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色民居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重庆特色民居

重庆特色民居 篇1

巴渝文化遗产--重庆的吊脚楼

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的建筑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说到重庆人的“房”,就不能不说到闻名遐迩的特色建筑--吊脚楼。

由于长江、嘉陵江横跨城区,造就了两江四岸。因此,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市内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颇具西南地区民居特色的吊脚楼。

重庆的吊脚楼具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如川中名士李调元的佳句:“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正是重庆吊脚楼的独到之处,是最美丽的地方。记得儿时记忆中的吊脚楼,傍晚,夕阳西下,金色柔和的阳光照在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楼房上,加之点点灯火,远望看去:山坡上,有时明亮,有时眩目,有时隐约,恰似一幅流动山水写意画,浓淡暗明;江水中,波光粼粼,宛若珍珠,一组组闪烁的光芒连接两岸,浇活整座城市。

重庆的吊脚楼是巴渝的文化遗产。如今,大片的吊脚楼已不复存在,吊脚楼作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繁华城市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石板坡旧房改造,洪崖洞城市阳台等等,无不体现出重庆吊脚楼的魅力和文化。木条变成了条石,竹墙变成了砖壁,飞檐斗壁雕龙画凤,犹如镶嵌在现代化都市脖子上的一串项链,放射出一道道闪亮光芒。这些建筑,或依附悬崖,或临坎吊脚,有“凌空飞绝壁”之感,犹如一座人文艺术博物馆,构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城重庆独特的民居风貌,充分展现了重庆人的智慧,使巴渝特有的古老建筑得到合理保护,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续与传承。

重庆石板坡吊脚楼是重庆吊脚楼群保存较好的,现在又修葺一新.虽然现在的年轻人不能体会他的意义,但一些老年人却会对他倍感亲切。

青砖墙、石板路、川东民居„„重庆主城区建筑的“重庆味”越来越浓。到底什么元素最能代表“重庆建筑风格”?今日下午,记者走访了重庆天地、中山四路,探寻重庆建筑的未来走向。

在渝中区化龙桥建起的“重庆天地”,青砖墙小楼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点缀在竹林、芭蕉林、黄桷树林间,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径爬坡上坎,路的尽头、树林里不经意间藏着一扇门,推开一看,竟是颇具小资情调的茶餐厅、酒吧。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来到这儿,会忍不住感慨:“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但却多了份现代气息。”让外国人感觉很“重庆”,让重庆人感觉很“洋气”,这就是重庆天地追求的建筑风格。

重庆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高低不平的地势也是“重庆建筑风格”的重要一环。有些建筑设计仅仅关注小青瓦、坡屋顶、白灰墙、雕花窗,却忽视了重庆作为山城的最大特点——爬坡上坎。“虽然现在用技术‘造’一块平地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这样建起来的重庆建筑也会少了一些‘重庆味’。”

在渝中区中山四路,沿街建筑外立面已初现“老重庆”风貌。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周恩来铜像等抗战名人遗址都完好的保存了下来。青砖、勾缝、骑廊,还原出抗战时期的重庆风貌。

该名负责人认为,“重庆建筑风格”就是指在川东民居、抗战建筑及其它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基础之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具有重庆地方传统(自然地理牲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建筑风格。符合这样风格的建筑“外衣”,在低调中不失华丽、简约中又富含韵味。

川东,即四川省的东部。从宽泛的地域范围讲,它主要包括以华蓥山为核心的重庆市的东北部,湖南、湖北省的西部,和四川省的东北部广大地区,但重点是指四川盆地的东北部地区。

四川盆地海拔较低,平均海拔在650米左右。盆周山峰绵延,海拔相对较高。四川盆地东部以华蓥山为核心的广大地区,海拔约高于盆地平均海拔;华蓥山主峰高登山海拔1704米,为峭然挺拔的盆中山。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四川盆地东部地貌多以浅丘槽谷兼及平坝为其主要地貌特征。居住其间的广大民众世代以来多以农业种作和牧养及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生产生活主要来源和生存方式。在相沿了袭的历史进程中,长期以来积淀下丰富生动的农耕文明习尚。长期的农耕文明生活中,又形成为川东人民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居住形态上,就形成了和表现为以院落建筑为其主要的居住方式。所谓院落居住形式,就是以家族和宗嗣为其生产生活的群组单位,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生活形态,建成为相对闭封独立的三合、四合院落的居住形式。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不断强化和推进,院落民居在川东广大民众间成为一种普遍和适应的居住形式,并形成为较为普遍的规模。以至于人们在民间口语中指示某个地名都会指称为“张家院子”、“李家院子”或“周家院子”。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表示院落民居的“院子”几乎成为川东地区广泛普通的居住形式。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院子,不仅是川东地区广大民众在居住形式上的选择,更是其经济发达富裕、地位尊卑方面的体现。在典型农业社会形态发展中,人们总以能够修建十分漂亮典雅的院落来展示能力和财富,也对外表现着实力和创造。从某个侧面说:不够富裕和没有能力的庄户人家,一般都以单个居住为主,叫住单家独户。从居住形式上就显现出孤单、落后和经济不发达;而不象建造院落的大家那样,显出气派、殷实、高贵和团结。因此,这种由于长期生产生活影响形成的院落建筑,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经济实用成分,而且包含着十分深厚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可以说,川东院落民居是一个内容丰富生动的农耕社会文明发展的承载体。

首先,从川东院民居的建筑格局上考察,它具有其他民居不同的特征。

川东院落民居在建筑格局上表现为一定的定式和格局,表现为独特的川东院落民居建筑特征。按照建筑的规模来分,川东院落民居建筑,中等院子和小院子之分。大院子指的是以宗嗣和家族繁衍为核心从而形成为数个或数个十家庭居住在一起,甚至有的上百人,聚居的院落建筑。如人们指称为有名的 “108道门”的院子,就是院子的典型。这种通过开门多少来指称院子的大小,可看出其规模是不比一般的。中等院子:俗语中也简称为连尔院子。它往往由一个院子再连上一个院子构成,院子与院子相接相通,从规模上以区别于小院子。中等院子没有大院子的多院落、多或功能组合的格局,往往就是两个院子相连相通。并且在建筑格局上也相对于小院子的独门独院,会显得稍为大一些。小院子的规模和格局往往比较简单,常常是中间为堂屋,作为会客、议事和集聚的地;两旁为侧房,往往是主人和次主人的居所。转角处大多是厨房或生畜饲养屋,也有的是子女等后辈居住房。相对于正堂屋两侧的叫偏房或横房,一般是供后人居住或供收捡储藏和临时用房、生产用房使用。在功能上都是围绕着生产生活来考虑的。

川东院子都是一般都是青瓦粉墙、排列穿逗构造为主。在建筑形式上都为单檐斜山式居多。一般院落民居较少有双檐的。有双檐的往往是排列结构的两层或多层式楼房,往往叫书楼或读书楼,或者供女儿住的就叫闺房。

尽管川东院落的楼房多层、双檐或花窗,显得气派,但由于楼房相对于建于地面的平房来层高显得狭小低矮一些,加之上楼的楼梯一般都比较狭窄,因此,主人大多以居地面平房为主或居多。因此,院落的层楼往往又叫阁楼。它常常使院落房屋高耸气派,但并不增加居住的多少使用价值。

川东院落建筑,把房屋的纵深叫进深。进,作为量的单位是把纵深的房屋的间叫为进,一间就是一进,两间就是两进。一般的院落房屋纵深均在两进上下,超过三进的就很特殊。因为两进正好前后开门开窗透风采光;三进房中间的一进间透风采光就比较困难或差一些。

川东院落建筑,把房屋的排列间数称为间;对间的量化称为开间;开间多少就是房屋横宽有多少尺。开间大小一般不超过4米,俗称一丈二。这样既宽敞明亮,又适中实用。一般说来,好象这一丈二的开间或一丈五的进深成为了川东院落的黄金规则。

把川东院落与祖国各地的典型民居进行比较,更能看出川东院落民居建筑的特点。

和祖国北方民居比较来看,北方民居比如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它高墙、大门、深院建筑虽然宏伟气派,但从北方严寒风大的生活需要出发,在建筑布局和风格上,它显得封闭一些、内敛一些。乾隆游江南回北京后要在颐和园仿修苏堤,表现的不仅是对美景的向往,更表达了生活于北京社会里的人,对南方宽泛自由和开放生活形态的向往。北京院落高大、坚挺、气势恢宏,但它在精神意志上表现着内敛和闭守。它具有高庭大院的全部特征。而川东院落民居相对于北方庭院来,它显得低矮、宽敞,整个地显得纵放一些。虽然它也在院落建筑格局上有三合、四合形式,显得封闭、保守,但川东院落民居绝没有北方庭院的高墙阔门、坚闭内敛。北方庭院和川东院落虽然都在建筑格局上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或居多,但川东院落民居在三合院、四合院的规模要求、形式讲究上并不如北方庭院那么严密。在院落建筑的结构上,川东院落也不象北方庭院那么严丝密缝。而是往往在院落的正门、大门之外,还有分为不同用途的侧门、小门。在正房之外还有厢房、横房,主屋外有辅屋、侧屋。就是这样一座座四合、三合院落,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一个院落往往具备了农耕生产生活的全部功能,从而自成一体,相对独立和完备,完全适应了农耕生产生活自给自足的需要,成为了一个个独立完备、功能齐全的农耕社会生活细胞,成为了农耕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和单位。

