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通用9篇)

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1

助推企业发展

——关于我县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调查分析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在整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特别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全面趋弱的整体态势下,企业的生存发展备受关注。近期,我们对县内两大园区36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资金紧张成为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虽然国家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企业融资难问题仍难以有效解决。

一、信贷形势总体向好,但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

1、银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强。从县金融部门提供的数据看,今年6月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96.79亿元,比年初增加13.92亿元,增长16.8%,同比增长32.79%。其中第二产业贷款余额为19.12亿元,同比增长45.1%,2、多数企业需要融资,但感觉融资难。在调查的36家企业中,有28家企业表示需要融资,占77.8%。但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调查中,只有7家企业主要利用银行贷款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占19.4%;17家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占47.2%。而在“最希望以何种方式获得融资”的提问中,有29户选择银行贷款,占80.6%。

而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生产规模扩大、应收账款增加、产成品积压等五个方面。

— —

二、门槛高、自身条件不足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 在“得不到银行信贷支持和担保机构支持的原因”调查中,36户企业中有11户认为金融、担保机构门槛高,占30.6%;10户认为抵押资产不足,占27.8% ;6户认为所在企业不是支持重点,占16.7%;4户认为自身信用不够,11.1%;其它5户,占13.8%。从我县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和企业问卷调查情况来看,企业融资难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环境因素导致信贷资金供需相对不足。受前粗放式投放影响,部分银行资产质量有所下降,导致各银行信贷投放审慎性偏重,信贷投放积极性不高。同时在以存定贷的管理机制约束下,上级行压缩信贷规模投放,部分银行甚至出现无钱可贷的情况,制约了各银行信贷投放的空间。

2、金融机构风险激励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他们认为中小企业效益差、贡献率低,还贷能力不足,财务透明度低,只愿意将贷款投向大型企业、国家工程项目以及贷款购房等方面。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所在的第二产业贷款余额为19.12亿元,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9.8%。

3、企业抵押能力不足。我县大多企业受成立时间短等诸多因素影响,资产小,符合抵押、担保条件的资产不足,最终取得的贷款远远满足不了企业资金运转的需求。

4、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信用度不高。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不高、企业信息不够完

— —

整和真实等问题,信息不够透明,信用等级偏低,银行难以全面掌握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从而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为企业融资增加一定困难。目前,在政府职能部门开展的企业信用等级认定工作中,仅有60家企业获得优秀等级。

三、我县应对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措施

针对一段时间来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稳健性特点,我县金融部门结合县情,创新举措,积极应对,努力克服融资难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1、加大银企对接力度。组织工商银行等单体银行与企业的“一对多”银企对接活动和全辖银行与企业的银企“多对多”对接活动,为银企合作创造丰富条件。

2、充分拓宽融资渠道。立足县内银行,积极争取外地银行支持,引导和帮助融资平台包装项目,争取信贷投入,分别与省国开行、省中行、江苏银行苍梧支行等县外银行机构合作,获得信贷支持总规模达2.4亿元。上半年争取再贷款规模2.3亿元,支持农合行配套后形成信贷投放4.6亿元。

3、提升金融运行质量。调整完善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目标考核办法,调动信贷投放积极性;加强金融市场培育,通过增设金融机构网点、组建农贷公司等方式丰富市场主体;引进证券机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结合县情实际开发“定身量做”的金融产品;加强金融服务提质,引导和帮助金融机构加大员工培训教育力度,增强业务操作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 —

四、加快缓解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与建议

1、创新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机制,对重点扶持的装备制造产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中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给予利率和贴息优惠。建议有条件银行成立中小型科技企业信贷专营机构,为县内中小型科技企业采取专门的客户准入标准和信贷审批程序,提高不良资产贷款容忍度,明确禁止存贷挂钩。

2、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在巩固房地产和商铺等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同时,努力开展动产质押、仓单质押、权利质押、在建工程抵押等贷款业务。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信贷创新产品的应用与推广,鼓励和支持银行、保险和信托等行业创新合作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3、进一步简化信贷审批手续和程序,缩短审批和回复时间,提高中小企业信贷效率。此外,还应尽可能降低企业信贷的各项收费标准。监察、审计部门要强力介入,积极干预不合理的收费行为,加大对违规收费部门的处罚力度,对执行规费优惠政策不力的相关部门责任人,要采取一定的“追责”措施。

4、创新担保方式,大力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索新的担保方式,合理提高抵押物折扣率,以银行信用为保障,利用保函、商业汇票等承兑方式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5、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要积极参加金融机构组织的信贷登记、授信评级活动,取得金融部门和社会各界公认的信用评价,为争取融资打好基础。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金

— —

融部门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披露与共享制度。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及资金需求资料库等形式,定期向金融机构发布中小企业信息和项目需求信息,增强中小企业吸引金融资源的竞争力,打造银企合作的快车道,推动构建新型中小企业银企合作关系。

6、营造中小企业融资的良好环境。应探索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人民银行****支行应尽快制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再贷款支持的办法并有效落实。尽快制定对商业银行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监管的具体办法。新闻媒体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成果的宣传力度,共同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环境。

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2

一、云南省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发行基本情况

(一) 发行规模逐年增加, 占直接融资比重稳步上升

从2005年5月短期融资券工具推出以来, 全省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筹资规模逐年提高, 由2005年的8亿元发展到2011年1~11月的156亿元, 5年时间规模增长了近20倍。2005-2010年, 全省企业通过短期融资券累计募集资金363.5亿元。从2008年4月中期票据债务融资工具推出以来, 全省企业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熟悉与准备, 2010年初云南锡业集团中期票据发行成功, 此后, 云天化等4家企业累计发行中票7期, 合计金额55亿元。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的开发, 增加了全省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 带动了全省直接融资的发展, 有利于优化融资结构, 降低银行体系风险。

综合全省2005年至2010年的情况看, 2005年至2006年虽然全省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尚处于初始尝试阶段, 总体规模很小, 2007年以后, 在短期融资券的快速增长带动下, 全省企业间接融资占直接融资的比重逐年提高, 尤其是2010年, 全省企业中期票据融资渠道得以有效拓展, 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占直接融资的比重为62.17%、占企业全部融资的比重为11.48%, 较2007年分别上升38.7与8.68个百分点 (表1) 。

(二) 发行企业行业面拓宽

2005-2009年, 云南省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全部集中于有色、化工和电力三大行业, 发行规模合计207.5亿元, 其中有色企业发行121.5亿元, 占比58.56%, 化工企业发行45亿元, 占比21.68%, 电力企业发行41亿元, 占比19.76%。2010年, 市政公用服务企业昆明自来水公司、医药企业云南白药、机械制造企业云内动力及电子信息企业云南南天电子信息先后发行短期融资券, 融资企业行业面得以有效拓展。作为上市公司的云南白药、云内动力和南天信息运用短期融资券融资工具取得突破, 表明全省上市公司对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的认知度有了提高, 开始更广泛的运用债券融资。

(三) 债券发行财务效益明显

短期融资券与中期票据采用市场化的发行方式, 能够充分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低利率环境, 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财务费用。经测算, 从2005年发债以来, 全省企业累计通过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募集资金418.5亿元, 合计节约财务费用达9.57亿元。以云天化为例, 2010年2月发行5年期中期票据14亿元, 票面利率5.15%, 比发行时的五年期贷款基准利率5.76%低0.61个百分点, 5年共节约财务费用0.43亿元;公司4月又发行一年期短期融资券20亿元, 票面利率2.92%, 比发行时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5.31%低2.39个百分点, 节约财务费用0.48亿元, 云天化集团今年34亿元的债务融资共节约财务成本0.91亿元。

