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知识教育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性心理知识教育(精选11篇)

性心理知识教育 篇1

如果过分的关注孩子,容易使孩子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做什么事情不考虑别人,会变得自私。

2、在物质上不能一味的满足孩子。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很多东西来之不易,需要珍惜。也要让孩子知道不能过多的索取。

3、不要太亲近孩子。

性心理知识教育 篇2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大多数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开始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很多学校还设置了各种竞赛、团队活动等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特别是心理知识竞赛,因其易操作,参与人数可控,经常在学校里被使用。但实施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模式,一张试卷,几种题型,一考定“终身”。竞赛的结果往往成了变相逼迫学生背书、背题的手段,很少侧重于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综合训练与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和意志锻炼了。纯粹的心理知识竞赛,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反而会增加学生学业与心理负担,这不仅背离了心理教育的宗旨,也使得学生对心理课程和心理知识竞赛产生不良情绪与情感。

2 利用心理知识竞赛载体,发挥健康教育导向作用

2.1 提高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认知功能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最关键的原因是不能正确认知自己、认知他人和认知社会。正确地利用心理知识竞赛,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认识心理,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与人际关系时,不会感到迷茫失措。因为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可以大面积普及心理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对自我不良心理状态、心理迷茫、以及心理压力就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降低心理负担,减少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重在“成长”。在组织心理知识竞赛时,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如“你有不高兴的时候吗?当时为什么不高兴?”引导学生自我觉察和反思,使其不仅知道“是什么”,更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明白“为什么”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理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2.2 充分挖掘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情感激励功能

有研究表明,人有了认识,不一定导致某种行为,很多时候还需要情感因素起作用。因为情感因素是人的个性结构中的核心与动力因素,情感因素影响着人的整个行为方式,智慧和才能。要使正确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必须借助于情感的力量。当情感在学生内心产生、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时候,它便会成为学生行为的内省指令。

学校在组织心理知识竞赛时,可据对象的不同,利用心理知识内容本身蕴藏的思想情感因素,或者通过开发一些情感题目来激发和促动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使他们产生某种行为;也可以利用参赛人员人际间的情感因素如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改善某些同学的情感体验,促进关系和谐;或者采用情趣激励法,启迪学生的心(下转第240页)(上接第224页)灵,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与发挥,形成推动自己前进的巨大力量。

2.3 有效利用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意志磨练功能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则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是心理因素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意志总是和行动紧密相连,通常称之为意志行动。在活动开展前后,一方面可以通过先进人物事迹、杰出人物传记、优秀影视作品的影响力,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意志,什么是意志品质、什么是优秀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树立完善意志品质的决心,产生意志行动。其次,可以设计一些合作与比拼一体的活动,增加趣味性与挑战性,有意地磨练学生的意志,既能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心理健康知识,又可形成积极的活动体验。再则,要合理安排各项活动的难度,引导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难关,如害羞、胆怯和畏惧心理、个人时间冲突等,学生克服的困难越多,就越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因为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2.4 适当开发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行为调控功能

大学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偏差行为。所谓偏差行为是指不合规矩的行为,即为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违反该群体共同接受或约定的一般规定、准则、价值观念的行为。偏差行为的出现与大学生的成熟程度和社会责任感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偏差行为的调节和纠正,一方面可以利用心理理论和知识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和自我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心理知识竞赛的认知和情感功能,提高学生的成熟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内化规范意识,从而预防、纠正和控制他们的偏差行为。比如,利用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个体分享等形式提高心理知识竞赛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形成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人际关系交往,发展健康的人际心理。对心理知识竞赛的恰当利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我行为及其原因,而且还能促发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调节与控制,减少偏差行为的出现。

3 总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的成才、就业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普遍比较受欢迎的心理知识竞赛载体,高校就需要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发挥心理知识竞赛的健康教育导向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身心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心理知识竞赛的使用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意志功能、行为导向等功能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知识,竞赛教育,导向

参考文献

[1]程朝.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载体的开发、运用与创新[J].企业导报,2011(11).

[2]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误区及其匡正[J].教育导刊,2002(7).

[3]王素萍.高校心理知识竞赛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4]张祝平.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4).

性心理知识教育 篇3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知识 竞赛教育 导向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健康,英文翻译为“Mental Health”。它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具体说来,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较为完整与协调,能够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来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因此,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及早日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承担起这一重大责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大多数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开始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很多学校还设置了各种竞赛、团队活动等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特别是心理知识竞赛,因其易操作,参与人数可控,经常在学校里被使用。但实施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模式,一张试卷,几种题型,一考定“终身”。竞赛的结果往往成了变相逼迫学生背书、背题的手段,很少侧重于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综合训练与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和意志锻炼了。纯粹的心理知识竞赛,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反而会增加学生学业与心理负担,这不仅背离了心理教育的宗旨,也使得学生对心理课程和心理知识竞赛产生不良情绪与情感。

