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钢琴教学中的趣味性引导(推荐10篇)
【作者】苟 娟 【关键词】 钢琴 趣味性 引导 【指导老师】王 燕
【专业】音乐学
【正文】 引言:通过幼儿钢琴教育和其它教育相结合,全面开发幼儿的综合智能潜能。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习钢琴的儿童越来越多,而钢琴美妙的旋律也确实让 人们向往。但相当多的家长要孩子学琴是出于望子成龙的愿望。然而现实情况往往 是教师枯燥无味的授课,学生反复无趣的机械练习,永远改不完的错误,使得儿童学习的热情大大降低,导致最后讨厌弹琴,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家长、教师都应该明 白,音乐是孩子的朋友,是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部分。学琴也应该是愉快的,幼儿音 乐教育者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学习钢琴时感到有趣而充满愉快,特别是对那些 初学钢琴的幼儿,更要采用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方法,以求孩子在愉悦的情绪下,逐 渐提高钢琴的演奏水平。
一、幼儿钢琴教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弹钢琴。学 钢琴不仅丰富了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增加了音乐修养,还能从美好、高尚的音 乐之中不知不觉的陶冶性情。通过弹奏的训练,也能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 弹钢琴必须要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6�7�6�7,这就发挥了听觉、视觉、触 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提高。因此有人说学习音乐,练习弹钢琴能使孩子更聪明一些。学习钢琴还有利于锻炼幼儿的心理素质,必须着重指出的是,学习钢琴这门技 艺性很强的乐器,从入门、掌握初步的演奏技能,到能自如地演奏一定难度的乐曲,并用音乐抒发内心的感情,这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孩子们必须持之以恒地 接受严格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激发他们的进取心,逐渐培养与建立孩子们学习知识的自信心。这是他们长大后能 胜任各种工作的基础条件。所以需要教师能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做正确恰当的引 导。因此,关于如何增添钢琴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让孩子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轻 松愉快的学习是值得每一位钢琴教学工作者深思的。对于教学过程中趣味性的具体 方式方法、情景设置的探讨是尤为必要的。
二、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钢琴教学中的趣味性
学习钢琴是一个手、脑、眼、耳、口、脚许多感官综合协调运用的结果,是个非常 复杂的过程。下面讲讲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主要方法以及实际运 用。
(一)趣味性教学的主要方法
1.打比喻:把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 动鲜明。例如:儿童弹出的声音不均匀,可以问他,你家里的钟是怎么走的,他会 告诉你是“嘀嗒嘀嗒”走的,如果老师用忽快忽慢的嘀嗒声模仿,再问儿童这样的 钟有没有毛病,以此来启发儿童对均匀声音的理解。在初学用手指弹琴时,告诉儿 童手指好象是“人”,“谁值日谁干活,不值日的休息”,那么弹奏的手指就主动 认真,不弹的手指也会想到一定要处于放松状态,不翻来覆去乱伸乱翘了。2.讲故事:把抽象的作品编成虚拟的情节。如在教《北极之旅》时,就可以把乐 曲描述成一个故事。第一段表现小狗拉着雪撬在雪地里高兴地奔跑,第二段小狗们 在休息时调皮地嬉戏打闹,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小狗们又快乐地出发了,越跑 越远,最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如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自然节奏,生活中儿童念的儿歌节奏感就很强。在教孩子 练习节奏 时,可以说成:我分给 妈妈 一个大苹 果。如要提醒儿童注意呼吸时,可与唱歌进行比较,让儿童体会弹奏的呼吸就象唱歌时需要呼吸一样。如在训练弹 出好听的声音时,可将不同的声音进行比较。又干又硬的声音是生气时的声音,软 绵绵的声音是生病时没力气说话的声音,自然好听的声音是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时 说话的声音。当然教师在用以上方法进行教学时,所打的比喻、讲的故事、举的例子都要贴近儿 童已有的生活经验。要求教师用语言描述时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启发性,让儿童 轻松、快乐地理解教学要求、掌
(二)在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儿童钢琴教学作为整个钢琴教学过程的初期,基础知识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 分。基础知识本身教条、枯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让这些枯燥的知识 变得儿童化。1.认识键盘 钢琴有一张大嘴巴,我们让它张开嘴,露出了很多牙齿,有黑的,还有白的。黑的 叫黑键,白的叫白键。黑键是几个一组几个一组排队的呢? 2.认识五线谱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音符朋友的家在哪里呢?我们给它们造个家吧。它们有 的住在线上,有的住在间上,在五线谱上欢乐地跳来跳去,于是音乐就产生了。老师画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让儿童想象一下象什么,他们会说蜗牛、小提琴、小 女孩的辫子等,借此来记住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提醒儿童认音符前一定要先看看 这是高音谱号的房子呢还是低音谱号的房子。3.表情记号 表情记号在表现音乐时很重要,一定要让儿童引起注意,但表情记号又很多,必须 结合具体乐曲逐一学习。例如:“。”(延长记号)可以说成眉毛下边有个眼睛,它想看看这个音的手指在琴上要多站一会儿;“rit.“(渐慢)可以说成小皮球慢 慢停下来了;“cresc.”(渐强)和“dim.”(渐弱)比喻成火车越开越近或火车 越开越远了;“f”(强)和“p”(弱)说成画画时用颜色一样,一个用深蓝色,一个用浅蓝色。
(三)在技术训练中的运用
弹好钢琴,技术是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音乐感觉再好也无从表现。而技术训练 是最枯燥的练习,儿童最不愿意练。因此,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乏味的技术 训练说得有趣化是很有必要的。1.识谱 要使孩子准确识谱,就要让他记牢音符的形状、名称。如果死记硬背,孩子感到枯燥 无味,就不愿意记,也不容易记住。有效的方法是将音符形象化, 如全音符是铁环, 二分音符是羽毛球拍,四分音符是乒乓球拍,八分音符是蝌蚪。铁环最大,时值最长, 其次是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蝌蚪。这样孩子容易记住,弹奏时时值也容易掌握。2.手型 手型问题是初学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不妨让学生把键盘比作一个大床睡了五 个小兄弟,各人睡各人的位置,不要占位。老大和老小(大指、小指)因为短,靠外 一些睡,老
二、老
三、老四(二指、三指、四指)因为长,而靠里面一些睡,各自睡 在自己的位置,要端正,整个手型像一座小山头,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掌 握。3.五指练习五指练习要求手指具有独立性、灵活性和力度。解决独立性问题,可以把五个手指 比着五个值日生,轮到谁值日,谁就弹,没有轮到的值日生,在自己的位置上休息,不 可乱动。提高各个手指的主动性,防止手指粘连。训练手指力度和灵活性时可以把 手指运动比作小鸡啄米,指尖是小鸡的嘴巴,啄米时非常有力,而且灵活,逐渐训练 孩子的指尖感和手指的灵敏度。4.非连音奏法 非连音弹奏是儿童最早接触的弹奏方法,要求音与音之间断开弹奏。弹奏时手臂、手腕要放松,掌关节、指关节要站稳。为便于理解可把弹奏动作比喻成“大象公公 走路”,每走一步都要提起“脚”,“脚”站着时要稳稳的,不能晃动。5.跳音奏法 跳音有好几种弹法,开始可以学比非连音触键更短促、轻巧、有弹性的跳音。可以 把跳音奏法比喻成拍皮球,要有弹性,手型要饱满,要象气球打饱气一样,不能漏 气。通过想象、模仿和倾听就可以逐渐学会。6.连音奏法 连续地弹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称为连音奏法。连音奏法要求力量的重心由一个指 端移到下一指端,手腕也应随手指力量的重心平稳地移动。可以这样让儿童理解重 心的转移:让儿童立正,这时两脚的力气一样多。然后要求作稍息,把力气移到右 脚上,问他这时身体向哪边靠。再尝试如果身体不向右移,还会站得舒服吗?还可 以象学走路一样解释连奏。如:不能一步高一步低——指抬指动作忽高忽低;不能 一步重一步轻——指下键的力气不均匀;不能一步快一步慢——指声音长短不一 样;不能走一步停一下——指声音不连续。学弹琴象学走路一样,每个人首先要会站立,然后才会走路、跳跃、跑步,如果一 个人连站立都不会,要想跑步肯定会摔跤。7.双音和弦奏法 弹奏双音和弦要求几个手指同时下键,音量均匀,声音整齐。可以让儿童想大家在 一起唱歌时,不要有的唱早有的唱迟,不要有的大声唱有的轻轻唱,这样听上去会 给人乱七八糟的感觉。
(四)在乐曲分析中的运用
儿童要弹好一首乐曲,除了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理解整首曲子的 结构、内容。对于小步舞曲,可以比喻成一男孩和一女孩在跳舞,有时他们一起跳,有时一个站 着一个跳;对于变奏曲,可以把主题比作是不带面具的人,各个变奏好象是戴上了 各种不同的面具,但还是这个人;在分析回旋曲时,可以把主题比作是小花猫,两 个插部分别比作其它小动物,儿童记住某个动物代表某段,就会清楚多了。
三、幼儿钢琴教学的过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趣味性:
由于幼儿学习钢琴的意义很大,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钢琴教学具有特殊性,所以 作为幼儿钢琴教师,我不断地思考着:怎样有效地对幼儿施行钢琴启蒙教育? 以下的论述是我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几点体会:
(一)从培养幼儿正确的弹奏姿势方面。
正确的弹奏姿势可以使孩子在学琴的过程更加顺利,少走弯路。有人认为姿势 不对是小事,这是不对的。正确的弹奏姿势应包括以下 4 个方面: 1.身体要对正键盘的中央坐得端正而不僵硬,上身略向前倾,但脊椎骨不可弯 曲,背部和肩部要松而不垮。2.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一致,初学的孩子也可略高 于键盘,以体会手臂重量的运用。(落臂时手臂的感觉就象苹果成熟了自然落下的 感觉)3.坐的距离以上身略向前倾、双臂自然下垂、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地稍向身体外 侧展开,双手能舒适地放在键盘上为度;下身则注意大腿根到膝盖应略呈坡状倾斜,膝盖的位置在琴边下,膝弯处到脚后跟不小于一个直角,双脚略向前伸摆稳定。4.手型应放松而端正,手指自然弯曲,用指端肉垫部分触及琴键。五个手指 的指端之间呈半圆形,掌关节自然拱起。好象松松地虚握一个圆球,手腕大约与键 盘平行,不要拱起或塌陷。大指第一关节应略略弯曲,不要全“躺”在琴键上,仅 以指侧端触及琴键靠边缘的位置,四指和小指要注意端正。