川东院落民居与我国中原地区如河南河北地区的庄集式建筑相比,特征也是各不相同的。中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气候干燥,不潮湿,居住择地的难度相对于川东浅丘槽谷来说,要容易得多。并且中原地区它无须也无法利用地势等条件来掩蔽北风,抵挡风寒。由于中原地区地势平坦、阳光充足,不潮湿,从而在建筑上首先不需要挡风避雨,民居朝向选择的价值不大,为满足中原人们大面积、远距离的耕种作业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因而,它往往聚众而居。相对于川东院落民居的聚族而居或以宗嗣为轴心的居住形式要相对弱一些。即是说,相居于一个庄院或庄集的不一定就是严密的家庭血缘或宗嗣关系。中原庄集式民居在建筑结构上,它也不讲究绝对统一整齐,往往是聚而不散的庄集式居住格局。如河北省新东式东五镇儿里庄,一个村庄居住人口一千三百多人,村庄十分巨大,村内功能齐全,全部具有了集市的功能特点,这是典型的庄集式民居。因此,中原民居在建筑规模和布局上与川东院落民居比较起来,表现得更为自由一些,开放一些,纵散一些。

川东院落民居与江南一带如江苏、安徽、江西的民宅民居相比较也有很大的不同点。江南的庭院民居建筑一般都比较考究。从现存的民居遗存看,它显得典型气派、舒适,一般以院为单位相对集中,单门独户的民居较少。而一个院又相聚居住较众。在居住格局上也不象川东院落民居那样比较一律地形成为标准的院的格局,往往在大的院中套着小院,以一个嗣堂或庭堂为中心发展为多个院落。这些以一个中心庭堂为中心发展开去的院落表现出特有的人文情怀,是江南庭院民居的集中体现。在建筑上也不象川东院落那么的穿逗结构、石木排列、青瓦矮墙,而总是高门敞户。石木结构穿逗大多挑梁制作精良、恢宏气派,显出江南居民的特有的富庶和安定。如江苏、安徽和江西南部一带的民居就是如此,它往往聚集很多人居住。但它完全不同于川东院落在居住人员组成上的完全家庭式、宗嗣化。一方面是家庭、宗嗣化发展加剧,使庭院建筑不断扩大聚居人员打破了家庭式和宗嗣化的格局;另一方面,在社会交往中,外族和异姓也加入了庭院建筑和并居,这就使江南庭院民居超越了川东民居比较稳定的家庭式、宗嗣化居住格局。江南庭院民居虽然建筑精美、错落有致,而院的概念相对于川东院落来更弱得多,相反它更有了庄、堂、庭的特定意蕴。它因此显得更为自由和开放一些。

其次,从川东院落民居形成的原因来考察,它的形成具有独特的自然和历史原因。

川东院落民居建筑格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川东人民在世代相因的历史演化中,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不断改进、选择和发展的结果。其形成的原因,有地理条件、社会历史和生存选择等原因。

第一,川东院落民居建筑格局的形成取决于人们生存健康需要对自然地理条件的选择。

如前所述,川东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浅丘低洼,河谷槽沟地貌突出。全年日照相对较短,冬春季多雨多雾。终年潮湿。多偏北风扶寒潮。要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就必须从择居上克服自然条件带来的不利因素,以积极的居住选择去应对自然环境。因此,人们在择居的朝向,位置上十分讲究。以至于相对祖各地来,川东人十分看重阳宅、阴宅的风水朝向。抛开风水学的消极落后部分不讲,川东人民利用风水学在择居上的积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它在院落择居,避风挡雨,趋阳除湿上的讲究,并由此延及山势龙脉,地质岩岸的走势上的倾重,都无不表示川东人民讲求科学,尊重自然的人文道理。因而从生存健康和世代发达的角度来看,川东院落民居建筑在择地上总是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排水排湿,并且为避风挡雨的地方,总是把那些浅丘平坝,河谷槽沟中稍微空旷平坦,视野开阔,更好的是坐北朝南,三面环山,能够满足建筑三合院、四合院的地势要求,地方作为建宅首选,从现存仅有的一些川东院落民居来看,三合院较多,四合院要相对少一些。因为四合院往往显出家庭或家庭之大,门户之富足。四合院不仅在建筑上要讲究,而且在功能上相对也要完备得多。就所见的四合院来看,均为数十户族人相拥而居。院落建筑上往往都有朝门。朝门有的为二层楼,更有极个别的为三层楼,以显示其气派、雄伟。在院落内往往有书楼、戏楼、马舍等功能配套功能建筑。三合院也好、四合院也罢,在建筑格局上往往突出合而不闭的特征。合是围绕院落形成较为封闭内敛的院子,不闭是指在围绕院落中心建筑的同时,在院落的四周必开有各具功能的一些供进出的门道或通道,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这种合而不闭的建筑结构形态,从结构功能上满足了人们对自然地理环境选择的要求。

第二,川东院落民居建筑从经济发展生产生活需要出发,满足了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需要。我国长期的农耕社会中,生产的互助,生活的互帮均是以家族和宗嗣结为互助的生产生活单位的。这就相对巩固和稳定了农耕社会的家庭式宗嗣团聚形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进程中,既要巩固聚族而居的互助生产生活单位形式,又要充分体现家庭庄院民居的生活结构,即要有正堂屋用于会客、聚会、议事的处所;要有隐蔽而健康的起居卧室,还要有生产、生活、储存、晾晒的处所。在许多队家庭为单位居住的院落中,人们往往能够独立地生产和生活,因而,川东院落民居成为了农耕社会自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典型载体。就现存的川东院落民居建筑来看,可以说川东院落是一个自给自足体系完备的一个半封闭的生产生活体系,是一个丰富的时代文明内容的包容体系。

第三,川东院落民居建筑是宗嗣氏族的衍生物。

由于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农耕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封闭和半封闭方式,社会结构形式、人们的社会关系结构,生产互助形式,生活承继遗传大多以宗嗣家族结合为典型形态。一个院落中往往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一般不分家析户另建院落。分家析户的也多会聚院而居。若另建院落,一是经济实力要较为独立,二是社会生产关系也要相对独立。因此,择居建院落往往是十分重大的事情。新的院落也好,旧的院落也罢,以院落方式聚居都是为了达到在经济发展上能够实现家族世代的团结互助,抗灾避难,保持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水平。从而维系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形态。可以说川东院落民居在人口聚集结构上,为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不断巩固和深化着以家庭宗嗣为单元的社会制度,也稳定和巩固了农耕社会的持续和发展。

第四,川东院落民居还具有深厚的政治历史内涵。

据历史记载,公元前36年秦始皇灭蜀后进而灭巴,建立统一的大中国。建议统一的大中国。历汉、魏、唐、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可说是战争连绵,烽火不断。并且从大规模的战争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也好,元军挥师南下也好。战争几乎都是北方向南方推进。并且,川东地区和四川其他地区一样,在历史上因为战争和灾荒,导致人口在量减少,曾有大的六次移民运动,大量的外地移民迁入定居,当地的土著居民不断退减甚至很少。随着战争的推进,人员的流徙,人们对战争的厌倦,对安定生活充满了热切的渴望。为了躲避战争敌患和渴求安定平静的生活,人们往往在择居上,建筑格局上流露出明显的意志倾向。人们往往选择能避易守的地方筑院建屋,聚族而居。并且在布局上修建成为相对封闭内敛的三合院,四合院,以防避难料的敌侵和匪扰。这应该说是川东院落民居在建筑上选择合而不闭结构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点看来,川东院落与北方的庄集式民居在功用上有相近之处。

川东院落民居,在我国历史上易农耕社会生活中民居建筑的独特遗存,它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函。它承载并且巩固了川东人民特有的生产生活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引导了川东人民的思想文化情感,甚至影响和引导了川东人民在心理意志和品性修养方面的精神意志特征的形成。

人们世代相袭,生活于院落之中,聚族而居的生活形态,血缘和睦的家族关系;加重和强化着人们的亲情观念。讲孝顺、好谊交、重承诺、守信义、讲互助、明道德等意志品格得到一代代传承强化。院落内部以家族宗嗣为特征的系统文化思想、道德法纪自律,形成为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传承脉络。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明,川东院落民居彰显着独特的院落文明。它是中国农耕社会一个时代甚至几个时代的缩影。它带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风尘,矗立在生活的田野,它是历史地平线上最深处较为动人的文化风景。

而今,由于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加剧和社会发展城镇的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结构发生着重大改变,人们的居住理念和居住形态发生着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川东院落民居在城市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现代浪潮中、不断被遗弃、被改建、被撤除;高楼大厦,独门小屋,小区别墅正形成为新的居住和生活形式。但我们相信川东院落民居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内涵的历史文化价值将日益突出。它所包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显示着中国农耕社会久远的发展痕迹。它虽然已渐渐隐退为真正的历史,但作为一种特定文化的承载体其作用和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它是认识和了解中国农耕文明历史绕不过去的山脊。在今天一些有识之士不断深化着保护和发掘宅的意义的认识。当全社会都形成了保护川东院落民居共识的背景下,有必要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深入研究川东院落文化的社会功能,历史价值等深刻涵义。突现这道历史的风景,保持和展示它应有的辉煌和瑰丽。

