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钢琴视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以近年来儿童钢琴视奏教学研究为切入点,归纳整理出此研究当下的主要研究方向——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阐述钢琴视奏过程及原理、视奏教学策略研究、视奏教材教学体系研究、国外钢琴视奏教学体系研究,并对研究内容作简单介绍。最后提出拥有学科交叉意识、秉持培养发展音乐综合能力的理念、结合5G时代探索智能教材等相关研究思路及展望。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钢琴视奏;研究述评;

视奏在《钢琴百科辞典》中被明确定义:“视奏,看乐谱即演奏,尤指面对新谱即刻演奏(或演唱)的能力,要求尽可能按乐谱所示的要求,在音高、节奏和力度等方面保持准确。”一个具有较高视奏水平的学生必须很好地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并且了解音乐发展原理、拥有对音乐结构的分析能力,同时在生理上具备良好的听觉和协调的肢体运动,以及在心理上具备良好的音乐记忆力、内心听觉、注意力的分配与集中。因此,视奏作为一种提高音乐综合能力的训练手段成为研究的热潮,但更多研究者的研究视角集中于师范类、音乐院校学生的视奏研究,只有少数文献针对儿童群体。而儿童群体的视奏研究有其独特性与重要性,因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儿童钢琴视奏教学的论文研究,对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和述评,希望对后继研究者有所启发与思考。

一、研究方向概述

儿童钢琴视奏研究主要分为4个方向——结合心理学理论阐述钢琴视奏过程及原理、钢琴视奏教学策略和建议的提出、钢琴视奏教材教学体系研究、国外钢琴视奏教学体系研究。

(一)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阐述钢琴视奏过程及原理

从脑科学角度出发,视奏被认为是大脑将乐谱转化成手指动作,并建立起神经链接的生理过程。这种连接过程包括了人体的眼球运动、视线扫描与大脑的连接与传递,随之大脑获取信息加工并迅速做出判断给出指令,最后人体的各肢体部分接受指令,其中包括人体手脚肌肉的反应、力度的控制。此研究多见于国外的实验研究,其中对眼部运动、大脑皮层的研究最为多数。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主要分为感知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三类。

感知觉理论。此理论被绝大多数文章提及,主要围绕钢琴视奏种所涉及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感知觉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如宋丹的《儿童钢琴视奏能力的实验研究》[1]、斯科特•德克森与代霜蓉的《视奏》[2]等。视奏是一种涉及了听觉、视觉、触觉以及运动觉四种感知觉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乐谱是外部刺激物,演奏者运用视觉将乐谱上的标记输入到大脑,通过触觉、运动觉将乐谱上的符号转化成琴键上的动作,同时运用听觉(包括内心听觉)检验乐谱输出的正确性。

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提出人的智能包括了音乐智能、动觉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与博学家智能这八种智能。吴菲在其硕士论文《钢琴视奏中音乐、空间、动觉智能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对钢琴视奏中所涉及的三种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进行了深入挖掘并阐释其相关性[3]。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是现代心理学中研究最多、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一个心理学领域,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与过程——信息的存储、加工、提取和使用。周钰在其硕士论文《钢琴视奏认知过程解读及训练策略初探》中对视奏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结合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对视奏所涉及的知觉、瞬时记忆、注意、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五个心理过程进行剖析,并提出4个基本假设——乐谱刺激量、眼动状态、声音代码关联速度、音型模式与视奏的关系,并设计相关实验进行验证[4]。

(二)视奏教学策略研究

按视奏学习阶段分类,如准备阶段、初阶视奏、进阶视奏。此类分类方式的优势在于关注到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但所探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音程推理法”与“识字法”两种识谱方式的选择上,并没有很深入地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研究。

按钢琴视奏所涉及的感知觉分类。如听觉方面的训练、视觉方面的训练、触觉方面的训练。按照感知觉分类的文献最多,如徐丹《儿童钢琴教学中“心理操作技能”问题的初探》[5]、王伟群《钢琴视奏训练方法探析》[6]、斯科特•德克森,代霜蓉《视奏》。斯科特•德克森对视觉、动觉提出了针对性的具体训练方式,如通过用眼比嘴快的方式阅读单词、阅读写在纸两端的单词减少视奏时多余的眼部移动,通过闭眼寻找2个一组的黑键、弹奏固定音程来训练键盘感。在徐丹的文章中,试图揭示视觉、听觉、触觉、动觉训练背后的心理操作技能,提出了加强手指肌肉记忆来减少注意力分配难度,通过键盘无声练习、隔句背谱演奏等方式进行内心听觉训练等新思路。

