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申报流程

2023-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特色小镇申报流程

特色小镇的全流程开发整体架构研究

摘要:特色小镇是国家在新时期下的重大战略创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特色小镇的开发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和政府对不同开发阶段特色小镇的操作要点尚不明确,普遍存在忽视前期策划,重建设、轻运营等问题,导致部分特色小镇陷入了发展困境,逐渐偏离了正确导向。本文以特色小镇全流程开发为切入点,首先建构了小镇开发的整体架构,将开发分为前期准备、中期建设和后期运营三大阶段,并阐述了各阶段开发的重要环节。在全流程开发的整体架构下,文章选取拥有十多年成熟开发经验的乌镇作为典型案例,具体分析其在开发不同阶段内的经验做法,以期能为国内古镇休闲旅游类特色小镇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特色小镇;全流程开发;策划;建设;运营;乌镇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1.013

Study on Whole Process Development Framework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 Case of Wuzhen in Zhejiang Province

ZHANG Yukun, CHEN Ling

[

[

引言

2014年,時任江苏省省长的李强首次提出“特色小镇”。2015年,浙江省两会将特色小镇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并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办《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上作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的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也作出批示。随后,特色小镇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高度关注,全国上下都积极开发建设特色小镇[1]。特色小镇的兴起是国家重大的战略创新,是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新经济的新平台,也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2]。

特色小镇强调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符合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是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的结合[3],因此其开发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市场的主导作用下,企业是开发特色小镇的主体,政府则是为企业提供服务、搭建平台的推动者,特色小镇的开发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然而,由于大多数企业和政府还没有完全掌握特色小镇开发的全流程架构,在开发过程中往往更关注具体的建设行为,较为忽视策划准备和运营宣传,对特色小镇不同开发阶段的操作要点也尚不明确,导致部分特色小镇陷入了发展困境,逐渐偏离了正确导向。一方面,虽然近年来一些企业和政府逐渐意识到策划和规划的区别,开始关注特色小镇的顶层策划,但在策划中普遍存在对小镇发展前景乐观估计、策划定位过高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倾向,普遍将建成特色小镇等同于开发流程的结束,忽视了建成后的运营,而企业往往在策划中缺乏对特色小镇商业盈利模式、IP形象打造及推广传播的细致分析,导致运营特色小镇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一批特色小镇因运营不佳而失败。因此,探讨可持续的特色小镇全流程开发架构,总结梳理开发中成功的经验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在兩批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中,旅游发展型小镇占20%,此外还有一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特色农业型小镇,可见文化旅游休闲类特色小镇是受国家政策鼓励,也是地方实践较多的一类特色小镇。本文选取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作为国内文化旅游休闲类特色小镇的代表案例,从特色小镇全流程开发角度出发,总结乌镇在不同开发阶段的实践经验,期望能为国内古镇休闲旅游类特色小镇的开发提供借鉴。之所以选取乌镇,是因为乌镇在十多年的开发过程中成功地将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江南古镇之一。2016年乌镇游客接待量达906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3.6亿元,实现净利润5.46亿元[4]。

1特色小镇全流程开发架构

现有的特色小镇研究多集中在发展策略、产业选择培育、规划设计等某个具体的开发阶段[5-8],从整体上探讨特色小镇全流程开发阶段和过程的相对较少,但有关项目全流程开发的研究则相对成熟,如房地产项目的全流程开发等[9]。从众多项目全流程开发的研究看,“全流程开发”实际上是对项目全阶段开发过程的描述而非一种特定的开发模式,如通常认为房地产项目的全流程开发包括前期决策期、中期实施期和后期运营期。其中,决策期重在决策,是由拿地到方案定案的过程,是获取和加工资源的过程;实施期重在执行,是由施工图设计到入伙的过程;运营期重在总结反馈和服务,是从入伙后到房屋拆除的全过程。

在全国大规模兴起开发特色小镇热潮后,有学者开始关注特色小镇的全流程开发,即开发的整个过程和不同阶段。有研究从规划和实施角度,将特色小镇的全流程开发分为选择策划、规划编制及开发、功能外溢与区域拉动三大阶段[1];有研究关注旅游小镇项目的开发阶段,将旅游开发分为三个阶段和五个时期,并阐述了各阶段各时期的具体工作内容[10];有研究重点关注康养小镇的开发报批全流程[11]。

本文借鉴项目全流程开发中对项目开发过程的描述方式,研究特色小镇全流程开发的整体架构(见图1)。结合已有对特色小镇全流程开发的研究成果,以及众多开发成功的特色小镇案例,本研究认为,完整的特色小镇开发需要经历准备、建设和运营三大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对特色小镇能否取得持续成功都至关重要。

前期准备阶段是开发商从发现商机,明确投资意向,到进行顶层策划,明确如何操盘特色小镇开发,以及获取资源的过程,是着手建设特色小镇之前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前期准备是否充分决定了特色小镇开发的成败。在准备阶段,开发商不仅要审时度势,明确方向,还要在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多次谈判博弈中,获取土地、资金等相关资源和政策,为建设特色小镇做好储备。顶层策划是准备阶段的重点,好的策划不仅明确了小镇的发展定位,更对后期如何建设和运营具有指导意义。在高质量顶层策划的引领下,需要通过规划设计将策划内容落实到空间上,明确小镇建设的具体做法。

中期建设阶段是特色小镇从无到有的阶段,是在前期规划设计指导下,实现顶层策划内容,落实设计要点的过程。同时,建设阶段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要求会反馈到规划设计上,不断对原有规划设计内容进行调整。按建设时序,这一阶段包括了土地一级开发、二级房地产开发、产业项目开发及城镇开发建设四大步骤。其中,后三个步骤往往同时进行,没有明显的时间先后次序。土地一级开发不仅是进行土地整理,使“生地”变成“熟地”,还要为培育产业项目打好基础[12],而二级房地产开发和城镇开发建设则是产业持续发展的载体,更是实现特色小镇“产城人”一体化发展,落实宜居宜业宜游目标的必要步骤。建设阶段是以土地为基础,以产业为主导,以各项生活服务配套为重点的全方位体系,这也决定了特色小镇不再仅依赖于土地财政一项收益,而是能够自我长期盈利的合理架构[12]。

后期运营阶段是特色小镇全流程开发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阶段,但却是使小镇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关键。运营主要以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导向,计划、组织、实施、控制产品和服务的各项管理工作,通过各种手段盘活产品,并持续不断地进行优化推广。这一阶段内容丰富,涉及产业运营、IP打造、品牌的推广传播及商业盈利等方方面面,其中的重点在于如何扩大已建成小镇的社会影响力,如何源源不断地吸引市场客群,以及企业如何持续性盈利。

