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参考文献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参考文献(精选8篇)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参考文献 篇1

[2] 刘斌.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4)

[3] 张晓春.探析民间融资的发展[J].经济师, 2010,(06)

[4] 焦聪.经济危机下的中小企业应何去何从[J].中国集体经济, 2009,(13)

[5]马静婷.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0,(08)

[6] 钟纯.浅议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融资——基于首次试点的6家中小企业案例分析

[7] 陈丽金.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9,(06)

[8] 尹珊珊, 谭正航.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复苏与民间金融阳光化[J].时代金融, 2009,(11)

[9] 宁丹.略论国内中小企业融资与发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4)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进入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是如此, 中小企业融资与经营方面的问题也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 由于中小企业的巨大作用, 更加促使了国内外的学者对中小企业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研究, 并且这些研究对指导中小企业的发展卓有成效。下面将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的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 国外研究现状

经济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及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研究和管理政策都早于我国, 这些研究以及各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历程显示中小企业都遇到了融资难的困境。20世纪50年代, 著名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 (MM) 首次提出了现代资金结构理论即MM理论;70年代, 权衡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MM理论的发展, 考虑了税负效应与债务融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进入80年代,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 学者们把信息经济学中“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到融资领域, 大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该问题的理解, 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研究空前拓宽。在此期间, 也出现其他一系列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Jaffee和Modilian (1969) 认为:银行的信贷供给曲线类似工业产品一样按标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来决定。Dewatripant和Maskin (1995) 认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中产生“预算软约束”问题, 导致了银行更趋于“大客户”的业务。Hodgman (1961) 和Martinell (1997) 认为中小企业多属“双短”企业即信贷历史较短与经营时间短的企业, 企业信贷的历史信用不足, 从而得出中小企业必然面临银行的信贷困难的问题。Be rge r and Ude ll (1998) 提出, 伴随着企业成长周期不同而发生的信息约束条件、企业规模大小和资金需求量的变化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外在基本因素。Jaffee and Russell (1976) 认为, 银行之间的竞争使得利率具有可塑性, 这些利率水平不仅使银行能规避风险而且能赚取利润, 只有这样才有益于各类企业的贷款融资。

上世纪70年代初, 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等经济学家, 在世界银行的资助下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 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在“不对称信息论”的基础上, 斯蒂格利茨和温斯在1981年发表《不完备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论文, 阐述了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并解释了“信贷配给”现象, 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这些学者认为, 即使有政府的干预, 信贷配给仍会作为一种供需中长期均衡现象而存在, 从而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Mayers (1984) 提出“融资顺序理论” (pe cking financial orde r the ory) , 其认为企业的融资决策是在综合各种因素如控制权的分散与财务成本根据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依次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 即首先选择无交易成本的内源融资如经营利润的积累;其次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对于信息约束条件最严, 并可能导致企业控制权分散与价值被低估的股权融资则被企业排在末位。上述从企业资本结构角度阐述了企业相关的融资理论。

2 国内研究现状

经过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后, 到1997年, 我国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同时由于亚洲经济危机, 使得我国社会就业形势日渐严峻, 通过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战略举措就被提出议程。在这一特殊背景下,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希望在缓解资金约束的基础上,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国内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的文献颇多。经济学家张维迎 (1994) 通过对台湾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考察中发现:企业规模越小, 越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 在企业规模与其从金融机构融资以及融资大小上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他还认为, 一个企业的融资结构至少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 (1) 该企业所在的市场化程度 (如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 ; (2) 该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特征 (如市场需求的稳定性, 有形资产的比例) ; (3) 该企业自身发展的特征 (如企业规模大小, 经营者的能力) 。樊纲 (1999) 从发展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两方面, 阐述了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建议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 从而破解中小企业广泛存在的融资困难的问题。林毅夫 (2000) 提出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徐洪水 (2001) 认为, 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关系, 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一种不对称信息下动态博弈的过程, 通过分析发现:在有良好的信贷支持系统 (担保抵押体系) 或高效的司法制度下 (从制度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两个角度) , 能有效降低银企交易成本, 获得银企双赢, 反之相反, 会加剧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王宣喻和储小平 (2002)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信息传递机制对私营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他们认为:从完全竞争的市场角度, 如果不考虑资本市场资金拆借的利息成本和执行成本, 那么影响中小企业企业融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各层级的信息披露机制, 越是高层级的资本市场, 要求中小企业披露有关经营方面的信息就越多。而在现阶段, 中小企业经营信息的披露会给私营企业带来潜在经营风险, 因此中小企业更多地依赖低层级资本市场 (该方式资本成本较高) 提供资金支持。陈晓红等 (2005) 认为设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联盟通过委托专业化担保机构运作, 或由中小银行直接介入互助担保机构的运行能够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信誉问题;我国应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组建互助性担保组织, 并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宜政策激励这些组织健康发展;陈晓红还认为在经济转轨时期, 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与需求会随着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周期变化, 中小企业权益与债务融资的渠道也因此会多种多样, 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应有不同的来源。