二、云南省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需求情况

通过对30家被调查企业的汇总统计, 全省企业债务融资需求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 债务融资需求大

全省已发债企业均表示未来对债券融资有较强的需求, 有三成的被调查企业表示, 目前债券融资占企业融资的比重不到10%, 未来三年将会加大融资工具的运用程度, 以优化融资结构。并将主要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募集资金。60%的企业认为未来三年债券型融资工具将占主导地位, 没有企业认为利用债券融资的比重会降低。20%的企业表示将积极利用债券融资, 希望今后债券型融资占本公司融资的比重达到50%以上, 80%的企业期望债券融资的比重达到10%~40%的水平。

(二) 债务融资期限选择1年、5年期限, 融资成本广泛接受比基准利率低1至2个百分点

从全省短期融资券历年发行情况看, 发行36期仅2期的期限为9个月, 其余的发行期限为一年。被调查企业普遍反应, 由于企业资金需求大, 债务融资工具利率较低, 成本效益明显, 要是选择短期融资券融资, 将选择存续期限一年的资金运用方式, 而对于中期票据来说, 尽量使资金运用长期化, 选择5年期及以上的企业占比达60%。100%的企业选择可以接受的融资成本为比基准利率低1至2个百分点, 并随基准利率的变动而变动。

(三) 债券发行目的多元化

从本次调查情况看, 几乎所有的企业兼具多重化的债券发行目的, 主要集中于依靠发行债券提高企业市场形象, 提升企业知名度, 优化债务融资结构, 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利用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低利率优势降低财务费用。被调查企业认为, 银行贷款成本较高, 发行债券将归还部分银行贷款, 减少财务费用, 同时也能满足流动资金的缺口或是项目资金缺口的需求。部分集团公司反应, 下属企业的资金需求将由集团公司统一募集, 按需分配。

(四) 企业普遍希望提高发债程序的时效性

虽然短期融资券与中期票据的发行效率较企业债与公司债高, 企业从提出申请到交易商协会注册通过仅需要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 但是多家企业反应, 注册发行程序还是较为复杂, 期待其时效性得以提高。如某发债企业反映, 该企业2009年6月申请的中期票据到2009年底才获得注册通过, 耗时半年的注册程序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对于资金的急切需求, 拖后了项目工程开工的进度。较为复杂的发行程序成为制约企业发债的主要因素, 也是导致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过大的重要原因, 因此, 企业普遍要求提高发债程序的时效性, 适当简化发债程序。

(五) 中小企业对债券融资工具了解甚少, 影响对融资工具的需求与运用

据对曲靖博浩生物等云南省7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景谷林业及罗平锌电等5家上市公司的调查发现, 这些企业对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及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知之甚少, 不了解申请的条件、注册程序等, 进而影响了对该类融资工具的需求与运用。

三、云南省企业债务融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云南省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从本次调查情况看, 云南省许多企业对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及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的申请条件、注册程序及资金用途缺乏深入的了解, 影响了企业对融资工具的需求与运用。从全省短期融资券的实际发行情况看, 从2005年至今全省只有15家企业发行过该融资工具。今年前11月合计有12家企业募集资金156亿元, 其中云南白药、云内动力、云南建工集团和南天电子信息4家企业为首次发行, 合计募集资金38亿元, 新增发行企业占发行企业数的三分之一, 募集金额占比不到今年全部发行规模的四分之一, 企业续发仍是全省企业债务融资规模的主导力量。对融资工具的认知度较低, 是制约直接融资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 云南省债务融资的发展规模有待提高

虽然近年来全省企业债务融资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呈现逐年递增之势, 2010年发行规模迈上百亿元台阶, 中期票据也于2010年实现了零的突破, 但全省发行规模占全国的发行比重仍然较小, 2010年1至11月全省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规模分别占全国同期发行规模的2.4%和1.1%, 全省债务融资的发展速度有待提高。此外, 交易商协会于2009年11月创新推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产品, 到目前为止已一年有余, 全省该类债务工具融资尚未取得有效突破。

四、政策建议

(一) 提高企业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务融资工具的认知程度

一是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举办企业债券融资专题培训、项目推荐、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 提升企业对债券融资的认知度, 增强参与债券融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建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每年对尚未发行, 但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培训, 并聘请主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及信用评级机构就发行的注册程序、担保条件、募集资金用途等相关事项进行培训, 提高企业对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的认知程度。

(二) 稳步推动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工作, 力争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在云南早日发行

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3

一、研究背景

电动车是用电力作为驱动的机车,常用电池作为电力,是介于自行车和摩托车之间的一种交通工具。从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出第一辆轻型电动车至今,短短十几年,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产业。电动车产业也已成为无锡市锡山区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目前与浙江、天津并驾齐驱,成为我国电动车生产的三大板块之一。

无锡市锡山区电动车产业发展十年来,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96年至1999年,是研制开发、小批量实验性生产时期。第二阶段从2000年至2004年,是小批量试生产转入批量生产和批量投放市场的起步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从2005年至今,是电动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快速增长阶段。

二、对象定义和客户特征

(一)无锡区域电动车行业概况

据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电动车市场达到2300万辆,目前在用电动车已经超过3000万辆,占全球市场的90%,2005-201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2.4%,出口量500-600万辆,实现工业产值700亿,包括上下游产值的产业总体规模将达到1300亿。

无锡地区目前拥有300家左右电动车企业,以生产豪华款电动自行车为主,电动车整车产能每年超过600万辆,占全国市场的15%左右,占江苏市场的50%左右,业内有“无锡板块”之称。而无锡的电动车产业又主要集中在锡山区,锡山区现有电动车整车生产企业186家,年总产量200万辆,占全国的1/5,占江苏的70%, 2011年销售总额92亿元,自营出口(一般贸易出口)总额8000万美元,一般贸易出口500万美元以上企业有6家,年销售超亿元企业达20家,并逐渐涌现出新日、爱玛、雅迪等国内龙头企业。此外,无锡另拥有配件企业230家,2010年全行业缴纳税收达到1.8亿。电动车行业的销售收入已占到锡山经济总量的1/5。

(二)电动自行车企业行业与经营特征

无锡锡山地区的电动车行业有以下特征:

1、集中度高。无锡市锡山区电动车产业主要集聚在该区东部的安镇、羊尖、东港等三个镇。

2、产业链长。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集聚了上下游一大批配套企业,还形成了区域性的交易中心。

3、渐成品牌。锡山区拥有电动车品牌200多个,“新日”、“雅迪”、“爱玛”已成为行业内的龙头标杆企业。

电动车企业经营则有如下特征:

1、准入门槛低

目前国内的电动自行车企业实际为简单的装配行业,及从上游配套企业采购电机、电池、车架等,再组装后出售,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全国电动车企业近3000家,行业集中度不高,年销量超过20万辆的,不到整个市场的2%。

2、利润波动大

电动车的成本主要由电池、电机、车架等构成,其中电池和电机占成本的50%,其价格又与电磁钢、电解铜、铝、塑料、橡胶的价格密切相关。据统计,全国2000家企业,3年前每辆车利润500元以上,企业每月生产200辆车可以生存,现在每辆车毛利100元,每月如不能卖掉1500辆车就要亏损。

3、开票销售少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微利行业,行业内多数企业都选择以包税或走账个人卡的方式对外销售,因此纳税销售不多,除一线品牌以外的多数企业开票销售占实际销售的10%左右。