2 利用心理知识竞赛载体,发挥健康教育导向作用

2.1 提高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认知功能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最关键的原因是不能正确认知自己、认知他人和认知社会。正确地利用心理知识竞赛,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认识心理,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与人际关系时,不会感到迷茫失措。因为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可以大面积普及心理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对自我不良心理状态、心理迷茫、以及心理压力就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降低心理负担,减少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重在“成长”。在组织心理知识竞赛时,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如“你有不高兴的时候吗?当时为什么不高兴?”引导学生自我觉察和反思,使其不仅知道“是什么”,更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明白“为什么”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理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2.2 充分挖掘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情感激励功能

有研究表明,人有了认识,不一定导致某种行为,很多时候还需要情感因素起作用。因为情感因素是人的个性结构中的核心与动力因素,情感因素影响着人的整个行为方式,智慧和才能。要使正确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必须借助于情感的力量。当情感在学生内心产生、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时候,它便会成为学生行為的内省指令。

学校在组织心理知识竞赛时,可据对象的不同,利用心理知识内容本身蕴藏的思想情感因素,或者通过开发一些情感题目来激发和促动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使他们产生某种行为;也可以利用参赛人员人际间的情感因素如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改善某些同学的情感体验,促进关系和谐;或者采用情趣激励法,启迪学生的心(下转第240页)(上接第224页)灵,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与发挥,形成推动自己前进的巨大力量。

2.3 有效利用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意志磨练功能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则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是心理因素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意志总是和行动紧密相连,通常称之为意志行动。在活动开展前后,一方面可以通过先进人物事迹、杰出人物传记、优秀影视作品的影响力,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意志, 什么是意志品质、什么是优秀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树立完善意志品质的决心,产生意志行动。其次,可以设计一些合作与比拼一体的活动,增加趣味性与挑战性,有意地磨练学生的意志,既能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心理健康知识,又可形成积极的活动体验。再则,要合理安排各项活动的难度,引导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难关,如害羞、胆怯和畏惧心理、个人时间冲突等,学生克服的困难越多,就越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因为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2.4 适当开发心理知识竞赛载体的行为调控功能

大学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偏差行为。所谓偏差行为是指不合规矩的行为,即为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违反该群体共同接受或约定的一般规定、准则、价值观念的行为。偏差行为的出现与大学生的成熟程度和社会责任感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偏差行为的调节和纠正, 一方面可以利用心理理论和知识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和自我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心理知识竞赛的认知和情感功能,提高学生的成熟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内化规范意识,从而预防、纠正和控制他们的偏差行为。比如,利用小组学习、团队合作、个体分享等形式提高心理知识竞赛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形成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人际关系交往,发展健康的人际心理。对心理知识竞赛的恰当利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我行为及其原因,而且还能促发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调节与控制,减少偏差行为的出现。

3 总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的成才、就业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普遍比较受欢迎的心理知识竞赛载体,高校就需要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发挥心理知识竞赛的健康教育导向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程朝.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载体的开发、运用与创新[J].企业导报,2011(11).

[2] 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误区及其匡正[J].教育导刊,2002(7).

[3] 王素萍.高校心理知识竞赛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4] 张祝平.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4).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4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1)智力发育正常;(2)人际关系心理适应;(3)心理特征与年龄相符;(4)行为协调、反应适度;(5)情绪饱满、心态良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和各种竞争加剧,人们的负荷在不断加重,心理问题增多,心理不平衡、不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存上升趋势。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经历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加上学习任务重和家长期望值高的双重压力,使他们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据查,中学生34%,小学生20%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应当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搀扶好孩子的心灵,使其身心健康。

家庭教育是最有感情、最形象、最具体的教育。家庭应创造个良好的氛围,让孩子在和谐健康的环境里,受到良好的教育。可是,家长们往往只注意孩子的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存在着一些即待纠正的误区。

其一,认为儿童不存在心理问题。觉得儿童的任何怪异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童言无忌”,实际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二,认为儿童的心理问题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除。比如孩子发脾气、沉默、不合群、抑郁,长时间只喜欢某一种玩具,性格突然出现大的转变等。其实这些都是儿童心理问题,自行痊愈的可能性很小。

其三,认为心理问题不用药物治疗。“心病还用心药医”有一定道理,但是药物的矫正作用同样不可缺。正确的用药并不会损害儿童的身体和智力。

其四,许多父母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却不愿面对现实。这样讳疾忌医,一拖再拖,只能把小病拖成了大病,最终害了孩子。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5

1、学习和研究同步,理论认识和工作实践共同提高

在理论上系统地学习,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增强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而且提高了所需知识和能力。组织了二十多次讲座,翻阅大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进行10万字的情报研究,并请专家指导,减少了盲目性,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教科研同步,心理教育能力和保教能力共同提高