我教孩子用正确的姿势弹奏主要是用示范法,让幼儿模仿,并适当地用一些 孩子能理解的比喻来启发。例如学弹奏前要先学会把手臂、手腕全部放松,不要紧 张,不能僵硬,就好象手里拿着一支笔,一放它就掉下去了,如果没有桌子阻隔,它就掉到地上了,没有掉在半空的,那么手臂放松也一样,就好象东西掉在地上,手臂要自然下垂,不能驾在半空悬着,如果悬在半空就没有完全的放松了。紧接的 就是怎样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手型?我让小孩双手握虚拳放在琴上,让他仔细地观察 一下,手腕和手臂是不是一样高的,凸起来的象房子的屋顶,慢慢的把手指展开来,手指就向房子的柱子一样要挺立起来,屋顶要顶起来,不能塌下去,没有把柱子站 正站稳的话,房子就会倒塌了,是不是?所以手指的第一关节不能凹下去,它是柱 脚要站稳,掌关节也不能塌,它就好象屋顶不能塌下来的,手腕不能浮起来,也不 能折下去,要和手臂保持一致,整只手形成半圆形,双手合起来就象抱着个大苹果 一样。这样就便于孩子进行理解记忆。
(二)弹奏前让幼儿快乐生动学习的一些必备的基础知识。
1.分清左右手和五个手指: 由于弹钢琴要使用左右手,要运用不同的指法,所以必须搞清楚左右手及五个手指。多数孩子在生活中已由父母教会辨认了。对于还没有搞清楚的孩子,我用下边这首 儿歌来引导他们,并由此来活跃课堂气氛。节奏、歌词、动作: × × × × × -│ × × × × × -│ 我有 两只 手,左手 和右 手,(伸出两只手)(分别举起左手和右手)× × × × × │ × × × × × -│ 两只 手都 有 五个 手指 头。(两只手向前伸出)(晃动这两只手)× × × × × -│ × × × × × -│ 一二 三四 五,五四 三二 一,(数手指头,用右手食指数左手手指反之数另一只手)× × × × × × ×│ × × × × ×-|| 我用 手指 弹钢 琴,多呀 多欢 喜。(任意选用表示快乐的动作)
2.形象生动地让学生认识钢琴键盘的排列及唱出音的高低长短: 由于孩子们年龄、接受力均不一样,讲叙时可以灵活一些,适当取舍。用适当的比 喻来启发幼儿的思维。譬如把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用动物的声音比喻,高音区 象小鸟在清脆的歌唱,低音区象狮子吼叫的声音等。音的排列用楼梯或堆积木等来 比喻,要比较形象化的比喻,才能使幼儿更容易接受,更便于记忆。有的孩子唱音阶时听起来确实五音不全,这多半还是力不从心,不会把耳朵听来的 音与嘴里唱的音协调一致,要耐心练习,随着年龄稍长也会有所好转。
四、合理安排好每节课的内容也可调节教学趣味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上课的特点及规律,这里我介绍自己的一种教学方法。我先问幼儿的练琴情况,然后弹弹手指练习、音阶等有关基本功的练习,让孩 子把僵冷的手活动开来。复调乐曲比较费脑子,所以我先用轻松活泼的练习曲来减 轻疲劳,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再教复调乐曲。同类训练课题的技术曲目我 会选择其中一首或段落。例如大型曲目,如回旋曲或小奏鸣曲,重点段落就拿出来 教。每次上课,在肯定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之后,要在重点解决的问题上多花一些时间,反复强调,让孩子多在琴上练习,直至家长和孩子搞清楚回家该怎么练为止。回家 后才可以自己用正确的方法把难点练弹好,家长有空能够懂得怎样正确的辅导和提 示。我适当地示范弹奏,增加孩子对乐曲的感性认识,更明确地体会到弹奏要点。每次 示范,速度要适当,力求准确、鲜明、吸引人。孩子模仿能力强,对示范的印象十 分深,常常会出现教师无意之中让孩子把自己的习惯动作学了去,鼓励幼儿创造性 地弹奏,勇于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五、总结:
一、幼儿可以通过语感来体验自然节奏
德国儿童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把节奏作为儿童学习音乐的基础。他主张从语言入手来组织幼儿的节奏活动,培养节奏感。因此音乐的节奏和语言的节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所称呼的“爸爸”“妈妈”一些两个字的强弱关系,就与音乐中的两个八分音符的强弱节奏一致。
通常我们了解的节拍有二四拍、三四拍,节奏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等。虽然有些节奏型对幼儿来说存在难度,但是他们可以幼通过熟悉的人名这一方式来学习节奏,尤其是在学习附点音符,切分,以及三连音时起到很大的帮助。
幼儿除了利用人名的方式学习节奏外,教师还应该让幼儿了解、掌握节奏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节奏有两层含义,第一指音的长短,第二指音的强弱。例如:二四拍,含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强弱规律是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为弱拍。在演奏时以强-弱进行,每小节都如此。又如:三四拍,含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强弱规律是第一拍为强拍,第二、三拍均为弱拍。在演奏时以强-弱-弱规律进行,每小节都如此。(以上所说的强弱对比要在f与p之间,不可以出现极端的现象)。在读这些人名的时候就应当按照上述所讲的强弱对比来朗读,培养孩子的最初的节奏感,从而延伸到钢琴演奏中去。
在弹奏时每小节都必须按照以上的强弱对比弹奏。然而一些幼儿在练琴时经常不分强弱,随着自己的性子弹奏,把一些音乐作品本身的风格给抹杀掉了,只是一味的将音符弹了出来,却忽视了节奏,没有领会到音乐的内涵。圆舞曲大多是三四拍的节奏,通常为咚哒哒,即强-弱-弱,有一种起伏转动的感觉,可是有一些幼儿弹奏时没有强弱对比,从头到尾都是咚咚咚,没有了圆舞曲的起伏感、摇曳感,相反有一些幼儿在弹奏时将强弱对比做得过于极端(超出了f与p之间的范围),那么也会失去圆舞曲所应有的节奏感。幼儿在弹一首乐曲前,教师要培养幼儿先学五线谱,从左到右看清谱子,首先是谱号(这是高音谱号,低音谱号还是中音谱号等等);其次是调号(这是首什么调的乐曲);再次是拍号(这首乐曲每拍的强弱对比怎样);最后是音符,还有各种音乐记号。这样每次弹奏前教师指出这些要点让幼儿领会到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习惯。如果所有音乐作品在弹奏时只是把音符弹奏出来,没有拍感,强弱的对比,那也就分不出来哪首是二拍子,哪首是三拍子,哪首是四拍子了。
其次是切分音。在一般情况下,一定节拍的小节中,单位拍的强弱位置是固定的。假如把单位拍加以细分,其内部的强弱位置也是固定的。然而,为了表现音乐的需要,有时会局部地打破固有的规律,改变原来的强弱位置。一个音由弱拍(或拍中的弱部位)延至次一强拍(或拍中的强部位),使原来的强弱位置颠倒,这个音就叫做“切分音”。然而在弹奏切分节奏时,切分音为重音,其时值往往较它前面的强位音要长。朗读人名在切分节奏的情况下时,应把切分音时值拖长,并且要重读。运用到弹奏中亦如此。
然后是切分音后节奏的还原。即切分节奏后一小节第一拍为重音。如:(>弹奏时为重音,强拍。)一般幼儿弹奏切分节奏后会忘了原节奏的强弱对比,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弹琴时一定要有意识的提醒幼儿注意这一点。
再次是连音符,这里就用三连音来举例说明。用3个等长的音值代替2个由基本划分得来的音值叫做“三连音”。在通常的一些名词中朗读出来就有三连音节奏的,如:电灯泡,泡泡糖等。其第一拍为强拍,第二第三拍为弱拍,即强-弱-弱。让幼儿朗读这些名词,指出强弱对比及节奏的三等份的控制,培养他们对三连音的理解,然后再运用到弹奏中去。
最后是弱起小节。在弱起小节后的所有小节按该曲子拍子的强弱规律弹奏。这些看似很复杂的音乐理论知识,其实不难,只要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语言对幼儿加以练习,才能培养幼儿对节奏的认识、理解以及掌握,节奏就在日常言语之中。
二、通过体态律动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体态律动是瑞士音乐家及教育家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组成部分。利用人的肢体动作对音乐做出反应。教师在节奏训练时要遵循渐进,由易到难,由慢至快,由简单到复杂的进行练习。如用一些简单的拍子进行练习,(如:2/4、3/4、4/4等)。教师应先示范,速度要稍慢,拍手的声音要体现拍子中的强弱对比。然后由幼儿来模仿。接着教师可以在强拍时拍手,弱拍时拍击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音量的强弱对比。在节奏训练中,教师应该先示范,幼儿再模仿;也可以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练习。在遵循一定的基本音乐理论知识下,幼儿有创意时教师应当配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训练节奏练习要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灵活性这对钢琴弹奏有直接的影响。
三、培养幼儿认知节奏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乐谱中节奏的读法来完成
钢琴乐谱是作曲家们表现音乐的一种载体。学琴的幼儿要对音符和节奏的关系准确掌握。在节奏练习中有一定的认识时,教师必须进一步教会幼儿怎样将乐谱中的节奏音型正确的朗读出来,这对幼儿识谱有很大的帮助。幼儿学琴的初级阶段,在学习新的乐谱之前,一定要坚持划拍读节奏。尤其要注意两点:(1)幼儿在学琴的过程中,读节奏的速度不要过快。(2)幼儿在读节奏时必须从声音和语调按照节拍的强弱对比明显来读上,在钢琴上弹奏时,也应该如此。除此以外,幼儿可以很夸张地节奏,更真实地感受节奏的强弱,从而运用到弹奏中去。在这个节奏训练环节中,节拍器可作练习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能单纯的依赖节拍器。音乐节奏的训练,最终是培养幼儿的内心对节奏的感觉,对节奏的感性认识,这才是表现音乐的重要基础。
四、结语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节奏教学,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运用科学有序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节奏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应该注意方法具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幼儿对学习钢琴的兴趣,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钢琴。其节奏教学能使幼儿在学琴一开始就能走上正确的音乐表现之路,以及对节奏的正确认识和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培养幼儿获得充分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能力,从而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在当今的中国,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水平提高,艺术教育的普及,幼儿学习钢琴现象已是社会上艺术教育的一种热潮。学生、家长、老师的积极性普遍增加。面临着这种幼儿学习钢琴热,教师应当对幼儿钢琴教学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并且广泛地交流。然而,目前的幼儿钢琴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幼儿弹琴时,只是一味地强调指法,手型,音高与节奏弹奏地正确与否等。笔者认为,儿童具备一定的音乐基本素对学钢琴之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钢琴的节奏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趣味引导;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具有着启蒙与引导的意义。