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式护理干预策略对食管癌患省略心理弹性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的影响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究问题导向式护理干预策略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92例食管癌患者(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列为对照组(n=46),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患者列为观察组(n=46)。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问题导向式护理干预策略干预。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留置导管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出院时主观营养情况(PG-SGA)、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干预前、术后1d、术后3d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

结果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出院时观察组主观营养情况较对照组优(P<0.05);出院时观察组CD-RISC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1d、术后3d观察组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问题导向式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食管癌患者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调节心理弹性,改善主观营养情况,促进身体恢复。

关键词:食管癌;心理弹性;问题导向式护理干预策略

食管癌为临床常见病症,发病因素临床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年龄、地域、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相关,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吞咽食物时有异物感、哽咽感、吞咽较为困难等症状。研究显示[1],我国早期食管癌患者经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5%,但中晚期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20%左右。因此,一旦确认,应尽早治疗。黏膜下剥离术为临床针对食管癌患者常用治疗方式,效果明显,但多数患者自身病症认知度相对较低,确诊后普遍存在负面情绪,影响预后。问题导向式护理干预策略是遵循“提出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原则实施的护理模式,属新型护理模式,研究发现[2],该模式应用于直肠癌患者利于提高其心境状态。但应用于食管癌患者效果如何仍有待探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92例食管癌患者,旨在从心理弹性、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等方面探究问题导向式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92例食管癌患者(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列为对照组(n=46),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患者列为观察组(n=46)。其中观察组女14例,男32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57.62±3.1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49±0.32)年;体质量指数:18.4~27.7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47±1.12)kg/m2;对照组女16例,男30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56.82±3.2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63±0.28)年;体质量指数:18.7~27.6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73±1.04)kg/m2。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审批,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

1.2纳入排除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14年,北京)》[3]诊断标准;食管黏膜皱襞粗糙、紊乱或存在中断现象;局限性管壁僵硬,蠕动中断;窄上方口腔侧食管伴不同程度扩张;均伴吞咽食物时有异物感、哽咽感、吞咽较为困难等症状;择期行黏膜下剥离术;知情并签署承诺书。

排除标准:其他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感染性病症;合并肝、肾、心、肺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史;临床资料不完整。

1.3方法

两组均行黏膜下剥离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常规进行术前检查,详细解答患者内心疑虑,口头对其健康教育,包括病症相关知识、手术及术后注意事项等,常规予以饮食、用药指导,此外,严密监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若有特殊情况,上报主治医师,对症处理。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问题导向式护理干预策略干预,(1)建立小组:由5名责任护士组成,选1名临床护理经验>3年护士担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问题导向式护理干预策略培训,并定期考核,同时对小组成员明确分工。(2)问题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获取其信任,通过开放式提问与患者交流,如患者对病症相关认知度匮乏、营养不良、心理弹性较弱等,依照其具体病情,遵循“提出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原则与患者及其家属商议并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共分为健康指导、营养管理、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疼痛干预及心理干预5个部分,具体如下:①健康指导:待病情稳定,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导管留置重要性及必要性、自护相关措施及导管留置时间等,以增强其对管道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其术后康复相关知识,并鼓励其积极配合。②营养管理:由护理人员通过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评分动态评估并记录患者饮食习惯、营养状况、生活习俗等,依照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③早期功能锻炼:术后患者处于麻醉恢复期时,教授患者家属被动下肢运动方法,要求其对患者消退进行按摩,10~15min/次,2次/d,待患者清醒后,告知其期功能锻炼效果、对病情转归的意义等,并教授其正确活动方法及操作要领,如翻身、自主活动四肢等,1次/2h,依照其术后恢复情况,予以个性化指导。④疼痛干预:教授患者家属四肢、足底按摩方法,并要求家属对其四肢进行按摩,3~5min/次,隔30min按摩1次,2次/d,针对疼痛程度较重者,遵医嘱,以镇痛泵为其缓解疼痛。⑤心理干预:以诱导式询问法及反馈式倾听法,鼓励其讲述心中顾虑及疑虑,表达内心真实感受,针对所提疑问耐心、全面、细致解答,并教授其宣泄情绪正确方法,为其讲述成功治疗案例,帮助其树立战胜“病魔”信心,此外,要求其家属或朋友予以患者情感支持,多陪伴、多鼓励患者。

1.4观察指标

(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留置导管时间、肛门两组持续干预至出院。

1.5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c2检验,等级资料,Ridit分析,u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以PG-SGA评分评估两组干预前、出院时主观营养情况,分为轻微营养不良≤1分、中度营养不良2~8分、重度营养不良≥9分。(3)以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评估两组干预前、出院时心理弹性,共100分,分值越低,心理弹性水平越低。(4)以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评估两组术前、术后1d、3d疼痛程度,共10分,重度疼痛:7~10分,中度疼痛:4~6分,轻度疼痛1~3分,无疼痛:0分。

2.2两组主观营养情况对比

出院时观察组主观营养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CD-RISC评分对比

出院时观察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NRS评分对比

术后1d、3d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食管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食管鳞状上皮,多见于中老年群体,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4]。临床针对食管癌患者主要以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为主,效果明显,但患者术后易出现多种负面情绪,影响术后恢复效果。故临床应予以此类患者重点照护。

现阶段,临床针对食管癌患者多以传统护理措施干预,以疾病为中心,注重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往往忽略其心理需求及心理变化,相对缺乏人性化,护理效果不尽理想。问题导向式护理模式是于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通过对患者询问及提出问题,依照其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能深入挖掘其潜在问题,以问题为护理的主导方向,明确护理目标,深入进行问题解决,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更具人性化[5]。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出院时主观营养情况较对照组优,CD-RISC评分较对照组高,术后1d、3d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由此可见,问题导向式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食管癌患者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调节心理弹性,改善主观营养情况,促进身体恢复。原因分析为通过注意力转移法、音乐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以按摩等形式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进而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感,加以诱导式询问法及反馈式倾听法了解其内心真实感受和心理需求,予以耐心疏导及鼓励,并邀请其家属鼓励、安慰、陪伴患者,让其感受到家庭温暖及呵护,帮助其树立战胜“病魔”信心,进而有效调节其心理弹性,此外,通过PG-SGA评分动态评估其主观营养状况,予以个性化营养支持,利于缩短饮食过渡时间,改善其营养状况,纠正其营养不良状态,进而有效促进其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问题导向式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食管癌患者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调节心理弹性,改善主观营养情况,促进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王刚,陈公安,栗明,等.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IL-6,IL-8及CRP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3):395-397.

[2]李文,李显蓉.基于问题导向模式的认知行为干预在直肠癌护理中的应用[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26(1):120-123.

[3]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14年,北京)[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4):320-337.

[4]崔少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6):466-468.

[5]陈珂.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健康信念、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6):4408-4411.

上一篇:循证护理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效果下一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