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考点

2023-03-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等教育学考点汇总

高等教育学考点汇总

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 3

4高等教育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

赠地学院:康乃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大学要学六艺: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礼、乐、射、御、书、数19世纪,洪堡开创了高等教首先,教师备课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透彻领会教学育史上的“洪堡时代”洪堡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两条最基

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对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

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也有人认为高教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请对这些观点加以阐述。

答:①这是高等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观,前者称为个人本位价值观,后者为社会本位价值观。

②个人本位价值观(含义):个人本位价值观从个人需

5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本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

立。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同时注意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力求反映本学科、6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 7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文学、法学、医学、神学 8.

9

10.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学校。

1高等学校课程的特征专业性、探究性、前沿性 11高等教育表现出独特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12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改造和创新

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复杂性。 13教育目标是教育评价的依据。 15 智力的核心就是思维力。

孔子提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学记》总结出:教

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研究是衡量高等学校水平的重要标志。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校科研,从19世纪开始。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高等教育发展的政治基础

第一,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第三,政治任务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

第四,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 第五,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 第六,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2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第二,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决策。 第三,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 第四,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系的形成。

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对教材内容不断进行补充.

其次,备学生,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自己的学生,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涉及高等教育的目的,强调教育了解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接受要为人本身的需要服务。 能力、兴趣爱好、社会特征等,乃至还要了解他们的个

③社会本位价值观(含义):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涉

别差异和个性特点。 及高等教育目的,强调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

第三,备方法,在吃透内容并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寻求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写出具体的教案。

4大学上课不用讲究?或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第一,目标明确,第二,内容正确,第三,方法得当,第四,表达清晰,第五,气氛活跃

2、论述高等学校科研的作用

(一)科学研究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科学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1)通过科研,高校教师能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及时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敏锐地觉察当前社会对高校的动态要求,从而能对教材进行深刻剖析,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连接点,对教材内容高屋建瓴,并把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来,有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2)通过科研,师生之间能产生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火花,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启发教师新的思想和科学讨论的焦点问题移至科技领域继续深入;

(3)使教师授课更加紧密联系实际,为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找到新的解决途径。

④两种价值观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1)个人价值观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但把社会视作个体的简单结合,使得教育面对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导致教育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2)社会本位价值观肯定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对于教育密切与社会的联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容易导致教育的某种被动性,助长了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影响了社会的长远利益,导致对学生个性的抹杀。

⑤在现实社会背景下要寻求两种价值选择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历史上出现的高等教育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单项选择已被视作为一种教训,要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纪做出积极的动态调整。

大学生素质教育(增加补充的内容)

①概念:所谓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长远、健康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急功近利的甚至畸形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知识的内化和人的潜能的发展,强调人的素养和品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与单纯的应试教育相对应。

②素质教育兴起的背景:经济发展的社会化、全球化使职业的变动、岗位的转化成为常态,对人的可迁移性要求更突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内涵提出新的要求——对责任感、道德伦理提出新的要求。人的发发展的基本要求。

④大学素质教育的定位:大学素质教育是一种指导思想,必须贯穿于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⑤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科学和人文(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 难点:发展情感

你能否结合你所任教的专业课,对教学原则体系进行一番评述。

①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是成功地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 ②教学原则体系包括: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 6)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7)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

8)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以上八条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 ③选取其中两条进行阐述(您还可以选择别的原则进行阐述,并且要结合自己的所讲的课)

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是高等教育专业性的内在要求,是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发展趋势的客观反映。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

贯彻这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和计划,使每门课程、每种教学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来组织。在专业教育的前提

等性质与功能的学校,也是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二,阶级关系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

学相长,长善救失朱熹提出:循序渐进原则.孔子提出: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

启发式教学方式 1)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2)有助于个人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学生想说心里话,表达不

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

出来; 发:教师指导学生把心理话说出来 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 《学记》:道而弗牵:教师要诱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 1)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2)养成良好的综

强而弗抑:要强迫学生顺从

开而弗达:学生在思考阶段,老师要给予启发,又要有保留

思想性:文以载道:寓理想性于教学中 3

20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创造性) 21向师性体现了(示范性)

22身教重于言教体现了(示范性)

23高等学校组织具有“二重性”,即高等学校兼有“教育性”“学术性”的组织属性。

25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大致上分为三种模式:集权模式(我国属此)、分权模式、并重模式

提升个人社会地位。

高等学校的职能

①高等学校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1)培养高级

合素质。3)提高个人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4)的创见,使教师保持科学研究的动力源泉,并将课堂中

