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信用问题

2022-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小企业融资信用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问题探讨

[摘要]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路径选择。笔者主要通过一个三方博弈模型,对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在融资信用保险中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三者可以实现利益均衡,即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另外还对当前政策性信用担保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可以弥补其在体制上的一些不足和缺陷。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三方博弈政策性信用担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得到了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的60%和40%左右,流通领域中中小企业产品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这种局面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制下,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进行间接融资的主要途径。但现状是中小企业往往很难从银行获得所需的发展资金,从而制约了其对经济和社会积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信贷难归根结底还是企业与银行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面临着较大的信贷风险。在上述背景下,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对减少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和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的涵义及意义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一般是指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保证贷款本息的及时正常回收,要求中小企业以其信用为标的向保险机构投保,提高信用等级。当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水平下降而不能或不愿偿还贷款时,由保险机构代替偿还并同时享有对欠款企业的代位追偿权。不过投保人并不局限于中小企业,如果银行发现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或看好某个项目,也可以主动向保险机构投保,或与企业协商共同投保。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不仅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而且还能够增加保险新险种,为保险机构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从而使参与者多方受益。

二、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的三方博弈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实质上是银行﹑中小企业和保险机构三方进行的博弈。银行作为贷款人,为了降低信贷风险,面临着是否要求中小企业即债务人以信用为标的向保险机构投保的选择。中小企业也会权衡利弊,对投保的成本和带来的收益进行比较,确定是否投保。保险机构是一个市场化的主体,也会考虑收益﹑成本及风险,拥有是否接受中小企业信用投保的选择权。三方参与者都各有两种选择,分别进行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借助以下的三方博弈模型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模型由矩阵1和矩阵2两个得益矩阵组成,表示不同策略选择的净收益组合。中小企业的净收益表示中小企业在取得银行贷款后,用于生产经营获得收益,扣除向保险机构缴纳的保费﹑向商业银行支付的贷款利息以及其它手续费用后剩余的利润。银行的净收益表示银行向中小企业收取贷款利息,扣除经营成本后的净收益。保险机构的净收益是指保险机构在对提出投保的中小企业的资信进行审查并接受投保后收取保费,扣除管理成本之后的净收益。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获得的收益,是中小企业利用银行贷款进行生产经营获得收入,并在三者之间予以分配。

考虑到信用保险介入到中小企业融资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为便于分析问题,在这里做出一些不会改变所分析问题实质的假设:

1.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信用状况普遍较差,导致银行一旦向中小企业贷款,本息能够回收的风险很大,银行“惜贷”使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发展资金。把信用保险引入到中小企业的信贷关系当中,正是为了让保险机构为中小企业信用进行保证,以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分散贷款风险,帮助从银行取得贷款。虽然小部分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政策性信用担保等途径获得银行贷款,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无法取得贷款。为了便于对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的分析,做出以下假设:在中小企业信贷关系当中即不引入信用保险的条件下,中小企业最多只能从银行获得极少量的贷款。

2.为了便于对保险机构参与前后的效用进行比较分析,把三方在不同选择组合下的净收益予以量化。在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三方达成协作共识的条件下,中小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相对足量的贷款,用于生产经营获得收入。假设扣除三方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等)后总的净收益为24。在没有保险机构为中小企业的信用承保的情况下,假设企业只能从银行取得远远小于所需要的贷款,用来进行生产取得总的净收益为7。

下面对不同选择组合的净收益赋值。矩阵里面的数字组合按照顺序分别代表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净收益。(1)看得益矩阵1,保险机构愿意参与到中小企业和银行的信贷关系当中:在商业银行要求企业为信用投保﹑贷款企业也接受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对总的净收益24按10,8,6这样的比例来分配,净收益组合为(10,8,6);在银行没有要求﹑企业主动为自身信用投保的情况下,信用等级得到提升而符合商业银行的正常借款条件,企业要求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这样企业的贷款成本降低﹑净收益比第一种情况下增加,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少﹑净收益比第一种情况下也减少,这种情况下的净收益组合设定为(12,6,6);在银行没有对中小企业提出信用投保要求﹑企业也没有投保意愿时,企业用取得的少量贷款获得很少总的净收益7,三者的净收益组合设为(5,2,0);在银行要求借款企业进行信用投保却遭到拒绝时,银行认为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进一步恶化,信贷风险增加,会提高贷款利率﹑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资格审查更加严格,此时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增加﹑净收益减少,而银行的利息收入增加﹑净收益也增加,净收益组合设为(3,4,0)。(2)再看得益矩阵2,前提是保险机构不参与到中小企业的信贷当中,在商业银行要求中小企业投保﹑也得到企业的认可,银行没有向企业提出信用投保要求﹑企业自愿投保以及银行没有要求企业进行信用投保﹑企业自身也没有投保意愿这三种情况下,由于没有保险机构为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信贷规模没有变化,净收益组合仍然是(5,2,0);而当银行要求贷款企业为信用投保却没有得到企业的接受时,同矩阵1的第四种情况类似,净收益组合仍是(3,4,0)。

根据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三方博弈的最终目的是:在每一参与方的决策都受到其他参与方的影响下,选择能够实现自己最大利益的策略;最后三方都实现了各自的最大利益并且策略组合达成一致,就实现了三方的利益均衡。我们对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博弈能否实现利益均衡进行分析。看矩阵1,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保险机构参与其中,银行如果提出企业信用投保的要求,企业接受要求的净收益10大于不接受的净收益3;银行没有向中小企业提出信用投保要求的情况下,企业主动投保的净收益12仍然大于不投保的净收益5。所以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无论商业银行是否要求信用投保,企业都会做出投保的选择。

以上是对中小企业行为的分析,下面分析商业银行的行为选择。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如果选择为企业信用投保,商业银行向企业提出投保要求的净收益8大于不提出时的6;如果企业不想投保,银行对提出贷款申请的中小企业提出信用投保要求的净收益4,大于不提出时的2。所以,无论企业是否进行信用投保,银行为实现净收益最大化,都会要求中小企业为其信用投保。

再看矩阵2,很明显,保险机构如果不参与到中小企业的信贷关系之中,就不会开辟出这块保险市场,不可能获得这方面的收益。因而保险机构会做出参与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商业银行要求中小企业为自身信用投保﹑企业也接受投保要求和保险机构愿意参与的情况下,三者净收益组合达到最优,实现利益的均衡。从而得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三、对政策性信用担保的分析

政策性信用担保是目前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种比较受关注的方式。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一般主要由政府财政出资筹建,为那些有资金需求却又没有能力提供抵押品并且信用水平偏低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以帮助从银行取得贷款;当借款企业到期不能偿还时,由信用担保机构代为向银行偿付。这些机构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3年发布的《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创办初期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其担保资金和业务经费以政府预算资助和资产划拨为主,担保费收入为辅。”由政府的政策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主要由政府从财政划拨资金筹建,由政府为中小企业信用作保从银行取得发展所需要的贷款。信用担保机构是以政府信用为基础,通过政府信用提升自身信用,并运用这种无形资产来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信贷融资难的问题。这种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由于受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没有实行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担保基金规模小﹑担保能力差﹑保值增值能力差等,抑制了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作用的发挥。并且由于政府是出资人,就业和政绩等成了政府领导的发展目标,他们有了利用信用担保机构实现个人目标的动机和条件,政策性担保有可能成为地方政府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以政策性信用担保为主的担保业存在着严重的体制性问题,严重阻碍着其缓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

四、结论

三方博弈分析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它的实施具有可行性。同时,对政策性信用担保体制上的缺陷和弊端分析可知,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应该实行市场化的运作,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动机。它不再是政府政策实施的工具,提高了市场运作效率,弥补了政策性信用担保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有效缓解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信贷风险,便利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和社会环境的逐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险必将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郝东恒 李卫利 牛建高