2前期准备阶段:以高质量策划引领建设

顶层策划是前期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之一,好的策划是特色小镇成功建设和运营的关键。但在目前特色小镇的开发中,政府和企业往往不能正确区分策划和规划,认为有了规划,便不需要策划,因此开发过程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规划,但很少有特色小镇在规划前进行策划[3]。即便是有策划的特色小镇,也存在策划定位过高或不清晰等许多问题。特色小镇的顶层策划依托资源,关注市场,通过创新思维,实现资源与市场的对接,其中最主要的是精准定位产业,明确开发思路。

2.1资源和市场导向下的产业选择

产业选择是前期策划中的重点,在尊重地方实际的前提下,科学把握产业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突破传统、加强创新驱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13]。首先应研究国家和地方政策,做到顺应大势,顺势而为,这样选出来的产业才有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对于自身具有资源优势的特色小镇,应充分解析和挖掘资源特征、产业基础和开发环境等产业发展条件,围绕特色优势做足文章,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对于自身资源优势不足的特色小镇,则应挖掘和梳理本省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特色小镇产业主题的布局,通过差异策略、借鉴策略填补资源不鲜明的缺陷[14]。

乌镇是传统的江南水乡古镇,具有七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上千年的建镇史[15],古建筑群完整且风格鲜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资源底蕴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乌镇位于长三角的中心区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同时受到上海、杭州和苏州三大核心城市的影响,市场广阔。

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决定了乌镇必然走一条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道路。1998年,乌镇委托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乌镇古镇保护规划》,明确了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9]。1999年,乌镇正式启动保护和开发一期工程,同年,作为政府官员的乌镇人陈向宏回到乌镇,承担起古镇保护和开发的重任[16-17]。

明确发展方向后的乌镇却面临着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乌镇周边10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同里、西塘、周庄等众多知名古镇,这些古镇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小桥、流水等江南古镇的意象也很相似[16],如何在这些古镇中脱颖而出,做出不一样的旅游开发业态成为乌镇在开发前期的准备阶段就面临且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2.2创新思路是做好策划的关键

高质量的策划需要突破传统模式,重创意、重市场,准确定位目标群体和主题形象,通过拟合资源与市场,形成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产品形态。市场定位要在产业定位的基础上,契合消费及其升級需求,科学合理地细分市场,以更好地吸引目标群体。形象定位以小镇特色为基础,以客源市场为导向,精心提炼,突出独特性,尽量获得公众的认同与支持。文化定位要彰显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色,丰富小镇内容。生态定位应坚守天人合一的生态发展理念,构筑小镇发展的生态屏障。

在古镇资源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乌镇在策划环节就明确了由点及面和差异化开发的两大思路,紧跟市场需求,创新保护理念,使乌镇在众多江南古镇中独树一帜。

2.2.1由点及面的思路

乌镇的保护性开发相对较晚,在1999年之前,它还是一个没有得到任何保护、建筑风貌混杂的古镇,旅游业态更是一片空白[16-17]。如果大面积铺开建设,不仅开发周期长,对开发商资金链的要求高,而且难以见效,开发试错成本高。因此,乌镇最开始就确立了从试点开始,由点及面的思路,明确要保护小镇整体风貌,但首先从试点做起。

乌镇内部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分别称为东栅、南栅、西栅和北栅[15]。当时东栅东大街的茅盾故居占地面积小,风貌破坏严重,选择这里作为试点起步进行开发,不仅方便掌控,也容易看到保护效果。

当时很多古镇由于缺乏整体理念,仅仅选择几个单独的点,以点经营为主,没有对古镇的整体风貌进行控制[18],导致建设过程中整体风貌感不强。乌镇创新思路,确定了整体风貌保护策略,这在当时的古镇保护开发中具有超前性。乌镇东栅和西栅建筑风貌完整,水乡特色明显,在策划之初就将其作为面上开发的重点进行整体保护,一律采取管线地埋,维护古镇的天际线;拆除风貌不协调和密度较大的建筑,保证了古镇原汁原味的风貌与体验;疏通河道,整理水系,还原水乡韵味。

2.2.2差异化开发策略

东栅于2000年建成,到2003年已营收3000万元,获得了良好的效益,可以更进一步,开发建设仅一河之隔的西栅。当时国内的古镇开发均集中在旅游观光业态上,尚没有任何一个古镇尝试将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结合起来。乌镇再次创新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瞄准长三角地区一线城市不断涌现出的崇尚休闲度假的城市居民,颠覆性地为西栅景区策划了完全不同于东栅的主题定位。根据东栅、西栅不同的特点,将一期东栅定位为观光旅游景区,有清晰的路线和均衡的景点,凸显的是乌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的是“原汁原味的水乡古镇”“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人均消费定位在100元左右;将二期西栅定位为“宿在乌镇,枕水江南”的休闲度假景区,引入酒店和民宿进行完全开发,通过丰富的夜生活和美景让游客住下来,完全融合观光与度假功能,市场定位为高端休闲散客和商务客人,人均消费在1000元左右[19]。

3中期建设阶段:平衡协调各种关系

中期建设阶段是特色小镇从策划到落地的过程,因此建设中的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对于古镇建设而言,人才、资金等产业发展要素的导入是这一时期产业培育的重点,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建设中要平衡协调各种关系,如平衡好旅游发展与原住民居住生活的关系,协调好旅游开发与古镇保护的关系等。

3.1要素导入驱动发展

特色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导入相关要素以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以产业链思维运作特色产业,衍生出相应的产业价值,把特色产业的触角延伸至各个相关行业[13](见图2)。

产业导入要素包括人才、技术、资金及信息等,这些要素构成了产业运作的资源体系。通过与高校合作打造人才库,举办人才引进交流大会,出台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营造优美的环境等方式,建立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团队。把技术引进作为关键任务,将构筑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要素作为重要工作,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在投资便利化等方面改革创新,最大限度集聚技术要素,不断破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通过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引进外来资本,全方面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龙头企业应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适应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在开发西栅的过程中,随着对资金需求量的增大,乌镇引入了国内著名旅游运营商——中青旅,以及创业基金IDG,大大减轻了古镇开发的资金压力。2006年底,中青旅以3.55亿元收购乌镇旅游60%的股份,实现了对乌镇旅游的控股,由此形成了集旅游资源、政策支持和资金实力三驾马车共同推动乌镇开发的局面。此外,乌镇不断加强对缺乏专业技能的当地原住就业居民的职业培训,同时引进和聘用外部人才,保证古镇的服务水平。