这个时期的物理教学,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为小学迈入初中起到引导,又为今后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此阶段中的趣味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其爱好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锻炼其自主思考、自主动手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做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趣味引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刚刚迈入初中的学生而言,由于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截然不同,因此无论是掌握知识的能力,还是对于新的知识、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都不是很强,所以必须给予他们一个合理的适应过程。由于小学教学中并未涉及许多相对复杂的公式与定义,所以学生一时会无法接受,这就要求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抓起,以此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从最简单的声音的传播、光的折射与反射、苹果落地,到较为复杂的相对运动、相对静止,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就可以发现,可以经历的生活现象,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与学生共同讲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猜测其可能的起因,为学生讲述其中所蕴含的物理学原理,借此来介绍相关的公式和定义,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懂得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学原理。并且组织学生自己进行联想,身边还有哪些现象也可以归类为此种物理现象,联想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未知现象探索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把知识学活,而不仅仅限制于应对应试教育。这种“趣味教学”的方式,既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知识,为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方式,又贯彻了新课标“将知识融入生活”的思想要求。
二、多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检验真理
在中学阶段,因为尚未摆脱小学阶段所形成的教师引导式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是比较弱的,这就需要教师多花精力,积极引导学生,开发学生学习兴趣。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相贴近,实验较多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学科特点,多多开展物理实验,摆脱枯燥的“说教式”模式,在进行简单的步骤介绍之后,组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物理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积极提出问题,努力解答问题,最终达到掌握实验原理,掌握物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对于简单的电路教学阶段,由于学生多数不熟悉电路的组成与结构,却又对其充满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几人一组,在实验室利用简单的电路元件,例如电池、小灯泡、电线、开关等,搭建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在搭建电路的过程之中,学生可以在亲自动手的情况下懂得电路的最基本构成既为开关、电源与用电器,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在动手中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自己动手,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这类简单的小实验,动手性强,也简单安全,便于操作,既能够向学生展示相关的物理学原理,也能推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展,应广泛提倡。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发挥教学的多元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工具也被随之采用,例如多媒体和各种实验室、机房等。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资源极其丰富的社会,很多的先进教学资源都在网络上共享,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展教学。对于物理学科教师来说,这亦是一个开展趣味引导性教学的好机会,众所周知,很多物理学原理与现象,仅靠口述并不能还原其真实场景,这就需要借助教具的帮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一段视频,或者展示多组图片,相关资料,来为学生介绍一个物理学原理知识,例如对于万有引力知识的介绍,可以先放映一小段电影《地心引力》的片段,让学生在看电影的同时产生疑问,为什么人类可以到达太空?为什么飞船需要助推力才可以起飞?又是什么样的原理导致最后主人公成功回归地球?诸如此类的疑问,可以让学生对于教师接下来要介绍的万有引力知识特别感兴趣甚至于有些着迷,在探索中掌握了物理知识。教师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与自主思考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所带来的教学优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原理,在探索中求得真理。
初中作为小学与高中的衔接阶段,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物理学作为一门动手性较强,且难度较大的学科,常常有学生厌学现象的发生,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合理的采用趣味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在萌生兴趣的同时积极探索,养成自主思考,自己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趣味引导式教学对于初中物理学科而言是值得广泛提倡的教学方式。
文/何啸磊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目录
内容摘要,关键词-------2 1幼儿钢琴教学的重要性---3 2幼儿钢琴课堂教学的要点-3
2.1兴趣培养---------------4
2.2基础训练--------------5
2.3音乐培养---------------6 3小结-------------------6
【内容摘要】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来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是钢琴的学习是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幼儿钢琴教学中,教师在钢琴课堂教学中都应对学生从兴趣培养、基础训练、音乐培养这三方面着手,做到分寸适当且环环相扣。最大限度使幼儿钢琴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实用性、生动性。钢琴初级学习实际上是对钢琴初级技术的练习,基本功的扎实训练在钢琴学习中尤为重要。幼儿学习钢琴,除了掌握书中的知识要点和演奏技巧之外,让情感教育贯穿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记忆力、增强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幼儿在枯燥的钢琴技术练习中坚持不懈,兴趣的培养是每位钢琴老师所需要重视的。因此,幼儿学习钢琴,除了掌握书中的知识要点和演奏技巧之外,还要注重情感兴趣的培养做到三者结合。
关键词:幼儿 ;钢琴; 教学; 培养
一 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可以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那就可以学的愉快,学有所得。音乐艺术之所能,音乐教育之优势,都可从音乐艺术的特性中去探索,去挖掘。
奥尔夫在1963年说:“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促进幼儿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任务,是确定教育目标、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幼儿教育的多种教育内容、各种教育形式都在各尽其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 幼儿钢琴课堂教学的要点
钢琴,它以音域宽广,气势磅礴,富于色彩变化,表现力极为丰富而被人们誉为乐器之王。在人类对音乐艺术的传承中,钢琴的学习是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幼儿的音乐教育中,钢琴学习是引领幼儿走进音乐殿堂,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
维,丰富幼儿情感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今,为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智力增长和全面发展,钢琴已经逐渐普及在大多数家庭中。其中,幼儿钢琴占绝大部分。因此,幼儿钢琴教学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然而,钢琴学习是一门技术与音乐结合的学科,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练习才会有所进步,初级钢琴学习更需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打好基础,相对来说较为枯燥乏味这就与幼儿活泼好动,喜爱新事物的天性相冲突。因此,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良好的兴趣引导能使幼儿尽可能多的克服在钢琴练习中的乏味感,如果采用教条式方法,或者采用教成人的方法去教孩子,就将事倍功半。那样的学习容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讨厌弹奏的种子,更不要说爱好音乐、爱好钢琴了;此外,钢琴具有表演性和技巧性,训练幼儿的基本技术、培养音乐感觉也是在幼儿钢琴课堂教学中所必须重视的要点。
教师在钢琴课堂教学中都应对学生从兴趣培养、基础训练、音乐培养这三方面着手,做到分寸适当且环环相扣。最大限度使幼儿钢琴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实用性、生动性。
1,兴趣培养