专门人才(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主要职能)。3)

(三)科学研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高效职能的延伸)。 (1)科研活动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 ②三项职能的关系:这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2)科研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人文素

的。其中, 1)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养;(3)科研活动可以完善学生的心理结构; 心任务,是高等学校之所以是高等学校的根本理由;2)(4)科研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特质和创新的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它既是高等学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保障,又是高等学校不同于其他层次学校的本质要求;3)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前两项职能在当地社会的合理延伸与实际应用,既是高效应对当地社会

(四)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性措施;

(五)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六)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高等学校教师的价值(即教师的三大基本任务或三项重要职能)要点: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承担者:通过对教材的加工,创造性地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能力;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思想品德教育)。2)发展和创新科学技术的重要实现者3)通过知识传播及运用直接为社会服务 怎样理解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发展个性时间活动的统一过程。(1)特殊性

首先,教学过程的认识对象与一般认识活动的对象不同,它不是以尚未发现的事物或真理为对象,而是以他人或者前人已经发现的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对象,主要是以教材为中介的间接经验,也可以说是书本知识。 其次,教学认识的条件和形式与一般的认识活动也有所

精神;(5)科研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展要求:身心、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这是人的

26高等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 应尽的义务,也是高效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办学实

28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践中,我们应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项29分段标准:精英教育阶段:15%以下.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15%~50%,我国已属此阶段,在18%左右.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超过50%

标准:国家适龄青年(18~22岁)中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又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30班级授课制是在17世纪由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创立,我国首次使用:1861年,京师同文馆 1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①基础教育质量制约高等教育质量。 ②基础教育规模影响高等教育规模。

6教学方法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综合。×

9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正确)

职能之间的关系。

讲授法运用最为广泛,最基本的方法。

①明确的目的性②内容的科学性③内容的逻辑性④语言的感染性

教学方法选择依据

①要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②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③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④要依据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⑤要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及适用范围⑥要依据教学的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高等学校的教育研究(即教育科学的研究)的内容(简答)1)研究教育对象。2)研究教学内容。3)研究教学方法。

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不同(即,条件不同)。教学认识活动不是学生独立的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具有持久、稳定性 发现活动,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亦即再发现的过程。 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应有强烈的自警自省意识4)教师劳动的群体性。决定了其高度的协作意识

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 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是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对高校教师素质的要求,是由教师的地位、性质、劳动特点及高校教师的特殊性决定的。一般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①政治思想素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之情,用于坚持真理)②职业道德素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尊重集体) 相关学科知识)④能力素质(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和管理的能力,教学实验和1与教师相关的几个法律法规

1985年2月12日 五届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学会条例》

第三,科学家和人类的认识活动是无限的,而教学认识

过程是有时限的(时间有限性)。 (2)双边性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

再者,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不仅体现在认识方面的交流和分享,还有着情感方面的交流和影响。 (3)发展性

第一,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记忆力、

思考力得到了发展,形成技能技巧,而且逐步深入对事下,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贯彻博与专相物的理解,为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准备了条件。 结合的原则,对于教师同样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须既

有专业所长,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独立性、创造性特点的反映,也是高等学校一条特殊的教学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科研化,同时将教学活动体现于科研过程,使科研活动教学化,从而将高等学校的这两种主要的活动,有机地统一为一体,共同实现高等学校的职能。 贯彻这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用过程教育代替结论教育。2)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环境。3)把研究列为考核学生学业的重要指标。

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质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高等教育目标的意义(作用)1)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结果起着规范的作用。——导向作用2)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

③文化知识素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第二,教学活动作为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途径,

研究能力)⑤身心素质(一是身体素质二是心理素质) 第三,不同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有不同影响。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人大常委会 四次 《教师法》 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调控作用

1995年3月18日 八届人大会议,三次《教育法》 3)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具有检验1996年5月15日 八届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职业教育法》

1998年8月29日 九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高等教育法》

5教师的教育情意①教育理想②教育情操③教育性向④教师自我

6教师的权利①教育教学权②科学研究权③管理学生权④获取报酬权⑤民主管理权⑥进修培训权

1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大众化,国际化,多样化综合化,私营化

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四点,P129-130) 专业性,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 3教学原则的特点,实践性,科学性

2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短学程化,场所多样化

5教学方法: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作用。(教育目标不仅是教育活动的指南,而且是教育评价的依据。)——评价和激励作用

1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级、学业程度等因素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班级里的全体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统一要求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各级各类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扩大教育对象。2.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使班级内的学生有更多“相观而善”的机会。 缺点:由于对班级进行的是统一的教学,因而不能很充分地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人爱好与特长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即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兼顾个别差异。)

因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的关系,同时注意班级授课制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配合。

第2篇:2014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汇总二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1、生产力是如何决定教育的?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科学技术是如何影响教育的?