王久莲 (2003) 在《河南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中提出:要健全与完善河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促进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融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选择适合河南的担保基金使用模式, 而不能照搬, 委托专业机构经营管理担保基金, 在非盈利或微利的情况下拓宽担保基金补偿渠道, 逐步建立合理的金融机构的再担保机制等。胡著伟 (2004) 在《河南省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问题分析》中指出:中小企业不合理的资本结构, 导致了河南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应加强诚信教育,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同时, 商业银行应尽快转变“嫌贫爱富”营销观念,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张凤珍等在《河南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200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 中提出:中原要崛起, 中小企业的发展就必须要重视, 而且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河南工业大学与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局课题组 (2006) 在《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中认为解决融资问题应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通过社会的多方面的努力, 在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者之间形成信息顺畅的合理的市场经济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宣喻, 储小平.信息披露机制时私营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 2002, (10) :31-39.

[2]陈晓红, 谢晓光.提高我国信用担保经济杠杆效用的研究[J].软科学, 2005, 19 (4) :1-4.

[3]陈晓红, 刘剑.不同成长阶段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06, (1) :1-5.

[4]王久莲.河南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4) :48-50.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体制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过于依赖于银行贷款

由于近年来信贷余额快速增长,直接融资发展相对缓慢,而银行贷款由于服务品种多样,手续简单方便,成为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中小企业的借款,目前主要依赖于国有商业银行,因为现有的民间小银行提供的贷款,无论从数额上,还是从期限上都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我国四大国有和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在存款、贷款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在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有80%以上。四大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减少了中小金融机构能够获得的金融资源,限制了它们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而大银行追求贷款规模效益和风险平衡又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据统计,目前阶段我国占企业总量0.5%的大型企业拥有50%以上的贷款份额,而占88.1%的小型企业的贷款份额不足20%。

(二)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目前看来,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力度在逐渐增大,但仍远远落后于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需求量。而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却也没有能够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无论从数量到规模,都不能实际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从数量上美国有大约8200家社区性中小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而我国大大小小的银行总共还不到150家,金融机构太少很难满足需求。从规模上讲,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信用社等都可以纳入中小银行范畴。但农村信用社,由于受其规模实力、业务范围等因素制约,这些信用社本身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加没有实力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而作为主旨为非国有经济服务的民生银行,由于受到规模和资金的限制,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远没有预期中那么充分这样,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便愈发变窄。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有民间融资、融资租赁、银行贷款和股票股权上市等方式但在实践中在直接融资方面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机构的缺位和多元化债务融资工具的缺乏,使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还是为国有企业发展服务,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身难以达到上市要求,因此通过股票股权上市等直接融资可能性极小。而民间融资市场发育程度低仅仅依靠血缘和地域关系而非社会信用关系进行操作,难以发展真正市场化的融资活动,而且在一定程上扰乱了金融秩序。因此,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通过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来满足资金需要的,有资料表明:我国82%的中小工业企业的资本主要是来源于各类银行行贷款,来源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为34%,从权益性投资的构成来看,近76%的企业仍以自身的资金积累为主风险投资和股东投资分别为19.8%和17.7%,使用外商投资的企业比例为5.9%。从而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进行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融资。

(二)金融机构体制不健全

我国虽已构建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但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仍然有限,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导致机制创新的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建设严重不足。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体制基本上是与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而在金融体系的银行贷款中,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有80%以上。四大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减少了中小金融机构能够获得的金融资源,限制了它们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大银行追求贷款规模效益和风险平衡又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品种相对较少,如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网络结算、企业银行等多限于大中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开放得很少,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企业等外向型企业,强烈感到商业银行的服务已不能满足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三)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中小企业法规建设还很不完善,不能完全做到有法可依。对于信任和信用缺乏的我国来说,法律规范的不健全有时是致命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领导人没有一个完善的信用监督机制,中小企业在偿还债务与损失自己的信誉之间往往选择违约,因为在中小企业中存在少量假破产真逃债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局部利益,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法律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低,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恐贷”心理。目前虽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只是按行业和所有制性质分别制定政策法规,缺乏一部统一规范的中小企业立法,造成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法律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积极开拓多种融资渠道

从各国中小企业发展历史来看应鼓励中小企业从多种渠道融资。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机构就是银行,首先支持银行业机构开展中小企业票据融资业务,着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其次进一步优化业务审批程序,推进抵押贷款的发放,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以及金融中介机构等地方性金融机构,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特别是要注重发挥辖内现有担保公司的作用,扩大担保实力,发挥担保倍数放大,用好用活政策,探索财政性存款、社保基金等协议存款模式。

