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析儿童钢琴的教学方法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浅析儿童钢琴的教学方法(共8篇)

论文-浅析儿童钢琴的教学方法 篇1

姓名:金荣 班级:07音乐学师范一班 指导老师:尹勋锋

摘要:在钢琴教学中儿童阶段是特殊的年龄层,他们在智力与生理与心理上都未成熟,但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为了更好地提高儿童的钢琴学习成效,教师应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提高音乐素养;根据儿童的心理变化指导其合理的练琴方法等是一恒久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初学钢琴必须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放松、读谱、敏锐的听觉以及对儿童乐感培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表述。

关键词:儿童 钢琴教学 前瞻性 教学方法 音乐感 练习习惯

引言

儿童初学钢琴尽管浅易,但却是万丈高楼的根基,因此,当一个孩子初次坐在钢琴前提起一只手弹奏一个音符或一个乐句的时候,他就已经接触到钢琴艺术的大部分原则与原理。在这个意义上,初学并不构成降低教师水平的理由。那么,应该注意哪些方法技巧才能把学生学琴的道路引向正确的方向? 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前瞻性

现在,家长让孩子学琴都是以开发智力和素质教育为前提,那么是不是在钢琴前弹几首曲子就开发智力了呢? 很多老师在给初学的学生上课时都将着眼点放在手指的运动上,把曲子完成就觉得是教会了。其实,作为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具有前瞻性,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教导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式的教学。①

首先,教师应重视对儿童感官协调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所谓聪明,无非就是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理解力强。这些能力需要多种感觉器官同时产生反应,互相配合、协调运动才能迅速提高。②而学习钢琴,除了身体的肌筋运动外,必须把感官的各个系统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协调起来。长期投入这种综合性训练的人,他的神经细胞就会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刺激增长,他们的反应力就会优于别人,整体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学习钢琴可以开发智力的关键点。

其次,在学琴初期,教师应该给家长灌输正确的学琴观念。对儿童进行大提琴教学是由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环节构成。在儿童漫长的学琴道路上,家长的正确观念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家长通常有以下几种典型现象:家长代替太多,理 ①② 林丽梅.幼儿钢琴教学之我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高慧.试谈幼儿的心理教育与训练[J];前沿;1997年10期 应由孩子自己努力去做的事却由家长代劳了;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采取完全不过问的方式。在学琴初期,家长都是满怀好奇与神秘 ,但这种兴奋瞬息即逝,伴之而来的是艰苦和漫长的陪学、陪练。这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让很多家长焦急、苦恼,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必须一开始就给家长树立几个正确的观念:学习大提琴琴是长期的行为,贵在坚持; 学习大提琴,家长不只是投资金钱就万事大吉,更重要的是投资精力和时间;学习大提琴,家长应担负起提示、启发、协助的工作。

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主要落实在孩子上课以外全部练习的辅导中。学龄前的幼儿接受大提琴钢琴启蒙教学,就像刚刚学走路时一样,需要父母的帮助。当年龄幼小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大提琴时,家长要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比如,开始练琴时要先洗干净双手,修剪好指甲,检查琴凳与琴腿的高度、位置,为孩子安置合适的灯光做好练琴的各种准备工作,使孩子努力做到一旦练琴便专心致志,直到完成练习要求。幼儿学琴出于智力和能力上的原因,家长可以帮着记一记教师上课的要求,尽早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安排每天的练琴内容、练习重点、练习目标,切不可简单地规定练多久,否则充其量只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提高。家长要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研究具体解决的办法。教师对儿童钢琴课技术性问题的表述

教师应该如何把抽象的大提琴技术问题和教学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术语教给孩子呢?教师应该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它包括教育性、趣味性、逻辑性、形象性,并通过声情并茂的表述把无形的概念转化为有形实体。

初学大提琴必须注意几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持琴姿势,握弓,运弓,放松,读谱、敏锐的听觉。

2.1放松

放松对于初学儿童是很抽象的概念。放松是针对紧张而言的,要让孩子懂得放松首先要消除心理紧张和肌体紧张。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辅助的练习来消除过度的紧张现象。

2.1.1 手臂放松的基本训练 孩子的双手自然的放松垂于身旁。好像完全没有生命似的,一点也不要主动动作。由家长握着孩子的手,把它渐渐提起,直到一定的高度,突然放掉,让其完全松弛坠落下来。③

用同样的方法练习,但是这次不要家长帮助来做,而是让小朋友自己做。首先让孩子自己把左、右手分别确定为活动的手和没有生命的手。用活动的手将没有生命的手举高、放落,使其能够分辨活动用力的手与被动放松不用力的手的不同感受。再互换过来练习。2.1.2手指放松的动作训练