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的两条腿走路,并找到了结合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具体化、科研课题化、管理规范化、责任指标化四个操作层面上展开。每位教师参与科研,密切地与自身的保教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研究。如:“音乐活动与幼儿合群性研究”、“美术活动中的交往、合作”等课题,将教科研融合起来。同时,培养了一批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

3、教育、教学和科研同时出成果

教科研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实践相融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一把五大领域目标和课题研究目标融合起来,制定本园幼儿心理健康的目标体系。其二设计了心理教育活动教案50篇、体育游戏活动24篇,主题教育小班三项、中班四项、大班四项共60篇。其三教师的儿童教育观有了较大转变,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观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步树立。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融合的主要途径

1、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我们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实现“跑班制”,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利用幼儿研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

体育活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统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三、社区、家庭、幼儿园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我们深知问题表现在儿童身上,根子在家庭。因此,我们依托社区优化教育环境,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家庭的教育指导水平。

1、家长学校开设有关幼儿和家长心理的讲座

2、开展亲子活动

3、开设家庭心理咨询

4、周日串门子活动

5、对有问题儿童的家庭上门治疗、送教

6、开展学习化家庭建设活动

开展“社会模拟活动”,让小区中的中小学生定期来园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活动,或到社区中参与社会活动。通过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可以解决独生子女的任性、自我封闭、不和群的问题。

7、实现时空开放,积极利用社区心理卫生资源,努力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在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1、开展个别辅导

儿童合群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我们经常组织案例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积累经验,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

2、开展问题儿童的心理治疗

性心理知识教育 篇6

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创建一片晴朗的心灵天空,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进一步展开,普及心理知识,强化心理素质,我校决定于2015年3月26日举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

罗彦老师重点谈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小学生健康心理的表现”、“小学生不健康心理的表现”以及“心理保健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内容,讲座贴近学生实际、通俗易懂,极具知识性、趣味性。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充分地认识到学会调控情绪、稳定情绪、陶冶性情、注意完善自已的人格等对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也使大家认识到了只有成为一个心理健康、有学习能力的人,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健康快乐,积极向上。

首先,给同学们讲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正常人,处理的是人们的正常需要和问题,使同学们消除了对心理咨询的误区。

接着,就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等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们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1.学会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 2.学会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3.学会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4.学会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学会增强耐挫能力。通过此次心理健康讲座学习,使学生们受益匪浅,同时让我们明白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四川联通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篇7

本刊讯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为了增强员工自我保健意识,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适应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 6月28日, 四川联通特邀请中宣部、卫生部“全国健康教育专家”、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余惕君教授为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四川联通领导薛林、牟俊、陆斌、贾敏等和干部员工听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余惕君深度剖析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周遭纷繁芜杂的世界中忽略健康丢失快乐, 令人羡慕的“白领”不得不面对职场竞争的心理重压, 万人追崇的影视明星屡屡被病痛夺去生命等现象, 告诫大家, “健康不是一切, 失去健康便失去一切”, “生活原本很简单, 快乐其实很容易”, “完善自我, 善待他人”。在平凡美好的生活当中, 我们必须善待自己呵护家人, 提倡养生先养心, 用爱人之心、感恩之心、助人之心、宽容之心, 让你活得更美好。

经历心理暗示 完成知识构建 篇8

1 课程标准要求及几套教材编写特点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对失重现象的内容标准是:通过实验认识失重现象.非常明确的强调要通过实验来认识该知识.实验是人们为实现预定目的,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干预和控制研究对象而观察和探索研究对象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人类获得知识、检验知识的一种实践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课标对“失重”这个知识点的要求就是,要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现行几套教材是否体现了这一点呢?简要梳理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人教版在“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这一节,如图1所示,以人站在电梯里升降为例题,分析了人对电梯底板压力的变化,在这个基础上给出失重现象.最后提出了可以使用家用体重计来观察“失重”现象(如图2)的一个建议.教材既没有单独设一节内容以示重视,也没有从“通过实验……”的角度去编写,学生没有经历知识的构建,只记住了现象和结论.

粤教版与鲁科版都单独设立了一节内容.但在编写上,没有体现通过实验这一要求,仍然以站在电梯里的人(如图3)和坐在游乐场升降机的人(如图4)为例,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人对支持物压力小于人本身的重力,给出失重现象.

以上三个版本的教材,都偏向理论分析与论证,既缺乏教师的实验演示,也缺乏学生的实验感受.虽然选择了日常生活学生能接触到的电梯和游乐场上的升降机,但这些都不能算作实验,所以没有体现课标所要求的:“通过实验认识失重现象”.

教科版以乘电梯发生的真实现象为引子,提出探究的问题.然后设计如图5所示的实验,并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且把结果填入相应的表格中.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一系列问题来进行讨论与交流.这为认知失重现象做了很好的铺垫.

泸科教版设计了两个实验,一是体会失重(如图6),这是一个定性实验;二是实验探究失重(如图7),这是一个定量实验.

