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的欣赏教学探索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欣赏教学是我国中小学音乐课中较有深度的一种授课形式,对比于歌唱教学的形式,欣赏教学更注重发掘音乐本身的内涵,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元素的欣赏、鉴赏能力。而如何通过欣赏教学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管弦乐的关注和喜爱度,从音乐的角度丰富他们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族管弦乐;中小学;教学探索;《彩云追月》;

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的内容。乐曲原为作曲家任光创作的民族器乐曲,乐曲采用探戈舞的节奏,富有民族特色的旋律,描绘了迷人的夜色。经词作家傅林填词后,赋予乐曲以新的内涵,成为一首描述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抒情歌曲。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欣赏、掌握这首作品,我将《彩云追月》的教学流程分为三个部分:欣赏;演唱;演奏。让学生们在听、赏、唱、奏、动之中全身心地参与乐曲(歌曲)的教与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学生能熟练哼唱《彩云追月》的基本旋律线,熟练填词演唱《彩云追月》,用心演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一、欣赏

学生的认知过程、学习过程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本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通过了解《彩云追月》的发展脉络,听赏不同版本的《彩云追月》让学生对《彩云追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A.介绍《彩云追月》发展脉络:

1.《彩云追月》最早见于清代,是一首广东音乐名曲,其风格轻快独特,描写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彰显了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格。

2.1935年任光将其改编成民族器乐曲。

3.傅林填词,赋予了作品新的内涵:抒发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心情。

4.1960年彭修文重编,丰富了《彩云追月》的配器,使乐曲日趋成熟。

B.欣赏视频:

1.欣赏中央民族乐团版本《彩云追月》。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鉴赏能力也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的重点,教师除了甄选质量较高的、有欣赏意义的作品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欣赏意识和鉴赏能力,提醒学生以良好的状态、专注的精神、艺术的眼光综合性地欣赏乐曲。

2.关注乐曲并回答提问:乐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情绪,民族管弦乐团的编制,你所熟悉的民族乐器。教师通过乐曲欣赏时的设问让学生初步了解《彩云追月》的基本音乐特点,比如速度中速,节拍为4/4拍,有探戈舞曲的节奏,情绪轻快柔和雅致;民族管弦乐合奏《彩云追月》的基本形式,比如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包括: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等,而民族管弦乐合奏是由各种中国民族乐器合奏演绎乐曲的一种形式。

二、演唱

演唱是学生最容易了解、掌握和熟记歌曲旋律线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学习新的乐曲或歌曲最为直观、最有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作词家傅林通过填词,赋予了《彩云追月》新的内涵,抒发了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心情。为了让学生熟悉旋律,牢记旋律,我将学唱的部分分为几个环节:

1.学唱旋律,首先要注重将旋律音唱准,教师分句用钢琴带唱;其次注重旋律中的大附点,大切分节奏的正确性,让学生找一找乐谱中所有出现的大附点,大切分节奏;最后要注重旋律的完整性,用钢琴引导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旋律;同时要注意学生演唱旋律时候的音色和情绪情感,注重指导学生的音色和情绪,在唱谱的时候就将情绪感代入。这三步步步紧扣,有利于降低学生对学唱旋律的消极疲劳感,不断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促进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唱谱习惯。

2.学唱歌词,先读歌词,注重咬字吐音标准,注重咬字吐音的声音位置,并且带上节奏、情感读歌词;再唱歌词,注意不断提醒指导学生的音高、音色、气息、咬字和吐音;最后完整地唱歌词,注重歌曲情绪的表达,比如随着旋律线的升高与降低作一些强弱对比的变化,注重每句话换气的正确位置,注重歌曲表达的完整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高要求评价自己的歌唱,审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关注周围其他同学的歌唱状态,在齐唱时做到既关注自己又关注他人。

3.设计活动:在这首歌曲的教唱环节中,我根据歌曲的节奏特点探戈舞的节奏,设计了一个贴合歌曲旋律的节奏型:

这个声势动作主要将切分节奏作为重点,通过拍腿、拍手等动作让学生去感受切分节奏动感、摇曳的特点。在练习熟练之后将这个节奏加入到歌曲的演唱中去,可以将全班进行分组,一半同学演唱,一半同学用声势动作伴奏;也可以所有同学边唱边动。这个活动设计既让学生们感受到歌曲的节奏节拍的特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学生们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在具体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将其进行总结:

1.要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来做活动。

2.要正确练习好声势动作设计的节奏,在集体活动时注意动作的整齐性、正确性、规范性。

3.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并且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三、演奏

鉴于《彩云追月》最初是一首广东音乐,也是中国民族器乐曲;而且我所任教的一些班级都有一些有民乐特长的孩子,在此前我们也合排过《彩云追月》,于是我在课堂结尾安排了一个民乐小合奏的形式。不仅能让学生们对民乐合奏的形式有一个深入的、近距离的了解;也让班级里有民乐特长的学生得到一个展示的舞台,从而加深全体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深喜爱。

我安排了扬琴、古筝、中阮、竹笛、二胡、大提琴声部的学生将近10个人组成了民乐小乐队,面向全体同学演奏了民族管弦乐合奏版本的《彩云追月》,取得了良好的视听效果。

在课程开始之前我们花了一些时间做了些前期准备:提前分发分谱,进行分声部练习;我和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练习或者排练等。

四、结语

《彩云追月》这节课,我首先确定好教学目标,然后组织教学内容,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彩云追月》的过程中感受其旋律和节奏特点;通过学唱歌曲《彩云追月》熟记歌曲旋律,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能自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欣赏演奏《彩云追月》使学生知道《彩云追月》的不同版本,了解民乐合奏的表现形式,感受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编.江苏省初中学生艺术素质学业测评指导音乐[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

[2]潘秋霞.彩云追月教学设计[J].艺术评鉴.

[3]王倩.彩云追月教学设计[J].音乐天地,2017.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指导下一篇:教育信息化视域下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