养,补充充足的液体量,5 d后可进少量流质,两天后可进软食,饮食量逐渐增加,5~7 d后可正常饮食,忌食酸辣、生冷、干硬、刺激和肥甘厚腻等,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同时宜调节情志,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

2 结果

根据患者情况经以上综合治疗方法处理后,出血止者18例,占54.55%;好转者,即出血量较前减少一半及以上者12例,占36.36%;有3例出血无明显好转,给予介入或手术治疗。所以患者根据其病情,均在一月内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3 d。根据住院期间的诊治和出院后的电话随访显示:有3例患者为胃溃疡,有7例患者为十二指肠溃疡,有2例患者经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小肠肿瘤,有2例患者发现有胆管结石,有1例患者经核素检查诊断为毛细血管扩张症,有7例行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剩余11例未行相关检查。

从以上数据可知,对于本院采用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率,即止血率+好转率,达到90.91%,平均住院天数也仅13 d,起到了有效的治疗和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的效果。

本篇研究中,除外未行相关检查的1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消化道溃疡相对较多,占45.45%,经检查后原因不明的也占了相对的比例。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临床可表现为呕血、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和氮质血症等。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病因,还包括食管疾病,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胆胰以及全身性疾病等,严重疾病的应激状态也可引起急性胃出血,如烧伤、手术、重大外伤、急性脑血管疾病等。下消化道出血的不太常见,病因诊断也较难,肠道肿瘤、肠道息肉、溃疡性肠炎、菌痢和肠癌等均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毛细血管扩张症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较为罕见。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重症,由于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限制等原因可能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其病因,所以就要施行综合的治疗方法,从多个层面护理和治疗。张澍田等[4]提出质子泵抑制剂(PPI)止血效果显著优于H2受体拮抗剂,起效快且可显著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尽可能早期应用PPI。李延青[5]在OGIB药物治疗上提出:如果不能在24 h内施行急诊内镜检查或治疗,建议在内镜检查前使用PPI。中国医师学会急诊分会[6]指出入院在48 h内无法行内镜检查的患者,经验型推荐使用PPI+生长抑素+抗菌药,具体药物推荐奥美拉唑80 mg静脉推注后,以8 mg/h输注,持续72 h;并提出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的使用,认为生长抑素能减少内脏血流并降低门静脉阻力,抑制胃肠道肽类激素分泌,同时抑制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抗菌药物可预防性使用,减少早期再出血和感染率,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6-428.

[2]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中华消化杂志,2007,27(6):406-408.

[3]Filippone A,Cianci R,Milano A,et al.Obscure and occult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comparison of different imaging modalities.Abdom Imaging,2012,37(1):41-52.

[4]张澍田,王拥军.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中华消化杂志,2011,31(12):840-842.

[5]李延青.亚太地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专家共识意见解读(六):药物治疗.中华消化杂志,2012,32(3):149-150.

宝宝大便绿色原因 篇7

正常新生儿的大便什么样:

母乳喂养的小宝宝的大便是黄色或金黄的,稠度均匀,药膏状,可有小颗粒,偶尔稍稀薄,可以带少量绿色。如果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较多,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糖类较多,在肠道中发酵,使得大便柔软,并且含有很多的泡沫,可以使大便的次数增多。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若以牛奶喂养为主,大便为淡黄,质地可以较干燥,可有明显的臭味,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高蛋白,分解时较臭。大便中可有白色奶块,这是因为牛奶中含大量络蛋白,消化时易于与钙结合形成皂钙的缘故。

可用清凉油在宝宝肚脐周围薄薄的抹一层,再在肚脐相对应的后背也抹一层,稍加按摩,这样过1-2个小时,宝宝就会开始放屁了,慢慢就会便便啦。如果一次没效,可以弄2-3次。在平时还要注意培养宝宝定时便便的习惯,父母可以让宝宝在便盆上坐便至少10分钟,并在旁边鼓励或发出一些与大便有关的如“臭臭”、“拉拉”等语号来诱导他大便。久而久之,宝宝就会爱上排便的感觉,从而最终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大便羊粪状什么原因 篇8

大便羊粪状引起的病因有肠道病变和全身性疾病,也有些患者的便秘是特发性便秘。肠道的病变有炎症性肠病、肿瘤、疝、直肠脱垂等。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经常服用某些药物容易引起便秘,如阿片类镇痛剂、抗胆碱类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药等。此外,老年人活动减少,膳食中缺少纤维素,都是促发便秘的因素。