3.2整体产权开发

古镇开发实质上是对存量用地进行改造,不仅要整理土地、完善基础设施,也要平衡好旅游开发与原住民居住生活的关系,妥善解决原住民的住房和就业问题,制定协调开发策略,以求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古镇作为旅游景区和居民区的混合体,房产权属不同且较难统一,因此大多数古镇采取租赁经营或集体经营。乌镇在西栅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创造性地采取了“整体产权开发”的模式,通过腾龙换鸟,全资买断所有商铺和原住民的房屋产权,将原住民全部迁出,开发商获得景区资源的产权完整性,通过各项改造,让古镇充满活力,建好后再返租给住户,同时吸纳原住民为小镇员工,并让原住民享有优先经营权。

“整体产权开发”模式的提出顺应了乌镇前期策划中对西栅的定位。作为休闲度假中心,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是西栅开发的重点,因此,建设的第一步就是搬迁。为顺利实现搬迁,西栅景区周边先后建设了安置房、廉价房、廉租房等不同类型的小区,满足了不同居民的需要,并用九个月时间完成搬迁。搬迁完成后乌镇用四年时间对设施进行了由表及里的改造,不仅改造了古镇的外表,还大力改造基础设施。外表改造既包括建筑立面的修复,也包括周边环境的整治,内部空间的改造上更多是注入新功能,使其符合现代人生活的需求。通过“改厕工程”“清淤工程”“泛光工程”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乌镇全面改善了古镇的物质条件,营造了一个适合人居的环境。

乌镇独具一格的“整体产权开发”模式不仅降低了开发的阻力,还很好地规避了多元主体建设带来的诸多弊病,如整体风貌破坏、店铺类型重复无序,实现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改造管理,兼顾了古镇的开发与保护。

3.3历史遗产整旧如故

古镇建设的重点在于平衡好開发与保护的关系,在保护古镇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做好旅游开发,把保护与更新结合起来,合理保护自然和历史文脉,保留地方特色精华,改造置换其中无法适应新需求的功能,必要时可以运用新材料、新技术,体现新与旧的和谐与共融。

乌镇在建设过程中突出文化传承,保持古镇风貌,力求做到“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秉承“历史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建设理念,乌镇实施了遗迹保护、文化保护、环境保护“三大工程”,具体做法可概括为“迁、拆、修、补、饰”五个字[20]。“迁”即搬迁与古镇整体风貌不协调、但仍有使用价值的建筑,如工厂、大型商场、部分现代民居等;“拆”即拆除与整体风貌不协调且已没有使用价值的建筑;“修”即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损的、能够反映古镇特色的意象,如老街、旧屋、河岸、桥梁等;“补”即在古镇的空白处补建或恢复部分旧建筑,使古镇具有整体性;“饰”即遮掩裸露的现代设施,如各类电线、管道、空调等。

4后期运营阶段:多管齐下扩大影响力

随着市场逐渐取代政府成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力量,特色小镇的运营理念也在转变。以往多是政府为核心运营主体的模式,近几年,政企联动、企业主导、非营利社会组织主体等新型运营模式不断出现,运营客体由土地为重转为产业为重,收益模式也更具综合性。特色小镇运营要在前期策划的引领下,不断创新调整,迎合市场定位和受众需求,使小镇获得持续吸引力,企业能从中持续盈利。

4.1戏剧节等文化IP的打造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是特色小镇后期运营的关键内容。IP本义为知识产权或知识财产,当超越本义后,一个故事、一个形象、一个商业入口、一个标志性的产业、一种特色的文化、一个景点,甚至一种感觉等都可以衍变成独有的IP。IP已成为特色小镇独特的识别物、特有的形象认知和表达,是不能被模仿和复制的。

如何把资源转化成内容是IP打造的关键,具体有四大策略。第一,找出小镇的独特标志物,以品牌思维创造具有独特核心吸引力的主题,对市场形成一定的激活效用。第二,结合受众感兴趣的话题等爆点事件,引爆市场,精心打造。第三,可以通过借势、造势来吸引粉丝关注,打造网红IP。第四,为游客提供极致的体验,让其身临其境的参与和融入,提高特色小镇的延展能力及消费迁移能力。

乌镇以戏剧IP为入口寻求突破。2013年,乌镇邀请黄磊、赖声川等文艺名人共同发起了首届“乌镇戏剧节”,从此,乌镇从千篇一律的休闲度假旅游古镇中脱颖而出。前四届戏剧节共有特邀剧目65部,演出225场,16场戏剧活动,5100多场嘉年华,共吸引了嘉宾700多人次、媒体700多人次、游客和观众100多万人次。第五届戏剧节更是囊括了来自俄罗斯、德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4部特邀剧目共计100场戏剧演出,集聚了大量院校及艺术人士。2014年,乌镇又举办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此后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17,21],被赋予了“文化+互联网”的亮丽新名片。

乌镇用文化IP不断扩大古镇影响力,通过导入戏剧节、互联网大会等强IP,以文化力打造强力,将文化特征发挥到极致,实现了向“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的文化转型。在“旅游+文化”的双重驱动下,乌镇确立了差异化的竞争实力,证明了文化在古镇开发中的重要性,成为国内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模范。

4.2差异化、多样化的推广策略

优质的内容只有依托好的传播渠道才能被市场了解、熟知,发挥出良好的效果,要结合使用多种方法做好小镇品牌的推广传播[22]。一是结合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综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传播,如电视媒体、广告传播、网络传播等。二是组织开展有影响力的经济、文化等公关活动或事件营销活动,以及新闻发布会、周年庆典等多种专题活动,宣传小镇形象,提高知名度。三是抓好纪念品这一以小见大的特殊形象载体,设计反映地方特色且市场接受度高的纪念品。四是利用当地名人明星进行传播。

乌镇能够广泛利用各个渠道进行多样化传播,并根据不同游客进行有针对性宣传。一是通过不同的媒介平台进行宣传。与上海电视台长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高频率宣传乌镇;在沪、杭、苏等周边大城市的交通要道和街巷设立广告牌;参加上海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承办APEC嘉宾、世界青年总裁协会访华团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活动,打开国际市场。二是以消费者为核心,针对不同客源群体实行不同的宣传策略。针对海外游客,宣传乌镇深邃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针对北方游客,宣传乌镇清丽婉约的江南水乡特色;针对城市居民,宣传乌镇休闲度假的乡土特色,吸引游客来体验淳朴的乡土气息。