重庆民居文化

1)院落空间型制特点

重庆一般民居院落十分窄小,形成极小的天井,仅供采光通风所用,易保持阴凉,且因势就形,占地面积较小,布局相对自由。只在较为平坦的地方,有一些名门望族较大的院落。在较大的民居院落中,敞廊、敞厅较多,并成为居民生活中交往的场所。重庆民居建筑结合地形,其底层下部为架空的干阑式吊脚楼结构,或者根据地形形成多层出入的多层民居。民居中“筑台”、“悬挑”、“吊脚”、“拖厢”、“梭厢”和“爬山”等手法使用很多。

(2)传统建筑的材料使用

重庆传统民居多采用抬梁、穿斗等木结构形式。木构部分多为木料本色,柱涂黑色,门窗涂浅褐色或枣红色。建筑墙体材料多采用木板、竹笆夹泥等夹壁墙体,或版筑土墙,白色外墙,少使用砖石墙体。屋顶多使用小青瓦,出檐以及山墙出挑深远,不仅使得屋前有回廊,也使得墙体避免雨淋。

(3)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

重庆传统民居建筑,经历了干阑式、寺庙式、园林式、西洋式的多个过程。

重庆特色民居 篇2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根植于一定的历史土壤, 川北地区作为古代巴人的聚居地, 到现在依然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巴蜀传统文化的遗风。川北民居的城镇风貌别具一格, 其山、水、情融为一体, 自成风格, 除了厚重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有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川北地区因为其大巴山的远古巴蜀遗风, 深厚古朴的街式民居文化, 再加上红军遗留下的丰富文物故址, 得到了极大的装点和提升。直至现在, 川北地区依然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 其中的一些还在积极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1. 川北民居的历史沿革

川北民居历史悠久, 从南北朝时期郡县同治开始, 到红四方面军于1933年在这里建立起第一块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北地区经历了漫长历史风雨的洗礼。四川省内有不少保存相对较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就存在于川北地区, 其中部分古城镇规模较大, 连区成片, 蔚为壮观。例如在古城恩阳的老场与回龙区到现在为止依旧完整保存了传统的历史建筑格局, 总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38条风貌古朴的大街小巷、82株饱经沧桑的古榕树, 还有像文昌阁、武圣宫等若干富有浓厚川北民居风格的古老建筑。

日月荏苒, 沧海桑田, 从先秦时期到明清年间, 为了开发川北这片米仓道上古老而神秘的热土, 曾经出现过几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 极大地促进了川北地区的经济繁荣与文化复兴。古时巴蜀地区早已接受了炎黄先民的余韵流风, 时有各地技工商贾纷至沓来。及秦统一六国, 并置巴郡, 移民至此地的更多, 包括了大量的商贾、物流和手工业者, 以及往来于此的烟帮、茶帮、盐帮以及布商等三教九流, 络绎不绝, 他们在带来了商贾繁华的同时, 也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以及境外的文化, 并与当地土著居民所发展的巴文化相互融合, 使传统巴蜀文化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并最终融合进汉文化之中, 留给后人遍及川北的建筑遗迹, 每一个遗迹都透露出川北建筑特有的浓郁文气和古朴典雅。

2. 川北民居的文化特色

2.1 浓郁的商业文化

历史上的川北地区, 商业发达, 上达南江, 下通重庆的重要水码头就坐落于此, 发达的水运带来了市井的繁荣, 往往有数以百计的商船停靠于码头河岸, 其中尤以川东北的恩阳河为著, 著名的“早晚恩阳河”即说的是不管时间早晚, 往来旱运以及水运的客商, 均会赶到恩阳过宿, 足见其时市场的繁荣盛景,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川北地区最为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

2.2 厚重的红军文化

红四方面军曾在1931年至1936年活跃于川陕境内, 当时川北地区有近7万人参加了红军, 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 川北地区现在的2000多块红军石刻标语见证了那一段风雨历程, 红军文化厚重的川北地区, 完好地保存了若干红军旧址和遗迹, 作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融入于美丽的自然环境之中。

位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朱家大湾的朱德同志故居是川北民居的代表作。朱德故居为土木结构的三合院式木结构穿斗青瓦房, 虽然陈旧但不乏古色古香, 四周有3300平方米的竹木园林。朱德青少年时代, 在这里居住过13年。故居正中是堂屋, 两侧是正房和厢房。西侧为朱德同志及其父母的卧室、厨房及杂物间。屋檐不高, 绿影婆娑, 润泽可悦, 使人感到温适而明快。墙体选用红色粘土, 加上河沙、瓦砾、石灰、柏木板, 并加用红糖水和糯米浆来提升粘性以及墙体的硬度。木料笔直端正, 全部用刨子刨光, 光洁如洗。木板如船甲板拼接, 不漏尘埃, 彰显了川北民居特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印记。

3. 川北民居的建筑风格

川北地区的街市民居, 既有现代园林的建筑式样, 浓墨重彩, 高低借落, 迂回曲拆, 又有青瓦、粉墙、坡屋顶、穿梁斗拱的建筑结构, 体现典型的川北民居建筑风格。

3.1 传统的街市布局

川北地区的传统街市布局, 是古街巷间不时闪入眼帘的一株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老榕树, 层叠弯曲、错落有致的街市空间以及自然延展、起伏变幻的独特地貌, 每一个细节都充分体现了川北古镇和自然的完美结合。石阶高低有致, 青石板路面整齐划一;低矮的房檐, 伸出墙面之外的骑门柜台, 以及细长的绣楼, 对川北古街道离世封闭的传统街式生活发挥了最有效地保护作用, 抵挡了现代交通工具的喧嚣入侵, 相对完整地保留了掩映绿树丛间的青石小道。

3.2 传统的民居建筑布局

3.2.1 墙院结构

川北地区的街市民居临街修建, 这些建筑物大多是二进或三进结构的小四合院木结构穿斗、双檩双挂、木柱檩梁、青瓦屋面, 以二层居多, 通过竹蔑土夹墙制作墙身, 而门面一般是能够拆卸的木板门, 并且有木质的骑门柜台伸向外面, 可以具备经商售货的功能;建筑进深较大而口面较窄、院内多有天井, 以前的有钱人家通常有一进两个小四合院, 在前院设置天井和鱼缸, 而在后院建有花园和假山;若是书香门第, 会更加倾向于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 如明末清初一王姓贡生的宅第, 其大门的石门上刻有一幅这样的楷体对联:“旷怀市井非周赐, 门弟诗书自汉韵”, 体现了户主人不凡的身世, 其龙门上的木匾所书“世德清芬”四字, 依稀可辨是魏碑刻体, 这更彰显了其书香门第的特色。

3.2.2 特色窗雕

川北地区的民居建筑, 其窗棂全部是方形窗的结构, 现在保存下来的窗雕多半是分格类, 还有如意格以及鸟兽花卉、什锦嵌花, 各具神采。窗雕中有很多蝙蝠造型, 寄托了人们对生活幸福与生意兴隆的多重追求, 它还有另外一种寓意, 即对盐的珍爱, 这是由于蝙蝠吃盐, 也被称作“盐老鼠”。有不少人家的窗雕, 可以看出是能工巧匠通过精心设计以后, 逐件雕琢成型, 然后再镶嵌到特定的部位, 入槽合缝, 制作成造型美观的精品浮雕, 有条不紊、秩序井然, 可以称得上川北地区民间建筑中的精品木雕技艺。

3.2.3 建筑材料

传统川北民居所用的建筑材料, 多为就地取材。石料、木材是川北民居建筑的主要材料。若是石料, 则通常崇尚纯白色泽、组织细密、质地坚硬者, 墙体多选择红色粘土作为主料, 配合石灰、河沙、瓦砾和柏木板。木料通常会选择周边山上的楠木和柏木等;所有基石都经过精工细凿, 在两块石头的连接处往往刀刃都很难进入, 而房檐、斗拱、照壁、神龛、门窗等物件除了造型逼真外, 构思更显奇特;在雕工上, 浮雕如行云流水, 圆雕显滑润丰满, 透雕则玲珑剔透。所有这些细节都能透露出浓浓的川北民居的韵味。

4. 川北民居的现状及保护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 城镇是在人类漫长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是人类聚居的产物, 聚集了人类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 集中地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多重特征及其繁荣与发展。然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很多农家纷纷拆掉了泥巴糊竹篾的老房子, 建起了幢幢新房, 千篇一律地复制起了“火柴盒”模式。形式各异、瑰丽多姿的川北民居建筑随之消失,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令人担忧。

4.1 触目惊心的损毁现状

川北古镇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独特的乡态环境, 可以反映出川北城镇的发展脉络与古代巴人的传统遗风, 科研与建筑艺术的价值都很高, 因此作为一类人文资源, 它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旅游与经济价值, 然而以前因为政治、历史以及人文观念、公民整体素质等原因, 不少川北的民居景观遭到了人为的毁损, 例如有不少水码头、石桥部以及青石路面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些相当珍贵、由多种颜料绘成, 虽经数百年而未褪色的内堂壁画以及一些绣楼、窗棂上的浮雕以及墙壁上的汉砖遭到了程度各异的破坏, 一些地方洪水的冲刷使滨河房屋街衢不断被摧毁, 川北古镇的秀丽风貌正处于不断的萎缩中。