第2篇:中小企业融资中信用保证保险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将首先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相应问题找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解决提供突破口。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证保险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3.143

目前,民营经济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在民营经济中,中小企业占据了主体地位。其以灵活性加上国家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发展势头。但是却也不得不面对一个致命的发展短板,即资金的短缺问题。为了摆脱这一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地进行融资,确保资金支持。

1 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现状

目前,可供中小企业选择的融资渠道并不丰富, 除了少数知名企业 , 一般的中小企业融资能力都不甚乐观。屈指算来,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不过有三种:向银行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上市发行股票。此外,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难以走出去,究其原因是我国企业外部融资体制的不健全。融资中信用保证保险体系是外部融资体制的关键所在,但是,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信用保证保险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的时间也较短,目前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所以存在很多不健全的地方。同时,随着国家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体系的出台,各地都制订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政府和金融机构正在积极谋求配合,以期通过不断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 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2011年,国务院出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考虑,出台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以拓宽融资渠道,保证中小企业发展有足够的资金。但是,这一政策体系的实施细则却迟迟未见颁布,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并没有具体可行的实施办法。目前,我国的担保机构数不胜数,但是国家还没有颁布针对这一行业专门的法律,甚至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市场规范,导致其行为得不到约束,不能明确在担保活动中的权力和义务,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另外,中小企业融资的活动随意性比较强,没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体系,缺少对金额限制、流程管理等方面具体、明确的规定。

2.2 信用服务滞后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稳定性偏低、盈利能力较弱、偿还能力不强、经营管理体系不完善,再加上个别中小企业未获得更多的贷款等融资资金,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保险公司对中小企业兴趣不高,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服务时积极性不高,信用服务滞后。担保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的信用担保缺乏全面性,对中小企业的情况缺乏全面准确的认知。同时,由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使其面临更大的风险,担保机构往往在定价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担保机构现阶段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担保模式进行运作,其盈利能力并不高。根据银监会提供的数据,近年来,担保行业的整体担保费率一直保持在1.9%的较低水平,而且全行业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仅为2.1倍,利润空间非常有限,这也使得担保机构难以给企业提供完善的信用服务。

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信用体系中的主体,其业务能力、担保资格决定着信用体系的完善程度。目前,我国缺乏对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评判。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事业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政策性事业,应该主要依靠政府出资举办,同时鼓励银行等相关机构积极进行捐助。但是,目前市场上存在各式各样的担保机构,有些还是由中小企业联合出资组建,其业务能力甚至是合法性令人怀疑。其次,缺乏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没有建立关于中小企业资信情况的信用评级体系,导致担保机构无法筛选出那些资信状况不佳的企业,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另外,没有及时保存企业的信用记录,建立信用档案,对于企业的不良信用记录也没有进行及时总结。

2.4 保险公司缺乏对风险的管控能力

由于担保行业准入制度、统一行业标准以及市场要求的缺失,再加上并没有专门的法律约束,导致担保行业在早期处于无序发展的不良状态,过分重视担保机构的数量和发展规模,忽略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这使得很多担保机构的担保操作规程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非常混乱,无法根据保前、保中以及保后的企业实际情况实施有力的管理措施,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没有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于中小企业客户带来的风险、合作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其自身存在的风险以及法律风险、政策风险认识不足,准备不够,一旦面临危机很可能束手无策,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信用评估技术仍然是担保机构的薄弱环节,通常对于中小企业的评估跟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另外,担保机构还缺乏专业人才,这使得其在保前调查和项目评审等关键的风险控制环节存在诸多漏洞,难以实现对申保的中小企业进行有效地调查、分级、筛选。

3 利用信用保证保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

3.1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国家应该审视担保行业的现状,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提高立法的层次和效力,明确权利和义务,为信用担保涉及的双方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在颁布专门的法律法规之后,要抓紧研究制定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措施,以达到规范担保行业行为的目的,为中小企业申请担保提供制度保障。另外,还应该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肃清信用担保环境,严禁不合法的担保机构进入市场。法律法规、实施办法以及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后如果不贯彻执行,等于一纸空文,因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还应该强化监管力度,遵循属地管理原则,明确主管、协管部门,并制定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日常管理计划,集中对法律明确规定的方面实施监管,一旦发现违规者,要严格用制度说话,实施必要的惩罚。当然,管和罚并不是最终目的,促进担保机构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才是根本目的。政府的相关部门一定要明确这一条原则,在强化监管的同时为担保机构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3.2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应该严格贯彻执行担保行业市场准入制度和行业统一标准以及市场规范,按照法律规定对担保机构进行整顿,筛选去掉性质不合法、管理混乱、缺失管理制度体系的机构;同时扩大政府投入,积极谋求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建立规范、高效的担保机构;开辟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服务板块,建立对企业客户的信用评价体系,深入到企业客户进行调查,规范审查流程和标准,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其资产、财务状况、偿还能力以及发展前景等相关情况。此外,还应该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档案,记录企业客户的资信状况、申保历史、偿还情况以及违规情况。对信用档案要做到及时留存、准确记录、定时更新,以求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客户的最真实最新的信用情况。各个担保机构之间应该实现数据共享,这样能进一步丰富企业客户的信用数据,同时也能减轻各担保机构的审查工作负担。另外,还应该在深入分析企业客户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等级的客户提供不同额度、时限的担保,对于信用不良的客户予以拒绝。此外,中小企业在申请担保时也应该积极配合担保机构的审查以及信用评价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料,还要提高信用意识,积极主动维护自己的信誉,这样不仅能顺利获得担保,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3.3 加强对风险的管控能力

担保机构应该想方设法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加强风险的内部补偿机制建设,可以通过丰富业务品种、拓宽业务范围实现。同时,还应该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建立起一个包括专门的评审部门、核查部门、风险管控部门以及资金保全部门在内的完整的机构体系,合理分配权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还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流程规范,明确担保业务的操作步骤和程序,既要注意保前的评审以及保后的追偿,也要注意担保业务进行中的动态监管。此外,还应着力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开发先进的评审技术,对关键的风险控制环节实施有力的把控。要特别注意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深入分析中小企业客户带来的风险、合作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其自身存在的风险以及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标准和排除风险的具体措施,未雨绸缪。

3.4 积极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

发达国家的信用保证保险体系建设时间较长,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为我所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中信用保证保险事业的发展。比如可以把目前有关部门中涉及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进行剥离和合并,组建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权威机构,并在这一机构下设立专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的政府风险基金。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末就在通产省设置了中小企业厅;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设立了永久性的联邦机构——小企业管理局;英国贸易部设有小企业服务局。上述机构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检验,其所实行的措施都是确实能够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办法,我国应积极对此加以借鉴。

4 结束语

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证和保险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力措施,但是由于我国的信用保证和保险事业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信用服务滞后、信用体系不完善、保险公司缺乏对风险的管控能力等诸多问题。因此,政府、担保机构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应该对照相关问题,积极寻求改进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信用担保,解决其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 艳.中企业信用担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

[2] 胡淑欣,李 元.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现状分析[J].甘肃科技,2012(4).

[3]刘海燕.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0(12).

[4]陈华强. 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2013(3).

[5]刘春,王晓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J].中国市场,2014(1).

[6]李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3 (12).

[7]李晓晖.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及解决机制的探讨——基于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角度[J].中国市场,2013(12).

[8]蔡平.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2(4).