正常排便包括产生便意和排便动作2个过程。进餐后通过胃结肠反射,结肠运动增强,粪便向结肠远段推进。直肠被充盈时,肛门内括约肌松弛,同时肛门外括约肌收缩,使直肠腔内压升高,压力刺激超过阈值时即引起便意。

这种便意的冲动沿盆神经、腹下神经传至腰骶部脊髓的排便中枢,再上行经丘脑到达大脑皮质。如环境允许,耻骨直肠肌和肛门内、外括约肌均松弛,两侧肛提肌收缩,腹肌和膈也协调收缩,腹压增高,促使粪便排出。

大便出血的原因以治疗方法 篇9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迟发性出血,介入治疗

相比较传统开放手术而言,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清石率高、创伤小、出血少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首选方法。有研究发现,虽然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术后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肾脏出血、体温升高以及尿路感染等,其中术后迟发性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因此,本文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6~78岁,平均(62.5±8.1)岁,其中女6例,男25例,病程2~16年,平均(8.6±3.5)年;分布位置:13例为右侧,18例为左侧;病理分型:3例为输尿道上段结石,5例为肾铸型结石,9例为孤立肾结石,14例为肾多发性结石。

1.2 临床特征

本组的31例患者均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术后3~15 d发生迟发性出血,在临床上表现为皮肤苍白、血压降低、肉眼血尿、心率加速及休克等症状,膀胱内存在血凝块而导致尿路刺激、腹部不适,并且造瘘管内存在大量红色引流液。

1.3 治疗方法

本组的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发病后均行常规保守治疗,即叮嘱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患者止血药物、夹闭造瘘管、补液扩容及制动等对症治疗,由于一些患者出血比较严重,且血红蛋白<80 g/L,应该及时给予患者输血治疗;对于出现排尿障碍、下腹不适症状且导尿管内没有出现尿液的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患者膀胱镜下抽吸血块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后,31例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然后行介入下肾动脉超选择性栓塞治疗,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运用Seldinger穿刺术对患者进行穿刺,经患者股动脉插管直到肾动脉主干后,对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出血动脉血管后,通过导丝的引导将Cobra导管插入出血位置,栓塞采用3 cm微钢圈,然后再对患者进行造影检查,确定栓塞效果。同时,完成栓塞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对患者进行制动处理,介入治疗后,给予患者补液支持,对造影剂代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给予患者抗生素和止血药物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与血常规,其中肾功能指标包括胱抑素C(Cys C)、尿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而血常规则包括嗜酸性粒细胞(E)、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

2 结果

2.1 DSA检查情况

经DSA检查,本组的31例患者中,5例为动静脉瘘,占16.13%,表现为肾静脉早显、外渗造影剂;26例为假性动脉瘤,占83.87%,见表1。

2.2 介入治疗效果

本组的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经重复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没有渗出造影剂,治疗3 d后,出现肉眼血尿患者恢复正常尿液颜色,且随访1~6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肉眼血尿。经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均康复出院。肾功能检查结果:BUN为(2.71±1.02)mmol/L,Cr为(349.67±145.22)μmol/L,Cys C为(25.65±11.98)mmol/L;血常规检查结果:E为(186.21±11.87)×109/L,RBC为(5.15±0.84)×1012/L,Hb为(131.45±10.55)g/L。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复杂性肾结石时,经皮肾镜碎石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具有较大的操作通道,能够通过EMS碎石系统对患者行超声与气压弹道联合碎石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还能将细碎结石吸出,具有较高的清石率,并且手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进行,能够使细菌入侵机会减少,所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运用[2]。在本次研究中,31例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均出现了迟发性出血,考虑患者的结石病程,即平均病程为(8.6±3.5)年可能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有关。因为在结石的长时间刺激下,再加上合并积水,容易使结石周围出现肉芽、粘连,使肾盂黏膜的脆性和水肿增加,并且一些结石没有典型症状,增加了形成巨大复杂性结石的机会,从而使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风险提高[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1例患者中,5例为动静脉瘘,占16.13%,26例为假性动脉瘤,占83.87%,提示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动静脉瘘和假性动脉瘤是导致迟发性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可能与术中操作手法和步骤有关,所以在手术的过程中,操刀医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制定针对性手术方案,并且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在B超定位下进行穿刺,避免穿刺过深、重复穿刺或者盲穿而使血管受到损伤,使出血率增加[4]。比如,对于单发小结石患者,在穿刺时,尽量选择小通道;对于巨大鹿角结石患者,在穿刺时,则选择大通道,使手术时间尽量缩短,使术后出血风险降低[5]。同时,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在进行扩张时,要确保扩张的深度和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导丝脱落或者扩张器边缘对患者的血管造成损伤,预防术后出血。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栓塞治疗,并且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院,说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这一结果与程勇谋等[6]的研究报道一致。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介入栓塞治疗具有起效快、适应证广、手术风险低及创伤小等诸多优点,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有效控制患者病情[7]。需要注意的是,在介入栓塞治疗中,栓塞面积与并发症密切相连,并且面积过大容易诱发肾功能不全,所以在栓塞治疗中,应该将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基本依据,控制好栓塞面积,避免对肾功能造成损害,确保治疗效果[8]。