4.2 笔者的建议

立足川北习俗, 规划打造川北古镇饱含人情味、富有乡土味、体现革命史并与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川北遗风园”, 恢复、完善并充实起一系列具有明清风貌特征的山区古镇。

4.2.1 建立省、市、区三级保护、抢救以及规划建设川北

古镇的领导班子, 科学规划、深入调查、招商引资、有序实施。

4.2.2 对旧老街巷, 尤其像绣楼、檐瓦饰纹、浮雕窗棂、

虫鸟装饰、骑门柜台、青石路面、青瓦板壁、后花园、内天井等着手进行修复、恢复、补旧、润色。

4.2.3 通过政策引导、宣传到位、筑巢引凤, 着手恢复滨

河街道的川北盖碗茶、店、特色小吃、小酒坊、小栈房、土特产旅游产品以及小商铺, 配合川剧、杂耍、说书、皮影、表演巴山绝技等, 全方位进行风貌复原。

4.2.4 将川北地区的几个大的会馆办成文化站或博物馆,

做成青石路面, 恢复柏木做梁, 以梁柱桁角互相支撑的严谨结构, 穿挑承托丝丝入扣的对称布局来体现传统的建筑风格, 同时辅以墙面壁画来烘托复古效果, 将先辈所留建筑杰作代代传承。

4.2.5 对当地居民广泛开展文化、历史、民俗与文明的再

教育, 要培养川北人熟悉川北、保护川北、建设川北和宣传川北的意识。杜绝人为进行破坏、拆建, 或者改建门面风格、院落布局、房屋结构、石碑与石刻的放置, 以及对柜台、窗棂、檐瓦和板墙的不当翻新等行为, 要强化当地居民的主观保护意识, 对古镇的街市民居和民风民俗等所形成的旅游氛围发挥正面影响, 并依靠政府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尽快解决潜在的隐患。

4.2.6 保护和开发的费用, 可以考虑先由政府筹措一部

东北满族民居建筑特色 篇3

满族是中华民族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白山黑水辽阔的地域。满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先后建立了渤海,大金、后金和大清王朝,大量的满族民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有的地域特色正逐渐引起建筑学及传统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视

一、满族历史背景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满族的最早祖先。辽、宋、元,明几个朝代称“女真”。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16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满族的先人在进入辽东之前的较长时期里,基本以渔猎经济为主。夏季居无定所,冬季居家养息。这个时期还没有接受更多的汉文化。至明代初期,建州女真人南迁辽东后,受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逐渐以农业经济为主,开始了定居生活,这以后才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汉文化,建州卫李满柱进入新宾后,在原高句丽山城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佛阿拉山城,已见接受汉文化的建筑习俗。待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家族修筑赫图阿拉城时,其殿堂楼阁,规模宏大,是前明朝派来风水先生主持修建的,这时才将汉族的建筑习俗迅速传给了女真人。满族贵族进入中原以后,在汉族的汪洋大海中,进一步吸收了汉文化。尽管清政府三令五申严禁满族人习汉俗,并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持满族传统,但仍然无济于事。满族还是渐染汉习。

二、地理环境与文化习俗

满族世居在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其民居建筑民俗呈现出了北方民族的地域特点。气候条件是影响满族民居建筑的首要因素。它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春季雨水渐多,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气晴朗秋霜重,冬季严寒而又漫长,达五个月之久。

所以世代居住于此的满族居室住宅自然就形成了防冬御寒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民居建筑的实用性及其使用价值。满族人家居室内都设有火炕,火炕是满族人家主要的取暖设备,保温、取暖的效果好,至今一些满族人家仍在继续使用,北方的汉族也依然沿用着睡火炕的满族风俗。火炕的陈设也是有讲究的,在满族的宫廷里通常还有火地和火墙。火炕是满族人对抗严寒天气的法宝,这也是其之所以保存到今天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是影响满族民居建筑的另一个因素。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东北地区的满族又多数在辽宁地区,辽宁地区为丘陵地势,而满族又多居住在山区谷地,从而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住习俗。在满族早期,冬天人们居住在建造于山坡上的“地印子”里。“地印子”,是满族人冬天居所,一般建在向阳山坡,向下挖土为墙,上面盖上树皮、山草。室内有锅灶、火炕,保温、取暖效果好。

在满族的建筑中,满族人所信仰的萨满教对当时建筑及居室内部风格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所谓萨满教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种原始宗教,曾为生活于北亚,北欧和北美地区的众多民族所世代信仰。满族人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以跳神为主要祭祀活动的萨满宗教仪式。满族贵族又根据政治统治的需要,在宗教祭祀中加入了偶像崇拜,这些偶像大都来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政权之前生活战斗的传说故事,如“佛里妈妈”曾救过努尔哈赤,后被脱去衣服杀害,为纪念她,满族人在室内西墙立朝祭神位背灯祭祀;还有根据“乌鸦救主”的故事而在祭祀中用索伦杆盛猪下水喂鸟等等,这些故事为统治者罩上了神秘的光环。满族在入关之前,也是因为政治上的需要,积极拉拢和争取元朝后裔,在军事势力和文化深度都强于满族的蒙古族。在这一时期不仅改善了语言文字,而且还信仰从西藏传人蒙古的喇嘛教。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期已经了解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积极地选用汉官,以理顺和健全落后的满族官吏体制。进入北京后,历代皇帝汉化程度不断加强,在信仰中又加入佛教和道教的内容,如北京故宫中的坤宁宫就同时祭祀萨满和佛像、关帝像。

三、早期满族民居特点

满族建筑“就一个建筑组群而言,其空间组织的要义,正是在于通过恰当的建筑布局,以求得天地和合与阴阳的谐调,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使组群内部有严格地能够表征社会尊卑关系的等级秩序。”

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是影响满族民居建筑的重要因素。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早期社会,满族人的居住条件是非常简陋的。人们通常居住在“地印子”、“马架子”里。“马架子”是满族人夏季居住的场所,一般建筑在树林内部,借用一些树桩,在树桩上用木铺地,然后在上面搭上人字型架子,再覆盖以树皮、山草防雨。而到了近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满族房屋则以口袋房、万字炕、地烟囱、三合院或四合院、照壁墙为基本样式。口袋房是指三间房多在最东面一间南侧开门或五间的在东起第二间开门,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做“口袋房”。开门的一间称“外屋”、“堂屋”;西面屋又称“上屋”,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П”字型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其中西炕为满族人家放祖宗匣子的地方,是不许坐人的,东屋是小字辈住房。长辈晚辈住房的差异体现了鲜明的封建等级观念。“跨海式烟囱”是满族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北方汉族盖房屋一般将烟囱设在房脊上,而满族则将烟囱坐落在房西或房后地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烟囱相连。满族民居建筑从穴居、巢居发展到半穴居、半巢居又发展到地面居住,完全展现了民居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其保留下来的古代民居建筑为历史学、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宁古塔纪略载》:“房屋大小不等,木料及大。有白泥泥墙,极滑可观。墙厚几尺,然冬间寒气侵入,视之如霜。屋内南、西、北接绕三炕,炕上用芦席,席上铺大红毡。炕阔六尺,每一面长二丈五六尺。夜则横卧炕上,必并头而卧,即出外亦然。橱箱被褥之类,俱靠西北墙安放……靠东壁间以板隔断,有南北二炕,有南窗即为内房矣。无椅凳,有炕桌,俱盘膝坐。”

四、满族居室装饰风格特点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固有的装饰艺术与风格偏爱。满族居室从外部造型设计到内部结构间隔、装饰美化,无不糅合着汉族居室装饰的艺术风格。满族居室装饰风格就其实质而言,凝聚着汉族居室传统装饰风格的诸多重要特征。

满族的室内装饰艺术具有典雅、庄严、质朴的风格。从家具上看,它的用材十分合理,既发挥了材料的特性,又充分利用了材料本身的色泽与纹理,满族家具体型稳重,比例适度,线条优美,端雅活泼。满族人家的地面常见的是青砖磨缝地面,有多种铺砌图样,青砖地面庄重平整,经济、防火,与白色粉墙相搭配,和谐淡雅。这是满族特有的装修方式。

各具特色的民居 篇4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闽西 南粤 东北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布局 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

三、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

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结 构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 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 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 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 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

3.评议

七、拓展阅读:这篇文章在介绍永定土楼的特点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近五六年来,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往闽西永定县,参观考察被称赞为“中国古建筑奇葩”的闽西土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汉斯·安德烈先生参观了土楼后赞美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土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有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

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80米,周长250米。外圈四层,房子260间;中圈二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间。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毒害80户500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完好如新。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又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易于防卫,便于管理。

闽西土楼为什么能历久不毁,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一个奇葩呢?控其奥秘,原来它以黄土为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经过反复揉打、研舂、碾压,然后夯打土墙,并以木料为梁呆,瓦片为顶盖,因而异常坚实牢固。

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广东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美国的间谍人员经过反复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从而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视。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如梦方醒: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出示课件:客家民居图片)客家典型的民居。

2、大家看它像什么?确实很有特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各具特色的民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能以你的声音告诉老师这是什么样的民居?(重读“特色”)

二、检查预习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出示课件:生词)认识这些词语吗?谁来读读?(一生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

(一)客家民居

1、课文大家预习得不错,那对课文的理解又如何呢?我们来看导语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谁来读?(一生读)几个问题?哪两个问题?(一生说)

2、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先来学习奇特的客家民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上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3、交流

(1)客家民居的特点

位 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 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 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 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在学生交流到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的结构时,课件出示:

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客家民居建造坚固,历史悠久)是啊,客家民居非常坚固,你从那些词中感受到了?带着你的理解练读这段话。找生读,评价指导。

(2)了解了客家民居的奇特之处,那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对它进行说明?有什么好处呢?