手臂放在琴盖或桌面上,这时腕臂就会处于松弛状态,然后抬高手指,用指尖模仿敲锣动作,每敲一下立即松开,恢复到原状。通过反复练习后,再移到琴上去弹,如仍能追求这种松弛的感觉,手指抬动就很容易了。我们还可以在琴键上模仿走路,一指抬起来,另一指支撑着全臂的重量,一指落下去支撑重量,重心随之转移,另一指又抬起,这时整个手臂就会高度放松,不弹琴的手指也会保持自然形状。经过反复练习,我们就会体会到手指轮流抬动,移动重心,正如两只脚在琴上走路一样,灵活自如,也有弹性,再也不会出现互相牵制的现象,手指的独立能力也随之加强。这是放松弹琴的有效途径。匈牙利钢琴家、教育家约瑟夫说:“开始就在琴上练习,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学生是初学,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指的动作上,而不是集中在发音上。这在日后弹奏乐曲时,会给正确的神经支配造成困难。

儿童的手指和放松练习一般很难达到理论的高度,结合实际用一些小故事让他们理解这些所谓理论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我以前碰到过一个小朋友才6岁。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最多的就是,他年龄还很小,如何让他能体验到手指的放松是个难点。即要抬高手指,而其它手指又不能紧张。于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给他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引导他,十个手指,是十个小兄弟,他们是要干活的,他们干的活就是敲钉子,即然是敲钉子,那么捶子就要举高高,干活一起要很努力,尽量举高,捶下去的时候一定要快,不要压下去,也不要歪着捶,下去之后要直,歪了的话,钉子也很锤歪了.然后干完活就可以睡觉去了,把锤子扔掉什么都不用管,其它的兄弟干活,你就睡觉,睡觉的时候 ③ 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是最放松的了,软软的.就是说,谁干活,其它的就睡觉,但是干活一定要努力,要举高.捶的时候要快.-他有时候问我,为什么要这样,我就说,这样这些小弟弟才不会被累着,如果他不干活的时候也举着一个锤子,那不是很快就累了,而且要记住,不管是弹快的还是慢的,都要有一个弹完就睡觉的动作,那怕一点点也好。他很快就理解了,做得也很好。2.1.3轻弹慢练

轻弹时肌肉不会过分用力,不容易引起身心的紧张,慢练可以给大脑留有记忆乐谱,进行心理实践的时间,并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弹奏要领上,细心领会肌肉活动的松弛感,放松的解决,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每学一个新技术,都会带来新的放松紧张因素。学习钢琴的过程,也是同紧张作斗争、放松的过程。慢练是放松弹奏的基础,什么时候忽视了慢练,紧张的因素就会乘机而入

很多人都认为弹好一首曲子的标准是能快速、熟练地弹奏。在孩子练琴的时候,不管什么曲子都用快板或小快板来弹奏,觉得弹得熟练、快速就是弹得好。当然学生回课时最起码要求是熟练弹奏,但是如果弹奏乐曲时只追求快速,熟练,以至于陷入技术上的盲区,内心缺乏对音乐的感受。因此,慢练是放松弹奏的最好方法。

2.2读谱

熟练地认识五线谱对幼儿学习钢琴是一个重要关口。读谱训练与基础训练同步入手,脑、眼、手、耳全面训练对开发智力、增强独立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在初学期间,让孩子眼睛看着谱子,手指自己去找琴键,一时找不准由耳朵帮忙纠正。读谱不能完全依靠理性的判断,更多需要依靠的是条件反射,所以初学时应该进行“大运动量”的视谱训练,目的在于不断有新的信息通过感官协调系统:视觉—脑—触觉的路线,从而使这个感官协调系统更熟练、迅速地配合,训练好准确的键盘位置感。

在初学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一定要有耐心的陪着孩子练习读谱。不能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必须耐心的引导他、辅导他去学习如何读谱。④否则孩子将养成不好的读谱习惯。我碰到过一个孩子,学了2年的琴对五线谱还是完全 ④ 魏延格.钢琴教学指南[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没有概念,是因为他的家长每次看到他读谱很慢就忍不住要帮他读谱,时间长了孩子完全就懒得去读谱了,每一次都等着家长“口传心授”自己对五线谱完全“视而不见”。

2.3敏锐的听觉

听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儿童钢琴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和手指的训练是同等的重要。教师应该在儿童初学钢琴阶段就重视对听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听辩力使其逐渐具有独立练琴的能力。⑤