综上所述,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是诱发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重要因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介入栓塞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还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阳,龙启来,徐志兵.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及介入治疗[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18(11):61-63,73.

[2]徐炜,张书贤.微创经皮肾镜术后远期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013,28(2):198-200.

[3]刘洁,单磊,丁德刚.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性出血治疗体验(附30例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9):53-54.

[4]田龙江,陈保春,刘利峰.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及治疗[J].山东医药,2013,15(21):66-67.

[5]王充,刘贤奎,李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介入治疗[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22(7):664-665.

[6]程勇谋,莫耀良,谭静,等.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迟发性出血原因及介入治疗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3):297-299.

[7]曾晓春,沈思瑶,简小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和治疗[J].江西医药,2014,19(7):623-624,647.

成人大便发绿是什么原因 篇10

多见于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等,心理不要有什么压力和负担,就是一般的结肠炎的症状表现,可能是便秘型的结肠炎。属于肠道蠕动过慢造成的,比如您所述的大便解不净,肚脐周围不舒服,都是结肠炎的表现,不用担心,只要肠炎痊愈,这些不适都会慢慢消失的。

大便颜色发绿,可能与近期吃的食物,或者是药物等因素有关,一般小孩子的大便发绿是受凉等原因引起,成人的就不考虑是这个因素了。您可以参考最近是否有吃到绿色的蔬菜,中药等都会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因为每次大便都没有解净,所以会出现下次排便的时候,有一段一段的。食疗的话,可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不要吃上火的,辛辣刺激性食物的,生冷的也要避免。

大便不顺畅有什么原因 篇11

由于身体虚弱引起的排便不畅:这个主要是老年人,年纪大的人,气虚,推不动大便下行,这个时候上厕所的时候要深呼吸,集中注意力,如果长期如此一定要找中医调理调理身体哦。

长期便秘:便秘也是一种病哦,这个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长期便秘的人最明显的就是下巴长痤疮,总是不好,本来快要好了,结果别的地方又起来了而且脸色总是又黄又暗,严重影响形象。

番泻叶有助于排便,但是不能常年吃哦。番泻叶的排便效果还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因为排便困难常年使用番泻叶的话会有一定的坏处哦。番泻叶会引起肠黑,肠黑症可是肠癌的前期最明显的征兆哦。

如果常年排便困难一定要注意是不是饮食和生活习惯出现了问题。减少自己的工作压力,吃饭均衡,每天保证一斤绿叶蔬菜,保证维生素和纤维的供应,然后多吃凉性水果,比如苹果,梨,火龙果等,但是不能吃性热的水果比如龙眼等。

大便出血的原因以治疗方法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83例,年龄31岁~85岁,平均年龄64岁;男129例,女54例;有高血压者135例;按格拉斯哥(GCS)评分,3~5分54例,6~8分93例,9~13分36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 h~10 d。