在幼儿钢琴教育中,音乐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不断探索的课题。活泼好动和喜爱接触新鲜事物是幼儿的天性。因此,要让幼儿在枯燥的钢琴技术练习中坚持不懈,对幼儿兴趣的培养是每位钢琴教师必须要重视的。
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喜爱新事物的这一天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教学方法,比如选择比较容易产生兴趣的练习曲目,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幼儿的快乐情感,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钢琴。正确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对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有一定的帮助。在学习新曲目之前,教师应先讲解有关音乐的背景,引导幼儿自己去想象,投入到教学当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将学生之间进行比较,如进步大小、练习时间长短、技巧的熟练度等,可以激发幼儿的争胜情绪,更可以培养他们勇敢、大胆的性格。对进步大的学生加以表扬,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对暂时落后的幼儿加以鼓励和督促,可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积极性等个性特征。
通常,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平均只有十到十五分钟,年龄稍小的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则更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孩子有意或无意的注意力的交替轮换,采用交换教学的内容的上课形式,并及时休息,才能让孩子减轻疲劳度,集中精力学习。对于学琴时间稍长并已有一定程度、养成一定学习习惯的孩子,上课时间可以略长,以此要求他们约束自己专心听讲,逐渐锻炼其毅力和增强意志。
此外,生动形象的语言也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能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地课堂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同时也能让幼儿在语言的带动下进入课堂主题。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当避繁求简,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应使用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的语句。鼓励和支持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孩子虽小,但是他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所以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帮助幼儿,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还必须考虑到幼儿现有的接受能力,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人用语,因人施教。
2,基础训练
钢琴初级学习实际上是钢琴技术的练习,基本功的扎实训练在钢琴学习中尤为重要。在钢琴初级教材中,基本上每首曲目都是针对一个钢琴技术点而编写的。幼儿弹奏的熟练程度就是其是否掌握技术的集体体现。因而,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在练习中循序渐进,由慢到快的逐渐掌握曲目技术。
手指是演奏钢琴时直接触及琴键的部位。手指必须要有良好的手指基础训练,手指的力量、灵敏、速度以及基本的触键方式和控制能力是钢琴技巧最重要的环节,是钢琴演奏的基础。例如:培养手指机能的灵活性、独立性。
手指灵巧训练是一个独立的阶段,但又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阶段,它渗透在基础之中。从学习手指独立挥动开始,手指的敏捷灵活就介入其中了。我们在教学和辅导学生时要注意到这一点,要有意识地把它作为手指灵敏的起点来要求。手指灵巧的第一要素是手指触键和离键这一组动作的敏捷与迅速。我们在这里强调快下键的同时,还要求迅速的离键动作。手指灵巧的第二要素是把每一单个手指敏捷迅速地触键动作连接起来。手指灵敏性训练宜提早进入,穿插渗透于非连奏学习过程中。早一些把枯燥的单个手指的爆发性击键练习引入各种较为有趣的灵活,活跃的音型式的练习中,可以使弹奏者更快更早地掌握灵巧的快速的运用手指。
手指独立性基础训练的第一个步骤是加强手指的支撑力。手指的独立支撑能力是手指独立动作的前提。因此,提高手指独立性训练必须以加强手指独立支撑能力为基础,从加强独立支撑能力入手。第二个步骤是增强手指各指的独立活动能力。主要是训练从指掌关节出发的手指挥动能力。练习时一是要注意在抬起、落键时手指动作尽力保持独立。其次起落动作必须要鲜明。第三要注意放松。第四是在鲜明,独立动作养成习惯后并在取得放松协调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手指抬起
时的击键速度。最后是逐步加快速度,提高起落键动作的频率。
通过在实践教学中的不断总结,可以得知。钢琴基础训练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在于,这种训练本身是极为枯燥乏味的,很考验幼儿的毅力。所以,要使幼儿尽量减少在钢琴基础训练中的乏味和对它的排斥性,老师可以适当调整对幼儿弹奏的标准,对某些技术含量低的曲目可以放弃不弹,不需要对教材上的每首曲目都练习,还可以对某些曲目采用浏览性的方式练习(在学生已经掌握曲目技术后,即使还没弹熟,也可以选择不再弹了)。教师适度的把握幼儿弹奏曲目的精简度,能大大减少幼儿对基础技术练习的枯燥感,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进度。
3,音乐培养
乐感对于音乐审美实践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如果没有乐感,不仅领略不到真正的音乐美,也表现不出美的音乐。而且,音乐感觉的培养能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也是绝大部分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的主要原因,即通过学习钢琴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因此,幼儿学习钢琴,除了掌握书中的知识要点和演奏技巧之外,让情感教育贯穿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记忆力、增强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乐感”是个既十分熟悉,但又难以诠释的词语。这一方面是因为乐感这一概念在学生进行音乐表现和技能训练时有着重要作用,在对学生进行音乐能力水平的衡量和考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另一方面在目前的音乐辞书中,在有关音乐教学的指导文件中又难以找到关于“乐感”的权威性解释。因此对其具体内涵的理解存在着见仁见智的差异。但是,从感受音乐方面来看,乐感是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是通过听觉途径获得的。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觉。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乐感是听觉的审美心理反应。只有对音乐的聆听,才能通过感知、联想、表象、记忆等心理活动去体验音乐的“味道”,去感悟音乐。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幼儿学生用“听”去独自识别自己弹奏曲子的优劣。当然,教师在课堂中的示范过程也是促进幼儿学生感悟音乐的好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限制幼儿学生的自主思维,给予其充分的想象空间。
三 总结
让幼儿从小学习钢琴,不仅能使他们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幼儿智力早期开发和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重要意义。在幼儿的钢琴教育中,一定要针对幼儿年龄,生理、心理的特点,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进行教育,采用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使
孩子在学习时能感到愉快而有趣,注意兴趣培养、基础训练和音乐培养三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科学性、艺术性。
参考资料:雍敦全《音乐教学法》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教学的作用
(一)趣味教学是架设学习音乐的桥梁。
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趣味教学引进课堂,是势在必行的。所以音乐趣味教学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二)趣味教学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趣味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
二、进行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讨论”“说话”“争吵”的机会,让人人都说起来,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
(一)儿歌谜语来“引”趣。儿歌、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我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歌曲《可爱的太阳》编成:什么东西像灯笼?高高挂在半空中,照得屋里亮堂堂,照得我们暖烘烘。
学生们认真的听着,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当谜底亮出后,我说:“小朋友,老师把这个谜语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学生听了都很惊奇,纷纷说:“耶!谜语也能唱成歌曲?”我说:“对呀!这个谜语我们不但要给别人去猜,而且还要去唱给他们听,你们说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高兴得不得了,饶有兴致地学了起来,唱得非常动情。
(二)你问我答来“增”趣。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
三、“趣”在活动体验中
如在学习常用的力度标记和速度记号时,教师可以编一些音乐谜语或顺口溜。像延长记号,教师可编其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前两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记法,然后再读出后两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的意义。这样,增强了音乐课的娱乐活动性,有利于培养、激发儿重的音乐兴趣。
在辨别1、2、3、5四音时,让学生分别扮小鸭、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在听音模唱时,让他们用该动物的叫声模唱音高,以提高学生对音的听辩能力,这种形象且有趣味性的活动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愉快的模仿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