4、产业升级难

就目前国内的电动自行车而言,整体行业的技术含量较低,技术核心在于电池、电机和车架,对此多数电动车整车企业不具有技术升级的愿望和能力。铅酸电池、无刷电机和塑料车架,决定了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仍停留在原始的代步阶段,在此背景下行业的利润率、品牌形象和规模均较难有大的突破。

三、主要风险及银行融资模式建议

(一)主要风险点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关于电动车的国家技术标准,2010年5月国家下发《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要求电动车限速20公里,限重40公斤,且要求限期淘汰在用超标电动车。由于全国90%电动车均存在超标现象,因此《通知》的下发对电动车企业经营造成较大冲击,如新日销量由3000台/天下滑至500台/天,雅迪环比下滑40%。

二是各地对于电动车上牌、限行的区域法规。目前武汉、株洲、厦门等多地已经在主城区禁行或限行,且该类禁令在城市中呈扩散趋势,如电动自行车像摩托车一样,被政策赶出城市,则对行业将是致命打击。

2、环保风险

电动车企业目前使用的电池主要是铅酸电池,铅酸电池重量大、续航不足、寿命短,然其成本较镍氢电池或铝电池优势明显,因此运用广泛。但是,铅酸电池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且其生产过程中也存在较严重的污染,因此国家前期对该行业曾刮起环保风暴,关停一批生产企业,八成以上企业停产,导致电池和整车价格上涨。如果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原本利润微薄的整车行业是雪上加霜。

3、税务风险

如前所述,电动车企纳税销售严重低于实际销售,存在一定税务风险。但由于企业基本是从当地的摩托车企业转型而来,在当地经营多年,且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就业支撑较大(行业从业人员5万人左右),税务部门总体仍是宽松政策。

4、经营风险

对于规模型的龙头企业,经营风险主要在于技术升级、品牌建设和质量控制,其对上游可以采取较长帐期、银票结算方式放大资金杠杆,减少资金压力,并可加大对于技术开发与品牌营销的投入。

(二)银行融资模式建议

1、传统模式

即传统的一对一给予信贷支持的模式,在该模式下仍是对于单户企业的独立信用风险评判,对此准入要求为:

(1)年销量不低于5万辆,且可核实的年销售额不低于1亿元;

(2)经营历史不少于3年;

(3)自营品牌,且品牌在大卖场销售(仅指家乐福、大润发、欧尚、沃尔玛等大型超市;

(4)自有非租赁厂房;

(5)或有负债不超过自身银行融资敞口的50%。

2、供应链模式

依托龙头整车企业,给予其上游配套企业的流动性支持。

对于整车企业,仅限于新日、雅迪等一线品牌,要求其年销量不少于20万辆,且可核实的年销售金额不低于4亿元。

对于上游配套企业,要求与整车企业合作不少于两年,在企业同类别配件供应商中排名前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环保达标,授信额度不高于月平均应收款的3倍,授信金额不高于质押应收账款的60%。

3、卖场模式

银行与大卖场合作,对于大卖场中销售的电动车生产或贸易企业给予授信支持。准入要点包括:

(1)由大卖场根据销售额推荐品牌,原则上每家卖场叙做1-2家;

(2)如为直销模式,参照传统模式中对于整车企业给予准入;

(3)如为代理销售模式,则对此类贸易企业,银行授信金额控制在其在卖场的年度销售额的35%以内,通过卖场锁定其销售回笼,全部归集银行,争取由卖场提供担保。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动车网.

[2]全球电动车网.

[3]中国电动车协会网.

(作者单位:建设银行无锡分行)

作者简介

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微型企业日益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我县目前中小企业已超过514家,占全县企业总数的96.6%。它吸纳了全社会75%的就业人员,提供了全县90%以上的出口额和超过75%的税收收入,创造了全县90%的新增工业产值和55%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然而,面对发展前景良好的众多中小微型企业而言,得到的信贷资金非常有限。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问题也就成为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11县民营企业局通过座谈会、走访银行和企业,开展了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情况专题调研。

一、我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2011年开始,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给我国带来了输入型通胀,物价快速上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一些地方中小微型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难更加突出。调研显示,因我县应对有力,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和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逆势上扬,呈现出以下几个亮点:

(一)全县金融机构业绩提升

截至20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3.69亿元,同比增长13.73%,比年初增加6.4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62亿元,同比增长19.65%,较年初增加4.53亿元;2011年新增贷款达6.9亿元,比去年全年多新增2.2亿元。

(二)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实绩稳步增长

2011年,我县中小微型企业实际贷款的总量提升。截至2011年11月末,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达11.4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1.46%;中小微型企业新增贷款1.63亿元,比去年全年多新增1.14亿元。

(三)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显著拓宽

近年来,我县金融机构在原有工、农、中、建和农信社、农发行、邮储银行的基础上蓬勃发展,相继成立了新的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拓宽了新的融资渠道。

1、2008年,邮储银行开办信贷业务(已累计发放贷款1172笔,金额1.07亿元,其中:2011年累计发放562笔,金额0.42亿元)。

2、2009年,赣州银行大余支行成立(各项存款余额2.8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4亿元,其中2011年末为27家中小微型企业累计发放30笔贷款,金额0.9亿元。)。

3、2011年7月,赣州银座村镇银行大余支行成立(截至2011年末各项存款余额0.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0.52亿元,其中信贷支持4家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0.21亿元。)。

4、2011年3月,大余县润通小额贷款公司成立(截至2011年末为15家中小微型企业发放贷款0.56亿元。)。

5、2011年5月,大余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取得融资性担保经营许可证(2011年末担保贷款400万元。)

6、2009年2月,江西省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大余分公司成立(2011年为本县4家企业累计担保5750万元)。

7、农发行大余客户组,也在不断拓展信贷品种,由单一的粮食贷款发展到多品种的信贷业务,2011年末为12家中小微型企业贷款1.2亿元。

(四)中小微型企业融资业务不断创新

我县各金融机构围绕服务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结合本行业务不断创新和完善金融业务。一是创新和完善信贷产品。如:工行根据小微型企业自身经营特点和贷款风险特征,重新制定小微型企业贷款分类标准,拓展小微型企业网贷通业务,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型企业无需评级授信可直接申请贷款,同时把有字号的工商个体户也纳入了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对象(2011年累计发放9户,金额2540万元)、农行推出国内信用证业务,此业务手续简便,不占信贷规模(目前,已为大余欣荣钨业贷款1560万元),此业务是拓宽稳健货币政策下的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有效方法。二是创新担保方式。已陆续增加了信用担保、存货抵押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有利于中小微型企业获得及时贷款的新业务。

(五)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服务环境得到改善

县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合力服务中小微型企业,努力应对稳健货币政策下的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一是县政府出台了《大余县2011年金融工作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优势产业、科技创新企业信贷投入。二是县政府、人行等部门积极协助筹建新的金融组织,拓展信用功能,支持鼓励县内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型企业通过中小微型企业集合债券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融资(上半年,已推荐悦安超细金属有限公司申请加入“赣州有色”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发行)。三是财政、人社、林业等部门积极为企业向上争取项目无偿或贴息资金,截至2011年11月,累计财政贴息761.17万元,其中为享受劳动密集型小微型企业贷款贴息(2011年已为润致制衣、超弦光电、励佳针织、通达汽运等,核定贴息贷款800万元,累计办理贴息32.6万元)。四是县工商局、民营企业局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银企对接”信贷产品推介会等活动(2011年已在邮储银行和赣州支行举办二场推介会),富有成效的助推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工作。