主要的说明方法如下:

①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具体可感)

②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在闽西南„„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形象直观)

③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

4、总结学法

(出示课件)刚才对客家民居的学习中,我们先是从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方面了解了客家民居的特点,随后有明确了课文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突出它的这些特点。

(二)傣家竹楼

1、对照客家民居的学习方法,咱们四人一小组合作自学一下傣家竹楼(出示课件:傣家竹楼图片),呆会儿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交流,看哪个小组的发言最精彩。

2、交流

四、课外拓展

1、资料袋

(1)同学们的自学效果显著,说明大家的学习热情很高,下面老师提高一点儿难度,大家来看71页的资料袋部分,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资料,老师想请同学们当个小导游,你可以自创导游词,也可以把资料中的重点内容作为导游词,向大家介绍其中一种民居的特点。先给大家一点儿时间小组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出示这种民居的图片)

2、同学们的介绍很精彩,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各地民居的图片,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课件)

五、布置作业

试议农村特色民居保护路径论文 篇6

(一)民居的地域建筑特色文化较好传承井院式建设模式会泽特色民居以大多数中国各地传统村镇住宅一样,是以井院式为主的,民居居住空间上的显著特点就是其封闭内向性。井院不但方正,而且铺砌整齐,较室内为低,四周的建筑均面向井院空间。井院式布局除了有封闭内向性的特点外,还具鲜明的有可变性特点。当家庭组合状况发生变化时,兄弟析居,各置家宅;或家族繁衍、人口增多,则购置邻近房产、并人本宅;或者家庭经济发生变化,临街开设店铺,商、住合一,改做它用等等,当发生上述情形时,仅须在井院中建一些内墙,开辟一些门洞,即可改变其空间组合关系。我国传统村镇之所以尚保留有一些古老的井院式民居,均受益于地方特色建筑的可变通性,使其得以可持续地保护使用。

(二)民居的地域建筑特色文化呈现淡化和缺失显著特征会泽虽然大部份民居仍然保持着井院式格局,但在建筑文化及民居的特色方面上逐渐迷失,简单地模仿城市住宅的现代样式,失去了传统民居特色。这也是我国大部份地区农村民居建筑建设面临的问题。其实传统的民居是古代先民适应自然气候、地理条件,使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而建造的建筑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本土文化传统的物化形式,所承载的是地域文化及风土人情之美,这种地域文化特色的退化,带来的不只是居住模式和环境的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也会逐渐淡薄。

(三)特色民居建筑结构与需求功能不匹配现有的新农村村庄规划往往缺乏统一的前期规划由于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农村的可耕地被不断的破坏和占用,特色民居点建设存在明显的盲目性,且私搭乱建的现象普遍,土地开发利用无序。另一方面,就农村住宅单体建设结构与需求功能不匹配,存在建造方式传统、建筑材料陈旧、结构设计不合理、功能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和能源利用率低等亟待解决困难和问题。

二、滇东北新农村特色民居传承与保护建设探讨

(一)以人为本原则,设计满足新农村特色民居生活和生产功能要求设计方案首先要满足农村居民基本需要。新农村民居建设规划与设计首先应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注重功能的完善、朝向和采光的选择等等,提高室内居住物理环境,改变原有空间居住采光不足、阴暗潮湿等问题,同时,考虑村民的生产要求,如农具储藏、畜禽养殖等空间,如何与生活空间分隔联系,互不影响又方便使用。

(二)传承地域文化特色,保留传统民居建筑鲜明特色会泽传统特色民居极有韵致文化,但现在能全面反映这种传统韵味的特色建筑呈现减少趋势,在民居设置功能合理的情况下,运用现代较为先进的建筑结构技术,保留传统民居建筑鲜明特色、提取传统而有用的建筑文化元素,如天井、院窝、猫弓墙、猫洞等,在新农村民居建筑上既体现传统的文化特色,又满足新农村生活和生产功能要求,凸显新型特色民居。

(三)遵循适宜性原则,优化民居建筑结构,降低建筑造价在新农村的民居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当地经济、技术条件,通过优化民居建筑结构降低建筑造价,发展节地型住宅,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有效减少建设用地需求,减轻农民家庭的建设经济负担。通过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尽可能利用荒地、劣地、坡地等,少占耕地;尽量选择符合建设要求坡度过山地作为村民建宅的规划用地,因地制宜设计坡地建筑,提高新农村民居农宅的容积率。

(四)丰富特色民居功能的设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民居使用家庭的人口构成和对功能的要求多种多样的,在对居住模式的思考方面也应多方位综合考虑,在民居建筑的功能设计设置时,既要考虑到用户使用的方便和私密性,也要考虑到如何让传统亲情维系而不至淡薄,探索在一幢房屋以分院而居或者临近分房而居的设计方案,在建筑中设家族的共享空间,满足家族传统活动功能需要。

三、结语

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特色初探 篇7

(2) 非艺术类专业测试人员

如图5所示, 烫蜡处理在细致方面优于透明涂饰处理;在粘滞、冷硬、塑感、粗糙、不快感方面低于透明涂饰处理;在温暖、柔和、快感方面略高于透明涂饰, 与亮光硝基漆和亮光聚氨酯漆的触感最接近;在爽滑感方面低于透明涂饰。非艺术类专业测试人员认为家具经过烫蜡处理后, 能够获得细致的触感, 同时有效避免了粘滞、冷硬、塑感、粗糙等不舒服的触感, 在一定程度上能获得触摸的快感;但给人的爽滑感不够, 推测是因为烫蜡选用的材料是蜂蜡, 蜂蜡质软、熔点较低所致。

河而建的城市格局虽几经战火, 也没有改变。可以说扬州的文化缺不了运河也离不开运河, 这就是在这样的温床里, 孕育出了扬州小桥流水式的古城格局, 也正是这样的温床, 引得无数外地的官吏豪绅纷纷侧目于扬州, 留下了珍贵的园林、府邸, 使得扬州的本土民居能吸收融合更多的建筑特色和文化, 创造出现世可见的独具特色的扬州民居。

一、扬州民居的平面布局

扬州传统小型民居平面布局:扬州传统的小型民居大多以“一”字型、“L”和“H”存在, 但主要的是以“三间两厢加庭院的平面布局为主。这样的布局, 经济适用, 有北方四合院的特点, 一进或两进院落, 布局紧凑, 轴线对称。[1]

传统的前店后宅平面布局:由于扬州的经济发达, 自古“烟花三月下扬州”便是指的到扬州消费享乐, 可以知道扬州的商业异常发达, 于是出现了一批建在沿街商铺上的住宅。这一部分住宅往往是前店后作 (库) 或者是前店后户的连家店结构。

扬州传统大中型民居平面布局:扬州传统的文化以享乐为主, 而大中型居民通常为盐商和士大夫所有。所建的民居大多因地制宜, 体量较大, 且善于利用周边的风景或自己利用庭院造景来满足自己追求风雅和舒适的居住需求。

盐商住宅建筑布局:扬州盐商是一群很特殊的人, 清康年间, 他们依附官宦, 垄断盐业, 富家一方。他们多数人都不是本地人, 而主要是来自安徽、山西、陕西, 他们在此经营淮盐, 建立会馆, 形成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多数富裕的盐商, 都是几代的商贾, 极富文化底蕴。他们在外地经商, 多数都支持扬州的文化发展, 资助文人雅士, 并在扬州各地建立自己的宅邸。由于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 盐商们虽然财力富可敌国, 但是他们中却只有少数的人可以跻身计入官场, 因此盐商的住宅便在建筑形制上受到了很大的约束。即“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 不许用斗拱饰彩色。三十五年复申禁饬, 不许造九五间数房

豪华感;非艺术类专业人员认为木材经过烫蜡处理后, 能够获得自然、温暖、稳重、清雅的视觉心理感受, 而在明快、豪华和大方感方面则表现不足。

(2) 艺术类专业人员认为木材经过烫蜡处理后, 能够获得温暖与柔和的触感, 同时有效避免粘滞、冷硬、塑感等不舒服的触感, 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触摸的快感, 此外, 烫蜡后的基材在触摸时能够给人一定的粗糙感, 不如透明涂饰的表面光滑, 推测是因为烫蜡没有覆盖基材、只是填充了基材的管孔, 所以在触摸的时候会略感粗糙, 但这也使基材保留了原有木材的质感, 没有形成塑感很强的膜;非艺术类专业人员认为木材经过烫蜡处理后, 能够获得细致的触感, 同时有效避免了粘滞、冷硬、塑感、粗糙等不舒服的触感, 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触摸的快感, 但给人的爽滑感不够, 推测是因为烫蜡选用的材料是蜂蜡, 蜂蜡质软、熔点较屋, 虽至一二十所, 随其物力, 但不许过三间。正统十二年令稍变通之, 庶民房屋多而间少者不在禁限。”[2]为了对抗这些制度, 盐商的住宅多坐南朝北, 平面布局上, 住宅建筑方整紧凑, 多是三间两厢 (包括明三暗四、明三暗五) , 并且是一宅数进。从大门入, 紧连着的就是天井, 天井在江南和安徽的民居中有着“聚财”的特殊含义, 这里的天井不仅可以满足“聚财”心理要求, 更能完美的解决采光, 通风和排水的问题。天井的两边是厢房, 正面是堂屋, 堂屋的隔扇后面往往又连着一进, 格局与前一进相似。这样一进连着一进的建筑平面布局, 使得盐商的住宅深而悠长, 所以往往有2到3个门可以供出行之便, 又连有火巷, 可以解决可能会发生的火宅的问题。