教科版和泸科教版的编写体现了通过实验来认知的要求.但由于用弹簧秤提着物体上下加速运动,不利于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通过这个实验来让学生认识到失重的原因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仅通过这个实验,还不能完成对“失重”知识的构建.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失重”知识的构建呢?必须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有效的实验,经历心理暗示来完成对“失重”知识的构建.

2 经历心理暗示 完成知识构建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失重现象这个知识非常适合通过实验,经历心理暗示来完成知识构建.

2.1 创设实验情境

用弹性较好的钢片(闹钟用的发条)焊接成如图8所示的圆形.挂上一个重物后,圆形钢片变成了椭圆形,如图9在椭圆短轴所在的位置紧缠一圈纸带并将纸带粘贴好(准备多个这样的纸带圈)

2.2 心理暗示1——“失重”

如图10,用手提着重物快速向下运动,观察纸带情况——断了.

问:纸带为什么会断?

答:钢片恢复圆形时向外绷,从而将纸带绷断.

问:为什么快速向下运动时,钢片会向外绷,而静止时不会外绷?

答:……(也许学生答不上来).

此时,将整个装置静止不动,如图11用手将重物向上托起,观察纸带情况——断了.

这里暗示了,这个托举重物的动作与刚才快速向下运动,在绷断纸带上来看,效果是一样的.而托举重物使得作用于钢片环上向下的合力减小,即相当于重物重力减小了,也即失去了部分重力——失重.结合这个情境实验和心理暗示给出“失重”的定义,水到渠成,顺其自然.

托举重物的这个动作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首先,这一动作应用了等效思想——快速向下运动与减小重物重力是等效的;其次,非常成功的将一个动态的问题转变成一个静态问题来处理,利于学生观察与思考.

2.3 心理暗示2——“失重”的原因不是速度方向

以上对失重现象的观察及解释可谓清楚了.但对失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就了解不到位了,因为实验总是快速向下运动,所以学生可能认为是速度方向,而对快速变化的观察与理解仍然不是很清楚.这时可以设计如下的实验来暗示学生失重的原因不是速度方向.

如图12,在矿泉水瓶的瓶口处开一个小孔和靠近底部开两个小孔,装满水拧紧瓶盖,这时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会使水从靠近底部的小孔射出.现将瓶抛出,做如图13所示的各个方向运动,观察水是否会从底部小孔射出.

(1)瓶竖直下落.

(2)瓶竖直上抛

(3)瓶水平抛出

(4)瓶斜向上抛出

(5)瓶斜向下抛出

有心理学者认为:教学应该从直接的有感觉能力的直觉出发.此方法的特点就是,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把一些感性认识的材料交给学生们去观察去认识.官能心理学认为:所有的知觉都来自感官,所以有必要向学生大量提供在他们大脑中能产生持久印象的感性认识材料.以上通过开有小孔并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向五个不同方向抛出,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由于“失去了水的重力”,没有观察到水从底部小孔射出来,从而暗示失重与运动方向无关,进而去寻找其它原因.

2.4 心理暗示3——“失重”的原因是运动状态变化引起的

经历心理暗示2,学生知道失重与运动方向无关,但不一定知道是加速度.再用椭圆短轴所在的位置紧缠一圈纸带的钢片圈,继续通过实验演示来让学生经历心理暗示.如图14,用手提着缠有纸带的钢片圈做以下三种方向的缓慢(匀速)运动,观察纸带是否会绷断.

(1)提着缠有纸带的钢片圈缓慢向下运动.

(2)提着缠有纸带的钢片圈缓慢向上运动.

(3)提着缠有纸带的钢片圈缓慢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心理学告诉我们:体验的东西能使学生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心理暗示2是从速度方向的角度来让学生认知,而心理暗示3则从速度变化的角度来让学生认知.由于是缓慢运动,所以可以认为速度大小没有变化,此时观察到纸带没有绷断,说明没有发生失重现象,进一步暗示速度没有发生变化不会发生失重现象.结合心理暗示2,给出产生失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也即是加速度的原因.并结合心理暗示1,说明为什么要快速向下运动的原因,并再次演示快速向下和缓慢向下运动的对比实验.这样学生对失重知识的构建就顺其自然地完成了.

在经历了实验体验与心理暗示的基础上,再有应用牛顿运动定律以人站在电梯里升降为例,分析人对电梯底板压力的变化,从定性了解到定量计算,进一步加深对失重现象的理解,并建议将家用体重计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体验“失重”现象.这样学生就经历了对失重知识的完整构建,不仅通过实验认识了失重现象,还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即完成了失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性心理知识教育 篇9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播的內容.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福州二十五中心健组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1、当前社会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变革,新的教育观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一种解决后进生的方法,这些后进生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庭当中都表现为进步比较缓慢、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孤僻,精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差等等。造成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言行、社会不良“细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软弱单一以及学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们成为学校头痛、家长怜惜、社会憎恶的“另类”人。“整日泡在网吧里的孩子,是不是厌学?”“初中还没念完就谈恋爱,是不是品质有问题?”“孩子突然厌学,是不是思想有问题?”对于家长们的这些问题,答案绝非“是”与“不是”这样简单。可事实上,许多教师、家长都采用简单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很多人对中小学生心理需求都很漠视。”