作者:李剑威

第3篇: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信用分析

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问题的信用分析

文■刘军国 雷海军

小微企业是促创业、保就业、增收入、活市场的生力军,也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全球性难题,一直制约着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在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金融体系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这一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小微企业的信贷满足率仅在20%左右。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专门部署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的本质是信用市场,资本的收益是风险收益,信用风险高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原因。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和融资的市场失灵,决定了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小微企业的历史信用、当前信用和未来信用,降低其信用风险;同时,政府必须肩负起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准公共服务的职责,利用市场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损失进行财政补贴。

一、信用的内涵和小微企业信用特点

(一)信用的内涵和属性

信用含有信任和借贷两层含义,分属社会学和经济学范畴,决定其具有社会道德属性和经济金融两种属性。信用的社会道德属性主要指受信主体的诚信,包括受信主体的道德品质和契约精神,这些形成了受信主体的信用意愿。信用的经济金融属性主要指“借”和“贷”的市场供求关系,包括受信主体的信用能力、信用风险、资本价格等。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意愿”有时比“能力”更为重要。

本文讨论的信用是广义信用,包括历史信用、当前信用和未来信用三大类。历史信用主要指企业和个人在其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与信用行为有关的记录,如企业付款记录、履约记录、守法记录等,个人的诚信记录等。当前信用主要包括企业的注册资本、财务报表、资产、利润等内容,个人的收入、房产、财产等。未来信用主要是指未来的预期,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业务发展空间等,个人的发展空间、能力等。

(二)小微企业信用特征

与大企业比,小微企业信用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小微企业规模小,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婴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安定性较差,倒闭风险高,未来信用低。尤其是,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小微企业主,由于担心控制权的稀释和丧失,企业更倾向于对企业干预程度最小的融资方式,即中小企业融资次序是先内源后外源,外源中则是先债权后股权。因此,小微企业多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融资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

二是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财务不规范,信息不对称,可抵押资产少,当前信用很低。有些资产甚至因缺少发票等有效凭据而不能抵押,无力还贷时政府出面协调与救助的概率低等,使得原本就很低的当前信用进一步降低。

三是大部分小微企业存续周期短,历史信用基本上是缺失的,尤其是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小微企业很难利用历史信用获得信用贷款。而这正是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所在。

四是小微企业的信用属性更像个人信用,企业主的个人信用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信用市场失灵分析

(一)从宏观层面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存在“本末倒置”现象,大大降低了实体经济的信用,小微企业尤甚

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只有实体经济兴旺,金融业才有发展基础。但是,现实中的关系并非如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研究指出,现在金融行业平均的净资产的利润率是实体经济的一倍以上,2013年上半年全国256个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的总额,经济相当于前五位银行利润的56%。目前银行贷款利率和贴现率加在一起,已经达到12%,而实体经济的平均净资产利润率也就在8%左右。

在这种本末倒置的关系中,实体经济的机会成本被大大抬高,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当前信用和未来信用都受到影响。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小微企业信用水平受到的影响更大。

(二)资本市场存在“顺周期”问题,当前经济下行使得小微企业信用水平进一步降低

“顺周期”现象是一种正反馈机制,也就是“越好越更好,越差越更差”。比如收支平衡的预算机制就容易带来“顺周期”问题,经济较热时,完成税收任务比较容易,税务部门倾向于少收税,民间钱越多,经济就越热;经济偏冷时,税务部门为完成税收任务倾向于“过头税”,民间钱少了,经济就更冷。

同样,资本市场也存在“顺周期”问题。越是经济上行、经济过热时,实体经济信用水平整体上升,银行越愿意给企业贷款,企业获得的资金越多,经济就越热;经济下行、经济偏冷时,实体经济信用水平整体下降,银行开始惜贷,企业越难以得到资金支持,经济就越冷。目前,全国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在经济下行的“顺周期”中,实体经济信用普遍下降,小微企业信用下降更是成为重灾区。

(三)资本市场中小微企业信贷存在“柠檬市场”,小微企业被贴上“低信用”标签,靠自身难以跳出“信用低—融资难融资贵—发展难—信用低”的怪圈

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好的商品往往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小微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使得借贷行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造成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小微企业成为“信用低”的代名词。小微企业始终陷入“信用低—融资难融资贵”的怪圈中。我国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要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特别是在目前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信用风险进一步加大。

(四)资本市场上的“信用锁定效应”,银行往往被借款多的大企业锁定,而借款少的小微企业却不具有锁定能力

大企业信用高,从银行得到大量贷款后,大企业和银行间便构成了“锁定关系”。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总是害怕企业出现经营问题,因此银行总是愿意给大企业循环贷款、滚动贷款。这种锁定效应使得大企业的信用具有自我放大的能力。小企业和银行间很难构成“锁定效应”,其信用不具有自我放大的能力。

(五)现有资本市场供求关系存在结构性矛盾,大型银行缺少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市场原动力

不管学术界还是金融界,普遍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在于小微企业的经营透明度比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这显然是在用大企业的标准要求小微企业,用给大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思维思考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岂不知,不管是对小微企业的改造,还是对大型银行的改造,结果都是徒劳的。

小微企业就其属性而言更像自然人,父子店、夫妻店、兄弟店比比皆是,常常是前店后厂、家庭作坊。他们管理费用低、折旧费用低、决策快、灵活性强。他们还具有冬眠功能,行情好的时候就开业,不好时就停业。

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大都是区域性很强的地方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加大了融资的复杂性,大银行向其放贷时信息不对称、不具规模经济,增加了风险和成本,使得金融机构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

大银行有自己的经营模式和服务对象,他们的授信管理主要为满足他们的高附加值客户——大企业的需求而制定的,要求大型银行转变服务大型企业的思维、做法很难。面对“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微企业信贷,使原本就“嫌贫爱富”的大型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的市场原动力不足。

三、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建议

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措施建议主要包括增信和风险财政补贴两大类。

(一)深挖小微企业信用潜力,通过信用积累、信用实现、信用发现,使小微企业信用最大化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瓶颈,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构建和用好历史信用、当前信用和未来信用。并紧紧围绕这“三大信用”精准发力,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盘活信用,让金融真正回归信用。

1、调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提高实体经济整体信用水平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制造强国任重道远,需要大量的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需要培育世界级的大型企业,更需要培育那些创新活力旺盛、为大企业配套的小微企业。

2、积极稳妥发展具有小微企业“信用获取”优势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草根金融机构更接地气,在熟人社会中,通过与地方小微企业长期相处,更容易了解、获取小微企业和企业主的信用信息,尤其是了解小微企业主的信用意愿,大大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小额信贷方面,中小型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增加至8394家,贷款余额达8811亿元,一季度、二季度分别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亿元、367亿元。

3、大力推进金融创新,通过确权等方式实现对资产等产权的信用实现,盘活、激活企业当前信用

小微企业不但可抵押物少,而且所拥有的资产往往因为缺少有效的法律凭据,无法成为抵押物品,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当前信用。这是就需要通过金融创新,通过财产确权实现信用确认,把财产转化为信用,增加小微企业的当前信用。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抵押贷款、活畜保险+活畜抵押贷款等。

4、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三板、四板等直接融资,提高资本市场对小微企业未来信用的发现能力

小微企业死亡率高是小微企业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大大增加了发现其未来信用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其未来的信用风险。他们不仅需要资金,而且需要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等。这样的需求就需要专门投资小微企业的天使基金、风投基金等,他们除了具有较强的发现小微企业未来信用的能力,还能帮助小微企业建立起现代化的治理结构、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等,从而大大增强小微企业的未来信用。