老师要培养儿童在练琴时养成用耳朵听的习惯,因前面有读谱的基础,他们对自己要学习的乐谱已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所以要求他们在弹奏时要边弹边仔细倾听自己弹奏的声音的对错。在教学中我观察到有些儿童很少错音,如偶有错音也能很快发现,主动纠正,说明这样的学生在弹琴时注意力是集中的,不仅眼睛能认真识谱,耳朵也注意听到了自己的琴声;而有的学生在弹琴时手指是下意识的动作,耳朵并没有听到自己的琴声,对自己弹错的音或节奏没有反应,直到形成了毛病,再来纠正则需要花很多的时间。针对儿童爱出错音的毛病,老师可对他们进行一些有意的训练,例如让儿童进行分手练习,可以先练左手,也可以先练右手,当一只手练习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改换另一只手,并要求他们边弹边唱,仔细倾听自己弹奏的旋律是否准确无误,只有单手的弹奏过了关,才能做到双手的弹奏完全正确。采用分手练习的方法,其目的是可以减轻儿童大脑的一部分负担,使他们的精力能更为集中的进行倾听,从而训练儿童的听觉能力;其次老师要让儿童多进行慢速的练习,所谓的慢速练习,就是不以正常的演奏速度弹奏,而是将作品的速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慢后进行练习,就像影视中的慢镜头,可以让观众把每一个动作都看清楚一样,这样更有利于儿童细微的观察弹奏时的每一个细节及仔细的听辨弹奏出的每个音的对错,一旦发现错误并改正后再继续往下练习,这样慢慢地就能让儿童养成一个很好的音乐听觉习惯。

儿童练琴时,耳朵不仅要能听出错音,还要能听到音色、力度的变化,体会乐句的情绪表达,因为琴声是否优美也是检验弹奏方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运用正确的弹奏方法才能弹出优美悦耳的声音,如果发出不好的声音,往往是因为弹奏方法还有问题。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儿童具有能听辨出好的、不好 ⑤ 陈燕杰.儿童钢琴教学探究[J];安徽文学;2008年02期 的声音的能力,如清脆、丰满、柔和、有共鸣的声音是好的声音;漂浮、细弱、生硬、没有共鸣的声音是不好的声音;什么是符合乐曲需要的声音,什么是不符合乐曲内容需要的声音,做到能正确表达乐曲情绪。这样,儿童有了一定的听辩力,就会主动的避免“砸琴”、“摸琴”等毛病,从而解决胳膊放松、手指有力等一系列技术问题。随着儿童听力的加强,老师还应培养他们处理好旋律和伴奏的关系,弹出鲜明的旋律;弹出生动的节奏;听清复调乐曲中的不同声部,弹好多声部的旋律进行,使孩子们的曲调感、节奏感、多声部音乐感都会有所加强。在教学中注重对儿童音乐感的培养

所谓音乐感,简单地说就是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从巴洛克时期开始,器乐从以歌唱为主的艺术形式中脱离出来,而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纵观各个时期的钢琴作品,我们能从中发现大多数作品都是具有歌唱性的。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其能够弹出简单的曲调之后,就要求其演奏要具有歌唱性。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一首新乐曲之前,尽可能地先唱出乐谱中具有歌唱性的部分,仔细分析乐曲中的乐句、呼吸、旋律,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认真体会其在歌唱时的情感要求、语气要求,一般来讲,如果孩子们能够很好地将旋律演唱出来,在随后的演奏中,往往都会将乐曲的歌唱性完美地再现出来,从而获得音乐的美感与乐趣。还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复调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分别演唱左手和右手部分的旋律,在熟悉旋律之后,再要求学生在弹奏右手旋律的同时演唱左手部分旋律,反之亦然。长此以往,学生通过演唱,在演奏时可以清晰地通过左右手的配合再现复调的优美旋律。

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指的是他对旋律、节奏、和声、力度等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作品的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的想象力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音乐感的培养是一个从小就应着眼的重要课题,在学习各种基本技术的同时仍要启发孩子主动表现音乐。⑥

儿童钢琴音乐作品既有标题音乐,也有非标题音乐。由于标题音乐具有明确的曲名,给儿童提供了联想和想象的具体范围,只要稍加讲解和启发,儿童就比较容易理解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情绪和意境。如《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布 ⑥ 赵阿光.基本功训练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格缪勒钢琴进阶二十五首》以及其他常见的钢琴初级教材中,很多都采用了具体的标题,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明确、生动的音乐联想。但非标题音乐,对于儿童来说,联想和想象起来困难要大一些。联想和想象非标题音乐,首先依赖于学生对音乐语言已有的感受和反应,同时也要从乐曲本身所标明的音乐表情记号、速度力度标记,以及乐曲采用的节拍、织体、和声等方面去理解。

在初级钢琴教材中常见的非标题音乐作品有《小奏鸣曲》《回旋曲》《变奏曲》等,曲名只说明了乐曲的形式、类别,力度、速度标记,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教学指导,就会让学生的演奏更加接近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以《小奏鸣曲》为例,教师在教授曲目之前就应告诉学生奏鸣曲式的基本含义:一般是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一般是快板或小快板,主题往往比较欢快、热烈,也可以是优美、流畅而明快的,而副题和主题在性格上应该有所不同。第二乐章一般是慢板或行板,旋律优美歌唱或宁静沉思。第三乐章则是比第一乐章更快的快板。如果学生弄清了这些一般规律,再结合乐曲中其他演奏标记,就容易产生正确的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丰富、加深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拓展和深化。培养良好的练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练习习惯似乎有些抽象,不过我们可以概括一下良好的练习习惯应该包括的一些方面:(1)乐于学习和练习;(2)精力集中;(3)有目的性、不盲目;(4)善于运用方法。