二、我县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瓶颈制约依然突出

调研中得知,2011年全县514家中小微型企业中,只有132家次从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这其中还包含了一家企业从多家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即使不考虑这一因素的存在,也只占全县企业的25.7%,70%以上的中小微型企业不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驻县几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农行和赣州银行大余支行分别为19家和22家中小微型企业发放贷款,已属最多的,股份制银行中,发放最多的农信社,也只有31家中小微型企业从其获得贷款,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难可见一斑。当前,我县中小微型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实现的增加值在“十一五”时期占全县GDP的60%,2011年实现产值142.95亿元,实现增加值38.12亿元,占全县GDP的66.2%,实现税收3.83亿元,吸纳69%的城镇就业机会。然而,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存之依托。目前,中小微型企业的价值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获贷中却没能得到体现。究其原因,既有中小微型企业自身缺陷的制约,又有金融部门经营机制的制约,还有来自社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银行准入难。我县中小微型企业大多没建立公司治理机制,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法人资产和自然人资产没有严格区分,在产权制度上不符合银行标准。加之有的产业是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不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由于政策风险大,发展前景不确定,市场淘汰率高,从资金的效益和安全性出发,银行不愿贷款。

2、资信建立难。绝大多数中小微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中小微型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甚至没有会计报表,财务报表经过审计的几乎为零,虚假帐、多套帐的现象甚为普遍。企业的资产、销售等基本财务数据在其财务报表中真实性、透明度不高,银行难以认同,不予授信评级。

3、信贷抵押难。一是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基本以抵押为主,部分商业银行资产抵押折扣率较低,土地、房产按50%左右折扣,生产设备仅折20%——30%。而我县绝大部分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初期,资产积累不足,难以满足银行信贷抵押要求。全县50%以上的中小微型企业无有效抵押资产,较多中小微型企业被挡在信贷大门外。二是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一般具有额度小、时间短、次数多的特点,而抵押手续繁琐,程序复杂,难以适应其要求。三是信贷成本高。以农信社一年期以内流动资金贷款为例:贷款利率为12%左右;承兑贴现手续费万分之五;贴现利率13‰左右;抵押物评估费按贷款本金的0.3%;质押物(主要是矿产品第三方保管)保管费为0.4/天吨,抵(质)押物为矿产品的保险费率按贷款本金的1.2‰;担保公司担保费率按贷款本金的2‰以及理财费用等。

4、融资担保难。一是担保机构的数量少、规模较小、资质低。目前,与周边县担保公司多达一、二十家相比,我县仅有二家担保机构,其中一家为江西省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大余分公司,2011年已为4家企业累计担保5750万元;另一家大余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其注册资金1000万元,而银行合作门槛偏高,银行普遍要求合作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在3000万元以上,由于规模较小、资质低等原因,导致担保实绩小。现已成功担保的400万元,连注册资本金都不到,更谈不上放大倍数。同时,由于银行合作门槛偏高,加之对担保机构缺少统一的监管,要防止担保机构事实上在以其名义从事民间借贷甚至非法集资。二是联保担保的优质企业或有负债大,一些企业自身负债加上为其他企业保证的,往往资产负债率偏高,影响其自身融资水平。

5、核准审批难。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特点是“小、急、频”,而银行为防范风险,太多要求一套完整而繁琐的融资手续,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简单快捷的要求。同时,国有商业银行随着银行企业化改革,大

幅度上收信贷管理权限,县级行贷款审批权限较小,授权、授信不足,对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业务大多只起调查评估作用,然后是层层报批,程序复杂,耗时费力。企业借一笔数额不大的贷款要十来道手续,少则一周,多则数月,往往错过最佳商机。而地方商业银行机制虽较灵活,但贷款成本一般较高,而且规模较小,无法拿出大量资金来满足中小微型企业日益扩大的贷款需求,同时其业务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也参差不齐。

6、银企对接难。一方面我县社会诚信系统尚未建立。社会经济信息不透明、不共享,企业和个人经营状况的真实性难以判断,使得银行很难选出有实力、守信用的企业。目前,银行对企业贷款普遍实行了内部信用评级和授信管理的办法,但我县的中小微型企业大多处于生产规模较小、融资渠道单

一、效益尚未完全体现的发展初期,中小微型企业在信用评定过程中难以符合银行要求。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融资意识淡薄,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时,不注重建立和发展与银行的信贷关系,不注重自身在银行的信用建立。

此外,由于今年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导致银根紧缩、规模受限和利率提高,加剧了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难度。

三、关于改善我县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几点建议

要从加快我县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和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等三个层面采取积极的措施。

(一)完善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

1、千方百计吸引多种主体的金融机构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要研究编制我县针对服务中小微型企业分层次的融资体系建设的专项规划,充分认识大金融富国强市兴县的同时,树立小金融兴行富民的观念。既全力支持大银行发展,也大力发展小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担保公司;既畅通间接融资渠道,也大力开辟直接融资渠道。要研究出台鼓励在我县新设金融机构吸引力的政策措施,2、积极促进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下拓展,在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又有迫切需求的镇村及园区设立服务点,激发我县整个银行业的发展和活力。要加大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工作的组织力度。金融机构利息和收费也要公开透明,防止乱收费。

(二)完善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社会服务体系

1、完善担保体系建设。要大力发展信用担保机构,争取多发展几家信用担保机构,同时通过资金注入、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对我县现有担保公司进行培育和扶持,达到与银行合作的门槛,各商业银行主动争取上级行支持,推动下调对担保公司的最低资本注册额度的合作标准,使的担保机构能为企业担保放大倍数,力求达到5倍以上。同时加大信用担保机构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督。着力在担保机构数量、质量和担保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2、规范抵押登记和收费行为。县政府组织财政、审计、监察、土地、房产、工商等部门研究出台统一规范企业贷款抵押登记和收费规定。支持鼓励有专业资质的土地评估机构进入备案参与土地评估业务竞争,对抵押登记费、评估费、保管费、保险费和公证费用等进行清理、整顿和核查,制定统一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执行最优惠标准。要限时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尽可能延长评估时效。

(三)完善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政务环境

1、建议成立县金融办,实行独立科级单位,或与某单位二块牌子一套人马,负责综合协调和管理职能,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经济、金融情况,提出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为金融机构扩大信贷切入点提供基础支持。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共建共享中小微型企业信息网络平台和信用征信系统的具体措施,逐步解决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难。

2、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贷款的财政撬动力度。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出台针对中小微型企业贷款投放工作绩效的考核激励办法。同时,主动争取省市中小企业贷款的财政撬动资金,扩大财政撬动资金的覆盖面。

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5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临武县城现日产生活垃圾150余吨,年产约 5.5万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量仍以每年约 8%的速度增长。在垃圾构成上,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等无机垃圾及建筑垃圾所占比重增长较快,约占垃圾总量的 25%左右,这类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大。目前临武县生活垃圾都是采用简易填埋式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单