5、着力做好信用体系建设,挖潜、提高小微企业和企业主的历史信用

与大企业相比,草根型小微企业往往在“信用意愿”方面拥有优势。小微企业多处在熟人社会中,失去诚信小微企业便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像“诚信村”建设就是提高熟人社会“信用意愿”的很好的做法。信用体系建设就是要挖潜小微企业的这一信用优势,把小微企业分散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不同活动的各种信用信息记录下来,实现“信用积累”,形成有市场价值的信用资本,为小微企业增信。这样,小微企业可以利用其信誉获得信用贷款,而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与此同时,信用体系也是破解“劣币驱逐良币”的有效手段,通过信用披露,使失信的“黑天鹅”受到惩戒,把守信的“白天鹅”识别出来。目前,国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对小微企业而言,一是把企业信用和企业主信用有机整合起来。二是把政府托底和和市场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政府免费提供小微企业信用的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鼓励金融机构在挖潜小微企业信用上的竞争性创新。

6、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积累”和“信用发现”能力,支持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利用客户的交易记录判断其信用水平,借款者不再需要用资产做抵押担保,只要有真实的身份户口信息、教育背景信息以及活跃的社交网络,就能轻松申请到信用贷款,更惊奇的是这种借款项目违约率几乎为零。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创新支持方式,降低金融机构信用风险

政府财政支持降低金融机构风险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根据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政府对银行进行一定比例的财政奖励;对形成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政府对金融机构进行一定比例的财政补助。政府也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达到扩大小微企业融资规模、降低成本的目的。在2014年12月18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把发展融资担保视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扩大担保业务规模,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刘军国,新疆建设兵团发改委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博士后。雷海军,新疆建设兵团六师发改委副主任,工学博士)

作者:刘军国 雷海军

第4篇:关于信用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

【摘要】在我国的古代,诚信是一种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诚信已经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信用担保已经做为一个行业发展起来,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极其重要。 【关键词】信用担保 融资 中小企业 (1)信用担保的内涵

信用担保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货币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中介活动。指专门从事在信用活动中,通过与债权人约定以保证的方式为债务人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不能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由担保人进行代偿,承担债务人的责任或履行债务的行业。是一种“准公共品”,它的作用是补充信用不足,弥补效率损失。

(2)国内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

1 1840年瑞士出现世界上最早的金融担保机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外的信用担保业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早在二十世纪

二、三十年代,许多工业化国家就逐步制订了一些支持本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政策,不少国家成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机构。目前,全世界48%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业务运作和管理机制。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和发展,为适应融资体制改革后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国采用了世界通行的做法,逐步推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我国信用担保实践始于1992年。90年代末期,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各地涌现出一大批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至2001年底,全国已有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约360家,覆盖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个地市州盟区,拥有的担保资金已达100亿元,其中50%为民间投资,担保公司中注册资本超过10亿元的全国已有3家 。至2005年9月,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目前已达2188家,共筹集担保资金总额657.2亿元,累计担保企业18.8万户,担保贷款36.6万笔,3237亿元。累计实现收入46.2亿元,其中保费收入32.2亿元,投资收入9.5亿元,其他收入4.7亿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户均注册资金已达3003万元

(3)当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发展呈以下新特点

一是担保机构资本实力和担保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底全国担保机构5547家,比上年增长30.6%,资本金总额3389亿元,同比增长58.4%;当年为37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额达10796亿元,突破万亿大关。受保企业同比增长60.8%,业务增长49.5%。由于担保机构的介入,本年新增获贷企业23.6万户,增长56.2%,新增担保额7240亿元,增长66.8%,担保机构增信和财务杠杆作用明显增大。

二是过亿元担保机构功能和业绩突出。2009年度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担保机构1263家,同比增加540家,增长75%。过亿元担保机构户数占总数的 22.7%,其注册资本总额2053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62%,增长63.4%。同时,过亿元担保机构业绩突出,共为13万户中小企业提供27万笔贷款担保,担保总额8037亿元,占当年担保总额的74.4%。 三是政府和民营出资稳步增长。2009年国有控股担保机构1501家,占27%;政府性担保资金866.5亿元,同比净增251亿元,占当年担保资金总额的25.5%;民营出资2523亿元,占74.5%,政府出资与民营出资增幅与2008年持平,民营出资担保机构仍占主体,政策性担保机构户数、资金均稳步增长。 四是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宗旨和业务定位明确。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服务的中小企业户均人数119人,在当年提供近55.8万笔业务中,单笔800万元以下的52 万笔,占93.3%,其中100万元以下的29万笔,占52.2%,充分体现出担保机构主要为小企业或小额贷款项目提供担保服务的取向明显。 五是风险控制较好,社会效益不错。2009年度全国担保机构共发生代偿5938笔,比2008年减少821笔,降低21%;代偿总额29.8亿元,占当年担保总额0.27%;代偿损失5.2亿元,占当年担保额的0.05%。担保机构通过给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使受保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加。2009 年受保企业人数2152万人,销售收入5.12万亿元,上缴税收44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8%、41.4%和37.9%。由于担保业务规模扩大,受保企业新增就业568万人,销售收入新增1.5万亿元,上缴税收新增1221亿元

(4)形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自身的原因。一是自身财务信息不健全。中小企业有许多都是以规模较小的作坊式生产模式运作,他们没有正式的财务报告,只是简单的日常流水记账。所以当中小企业以债务人的身份申请贷款时,无论是作为债权人的商业银行还是信用担保公司,在审批的过程中都无法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审核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信用担保公司的原因。一是担保门槛过高。企业办一笔贷款担保,要经过十几个关口,手续过于繁杂,与银行对企业贷款的要求没有多大的区别,有些环节甚至比银行还要严格,并且工作效率低,收费又较高,如办理抵押登记、抵押物评估、公证、办他项权证等都要收很高的费用,使很多企业不愿去担保机构申请担保,因为担保下来还要过银行贷款的第二关,所以很多中小企业只好放弃;二是审批时间过长,时效性差。

(三)商业银行的原因。担保机构与银行间全面的实质性协议关系难以建立。按照国家有关指导文件的精神,银行部门应按担保机构资本金1 :5--10 的比例放大信用担保贷款倍数,在贷款放大比例上,但有的地方1:2,1:3。此外多数银行将担保公司作为一般保证人看待,不认可专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信誉。同时提出了苛刻的担保条件,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全部转嫁给担保机构,这样不仅使有限的担保资金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加大了担保的风险因素。

(四)政府方面的原因。一是行政部门主观控制制约了担保机构的发展。担保机构的资本金来自三部分:政府、省公司投资、自筹和互助,其中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机构。二是政府财政资金有限补偿担保代偿损失的制度的缺失,致使担保机构在实际业务运作中有后顾之忧,把自身担保风险看得过重,容易忽略政府担保资金扶持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初衷。

(五)抵押担保不对称的原因。一是抵押和担保是金融机构对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保护自己利益的重要工具。银行对抵押品的要求条件较为苛刻,除了土地和房地产外,银行很少接受其他形式的抵押品。抵押贷款涉及的中介收费有评估费、登记费、公证费、保险费、注销抵押费等多种形式,但是企业贷款金额小,中介费占贷款利息支出的比重又很大,让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不敢去贷款。二是由于银行授权授信过度集中,使各家银行贷款权限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企业如要申请贷款,银行只能逐级上报,层层审批,时间长达几十天或几个月,还不一定审批下来,企业对此很无奈,只能是望贷兴叹,企盼国家尽快出台良好的融资政策。

(六)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原因。由于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限制,中小企业基本无法进行直接融资。如我国沪深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注册资本金要求很高,使处于成长期的效益好但规模较小的企业很难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同时债券市场上,由于受到“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约束,民营企业也很难以发行债券方式进行融资,因此直接融资渠道基本被堵死。唯一的融资办法就是靠民间融资,或高利贷,这样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债务风险,企业是有苦难言,银行对此也很无奈。