4.3复合多元运营

一直以来,特色小镇的开发都重实施、轻运营,没有清晰明确的商业运营模式。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商业运营模式逐渐成为运营阶段的重点。一般有四种常见的盈利模式:门票模式,常见于文旅类特色小镇,主要是旅游景区门票、旅游项目类的收费;综合收益模式,常见于文旅休闲类特色小镇、农业特色小镇等,主要有旅游景区门票、餐饮收入、住宿收入、演艺收入及其他消费收入等;产业收入模式,常见于制造加工业、战略新兴等产业小镇,以产业收入为主;资本运作模式,多数用于社会资本通过对特色小镇资本运作实现投资回报。

乌镇整体产权开发的建设模式决定了其复合多元的运营模式,即统一管理、个性经营。通过统一化管理,酒店全部自营,通过与民企合作,探索个性化经营。经统一装修后的民宿按两种类型返租给住户进行经营。一类是餐饮,在服从开发商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原住民可获得全部收益;另一类是住宿,由开发商统一设计并制定整套管理措施,并与原住民实行利润分成。

乌镇的商业运营模式可归纳为“回迁、门票+经营、政府+企业”,门票只是进入门槛,只占其营收的三分之一,乌镇实现的是门票、住宿、会议、娱乐等多元化的复合经营,打破了传统古镇运营中以门票及一些简单的购物和餐饮作为主要盈利收入的模式。通过复合多元运营,乌镇从开发准备阶段的整体筹划、市场定位再到后期运营的整合营销策略,实现了旅游产品型的开发经营和品牌打造。

5结语

本文构建了特色小镇全流程开发的整体架构,认为特色小镇的开发分为前期准备、中期建设和后期运营三大阶段,各阶段又包含了若干实施环节,并以乌镇作为典型案例,总结了乌镇在全流程开发过程中的有益实践与经验,以期能够为国内古镇休闲旅游类特色小镇的开发提供经验。在前期准备阶段,特色小镇开发商要顺应形势,因地制宜,以创造性思维明确小镇发展的战略定位,以高质量策划引领小镇的建设甚至运营。在中期建设阶段,从产业项目的培育做起,导入产业要素,平衡好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协调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后期运营阶段,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通过IP打造、宣传推广等多种手段不断扩大小镇的影响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调整商业运营模式,使特色小镇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吉勇,朱骏,张晖.特色小镇的全流程规划与实施探索——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例[J].规划师,2018,34(1):24-29.

[2]张红喜,汪长城.政策触媒下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路径探讨——以淳安县乐水小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34(11):46-51. 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6.11.011.

[3]陈青松,任兵,通振远,等.特色小镇实操指南:策划要点 运营实务 落地案例[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8.

[4]中青旅:2016年年度报告[EB/OL].(2017-04-24)[2019-03-26]. http://www.pinchain.com/article/117015.

[5]冯巧玲,宋国庆,谭剑.旅游特色小镇成长阶段及不同阶段发展策略——以山岳旅游目的地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35(7): 68-74.

[6]许益波,汪斌,杨琴.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研究——以浙江上虞e游小镇为例[J].经济师,2016(8):90-92.

[7]何苏明,蒋跃庭,赵华勤.基于产业与文化的特色小镇风貌塑造——以《浙江青田石雕小镇景观风貌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35(6):93-98.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7.06.022.

[8]赵佩佩,丁元.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及其规划设计特点剖析[J].规划师,2016,32(12):57-62.

[9]最全房地产开发全流程图解[EB/OL].(2019-07-09)[2019-10-22].http://www.sohu.com/a/325814748_273808.

[10]旅游小镇项目开发标准全流程[EB/OL].(2018-09-27)[2019-10-22].https://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927-fd30694a.html.

[11]康养小镇项目开发报批最全流程[EB/OL].(2019-02-28)[2019-10-22].http://www.sohu.com/a/298716416_99901749.

[12]最全面的特色小镇开发经验总结[EB/OL].(2018-05-22)[2019-03-26].https://mp.weixin.qq.com/s __biz=MzAwMjY0NTc0 NQ%3D%3D&idx=4&mid=2653941433&sn=af13426398d45087 94816b2ba2e4adff.

[13]林峰.特色小镇孵化器: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全程服务解决方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

[14]陈光义.大国小镇:中国特色小镇顶层设计与行动路径[M].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7.

[15]乌镇旅游官方网站[EB/OL].[2019-03-03].http://www. wuzhen.com.cn/web/introduction id=2.

[16]特色小镇运营,陈向宏是如何操盘乌镇的?[EB/OL].(2016- 09-16)[2019-03-26].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 0916/22/36568617_591350708.shtml.

[17]乌镇模式为何成功?[EB/OL].(2017-09-29)[2019-03-26].https://house.focus.cn/zixun/5b5a2774588aac5f.html.

[18]陈向宏:我的乌镇运营心得[EB/OL].(2018-07-26)[2019- 03-26].http://www.sohu.com/a/243385077_479769.

[19]郑世卿,王大悟.乌镇旅游发展模式解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85-88.

[20]古镇旅游开发的乌镇发展模式及启示[EB/OL].(2018-11-04)[2019-03-26].http://www.sohu.com/a/273260513_743882.

[21]陈青松,任兵,王政.特色小镇与PPP:热点问题 商業模式 典型案例[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7.

[22]邓爱民,孟秋莉,桂橙林.旅游特色小镇开发与运营管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

作者:张玉昆 陈玲

第2篇:【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申报流程

特色小镇申报流程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林业局、国家农业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大部委局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特色小镇建设。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小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等,都对中医药健康旅游做出了规划部署,鼓励中医药企业开发健康旅游产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中医药文化小镇。

2、国家旅游局、国家林业局:旅游风情小镇、森林小镇

日前,国务院下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将建设一批旅游风情小镇、森林小镇、低空旅游特色小镇。

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着重提到了旅游+城镇化。根据该规划,“十三五”期间,将支持发展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系统,拓展城市运动休闲空间,加快推进环城市休闲度假带建设。将规划建设一批旅游风情小镇和特色景观名镇。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将大力拓展森林旅游发展空间,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国有林场等为重点,完善森林旅游产品和设施,推出一批具备森林游憩、疗养、教育等功能的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鼓励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

3、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 | https://f.qianzhan.com/tesexiaozhen/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求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等负责推进,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特色小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同时,农业部于2013年出台的《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中,也涉及小镇建设内容。

4、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工业文化特色小镇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将结合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有序推进工业文化城市、园区和企业试点示范。