园林建筑布局:扬州园林数量众多, 并且不同于北方的园林多是供贵族游玩只用, 扬州的园林正如唐朝诗人姚合的诗句一样“园林多是宅”。扬州的园林由于多数有盐商官僚所有, 要满足商人多爱宴请宾客的需求, 和苏州较为传统的小巧且曲幽的江南园林形制不同。在平面布局上多吸取南方园林、甚至是国外园林的建筑特色 (如何园) 。又加上独特的“扬州八怪”的文化氛围的影响, 扬州传统园林的平面布局趋于追求“奇”“巧”, 也热爱与自然的融合, 重视庭院的运用, 多植山石、植物, 显得清幽、质朴。

二、扬州民居的外观特征

扬州的住宅建筑, 外立面往往没有装饰而是用青砖堆砌而成, 又因扬州小巷一般较为狭窄, 因此扬州民居的外墙往往给人以冷峻、肃穆、高大的感觉, 与同处江南, 却莺歌燕舞的苏州的粉墙黛瓦不同, 也与内敛却活泼的无锡高高低低的观音兜不一样。扬州民居的外墙给多给人的是“高”与“冷”的体验。

“高”:扬州的小巷纵横交错, 且蜿蜒曲折, 宽的地方可以通车, 窄的地方, 只能让一个人通过, 这样的深巷分外能显得周边的建筑高大。江南民居的山墙为了防火本来就高大、厚实, 称为“风火山墙”, 而扬州民居的外墙又是用清一色的青砖切成, 外立面上没有装饰, 连门口都选择了朴素的砖磨门, 深掩于高墙之下, 整个外立面浑然一体。扬州的山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包檐墙 (墙顶封护椽头) 由组成, 这是扬州民居最常见的形式, 造型简单大方、活泼。另一种常见的形式就是以上的屏风墙, 扬州一般用的多是三山屏风或五山屏风, 也就是俗称的马头墙。这种山墙多见于新城的盐商住宅, 和高大的门楼搭配出现, 显得气势恢宏。但是本着财不外露的原则, 盐商们的山墙也很少去雕饰, 最多也就是在下脚处加一些细小的砖雕, 不细心的几乎察觉不出来。这样浑然一体的青砖和高耸的马头墙结合, 更加显得高耸如云, 给人气势上的压迫感。

“冷”:与江南民居多数使用混水法砌墙, 即:在砌好的墙上用石灰粉一层, 粉墙黛瓦, 和边上的花花草草搭配在一起, 显得活泼亲和。而扬州的外墙往往则采用清水的做法, 留青砖本色, 所以走在扬州的巷道里, 往往觉得“冷”。有钱的盐商, 往往是用青砖一层层垒砌, 露出砖缝, 做成厚实, 高大的外墙。而没钱的小户人家, 也会用“乱砖”小心的砌成外墙, 而这墙的砌发也十分讲究。通常是, 平砌两层砖后, 紧接着连砌三层竖放的砖, 这种做法叫做“斗子墙”, 平砌的两层叫“玉带围腰”, 竖着的那三层就称之为“陡升三级”, 都是当时读书人喜欢的吉祥寓意。而这斗子墙不仅寓意好, 也非常的实用, 由于“斗子”里并非空心, 而是塞满了建筑的下脚料, 因次不但省去了打扫建筑垃圾的麻烦, 也十分的结实。[3]而且扬州作为历史上的经济城市, 战乱也多, 被打碎的青砖到处都是, 所以斗子墙后来不仅被困苦人家所用, 甚至新城的一些民居也开始采用, 为了好听, 这种墙也更多的被称为“玉带墙”。这种用青砖砌成的墙, 不管是整块还是呈“斗子”出现, 往往都是横竖分明, 且对的工工整整, 又不上粉, 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民居会用红砖夹杂, 因此总是透露着些“冷”的气质。

三、扬州民居的装饰特征

扬州虽是地处江南, 却由于其四通八达的交通引得无数商人, 使其在民居装饰上也糅合了各地的特色, 形成了北方官式和江南民居杂糅的装饰风格。北方官式装饰大气磅礴, 却刻板;江南装饰风格细腻, 且也显得过于细致的有些庸俗。扬州传统民居的装饰在两者的基础上加以提炼, 呈现出外表冷峻, 内在华丽的景象。因此扬州的传统民居外部往往呈现出是没有变化的一色青砖堆砌的高墙, 造型简单的高门大宅, 显得冷峻洗练, 搭配上内在华丽的砖雕、石雕, 奢侈的山石景观, 形成一种独特的美。因此提到扬州传统民居的装饰就不得不提到朴实的青砖和过人的“三雕”艺术。而这“三雕”中最好代表性的当属是木雕与砖雕艺术。

木雕:扬州木雕起源于两汉, 在唐宋时代得到发展而在清朝鼎盛, 主要分为建筑装潢和室内陈设两大类。由于其雕工细腻, 制作精良, 经常被选为进贡的贡品。扬州木雕在建筑上, 往往是作为门的裙板、垫木等建筑构件, 或者是作为罩、博古架、隔扇门等空间分割来运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是以木结构存在, 根据不同的需要加以墙体分割, 从而形成私密性空间、半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江南则由于其多雨、潮湿的气候, 空间的分割往往是用不完全隔断的花窗、隔扇等形成隔而不断的开敞性空间。这样的分割方式, 不仅仅是因为美观, 更是能促进室内外的空气流通, 并给人的心理造成一种连续不断的闭合空间, 产生安全感。这种类似于家具和装饰的分隔, 造成了一个个半围合的小空间, 与大空间相对, 既不累赘, 也不会觉得单调, 这局部与整体的空间相印成趣, 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而在扬州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割上, 运用最多, 最有代表性的可以说就是隔扇、屏门和罩了。

砖雕:扬州住宅讲究素、雅, 因此很少能见到彩绘的装饰, 又因为扬州地处平原, 当地并不出产石材, 因此, 简朴沉寂的砖雕艺术在一起大放异彩。扬州石雕不同于北方砖雕的壮硕雄放, 也与闽粤砖雕繁复细腻有别。它接受徽州砖雕的影响又自有个性:精巧绝不纤弱, 而表现为浑厚与洗练、秀丽与健劲兼而得之。[4]扬州民居的砖雕多以图案装饰见长, 比较少见主体性刻画人物的大画, 以高浮雕为主, 浮雕、线雕、镂雕为辅, 构图饱满, 主体突出, 层次鲜明, 极富感染力。

扬州砖雕年代悠久, 在唐代之前的, 大多气势恢宏, 而到达明代之后, 大型作品减少, 小品雕刻则一跃成为了当时的主流, 到清代时, 小品雕刻则越发兴盛, 五花八门, 生动绝伦。清朝早期, 扬州砖雕还遗留着明朝工整简练的作风, 而到中期时, 扬州砖雕则趋于繁复, 厚重饱满, 挺拔、工整又生动、富有趣味性, 这成为了后来扬州砖雕的典型作风。扬州的砖雕往往不是作为单纯的装饰出现, 而是作为山墙、额枋、挂落等建筑构件, 所以它必须按照建筑构件的形状、尺寸, 设计出或方或三角形的图案,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定的应屋而设计的需要, 凸显出了扬州艺人的装饰才能。

在图案的选择上, 扬州砖雕多是自由奔放的, 虽然还是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范畴内, 但却敢于发挥和创新, 常能见到长着蔓草尾巴和四足的神兽, 也会出现与山同等高大的人像。扬州砖雕的图案常常是不合理却合情, 看似稀奇却又生动活泼, 并与特定的建筑构件形状契合, 显得大气磅礴。

四、结语

扬州这座拥有近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自隋炀帝开凿运河, 促进了长江和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便奠定了扬州的交通枢纽地位, 不仅为扬州带来了不断的战火、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奢靡的社会文化, 也为扬州带来了各地的富商、官吏和能工巧匠。使得扬州的传统民居不但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清雅秀丽的特色, 也融合了北方大气滂沱的气质, 这种兼容南北的设计风格, 便形成了“洗尽铅华也从容”的扬派建筑特有的风韵。

摘要:自古江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就在中国传统民居占有重要的地位, 扬州作为江南古典的重要城镇, 其传统民居有着江南传统民居的特征, 又因为其在历史上发展的地位, 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建筑空间特征。本文想就研究扬州的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特征, 总结出这种地域性的建筑空间的形成原因、特征和对今后建筑空间发展的影响。现在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还没形成一个体系, 而更多的只是站在对扬州园林和盐商住宅上的研究, 本文希望站在一个更大、更广泛和平民化的角度来看待真正的、大多数人居住的传统民居建筑。

关键词:扬州,民居,建筑空间

参考文献

[1]扬州民居概述, 2007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

[2]明史, 卷六十八, 舆服志

[3]黄继林, 扬州名宅, 广陵书社, 2005.1

特色民居与饕餮美食的完美演绎 篇8

居在画中,食在意中,此话毫无掩饰地对我国广袤地域和各民族大家庭家园的真实写照。传统民居与饮食习俗,作为居与食的聚合体,充分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生态资源,同时也沿袭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作风,比如注意节约资源,重视传统文化、园林的水景处理,也充分利用乡土建筑的独特风格,利用自然温差御寒防暑等特点,反映了重视局部生态平衡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饮食观。

我国民居形态丰富而不繁杂,巧妙而不做作,饮食文化也同样千姿百态。亲山亲水、充沛的阳光、深邃的阴影、明亮的天空、浓密的原始生态,建筑则长于其中。居与食的互吸互应,不得不让人感慨和敬佩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和谐、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我国的民居文化和饮食文化,是一处传统与现代、理念与应用交替上演的魅力风景,驻扎着中国古老文化的根系,纳藏着世代中国人诗意栖居的梦想。并在一路行进的路途中不断地将梦想照进现实。

让我们推开厚重的大门,走进这片雅致的古建民居和美食世界吧!