(5)政府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践思考

1.坚持政策性和市场性相结合原则,完善现有担保机构的组建层次

(1)建立担保机构应形成“由点到面”的担保体系。市、县两级均应建立担保机构,有条件的乡镇、工业园区、专业市场也可积极探索建立担保机构,并开展县乡联保,形成网络。

(2)要积极协调政策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共同发展。在担保机构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加强对其指导、监管、考核与评价,不断提升信用担保行业的整体实力。

2.探索建立再担保机构

(1)再担保机制是担保体系中分散和转移风险的重要保障性措施。

(2)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信用再担保机构的通行做法,再担保机构由政府资金为主组建,实行“会员制”,并使用一定的风险补偿基金,定期为再担保机构充实资本,形成第三个“风险分散层”,使担保机构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强。

3.积极推进信用担保行业协会建设

(1) 指导担保机构建立健全内部自律机制,谋求规范发展和共同繁荣。

(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在我国发展才十年。一方面,因其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大批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另一方面,各级担保机构组织形式不同,职责与功能不一,行业管理比较松散,隐藏着一定的风险。

(3)政府应促其加快建立协会组织,实现机构间的协作。 4.要准确把握财政资金对担保机构资本金的投入尺度

(1)担保机构信誉与资本金规模成正比,资本金的规模与其抗风险能力也成正比。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比例上看,都应加大财政对资本金的投入。

(2)从理论上来讲,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规模应越大越好。在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资本金基本上是由政府全部拨款,或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团体共同出资。前者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SBA),后者如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基金。

(3)由于信用担保是高风险行业,财政投入的资本金也要量力而行,把握好尺度,与自身财政能力相适应。另一方面,从实际来讲,企业中以小企业为主地方,应该为发挥“门当户对”的优势,除部分外,担保机构也不宜过大。 5.政府要以较多的财政支持建立风险补偿、分散机制

(1)担保行业承担了来自银行和企业的双重风险,在我国现有的法制和经济环境下,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信用担保机构不应该做“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应该使担保机构变“蜡烛”为“油灯”,政府要解决“添油”机制,使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建立起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其核心就是要由政府投入的资金为主建立起政策性风险补偿机制。无论何种性质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政府都应该根据其业绩,以一定的方式给予风险补偿或奖励,激励担保机构按照政府政策导向,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6.政府应加强政策性扶持和奖励性投入

(1)信用担保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它的风险责任和收益严重失衡,较难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2)虽然信用担保机构一般不以赢利为目的,但是如果能够在给予信用担保机构政策优惠的同时,奖励那些经营较好的担保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鼓励民间资金进入信用担保业。

(3)各级政府要着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长远发展,制定扶持担保机构持续发展的优惠政策,给予政策性扶持。比如,给予担保机构免除部分税收并延长期限等优惠政策。要按照强调担保机构对当地中小企业发展的贡献度,建立起绩效评价机制,给予相应的奖励性投入,激励其做大做强。比如对扶持符合产业政策的担保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 7.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1)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较为详细的相关法律法规,而信用担保在我国属新兴行业,现行《担保法》、《公司法》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还没有很明确的规定。

(2)应尽快搭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法规框架,地方政府也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主要是对担保机构的准入、内控、收费、退出等进行规范。

(3)

从全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各个省性信用担保机构的管理规范、扶持政策不统一,用担保机构也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健全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规章和政策,加强指导和规范。

8.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1)企业信用建设及其资源的利用,对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2)信用担保的需求与信用资源的供给是担保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既是市场的主体,也是信用的主体。

(3)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都建立了信用管理系统和征信制度,加强对担保企业和项目的信用调查和信用评审,以规避和控制风险

(4)全国应加快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全面、准确、公正、客观地反映企业的信用信息,让社会、公众以及金融、担保机构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有效降低担保风险。

9.加强担保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1)信用担保业新行业技术性强,涉及面广,需要运用经济、法律、金融、财务等多方面的知识。要使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规范、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2)担保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看,还远不能满足担保业发展的需求。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担保业的发展。

(3)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在目前企业培训成本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可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担保行业协会与担保机构,共同合作建立规范的培训机制。

第5篇:融资担保企业信用评级办法

**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企业信用评级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正确评价公司类客户的资信状况,控制担保资产风险,提高担保资产的使用效益和效率,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福鼎市隆腾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担保公司)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在对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本办法规定的信用等级标准,综合评估确定。

第三条企业信用评级采取公正、公平的原则,采用受理时“当时评定”的方式。

第四条评级对象包括担保申请人及其保证人(金融机构除外)。评级对象按其行业属性分别适用本办法的对应或相近的行业的评级量表。

第二章评级量表各信用等级设置

第五条按行业差异及资金运用特点设置工业运输、商贸服务、房地产建安、进出口和综合五种类型的评级量表(见附件),现我公司股东和会员基本上为商贸企业。

第六条企业信用设AAA、AA、A和B级四个等级。

AAA级,得分在90分(含)以上。表明企业信用程度高,获利能力和还本付息能力强,发展前景很好,投资风险很小。

AA级,得分在75分(含)一90分。表明企业信用程度可靠,安全度较高,获利能力和还本付息能力较强,发展前景很好,投资风险

较小。

A级,得分在60分(含)一75分。表明企业信用程度比较可靠,具有一定获利能力和还本付息强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现阶段投资风险较小。

B级,得分在60分以下。表明企业信用程度一般,获利能力较低,企业投资风险较大,企业发展前景暗淡。

第三章 评级指标及计分

第七条企业信用评级按企业信用及偿债能力、经济实力、经济效益、非财务因素、企业发展能力及前景五大类设置。每大类下设若干量化和非量化指标。

第八条企业信用评级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绝对值与相对值分析、企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相结合的方法,将各种指标分别量化,对无法量化的指标,则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按定性评审的标准核分。

第九条企业信用评级采用“百分制”。各类企业指标体系的分值见计分量表。

第四章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权限、程序和管理

第十条各分(支)公司应按照本办法组织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并确认评级结果。根据需要,各分(支)公司决定是否建立“信用等级评审会”或指定管理部具体负责企业信用评级的管理。

第十一条担保业务部门负责企业信用等级的初评。担保业务部门要指派项目经理负责收集和初评企业的有关资料,逐个写出全面、

详细的评级调查报告,根据企业的行业属性,选择相应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分量表进行计算、评分,填制企业信用等级评审表,然后报同级或上级审批。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日常监控由管理部负责。

第十二条担保公司评审确定的企业信用等级,属内部资料,应对外严格保密,对以任何形式利用信用评级所造成的后果不负任何责任。

第十三条信用评级必须客观、公正,严禁弄虚作假。如发现企业弄虚作假,骗取信用等级,除撤销其信用等级外,还要采取相应的防范风险措施制裁。如发现担保公司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的,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十四条担保公司新受理客户时应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对与担、保公司保持业务关系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评定,及时调整。

第五章 待遇

第十五条担保公司按照信用等级对企业不同的待遇。

一、对AAA级信用企业,采取倾斜的担保政策,积极支持:l、优先给予担保;

2、可以给予相对保证金高比例的的信用担保;

3、提供免费配套服务,如信息咨询、代理理财等。

二、对AA级信用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在用途合理、反担保措施落实的条件下,加速办理。

三、对于A级信企用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

于发展前景良好,正在改善的企业,可给予一定的支持;反之,则应加以限制。

四、对于B级信用企业,原则上不与其建立担保关系。对已发生关系后信用等级降为B级的,原则上停止发生新担保关系,并逐步解除原担保。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本公司制定、修改和解释。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

1、企业信用等级评级量分表(商贸)