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听音练习等在游戏中愉快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音是一件头疼的事,既单调又缺少辨别能力。在教学中,将听音活动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
四、“趣”在教学手段运用中
教学手段在音乐课的运用中表现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教具的运用。在教具的制作上,可以做一些动物、音符的头饰,美丽的“花朵”形象的图画,还可以制作“活动”的教具。如在歌曲《谁唱歌》的教学中,老师可先将几个卡片制作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当老师教授歌词内容时,启发学生“谁唱歌儿叽叽叽?”学生回答:“鸟儿唱歌叽叽叽。”老师就将黑板上的“鸟儿”“飞”到挂图中歌词的空白处。这样,对于歌词的记忆就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的运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使音乐课更显形象、直观,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它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从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百鸟林中争鸣,听后感觉是欢愉?是清新?还是联想山中行旅的心境?秋雨打窗声,沙沙沙沙,那均匀不断的雨声,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音色并未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只是激起了各种情绪:不安、兴奋、欢乐。然而他却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极深的兴趣,感知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五、“趣”在教者的声情并貌中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语言、仪表、举手投足间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能在回味的过程中调动起积极的情绪,创造一个热烈、轻松、有秩序的良好的课堂气氛。
浅谈幼儿钢琴启蒙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幼儿钢琴教育就成为了一种能够很好的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教育功能的途径。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是整个钢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钢琴教学的基础,起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家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教育的多元化现象日益普遍,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儿童的兴趣培养也被越来越重视。素有“乐器之王”美称的钢琴开始走入千家万户,幼儿对学习钢琴的热情也不断升温,对钢琴充满了向往。在这一阶段,重点要放在激发和培养幼儿的钢琴学习兴趣上,所以要采用正确和适当的方法来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工作。 一、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斯佩里博士提出“左右脑分工理论”,即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等,因此左脑可以称作、“语言脑”。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灵感、顿悟等,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音乐脑”、“艺术脑”。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一般都使用右手,很少使用左手,这就影响了大脑右半球潜能的发挥,影响了整个大脑的平衡发展。而众所周知,钢琴演奏是需要两只手协作来完成的,这就增加了左手的锻炼,激发了大脑右半球的潜能,使大脑左右半球和谐发展,变得更加聪慧。所以幼儿钢琴启蒙教育能开发智力,使他们更加具有创造力。 二、目前幼儿钢琴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自身兴趣的不稳定性、不持久性 幼儿的主观判断意识差,智力水平较低,他们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新鲜感。最初学习钢琴可能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有的是看到周围的小朋友会弹钢琴,所以他们也想学,也有的是家长要求孩子学,或许征求过孩子的意见,或许没有。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幼儿一会喜欢画画一会喜欢唱歌,这说明他们对一件事的`兴趣存在不稳定性、不持久性。教师在幼儿的钢琴启蒙教育阶段就要特别注意幼儿的这些特点。针对幼儿兴趣的这些特点,制定适合幼儿的钢琴启蒙教育方法,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上,让他们喜欢上钢琴学习,能够让他们在钢琴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二)钢琴教师教学技能素质的良莠不齐 对于一个幼儿钢琴启蒙教师来说,教学技能素质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有些教育培训机构聘请的钢琴老师,没有通过系统的钢琴学习,有些是为了考学才学,这部分人学习时间短,并没有从基础手型、坐姿、指法等方面开始学习,只是单纯的演奏乐曲,对于钢琴的基本内容没有很好的把握。如果这样去教幼儿钢琴,肯定不会达到好的效果。 三、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正确方法 (一)兴趣的培养 在幼儿的钢琴教学活动中,幼儿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学习自制力和兴趣的稳定性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学习钢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兴趣,那么钢琴的学习就会产生厌倦、消极的心理。所以,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兴趣。在初学时,可以给他们弹根据幼儿歌曲改编的钢琴曲,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由教师先弹奏做示范,学生可以跟着哼唱,等他们自己学会演奏这些乐曲时,可以边弹边唱。教师也可以找一些四手联弹的曲子,经常性的与幼儿进行合作。通过有效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对钢琴有兴趣,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喜欢学习钢琴。 (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幼儿钢琴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平和具备良好的教学态度。在幼儿钢琴教学中,除了钢琴教学本身,同孩子的思想交流也非常重要。合格的幼儿钢琴教师必须要对儿童心理特点非常熟悉,应该很好把握儿童的学习心理特点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以鼓励为主,先表扬弹得好的地方,再适当的指出错误。 (三)家长的配合 家长在幼儿钢琴学习和教学中要配合好幼儿钢琴教师的教学工作。家长要摆正态度,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主,不要以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也不能急于求成。并且在平时练习钢琴时,家长要与老师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起幼儿学习钢琴的辅导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坤.如何提高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J].小演奏家,(7). [2]吕真.对幼儿钢琴教学的两点看法[J].钢琴艺术,(5). [3]陈若梅.儿童钢琴教育现状的思考[J].乐器,(6).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发学习存在局限, 在钢琴音乐活动“手指的灵活”的过程中, 每个孩子练习的重点各有不同, 比如说:音阶、跳音、顿音等等。他们不但在自己的练习中获得一些感受, 又在其他小朋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练习方法, 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从而有效提高练习效果。在这种过程中, 作为老师要多给孩子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条件及情景, 多让孩子们在一起相互观摩、相互学习。这样孩子们才能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想象, 结合实际技巧, 音乐造诣得到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很强, 通过老师的演奏, 并且借助录音磁带让幼儿听一些优美的琴声或动听的旋律, 那么就会有大部分的幼儿跟着这些旋律来哼唱, 或者在他们的头脑中想象出一些画面和情景。任何一种学习, 在开始之初, 甚至整个学习过程中, 兴趣的培养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了兴趣, 学习才会产生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 整个学习过程中才会轻松自在, 自觉自愿。作为教师, 要有正确的方法来引导、教授。在学习钢琴之初, 幼儿就对钢琴缺乏兴趣, 那么就会对以后的教学产生阻碍, 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那么老师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们对钢琴产生兴趣。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认识到, 幼儿对钢琴的认识并不完整, 也许只是听到某同学或某老师弹奏了一首曲子觉得好听, 自己就想学习钢琴了, 更认为只要老师上了一次课自己就会弹奏了, 其实不然。他们不知道学习钢琴就像和学习数数一样要循序渐进, 只要学习钢琴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 他们就会乐于去学。相反, 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多次弹不好的曲子或其他困难, 学生也许就会慢慢对钢琴失去了耐心和信心。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大多数是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在钢琴教学上, 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孩子们深入音乐世界, 感受其中的愉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尤其在选用教材上要特别注意, 教材要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符合其学习特征。幼儿教育强调快乐学习、游戏化教学, 钢琴的教材也需要注意这一点。在教学中, 我发现孩子们很渴望弹奏一些他们熟悉会唱的歌曲, 经常在上课之余单手弹奏一些儿歌片段, 那么我们就要选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材来学习, 孩子们才会喜欢。例如《小汤》教材, 里面的旋律简单生动, 插图与乐谱相结合, 很容易让幼儿理解, 并产生兴趣。或者选用《弹儿歌学钢琴》这本教材, 教师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多用一些比喻的手法来启发他们, 特别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关于手型的问题让他们先左手握一个拳头, 然后用右手轻轻放在左手上, 这时候左手拿开, 右手的手型保持不动, 这就是钢琴的弹奏手型, 这时要注意的是右手就像握住了一个鸡蛋, 让右手的手心空起来, 手指的塌陷也可以用比喻来形容, 如像苍蝇脚等。还有很多的问题都可以运用比喻, 如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还可以形容成“气球”和“蝌蚪”等。