5、住建部:美丽宜居小镇

截至2016年12月28日,住建部已连续公布了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16年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的通知》,在各地自愿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农委)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组织专家审查,确定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陆家镇等95个镇为美丽宜居小镇示范予以公布。

6、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国家级特色小镇

根据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去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申报流程汇总 1. 申报条件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不具有镇一级行政管理职能,也不是产业园区、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各市选定上报的特色小镇,在产业定位、规划建设、运作方式等方面,符合下列条件。

(1)产业方向:与当地产业集群发展相衔接,聚焦支撑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地域传统特色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每个小镇需明确一个主攻产业,突出“一镇一主业”。

特色小镇 | https://f.qianzhan.com/tesexiaozhen/

(2)空间布局:一般位于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周边及交通轴沿线等适宜聚集产业和人口的地域,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严格划定小镇边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建设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3)有效投资:三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金融、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创意、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总投资额可放宽到不低于15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第一年投资不低于总投资的20%。

(4)功能定位:立足特色产业,培育独特文化,衍生旅游功能以及必需的社区功能,实现功能有机融合。一般特色小镇要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实现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建设现代化开放型特色小镇。

(5)运作方式: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特色小镇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鼓励采取企业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的发展模式。政府主要在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服务。

(6)综合效益:有效投资、营业收入、新增税收、市场主体数量、常住人口等实现爆发式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创业平台。

2. 申报材料

(1)规划方案: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如已经开工的要有实景图,明确特色小镇的四至范围、产业类别。

(2)建设计划:有分的投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额、投资计划、用地计划、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效益,以及相应的推进计划。

(3)业主情况:简要介绍特色小镇建设主体的公司名称、实力、资金筹措计划等。可附上已建成运营项目案例。

(4)扶持举措:特色小镇所在设区市、县(市、区)政府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

(5)基本情况:如实、完整地填写《特色小镇基本情况表》

3. 分批审核

根据申报创建特色小镇的具体产业定位,坚持统分结合、分批审核,先分别由省级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初审,再由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联审、报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 3

特色小镇 | https://f.qianzhan.com/tesexiaozhen/

定后公布。对各地申报创建特色小镇数额不搞平均分配,凡符合特色小镇内涵和质量要求的,纳入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4. 动态管理

特色小镇实行创建制,按照“宽进严定、分类审批”的原则推进。制定考核办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公布达标小镇,兑现奖惩政策;对连续2年没有完成建设进度的特色小镇,退出创建名单。

5. 验收命名

通过3年左右的创建期,对实现规划建设目标、达到特色小镇标准要求的,由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组织验收,通过验收的认定为省级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 | https://f.qianzhan.com/tesexiaozhen/

第3篇:各省市特色小镇申报流程

各省/市特色小镇申报流程(收藏备用)

(分别为通用流程、湖北省、浙江省、甘肃省、山东省、辽宁省、天津市、江西省、海南省、河北省、福建省,请对号入座)

特色小镇通用创建流程

第一步:自愿申报

1.创建方案(区域范围、产业定位、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建设计划)

2.概念性规划

第二步:分批审核

1. 初审(省/市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

2. 会议审查(省/市主管部门会议审查)

3. 审定公布(省政府审定后分批公布创建名单)

第三步:考核

1. 制定《省/市特色小城镇考核细则》

2. 兑现扶持政策《考核合格》

3. 考核结果公布(考核结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并在省/市级主流媒体公布)

4. 退出机制(连续两年未完成目标考核任务的特色小镇)

第四步:考核验收

1. 制定《省/市特色小城镇创建导则》

2. 组织验收(省/市主管部门)

3. 认定为省/市级特色小城镇(通过验收)

海南省创建流程

第一步:规划审核

1.编制特色产业小镇产业发展

2.编制特色产业小镇建设规划

3.初审(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4.联审(省特色产业小镇产业发展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

5.审定(省特色产业小镇产业发展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

第二步:考核

1. 建立考核制度

第三步:验收命名

3. 组织验收(省特色产业小镇产业发展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

4. 认定(通过验收)

第4篇:福建省特色小镇申报条件、材料及流程

一、福建省特色小镇申报条件

(一)产业定位:特色小镇产业定位应结合所在城市的产业、人才和资源优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旅游、互联网经济等新兴产业,兼顾工艺美术(木雕、石雕、陶瓷等)、纺织鞋服、茶叶、食品等传统特色产业。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规划必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空间形态:特色小镇规划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原则上不超过规划面积的50%。特色小镇要建设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

(三)建设投资:新建类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改造提升类18亿元以上,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分别放宽至20亿元以上和10亿元以上,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互联网经济、旅游和传统特色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总投资额可适当放宽至上述标准的80%。

(四)建设内涵:以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为核心,通过运用新技术、构筑新平台、催生新业态、应用新模式,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发展、迈向中高端,实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在投资便利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最大限度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打造更有效率的政务生态系统、更有活力的产业生态系统、更有激情的创业生态系统和更有魅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特色小镇。

(五)运行方式: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特色小镇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地方政府负责做好规划引导、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环境改善等。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六)建设进度:原则上3年内完成投资,其中第一年完成投资不少于5亿元,互联网经济、旅游和传统特色产业的特色小镇不低于3亿元。

(七)综合效益:建成后有大量的新增税收、新增就业岗位产生,集聚一大批工商户、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加快形成新业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品牌。

二、福建省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一)规划方案: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如已经开工的要有实景图。

(二)建设计划:有分年度的投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额、投资计划、用地计划、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效益,以及相应的年度推进计划。以表格形式进行汇总。

(三)业主情况:简明扼要介绍特色小镇建设主体的公司名称、实力、资金筹措计划等。可附上已建成运营项目案例。

(四)扶持举措:特色小镇所在县(市、区)政府支持申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服务扶持举措或政策意见。

(五)基本情况:如实、完整地填写《特色小镇基本情况表》。

三、附件:福建省特色小镇申报材料说明

(一)基本情况介绍

1、特色小镇简介,2500字左右。

明确产业定位。每个特色小镇都要把一个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围绕该产业谋划布局。

明确投资主体、规模及相关指标。明确2016—2018年特色小镇投资主体、规模、建设周期、建设用地指标。

预测今后产出。预测2016-2018年特色小镇的产值、税收和旅游人数指标。

预排投资项目及相关指标。明确2016-2018年特色小镇每一个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周期、建设用地指标,并预测每一个项目2016-2018年的产值和税收。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2