乐于学习和练习是指有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孩子的求知的欲望,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就能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的自觉性。这是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学习态度的根本方面。不舍得在根本方面下功夫,而简单地依靠强制、打骂、物质刺激、迁就姑息来让孩子学习是非常有害的。

精力集中是学习的好品质,是良好学习习惯和练习的重要标志。学习就是学习,不应该干别的事情,一定要从严要求。学完、练完,该玩就玩。不要学习的时候松松垮垮,玩的时候又唠叨学习的事,搞的学不像学,玩不像玩,一样都没有弄好。

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和少年精力集中的时间都有一个界限,不要以成人的学习方式来要求孩子。不可急于求成地要孩子无休止的练。超过孩子精力集中的界限,违反了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反而会造成精力不易集中的毛病

练习有目的性,不盲目和善于运用方法是体现良好习惯最具体的方面。干事情最忌盲目和蛮干。办事无目的和不讲究方法的蛮干都是事倍功半的愚蠢行为。我们要培养孩子从小就明确办事要有目的性。要懂得在达到目的的努力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当然,这决不是说,一开始就要让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从理性上懂得这些道理。而实际上主要是要求我们的家长具有这些素养。因为这一切一开始只能依靠家长在实施辅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孩子。只要我们非常有意识地注意这样科学性的引导,我们就一定能培养起孩子良好习惯的感知,为日后建立良好习惯的自学奠定好基础,这将使他们能够受益终生。

结语

对于儿童钢琴的教学而言,教师的着眼点必须站在高处,要为长期的钢琴学习培养好的习惯,打好坚实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学琴观念,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这些都是儿童钢琴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高慧.试谈幼儿的心理教育与训练[J];前沿;1997年10期 [2]邹丽.钢琴基础训练管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4]魏延格.钢琴教学指南[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5]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6]陈燕杰.儿童钢琴教学探究[J];安徽文学;2008年02期

[7]林丽梅.幼儿钢琴教学之我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8]董兴武.钢琴教学中的学习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论文-浅析儿童钢琴的教学方法 篇2

一、从兴趣出发把常识性知识渗透给学生

怎样让学生进入学钢琴的状态是我们首先应该加以思考的。当一个学生在你的面前开始接受钢琴教学之前, 我们不要急于马上让学生认识五线谱或立刻弹奏钢琴。教师的任务首先是育人, 要和你将要教的孩子沟通, 这个沟通可以是多方面的, 比如说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钢琴的发声原理。乍一看好像这种做法很普通, 尤其是较大的孩子甚至是成人可能会不屑一顾, 但对于小孩子来说, 情况就不同了, 这时我们要做的事情首先就是打开钢琴盖, 让其知道钢琴的声音是通过木槌敲击钢丝发出声响, 而钢丝又是由于震动产生音响, 这种音响是悦耳的, 而每个音都是有标准频率的。这种物理知识, 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教学是有帮助的, 也是学生感兴趣的, 对其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通过这种沟通学生学到了常识性的知识, 也提高了对钢琴的认知。再比如说手指弹击钢琴后不离开键其声音可以延长, 而手指离开琴键则声音立刻停止。这些道理对一个初学钢琴的学生来说是不太了解的, 因此应该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有所了解。我认为在学习连音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其原理, 以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练习。我们还可以根据钢琴的构造告诉学生:如何弹奏连音, 而连音与断奏的区别是什么?这就好比一个人行走与跳跃的区别, 手指的连音弹奏练习好比原地踏步奏走的两条腿高高地抬起, 手背应该像身体一样不能上下波动, 而断奏就好比一个人的跳跃动作, 这个动作是两脚同时离地的, 在钢琴上交替时如果手指同时离开琴键就会产生断奏。用这种比较形象的常识性知识比喻渗透给学生, 让其更容易理解, 从而充分理解练习的要求和正确的规范姿势。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多元性的, 不应该是个书呆子, 更不应该是个学习机器。有一些社会和生活的阅历是可以传授给学生的, 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去教导学生, 使我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变得更亲近, 成为一种平等的关系。以上这些做法似乎与音乐本身没有直接的关联, 但我认为, 教师无论从事什么教学, 都应该掌握较多的知识面, 深入浅出地教导学生, 这样可以为你所从事的专业教学提供强大的后盾和基石。