(1)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5、为什么说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尽管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但从历史上看,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有两种情况:

(1)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 、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

(2)在生产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下,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甚或传统的影响,其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第3篇:高等教育学考点总结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10题,每题1分)(书上的知识点,一目了然,例如,某一具体的教学原则来源于古代哪一个文献,4选一,例如,教学相长来自于(

)文献。选项:A《论语》、B《大学》、C《中庸》、D《学记》)

二、判断(10题,每题1分)(只需答勾或x,不要改错。 注意审题,例如,“就是”、“仅仅是”等极端的语句。例如,学历,是在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错,是在法定教育机构中的。)

三、简答(4题,每题8分)(简要回答,答出要点,需要解释性的拓展语句。例如,备课的基本要求:三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还要加以解释。)

四、论述(2题,每题15分)

五、案例(分析)题(1题,18分)(重点:教学论中的内容,有话说,围绕主题说)

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第三章 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四章: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第五章 高等教育目标 第六章 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 第七章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原则

第八章 高等学校教学形式 第九章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

第十章 高等学校教师

第十三章

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小点一: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P14 小点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P15) 小点三:大学要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P15) 小点四:高等教育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P15) 小点五: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P16)

小点六: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P18) 小点七: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文学、法学、医学、神学(P19)

小点八:19世纪,洪堡开创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洪堡时代”(P24)

洪堡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P24)

小点九:赠地学院:康乃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P29) 威斯康辛思想:(P29)

①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②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③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 与“洪堡时代”相比,多了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小点十: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性质与功能的学校,也是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单选)(P32)

第三章 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一题:高等教育发展的政治基础(小题)(P44-48) 第一,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第二,阶级关系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 第三,政治任务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

第四,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 第五,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 第六,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第二题: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方面:(大题,简答题)(P53-54)

第一,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第二,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决策。 第三,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 第四,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系的形成。

第三题: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判断题)(P65-66)

①基础教育质量制约高等教育质量。 ②基础教育规模影响高等教育规模。

第四章: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第一题:小题:高等教育表现出独特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P68)

高等教育是再生产社会政治关系。(P69)

第二题: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P71-72) 1)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应归因于教育。他因此,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有助于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

第三题: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改造和创新方面。(小题P75)

第四题: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大题,P77-79)

第一章不要

1)提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2)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3)提高个人劳动效率,增加个人收入。 4)提升个人社会地位。

第五题:高等学校的职能(大题,P79-81) ①高等学校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职能)。 2)发展科学(主要职能)。

3)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高效职能的延伸)。

②三项职能的关系:这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其中,(P82) 1)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是高等学校之所以是高等学校的根本理由; 2)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它既是高等学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保障,又是高等学校不同于其他层次学校的本质要求; 3)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前两项职能在当地社会的合理延伸与实际应用,既是高效应对当地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高效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应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高等教育目标

第一题:教育目标

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总方向,也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P87) ①定义:教育目标是指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广义是指教育目的,狭义上是指培养目标。(补充) ②特征(小题):1)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质。(P87)

2)高等教育目标还有相当的复杂性。(P88) ③高等教育目标的意义(作用)。(大题)(P89) 1)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结果起着规范的作用。——导向作用 2)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调控作用 3)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具有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作用。(教育目标不仅是教育活动的指南,而且是教育评价的依据。)——评价和激励作用 教育目标是教育评价的依据。(小题)(P89)

第二题: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标在不同的高等学校的具体化。(即细化了的教育目标。)(P93)

第三题:通才和专才(P98)

通才:知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是通才。 专才: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单一的是专才。

第四题:高等教育的任务(P102)

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六章 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

第一题:高等学校课程的特征(P114)(大题,简答题) 答题要点:专业性、探究性、前沿性 第一, 高等学校课程具有专业性。 第二, 高等学校课程具有探究性。 第三, 高等学校课程具有前沿性。