2、企业信用等级评审表

**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年12月01日

第6篇:农村信用社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初探

四、农村信用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及建议

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农村信用社单个的力量能够解决的,需要加快征信立法、健全信用体系、推行保险制度、完善担保制度、加大法律惩戒力度等一系列的措施。农村信用社在积极呼吁的同时,应通过创新信贷机制、创新业务品种、简化操作手续等手段来予以解决。

(一)坚持审慎原则,严格准入条件。

目前,各地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如雨后春笋,如何从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涉足行业千差万别的企业中选择自己的目标客户,对农村信用社来说相当关键。

在小企业市场准入上农村信用社应重点考虑:企业必须有不低于30%的自有资金比例,且已经先期投入;所属行业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主要投资人及其家庭信用记录良好,无不良贷款和欠息,并愿意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或实际经营盈利。具体地说,在区域上,重点关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强镇、市级开发区的小企业,主要支持与地方主流经济相适应、并形成集群优势的产业和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在产品上,主要以短期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为主;在客户上,选择进入产权明晰、管理规范、有一定自我资金积累、负债率低、成长性好、销售资金回笼正常、无不良信用记录、可以培育成为优质客户的小企业;在方式定位上,通常以提供合法、足值、足额的抵押为主,适当采取保证与设备抵押组合的方式。

良好的成长性是农村信用社是否选择支持的重要因素。农村信用社应对小企业的成长性有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指标可以细分为五个方面——企业发展状况、盈利水平、经济效益、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主要涉及十三项指标——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新产品产值率、内在投资价值、总资产贡献率、销售净利润率、工资增加值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此外,要成为农村信用社的客户,还应考虑以下因素:企业是否具备企业法人资格;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公司制的企业

法人申请信用是否符合公司章程,或具有董事会授权或决议。是否持有人民银行核准发放并经过年检的贷款卡;是否具有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是否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营业执照年检手续;从事特殊行业的是否持有有权机关颁发的营业许可证。同时,在本区联社开立存款账户,还要自愿接受信用社信贷监督和结算监督。

(二)创新管理机制,简化业务流程。

1、帮助完善中小企业制度。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农村信用社利益难以保障的现象,这些往往都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所致。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应推动中小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私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方向,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对于集体企业要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应规范财务制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

2、业务运作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重庆市长寿区农村信用联社小企业信用等级测评计分表》的标准对小企业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评级时可根据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单纯依赖正式的财务报表、商业计划或各类书面文件,必要时,可把借款企业与企业经营者家庭合并为一个社会经济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和信用分析,制成财务简表,全面分析其还款能力和信用情况,但其家庭财产、收入计入企业与企业经营者家庭合并的社会经济单位的部分应有相应的证明材料。对新建企业、投产未满2个会计年度的企业以及只办理低风险信贷业务的小企业可不评级。小企业信贷业务可不授信,根据提供的抵(质)押等担保办理信贷业务,单笔业务审批通过后视同核定等额授信额度,信贷业务结束时等额减少授信额度。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由本地联社审批。

3、实行差别化信贷利率定价政策。在信贷利率上,为补偿贷款风险,农村信用社在不低于贷款基准利率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发展周期等因素造成的不同企业风险,上浮不同比例的贷款利率。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上,农村信用社在按制度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时,可在现行五级分类提取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风险情况和放款利率适当增加提取比例。此外,小企业信贷业务主要用于解决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性、季节性、临时性的资金需要,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最长不超过3年。小企业贷款应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的周期性

和季节性的特点及贷款社风险控制要求确定分期还本的方式,原则上按月(季)结息的方式;贷款期限不超过6个月的,可采取到期一次还本的方式还款。

4、简化信贷操作流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少、急、频”的特点,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适当下移审批权限。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客户资源情况、信用环境、信贷管理水平、同业竞争等,实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差别化的制度、政策和流程。但不要把提高小企业信贷市场竞争力简单地理解为审批权限的不断下放和程序的不断简化,要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机制创新提高运作效率。

(三)创新业务品种,满足客户需要。

针对目前小企业金融产品相对单

一、竞争力不强的情况,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和现实需要,因地制宜地创新金融产品。一是循环贷款。以小企业客户提供足额、有效抵押为前提,在同一借款和抵押合同下,实行一次性审批、一次性签订合同,在抵押期间内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多次提款、随时归还、额度循环使用,主要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中经常性、反复的、无法事先计划的流动资金周转需求。二是整贷零偿。对小企业客户一次性发放、按月或按季或按年等额还款,主要满足小企业技改项目、购买机器设备、厂房购建等资金需求。三是自助贷款。对小企业客户抵质押担保信用业务,通过营业柜台或自助设备,在综合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此外,还可以推出小企业设备抵押贷款、存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优良企业保证贷款、法人按揭贷款、个私小型技改贷款、贸易中小企业融资、保理业务、商业承兑汇票保贴、商业承兑汇票保证等多种信贷业务,扩大中小企业贷款的选择范围,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实际问题。

(四)加快信用建设,培养诚信意识。

中小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环境,中小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并导致信贷市场的低效配置,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大大高于大企业不良贷款比率。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应尽快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要细化中小企业信用分析方法,农村信用社可通过资本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规模、组织结构、银企关系等方面分析中小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通过行业现状、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分析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帐户收支、现金流量、资

产负债以及还款来源可靠性分析中小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通过对法人变更、重大投资、法律纠纷等重大事项的掌握了解其经营稳定性。

同时,要帮助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还应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要减少违约的发生,必须加大对违约的惩罚力度,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严肃惩处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及其负责人。

(五)创新担保方式,突破制约“瓶颈”。

小企业贷款难,难就难在担保上,这是企业中的“弱势群体”——小企业由来已久的发展瓶颈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小企业的发展。

目前,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担保机构市场定位问题。目前担保公司一般将业务定位于大型企业的大额担保业务,这样风险小、成本低。还有一部分担保公司定位于为个人贷款业务提供担保,此类贷款稳定,风险分散,收益较高。恰恰忽略了中小企业这一市场。二是风险控制问题。一方面目前的担保机构基金来源少,尚未健全完善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且贷款倍数较高;另一方面,对担保机构又缺乏统

一、有效的业务监管,因而防范风险的任务相当艰巨。三是担保基金与银行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担保基金提出与银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银行的经营则必须首先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这一分歧在实践中也一定程度地阻碍了担保基金业务的发展。

鉴于此,在中小企业不具备短期信用贷款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对抵押和担保方式进行创新。一是可以提供以物权凭证作为担保的方式,比如通过以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的产品提货单或仓单等作为质押;二是以经营良好的大型企业应收帐款债权也可以作为抵押;三是可以提供经营者或法人财产抵押的连带责任制度。只要经营者或法人可以提供足额的连带财产担保,农村信用社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抵押贷款。

(六)加强贷后管理,严格控制风险。

小企业业务存在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但也不能忽视小企业潜在的风险,小企业信贷业务本身是一项高风险业务,存在着管理不规范、产品科技含量低、抗风

险能力低、没有企业长期经营所需要的规模、企业寿命周期短等致命的弱点,农村信用社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也不能为了抢占市场而忽视风险控制,必须以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把加强贷后管理、控制和防范小企业信贷风险放在首位。

一是要加强贷后管理。突出监管重点,可实行“五要素管理法”:即掌握企业法人代表及股东的品行、企业自有资金、货款归社率、日均存款余额、销售纳税额等方面的真实状况。监管的重点内容为贷款期限内的企业股权结构、业务定位、产销供应链的变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信用状况和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同时,农村信用社还应建立小企业日常监测预警制度,按月监测,按季做好风险预警分析。