二、把理论知识渗透在学生的弹琴过程中

在钢琴教学中理论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它直接影响弹琴的质量和效率。比如说在陈庆峰编写的《音阶与琶音》这本练习教材中, 当我们让学生触及三度与六度的练习时就应该把关于音程的一些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包括如何识别两音之间的距离, 以及同度中的不同性质。在自然音阶中, 三度音有大三度和小三度, 六度音中也有大六度和小六度, 而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应该让学生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教材和分析教材, 比如说专业的音乐老师都知道, 小调的形式有三种, 即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而陈庆峰编写的《音阶与琶音》中是没有自然小调音阶练习的, 却只有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的练习, 那我们就可以先告诉学生, 小调的三种形式, 但为什么书中没有自然小调的练习, 这是因为旋律小调的下行音阶就是自然小调的音阶。有了以上较扎实的基础知识, 我们讲较深的理论就会比较轻松, 如:调号相同的平行大小调关系, 如何去识别大小调, 主音与主音相差小三度就可找到。再如:我们学到车尔尼的599练习曲时常常会弹奏到各种形态的属七和弦, 而属七和弦是学生一开始不了解的又是容易弹错的, 举例讲:C大调的属七和弦“5, 7, 2, 4”这四个音常常不以完全的属七和弦出现, 而是用省略的形式, 可以用“5, 7, 4”, 也可以用“5, 2, 4”, 学生却常常会弹错, 将“7”和“2”搞混。我认为原因之一是教师对这部分知识传授得不到位, 或者根本没有传授, 为弹琴而弹琴更容易出错。专业的教师应该想办法把难点简化传授给学生, 告诉学生属七和弦的结构, 以及在一个调中的地位, 如何识别属七和弦?再者如何寻找属七和弦, 等等。同样在弹奏小调的减七和弦时我们看到陈庆峰的《音阶与琶音》中的一段解释是:“减七和弦从乐理调性排列上说是指小调的第七音上的七和弦, 技术练习是, 通常以琶音形式弹奏, 其弹奏要领与琶音基本相同。”然而, 我们如何解释小调上的第七个音呢?实际上钢琴教师应该强调, 书上的第七个音是指和声音阶上的第七个音, 也就是说是升高了半音后的第七个音, 它与小调的主音相差小二度。要解释或寻找某小调的减七和弦的第一个音方便的办法只要找到小调的主音, 再向下移一个小二度便可。以上的举例可以说明, 理论的知识是不难解释的, 只要教师用心, 用方法, 学生是容易接受的。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弹琴效率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三、把钢琴学习的必要抓手渗透在能力与毅力的培养中

钢琴学习中无时无刻不会遇到困难和重点与难点。1.所谓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学生在学习钢琴过程时必须掌握的。比如说两手的协调性能力、手指的力度与速度的能力、视谱的能力、手指的控制能力, 在手指的控制力中包括速度控制和力度的控制, 等等。这些方面除了教师常常示范传授外, 主要目的是要看学生今后在独立学习或者说离开老师自己练习后也能正确熟练的表达乐谱的内容要求。我们在学生回课中常常会发现弹错音和用错指法的现象, 甚至节奏上的错误, 等等。实际上这也是学生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是细心的能力, 是学习中培养良好习惯的能力, 是老师需要引起特别重视的方面之一, 关系到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我认为钢琴的学习主要培养方向是习惯与素质, 细心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也是素质的体现。我们不在乎学生弹了几首乐曲, 而是在乎学生弹得是否正确, 表达得是否到位。因此在学生一开始学习时就要把这种细心的习惯渗透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 并时刻地加以提醒和关注, 让这种习惯成为一种素质。2.所谓的毅力可以从学生弹奏教学内容的熟练程度来判断, 比如说有许多学生对于教学的任务仅仅停留在勉强弹会的程度上就满足了, 而不愿意在原来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提高, 当然老师对学生弹奏熟练程度的要求应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学生在汇报一星期的练习时, 只要能比较流畅地完成便可以了。其实不然, 我发现会弹一首乐曲与熟练弹奏一首乐曲是不同的, 我们在上课时会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弹奏第一遍乐曲时可能会弹得较好, 而再让学生连续弹奏两三遍同一首练习曲或乐曲时就不那么理想了, 有时会越弹越糟糕, 这完全是因为熟练程度不够, 体现了学生在自己练习时不注意熟练的过程练习。要让学生知道钢琴是一种技能的训练, 是技能的练习就必须是大脑的培养和肌肉的训练, 这种训练好比运动员的技能训练一样, 要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 一直达到教练所要求的为止。数量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有时我们会看到两个乒乓球运动员在桌上连续推打或连续抽杀几十遍或上百遍而球不落地的境地。这种训练就包含毅力的培养训练。数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飞跃, 但这种量的训练恰恰是学生不太愿意去做的。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做到的同时, 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基本的练习必须反复连续弹奏多遍。如果我们在课上经常不断地渗透着这种方法和要求, 使其成为一种课上的规则, 那么学生在自己练习的过程中将逐渐养成思想集中的良好习惯, 达到要求。要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意志力的培养是不可少的。让我们共同努力, 尽教师的所能, 培养好我们的学生。

摘要:从教学对象出发, 帮助学生提高整体艺术水平和技能的素质, 从而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论水平及能力和毅力的培养。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 总结探索了儿童钢琴教学中碰到的困惑并加以分析, 同时提出了钢琴教学中的理念及教学措施。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渗透,性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庆峰.音阶与琶音.