一、原始。而且在垃圾填埋场建设上因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配套设施建设简易,填埋场周边截排洪沟等防污基础设施几乎都未实施到位,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二次污染非常严重,周边群众意见强烈。目前投资5570万元建设的新垃圾场还未竣工运行。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关爱下,临武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百姓也从真正意义上共享到城市变化带来的实惠。城区环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卫专用车辆已增加到11台,清扫保洁人员达200人,清扫保洁时间由每天的 8小时延长到19小时,果皮箱增加到 200余个,从根本上改变了垃圾乱倒的局面,县城垃圾基本做到了日产日清。同时,实行城区街道一天四次洒水制度。通过种种的努力,临武市民开始真正体味到了城市美化、亮化、净化带来的那份惬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居民的卫生意识不强。由于受长期的卫生习俗影响,大部分县城居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较普遍,已成为垃圾处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二)资金投入不足。近年县政府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虽逐年有所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工作的必要支出。由于受经费的制约,县城区垃圾中转站数量和垃圾转运车辆偏少,机械老化,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不全等,严重影响了城区保洁质量和垃圾处理效果。

(三)垃圾管理工作机制不活。目前,临武县垃圾管理工作仅靠县环卫部门单兵作战,各部门、各单位配合环卫部门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

(四)垃圾无公害处理水平不高。垃圾填埋是临武县生活垃圾处理的唯一方法,在垃圾的分类收集,综合处置和循环利用方面临武县尚未破题,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滞后。且因各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防漏措施等都达不到技术指标,从而对水体、土壤、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二次污染,与垃圾无公害处理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三、做好垃圾处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垃圾的有效处理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与居民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强化对垃圾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大宣传,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垃圾管理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在发挥好环卫部门主力军作用的前提下,动员各行业、各部门和广大城乡居民对垃圾管理工作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逐步形成全社会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加大投入,加快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基础。首先,县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垃圾中转站、填埋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短期内县城要争取建 2-3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同时要适当增加县城临时保洁人员及其工资待遇。其次,要积极拓宽垃圾处理经费渠道。一方面要按照 “谁污染、谁负担 ”的原则,加大对居民和单位环卫费的征收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债资金的争取力度,弥补临武县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同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外资及民间资本等多种资本投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参与生活垃圾的开发利用,实现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和污染达标排放。

(三)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完善垃圾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政府要针对临武县城乡垃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认真研究,及时制定有关垃圾管理的指导性意见或地方性规定,明确城乡垃圾管理的主体、责任、权力和范围,大力推进城乡垃圾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避免职责不清、规范不严、随意性大的问题。

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6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县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运行情况,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推进我县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在寒假期间对本县各个超市、门市部、学校等地进行了食品卫生安全情况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县农作物总播面积41.7万亩,年生产粮食9.7万吨,蔬菜种植面积6.7万亩,年产蔬菜7.3万吨。年屠宰猪2.5万头,产地检疫

2.3万头;牛羊产地检疫0.3万头,屠宰检疫0.2万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93户,食品从业人员2175人。

《食品卫生法》颁布实施十多年以来,县政府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主任,24个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健全了规章制度,制定下发了《屯留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屯留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县里组建成立了卫生监督所,强化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卫生部门加强了对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为85.46%,餐具消毒合格率85.49%。认真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培训2175人,共发放从业人员健康证2175个,“五病”检出人员52人,均调离从事直接入口的食品工作岗位,调离率100%。取缔不合格家次数1家。与此同时,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县农业局、畜牧水产局、质监、经贸、工商、卫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切实加强了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餐饮消费等环节的监管。在种植业监管方面,县农业局督促农资经营部建立进销货台帐,杜绝违禁农药进入市场,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种植基地10610亩。畜牧水产局认真做好动物疫病的防疫,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进一步规范水产品养殖用药行为;经贸局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8起,处理非法肉品2150公斤,加强了对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县质监局加大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建档和食品添加剂备案,备案率100%,督促业主建立进货、包装物、添加剂、销售台帐。县食品药品监督局积极协调有关监管部门,在做好日常监管同时,开展重大节日、“学校周边食品的安全”、“肉品质量安全”、“餐饮业食品安全”等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全县食品卫生安全总体趋好,食品消费总体安全,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存在问题

我县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食品流通环节经营不规范。一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属于“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防尘、防蝇、防鼠等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存在交叉污染。没有原料处理、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如罗氏面包屋及农贸市场熟食加工店。熟食摊点及快餐店防尘防蝇设施流于形式。有检查时加盖,而在我们进行暗访时,防蝇的纱窗基本敞

开。烤鸭加工缺乏监管,鸭源缺乏检疫管理。校园周边的食杂店仍有销售“三无”和伪劣食品,如夏阳学区门口食杂店、一中门口小摊贩、职中食堂超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缺失。一些乡镇没有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没有专人负责,县里有关部门由于人员经费不足,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一些有问题食品在农村得不到有效监管,占全县三分之二的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得不到有效监督。

(三)食品检测设备落后,且分散在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人员少,经费不足,难以满足食品检测工作的需要,不能及时、准确、全面检测一些食品的基本项目。

(四)小型餐饮业的整体卫生水平低。快餐店、小餐馆、露天餐饮业从业人员因流动性大,仍存在着未经健康检查就上岗和餐具不消毒的现象。食品卫生准入门槛过低,一些持证的也达不到规定的卫生要求,很难保证就餐人员的饮食安全。

(五)食品卫生安全涉及的监管部门多,监管力量分散,监督网络不健全,形不成合力,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走过场和打折扣现象,监督存在盲区和漏洞。同时,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食品安全监督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三、意见建议

食品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各级政府应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看作民生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一)加强对《食品卫生法》和即将正式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力度和广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把食品卫生安全引进课堂,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根据《食品卫生法》及《食品安全法》等法规,切实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建设,使食品从原料到餐桌,在生产加工和经营销售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做到有序可控,真正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的实效。继续加大《食品卫生法》的执法力度。虽然每年县食品安全委员会都有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取得一定成效,但未能形成长效机制。要通过制度约束和执法检查,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教育,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强化乡一级政府的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卫生部门与药监、农业、工商、经贸、质监、畜牧水产等有关部门的职责,确保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三)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及乡(镇)、村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乡镇应配备一名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员或信息员,加强乡镇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四)搞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全程监管的理念。一是加强对食品风险的预防,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许可的准入,逐步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餐饮业进行整顿,使其达到质量管理规范和卫生安全要求。加强对农产品的源头管理,加大对畜药、农药和畜禽屠宰的监管。搞好食品跟踪检测和对食源性疾病的控制。二是各食品安

全监管部门要互相配合,认真履行各自的监管职责,食安委要经常性地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和暗访,把日常监管与重点整治结合起来,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实效。

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7

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把推进城乡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核心目标,站在新起点、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创建亮点,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强化农业基础,促进我州农村经济全面、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抓住全年,必须立足当前。当前的春耕生产不仅事关民生大计,更关系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为此,选择州政协领导班子所包片的**县春耕备耕情况作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观活动的调研课题,并于3月31日,赴**县开展春耕备耕工作调查研究。在**县首先与县四家班子及发改、财政、建设、交通、经贸、农业、畜牧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部分企业代表进行座谈,认真听取了该县当前春耕备耕工作的情况汇报,并详细了解该县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好当前春耕备耕工作,以及“维稳”、森林防火等工作情况,对进一步抓好当前春耕备耕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期间,深入该县龙山镇、谷脚镇走访了部分农户和土地流转招商引技承包商种植瓜菜示范点,察看种草养羊科技项目基地、基业钢构、贯城河改造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增收项目等实施情况,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辖6镇8乡159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1万人。全县耕地总面积162090亩,其中:田99330亩、土 62160亩;劳动力108952人,外出务工一个月以上16052人。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91539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005元。