(二)健全中小金融机构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参考文献 篇4

助企纾困”融资专项行动方案参考范文

为贯彻落实XX《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XX发〔XXXX〕X号)、《2022年中小企业“银企同心助企纾困”融资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x工信发〔2022〕x号)等工作要求,推动融资服务提质升级,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提供金融支持,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有关加大金融支持的重要决策部署,聚焦长期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痛点难点问题,加强与银行机构的战略合作,打破阻碍中小企业融资“玻璃门”,提高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为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供金融支持,助力中小企业尽快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二、行动目标

2022年,全市银行机构服务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提升,金融产品服务方式不断创新,融资服务质效日益显著。合作银行安排专项信贷资金超30亿元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及中小微制造业企业,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主业、创新发展,在更深层面、更广范围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动金融供给精准有效直达中小企业。

三、行动内容

(一)重点支持对象:xx市小微企业及中小微制造业企业,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智改数转”重点项目、绿色制造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关键中小企业、“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

(二)合作银行:工商银行xx支行、农业银行xx支行、中国银行xx支行、建设银行xx支行、交通银行xx支行、邮储银行xx支行、江苏银行xx支行、农业发展银行xx支行、南京银行xx支行、光大银行xx支行、兴业银行xx支行、广发银行xx支行、民生银行xx支行、浦发银行xx支行、莱商银行xx支行、张家港银行xx支行、陇海村镇银行xx支行、xx农商银行。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普惠金融增量扩面

1.加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再贷款再贴现管理。引导符合要求的合作银行抢抓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政策机遇期,充分利用人民银行按贷款季度余额环比增量的1%提供资金支持的政策(2022年起至2023年x月底),强化合作银行保市场主体的工作导向。对普惠金融领域表现较好的合作银行优先予以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撬动信贷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倾斜。

2.强化中小企业金融成长精准服务。引导合作银行从“无贷户”获得信贷、“存量户”额度提升和“普惠型小微”突破百亿等三个方面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提量升级,加强中小微企业授信政策辅导,提升政银合作类贷款额度,着力解决小微企业授信资料不规范、到期无法续贷、贷款额度较少等问题,进一步畅通普惠小微贷款融资渠道,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3.强化优质中小企业精准滴灌。引导合作银行加大向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贷款投放。重点帮助高成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高融资可得,量身定制“专精特新贷”“专精特新保”等专属金融产品,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贷培植机制,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等业务扩面增量,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贷覆盖面和获得率。

(二)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4.引导降低贷款利率。持续深化LPR改革,引导银行机构贷款合理定价,将LPR纳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提升企业贷款利率与LPR的联动性,为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下降腾挪更大空间,充分释放改革红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5.落实支付手续费降费政策。推动银行、支付机构在邳分支机构减免银行账户、转账汇款、电子银行、票据、支付账户、银行卡刷卡等支付手续费,对支付手续费降费落实情况加强督查暗访和客户满意度抽样回访。

(三)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6.打通融资数据壁垒。充分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建立税务、劳资、用电、用气、用水等信息共享协作机制,推进政企数据融合应用。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精准绘制企业生产经营“画像”,破解融资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中小微企业精准融资,降低融资风险。

7.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围绕xx市重点培育优势产业链,对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订单、物流、仓储等环节关键中小企业,建立供应链上下游关键中小企业“白名单”,指导银行机构开发供应链授信专属模型,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对名单内企业给予“见贷即保”。

8.强化科技赋能金融。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以企业研发能力和成长潜力为主要授信测算指标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成本可控的金融服务。

9.推动应收账款融资。积极推动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增量扩面,提升应收账款融资效率。发挥票据融资功能,推进应收账款票据化,提高大型国有企业商业汇票的认可度和流通度。

(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10.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加大“专精特新”等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充分发挥企业上市专家顾问团专业指导功能,依托深交所徐州路演中心、上交所长三角资本市场淮海服务基地等上市孵化平台,组织中小企业参加上市培训辅导、投融资对接等上市融资服务,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11.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为中小微企业腾挪更多信贷资源。支持契合xx市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产品扩面,包括权益出资型工具、绿色债券和直达实体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推动符合条件的机构通过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等增信手段,助力民营企业债券发行。

(五)强化金融纾困帮扶

12.畅通金融服务信息化渠道。参与“徐企通”一站式投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搭建“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创投+投融资中介”六位一体的企业融资服务体系,运用科技金融、知识产权质押、投资担保、风险补偿、政府引导等不同模式,为企业在不同阶段提供测试分析和精准服务,企业通过平台发布信贷融资需求,办理融资业务,提高融资便利性。

13.保障重点企业融资需求。充分发挥各类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的增信效用,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集中于制造业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创新贡献度高的企业加强融资帮扶,督促指导银行机构维持授信规模,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14.实行融资结对帮扶。聚焦xx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成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重点工业项目,组织100名银行机构金融顾问开展金融服务活动,每名金融顾问挂钩帮扶一家中小企业,重点围绕金融惠企政策解读、手续办理等,对中小企业提出的融资贷款等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解决,畅通融资需求反馈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有效的融资服务,推动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帮扶全覆盖。