[2]LaurenKooistra.3—5岁的非正式钢琴教学.北京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14届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2010, 8.

论文-浅析儿童钢琴的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钢琴;兴趣;注意事项;弹奏指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的启蒙教育已经成为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钢琴是儿童音乐教育的首选乐器。因其高贵的品质,丰富的音乐表现一直被世人所推崇,从其黑白键之间流淌出的优美旋律使之成为无可争议的乐器之王。在儿童所学习的乐器之中,钢琴因其演奏姿势特点,是最能放松身心的一种乐器。又因其长时间学习可以对儿童右脑智力的开发效果明显,深受儿童家长的青睐,成为儿童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习钢琴对于儿童大脑、手、眼等的协调性有很大的配合作用,还能加强儿童心里素质、组织协调能力、阅读记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

儿童心里特性充满了好动和好奇,对新鲜事物兴趣持久度不足。如何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学习兴趣,并能保持长久,使之成为一种爱好是家长和钢琴教师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现从以下几点来探讨儿童钢琴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一、适用教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理论用在儿童学习钢琴上很是恰当,要让儿童在钢琴启蒙教学中得到裨益,兴趣引导是关键,在这一时期的钢琴教学,选择适当的钢琴教材和教学内容,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首要因素。钢琴教师对启蒙教材的选用既要考虑儿童的特性,又要对儿童学习钢琴的整体效果来统一安排。要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科学手段,让儿童在科学性、趣味性中体味钢琴教学快乐和学习的进步。

现阶段我国儿童钢琴教学所选用的教材多是引用国外成熟的儿童钢琴教材,这些教材经过多年使用,因其内容符合儿童特点,学习过程科学严谨深受教师家长的喜爱,这样的教材有约翰‘汤普森的《简易钢琴教程》、卡洛琳"米勒的《钢琴手指热身运动》、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25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多使用一些灵活教学方式来吸引儿童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比如教学民族特点的演奏时,让学生佩戴民族的一些装饰和制作插图,让儿童感受到民族特点。也可以让儿童用舞蹈形式进行伴舞,每个儿童都要去练习弹奏这只曲子,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在自己指尖流出的美妙感觉。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大增,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体味成功的快乐。

钢琴初始阶段的基本练习方式就是指法练习,要长时间的练习简单的练习曲和小段奏鸣曲等,这对儿童钢琴教学是一个考验,时间过长就会使他们产生焦躁抵触的情绪。对钢琴学习的吸引力会降到最低,这时钢琴教师要善于运用耐心来开导儿童,要引导儿童体会这些音乐的特点,在关键弹奏点上给予详细的指点。同时一定要鼓励加鞭策,绝不要批评性的语言对待儿童。时间一长,儿童只要度过了这个练习生涩的阶段,能够较熟练的了解钢琴的一些特点,弹奏就会越发娴熟,逐渐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美妙和感染力。在老师耐心指导下,不断加深对乐曲的内涵印象,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

二、懂得欣赏、体会魅力

音乐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可以使你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精神境界,并对生活的其他方面起到感染和影响的作用。儿童对音乐的感受是人天生就有的一种能力,只是他们的感觉因人而异。教师在教授钢琴的同时也要对儿童进行音乐欣赏的点拨导引。让他们在学习训练之中体会音乐所赋予的生命力。

儿童钢琴作品练习曲分为两类,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标题音乐的音乐特性很明确,教师只要稍加讲解和启发,儿童就会根据钢琴曲调比较容易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境界。如《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布格缪勒钢琴进阶二十五首》中,很多都采用了具体的标题,使学生演奏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明确、生动的音乐联想,对儿童乐感的提升很有帮助。

非标题音乐对儿童的理解可能难度要大一些,这就需要儿童能够在基本掌握钢琴乐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的感受。要能够从曲谱的节拍、和声、速度等方面去理解感悟。

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儿童进行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儿童积极地进自由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得到审美体验和深化。对于儿童音乐感的培养除了在教学和练习中加以注意外,还应当让儿童主动演奏、演唱的机会。要时常让他们欣赏著名钢琴演奏家的现场演唱录像,并对这些名家的演奏进行点评,以加深儿童对演奏技巧和乐感的理解。尽管有些作品对儿童来说理解能力有限,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引到使儿童在不断的欣赏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

三、方式适应、指导弹奏

教师在给儿童讲授钢琴教学过程中,由于生疏的原因,儿童在弹奏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小失误。这是如果教师紧急叫停出言指正,会破坏孩子对钢琴曲弹奏的连贯性的训练,会在儿童内心产生失望和失去弹奏信心的情绪。这时教师要像看一场演奏表演一样认真观看不要在学生演奏过程中打断他的表演,在儿童弹奏之后对其弹奏过程中的小失误进行具体纠正,并不断鼓励儿童的进步。这样会使儿童对弹奏出好听的钢琴曲充满信心,这种鼓励加鞭策的教学形式对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很有帮助。