据调研,**县县委、县政府对今年春耕备耕工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于3月13日召开了农村工作暨春耕生产安排会议,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传达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县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及春耕生产作了具体安排部署,着力探索今年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制定出台了《关于2009年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双带”创业活动的实施意见》、《**县2009-2013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关于做好2009年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该县今年财政预算农林牧水事业经费4465万元,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预算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畜牧业发展,蔬菜种植,良种示范补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目前,财政已兑现完毕2008年度油菜补贴60万元,水稻良种补贴145.8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5.6万元。

总的来看,该县切实把 “三农”工作作为扩大内需的投入重点,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推进该县农业的农机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和谐发展。

二、春耕备耕工作的主要措施

该县按照思想早发动、工作早安排、人员早到位、物资早准备、措施早落实、技术早培训和抓认识、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抓精品、抓亮点的“六早”、“六抓”的要求,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制定了春耕备耕工作方案。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春耕备耕资金早安排;二是人员早培训。农业部门抽派农技干部120多人次及时下乡(镇),到村组蹲点,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三是烟草部门切实抓好烤烟育苗及苗床管理工作,加强对烟农的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对农民进行培训;四是林业部门加强森林防火、植树造林工作并举,搞好生态建设;五是畜牧部门帮助规模养殖场(户)搞好养殖技术培训和春季防疫工作;六是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筹措资金及时发放贷款,支持春耕生产;七是农机部门大力开展兴机富民工作,加强了农机具购置和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八是水利部门抓紧了冬修水利工程的扫尾竣工,确保了灌溉需要;九是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监测,做好气象预报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十是抓好夏收作物的田间管理,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按照春季田间管理工作的要求,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搞好清沟排渍,追施苔肥、花肥,补施硼肥,以及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预防工作,夏收作物长势良好。

三、当前春耕备耕工作情况

认真抓好农资筹备、调运及农资打假工作,满足春耕生产需要。现全县共储备杂交

水稻良种110吨,已销售100吨,储备杂交玉米135吨,已销售132吨。储备各种化肥7060吨,销售4400吨,其中氮肥储备4220吨,销售2360吨,磷肥储备900吨,销售880吨,钾肥储备1520吨,销售1160吨。储备农药40吨,销售15吨,储备农膜50吨,销售45吨。

四、当前春耕生产进展情况

该县今年春耕

生产的任务计划为:种植杂交水稻10万亩(其中:超级稻2万亩、优质高产水稻2万亩,旱育稀植3万亩),种植杂交玉米9万亩,杂交玉米育苗定向移栽8万亩(其中优质高产玉米基地建设2万亩),种植商品蔬菜6万亩。

截止4月10日,全县已犁田4.6万亩,其中秧田0.76万亩,犁土5.2万亩,种玉米0.88万亩,其中:玉米育苗移栽0.38万亩;种洋芋2万亩;冬春蔬菜种植4万亩;烤烟育苗0.337万厢,可移栽1.3万亩。预计到4月22日以后,可犁田4.8万亩,犁土5.5万亩,种玉米2万亩,种烤烟0.6万亩,种蔬菜4.5万亩。

五、抓好办点示范和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技术培训,做到科学规范化种植

今年春耕生产该县扩大办点规模,除常规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植示范外,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我县农业特色,大力兴办种草养羊、蔬菜、生姜、烤烟、西瓜等示范点,以典型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全县共办示范点68个,面积2.2352万亩,其中,县四大班子领导领办的县级示范点9个。14个乡(镇)分别兴办100亩以上的杂交玉米和水稻高产示范点、200亩以上结构调整示范点各一个。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县农业部门发布了种植业重点推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农药品种及施药机械。发布超级稻种植技术、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等主推技术12项,主荐病虫防治器械3项,农药10个品种,并就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使用方法等发放宣传资料、召开现场会等形式进行技术培训。2月份以来,主要在羊场、湾寨等水稻稻瘟病重灾乡(镇)开展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在洗马、醒狮等乡(镇)开展杂交玉米、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会。目前,已开展培训86期次,培训农户0.68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县农口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在“3.18”科技活动期间开展“农技人员下基层,服务三农献才智”的活动,深入乡镇村寨、田间地头,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传授先进农业技术,做到技术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努力提高农作物的科技含量规范化水平,全县水稻种植要求实行拉绳定向移栽、杂交玉米种植要求90%为育苗定向移栽,为农业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六、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由于去年以来灾情较为频繁,今年春荒期间受灾困难群众较多,该县各乡(镇)认真落实“底数清,操作方案细,领导到位,资金物资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的要求,积极开展春荒调查摸底工作,经过摸底调查该县春荒期间共有缺粮人口34258人,需衣被救济11300人。为此,该县民政部门安排折合75万元的14万公斤救灾粮,1400件衣服,1400床棉被,2000双鞋分发到各乡(镇),解决困难群众的吃穿问题。同时要求各乡(镇)在安排好困难群众的基础上,还要利用春耕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活动,组织困难群众搞好春种,发展经济作物、家庭养殖、小加工等,开展社会救助、互助互济等活动,多渠道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七、当前春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1、农民缺信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级喊得响,但行动步伐慢、成效不明显,千家万户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往往是根据上年市场效益决定种什么、怎么种,而他们缺少正规渠道提供综合系统的市场需求信息、主要价格预测、市场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预测,以及产品销售政策等信息,形成增产不增收。

2、生活困难群众缺乏生产资金。生活困难群众在春播生产中缺少资金,一是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采取担保贷款办法,特困群众贷款难度大,越穷越难贷;二是贷款利息高,加大了生产成本,特困群众宁愿少投入,不愿求信贷。

3、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效益减少。粮食良种直补政策带来的收益,被以种籽、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农民种粮效益低,种植积极性不高。

4、农村缺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在农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缺少自己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长期以来靠家庭经营小生产,农业生产不成规模,农业产品不优、不强、不大,没有市场竟争力,仅有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往往与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形成合力。

5、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村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待提高。

八、几点建议

当前正是春播的关键时期,现就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春季田间管理。要及时组织各级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查苗情、查墒性、查病虫情的“三查”活动,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苗情、不同墒情、不同地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田间管理方案,做好肥水管理,促使苗情转化升级,增强抗病抗灾能力,为全年农业丰收打好基础。

2、全力抓好春播生产。当前已进入春播旺期,要把落实春播面积作为搞好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一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精心组织,具体指导。在保证春播顺利进行的同时,继续抓好农资调供和市场监管,加强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

3、继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要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价格行情,搞好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执法大检查,严厉查处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促进优质农资供应,维护农民权益,打假护优保春耕。

4、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吸取近年特大冻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深刻教训,加强与气象、抗旱防汛等部门的联系,加强业务交流和信息沟通,准确把握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认真做好干旱、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尽力降低灾害损失。

5、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各级领导和各涉农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结构调整为中心,将春耕生产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农业部门要派出技术干部,包乡蹲点,协同各乡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农民春耕生产。

6、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各级领导和各涉农部门要尽力想办法,为广大群众提供贴息或低息贷款,加强资金投入。

我县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 篇8

一、我县招商引资情况

近年来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的发展势头,是继“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方针的和把招商引资我县经济发展的发展论调,我县更是呈现出大规划、大发展的园区建设场面和大开放、大开发的繁荣景象,到处奋勇争先、跨越发展的奋进之音,也体现了干部的精神形态和强烈发展欲望。已了四大企业(信发铝业集团、三九味精集团、金号织业公司、华鲁制药公司),六大产业(热电、电解铝、密度板、味精、纺织、制药)和三大产业链(以信发热电为龙头的电、热、铝、板产业链,以三九味精集团为龙头的产业链,以金号织业为龙头的纺织产业链)的工业格局。成绩的,主要得益于工作措施的。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强化招商引资的前提