第七章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原则

第一题:怎样理解教学过程的特点(大题,P125-128) (答题要点:三性) 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发展个性时间活动的统一过程。 (1)特殊性 首先,教学过程的认识对象与一般认识活动的对象不同,它不是以尚未发现的事物或真理为对象,而是以他人或者前人已经发现的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对象,主要是以教材为中介的间接经验,也可以说是书本知识。

其次,教学认识的条件和形式与一般的认识活动也有所不同(即,条件不同)。教学认识活动不是学生独立的发现活动,

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亦即再发现的过

程。 第三,科学家和人类的认识活动是无限的,而教学认识过程是有时限的(时间有限性)。 (2)双向性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 再者,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不仅体现在认识方面的交流和分享,还有着情感方面的交流和影响。 (3)发展性

第一,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记忆力、思考力得到了发展,形成技能技巧,而且逐步深入对事物的理解,为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准备了条件。 第二,教学活动作为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途径,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质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不同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有不同影响。

小题:

判断题:教学认识活动不是学生独立的发现活动。(正确)(P125)

单项选择:智力的核心就是思维力。(P127)

第二题: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四点,P129-130) 专业性 独立性 创造性 实践性

第三题:教学原则的特点(补充) 实践性

科学性(客观性)

第四题:谁提出什么样的教学思想。(记住,小题) 孔子提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P131) 《学记》总结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朱熹提出:循序渐进原则 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方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悱:学生想说心里话,表达不出来; 发:教师指导学生把心理话说出来(P133) 《学记》:道而弗牵:教师要诱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P133)

强而弗抑:要强迫学生顺从(P133)

开而弗达:学生在思考阶段,老师要给予启发,又

要有保留(P133)

思想性:文以载道:寓理想性于教学中(P132) 判断题:知识与能力成不成正比?(不成正比)(补充) 判断题:直观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正确)(补充) 贯彻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P138)

第五题:你能否结合你所任教的专业课,对教学原则体系进行一番评述。(P131-138)

要点三个方面:①教学原则的概念

②教学原则的体系

③能否选取其中两条进行阐述。

①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是成功地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 ②教学原则体系包括: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

6)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7)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

8)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以上八条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

③选取其中两条进行阐述(您还可以选择别的原则进行阐述,并且要结合自己的所讲的课) 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 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是高等教育专业性的内在要求,是科学

1 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发展趋势的客观反映。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

贯彻这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 首先要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和计划,使每门课程、每种教学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来组织。

2) 在专业教育的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贯彻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教师同样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须既有专业所长,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独立性、创造性特点的反映,也是高等学校一条特殊的教学原则。 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科研化,同时将教学活动体现于科研过程,使科研活动教学化,从而将高等学校的这两种主要的活动,有机地统一为一体,共同实现高等学校的职能。

贯彻这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用过程教育代替结论教育。 2)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环境。

3)把研究列为考核学生学业的重要指标。

第八章 高等学校教学形式

第一题:班级授课制(P141)

是在17世纪由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创立,后经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赫进一步完善得以推广。 我国首次使用:1861年,京师同文馆

第二题: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考点:年年都考,出大题)(P141)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级、学业程度等因素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班级里的全体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统一要求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优点:

1.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扩大教育对象。 2.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

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使班级内的学生有更多“相观而善”的机会。 缺点:由于对班级进行的是统一的教学,因而不能很充分地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人爱好与特长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即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兼顾个别差异。) 因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的关系,同时注意班级授课制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配合。

第三题: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小题)(P143) 1)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 2)教学活动的短学程化 3)教学活动场所多样化

第四题:备课(P144)

答题要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首先,教师备课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透彻领会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对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 其次,教师备课还要备学生,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社会特征等,乃至还要了解他们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

第三,备方法,在吃透内容并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寻求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写出具体的教案。

第五题:大学上课不用讲究?或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即,评价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补充) 第一,目标明确

第二,内容正确(懂,透,化) 第三,方法得当 第四,表达清晰 第五,气氛活跃

第六题:教学方法(重要内容)(P148)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小题:教学方法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综合。(×错误,解析:是传统观点,是不对的。)

第七题:讲授法(要求新教师掌握的内容)(P150) 运用最为广泛,最基本的方法。 ①明确的目的性 ②内容的科学性 ③内容的逻辑性 ④语言的感染性

此外,教学方法还包括:问答法、讨论法、试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自学指导法、练习法。(能判断,哪种具体的教学行为归属于这里何种方法。)(P150-154)

演示法:是教师配合讲授或谈话,把实物、教具呈现给学生,或者向学生作示范,以说明或印证所教知识的一种方法。(重要) (P152)