五、实施计划

(一)启动阶段(2022年3月)。

印发《2022年中小企业“银企同心

助企纾困”融资专项行动方案》及合作银行授信合作计划(详见附件)、中小微企业金融创新产品手册,明确银行机构特色金融服务及产品,梳理重点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制定具体帮扶细则,召开部门联席会。

(二)实施阶段(2022年4月-11月)。

按照方案及实施细则要求,开展融资帮扶活动,加强调度督导和跟踪问效,协调解决活动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总结阶段(2022年12月)。

全面调度活动开展情况,深入总结活动成效,宣传优秀经验做法,对效果显著的帮扶主体予以表彰奖励。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长效机制,加强政银企、部门协同。督促各单位加强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做好配套行动方案,因地制宜创新金融服务手段;经发部门加强与人行、金融监管、科技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推进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切实缓解。

(二)摸排融资需求。

围绕重点优势产业链开展常态化融资需求摸排,重点摸排抵押贷款需求、无抵押信用贷款需求、延期还本付息需求,增加融资需求填报线上摸排渠道,提高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申报便捷度与灵活性,确保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应报尽报”、“应贷尽贷”。

(三)加大跟踪督导。

实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对接办理跟踪调度,建立周汇总、周交办、周督办制度,要求合作银行对落实贷款的金额、期限逐一反馈,不能贷款的逐一说明原因,逐一分析研判。属于合作银行政策落实不到位原因,进行交办督办、限期整改;属于行政处罚影响信用等原因,统一协调相关部门按照包容审慎执法原则进行处理;属于企业自身个性化原因,帮助指导企业逐个解决,争取金融支持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5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县中小企业不断实施产业转型,在项目建设上空前加大了新型产业项目和传统工业提升项目的投资力度,在融资工作中也出现了更大的需求。但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主管部门的认真协调下,全县各类重点项目基本都能够按照预定的进度顺利实施。但是,对于一些小型企业特别是新型产业项目,融资难的问题仍是是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进一步搞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为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搞好融资决策提供较为真实的决策依据,现将我县中小企业融资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0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金融机构五家,分别是工行、农行、商行、农发行及农村信用社,农发行因重点扶持“三农”发展事业,故对中小企业信贷工作未列入主要任务。其余四家金融机构均有专门机构服务于中小企业信贷工作,如农行的“三农事业部”、商行的“小企业部”和“零售部”、工行的“业务部”、农村信用社的“客户服务部”,并建立有相应的长效机制为中小企业信贷工作服务,配套有创新性金融产品如共有的商

品库存抵押及工行的固定资产融资、发票融资和商品融资等,并已逐步开展此类金融产品业务。经过与各金融部门密切协调,2010年我县总的信贷规模比往年有较大增长幅度,四个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共计198600万元,其中农行50600万元、信用社14000万元、商行75000万元、工行59000万元(附表);当年已融资97300万元,其中农行50600万元(黄土坡公司16000万元、马军峪公司34600万元),信用社27200万元(沁新集团11000万元、通州集团11000万元、黄土坡公司3800万元、明源焦化800万元、灵空山绿色食品公司600万元),商行9500万元(黄土坡公司3000万元、马军峪公司5500万元、康伟公司1000万元),工行10000万元(沁新集团),还有50000万元固定资产融资正在办理中。

2011年,我县中小企业的资金总需求不是很突出,原因是主要煤炭、焦炭生产企业因政策变化所致正在并购或整合期间,相关手续还在申报中,技改、扩建项目正在立项或审批需要一段时间,资金需求较大,(共需资金13亿元,如通州集团甲醇项目需3亿元,黄土坡煤矿技改需4亿元,马军峪煤矿扩建也需3亿元,明源焦化需3亿元)。目前全县中小企业需贷款个数为23户,共需贷款8000余万元,其中山西艾拉维特饮品有限公司生产建设项目需2000万元,新章

宏星建材有限公司扩建项目需1000万元,裕源牧工商有限公司原料及流动资金需1000万元,绿丰源养殖公司投产项目需200万元,灵空山绿色食品公司6000吨非油炸荞麦方便面建设项目需1000万元。据了解,我县各大金融部门贷款准备金率可满足全县重点项目基本需求。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

对于一部分融资难的小型企业项目,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金融部门责任体系不断规范,而企业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产权不明,经营权不独立等问题,都影响着企业通过正规渠道融资。就金融机构而言主要是在风险方面,目前国家对银行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增加了信贷责任追究终身制,由于政策限制,信贷条件越来越苛刻,实际上是提高了准入门槛,对企业的要求愈来愈严,涉及到企业的产权、抵押、担保、财务制度等多项条件约束,金融机构和承办人员必须规避信贷风险以及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企业来讲主要是自身原因,如企业规模不够、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产权不明晰(如股份制、租赁承包等)、无抵押条件(如无土地所有权、产品或库存)、担保方难找以及过去的不良信用记录等等,需要不断的完善或改进。政府设定的担保公司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担保作用,但自身体制为股份制,在担保某个企业贷款时需通过股