2、精简版简介,字数在500字左右。

3、填写基本情况表,内容包括:产业定位、投资主体、项目概况、效益测算、主要项目。

4、以上两个材料均要求word版本。

(二)概念规划图

1、总图一张(主要是1平方公里核心区的概念规划),特色小镇核心区规划布局尽量集中,不能过于分散。

2、电子稿为图片格式(即jpg格式)。

以上内容来自2016年6月福建省颁布的《福建省特色小镇创建指南》,经由前瞻产业研究院(f.qianzhan.com)整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第5篇:特色小镇如何成功申报

特色小镇如何成功申报?附成功案例指南

2017-01-08 文旅大佬俱乐部

定义: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关键词:特色不是小镇的形容词,而是小镇的关键词,是小镇的核心元素。 面积:3-5平方公里(4500-7500亩) 核心建设用地:1平方公里(1500亩) 总投资额:3年30亿元到50亿元

运行:各方参与者联合成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统筹特色小镇的重要机构。

产业方向:发展国家政策扶持的七大产业和十大历史经典产业

发展使命:特色小镇是区域经济的发动机,是转型升级的试验田。示范小镇可以从市级开始,升级到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特色小镇要有领跑者,为建成一批高质量特色小镇树好典型、做好榜样,带动其他小镇比学赶超。

特色小镇成功创建指南

1、服务政府

特色小镇是一个社会共生有机体,离不开开明、服务型政府的支持,政府引导不越位,这是成功的母体。 特色小镇是探索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就是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包括制度供给、要素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特色小镇,在小空间里融合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构筑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产业创业创新生态圈,能集聚各类高端要素,诞生各种创新因子,孵化出新产业业态,将是新常态下创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效率、创新制度供给的全新空间。

2、投资主体

特色小镇需要一个核心投资主体,可以是村镇股份制企业、可以是当地龙头企业、可以是外来投资企业。

特色小镇建设得如何,不在于政府给帽子、给政策,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有动力、市场是否有热情。如果只是靠政策、靠资源,缺乏市场基础,肯定干不久,不可持续。

因此,特色小镇建设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而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

3、核心特色

特色小镇产业定位要“一镇一业”、“一镇一特”。突出“特而强”。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做到不重复、不雷同,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特”,是指每个特色小镇都要锁定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产业,以及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来建设,而不是“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是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强”,是指要每个小镇要紧扣产业升级趋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3年投入30亿元到50亿元,引进行业领军型团队、成长型企业,以及高校毕业生等90后、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到小镇来创业创新,培育行业“单打冠军”,构筑产业创新高地,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

坚持特色为王,突出特色亮点、强化高端引领,这个“特”体现在产业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功能特色等多个方面。

要彰显产业特色。

产业特色是小镇特色亮点的重中之重。小镇建设不能“百镇一面”。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小镇只有1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产业过于分散,肯定形成不了特色。在打造产业特色过程中,要着眼长远,聚焦前沿技术、新兴业态、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突出科技含量、高新技术的比重、高端制造业的高端水平上。

如高端装备制造业小镇,要把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作为重点;健康小镇,要把生物医药、大型建设医疗设备领域等作为重点;环保小镇,要把能源环保作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引领转型升级上作出示范。

要彰显生态特色。

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坚守生态良好底线,根据地形地貌和生态条件做好整体规划、形象设计,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都应当“一镇一风格”,充分体现“小镇味道”。

特别要重视生产和生态融合发展,做到特色小镇生态特色与产业特色、当地自然风貌相协调,打造的生态特色与小镇周边有显著区别。切不能发展了小镇经济,破坏了小镇环境。

可实行“嵌入式开发”,借鉴乌镇等模式,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建设有地方特色和优良生态的风情小镇。 要彰显人文特色。

文化特色是软实力,也是产业发展最终的生命力。每个特色小镇都要汇聚人文资源,形成人文标识。特别是要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全过程,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培育创新文化、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独特的山水文化,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区域特色文化。

4、产业驱动

特色小镇功能集成要“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融合,是特色小镇区别于工业园区和景区的显著特征。

聚,就是所有特色小镇都要聚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合,就是四大功能都要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

尤其是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要从产业发展中衍生、从产业内涵中挖掘,也就是要从产业转型升级中延伸出旅游和文化功能,完善好功能,而不能是简单相加、牵强附会、生搬硬拼。

特色小镇形态打造要“突出精致”,展现“小而美”。 特色小镇的建设形态很重要。尤其是现代社会,美好的事物、美丽的环境都能转化为很强的生产力。

首先,骨架小。特色小镇的物理空间要集中连片,有清晰的界定规划范围和建设用地范围。规划面积要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原则上不能超出规划面积的50%。

其次,颜值高。所有特色小镇要建成3A级景区,其中旅游产业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再次,气质特。特色小镇要根据地形地貌,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确定好小镇风格,展现出小镇的独特味道,原则上不新建高楼大厦。

5、创新机制

特色小镇运作机制要“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

市场化机制是特色小镇的活力因子。“活”,就是建设机制活。用创建制代替审批制,实施动态调整制,彻底改变“争个帽子睡大觉”的旧风气;建设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摒弃政府大包大揽,体制机制非常活。

“新”,就是制度供给新。扶持政策有奖有罚,运用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双管齐下的办法,对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特色小镇,省里给予建设用地和财政收入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用地奖励指标;对于国家的改革试点、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试点,允许特色小镇优先上报、优先实施、先行突破。

坚持创新为魂,建设创意小镇、打造人才小镇。要强化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要强化技术创新,做强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应该是先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小镇。

二是要加强创意发展,加快培育新业态。 三是要加强合作创新,加速集聚高端要素。

7大新兴产业的特色小镇,要紧紧围绕各自的产业定位,运用互联网+、信息智能等现代技术,借助科研机构共同开发应用先进技术,结成创新伙伴,缩短创新成果转化过程,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产业发展;历史经典产业,要深挖传统工艺,运用现代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培育新粉丝,力争做成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

特色小镇要建成创意小镇。每个特色小镇要根据产业特点和自然禀赋,建设一个创客中心,以好创意来丰富特色小镇的业态,创造性地培育出一批一二三产联动、历史现代未来同现、生产生态生活共融、宜居宜业宜游的新产业,实现产品创新与业态创新联动,以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的消费群体,激发新的消费需求。

特色小镇是有物理空间边界,但没有产业合作边界,是各种高端要素集聚流动的开放小镇。 所有小镇要瞄准与产业定位相关的高端人才、高端资源和高端产品,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搭建创新交流平台、技术合作平台、品牌发布平台等,集成利用好各种高端要素,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促进各种技术、资金、人才自由流动、高效利用。