丝路古镇孕育的彪悍美食

在北京西三环北路,有一座纯西北风格的酒店,它的名字叫燕兰楼,主要是以西北清真美食,以及弘扬陇原古丝路文化为特色的餐饮酒店。酒店的门牌装修并不非常华丽,但大红色的燕兰楼三个字,却非常醒目,在左右两个灯笼的映衬下,全然不失大气和高贵。迎阶而上,进入旋转正门,展示在眼前的完全是富丽雍华的场面。整个大厅用大红色带有祥云图案的地毯铺设,左面是陈设着各种山珍海味的玻璃水缸,在霓虹灯的映衬下,各式虾、鱼在欢快地游曳。店内楼阁间错落有致、山石参差,栽种着充满吉祥寓意的海棠和玉兰。厅房的装修采用了西北高原特有的色彩。金黄中渗透着夕阳的戎装。店内各式灯具,雕龙画凤,金碧辉煌,豪华庄重。餐椅是硬木的官帽椅,洗手盆用的是青花瓷,古色古香加上富丽堂皇,可以说这里的色相非常不错,是个宴请朋聚的好地方。

各具特色的包房,体现着中国古典西北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渗透着现代旅居文化优势合璧的理念。在每一间包房,都悬挂有不同内容的西北风情画:在茫茫戈壁,一串驼铃声,由远及近地迎着夕阳,慢慢地为你聆听那沙漠深处不可人知的久远秘密;参天古老的胡杨林,在余辉的照射下,金灿灿一片,让人分不清哪是树、哪是沙;莫高窟的雄宏,让人普读了五千年文明史的轴卷;整体黄色主题的装饰,仿佛置身古丝绸之路的茫茫戈壁深处。

在燕兰楼酒店,有一专为亲朋佳友相聚或商务宴请的特大包房,包房装修华丽考究,里面摆放着疏朗有致、叶满丰茂的草木。正中央墙上,悬挂着西北特有的一望无际油菜花景色的照片,那绿油油的油菜花在微风中,仿佛在向每一位光临此地的朋友,细述着丝绸古道那一桩桩感人的故事。此时无论是与挚友嘉朋赏花布棋还是涉井饮茶,或是在青铜铸盆的火塘旁围炉夜话,还是独处观星听雨、阅闲书、淡看风云,甚或什么都不做,只是慵懒地在落地窗前的摇椅上静享清澈阳光的爱抚,都会让您享受到西北客栈文化和家庭式服务相融合的舒适和便捷。

既然是清真餐厅,自然少不了清真菜的主要原料牛羊肉。燕兰楼的兰州牛肉拉面、手抓羊肉、烤羊排、河州包子、酿皮等各式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菜肴,已获得中国名菜等各项殊荣。

燕兰楼把吃草药(沙葱)喝矿泉水(祁连山深处溪流之水)的西北纯种羊排挂在支架上,用木炭慢火烤,同时喷洒料酒和香料水,两个小时后香气四溢,鲜、嫩、酥、脆、香、辣几种味道依次冲击着味觉感受,实为难得的美味佳肴。

山西大院与“炕”上美食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

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这几处晋商宅院可说是将民居建筑文化发挥到了极致,体现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精华,同时,它也是晋商 500年兴衰史的见证,大院里每个细节局部甚至一砖一瓦、都与晋商文化交织其中。晋商的成就曾把山西的文化推到了一个顶峰。山西晋中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申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几个大院已经广为天下人熟知,那种“百尺矗立、足镇山河”的气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各个大院中处处体现出的中国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妙构思和精湛技艺,使得建筑学与民俗学交相辉映,更使这些大院成为我们的国宝,这一点从游人如织的场面中得以映证。

在北京通州梨园镇就有这样一家浓缩了山西建筑和装修风格的庄园——晋风庄园,其庄园不仅在建筑风格上再现了晋中大院的风范,且把晋中的民俗文化,晋商的经营哲学和经典的三晋美食带到了北京城。

晋风庄园院落式建筑占地近10亩,属两进式院落建筑。进入大门之后为外院,进入二门之后才是里院;即我们俗称的“院套院”。里院才是建筑的主体所在,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外院设有一个专供顾客听戏的戏台子,每天中午和晚上由专业演员表演山西二人台和西北民歌;外院倚墙而设的一排“茅屋”,是专供听戏的,置身其中的感觉,仿佛是在偏远农村参加鲁迅笔下的“社戏”。外院有一排作坊,是专供酒楼使用的,是醋、粉条、酱菜、腌菜、豆腐、豆芽等原料生产的场所,这些原料的生产者是专门从山西民间请来的艺人,他们仿佛是这些原料的化身,听他们随便聊聊,讲的都是这些原料的各种典故,使你更有兴趣去品尝这些原料制作的天然美食。

进入里院是一处四合院,映入眼帘的是传统用来避邪、保护风水的照壁。照壁的后面是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十二口大锅,十二口大锅围成圆形,中间还有一圈座位,座位不多,但感觉特别好。身着洁白制服的厨师们正在忙碌地制作着富有西北风味的大铁锅炖菜:羊蝎子、老醋焖活鱼、整煮羊杂、公社招待饭……站在院里不用品尝,光是看着、闻着也是一种享受,在蒸气升腾间似乎能找回一种遥远的记忆——关于母亲、关于故乡的记忆。试想在一个古老的四合院里,有歌声、有美食、有香茗、有好友,月白风清之夜,自己亦可浅吟低唱、畅饮小酌,你会有一种放松得“塌”下来的感觉。

环院一周,有一座大厅,还有十几个包间,装修、装饰风格各异。尤其醒目的是酒水吧台,配了一挂巨大的算盘,这挂算盘是晋商经营哲学的外现,庄园的经营者不仅用它算出了成本利润之比,也用它算出了义与利之比,算出了诚信与欺诈之比。

大厅出来进入后院,有五间特别的包间,包厢灰色砖块装饰的外部墙上,挂着大串玉米、蒜辫和南瓜。说它们特别,其一是因为它们都带有厨房,除了可以接待客人之外,亦可做饭,就像一户人家,顾客到此吃饭就像到这户人家做客。热情的厨娘不仅有一手好厨艺,还有一副好嗓子,如果客人要求她们还可以唱上一段民间小曲,为食客助兴。

顾客如果还不过瘾,则可以亲自上阵,扮演厨师,庄园提供原料,让身怀绝技的食客下厨一展身手,可以让到场的亲朋好友尝尝自己亲手制做的美味佳肴。其二是整个包厢农家式的装饰,当你迈进极富古色古香的木雕门槛,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占地二分之一大的火炕,炕周围的墙上,用70年代农村过年时才贴的印刷有黄色或红色砖块,在砖块上还画有牡丹花图案,围纸将墙面全部装饰,上面还贴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先导的画像。在炕的中央,放有一张炕桌,周围放了丝绸坐垫,来的食客,全部得上炕用餐。

质朴的庄园民间艺人,自制出来的豆腐、粉条、满院飘香的十几种大锅炖菜,均是真正来自山西的纯正材料,在这里品味各色美食的同时,欣赏着动听的山西民歌、戏曲,留连于风格独特的建筑当中,感受到的不仅是美味佳肴,同时还带给您的是愉悦,更可领略和浸透少许的晋商文化。

晋风庄园的装修风格还再现了晋中大院的风范,其特点是外实内静,也就是民居的外围是高大的实墙,而内部自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形成一个外实内静的神韵。晋风庄园的外围砖墙厚实稳重,阻隔了外面摩肩接踵、熙来攘往、吆喝叫卖的嘈杂之声,使宅内形成一种安宁恬静的生活环境。

晋风庄园的另一个特点是单坡屋顶,顶面内倾。这样单坡屋顶背后的高墙对准院外,墙体高大,延续了山西一带气候干旱,春季常有大风、沙尘暴,外墙的高大具有封闭性,可以防风沙的特点。屋面内倾,雨水向内流,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晋商勤俭持家的优良作风。

淳朴憨厚的农家乐园

除了风景和行走之外,一定有什么东西被我们忽略了。是什么呢?我们去新疆去西藏,去贵州去云南;我们或登山或穿越,或自驾或暴走,我们拼命地冲出家门奔向户外,我们在逃避什么,又在找寻什么?