东会决议往往又会流产,形成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又一瓶颈,加之我县担保公司自有资金规模仅1005万元,对全县中小企业信贷规模也有很大的制约因素。

三、融资工作的有关工作措施

一是政府支持。我县近几年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始终高度重视积极予以扶持,如政府先后拿出755万元与五大公司出资250万元共同设立了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同时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扶持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拟定出台中小企业信贷政府贴息政策;金融系统更是一马当先,对全县煤焦企业和重点龙头企业予以资金扶持,我县各大煤矿在工行、商行、农行、信用社均有较大规模信贷且都在亿元以上,同时金融机构还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如农行下发的农银晋发[2010]103号文《关于全省农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农银晋办发[2010]274号文《关于上报2010拟支持小企业客户名单通知》,工行也设立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项目,我县工行每季度下达3000万元中小企业贷款,用于产品库存抵押融资。四个金融机构均主动与企业联系沟通,介绍新的信贷政策及创新性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如农行推出“惠农卡”业务专门支持小型农业生产,惠及176户放贷700余万元)。二是部门协调。去年以来,我局把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的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主要领导亲抓、分管领导负责、职能科室协调,已多次与金融部门联系深入企业调查了解资金需求状况,同时向县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取得政府支持和帮助,拟定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条件与倾斜政策,建议出台实质性的制度或相关细则,同时积极发挥协调职能,把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与相关企业组织了一次政、银、企合作座谈会,邀请县工行、农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县财政局、担保公司等单位主管信贷业务的领导与十余个中小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既让各有关企业全面了解了2010年以来的各类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又让广大中小企业真正了解了金融部门强化信贷责任终身负责制的客观性和必要性,认识到了企业本身在越来越规范的市场规则面前加强自身规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银企双方还就如何创新思路开辟新的合作领域探索了一些新思路,新办法,为今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建立了崭新的基础。通过这次会议,使我们及时解决了三方面的影响企业融资的问题。一是很及时地解决了银企双方原先在认识上的误区,使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和企业都及时认识到加强银企互动的重要性,提高担保效益的新路子,从中看到了大量的的合作商机。二是使企业充分认识到自身产权不明晰、财务制度不规范等影响信用评级和验收的问题,切实增强了企业苦练内

功的意识。三是使我们主管部门对今后中小企业服务工作有了全新的工作思路,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能够及时调整战略部署,进一步突出金融服务这个重年内还将定期召开此类会议,使银企之间互通有无,真正实现双赢。

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 篇6

摘要

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的现象。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企业并购的方方面面,本文尝试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帮助广大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不断地去发掘和完善。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并购的动因。

二、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三、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的选择。本文以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动机和原因展开,企业并购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各个文献视角不同,但都包括了企业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第二部分分析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各文献从不同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的风险并试图提出一些防范风险的建议。第三部分围绕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展开。

关键词:并购动机;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会计方法

引言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目前我国经济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生活中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行业调整、企业洗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中国企业并购活动日趋活跃。事实上自1998年以来,全球企业并购就开始出现新动向,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的反映,也是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力加剧、技术进步加决的结果。企业并购对经济运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人们想了解,企业并购的动因是什么?各个时期的动因相同吗?企业并购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人们该如何防范?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又是如何选择的?

一 企业并购的动机因

企业并购动因不尽相同。1997年,吴永林在《企业并购动因和目的析论》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动机和原因。宏观来看:

(一)企业并购是我国产业重组的需要

(二)企业并购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需要

(三)企业并购是我国市场组织的需要

(四)企业并购是我国科技进步的需要。微观上看,企业并购也有其内在的动机因素导致企业的并购冲动:

(一)壮大企业

(二)获得技术

(三)强化竞争

(四)优势互补。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根据“抓大放小”的方针全面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0

促使理论工作者开始探讨企业并购这一产权交易高级形式的作用和做法而企业也正在进行着通过购来发展壮大的崭新尝试。我国企业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以及代理问题的存在,除了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外,管理者和政府亦是推动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并购的主要原因。2009年,吴静在《我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一文中提到除了企业发展需求动因外,政府绩效动因在企业并购动机中也占有很大比重,“壳”资源(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对企业是一种可以用来低成本再融资的工具,对地方政府是政绩工程的重要评价指标)分配,以及政府为提高政绩推行体制改革。

无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还是从企业自身与社会环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并购的动因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们之间有横纵交叉的错综关系。

二、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并购行为更加频繁,并购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并购的环境日趋复杂,并购的风险也日益加剧。2002年张建华在《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把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分为以下十种:政策风险,财务风险,整合风险,体质风险,法律风险,委托—代理关系失控风险,产业风险,反并购风险,投机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2006年,胥朝阳在《企业并购风险的因素识别与模糊度量》中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并购风险的度量,把企业并购的风险划分为以下十种:并购战略,法律环境,政府角色,产权市场,体质因素,信息对称性,资产评估,并购价格,融资与支付方式,企业文化。2006年,王太顺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则提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并购估价不准确,并购支付方式不恰当,并购融资不合理,并购整合效率低等原因所引起的。