6、和谐社区

特色小镇是一个新型城乡经济和消费发展的纽带,在这里要大力发展社区组织力量,形成一个可以聚人气、通人文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社区,让城市人找得到“乡愁”,吃得到健康农产品,享受旅居度假生活。

7、客户市场

特色小镇不能面面俱到,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一定要结合自身竞争优势,抓住核心客户群体,充分挖掘核心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消费利益,客户才能忠诚相随,客户市场才能坚固不破。

8、利益分配

特色小镇是一个政府、村民、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利益交集的共生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用市场化、股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只有共同做大蛋糕,才能分享经济成果,才能造福一方百姓。

公益力量是无穷的。特色小镇要引导和自发成立大批社会公益组织机构,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在特色小镇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爱社、爱民的优良传统,要崇尚公德心、孝心、博爱、宗教等精神信仰,要为特色小镇注入精神力量,为民众凝聚价值依归。

特色小镇推进项目建设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有效投资速度加快;企业、创客不断入驻。三是综合效益正逐步产生。

一是有效投资速度加快。统计数据显示,首批37个特色小镇2015年新开工建设项目43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477.9亿元,平均每个特色小镇12.9亿元,其中有28个小镇年投资额超过10亿元,有4个小镇超过了20亿元。

二是企业、创客不断入驻。初步统计,首批37个特色小镇新入驻企业3258多家,其中国家级高新企业66家、总部企业590家。引进了国家及省级“千人计划”人才49人,国家级、省级大师91人。如余杭梦想小镇已引进创业项目521个,集聚创业人才4550名、金融机构176家。

三是综合效益正逐步产生。数据显示,仅仅一年,37个特色小镇就产生税收收入53.1亿元,有29个小镇与196个高校、省级以上科研院所开展了技术合作,央企、外企、民企等纷纷主动前来对接,特色小镇引来金凤凰的能力正不断提升。

如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列入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后,不仅成为长三角的旅游新贵,游客人数大量增加,还赢得中国食品协会的青睐,牵线引入瑞士等国外巧克力企业到小镇来展示销售。

特色小镇正成为展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名片。赢得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获得了部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引来了主流媒体的高度聚焦。

一是赢得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习总书记三次充分肯定特色小镇工作。 第一次是去年5月到浙江来视察; 第二次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第三次是去年12月24日在中央财办《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上所作的重要批示。

李克强总理和张高丽副总理也对特色小镇作出重要批示。

二是获得了部委领导的高度评价。中财办刘鹤主任亲临浙江调研特色小镇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中央领导,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都对特色小镇作出批示。

三是引来了主流媒体的高度聚焦。特色小镇已6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四是引来了外省市的高密度考察。仅云栖小镇去年就接待500多批次。

特色小镇浙江误区

(一)切记空间分离、功能拼凑。

1.“新瓶装旧酒”。简单地按照项目规划建设小镇,把重心全部放在项目建设上。

2.“大拼盘大杂烩”。把几个项目和功能区块做拼盘画个圈,把圈里现有的山山水水作为旅游功能,把农民集聚房或商品房作为社区功能,建个展览馆作为文化功能,简单拼凑就说是小镇规划的做法。

(二)从产业发展看,主业不强、高端不够的问题。

1、集聚高端要素方法不多。表现为在围绕拉长产业链做强产业、集聚与产业定位紧密关联的企业、招引高端人才和高端企业上下的功夫不够,在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培育未来新产业上动的脑筋不足,导致高端要素集聚不够快。

2、做强产业特色理念不强。表现为特色产业招商引资上守株待兔多,深入谋划、大力度主动出击不够,导致特色产业有效投资不足,小镇特色产业投资偏低。

第6篇:如何申报体育特色小镇

如何申报体育特色小镇?各省申报政策及材料

近一年来,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逐渐升温,在各部委发布关于特色小镇的各类政策后,部分省市也相继出台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就如何建设特色小镇和特色小镇申报做出了指导性意见。截止目前,浙江、福建、河北、海南等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就如何申报特色小镇明确了相应的流程和导则。

体育小镇申报必然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综合各部委要求,首先需要确定体育小镇发展的主要产业,并对建设区域做一个规划,在规划产业的同时兼顾生活区、旅游区、文化休闲区等。大体需要准备如下资料:

关于特色小镇规划报告说明

一.标准创建流程

第一步:条件申报明确

产业定位、建设空间、投入资金、建设内涵、功能定位、运行方式、建设进度、综合效益。 第二步:准备申报材料

规划方案、建设计划、业主情况、扶持举措、基本情况 第三步:执行申报程序

申报范围、申报时间、申报数量、申报方式 第四步:接受监督调整

定期监测、动态管理、评优、期权奖罚、联动指导 第五步:等待验收命名

验收条件、验收程序、命名公布。

二.体育总局运动休闲小镇申报程序

根据2017年5月9日《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运动休闲小镇的建设由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体育等相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避免盲目跟风。各省(区、市)体育局、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分别根据当地和运动项目实际向体育总局推荐小镇项目、进行业务指导。体育总局主要以组织开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示范试点、制定完善政策的方式加强行业管理和引导。其申报要求如下

1、报送程序

坚持地方自愿申报和省(区、市)体育局、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项目协会)推荐相结合,按分批报送。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将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项目上报省(区、市)体育局,省(区、市)体育局进行审核后推荐上报体育总局。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项目协会)可直接推荐项目。

2、基本条件

申报和推荐的小镇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交通便利,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好; 2) 体育工作基础扎实,在运动休闲方面特色鲜明; 3) 近5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重大生态破坏、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现象; 4) 小镇所在县(区、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能对发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提供政策保障; 5)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对当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具有特殊意义 专栏:体育总局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提纲)

(不超过5000字)

一、基本情况

要求:简述小镇区域面积、人口、交通、体育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评估

要求:围绕以下五个方面,从成绩与经验、困难与问题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1、自然与生态

从镇区风貌、镇区自然环境、镇区生态等方面阐述。

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从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公共体育服务三方面进行阐述。贫困落后地区应增加脱贫攻坚方面的内容。

3、体育工作

从体育健身设施、体育赛事和活动、群众体育组织机构、群众体育管理架构、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进行阐述。

4、运动休闲业态

从运动休闲产业发展、运动休闲文化传承、运动休闲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阐述,包括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项目。

5、体制机制

从发展理念、规划建设、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三、发展目标及政策措施

1、到202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及目标

2、近期工作安排

3、支持政策

要求:阐述县(市、区)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关于支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举措。

江苏省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2016年9月12日,为推动体育小镇建设,江苏省出台的《省体育局关于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模式多元、体育服务便捷、建设空间集约,发展富有活力、人文充满魅力、生态健康宜居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在全国形成体育类特色小镇建设的引领和示范。