四、因地制宜、解决问题

儿童对钢琴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好奇性,这种感觉可能源于家长的诱导和自身对钢琴的新奇感,儿童一旦参加钢琴的训练,枯燥的指法训练会很快抵消他们对钢琴的好奇之心。如果不能解决儿童这一心理现象,儿童钢琴教学效果就将很难进行下去。这时教师就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转移儿童厌学的注意力。首先在钢琴教学时间上要把握尺度,在一节课教学内容上进行分段教学,在学生思想疲劳,精神不集中的时段进行休

息娱乐联系,之后再把练习的曲子和上课的内容逐步拼接完整。其次儿童学琴的教室要选择安静场所,要与嘈杂的环境进行隔离,,琴房要保持干净整洁,光线充足。这样的教学环境可使儿童能静下心来,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练习中去。

五、弹奏方式,正确点拨

标准的钢琴弹奏手法和姿势,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儿童的钢琴水平才会稳步提高。保持正确的弹奏姿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身体要与键盘的中央对正,在自然放松的情况下,坐的端正而不僵硬,身体微微向前倾斜,但幅度不宜过大,幅度过大时间一长会引起身体疲劳肌肉骨骼酸痛。身体前倾的目的是为了弹奏钢琴时,把全身的力量经腰部转移到两只手的指尖上。此时的脊椎骨不可弯曲,背部和肩部要自然下放,松而不懈。

(二)座椅高度要适中,以儿童双手放在键盘上舒适为宜,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一致。

(三)弹奏时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并稍向身体外侧展开,下身大腿根到膝盖应自然弯曲略呈坡状倾斜,膝盖的标准位置应放在琴边下,双脚放松自然略向前伸。

(四)弹奏手型特点是在放松的基础上,手指弧度自然弯曲,用手指前端肉垫部分接触按键。手掌中空自然拱起,姿势好像虚握着一个圆球,手腕的标准姿势一定要保证与钢琴键盘呈平行状态。大拇指按键的位置是以第一关节外侧端触及琴键靠边缘为最佳状态,无名指和小指敲击键盘时要自然流畅,不要进行生硬的按键。在钢琴启蒙教育的第一阶段的指法训练过程中,应先让儿童学习五个手指所要控制的按键位置,体会手指敲击重量落下感觉,用手和手臂的重量去触键。切不可过于要求声音的"结实"而造成音效的生硬和儿童对音乐感觉的缺失。

六、总结

儿童钢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儿童从小对音乐有一个很好的接触机会,通过钢琴的弹奏学习,从中发现音乐的美,并将这种美的感觉带到生活中去,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慧.试谈幼儿的心理教育与训练[J].前沿,1997.

[2]邹丽.钢琴基础训练管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

[3]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的技巧的论文 篇4

内容摘要: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注重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并根据儿童的心理变化指导他们学会合理的练琴方法。

关 键 词:儿童钢琴教学 前瞻性 音乐感

儿童初学钢琴尽管浅易,但却是万丈高楼的根基,因此,当一个孩子初次坐在钢琴前提起一只手弹奏一个乐句或两小乐句的小曲时,就已经接触到钢琴艺术的大部分原则与原理。在这个意义上,初学并不构成降低教师水平的理由。那么,应该注意哪些方法技巧才能把学生学琴的道路引向正确的方向?这是本文将要论述的重点问题。

一、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前瞻性

现在,家长让孩子学琴都是以开发智力和素质教育为前提, 那么是不是在钢琴前弹几首曲子就开发了智力呢? 很多老师在给初学的学生上课时都将着眼点放在手指的运动上,把曲子完成就觉得是教会了。其实,作为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具有前瞻性,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教导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式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重视对儿童感官协调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所谓聪明,无非就是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理解力强。这些能力需要多种感觉器官同时产生反应,互相配合、协调运动才能迅速提高。而学习钢琴,除了身体的肌筋运动外,必须把感官的各个系统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协调起来(见图1)。长期投入这种综合性训练的人,他的神经细胞就会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刺激增长,他们的反应力就会优于别人,整体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学习钢琴可以开发智力的关键点。

其次,在学琴初期,教师应该给家长灌输正确的学琴观念。对儿童进行钢琴教学是由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环节构成。在儿童漫长的学琴道路上,家长的正确观念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家长通常有以下几种典型现象:家长代替太多,理应由孩子自己努力去做的事却由家长代劳了;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采取完全不过问的方式。在学琴初期,家长都是满怀好奇与神秘 ,但这种兴奋瞬息即逝,伴之而来的是艰苦和漫长的陪学、陪练。这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让很多家长焦急、苦恼,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必须一开始就给家长树立几个正确的观念:1.学习钢琴是长期的行为,贵在坚持; 2.学习钢琴,家长不只是投资金钱就万事大吉,更重要的是投资精力和时间;3.学习钢琴,家长应担负起提示、启发、协助的工作。