上述对企业并购的观点虽有所差异,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强调了企业自身融资方式、支付方式、及并购目的,信息的对称性,政府的政策等因素。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把企业并购的风险因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营运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风险特征,有效管理并购风险非常重要。2006年,王太顺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中提出应该谨慎选择并购目标企业、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选择合适的并购支付方式、做好融资安排,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企业并购有很多风险因素,2006年,杨明君在《企业并购的信息风险及其防范》中对信息风险的防范做了探讨,提出了签订保密协议,信息披露及保证,信息审查评鉴重点,涉及债务风险防范技巧得建议。此外,针对财务风险,规范的体制保证,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精心策划、慎重选择并购目标和并购方式,与银行等融资机构的合作,卓越的并购整合工作等也能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 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

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目前比较通用两种方法是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以下文献对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做了探讨。2004年,杨有红在《并会计处理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中提出:购买法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科学方法。并购会计方法选择的焦点在于是否允许采用权益结合法。他认为:

(一)权益结合法可以成为合法运用的会计方法(二)对权益结合法的运用条件做出明确、具体、无懈可击的规定。2006年,肖云龙在《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中对两种方法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的差异。他认为,会计方法的选择应重实质而非形式,就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看,企业并购特别是换股合并会越来越多,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有其广泛的业务基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会计也应及早真正地与国际接轨。同时,随着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和资产评估业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的准确性也会逐步提高,权益结合法的弊端在我国会越来越显露出来,而购买会计法则是较为长久、科学的方法。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应注重实质而非形式, 我国目前允许收购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局面是有其经济动因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能保证公正合理的时候, 权益结合法的废除之日也将随之而来。

结论

通过对企业并购的动机、风险因素及防范、会计方法的选择的分析,可以知道:企业并购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以归纳为企业自身和社会环境两种因素。企业并购也面临着众多风险,为了有效防范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应该重实质而非形式,目前在我国收购法和权益结合法是并存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永林.企业并购动因和目的析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4)

[2]吴静.我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j]经济论坛,2009,(2)

[3]张建辉.中西方企业并购动因比较[j]特区经济,2006,(5)

[4]胥朝阳.企业并购风险的因素识别与模糊度量[j]商业时代,2004,(15)

[5]张建华.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j]华南金融研究,2002,17(3)

[6]王太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j]财会经纬,2006,(9)

[7]杨明君.企业并购的信息风险及其防范[j]会计之友,2006,(2)

[8]肖云龙.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j]企业经济,2006,(3)

[9]杨有红.并购会计处理: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j]新理财,2004,(3)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参考文献 篇7

一、知识产权融资

知识产权融资, 顾名思义, 就是以个人或公司拥有的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等可进行商业性的投资、融资。苑泽明 (2010) , 张铁力 (2010) , 周升平 (2010) , 李希义 (2008) 等人研究了知识产权融资中出现的问题, 现状, 并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

苑泽明 (2010) 的一项研究显示, 高新技术企业有规模小、成熟企业不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知识产权融资匮乏等特征;被调查企业普遍认为“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不够健全”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不够完善”是利用知识产权融资的主要障碍。无独有偶, 周升平 (2010) 不止从制度上客观上找原因 (知识产权计量和估值难, 知识产权登记制度不完善, 知识产权变现能力差) , 还分析了企业自身的问题 (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 。而张铁力 (2010) 则在风险方面指出了知识产权融资存在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道德风险, 估值风险, 资产形态, 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在此方面做出过贡献的还有华荷锋, 李希义, 姚王信, 高婷和刘瑞娟等人。

二、创业板

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 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 是指主板之外的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 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自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正式启动, 至2010年的6月21日, 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达到86家, 作为一个新兴的融资市场, 创业板市场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了条件。商洋洋 (2010) , 鲍静海, 张会玲 (2010) 等人分析了创业板市场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案, 顿雁峰 (2010) , Pak To Chan, FariborzMoshirian, David Ng和Eliza Wu (2007) 等人分析了创业板市场抑价的影响因素, R.W.o.hrl, S.Hüsi和M.Dowling (2009) 和Martin T.Bohl和Stefan Reitz (2006) 等人研究了德国新市场的特点, 这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有着借鉴性的意义。

放眼国际研究领域, R.W.o.hrl, S.Hüsi, M.Dowling (2009) 和 (2006) 则对德国新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R.W.o.hrl, S.Hüsi和M.Dowling研究了1997年到2002年在德国新市场上市的68家科技企业, 发现科研工作 (R&D) 对企业的发展有益却对获益不利。数据表明企业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处的时期会对其科研工作对发展或获利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在企业规划其科技策略时是非常重要的, 即企业在不同时期应当进行不同强度的科研工作以保持其发展以及获利水平。Martin T.Bohl和Stefan Reitz则研究了正向回馈交易对德国新市场收益的重要性。他们将指数收益的自相关作用和股价波动联系起来以更深入地了解坚持正向回馈交易策略的商人的收益特征, 发现正向回馈交易商在德国新市场上市存在的并且当股价波动较大时他们导致了负的收益自相关作用。