在大多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 让孩子产生兴趣不难, 难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如既往地产生学习兴趣, 幼儿的心理没有发育成熟, 但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 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时时要求表现自己、突出自己。所以, 当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弱时, 就让他们停下来观摩一下其他的孩子演奏, 适当地加以表扬或鼓励, 让他们产生竞争的心理, 这样便又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钢琴的兴趣。对于大部分幼儿而言, 表扬和鼓励是可以促进他们学习、增强学习兴趣的好办法。老师在上课时多对幼儿进行表扬, 就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使他们对钢琴学习更有兴趣。在学习方面, 由于幼儿们缺乏意志力, 没有自觉性, 作为家长要适当地加以约束和强制, 每天都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来练习钢琴, 但时间不宜过长, 也不需要规定时间的长短, 只要让幼儿自己养成一种习惯每天练琴就可以了。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 由于孩子自身的特殊性, 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学习过程的规律是:学习初期进步较快, 然后经过一个明显的停顿期或者退步期, 在学习后期则是缓慢但是会有较稳定的进步。在对幼儿的兴趣的培养上, 中期是一个危险期, 也就是间接兴趣培养的重要时期。此时, 前期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即直接兴趣, 已经消退, 再加上快速进步后的突然停顿或后退, 会使幼儿产生厌烦、倦怠等消极情绪。所以, 作为教师和家长就必须使幼儿明白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给幼儿以信心和动力, 多肯定幼儿的优点, 少给幼儿压力, 鼓励他们突破当前的困难。在这一点解决后, 作为教师就应该仔细观察幼儿的学习进步过程, 发现一套适合幼儿的, 可以维持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幼儿教育是一种以情感教育为主要方式的特殊教育, 音乐艺术教育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音乐教育环境中钢琴的学习又是重中之重。在幼儿学习钢琴的过程中, 优美的音乐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都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为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 特别是学习钢琴, 既可以使他们增长见识, 拓宽视野, 也可以让他们陶冶情操, 提高素质和文化修养。因此, 把握好幼儿钢琴教学至关重要。只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才能使其今后在艺术道路上更加顺利。在儿童的音乐学习过程中, 学习钢琴是培养儿童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优质的音乐环境是首要条件, 精心的培养是手段, 孩子审美情操的提高是结果。只有将这二者良好地联系在一起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关键词:现状,重要性,音乐环境,精心培养
参考文献
[1]谢耿.钢琴启蒙.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
[2]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6.
[3]林泳海.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6.
[4]袁静, 董桂双.跟我学艺术.河南音乐出版社, 200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全面教育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开始有了追求,对于艺术开始重视,而钢琴由于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也因此成为幼儿课外教育的首选乐器。并且家长基于对培养幼儿艺术细胞的考虑,将其从幼儿阶段便送去学习钢琴,低龄化教学已经成为趋势。而由于幼儿的特殊性:好奇心强、毅力等能力差,并且活泼好动,其教育应当以培养兴趣为首要目的,才能利于幼儿对音乐的长久热爱,有利于其长足发展。
因此,幼儿额启蒙钢琴教育需要被重视。目前我国对于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教学方式偏向于死板,难以激起幼儿的兴趣。本文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止于幼儿钢琴教学,从钢琴教学入手,更对幼儿音乐教学提出展望:摆脱僵化模式,注重心理与兴趣发展,也可被应用于广大幼儿教育领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与长足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根据幼儿身心特殊性进行启蒙教学
幼儿身心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这个时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好模仿、好奇心强、喜欢被称赞、注意力短暂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钢琴教学时必须要抓住他们的身心特点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在对幼儿进行钢琴启蒙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那么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必然途径,比如,可把音符比喻成小动物,把五线谱比喻成小动物的家,把弹音阶比喻成爬楼特等。在进行钢琴启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坐姿、手型、识谱等正确。总之,教师在进行幼儿钢琴启蒙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把幼儿身心特殊性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根据幼儿独特的心理特点,创新有趣的教学方法。
(二)让幼儿感受入门,萌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习什么东西,首先要有兴趣,自己要学,自己想学,只有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始终保持热情,克服困难,一如既往的学下去,最终获得成功。那么学习钢琴也是一样,“只有幼儿有学习钢琴的热情,他才会每天乐于接受教育,这是学习钢琴的先决条件。”但是,幼儿由于年龄小,往往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时,我们家长、老师就担任着重要的责任——对孩子要多加观察,引导和熏陶,慢慢地去发现,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那对于幼儿的钢琴教学,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好呢?首先我们可以在第一次的教学中,先让老师弹奏一曲优美的曲子问小朋友好不好听?想不想学习?让孩子们体验到钢琴美妙的音色,从而觉得学习钢琴是一件非常快乐、开心、的事,并很愉快参与这件事。或者让会弹钢琴的小朋友弹奏一曲好听的歌曲,然后进行表扬,在他们和会弹的小朋友之间做一个对比,从而产生羡慕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钢琴的欲望,最终让他们喜欢上这个乐器。其次,“对于节奏感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者活动来让幼儿掌握,任何音乐都是以节奏展现自己的生命力的,”老师也可以在节奏方面进行专业的教学,从而激发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与热爱。最后还可以让幼儿唱自己喜欢的儿歌,一边唱边做动作,而老师就用钢琴伴奏,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同时,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总之,前面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幼儿觉得上钢琴课特别有意思,逐渐对学习钢琴产生兴趣。
(三)给予奖励,增加幼儿自信心
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多给予奖励,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一些小奖品,一些鼓励的话语,在他们训练的钢琴上写下表扬的语句。这些奖励可以在他们完成作业并且态度认真情况下进行,或者是钢琴考级顺利通过的情况以及上课积极热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进行。教师利用这些正面积极的鼓励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增加孩子的自信。
三、对幼儿采用针对性的启蒙教学方法
(一)选择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曲目
幼儿对事物的喜好来源于兴趣,因此在其幼儿阶段进行钢琴启蒙教育的时候,应当选择富有童趣的,节奏欢快的曲目。因为这个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心灵十分单纯,不容易产生忧伤的情绪,即使有一些不开心,他们也做不到去理解,所以如果强行要求他们去演奏一些情感丰富忧郁的歌曲,甚至枯燥地对情感进行说教,他们不容易产生兴趣,甚至会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若选择曲调轻快的幼儿歌曲,一方面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音乐能对一个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弹奏欢快的曲目,能够培养幼儿乐观的心态,对于其教育有很大的好处。