启发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正确,补充)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正确)(P159)

第八题:教学方法选择依据(补充) ①要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 ②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③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④要依据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

⑤要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及适用范围 ⑥要依据教学的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第九题:教学评估(P163) 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判断题,正确)

第九章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

第一题:小题目

科学研究是衡量高等学校水平的重要标志。(P166) 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校科研,从19世纪开始。(P167) 科研作为高校职能的提出者:德国人

洪堡(重复前面内容)

第二题:高等学校的教育研究(即教育科学的研究)的内容(简答)(P176-177)

①教育教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体系中的特色内容。 ②含义:高校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研究,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③内容:

1)研究教育对象。 2)研究教学内容。 3)研究教学方法。

小题: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P178)

第十章 高等学校教师

第一题:与教师相关的几个法律法规(P188-189,以及补充) 1985年2月12日

五届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学会条例》 1993年10月31日

第八届人大常委会 四次

《教师法》 1995年3月18日

八届人大会议,

三次

《教育法》 1996年5月15日

八届人大常委会

十九次会议

《职业教育法》

1998年8月29日

九届人大常委会

四次会议

《高等教育法》

第二题:教师的含义(P189)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第三题:高等学校教师的价值(即教师的三大基本任务或三项重要职能)(P192-193)

要点: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承担者:通过对教材的加工,创造性地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能力;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思想品德教育)。 2)发展和创新科学技术的重要实现者 3)通过知识传播及运用直接为社会服务

第四题: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大题,记住,P194-195)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具有持久、稳定性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应有强烈的自警自省意识

4)教师劳动的群体性——决定了其高度的协作意识 小题: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性?(创造性) 小题:向师性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性?(示范性)

小题:身教重于言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性?(示范性)

第五题: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补充) 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是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对高校教师素质的要求,是由教师的地位、性质、劳动特点及高校教师的特殊性决定的。 一般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①政治思想素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之情,用于坚持真理) ②职业道德素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尊重集体)

③文化知识素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相关学科知识)

④能力素质(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和管理的能力,教学实验和研究能力) ⑤身心素质(一是身体素质:体制健康,耐受力强,反映敏捷,精力充沛;二是心理素质:愉快的心境,开朗的心胸,幽默地情绪,顽强的毅力)

第六题:教师的教育情意(P198) ①教育理想 ②教育情操 ③教育性向 ④教师自我

第七题:教师的权利(6点,P201-202) ①教育教学权 ②科学研究权 ③管理学生权 ④获取报酬权 ⑤民主管理权 ⑥进修培训权

第十三章

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每节标题,记住即可) ①高等教育大众化 ②高等教育国际化 ③高等教育多样化 ④高等教育综合化 ⑤高等教育私营化

第一题: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也有人认为高教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请对这些观点加以阐述。(补充) 答:①这是高等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观,前者称为个人本位价值观,后者为社会本位价值观。 ②个人本位价值观(含义):个人本位价值观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涉及高等教育的目的,强调教育要为人本身的需要服务。

③社会本位价值观(含义):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涉及高等教育目的,强调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④两种价值观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1)个人价值观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但把社会视作个体的简单结合,使得教育面对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导致教育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

2)社会本位价值观肯定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对于教育密切与社会的联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容易导致教育的某种被动性,助长了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影响了社会的长远利益,导致对学生个性的抹杀。

⑤在现实社会背景下要寻求两种价值选择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历史上出现的高等教育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单项选择已被视作为一种教训,要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纪做出积极的动态调整。

第二题:大学生素质教育(增加补充的内容)

①概念:所谓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长远、健康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急功近利的甚至畸形的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知识的内化和人的潜能的发展,强调人的素养和品质的全面提高。

素质教育与单纯的应试教育相对应。

②素质教育兴起的背景(四大发展趋势、潮流)

1972年 法国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1979年 罗马俱乐部、学无止境:创新性学习(终生教育)代替维持性学习

1989年 北京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究会 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环境 二十一世纪最成功的人:全面发展

1996年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知识经济 未来教育四大支柱:学会认识、学会动手、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学会发展

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 1949—1978(30年)“双基”教育阶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1979—1982(4年)发展智力

1983—1989(7年)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990—至今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创新教育 ③国际上教育的行情 经济发展的社会化、全球化使职业的变动、岗位的转化成为常态,对人的可迁移性要求更突出。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内涵提出新的要求——对责任感、道德伦理提出新的要求。人的发展要求:身心、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这是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 ④大学素质教育的定位:

大学素质教育是一种指导思想。

大学素质教育必须贯穿于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⑤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科学和人文(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 难点:发展情感

第三题:扫尾知识点: 小点十一:高等学校组织具有“二重性”,即高等学校兼有“教育性”“学术性”的组织属性。(P208) 小点十二: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P216) 小点十三: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大致上分为三种模式:集权模式(我国属此)、分权模式、并重模式(P232-233) 小点十四:高等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P234) 小点十五:学历,使指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历经历。(P237)

小点十六: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P239)

小点十七:分段标准(P248) 精英教育阶段:15%以下

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15%~50%,我国已属此阶段,在18%左右

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超过50% 标准:国家适龄青年(18~22岁)中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又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第4篇: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考点归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第五章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际上体现了一国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前两者通常被称为宏观管理体制,后者则是微观管理体制。

2、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主要体现了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间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

3、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

(1)中央集权型 以法国、意大利为典型。

(2)权力分散型 美国。

(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以德、日、英国为代表。

4、我国的高校宏观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为主”的体制,即“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

5、高等学校管理模式?

高等学校管理包括学校管理和行政管理。(1)欧洲大陆模式,法国、意大利。(2)美国模式,(3)英国模式,

6、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是: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

7、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在结构上基本分为三个层次:校、学院和系。

相关推荐:

更多信息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

文章来自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第5篇:教综 教育学 高频考点归纳

教育学

一、各种《著作》

1. 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2. 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4.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奠定理论的著作。 5. 《林哈德与葛笃德》——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6. 《政治学》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 7. 《理想国》柏拉图的著作。

8.《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昆体良的著作,西欧最早关于教育的著作。

9. “七艺”中的“四学”——几何 算数 音乐 天文 “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10. “六艺”——礼 乐 射 御 书 数。

1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当时他在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自然科学方法。

12.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3.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廖世承。 14. 我国第一本翻译过来的《教育心理学》书是房东岳。

15. 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学者。

16.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易公教育 17.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动物界的教育》。

18. 劳动起源论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19. 韩愈《师说》 20. 朱熹《四书集注》

21. 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从而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2.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23. 洛克《教育漫话》 24. 卢梭《爱弥儿》

25.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二、各种名言

1.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杜威。 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孔子 3.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的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欧洲近代教育家夸美纽斯。 4. “修道之谓教”——《中庸》。16.易公教育

5.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句中,首次出现“教育”一词——《孟子》 6. “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孔子 7.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孔子 8.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学记》

9.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10.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陵节而施、禁于未发、教学相长——《学记》 11. “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的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12. “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 康德

13. “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康德 14.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

15. “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是作善也。” ——《说文解字》 16.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

17.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霍尔 遗传决定论 18.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19. “万物皆备于我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正气”——孟子 (内发论)

20.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易公教育

21. “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涂尔干

22. “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奇 23. 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24. 提出“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的是马卡连柯。 25. 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26. 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夸美纽斯 27. “教育在于发展人的个性”——夸美纽斯

28.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夸美纽斯

29. “教师对自己从事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叶圣陶。

30.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 3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32. 教育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和谐发展—裴斯泰洛奇

33.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 34.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里宁

35.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会变坏了。——卢梭 36. 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帕克

三、各种人物、时间、地点

1. 被誉为现代教育教学之父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2. 传统教育学派与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 。

3. 赫尔巴特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杜威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4. 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5. 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齐。 6. 赫尔巴特首次倡导了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7.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8. 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是性善论者,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学问”、“道德”和“信仰”的“种子”。 易公教育 9. 孟子——性善论者 内发论 10. 荀子——性恶论 外铄论

11. 孔子把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统一的过程。 12. 赫尔巴特提出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教育两基础”。 13. 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文化——康德 14.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 沛西•能 15. 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梅伊曼、拉伊。

16.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克伯屈。 17. 洛克 “白板说” 外铄论代表人物。

18. 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内发论)

19. 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高尔顿的血统论,柏拉图的三等论,基督教的“原罪说”,

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1. “人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

22. 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阐述了有关观念、意识阈、统觉和兴趣理论的人是赫尔巴特。

23. 1901年王国维翻译了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这是中国人最早了解到的教育学。

24. 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25. 义务教育发端于德国。易公教育

26. 1862年6月京师同文馆正式创立,并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授课方式

27. 3. 1904年,在《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学务纲要》中最先出现了“义务教育”一词。1906年,学部颁布《强迫教育章程》十条。这是中国政府计划实行强迫义务教育的第一道正式法令。