三、风险投资

国内外学者对风险投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对风险资本的吸收情况, 政策对于风险投资的影响, 地域性对风险投资的影响, 企业创始人的人力资本的作用, 以及风险投资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

四、孵化器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个"中介性体系"。它有一个简单的定义:孵化器本身是一个系统, 是专门为扶持新创的科技型企业而设计和运作的体系。

孵化器通过提供支持性服务和帮助来帮助新企业的发展。学者们将孵化器分类 (Rosa Grimaldi和Alessandro Grandi (2005) ) , 研究了孵化器对于企业有利的方面并指出了不足, Rosa Grimaldi和A-lessandro Grandi (2005) 将这四种孵化器分为两个模型。第一个模型的孵化器主要可以为刚成立的企业减少开支, 主要面向本地市场, 更倾向于旧经济, 对于启动资金的要求较小并且重视后勤资产的供给。BICs就属于这种类型。而第二个模型的孵化器主要是加速有前景的企业的进步, 投资规模大并且迅速而有力。它们通过为企业提供战略上的技术支持和商业合作来实现增效作用。IPIs和CPIs属于这种类型。而UBIs则介于两者之间。为此, Thomas O’Neal (2005) 提供了两种如何发展成功的大学孵化器的模型。第一个模型说明了如何形成一个孵化器, 第二个模型说明了要形成一个成功的孵化器需要哪些因素。在这里他们以中弗罗里达大学 (UCF) 的孵化器为例说明了这两个模型, 它是2004年国家商业孵化器协会评出的年度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冠军。

五、总结

高新科技产业作为一个充分竞争鼓励创新的行业, 就世界范围来看, 是民营企业独大的舞台。其中, 中小企业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的动力。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尤其在科技行业, 不管规模有多大竞争力都是相当有限的。反之, 一两项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甚至可以催生一个伟大企业。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而言, 综合考虑企业规模、发展阶段、资金需求等多重因素, 选取多样性且合适的融资方式是他们生存的必经之路。

摘要:中国的融资体制一直受政策制约, 民营科技企业在融资方面很难得到平等的国民待遇。现有的融资体制对于需要大量资金, 依赖创新才能发展的民营科技企业而言是致命伤。笔者对国内外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进行综述, 对融资的四种方式进行论述, 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融资,文献研究

参考文献

[1]苑泽明.中小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核心路径, Enterprise Economy, 2010.

[2]华荷锋.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融资策略研究.科技与经济, 2010.

[3]张铁力.科技型初创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问题与对策.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

[4]周升平.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思考.科技金融街, 2010.

[5]鲍静海, 张会玲.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解读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

[6]商洋洋.创业板上市后的成效, 问题及对策.中国市场, 2010.

[7]顿雁峰.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研究.商业时代, 2010.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参考文献 篇8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就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在构建以中小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为主体的中小企业金融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拓展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来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以下是对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一些探索分析。

1. 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应当正确认识自身定位,重视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关系。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争夺大客户缺乏相对优势,如果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盲目追求“抓大放小”,实非明智之举,中小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服务上具有以下特殊的优势。

中小银行由于贷款业务相对专业化而带来优势。中小银行的资产规模远远不及大银行,它之所以能在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在于它具有自己的服务特色。各种具有不同业务强项的中小银行组成一个综合性的中小银行体系,避免了大银行的高昂组织成本,又不落入“小而全”的分散经营模式,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发展强项业务,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小银行在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具有优势。中小企业的管理一般不如大企业规范,且多为私有,在与金融机构接触时往往有隐瞒信息的情况。若要依据企业经营情况发放不同利率贷款,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促使利率升高以防范低质量企业获贷的风险,结果就是利率普遍升高,使高质量企业无力获得高息贷款,而银行又由于贷款对象多为低质量企业而不愿追加贷款,中小银行多为区域性组织,对当地中小企业更为了解,可以较好地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合理地确定贷款利率,形成价格优势。

2. 期票融资

处于扩张期的中小企业,其产品已经打入市场,具有良好的销路,但自有资金不足,依靠自身积累扩张过于缓慢,因此扩张成败主要取决于能否顺利融资。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利用期票这种金融工具进行融资。

期票由商业票据衍生而来,是根据将来某时点发生的商品交易而设计的融资工具,具体办法是由中小企业(供货方)寻找未来的产品需求者(客户),并按照一定价格和数量签订交易合同,明确各自违约责任,约束双方到期交易。交易的货款己定,中小企业就可利用票据贴现或转让,在商业银行进行融资。