一、体育小镇申报条件

发展基础:体育、生态、旅游等资源丰富,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体育及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

产业特色:本地区特色产业定位明确且符合体育健康产业主要方向,具备一定规模和优势,产业特色明显、集聚程度较高,已初步形成体育健康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或项目发展集群。

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具备较好水平,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惠民服务措施,有一定数量的体育社会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较为活跃,全民健身健康氛围良好。

建设规划: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思路清晰,规划目标明确,发展前景良好,发展举措切实可行,且需有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建设规划和具体的项目建设计划。

投入规模:截至申报期满日止,前3年体育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10亿元以上。2年建设期满后,体育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超过20亿元。

政策支持:所在县(市、区)政府将体育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配套政策措施具体得当。

预期综合效益:体育特色小镇建成后能够实现体育、健康、旅游、休闲、文化、养老、宜居等功能的有机融合,有效带动区域内体育健康及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和税收,显著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扩大体育消费规模,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健康特色产业集群和地区品牌。

二、体育小镇报送材料

1) 江苏省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申报表; 2) 特色小镇建设概念性规划,包括特色定位、建设目标、规划布局、主要措施、重点项目、运作模式以及预期效益等,如已开工的要提供实景图; 3) 特色小镇建设计划,包括总体建设计划和分推进计划,明确分实施项目的计划投资额、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以及项目建成后的预期效益等; 4) 特色小镇所在地县(市、区)政府支持发展体育健康产业的政策意见、服务扶持举措,以及同意申报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的相关材料; 5) 按要求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 6) 能够证明本地区体育健康特色产业发展成果和思路的其他文件或材料。

福建省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2017年3月13日,福建省体育局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17福建省体育产业基地的通知》,其中包括“福建省体育产业特色基地暨特色体育小镇(以下简称“特色基地”)”。

一、体育小镇申报条件

1) 现有条件:该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体育产业单位数量众多,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大,在体育产业某一领域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发展水平位居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2) 发展前景:该区域建设发展思路清晰,规划切实可行,发展目标明确,政策措施有力,发展环境优越,具备孵化体育企业的基础和体育产业集聚发展的条件。

3) 管理服务:该区域所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将体育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配备专门管理服务机构,能够为入驻单位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福建省体育产业特色基地”的申请,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经所在地设区市体育局核准后,向福建省体育局推荐。

1) 福建省体育产业特色基地申报表; 2) 该区域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和体育产业单位名录、基本情况; 3) 该区域政府或部门出台体育产业相关政策文件; 4) 该区域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与发展规划; 5) 能够证明本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成果及本办法第二章申报条件的文件或材料。

安徽省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2017年5月4日,安徽省体育局发布《关于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模式多元、体育服务便捷、建设空间集约,发展富有活力、生态健康宜居的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在全省发挥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体育小镇申报条件

1) 发展基础:应具有明确的地域范围,核心建设面积不低于1平方公里,体育、生态、旅游等资源丰富,体育及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

2) 产业特色:区域内特色产业定位明确且符合体育健康产业主要方向,具备一定规模和优势,产业特色明显、集聚程度较高,已初步形成体育健康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或项目发展集群。 3) 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具备较好水平,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惠民服务措施,有一定数量的体育社会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较为活跃,全民健身健康氛围良好。

4) 建设规划: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思路清晰,规划目标明确,发展前景良好,发展举措切实可行,且需有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建设规划和具体的项目建设计划。

5) 预期综合效益:特色小镇建成后能够实现体育、健康、旅游、休闲、文化、养老、宜居等功能的有机融合,有效带动区域内体育健康及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和税收,显著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扩大体育消费规模,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健康特色产业集群和地区品牌。

二、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1) 自愿申报。由县(市、区)体育部门综合考虑辖区内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条件,确定特色小镇申报对象,经当地县(市、区)政府同意后向省辖市体育行政部门申报。

2) 市级推荐。省辖市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当特色小镇申报通知和相关规定,审核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建设规划可行性等,择优于每年第一季度向省体育局推荐申报名单。

3) 省级评估。省体育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评估,符合特色小镇基础条件的,列入特色小镇共建名单。

4) 签订协议。对列入特色小镇共建名单的,由省体育局和所在地县(市、区)政府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支持政策等。

5) 命名授牌。建设期满后,由省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组,对特色小镇共建对象进行实地查看评估(具体标准规范另发),提出综合评估意见,合格的命名为省级体育特色小镇。 6) 政策支持。省体育局将通过奖补方式支持特色小镇共建,所在县(市、区)政府要将体育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并配套资金扶持特色小镇建设。

第7篇:**县**镇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一、基本概况

**县**镇位于**北部、**县西部,南接苏仙区栖凤渡、北连**镇,东临**镇,西与**乡接壤,距**市区20公里、**县城16公里,总面积75.2平方千米,总人口5.9万人,下辖19个建制村、2个社区。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穿镇而过,有着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多元化,是烟花、再生纸、油茶、烤烟之乡。2016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18亿元。财政收入91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511元。是郴州市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境内有国家级AAAA级景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板梁古村,有第四批国家传统村落坪洞村等。

二、产业功能定位

以创建生态旅游小镇为目标,拟推动油市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创建、坪洞村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和九山河风光带建设、同时整合方力生态农业公司紫薇产业基地、火龙果种植基地和板梁村古民居游资源,打造一条赏紫薇、品鲜果、游板梁的精品旅游线路,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助推生态旅游小镇建设发展。

三、规划发展方向

(一)做强做大产业。拟整合方力生态农业公司紫薇产业基地、火龙果种植基地、源和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和板梁村古民居游资源,着力开发板梁古村象岭生态公园,扩大游览区域,做强古村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国家保护传统村落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洼地效应,大力推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旅游村庄特色的产业基地。

(二)打造投资亮点。板梁古村占地3平方公里,保存有368栋完好无损的明清历史建筑,是我县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湖南最美古村镇。我镇围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庄园经济,立足示范村特色和基础优势,突出生态旅游建设,做好山水文章,打造农耕文化园,实施绿地工程,加快推进全市规模最大油茶示范基地——源和油茶基地建设,以传统文化助推**镇现代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三)提质基础设施。以板梁古村开发为核心,进一步提质全镇道路交通、供给排水管网、环卫等基础设施,全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高我镇承载力和竞争力。并同步推进九山河风光带建设,利用区域优势,打造慢游工程。

**县**镇人民政府

2017年5月11日

上一篇: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下一篇:保密工作管理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