我县是地理、资源政策条件,与沿海城市相比均无特殊优势可言。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面对,是在当前宏观调控、资金的大下,我县各乡镇和企业自卑自弃,而是起强烈的危机意识、发展意识,“与时俱进跨越发展,齐心协力建设铝城枣乡”的总体,紧紧咬住招商引资不放松,真抓实干,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了的成绩。我县招商局成立于年月,三年来,我县共引进项目个,共引进资金亿元。今年―月份,全县共引进项目个,经市招商局认定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总量列全市位,全年任务的。招商引资工作做得如何,是思想观念解放程度的体现与折射,在另一,强化招商引资的过程同样是解放思想的过程。要搞好招商引资,要与大开放、大招商相的思想观念,不在上解放思想,不从真正意义上更新观念,就不招商引资大的与飞跃。,许多人安于现状,危机感和责任感,现在是干部,是从事经济工作非经济工作,都踊跃加入到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大潮中。招商引资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二)是搞好招商引资的关键环节

我县招商引资工作起步不算太早,但,归根到底,在于各级对此项工作的和支持,把招商引资提到重中之中的位置。主要在三:把招商引资工作工作的中心工作来抓。年、××年××年了“招商引资年”和“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年”“政策年”活动,今年仍把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挂帅的招商引资委员会和。每年招商引资动员大会,每季度乡镇和县直的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平时不的现场观摩会议。对各乡镇和县直“三分”工作机制,要求资源要素都向招商引资工作倾斜。设置的招商机构。年月,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招商局。由分管经济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局长,便于工作。,成立外来投资者服务大厅,为外来投资企业全程全方位服务。在措施上。“三分”工作机制,招商引资责任制,对招商区域,项目靠上抓,逐个项目去和。

(三)招引大项目是拉动招商引资强势发展的后劲

大项目在拉动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着越来越的作用,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转换机制、发展的“助推器”。如信发集团与鲁能集团投资亿元的“四百”工程、与香港国资源投资公司投资亿元的奥伸电解铝业项目,信发集团与水利部汉江集团合资建设的中兴碳素项目。由贾寨乡引进的投资亿元的旭泰公司开启了我县引进境外资金的大门。高强度投入,大规模技改、度整合等措施,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电解铝生产能力已达万吨,铝加工能力万吨,碳素生产能力万吨,淀粉生产能力万吨,味精生产能力万吨,密度板生产、加工能力分别万立方米和万立方米,剑杆织机台套,了群体发展的格局。

(四)、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载体。

培育招商载体,是招商引资大的基础条件。园区是招商引资的载体,精力抓好园招商引资工作,以园,带动全社会外引内联的发展。现有工业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使之全县招商引资的龙头和。,我县已了大工业园区,占地亩。,固定资产投资万元的项目一律入区建设。

(五)灵活的招商、快捷的招商信息是招商的关键因素

要招商引资的,,拓宽思路,招商引资的新、新办法。在抓好、全民招商的,了几种招商:抓好项目招商。项目开发是招商引资最基础的工作,的薄弱环节,项目简介只是一页纸、几行字,说不清、外商看不懂,吸引力。为此,县委、县动员各乡镇、各、各企业收集市场信息,找准吸引外商的“卖点”,项目的调研、论证、筛选、储备工作,项目的包装,把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精,了合作的率。抓好以商招商,每客商的背后都有市场网络、客商群体。办好一家外企,一部最好的投资指南;得罪一家外来企业,很丧失一片招商资源。胡屯乡建设的华东强化木地板工业园以商招商的典范,对招商区域的参观学习,融洽了与外商的感情,现有客商的力,带动了更多的人来我县投资,了“引进,带来一批”的连锁效应。抓好网上招商。信息化建设,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先进工具,了茌平招商网站,把项目和信息在网上发布。,网络搜集产业的信息,对世界强企业、强企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引发到各乡镇、企业,了招商的性。四是明晰了招商引资的行业。铝材加工行业,招商是发展新型建筑用挤压铝型材、工业铝型材、铝板带箔、新型高档装饰板材;密度板深加工行业将瞄准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开发高档新产品,膨胀产业整体规模,出口;纺织行业全县现有万纱锭的生产能力,在引进先进设备、产品质量、出口创汇上做文章。五是了地域。了对在铝加工和汽车配件加工的韩国、日本的招商;对准常州的地板加工、苏州蠡口镇的家具市场,在木地板深加工做大了文章。

(六)的考核督查是招商引资发展的保障

市里对指标制定了考核标准,规定招商引资在年终经济考核指标中占据分,我县也规定了的考核标准。,重新并充实了招商引资委员会。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开会通报,年底兑现奖惩,调度了干部的性。

1.市区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报告

2.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调研报告

3.镇招商引资工作的调研报告

4.关于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9

一、基本情况

2019年7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全国两会期间听取xx工作汇报时对xx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县作出发展生态扶贫产业的决定,在东山、西山两乡开展种植“六个一”和养殖“六个一”生态扶贫产业试点工程,2020年将种植“六个一”和养殖“六个一”生态扶贫产业项目扩大到全县各乡镇,依托我县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一)用活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生态扶贫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县出台了《xx瑶族自治县产业扶贫企业建设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修订)》《xx瑶族自治县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奖补机制,推动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创业致富。通过给予农户栏舍、菌棚建设补助,引导启动栏舍建设,制定生猪复产补栏政策,发展猪、鸡、牛、羊、兔、食用菌等产业,扩大种植和养植“六个一”生态产业扶贫产业规模,确保全县所有贫困村和所有贫困户都有产业带动增收。构建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代种代养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拓展“公司(合作社)+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运营模式”的运营模式,通过带动贫困户参与种养、在基地就业、在合作社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创收;

深入实施政策性保险地方特色险种试点工作,确保“所有贫困户、贫困户所有产业、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双重风险”实现“三个全覆盖”。

(二)多元筹措资金,切实推进生态扶贫产业项目建设。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本级财政资金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参与、小额信贷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切实推进项目顺利实施。目前,种、养“六个一”生态扶贫产业工程全面铺开。养殖“六个一”方面:一只鸡项目投资8400.68万元,覆盖xx等7个乡镇共25个行政村;

一头猪项目投资48667万元,覆盖燕洞等8个乡镇共18个行政村;

一头牛项目投资8929万元,覆盖xx等4个乡镇共7个行政村;

一只羊项目投资6625.34万元,覆盖燕洞等6个乡镇共10个行政村;

一只兔项目投资2248.65万元,产业覆盖所略等3个乡共8个行政村;

一条虫项目投资65万元,产业覆盖东山等10个乡镇共103行政村。种植“六个一”方面:一棵树项目投资9790万元,覆盖xx等7个乡镇共16个行政村;

一株药项目投资580万元,覆盖东山等3个乡镇共3个行政村;

一根竹项目投资1105.6万元,覆盖东山等5个乡镇共18个行政村;

一朵菌项目投资5474万元,覆盖凤凰等2个乡镇共4个行政村;

一片草项目投资325.5万元,覆盖西山等2个乡共4个行政村;

一粒豆项目投资115.5万元,覆盖东山等8个乡镇共15行政村;