这种融资对于客户而言,可以按约定的较为优惠的价格购买产品,避免了价格风险,但要为供货方提供担保,使风险和收益相匹配;对于银行,中小企业能够签订合约,说明其具备信用能力,并且有购买方的担保及监管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方的风险,使贷方亦达到风险与收益匹配的效果;对于中小企业,既可以避免未来产品需求的变动风险,又可以获得银行资金,真正利用了产品未来市场的优势,所以一方面规避了产品未来需求市场剧烈变动的风险,另一方面获得了扩张所需资金,可以全力以赴地组织生产。期票融资可以使三方的风险收益相互匹配,是中小企业扩张阶段融资的合理选择。

3. 风险投资

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但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较少,难以获得债权型融资,此时可以选择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作为融资方式。

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实质是风险投资公司和开放式基金的有机组合。它首先由风险投资专家对高科技企业进行筛选评估,发行权益性投资证明,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将权益性投资证明出售给投资者,代投资者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管理,并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增资扩股。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具有两大作用:一是可以满足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二是可以利用权益性投资期权制度吸引到高级管理人才。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单股份额少,适合投资者的调配:还可以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调整基金总额,非常适合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另外,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规避了现有退出机制欠缺的问题,投资工具的流动性可使广大投资者随时退出。该金融工具有效地将权益性投资者的管理权赋予了风险投资家,使其直接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管理,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投机性、决策性和信息披露风险,是值得投资者投资的金融工具。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健全,风险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回收投资有一定难度:企业的公司制改造还没有完全到位、产权界定不清,造成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缺位。因此,政府应着力培育“种子基金”、产权交易市场和中介市场等风险投资体系;同时,政府还要营造一个使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对接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在风险投资的主体中,除了政府风险投资机构及创业中心的风险投资外,还应当鼓励民营科技型企业吸纳外资及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等,适当时候可使用社会保障基金等社会资金用于风险投资。

4. 金融租赁

很多进入转型期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发出了新型产品,评估投产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以企业现有生产条件仍不能满足生产条件,必须引进新设备。租赁作为筹措资金的新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融资。

金融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说明及其确认的条件购买设备后,将设备出租给承租人收取租金的过程。中小企业、出租方和供货商达成融资租赁协议,由出租方作为中间人,约定供货商向承租人提供其所需设备,设备货款由出租方发行的设备抵押债券融资获得。在合同正常履行时,承租方向出租方支付租金,由其扣除应得收益后向投资者支付,当中小企业违约时,可将设备按照折旧扣除违约费用和折价向供货商退还设备,如供货商无能力收回设备则由出租人承担收回责任。

对于投资者,根据设备的折旧速度进行投资回收和收益,这样可以规避因设备折旧而承担放大的信用风险,但须承担中小企业违约时退还设备的折价风险,相对于直接购买企业债券所承担的风险小,投资者是可以承担的。对于承租人,其获得了所需设备,并以租金的方式偿还,达到了融资的目的,但违约时需向设备回收者赔偿。出租方作为中间人,一方面,负责设备的监管和收取租金任务,与其担保责任匹配,另一方面,负责抵押债券的发行与偿还,可以据此获得收益。对于供货商,其销售了自己的设备,直接收回了设备款。

与贷款相比,金融租赁侧重于对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考察,对承租人的资产负债历史要求不高,使一些未在银行建立起信用的中小企业可获得发展所需要的中期设备融资。企业取得银行贷款须经层层审批,不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短、急、快等特点,而租赁手续简单,会幫助中小企业抓住转瞬即逝的商机。中小企业可以和租赁公司订立各种不同的合约,以满足承租人对现金流量的要求,租金的支付额可增加或减少,与现金流的变动或经营的季节特点相匹配。支付的时间可以提前、推迟或变换不同的间隔期,显得十分灵活。而且对中小企业而言具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延长资金融通期限、节约投资成本等优势,中小企业在自身积累不足,内部融资微弱的情况下,金融租赁成为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金融租赁作为企业融资的一种模式在我国远未成熟,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发展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但还远不能适应金融租赁业的发展,国家在信贷政策上还没有实施向租赁业倾斜的措施,租赁公司千辛万苦融入的高成本资金,难以与商业银行的低成本资金在同一业务层面上竞争。由于通过金融租赁方式来新增设备得不到实质性的好处,因此企业不愿意改变传统的设备购置方法,也就全然没有用金融租赁方式使用设备的积极性。

要想加强金融租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国家应对金融租赁设立专项贷款,作为金融租赁长期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从银行的贷款额度中专门安排中长期贷款,用于金融租赁项目,其额度相当于国家技改总规模的一定比例。鼓励和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向社会筹集资金,发行公司债券,并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筹资。

在税收方面,目前仅对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及开发区的一些租赁公司实施很小的减免税措施,其他租赁企业则基本上得不到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各国税制普遍规定,凡被本国税法认可为租赁的交易,承租人支付的租金可全部作为费用从应税利润中扣除。我国税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租金全部或部分摊入成本,以减少承租方的负担。

上一篇:南塘老街一日游作文下一篇:禁毒月宣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