28. 4.我国正式试办义务教育是在1911年。清政府学部在《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案》中明确规定以4年为义务教育期,并提出了试办义务教育的办法。

29. 1982年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30.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并于7月1日起施行。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31. 2006年6月,修订了新《义务教育法》,并于9月1日起实施。根据新的《义务教育法》,当年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首先实现全免费。

32. 2008年秋,城市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这对于当时已经实施了22年的义务教育政策来说,是一块铭刻着“实至名归”字样的里程碑。

四、各种理论和分类学说 1.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生物起源论者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早期教育的特点及其源起,但他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易公教育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论者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明教育的起源,特别是运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的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如孟子、弗洛伊德。

外铄论。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美国的华生都持有同样的观点。

实践主体论。

3.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高尔登。美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从神学化思想体系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归遗传决定论者一派。

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为养育论。洛克的“教育万能论”。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犹如一块“白板”,他们长大后,是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即“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4.两种不同价值取向教育目的观

对于教育发展历史上先后出现的诸多有关教育目的的主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本位论,另一类是社会本位论。 5.欧美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也属于这种学制类型。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这种学制显然不利于教育普及。

美国单轨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其特点是教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

前苏联型学制。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定了单轨制学制。它被称为中间型学制又称“Y”型学制。这种学制试图融会单轨制与双轨制之长,兼顾公平与效益;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使学术性保持较高水平。但由于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计划、大纲和教科书必须统一而使教学不够灵活,特别是地域性较强的课程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6.收集研究资料是研究过程中费时最长、费力最多的阶段。最基本的资料收集方法有以下几种。

现场观察法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被誉为社会学研究的第一方法,也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资料收集方法之一,具有标准化、匿名性、间接性等特点。一般说来,一份完整的问卷,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标题,指导语,问题,结语。问卷法难在问卷设计。

访谈调查法

运用访谈法收集研究资料,难在访谈过程的控制。有效控制访谈过程,是访谈成功的重要保证。

教育实验法 文献研究法

程序步骤包括:易公教育1.准备阶段。2.搜集阶段。3.阅读阶段。4.整理阶段。5.运用阶段。

五、各种特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教育的非独立性。教育的原始性。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 2. 现代教育新特征:

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普及性和多样性;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3.教师劳动的特点

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劳动方式的示范性;劳动手段的创造性;劳动效果的隐含性;教师劳动时空的广延性;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统一的工作方式。 4.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5.义务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6.终身教育具有这样一些特性:民主性(普及性)。 形式多样性。连贯性。自主性。 7.课外活动特点有: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过程上的实践性。

8.综合实践课程特点: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9.教育法的特点

一般特点: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和普遍性

区别特点:单向性、柔软性、指导性和广泛性

教育法功能:规范功能、标准功能、预示功能、强制功能

六、各种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2.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3. 教育目的的功能

第一,导向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第二,调控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依据。

第三,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它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七、各种教育启示

1.个体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的教育启示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同时还应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引渡”工作。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这样,教育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往往具有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

人的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如允许加速或减速学习,采取能力分组或组织兴趣小组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八、各种第一

1.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2.《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3.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4.1806年,易公教育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也是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5.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后来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6.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7. 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8.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9.1776年,康德在大学讲授教育学,他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10.1939年,凯洛夫主编《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1.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2.“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并未实行。

13.“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反应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14.“壬子葵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5.“壬戌学制”是我国现代学制史上第一次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依据的学制。

16.1957年,易公教育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7.2010年6月21日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8.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第6篇:教育学心理学考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②教师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性研究中。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重点难点提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本章的重点。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知识点梳理

1.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 (1~3岁);幼儿期(3~

6、7岁);童年期(

6、7岁~

11、12岁);少年期(

11、12岁~l

4、1 5岁);青年期(

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少年期是指

11、12岁到l

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青年期指

14、15岁至l

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但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①命题之间的关系

②假设一演绎推理

③抽象逻辑思维

④可逆与补偿

⑤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关于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6.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①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都会影响人格的发展。

7.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监控。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8.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与要点归纳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

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2)智力差异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9.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关于性格特征差异,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

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会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心理发展的含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以及中学生自我意识特点。