2、传统教学状况

传统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味的追求成绩,分数说明一切因而使一部分家长及学生有了“分数万岁,其它白费”的心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必将给教育的改革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3、教育思想背景

进步教育运动强调教育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且必须提供学生自然成熟与发展的学习环境。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了活动的舞台。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学生心理问题就必然存在。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就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对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学生成绩好,但其实际生活沟通的能力差,成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现出较好的品质,但却不擅长体育,成为“品优体弱生”;有的在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但学习成绩差,成为“低分特长生”;有的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却管不住自己,导致成绩很差,我们称为“自律能力差群体”„„因此,后进生具有相对性,只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衡量和考察学生,我们才能科学地做出判断与评价。

该课题不仅有上述实践意义,还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因为它倾注了所有研究成员的大量心血,我们都明白,怎样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难题,转化后进生的效果怎样更是一个难题,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准确把握后进生工作的重点,寻找突破口,提高转化的效率;期待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本校的教学能产生指导意义,对教学有借鉴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及实验目标

(一)课题界定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初中生”研究对象确定为: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不仅仅指在学习方面。包

括:对学业的焦虑;自信心问题;人际沟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不理解别人的看法等等问题学生。

(二)实验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目标。

(2)情感目标:有计划的做好学生系统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3)发展目标:特别加强基础德育建设,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自觉性,使绝大部分同学成为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勤俭朴素、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讲究礼貌具有一定素质的文明人。

三、实验假说及应遵循的原则

(一)实验的假说:

我们的这一课题重在探索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到后进生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探讨深层的施教艺术。争取转化他们,使这些后进生在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目前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多停留在对后进生转化的理论研究上,缺乏与实践的联系。面对形形色色的后进生,他们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在品行等方面还呈现不良心理特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势必会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并引起一系列行为心理变化。面对教育和教学的困难,仍沿用常规教育策略,成效不大,因此,亟待改变这一现状,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实验新的方法,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充满信心。在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进步。

本课题通过个案跟踪分析,着重摸清学生的心理、学习困难形成的主要原因,寻找和尝试指导帮助他们自主解决学习困难的方法,以促进他们品行、能力等方面的进步。预计将有以下突破:

1、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变学生的学习品质、处事态度、价值取向和人际关系,将会使他们学会自主解决困难、消除困扰、走出困境,为学生的今后进一步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我们将能够创造一定教科研示范效应,在探索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困难方法、途径和模式的同时,会激励部分对“后进生”失去信心的教师,改变观念,重振士气,引导教师强化教育教学研究的兴趣。

3、我们的研究也会带来一定的教学力量群效应。因为学校不仅是帮助学生成功的场所,同时也是锻造名师、高师之地。这种教研活动辐射出的群体效应是学校所期望的。

(二)实验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2、面向全体与关注个性差异相结合;

3、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4、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

5、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6、助人与自助相结合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及呈现形式

(一)主要内容

A如何缓解学生焦虑、B正确看待自信问题

C如何改善人际沟通

D摆脱苦闷自卑心理

E增强抗挫心理

(二)目标及呈现形式

(1)理论目标:本课题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和可塑性以及推广价值,发展已有的理论,开辟初中生心理问题探究的新路径,力争对本校的“后进生”转化研究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对其它地区“后进生”问题的研

究与转化起到借鉴功效。主要呈现形式是论文和实验报告。

(2)实践目标:帮助实验对象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探根溯源,找出症结所在,给予方法指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社会的不良诱惑,分清良莠,择善而从;引导他们树立争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和谐上进、全面发展的“人”。主要呈现形式是调查报告、论文以及学生的转变数据分析。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实施途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2、除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

对初中学生也可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六、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发展的潜能,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富有理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罗杰斯在《患者中心疗法: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中指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所有其他的动机都是这种自我实现的不同表现形式,自我实现指的是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向。这种潜能只有在真诚、共情、无条件关注的环境和条件下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实现。

罗杰斯认为: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朝着事项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因此他所倡导的以人为心的治疗就是使来访者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并逐步摆脱外力的控制前进。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

鉴于以上思想,我们认为应该挖掘初中生自身的潜能,他们“是能思考、能感觉、能体验的一个人”。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学生内心的自我调节。作为学校,要紧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的环境,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交给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积极参与的活动课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进行调节。

2、素质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里指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学生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

3、新课程标准理论

七、实验的方法和研究的过程

(一)实验方法

本课题借鉴已有的理论经验,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对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心理测量法、实验调查法、个案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

(二)实验过程及时间安排

本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9月)

明确研究目标,进行课题分工、人员职责和计划安排情况、确定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走访谈话,二、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9月)

具体对实验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心理问题的表现,寻找成因,归纳特点,找出共性的规律以及个性差异,从而寻根追源,因材施教,写出实验论文及阶段总结。

三、巩固实验阶段(2010年9月----2011年9月)

性心理知识教育 篇10

尊敬的老师:

您好!

