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作用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评价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样本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前组施予常规护理,后组加强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较低,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更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脑梗死;护理效果

脑梗死发病急促,发病前无明显征兆,发病后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给患者心理造成重创,阻碍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1]。若梗死部位累及双侧大脑皮层,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假性球麻痹,引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2]。因此需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康复训练配合度,缓解心理负担。本文就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5月~2020年5月,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样本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前组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48~73(60.82±3.61)岁,病程30~70(50.76±7.12)d;后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50~73(60.90±3.65)岁,病程30~60(50.55±7.05)d。两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本次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且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患者首次发病;③意识清晰。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卒中、脑缺血等其他脑部疾病;②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③发病后失语。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临床检测、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1)心理干预。①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每日与患者交流次数不得少于2次,每次时间不低于15min,结合患者受教育程度、性格特点进行语言交流,对患者使用尊称,使患者感受到自身得到充分尊重。②调动患者诉求的主动性:综合使用工具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价,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想法,为患者创建自由的氛围,使患者发现自身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指导,减轻患者心理包袱。③强化社会支持工作:患者住院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因家庭经济负担较重不配合治疗,针对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给予安慰,向患者讲解报销政策,主动联系社会救助渠道,帮助患者减轻医疗负担。(2)健康教育。①康复指导:急性期阶段,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行关节被动运动,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进行主动训练,循序渐进,同时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发音练习。②用药宣教:向患者耐心讲解用药禁忌证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强调遵循医嘱用药,如阿司匹林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胃肠道反应,叮嘱家属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如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立刻上报主治医生。

1.3观察指标

①负面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进行评估。HAMA包含躯体性因子、精神性焦虑因子共14个项目,HAMD包括认识障碍、阻滞、睡眠障碍等7类因子。量表分界值7分,≥7分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3]。②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scale-brief,WHOQOL-BREF)进行调查,量表包括6个领域,26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法,分数高患者生活质量高[4]。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分析,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发病突然,患者因突发疾病短时间内无法接受自身功能障碍,加上对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特别容易出现负性心理[5]。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指出,脑梗死患者早期开展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促进其机体功能恢复[6]。本研究统计结果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与田淑芬等[7]研究结果一致。脑梗死发病后病情可在短时间内进展,患者在无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失去行走能力,并且脑梗死病程漫长,即使入院治疗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机体功能,患者在较长一段时间生活无法自理,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其也是加重患者悲观心理的主要因素之一[8]。加强心理护理,主要措施为加强护患沟通、调动患者诉求的主动性及强化社会支持工作,引导患者诉说内心想法,结合患者受教育程度及性格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同时发动社会支持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减轻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的负担[9]。健康教育中康复指导可促进患者早期融入康复训练中,帮助患者早期回归社会,用药宣教可减少患者治疗过程出现出血等不良事件,潜移默化中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10]。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更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鑫玉.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7):179.

[2]刘丽青.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5):123-124.

[3]JunT,Ling-XiaoW,Hong-FengW,etal.Theassociationofdifferenttypesofcerebralinfarctionwithpost-strokedepressionandcognitiveimpairment[J].Medicine,2018,97(23):e10919.

[4]陈红红,朱琳.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2):90-91.

[5]GaoJ,ZhangHJ.EffectsofchintuckagainstresistanceexerciseversusShakerexerciseondysphagiaandpsychologicalstateaftercerebralinfarction[J].EurJPhysRehabilMed,2017,53(3):426-432.

[6]郭体宇.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绪自我管理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6):2798-2800.

[7]田淑芬,吴巧云,胡娜莉,等.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1):2285-2287.

[8]许玉军,孙培养,王涛,等.基于个体症状变化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实施PBL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西部中医药,2020,33(8):141-144.

[9]李槟,蒋健,刘芳.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6):1243-1245.

[10]胡培娟,张香菊,安丽平.HAPA模型的菜单式护理+健康教育在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9):133-135.

上一篇:高职教育融入工匠精神分析下一篇: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整改的协同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