按乐谱中所包含的音乐要素分类。此类建议的提出较为分散,大多文献主要选择了音符辨识训练、节奏辨识训练两个方面进行教学策略的提出。在音符辨识方面,大多数文献都强调了识谱方式的运用,绝大多数文献推崇运用音程推理法进行识谱,即通过某个确定的音与下一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来完成下一个音的弹奏。除此之外,《钢琴视奏学习中的辨识内容与方式探讨》一文提出了音群的辨识方式——运用结构感知与信息分块的识谱方式。在节奏的辨识训练方面,相较音符辨识训练较少[7]。在布里扬斯卡娅的教学中,她强调了在视奏前的节奏准备训练,一方面通过词语的重音、儿歌和诗词格律来初步了解节奏与律动,另一方面通过肢体游戏、动作或敲击简单的打击乐器让儿童参与打节奏[8]。王伟群提到了通过听音乐读乐谱的方式对节奏单元板块进行视觉运动练习,强调训练时主要以“节拍”到 “小节” 循序渐进式去读谱,练习对节奏信息辨识的视觉提前量[6]。

(三)视奏教材教学体系研究

对钢琴视奏教材的研究有宋丹的《儿童钢琴视奏能力的实验研究》和任灵秀、余小信的《论钢琴视奏训练中部分初级教材的实践与比较分析》。宋丹以美国视奏教材《four star》为例,通过定量研究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儿童钢琴视奏的影响,并尝试提取出《four star》教材中提高钢琴视奏能力的有效策,并以感知觉理论、认知心理加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依据加以解释[1]。《论钢琴视奏训练中部分初级教材的实践与比较分析》一文作者认为目前专门的视奏教材也缺乏针对性,其编写模式类似于其他钢琴初级教材,由各种简单到复杂的乐谱组成,因此作者认为探讨初级钢琴教材如何进行视奏能力训练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作者选择了三种教材进行了文本分析,并通过对六位琴童为期六个月的不同教材的教学实践,最后提炼总结出初级教材中视奏训练方法[9]。

(四)国外钢琴视奏教学体系研究

《俄罗斯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视奏能力培养》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俄罗斯音乐学校从一年级到音乐中专每个年级所需要达到的视奏要求、具有代表性的俄罗斯钢琴教育家布里扬斯卡娅的视奏教学理念和三套俄罗斯当代钢琴视奏教材的内容构成和主要特点[8]。

二、研究展望

(一)拥有学科交叉意识

我们所处的时代在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认知的需求也在不断深化。几乎所有的学科专业也都在向着更多维的领域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界定也开始变得模糊,钢琴视奏虽然隶属于音乐领域,但同时也是一项涉及多项感觉器官的心理活动,加之儿童群体心理与生理特点的特殊性,学科交叉是必然的趋势。有了心理学领域知识体系的支撑,才能探寻到最系统、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们经验的累积。

(二)秉持培养发展音乐综合能力的理念

视奏作为音乐学习训练中的一种方式,是为更好地感受音乐、表达音乐而服务。因此,不能脱离音乐语境,将视奏视为一种机械化的体育运动进行训练,如在一些文章中提到的通过阅读竖排文字来训练纵向和声阅读能力,通过提高眼动速度来提升视奏速度,都是脱离音乐语境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起到提升音乐综合能力的作用。

(三)结合5G时代探索智能教材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模式在各行各业纷至沓来,音乐教育领域也不乏智能硬件产品和音乐学习类应用程序的出现,国外的几大音乐教育品牌都有相应配套的应用程序,国内也有视唱练耳与乐理学习的相关应用程序出现,供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后学习。视奏的训练侧重于课后的大量练习,同时需要对弹奏的结果进行及时反馈,由于视奏有较为客观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应用程序本身所具备的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便利的视听条件,为教与学带来一定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宋丹.儿童钢琴视奏能力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斯科特·德克森,代霜蓉.视奏[J].钢琴艺术,2010(08):31-33.

[3]吴菲.钢琴视奏中音乐、空间、动觉智能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周珏.钢琴视奏认知过程解读及训练策略初探[D].西南大学,2007.

[5]徐丹.儿童钢琴教学中“心理操作技能”问题的初探[J].内蒙古艺术,2007(01):18-20.

[6]王伟群.钢琴视奏训练方法探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34(04):209-211.

[7]王源.钢琴视奏学习中的辨识内容与方式探讨[J].艺术研究,2011(03):124-125.

[8]曲娃.俄罗斯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视奏能力培养[J].临沂大学学报,2017,39(02):33-41.

[9]任灵秀,余小信.论钢琴视奏训练中部分初级教材的实践与比较分析[J].大众文艺,2020(08):203-205.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能力培养的策略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