为了解全国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以便及时总

结经验、发现问题,为更好的服务学员,特开展此调查。本调查仅为研究工作需要,各选项也无对错之分,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如实作答。谢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2011年12月

1-20题均为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

1、您的年龄

A 20--30B 31---40C 41--50D 51--60E 61以上

()

2、您的性别

A 男B女

()

3、最终学历

A 大专B 本科C 研究生D其他(请注明)

()

4、您在学校所任教学科目是:

A语文B数学C英语D政治E体育F其他﹍﹍﹍﹍﹍﹍﹍﹍(请填写)()

5、您所在学校是

A小学B初中C高中D完全中学E职业学校

()

6、您所在学校位于

A城区B镇街C农村

()

7、您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作用?

A 非常有用B 一般有用C 作用不大D完全没用

()

8、您认为自己了解“心理健康”这一概念?

A 非常了解B 一般了解C 了解甚微D毫不了解

()

9、您学习过关于哪些方面的心理知识[多选题]

A犯罪 B生理C教育D其他﹍﹍﹍﹍﹍﹍﹍﹍(请填写)

()

10、您是怎样获得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多选题]

A上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课程B上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网站

C读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书刊D其他﹍﹍﹍﹍﹍﹍﹍﹍(请填写)

()

11、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态度[单选题]

A 主动B 接受C 反感D拒绝

()

12、您认为什么会影响到您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多选题]

A老师B教材C学习氛围D时间E学习方式 F其他﹍﹍﹍﹍(请填写)

()

13、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中你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多选题]

A青少年心理B亲子教育C婚姻家庭D性心理与生殖健康

E网络心理G咨询心理

()

14、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

A有B没有

()

15、您愿意参加何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选题]

A面授B远程C短期培训D长期培训

()

16、您计划在多长时间内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A一个月内B三个月内C半年内D一年内

()

17、一年当中您在消费支出中,参加教育培训的费用大约在?

A0—500元B500—1000元C1000—1500元D1500元以上

()

18、您认为多长时间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最为合适?

A一个月一次B两个月一次C一学期一次D一学年一次

()

19、您认为每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应安排多少天最为合适?

A、一天B、两天C、三天D、一星期

()20、您认为哪种机构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最有实效性?

A高校B 教研机构C社会团体D 其他﹍﹍﹍﹍﹍﹍﹍(请填写)

21、您觉得在教学中遇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困惑是什么?

22、您对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学员服务有何建议和期望?

感谢您的回答!请留下您的学校、姓名和联系方式(可自愿填写):

学校:﹍﹍﹍﹍﹍﹍﹍﹍﹍﹍姓名:﹍﹍﹍﹍﹍﹍

性心理知识教育 篇11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型员工管理的重要性。与非知识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特殊性,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企业应当通过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达到企业与知识型员工的双赢,文章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并提出了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心理契约管理的必要性,进而在阐述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构成以及心理契约违背对于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心理契约管理、减少人才流失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必要性;心理契约违背;对策

一、导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取代资本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知识的载体是知识型员工,他们掌握着最有价值的知识资本,是企业提升其竞争力的宝贵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随着社会对人才意识的逐渐提高,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知识型员工的高流失率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1996年~2004年世界上200家大型高科技企业战略性人才的年平均流失率为18%,三年后仍留在原企业的员工比例仅约55%。

造成知识型员工流失率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违背所引起的满意度降低密不可分。与传统的员工相比,劳动合同所含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知识型员工而言已变得相当有限。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从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通过和知识员工建立新的游戏规则,构建企业与知识员工关系的新模式,在企业和知识员工之间确立以心理契约为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营造和谐、创新的良好人文环境。从根本上激励知识型员工,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与非知识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特殊性:

1、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知识型员工大多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缘故,知识型员工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如开阔的视野,强烈的求知欲,较强的学习能力,宽泛的知识层面,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素养。

2、具有自我实现的强烈需求。知识型员工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为此,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3、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结构中,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比重远大于金钱等物质激励。他们更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他们愿意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期待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并对企业有所贡献。因此,成就本身就是对他们更好的激励。而金钱和晋升等传统激励手段则退居次要地位。

4、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与体力劳动者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相反,知识型员工从事的大多为创造性劳动。他们依靠自身占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因此。知识型员工更倾向于拥有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注重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而不愿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一样被动地适应机器设备的运转。受制于物化条件的约束。

5、工作过程难以实行监督控制、工作成果不易加以直接测量和评价。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环境中从事创造性的知识工作,其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而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很难实施监控;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果常常以某种思想、创意、技术发明、管理创新的形式出现。因而往往不具有立竿见影、可以直接测量的经济形态。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知识创新和科研性成果的形成通常非一人所能为,而需要团队的协同合作、共同努力。由上述特点决定,对知识型员工特别是个人的工作成果,经常无法采用一般的经济效益指标加以衡量。