对于风险预警信号,信贷人员应按规定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处理措施。贷后管理相关人员应重点关注以下情况:信贷业务审批意见中提出的限制性条款及管理要求落实情况;企业工资发放情况,水、电费缴纳情况,纳税情况是否正常;主要投资者、管理人员个人及其家庭资信状况、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担保物价值及变现能力变化情况;保证人资信状况。二是要切实防范风险。在办理小企业信贷业务时,要坚持审慎原则,不能跟风,不能盲从,要严把操作重点和关键环节,严防企业经营风险和业务操作风险。在防范小企业的风险上,一方面要关口前移,进入的小企业必须具有生产经营的合法性、经营效益的稳定性、发展阶段的成长性、现金流量的充足性、担保方式的安全性、经营者行为和信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小企业贷款,必须以土地、厂房、设备、存货、现金、债权等实有资产为贷款安全保障,对单个客户信用风险进行总额控制;同时,还要注重小企业的第二还款来源,把借款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股东的房产及其他财产列入贷款抵押,并追加连带责任担保。要根据客户经营状况、发展前景、贷款质量、信用记录等情况对小企业存量客户进行清理分类。对劣质存量客户,要制定监管维护措施或退出计划。对列入退出计划的客户,要锁定目标,明确责任,分期分批,限时退出。对还款记录良好、忠诚度和综合回报较高的客户,可在贷款利率和服务收费等方面适当给予优惠。对有不良还款记录、出现重大风险预警信号的客户,除停止放款和加紧催收欠款外,还应对其采取高额罚息、社会曝光、果断处置抵(质)押物等措施。

综上所述,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靠农村信用社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政府的支持,司法部门的严格执法,社会担保制度和信用体系的建立健

全,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来共同解决。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终将逐步解决。

第7篇: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一、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非单纯的融资困难,既是其经营出现困难导致资金紧张等现状的反映,也是现阶段我国乃至全球经济调整中诸多矛盾的综合体现。

1、受制于我国直接融资不发达、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长期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缺乏直接融资手段。中小企业规模小,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合格抵押担保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

2、与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有关。此外,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印染等传统制造业,且很多为高耗能或高污染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也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3、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对中小企业经营及融资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外部市场萎缩,出口销售放缓,这对江浙粤等出口依存度高、中小企业较多的沿海地区影响相对突出。企业盈利下滑,一方面自身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也制约其通过银行获取贷款的能力。

第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1、商业银行要通过市场化机制做到扶优限劣、有保有压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积极提升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一是保持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二是针对中小企业开发专门化的金融服务,根据中小企业贷款时间急、金额小、用信频、期限短等特点,主动建立起有别于大型企业贷款的中小企业信贷流程和管理制度。

2、银行监管部门应适时适当地提高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鼓励银行建立健康而前瞻的风险文化。

3、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其自身需要加快转变粗放发展模式,适应结构优化要求。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环保要求提高、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多因素影响下,经济结构调整压力更多集中到劳动密集型的下游中小企业。这些问题单靠增加贷款不能完全解决,还需要其他支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政策配合。

4、运用综合手段构建长效机制完善金融体系。一是要培育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二是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步伐,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并创新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手段和信贷产品,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覆盖率。三是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四是加快推进担保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担保机构发展,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地方担保体系。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五是加大对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也要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完善财务制度,增强信用观念,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满足融资需求的良好条件。

第8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学号:1104070229 姓名:王典

1.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是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它是构筑在雇员人数、企业资产总值、企业经营收入和其它数量标准上动态的相对的概念。中小企业界定方面是一个相对的、比较模糊的概念,很难从理论上给它下一个很确切的定义,现阶段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特征能够达成基本共识是:“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在其所在行业领域中不占垄断地位”。 1.1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来源

目前我国总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融资呈内部融资比重大,外源融资低的现状。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源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及国家资产更新自己,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同时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成为银行给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贷款方式,因此资信质量高的企业就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一些有发展潜力但不能提供足够信贷保证或者刚开始发展规模小无有效抵押物质的中小企业,由于银行缺乏敏锐的识别能力,往往受到冷落。所以现在我国中小企业通过信贷获得资金的可能性就存在了两极分化。

现在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明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的差异,非正规金融在不同的地区发育程度差异极大也使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受到了更大的阻碍。 1.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量难以满足

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有六成以上从未获得过1-3年的中长期贷款,而56%的中小企业将贷款作为获得外部融资的组要途径。而这种畸形的融资局面使得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仅获得全国总贷款数量的20%。

1.3中小企业对所融资金特征

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特点:短、频、快、小。就是能从银行取得贷款,贷款审批程序烦琐,资金到位,已经错失商机,失去短期借款的目的;再者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大、资金需求量小、频率快的特性也增加了银行贷款的管理成本和风险,影响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2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来看企业融资问题

2.1.1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

首先,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产的抵押率一般为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一30%,专用设备为10%。其次,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好的企业既不愿意给别人作担保,也不愿意请人为自己作担保.效益一般的企业,银行又不允许作担保人。而且企业之间相互担保,往往是一家企业出了问题会连累一批企业,并容易一起恶性循环,这通常又被认为是社会稳定所难以承受的。因此,2011年以来各家银行担保贷款比重在下降,抵押贷款比重呈上升趋势。最后,抵押担保费用高及资产评估服务不规范。由于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以及公证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如果再加上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大大增加了贷款成本,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另外,资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随意性很大。评估登记的有效期短,与贷款期限不匹配,企业为此在贷款期限内要重复进行资产评估登记,重复交费。

2.1.2规模小、资本技术密度低、技术装备水平落后

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巨多,但大多仍处于小规模运转状态。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十分落后,包括设备的新旧程度、技术状况、自动化程度等与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相差甚远。

2.1.3人才缺乏、管理落后

社会观念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主自身素质的因素,不重视人才,许多甚至根本没有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同时,因为缺乏技术和人才,中小企业业务经营能力差,且一般都缺乏中长远规划目标,又难以引进和采用先进生产技术,造成在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处于市场上的弱势状态。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负责人及其一般管理者还停留在家庭式管理状态,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较为大量而严重地表现为管理中存在决策简单化、主观专断现象,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

2.1.4产品质量可信度低、信用观念淡薄、缺乏信誉

中小企业由于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管理上的落后,其产品的质量很难保证,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来自中小企业的不在少数。致使人们对中小企业产品很难认同,导致其产品很难畅销,甚至可能大量库存,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使其有限的流动资金也被占用,无法扩大再生产,使其经营勉强维持。但不可否认,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其产品质量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与此同时,信用观念淡薄,缺乏信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要因。信用是一种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中,信用己成为市场交易的基本准则。而在我国,信用不足己成为中小企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尤其是个别中小企业的某些欺诈行为和由此引发的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欠税等信用问题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使得众多投资者望中小企业而却步,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资信较好的大企业及国债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其资金的安全性,只能设置更高的要求以及更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更加难以满足。 2.2从金融业的特殊性来看企业融资困难原因

2.2.1金融业实行的谨慎原则 金融企业的谨慎不利于风险性较高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金融业是特殊产业,经营的是资金这样一种特殊的产品。由于资金或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涉及面的广泛性以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全局性,各国都对金融业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经营规则,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及流动性,以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给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带来的不利后果。事实上,这也是广大从事金融服务业的人员和机构自身的要求。谨慎原则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但在客观上也给风险性较高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往往会使一些非常有前途的中小企业丧失极好的发展机会。

2.2.2金融企业程序复杂

金融企业融资手续繁琐、耗时耗精力,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积极性。如前所述,中小企业融资量少、频率高,需要简单快捷的服务。然而,金融部门为安全起见,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融资手续,这就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简单快捷的要求。繁琐耗时耗力的融资手续,使无数有意融资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2.2.3金融企业服务对象范围狭小