难点:中学生的认知差异、性格差异及相应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复习提要

本章介绍了学习的实质与类型、联结学习理论以及认知学习理论。 知识点梳理

1.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学习的一般分类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8.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 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一结构论或认知一发现说。 (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9.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学习分类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3)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学生观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学习的类型、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难点: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学习动机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动机的基本概念、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知识点梳理

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2)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2.学习动机的种类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4.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理论 (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4)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5)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5.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6.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学习动机的含义、类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难点:维纳成败归因理论。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迁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迁移与教学的关系。 知识点梳理

1.学习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两种类型。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进行的划分。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3.迁移的作用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早期的迁移理论 ①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②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地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③经验类化说

贾德的经验类化说则强调了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④关系转换说

(2)现代的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5.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6.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重点难提示

重点:学习迁移的种类、早期迁移理论。 难点:根据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促进教学。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知识学习的基本概念、知识的获得以及知识的保持。 知识点梳理 1.知识的类型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 2.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指学>-7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3.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

4.知识学习的作用

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5.知识直观

(1)知识直观的类型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①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②模象直观

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③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②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与模象直观)的配合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感知规律有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6.知识的概括 (1)知识概括的类型

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正确运用变式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7.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1)瞬时记忆

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2.5到20秒,一般不超过1分钟。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8.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1)遗忘的进程

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被 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遗忘的理论解释 ①痕迹衰退说 ②干扰说 ③同化说 ④动机说

9.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①及时复习 ②分散复习

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知识学习的类型、记忆系统及其特点、遗忘进程特点及遗忘原因、记忆规律的运用。 难点:遗忘原因的理论解释。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技能的基本概念、操作技能的形成以及心智技能的形式。 知识点梳理 1.技能的概念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种类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种。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3.技能的作用

技能不仅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而且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4.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定向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2)操作模仿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3)操作整合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第八章 学习策略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策略的基本概念、典型的几种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策略的训练。 知识点榜理

1.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 2.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复述策略有: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与批注。 (2)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①记忆术;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 3.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4.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

①统筹安排学习时间;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③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学习环境的设置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5.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的监控原则 (6)自我效能感原则

6.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2)程序化训练模式

所谓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PQ4R阅读策略,包括预览(Preview)、提问(QLIe x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复习(Review)六个步骤。 (3)完形训练模式

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2至5尧-k-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以及学习策略训练法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以及创造性及其培养。 知识点梳理

1.问题解决的含义 (1)问题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需要被克服的障碍的刺激情境。 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定含糊的问题。

(2)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与问题类型相对应,问题解决也有两种类型: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 (3)序列性

2.问题解决的过程

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3.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创造性及其特征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2)智力

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其必要条件。 (3)个性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④喜欢幻想;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⑥具有独立性。

7.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问题解决的含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创造性的特征以及创造性的培养。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以及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知识点梳理

1.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2.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妁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3.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和品德Z-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4.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①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②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③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6.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①外部条件,如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②内部条件,如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受教育程度。 ③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8.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得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重患难点提示

重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以及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难点:依从与认同的异同。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评估以及心理辅导。 知识点梳理

1.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D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症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4)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为多见。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7)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 (8)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 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心理评估的含义

心理评估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 5.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因而心理评估的功能就不应只是进行心理症状学诊断或心理病理分类学诊断,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程度的正向评定。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6。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7.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的适应。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8.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等。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①全身松弛训练。②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即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难点: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 知识点梳理

1.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2.教学目标的分类 (1)认识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2)情感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即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3)动作技能目标

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六个阶段目标。 3.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4.加涅提出的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 (2)提示教学目标 (3)唤起先前经验 (4)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 (6)展现学习行为 (7)适时给予反馈 (8)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5.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要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 6.教学媒体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①非投影视觉辅助;②投影视觉辅助;③听觉辅助; ④视听辅助。 7.课堂教学环境 8.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①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其次,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再次,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最后,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②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③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3)个别化教学 ①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 ②计算机辅助教学 ③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加涅的九大教学事项、教学方法的类型以及三种教学策略。

难点:三种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堂管理的基本概念、课堂群体的管理以及课堂纪律的管理。 知识点梳理

1.课堂管理的概念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规模 (3)班级的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3.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活动的难易;二是竞赛动机的激发;三是被他人评价的意识;四是注意的干扰。 4.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班级、小组、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非正式群体是由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管理课堂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5.群体动力的表现

所有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1)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3)课堂气氛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①吸引与排斥 ②合作与竞争

6.课堂纪律的性质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 7.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8.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课堂里往往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而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群体规范、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上一篇:十大情歌下一篇:教师私家车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