三、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

1、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构成。知识型员工与一般员工相比。其心理契约的结构呈现复杂性。根据国内外专家对于心理契约结构的研究表明,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的结构包括三个维度“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成员维度”。

交易维度主要指的是组织提供明确的、具体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条件。它包括薪水、福利、良好的工作条件等:关系维度主要指的是组织给员工提供广泛的、长期的、强调未来发展方面的责任。主要包括事业发展机会、工作挑战性等:团队成员维度主要指的是组织给员工提供强调社会情感方面的责任,即员工与组织之间彼此建立密切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联系以及相互支持和信赖。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中交易维度的存在,是组织和员工对基本责任和义务的认知、是对报酬激励效用认知的基础:关系维度的存在,是组织和员工对于长期责任和发展责任与义务的认知、是对成就激励效用认知的基础;团队维度的存在,可以更加突出组织与员工在人际支持和雇佣关系的建立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情感激励效用认知的基础。

2、影响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因素。研究表明,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分析应从影响员工的心理变动的角度去考虑,它是由多维因素而不是由单维因素造成的,若企业和员工任何一方偏离心理契约,都会打破平衡。导致员工对企业的背离。如表1所示。

3、心理契约违背对员工离职行为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契约是动态的并且随着时间而自然改变(Rou88eau,1996;Schein,1978),知识型员工面临的外部环境的高变动性更加速了它的动态改变。同时环境的高变动性会模糊员工的心理契约,让员工产生了工作上和情感上的压力。如果组织忽视或者没有重视这种压力,并且不及时地弥补员工的这种心理“落差”的话,就可能导致心理契约的违背、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的下降、工作绩效的降低,进而导致高的离职率。图1是根据违约食言模型所作的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模型。

由图1可知,当员工理想的心理契约与他在实际中体验到的组织实践产生了差距时,在一些调节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和员工反应。一般情况下在与组织的互动过程中,员工体验到的组织实践与员工理想的心理契约肯定是会有差距的。变动在破坏旧的契约的同时。也给员工带来了新的期待。在高科技企业中发生心理契约违背是常有的,关键在于如何采取正确的措施来降低违背发生的概率,当不可避免时如何使消极的违背转化为积极的互动,从而增强企业的内聚力,让员工尤其是核心雇员对企业更忠诚。

四、构建心理契约减少知识型员工流失

1、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文化建设。达成与维持心理契约根本,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中创设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企业氛围和企业精神,为全体员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坚不可摧的利益共同体。企业组织文化中良好的企业精神、企业工作作风和企业形象。为全体员工打造了强大的精神支柱。这既是企业组织内凝聚力的根基,也是构建心理契约的基础。

2、引入柔性化的管理机制。形成“战略伙伴型关系”。心理契约强调自觉性,即双方自觉的责任和义务。柔性管理模式的引入,有利于这种责任和义务的履行。柔性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管理而言。刚性管理凭借的是制度约束、纪律监督。而柔性管理则依据激励、感召、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人格化的管理。从人性化出发,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来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柔性组织环境,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和价值。呵护员工的情感,从内心深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和对企业组织的认同,形成最有效的“战略伙伴关系”。

3、建立心理契约的动态管理机制。

(1)招聘过程中传递的信息是创建和信守心理契约的基础。整个招聘过程从一开始,就在为招聘者和应聘者之间实际上建立一个心理契约埋下了伏笔。招聘阶段传递的信息是创建和信守心理契约的基础。招聘人员应该清楚自己要传达的关于职位、组织的信息,也必须明白应聘者的真实期望、兴趣、专业技能等情况。这都是为了使组织目标和潜在员工的目标能够达成一致。即创建合理的心理契约。否则在招聘阶段就给心理契约的违背埋下了伏笔。

(2)指导知识员工修正和巩固心理契约。许多企业的招聘工作是由一部分员工和主管负责的。招聘结束后,招聘人员与知识员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联系。当知识员工发现实际工作与他们在招聘时得到的信息不一致时,就会感到自己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基础已经被破坏,因此,他们会做出对等的消极反应或怠工或离职。因此。企业应建立一个专门负责与新进知识员工保持经常接触并指导他们的所谓中间层员工。这些中间层员工应该是招聘组成员并全程参加了招聘过程,因为只有他们才了解新进知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

(3)跟踪知识员工心理变化轨迹,适时管理心理契约。知识员工刚进入工作状态时,一般都充满热情和各种幻想。然而几个月后,热情会逐步淡化,这是一个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必然经历的心理调整过程。负责指导的中间层员工,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正确进行管理和调整。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使知识员工不断产生各种猜测,加上双方没有及时地沟通,就会使知识员工内心的心理契约遭到破坏。