金融企业“嫌贫爱富”,喜欢“批发”,不喜欢“零售”,使中小企业融资处于不利地位。大企业信誉好、融资量大,深得金融机构的喜欢,往往是信用资金追着贷,而且常常用不完;相反,中小企业缺乏良好的信誉,融资额度有限,常常捉襟见肘。

2.2.4金融改革不到位、商业银行商业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金融业的主角中、工、农、建四行还背有相当沉重的历史包袱,其他众多中小商业银行无不以争抢和保持大客户为开拓重点,金融改革不到位,人为因素还突出。国有大中型企业欠款难还,毫无疑问,对于本来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贷款份额造成挤出效应,使中小企业贷款更加困难。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目前我国银行业的服务意识、忧患意识、生存意识均比较薄弱,拓展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缺乏内在积极性。

2.2.5缺乏保护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由于法律、法规对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现在银行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大多数是宏观指导性的意见,缺乏相关法规的配套、衔接,使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都缺乏参与市场公平竟争的法律保证。加之由于人为因素的原因,一些地方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法院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低,银行在维护金融债权的过程中“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也多次发生,加剧了银行“恐贷”心理,从而也造成“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局面。 2.3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2.3.1国家对中小企业支持不够

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步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使其融资问题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却尚未形成足够的重视,缺乏配套的专门为其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现行金融体系还对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的活动作了过分严格的控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2.3.2直接投资渠道对中小企业障碍重重

首先,尚未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多层次、不同风险度的股票交易市场。为了控制金融风险,我国政府近年来已将证券交易严格控制在证券交易所范围之内,其余的场外交易基本上属于非法交易,形成了资本市场几乎只有交易所一个层次的独有景观。这一结构单一的资本市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已突出表现在:一是难以发挥资本市场机制;二是难以提高资本市场的集中度;三是不利于降低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导致大量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无法利用资本市场渠道筹集资金。其次,发行上市门槛高、层次不够。在股票市场上,对中小企业发行股票的最大障碍是规模限制。多层次上市标准是海外成熟市场的共同经验。虽然深交所设立了中小企业板块和创业板,只向多层次市场迈出了很小的一步。再次,中小企业难以利用债券融资方式。至于发行债券,尽管我国民间投资的潜力巨大,但社会投资需求与民间投资供给的长期错位造成了民间投资领域的极度狭窄,目前发行的重点建设债券、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利率固定,期限较长,主要用于大规模进行的工业技术改造、城市化进程以及基础设施等资本密集型项日的投资,带有政府主导垄断的推动型色彩。

2.3.3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是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是与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配备,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却未能相应的建立起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不仅如此,一些原先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城市信用合作社也纷纷并成合作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其服务对象也发生了改变,致使中小企业信贷渠道愈发变窄。一些中小企业只好转向民间渠道融资,民间融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样不仅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而且还时常发生经济纠纷。民间融资问题的解决己不能简单地靠行政手段,必须积极地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才能使该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2.3.4风险投资机制建设滞后

由于我国风险投资业起步较晚,风险投资机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单一。我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投入,个人、企业、机构等投资潜力未被充分利用。风险投资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使得资金规模有限,同时也使市场风险得不到有效分散。其次,风险投资注入时间滞后。美国风险投资约有80%的资金主要集中于风险企业的成长阶段和创建阶段,其余20%投在种子期及成熟阶段。而我国90%的资金投向成熟企业,真正应起作用的创业阶段的投入却极为有限,风险投资注入时间滞后使得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及产业化水平均较低。第二,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存在缺陷。顺畅的出口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关键。风险投资的最终目标不是经营企业,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经营管理后相机退出投资,从而获得较高的回报,这是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的积极性之所在。从我国现行的市场机制来看,风险资金的退出渠道尚未完善,有的退出渠道尚未形成,有的虽己形成们但运作却不规范,不规范的市场操作使得投资者望而却步。最后,与风险投资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我国在风险投资力一而没有相关独立的法规,风险投资只能按公司法来管理,公司法而未能对风险投资的特殊性作出相应的规定,从而使不能给风险投资者以必要的法律保证。

3.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等方面。全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问题,必须结合我国国情,从外部环境的完善和企业内部机制的加强两方面来努力。 3.1外部环境

1、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改革、重组现有地方性法人银行机构,积极推动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推动组建地方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通过发行贴现、带息和利息一次付清的金融债券,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稳定的资金支持。完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和推广金融产品一是单独安排中小企业信贷规划,其增速应不低于各行贷款平均增速。认真贯彻执行好人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做大小额贷款,切实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各商业银行应尽快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发放较好且能有效控制风险的信贷人员给予一定激励。完善中小企业授权授信制度,适当下放审批权限,尽量简化审批程序。

2、切实完善担保体系,积极壮大担保实力建议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加快再担保体系建设,分散担保风险。建立健全资本金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注册资金的要求,充分发挥现有担保公司担保作用。理顺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关系,真正建立银行与担保机构的互信和合作机制。针对中小企业贷款中普遍存在的成本与风险“双高”问题,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如:浙江、江苏、广西和河北等四省和部分地市相继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中小企业贷款增幅较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由财政给予相应的风险补偿。

3、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拓宽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一定时期社会融资体系的反应,企业在接受融资体系时,会根据自身的条件作出其合理的选择。发达国家注重建立多样化、差异性的金融市场体系,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金融需求。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部积累、商业银行贷款、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租赁融资和政府协助融资。如:英国中小企业有41%的企业利用各种形式的租赁融资 ,而且还发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利用租赁业的比例在提高。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实践证明,融资渠道的多元、多层与市场细分,有利于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1)一是推进中小企业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截止2006年12月29日,共有102家中小企业上市,流通股本54.68亿,流通市值723.63亿,整体业绩良好。为此要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稳步扩大中小企业板规模,加快创业板建设步伐,完善证券公司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功能,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中小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

(2)完善创业投资机制。为满足创业前期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应通过税收政策、创投引导基金等措施,采取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投入等多种方式,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

(3)推进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目前,全国已建立百余家产权交易市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地已初具规模,但市场体系建设、规范交易行为、完善配套服务、加强扶持监管等方面还应进一步规范,为各类中小企业的产权、物权、股权、债权等提供交易平台。

(4)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集合发债。2007年,深圳、北京两地一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获准集合发债,这一做法开拓了中小企业新的直接融资渠道,但还应进一步细化相关模式、标准和程序,完善这一新型融资方式。此外,还要继续发挥典当、融资租赁和保理业务等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方式的优势,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成长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3.2企业内部建设加强

1、提高企业信用度。提高企业信用,是缓解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重要途径。营造社会信用环境、提升企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要切实解决信用信息的依法披露、资源整合、企业的现实需求。将营造信用环境、推进企业信用制度与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相结合,使企业的信用等级真正成为其获取融资的重要依据,提高企业对信用的现实需求。

2、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素质。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素质积极引导企业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经营体制,优化管理方式,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的治理结构;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夯实管理基础,推进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建立规范透明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定期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提高其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加强对企业服务和监管,引导其遵纪守法、讲求诚信、履行社会责任。

3、发展融资租赁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现代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一种新渠道,西方发达国家几乎25%的固定资产都来自租赁。中小企业因其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经营成本高的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难以对其大量贷款。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通过短时间、低成本、特定程序把资金和设备紧密结合起来的资金融通方式,使得出资方更侧重于对中小企业项目现金流的考察,对承租人过去的负债情况要求不高,降低了企业的信用度要求,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都能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设备投产更新和技术改进。通过融资租赁,既可缓解承租企业投资生产的资金紧张压力,同时也能保证出资方收回投资并赚取利润。

第9篇: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作者:付卓婧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3期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但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和客观条件,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从分析原因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上一篇:中班安全游戏下一篇:质量评价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