同时,选择曲目时,“除了主意形象性与欢快性,还应当注意适龄性”。幼儿学习能力强,但如果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容易让其产生畏难心理和抵触心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懂得如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难易结合。目前市面上的钢琴教材上面均有必弹曲目和自选曲目之分,也有难易程度的分级。必弹曲目大多是难易程度符合当前年龄的曲目,而自选曲目则会有点难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视学生的水平,因材施教。对于领悟能力优秀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学习自选曲目,也不至于让他们觉得单一,对于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多给予耐心,注意培养兴趣,引导情感,有选择性地进行训练。
此外,要注重幼儿的练琴习惯,而不是单纯注重于弹奏技巧。有了良好的练琴习惯,才能培养耐心、专心的习惯,对音乐的学习有很大的好处。而习惯也来源于兴趣的激发,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方可有耐心练成良好的练琴习惯。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幼儿时期,应当着重培养兴趣,相辅相成地培养兴趣和习惯,最后培养技巧。
最后,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幼儿熟悉的歌曲,熟悉的曲调能让其在刚接触的时候摆脱陌生的恐惧感,也会更有信心和兴趣,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雪绒花》等,这些歌曲朗朗上口,曲调也简单欢快,是初学者很好的选择。
(二)要充分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如果说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最重要的因素,那么想象力就是能不能学好音乐的先决条件。对于抒情的曲子,若是没有想象力,则不能很好地理解感情,弹奏出曲子想要抒发的情感,演奏会变得“流于形式而缺少内涵”;对于赞美景色的曲子,若是缺乏想象力,脑海中无法构建图景,无法生动地表达景色,达到使听众听着曲子就能联想到情境的效果,也无法将作者对于景物的惊艳之感表达出来。总之,有了想象力,才可以去理解歌曲,从而很好地表达,用真情实感去演奏,才能演奏出乐曲的灵魂,这才是钢琴培养的最高级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掌握一定的技巧,去构建幼儿的想象力。首先,要擅长打比方,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他们倾向于从简单的方面去理解事物,也对身边的事物容易产生联想。因此教师需要从孩童化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用富有童趣的幽默语言 循循善诱,培养想象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兴趣。其次,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思考,也可以带领其更加投入课堂,充分调动起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的问题应当立足于引导,因此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逐步诱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这种方法比灌输式的生搬硬套要有效得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应当有所准备,积极思考,提出有趣不刻板、有深度却不过分为难的问题,真正做到引起幼儿的兴趣,也不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应当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他们去选择一些自己容易理解的曲目,更有发挥想象力的余地。同时每个人对于歌曲的理解不同,正是因为相异的理解,才能让歌曲从不同的人手中演奏,取得不同的效果。教师应当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不应当用单一的思维去局限,也更有利于其想象力的发挥。
总而言之,正确有效的钢琴启蒙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正确、科学的钢琴启蒙教学,才能对幼儿以后的钢琴学习起做很好的铺垫作用。此外,在幼儿钢琴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孩子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弹奏姿势,逐渐加强演奏技巧训练,教师要熟练掌握幼儿演奏的技能技巧,用科学的方法来练琴;教师还要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将孩子的钢琴学习与自身的性格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让孩子能够在学习中成长,这样才能提高幼儿钢琴教学的质量,使幼儿钢琴启蒙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集体性与个性相结合
对于3-4岁的儿童, 模仿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模仿的行为中, 家长, 老师, 同学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 他们非常喜欢集体游戏, 这样也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尽量在一个时间段内有效集中。因此, 如果在钢琴教学中, 能够将此特点得到充分发挥, 让该年龄层的孩子像上幼儿园一样, 上钢琴的集体课, 充分发挥他们互相影响的积极性, 使用游戏、抢答、声势等手段, 势必会比将幼儿单独放在钢琴凳上死板地弹奏要有趣的多。
幼儿集体课的优势在于兴趣方面, 对于音乐知识上, 更多地侧重于音乐的体验、音高的认知、节奏的感受等等方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 幼儿集体课, 对于幼儿乐理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对于钢琴演奏这一方面, 则需要与钢琴个别课相结合。建议改年龄层的幼儿每周上一节集体课加一节个别课。当然, 幼儿钢琴个别课的时间也要与其注意力水平相符合。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建议3-4岁比较小年龄的幼儿, 个别课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二、以培养兴趣为主
兴趣是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它将幼儿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使幼儿长期专注于某一方向, 才能够有可能造成孩子今后长期坚持学习钢琴, 并且为后期取得成果具备条件。对于大部分3-5岁的幼儿来说, 让他们在这个学习阶段进行大量的钢琴技巧练习是不实际的, 甚至是不科学的。因此, 在此阶段产生的教学, 应当以兴趣培养为主, 练习为辅。
在幼儿阶段,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钢琴演奏本身产生乐趣, 能够激发孩子想要弹奏美妙音符的冲动。这就要求, 上课的过程, 必须是满足了幼儿审美的需要, 伴随着愉悦的体验, 才能够让孩子对钢琴音乐产生比较稳定的兴趣。因此, 在这一阶段, 不建议钢琴教师过于严厉, 同时, 也不建议将考级等等社会功利性的评比放在这个教学阶段。
三、侧重审美感受
在幼儿阶段, 他们的听觉非常敏感, 对于美的认知, 反应非常直接。这一阶段是幼儿音乐感受能力, 特别是听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这一阶段, 更应在钢琴课上体验优质的音乐, 引导正确的审美认知。这样, 不仅为幼儿将来的钢琴学习发展奠定了基础, 更对幼儿的综合音乐素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这一阶段的钢琴教学, 教师的演奏、演唱示范的优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 在该阶段强调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对和声色彩的认知, 对音色的认知, 都应在钢琴课上予以强调。虽然幼儿自身演奏未必能达到这样的色彩变化, 但在幼儿阶段培养了敏感的耳朵, 专业的审美, 对幼儿未来的音乐发展极其重要。同时, 在这一阶段强调音乐想象, 将音响的形象具体化, 能够加深幼儿对音乐感受的印象, 对钢琴教学非常有帮助。
四、可以尝试奥尔夫教学法与钢琴教学的结合
奥尔夫教学法的音乐原本性教育理念、整体艺术性理念、即兴创造性理念对于幼儿钢琴教学非常具有指导性, 同时, 奥尔夫的游戏模式、节奏教学、模唱创作、肢体创作教学等等的教学方法对幼儿钢琴集体课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而且教学效果良好。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 教师应该始终倡导快乐教学, 因此, 教师可以用游戏的模式向孩子传授节奏知识, 同时运用肢体律动这一方式让孩子更深地体验到节奏感。这不仅使孩子从枯燥的学习中解放出来, 又真正地进行了全身的协调工作, 一方面对于加强孩子的节奏感有很大帮助, 另一方面, 对孩子的协调配合能力和智力开发都是有益的。
五、柯达伊教学法与钢琴教学的结合
在柯达伊的教育体系中, 认为歌唱是器乐教学的基础。学习钢琴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训练, 而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更重要的一点是为了体验和创造美妙的音乐。因此,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 重视歌唱的教学, 能够帮助学生做到各种音乐能力的准备。比如识谱、音准、节奏、旋律的感觉等等。
和奥尔夫教学法一样, 柯达伊教学法非常重视即兴的音乐行为。即兴创作正是我国琴童最薄弱的环节, 如果在幼儿阶段的钢琴教学就可以重视并且鼓励音乐创作, 诱导幼儿的音乐创造潜能, 一定能够让我国的钢琴水平更上一层楼。
同时, 柯达伊教学法重视对音乐要是的感知力, 对钢琴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 柯达伊对幼儿听觉能力的训练方式对钢琴教学非常有帮助, 比如将听觉训练配合唱歌游戏来完成, 将听觉训练与歌唱活动相结合, 能够训练孩子对音高、强弱、音色等等各种内心听觉的认知。
综上所述,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 钢琴教师应更加关注幼儿认知心理的发展, 重视兴趣的培养, 更多地综合多种教学法与钢琴教学相结合, 才能够在孩子的幼儿阶段埋下一颗热爱音乐与创作的种子, 将来成长为音乐家的大树。
参考文献
[1]曹辉.柯达伊音乐教学方法在我国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时间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2]彭敏茹.浅谈幼儿钢琴心理教学模式.知识经济, 2009, 18.