1.2 方法

①根据CT片用大分规简易颅内血肿立体定位法[1]进行血肿定位,选取血肿最大和接近颅骨最近距离的层面为穿刺点,并注意避开重要血管、脑功能区等。②常规备皮、消毒、铺巾、局麻。选择适当长度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在电钻的驱动下直接穿刺靶点,穿透颅骨后,用塑料钝头针芯替代金属针芯,缓缓插至血肿边缘,拔出针芯,拧上盖帽,接侧管连接10 ml注射器。轻轻抽吸并旋转针体,同时慢慢深入至血肿中心,一般先抽吸血肿量的30%~50%(注意颅内压),然后插入针形血肿粉碎器,用血肿冲洗液(冰生理盐水500 ml+肝素12500 U)冲洗半固态血肿,每次抽取上液3~5 ml,用震荡手法注入,达到击碎半固态血肿的目的。反复多次,至排出液基本清亮,但应注意进行等量置换或出量比入量略多,避免颅内压波动太大。冲洗完后夹管,并注入血肿液化剂(肝素12 500 U+尿激酶1~2万U+生理盐水1~2 ml),3 h~4 h后开放引流,每天重复1~2次,根据引流量复查CT,总清除率达到70%以上时考虑拔管。③原发性脑室出血或继发脑室出血者用YL-1型穿刺针加做侧脑室穿刺并开放引流,病情稳定后同时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④术后予20%甘露醇125 ml静滴,4 h~8 h1次,必要时辅以速尿、20%白蛋白脱水降颅压。⑤适度降压;⑥积极防治并发症。⑦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等。⑧早期功能锻炼等。

2 结果

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18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死亡39例,病死率21.3%。主要死因见表1。

3 讨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是目前治疗脑出血的理想方法[2]。通过对手术后死亡病例的死因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3.1 脑疝:

20例,占本组死因的第一位,达51.3%。其中有13例因术中及术后血肿清除不完全,致使继发脑干损害未能得到纠正。因此,对巨大血肿应采用双针或多针多点穿刺以加速血肿的清除,并争取早期或超早期手术以减轻血肿带来的一系列损害,若发现血肿清除不满意,术后应立即复查CT,必要时积极开颅手术清除[2]。

3.2 心、肺、肾、消化道等器官功能衰竭:

本组因上述原因死亡的共计12例,占30.8%。脑出血患者多为老年人,且多伴有长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因此,应加强术后呼吸、血压、心电、肝肾功能等监测。患者多有意识障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高效抗生素,适时行气管切开;重症患者应给抑酸剂预防消化道出血;注意甘露醇等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必要时积极行血液透析治疗;注意输液量及速度,防治心力衰竭。

3.3 术后再出血:

4例,占10.3%。本组4例均为术后病情一度好转后又加重,复查CT证实血肿较术前扩大,再出血引起脑疝死亡。其中有3例为发病6 h内的超早期手术,超早期手术再出血发生率高,提示可能为原出血尚未完全停止,手术减压使血肿本身的压迫止血作用削弱,导致继续出血,因此,超早期手术,首次抽吸量不宜太多、太快,也不宜使用肝素、尿激酶等生化酶药物,而应以冰生理盐水进行等量置换,开放引流为主。若病情许可,则应6 h后方考虑手术[2]。

3.4 脑积液:

3例,占7.1%,均系出血破入脑室者。因此,对出血破入脑室者应同时行脑室穿刺尿激酶灌注外引流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尽快解除脑室循环的梗阻状态。侧脑室持续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可溶解、引流中脑导水管以上脑室内的积血及脑脊液,减少并调节脑脊液在颅内的容量,有效降低颅内压,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3]。但是,存活者迟发性脑积液的发病率极高[4],这是因为单纯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对第四脑室、桥脑小脑角池及老年人扩大的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影响较小,尿激酶几乎不能接触此部位的积血,而血凝块需7 d后才开始自然液化[3],尽早清除第三、四脑室积血是影响治疗和预后的关键[4]。及时地腰穿脑脊液置换不但能促进蛛网膜下腔的积血清除,注入尿激酶更能直接使第四脑室、基底池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得以溶解排出,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第四脑室出口处及蛛网膜颗粒因积血造成难以治疗的脑积液并发症[5];同时,腰穿脑脊液置换与侧脑室外引流形成双向引流,可缩短侧脑室外引流的时间,避免脑室置管时间延长而存在的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柯东风,黄宏汉,沈锦辉.大分规简易颅内血肿立体定位法[J].中国医药,2006,1(2):81 ̄82

[2]柯东风,何云光,胡文,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4,12(1):18 ̄21

[3]李力.脑室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全脑室出血[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9(7):37

[4]TodoT,Usui M,Takakura K.Treatment of severe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by intraventricular infusion of urokinase[J].Neurosurgery,1991,74(1):81 ̄86

上一篇: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下一篇:发动机构造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