在旅途中,某个小客栈三两天的舒适小住会让你感受到别样的温馨,某个小酒吧的偶然相遇,唤醒了你失却良久的浪漫情怀,某次身陷困境,陌生人的侠义相助让久违的友情之花重新在你心底盛开……于是,你会常常记起那些你曾经去过的地方,怀念那个小小酒吧,或让你舒适过的小栖地,想念那些好朋友。想起他们,你心中最柔弱的部分被突然击中,你甚至会象小孩子想家一样有落泪的冲动。

这,便是答案了。

我们忽略了的,我们逃避的和我们找寻的,恰是尘封心底或久已失却的那份温柔的心意。温暖的小客栈,浪漫的小酒吧,那些善良可爱的人们自然成了我们在冰冷的城市里感知与释放温情的心灵驿站。

所以有人才说,旅行是美妙的,专治城市里落下的病。

也许是对北京郊区温馨的农家小院情有独钟吧。每到郊区我便满世界寻找极具特色的农家小院。记得在某一旅游刊物上看到这样一首描写农家小院的诗:一个马面人身的佛怀抱一把断柄的马头琴,琴弦上流淌出这样一首诗:

所有所有的情感都已消失

我只能打马回到梦中的家园

我会睡在冰冷的河上

梦见沾满鲜血的太阳

我会回过头去张望

风中飘逝的信仰

我会走在睡过的床上

擦亮涂满黑色的月亮

我会痛哭流涕地歌唱

记忆中残缺的故乡

……

这样的意境,会是个怎样的小栖地呢?会不会象武侠小说中讲的云集了各路头戴斗笠的蒙面豪侠,他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且个个身怀绝技,袖筒里不时飕飕飞出两把暗器?老板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心中藏着怎样的侠骨柔情?

一日,我荣幸来到北京延庆县境内,在紧邻八达岭长城的边上,有一处叫“思乡”的农家乐园,它是个三层小楼的农家小院,四周开满了鲜花,清澈见底的溪流从门前流过,一条蜿蜒小路,由远及近地勾勒了一条彩带般的天路。乐园的门是用篱笆编制的,简单而不失华丽。推篱而入,石头铺垫的院落,用犁、锹等农具做点缀,此时的感悟,犹如飞在云端的雄鹰一下落在大地的感觉,让人丝毫不再有平日的架子。院的正中央,依山而建了一座三层小楼,楼的四周墙壁,用一种叫“爬山虎”的植物作装饰,那片片绿叶,覆盖了砖混的厚重,让人完全融入了绿的怀抱中。小楼内装饰简约淡雅,丝毫没有人为的涂痕。餐具也是粗瓷大碗,院中家养的清炖土鸡、清蒸洋芋、蒜泥拍黄瓜等原汁原味的农家美食,让你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屋后满山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庭院四周,果树林立,枝头挂满果实,真可谓是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天然氧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这里不仅可以享用绿色天然风味小吃,还可以享受田园风光及回归自然的神韵。果实成熟的季节,可以亲自采摘烹制,真是其乐无穷;春天可观赏山花烂漫;夏天可消暑纳凉,也可在门前溪流嬉水、垂钓;秋天欣赏满山红叶,采摘累累果实;冬天可以滑雪、赏雪景,坐坐农家热炕,真是其乐融融。

“思乡”农家乐园,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使身临此处的朋友在品尝民俗风味小吃的同时,充分享受农家小院的温馨和户主的热情招待。在农忙季节体会农家收割生活,平时可纺线织布、磨豆腐、推碾子,感悟收获的无穷乐趣。在小楼的楼顶是一个不大的露天餐吧,桌椅全是汽车轮胎做的,涂了红黄蓝几种颜色,跟顶上巨大的牛毛帐篷浑然一体。夕阳透过帐篷密密地斜射进来,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用金沙铺的海,海滩上零星散落着圆圆的彩色贝壳。整个乐园给我的感觉大气又不失温馨,并不是想象中新龙门客栈刀光剑影的样子。此时脑际一片空白,感叹独特的此居方式,让人实觉难忘。

我在楼顶餐吧见到了农家乐园的主人。高个子、浓眉大眼,乌黑卷曲的长发,浓密的络腮胡子,一身随意宽松的休闲服,绝对的帅哥! 老板是裕固族人,据说这个民族现存不到两万人,都集中在甘肃省张掖地区。

裕固族和蒙古族一样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因此就不难理解农家乐园的名字和标识都跟“乡”字有关了。我还以为他是康巴汉子呢。那天,我幸福地吃到了一大碗地道的西北农家手擀面,心中温暖的感觉象回到了离别多年儿时的家。

在这里用餐,一切得自己动手。有一种瓜叫砍瓜,吃多少砍多少,天天吃鲜瓜,故名叫砍瓜,堪称天下奇瓜。砍瓜营养丰富,是瓜中之佳品,集保健药用为一身的菜食类瓜,它能提高人体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如耐热等,它对于骨、齿、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也有极高保健作用,能促进人体生长,增加抗病能力,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各类慢性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宫廷装饰风格与皇家菜

宫廷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史上的最高层次,虽然如今帝王雍华的排场已一去而不再,但开设在东四环外,《农民日报》社北边的大清花酒楼确是北京为数不多的一家纯经营传统正宗满族特色菜的酒楼。许多菜品都出自于满汉全席,是一家真正能让生活在现在都市的人们享受到宫廷御善的食府,且将古时帝王的尊贵与奢华重现于世人面前。酒店完好地沿用了中国古典皇家御膳房的建筑风貌,还将其与后现代主义装修风格巧妙融合,酒楼内池中金鲤戏水、蟾蛙鸣唱,包房宅深厅静,整个酒楼长廊翠林流溪,意境独特。

享受宫廷宴,自然是在“宫廷”中最有感觉。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大清花酒楼足以让人领略到置身于宫中饮餐的体会。从酒楼的牌匾到大厅,完全采用皇家的气势恢弘建筑装修风格,金碧辉煌的宫廷画饰,全然将古代皇宫的气派与典雅融在一起。

酒楼的设计采用皇家建筑元素:布置在大厅的藻井、龙柱以及超宽、超高的中式门扇将古老元素进行变异,融合在现代环境中,同时将宫中的门、窗、屏、柱等各种元素都“原汁儿” 搬了进来,大量的红金色色彩凸显皇廷宫苑的富贵迤丽。

在大厅的周围,装有“风调雨顺”、 “金玉满堂”、“吉祥”、“如意” 、“四季平安”为名的五个包间,包间内摆设的古典红木家具、龙椅、床榻、名人字画、绿植花卉,完全让人把皇家尊贵与高雅体验到十足的高峰。五大包间各有特色、功能齐全。“风调雨顺”采用绿色壁纸,呈现一种淡雅的冷调,清新超然;“金玉满堂”则以红红火火的暖洋洋,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暖调,喜庆满庭;“吉祥”和“如意”可谓若即若离、不离不弃,一扇“和合二仙”门将两个包间半遮半掩,至于“通畅”还是“独享”,全看您的需要。“四季平安”是最气派的一处大包间,墙上的四个别致的花瓶想必是四季之“平”,皇宫里的“宝谱”和“五谷丰登”跃然两壁,这两件故宫独有的宝物,今天以翻制的面貌呈现于此,的确让人恍惚似真似梦。

在大清花酒楼的宫廷宴中,我们感受到的美器也同样别具一格。固然不能享用金银、玉石和象牙,但是我们享用到了古今合璧的上等品味和精致。

说起最奢华的餐饮,莫非法中两国了。法餐以器皿的丰富和华丽为尊,中国以菜肴的制作手法多样精致为首。法餐的器皿, 最基本的工具有刀、叉、勺、碟、盘, 吃一顿完整的晚餐至少要用到17种工具, 比如汤匙、鱼刀、鱼叉、肉刀、肉叉、水果叉、甜品叉、抹黄油刀、冰水杯、葡萄酒杯、雪利酒杯等等。而这些器具在大清花酒楼的宫廷宴中却是一应俱全。

不同的是,我们看到的器皿多采用上好的青花瓷、白瓷、青瓷等材质,精细中透露出浓浓的民族气息。刚刚坐到桌前,便知道这是一场与众不同、丰富无比的盛宴,单是器具都预备了好几套,怎能不生一种被格外尊崇的感觉!

《诗经》中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王的过往留下了很多令人想要探奇又深感遥远的味道,身居于巍峨的皇宫和瑰丽的皇家花园之中的帝王,不仅在政治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饮食的占有上也凌驾于千万人之上。他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役使天下名厨,集聚天下美味。

传说清入关以前,宫廷宴席非常简单。一般宴会,露天铺上兽皮,大家围拢一起,席地而餐。相传1713年,康熙在宫中设了“千叟宴”,招待六十五岁以上的满汉官员等二千八百人,并在宴上写下“满汉全席”四个字,一百零八种菜,分三天吃完,山珍海味无所不包。经过演变发展,满汉全席后成为“蒙古亲藩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节令宴”等六种宴席的总称。经过厨师们的竞争和融通,汉式菜肴的精致与典雅、满席的豪爽与塞外风情,愈发精湛地在满汉全席中一一展现。清朝后期,宫廷御膳的厨师很多流落民间,也便将宫廷宴的手艺带到了我们之中。

上一篇:医药销售经理的岗位职责和要求下一篇:质量每日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