[3]乔馨.幼儿钢琴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 2007.
关键词:幼儿钢琴,奥尔夫体系,游戏活动
奥尔夫教育体系是世界三大教育体系中流传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教育体系, 不仅运用于音乐教学课堂, 也运用于幼儿钢琴教学。在幼儿钢琴教学中, 创设游戏空间, 使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获得知识。
一、在幼儿钢琴教学中融入奥尔夫理念
幼儿钢琴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在演奏时需用手弹奏, 用脚打拍子, 用嘴歌唱, 用耳倾听, 用心感受, 这需要很好的协调能力。奥尔夫教学是综合了语言、动作、歌唱、演奏、欣赏、表演和创作等内容的综合教学, 儿童在游戏中不仅掌握了音乐知识, 提高了兴趣, 还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其基本教学内容可分为歌唱活动、动作练习活动、奥尔夫乐器演奏活动, 而幼儿钢琴教学恰好就是这种全方位的教学, 它与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在逻辑上是相似的。
1、幼儿钢琴教学中说唱的运用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 歌唱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歌唱活动的实质就是奥尔夫教学法基本内容之嗓音活动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当嗓音活动运用到钢琴教学时, 钢琴教学的形式就从“弹”扩展到了“说唱弹”。在说唱中有呼吸, 有音色的变化, 有抑扬顿挫, 而在钢琴弹奏中同样有句子的呼吸, 有平缓与欢快的对比。在唱谱的过程中可以熟悉旋律, 划分乐句, 感受音乐, 带动情感, 体会他的律动。笔者发现识谱时边唱边弹的小朋友要比只弹不唱的小朋友, 更快的记住旋律, 注意力集中, 在情感的表达上更具表现力, 背谱的速度更快。
2、幼儿钢琴教学中声势动作的运用
奥尔夫教育体系另一大独创是声势活动, 他最基本的四种动作是跺脚、拍腿、拍手、捻指。动作练习活动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也加深了学生的形象化记忆, 培养了听力、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并使节奏要素的概念得以巩固。儿童在练琴时, 经常会出现节奏不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教师可以先用手把节奏打出来, 然后让学生模仿, 儿童先从动作的节奏上理解, 再操作到实际弹奏中, 这样就降低了老师教和学生学的难度。
3、奥尔夫乐器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奥尔夫乐器分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两种, 音色丰富有层次, 演奏方式分为单声部和多声部, 演奏方法简单容易上手, 是儿童十分感兴趣的乐器。在演奏时训练儿童相互之间的配合意识以及协调能力。钢琴的学习需要左右手、脚、脑、耳、眼睛的配合。在幼儿钢琴学习中, 运用器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响性思维”。所谓音响性思维就是学生在弹奏时, 脑海里可以想象各种音响效果, 特别是弹奏奏鸣曲的时候, 需想象整个乐队的音响;在弹奏巴赫时, 分清每个声部。当曲目需要钢琴模仿出什么音色时, 这种音响和音色己经在脑海里存在了, 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抓不住音色而把握不了风格。早期训练配合意识, 当学生在尝试不同演奏形式的时候, 就更加得心应手, 这就是乐器教学为钢琴教学带来的好处。
二、在游戏中进行幼儿钢琴教学
在游戏教学里, 幼儿可以真切感受教学器具, 这些正好符合幼儿的特点。奥尔夫教学是一种原本的综合性教学, 幼儿是最适合奥尔夫教育体系的群体, 在玩耍中接触音乐, 如果游戏的形式能够让孩子们愉悦的学会钢琴知识与技能技巧, 它就是一种有效形式, 可以为奥尔夫教育体系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贡献它的一份力量。
1、在游戏中进行节奏的练习。
笔者用“找朋友”的游戏来训练儿童的节奏 (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教学形式) 。准备四张卡片, 分别写上“妈妈” (X X) 、“谢谢” (X X) 、“麦当劳” (X X X) 、“游戏机” (X X X) 这四张卡片分别代表着四种典型的节奏型——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 后十六。先教儿童读卡片上的语言, 再告诉他们每张卡片分别代表的是什么节奏。通过“找朋友”的形式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朋友”。
奥尔夫说:“让孩子自己去寻找, 自己去创作音乐, 是最重要的。”小朋友可以拿刚才的卡片自由组合, 编排节奏, 可以唱出来, 或手脚并用打出来, 还可以在钢琴上面弹出来, 这样不仅训练了孩子的说唱、动手、动脑能力, 更重要的是孩子通过游戏发掘潜能, 培养了他们的创作力和对音乐的兴趣。
2、在游戏中熟悉唱名和音名
用14张卡片写上Do、Re、Mi、Fa、Sol、La、Si;C、D、E、F、G、A、B, 既音名和唱名。小朋友根据先后顺序, 排成两列, 一列音名组, 一列唱名组, 两组相向而站, 代表Do和C的小朋友站第一级台阶, 代表Re和D小朋友站第二级台阶, 以次类推。教师弹琴, 学生跟唱谱和歌词。在熟悉该曲后, 教师随意弹出一个音符, 与弹到音符相对应的带有卡片的幼儿就在原地跳一下, 但是要代表该音符的音名和唱名的幼儿同时在原地跳才算正确, 同一组的搭档可以相互纠正, 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指出错误。游戏结束后, 取下卡片, 要求每组儿童在钢琴上分别指出七个音的音名和唱名。
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选择了最适合奥尔夫教学法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教学经验, 设计了他们感兴趣的音乐游戏。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融入其中、基本内容和游戏设计运用到幼儿钢琴教学中, 引导幼儿在多方面思考, 不仅从说、听、行全方位开发了幼儿的能力, 同时也为以后的钢琴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l]李姐娜, 修海林, 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2月第1版.
【浅谈幼儿钢琴教学中的趣味性引导】推荐阅读:
试论音乐高考中的钢琴教学论文09-27
关于试探和声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24
钢琴教学初级计划06-04
钢琴课教学设计11-02
钢琴教学的阶段和内容05-25
音乐钢琴教师教学工作总结11-04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究12-08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研究的论文09-19
论文-浅析儿童钢琴的教学方法10-05
钢琴教学中音阶、琶音训练问题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