(4)注重公平心理的影响。追求公平是人类共同的终极目标之一。因此,知识员工会主动寻找一定的对比程序对自己进行客观裁定。当对比结果表明自己的确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不仅是物质上的不公正,有时更多指的是心理情感上受到的不公正时,就更加强化了自己对心理契约遭到破坏的猜测,降低对企业的归属感,并有可能选择离开。因此。企业应通过公平的薪酬设计、员工参与、公开考核等措施来消除知识员工内心对公平的担心,

(5)公开交流和沟通,消除对心理契约的误解信息。当企业的组织环境发生变化时,会对员工心理产生影响,如果企业未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就会导致员工心中的猜疑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彻底破坏。因此,当企业意识到知识员工因为组织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种种猜疑时,应积极主动地和他们沟通以削弱或消除他们的猜测。

4、完善基于心理契约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型员工除了满足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之外,更追求良好的职业发展。这是因为知识员工的理想承诺是构成知识员工对组织承诺的主要因素,如果组织考虑员工的职业理想,知识员工就会增加对组织的承诺。有关组织心理契约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性契约是员工十分关心的问题,是影响员工在组织中表现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满足知识员工需求的上乘做法就是在企业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企业可以考虑为知识员工搭建一个平台,为其搞好职业生涯设计。在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可以针对每个知识员工个人特点制订发展目标。为知识员工设计前程,并把其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使知识员工在企业发展中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机会。

5、加强职业培训。建立学习型企业。知识型员工都有一种追求自身发展的愿望,这种愿望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感觉工作缺乏吸引力,最后可能导致心理契约破裂。而不断接受各种职业培训,是提高知识型员工素质、使他们不断进步的有效途径。企业应当在内部建立起有效的培训、教育、再教育学习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对外交流条件。通过讲座、进修、派出学习等方式。向他们讲述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最新的技术应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培训学习机制,能使知识型员工形成对未来的良好预期。看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有利于双方良性心理契约的建立,

6、构建基于心理契约的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知识员工自身及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契约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因此,针对知识员工的激励。应注重组织契约和心理契约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设计激励方式。只有当员工认为他们已经被组织许诺将有竞争优势的工资、提升机会、职业培训和丰富化的工作等,员工心中作为平等交换才会为组织发展贡献自己的精力、时间、技术和真诚。因此对承诺兑现程度与价值回报公平性的评价和反馈是有效激励的关键。只有构建基于心理契约的组合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和发挥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基于心理契约的组合激励模型见图2(实线表示因果关系,虚线表示反馈回路)。

(1)对内在奖酬价值的心理契约是激励的核心。通过对内在奖酬价值的心理契约的构建和管理,可以引起知识员工和企业双方对相互期望的重视。加强相互责任意识、履行责任意识以及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更多关注双方价值的趋同和未来的责任与义务,形成内在激励,真正激励知识型员工。

(2)对外在奖酬价值的心理契约是激励的基础。企业通常关注的是以商业契约为基础的、通过业绩考核所获得的物质激励。对于价值回报的公平性和承诺兑现程度的评价,实际上是以企业和员工之间对相互基本责任和义务的认知为基础的。是知识型员工获得激励的基础。因此,对外在奖酬价值的心理契约直接影响物质激励的效用,只有关注对员工的价值回报和承诺兑现,才能真正发挥物质激励的有效性。

(3)对团队氛围的心理契约是激励的保证。组织可改善对工作场所、工作时间等方面要求的灵活性,提供宽松的组织气氛,形成民主的充分授权的管理风格,建立充满信任、热心和尊重的人际关系。建立保证相互支持的内部契约制度在有效的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去体现知识型员工的自身价值。

(4)对员工价值的认可和公平的回报是激励的关键。知识型员工十分注重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的价值与回报之间的相关性。因此。当知识型员工在回报上遭受不公平待遇时,最容易破坏员工对企业的心理契约,导致员工的隐性流失和显性流失。只有尊重知识员工的价值选择。充分信任他们的能力,积极兑现承诺并显示公平,知识员工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给企业以回报。

五、结语

在实际的管理实践活动中,每一个组织都会有人才的流动。但过高的员工流动率会为组织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心理契约作为现代管理的一种形式。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显现出重要的实践意义。心理契约通过对相互责任的界定把企业与知识型员工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企业所有员工行为的约束使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目标和谐同一。心理契约的约束效应虽然不及正式的书面契约,但比正式的契约更符合教育的宗旨。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组织一旦建立一整套系统完善的员工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就能使员工产生较好的安全感、工作满意度和对组织的认同感,从而推动企业组织和知识型员工成长的稳定、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登奎.心理契约与知识型员工.四川劳动保障,2005,(3).

2.廖冰,杨秀苔.心理契约构建与知识型员工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8).

3.王黎萤.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

4.杨叶.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人才流失风险规避.科学管理研究,2005,(5).

上一篇:真了不起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关于学生座谈会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