一朵花项目投资200万元,覆盖西山等2个乡共18个行政村。

(三)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公司带动、基地培育、农户发展”的思路,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培育有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32家(获得国家级示范社1家、自治区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7家、县级优质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19家,带动农户6000余户实现收入1500多万元。引进xxxx小谷鸡养殖有限公司、xx一山珍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实现每个主导产业均有企业带动。持续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全县共启动创建各级示范区(园、点)99个,其中区级3个、县级7个、乡级17个、村级72个,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生态扶贫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客观、主观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产业没有因地制宜布局,规划不够科学。石山地区土地零碎,缺乏生产用水,交通条件差,机械化生产比效困难,个别项目规划布局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客观因素,造成项目建设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如东山的橡草种植项目,因选址不够科学合理,土地零碎,无法机耕,土层薄,橡草生长缓慢、低矮,效益不能体现。个别项目为了满足产业覆盖,过度注重规模和扩张,项目建成运营后,公司生产经营困难,依赖政府补贴方能周转。如弄中村巴两小谷鸡养殖基地存栏小谷鸡9000羽,目前基地每年缺水2—3个月,由乡政府拉水解决。

(二)有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部分栏舍建成后闲置。目前,凤凰那朝生猪养殖项目未落地,子帽村年出栏3.2万头生猪养殖场、子帽村xx博白桂源农牧有限公司种羊养殖基地、西山林揽村xx香猪扶贫产业繁育保种场、xx香猪生态扶贫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度过慢。同时,一些农户自建栏舍建设不符合要求,影响养殖效益;

部分养殖基础设施存在闲置现象,如东山三联弄爱、所略弄中巴两和西山林揽弄闷小谷鸡基地建成后闲置、空栏。

(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缺口较大,村集体经济经营运转困难。从乡镇问卷汇总看出,生态扶贫产业基地项目资金缺口大,到位不及时,象燕洞赖满村、东山长洞村养兔场项目。同时,一些村级集体项目基础设施已建好,但购买种兔、种鸡资金未落实,没有周转资金保障,没有专营人员。如,东山三联弄爱小谷鸡养殖基地没有资金购买鸡苗进场,龙凤村年出栏12000只肉兔养殖示范基地、三联村的弄外飞鸡养殖场,基地已经建好,种兔、飞鸡已经引进,但没有养殖周转资金、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现在由村两委干部义务管理,运转困难。此外,一些村级集体项目没有纳入项目库,缺乏项目建设资金。

(四)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部分贫困户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农户所饲养、种养出来农产品的销售方案,没有明确农产品回收方式、批次,回收工作开展滞后,销售渠道不够顺畅。产销没有形成统一链条,无法真正发挥公司+基地+农户带动脱贫增收的作用。如,龙凤十队姚正伟散养农户有小谷鸡200羽,因市场不得价滞销,其他东山、西山等边远农户散养小谷鸡销售渠道不畅,仅停留在自己养殖自己食用,影响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五)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缺乏利益共享机制,部分项目助农增收效果不明显。受在家贫困户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能力水平等影响,贫困户参与项目程度还相对较低,大多项目是以出租或入股的方式进行经营,部分产业仍然按照自产自销的传统发展模式来经营,客观存在“一股了之”“一包了之”的现象。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出于组织成本、经营收入考虑,对贫困户的带动意愿不强。如,西山林览村微藻蛋鸡养殖基地等,带贫增收不明显。

三、意见和建议

发展生态扶贫产业对保护xx生态环境、改变输血式、填鸭式的扶贫方式,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推动造血式扶贫具有积极的意义。要进一步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完善带贫助贫和利益分配机制,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和水平迈进,让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一)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布局,统筹做好产品销售规划。以乡村振兴为新起点,对全县当前生态扶贫产业布局和产品销售渠道进行研究分析。一是邀请相关专家对我县自然条件、环境气候、物种生产等进行实地考察、科学论证,结合我县群众的意愿等,探索布局真正适合我县群众所需、效益带动强、产品收益好的生态扶贫产业,优选两三个作为重点生态扶贫产业,做大做强,辐射带着群众。对于目前已经投入建设的产业也要因地制宜再分析再论证,需重新升级改造或重组的,要加快推进改造升级步伐。二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各贫困村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情况,统筹做好全县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的布局规划,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集中连片的扶贫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与扶贫产业有关的农产品加工、乡村特色旅游等,打造一批融合发展的典型示范产业,促进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增收。三是畅通产品销路。除了拓宽传统销售渠道外,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平台,积极推广我区“空店”等新型农贸产品销售模式,依托xx“壮族三月三”电商节品牌,将“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进一步制度化,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真正让贫困户增产增收。利用xx长寿之乡牌子,给xx生态扶贫产业农产品附上“长寿、绿色、有机、无公害”等标签,打造诚信品牌亮点,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借力东西部协作深圳帮扶xx之机,通过“深圳xx之窗”窗口等做好xx农产品专供销售链接;

借力脱贫攻坚消费助力,在各大网络电商、县内各农产品市场,搭建脱贫产业农产品销售窗口。

(二)充分利用乡村平台资源,继续优化政策扶持力度。一是继续加强优化生态扶贫产业后续政策扶持力度,以建立健全生态扶贫产业后续发展奖补机制,持续深入实施政策性保险地方特色险种试点工作,确保“所有贫困户、贫困户所有产业、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双重风险”实现“三个全覆盖”,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和参与面,推动种植“六个一”和养殖“六个一”生态扶贫产业向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创业致富,增产增收。二是多方整合涉农资金资源,提高综合利用率。充分利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产业规划衔接,继续做好生态扶贫产业项目谋划,多方整合涉农扶贫资金,科学合理使用各部门专项资金,发展特色生态扶贫产业。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本,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扩大产业建设规模,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扩大生产发展生态扶贫产业。三是充分利用乡村平台,延伸服务链。要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建设,创新涉农金融产品类型,积极探索解决贫困的长效机制,以“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为基础,积极探索扩大群众融资困难,撬动发展村集体经济,激发贫困地区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将脱贫由外在推动变为内生发展,实现产业发展,保险全覆盖,免除群众发展生态扶贫产业带来的顾虑。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着力破解资金和土地影响生态扶贫产业发展的两大“颈瓶”,确保生态扶贫项目落地生根发挥实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三)激励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面强化项目带动力度。发展生态扶贫产业,加快农产品后续运营建设,必须加强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一是加大产业扶贫招商力度。在招商引资时,围绕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深加工、农业观光、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产业精准策划包装产业扶贫项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招商对接,收集目标企业信息,结合目标企业的投资需求,邀请目标企业来实地考察,主动推介产业扶贫招商项目,激励技术水平高、经营能力强、适应市场需要的公司、合作社、经济能人参与产业扶贫,鼓励发展“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在办理手续时,简化各种证照的办理和审批程序,在土地、资金、税收、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政策优惠,积极提供政策、项目、市场信息等服务,帮助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专业设备,提高经营发展能力。二是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新型经营主体。增强企业与群众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利益共同体联动性,强化“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党员能人+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稳固利益联结体,让群众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带来的收益。三是构建产销经营体系。鼓励企业大力研发产品后续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加销”一条龙体系。如:建设肉联厂、果蔬包装处理厂、脱水蔬菜水果厂等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提升产品附加值;

同时,加快建设我县冷链仓储项目和冷链物流建设,第一时间保持食品新鲜度和拓展商品向外输出渠道。四是整合xx现有消费资源,扩大内销。如:建设xx食品配送中心,加强与县内学校、政府食堂合作,扩大销量。

上一篇:湖南外贸职业学院青果下一篇:个人工作汇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