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主要落实在孩子上课以外全部练习的辅导中。学龄前的幼儿接受钢琴启蒙教学,就像刚刚学走路时一样,需要父母的帮助。现在有不少家长已经认识到辅导的重要性,从孩子学琴起,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跟着孩子一起学。当年龄幼小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钢琴时,家长要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比如,开始练琴前先要洗干净双手,修剪好指甲,检查琴凳与脚垫的高度、位置,为孩子安置合适的灯光做好练琴的各种准备工作,使孩子努力做到一旦上琴便专心致志,直到完成练习要求。幼儿学琴出于智力和能力上的原因,家长可以帮着记一记教师上课的要求,尽早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安排每天的练琴内容、练习重点、练习目标,切不可简单地规定弹多少,否则充其量只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提高。家长要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研究具体解决的办法。

掌握儿童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也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钢琴教师经常为了一些个体心理差异的孩子、顽皮的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孩子而烦恼,这就需要我们细致分析孩子在不同年龄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见图2)。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是以不自觉性发展,以具体形象为概括;而学龄儿童的认知水平向自觉性发展,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过渡。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差距,深入了解儿童的爱好,努力探索儿童音乐感知等能力如何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引领儿童的喜怒哀乐。

二、教师对儿童钢琴课技术性问题的表述

教师应该如何把抽象的钢琴技术问题和教学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术语教给孩子呢?教师应该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它包括教育性、趣味性、逻辑性、形象性,并通过声情并茂的表述把无形的概念转化为有形实体。

初学钢琴必须注意几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放松、读谱、敏锐的听觉。

1.放松

放松对于初学儿童是很抽象的概念。放松是针对紧张而言的,要让孩子懂得放松首先要消除心理紧张和肌体紧张。笔者运用了能动就能松的原理,让孩子做两个放松辅助练习。放松操:先介绍弹琴时要联系到的关节,包括手指的三个关节、掌关节、手腕、手肘、肩膀、脖子、腰。这九个位置的松弛度,在整个弹琴的运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如落下的落臂练习:让小孩的两手自然放松地垂于身旁,不要有主动的动作,由家长拿着两只手,把它渐渐提起,直到一定高度(最好超过肩高),前后左右轻轻地摇,在孩子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放掉,让其完全松弛坠落下来。在这个过程要注意手臂的活动不能主动地上举与坠落,手臂在家长的协助下要被动地进行活动。

2.读谱

熟练地认识五线谱对幼儿学习钢琴是一个重要关口。读谱训练与基础训练同步入手,脑、眼、手、耳全面训练对开发智力、增强独立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刚开始学琴的小孩而言,头脑、思想难免处于非常集中甚至是紧张的状态,在这期间教师要让孩子用记忆的方法像学认字那样学认音,侧重帮助家长辅导孩子识谱(制作识谱卡)和帮助纠正在孩子识谱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除了要注意五线谱的线间关系,还包括谱号、调号、指法、临时升降号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在初学期间,让孩子眼睛看着谱子,手指自己去找琴键,一时找不准由耳朵帮忙纠正。读谱不能完全依靠理性的判断,更多需要依靠的是条件反射,所以初学时应该进行“大运动量”的视谱训练,目的在于不断有新的信息通过感官协调系统:视觉―脑―触觉(平衡觉和运动觉)的路线,从而使这个感官协调系统更熟练、迅速地配合,训练好准确的键盘位置感。

3.敏锐的听觉

敏锐的听觉是辨别触键正确与否的导师,如何触键主要靠听觉来分别。从学琴的第一天起,就要树立一个明确的学琴原则:所有的触键技术、方法,都是为了发出好的、正确的、高质量的`声音。听觉与技术两者的关系是:听觉是主导方向、指明目标,技术提供手段。正确的触键动作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好的,好的声音一定是正确触键弹出来的。在学习触键技术中涉及到的触键准备动作、触键主要动作部位、各个部位的协调、重量的运作、用力与放松等动作要领方法时,都要与对声音的倾听和辨别相结合。要在学会技术动作的同时,懂得什么声音是正确的。教师要多示范、讲解,树立正确的声音听觉,培养学生拥有一双灵敏辨别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的耳朵。

三、在教学中注重对儿童音乐感的培养

所谓音乐感,简单地说就是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指的是他对旋律、节奏、和声、力度等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作品的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的想象力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音乐感的培养是一个从小就应着眼的重要课题,在学习各种基本技术的同时仍要启发孩子主动表现音乐。

儿童钢琴音乐作品既有标题音乐,也有非标题音乐。由于标题音乐具有明确的曲名,给儿童提供了联想和想象的具体范围,只要稍加讲解和启发,儿童就比较容易理解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情绪和意境。如《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布格缪勒钢琴进阶二十五首》以及其他常见的钢琴初级教材中,很多都采用了具体的标题,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明确、生动的音乐联想。但非标题音乐,对于儿童来说,联想和想象起来困难要大一些。联想和想象非标题音乐,首先依赖于学生对音乐语言已有的感受和反应,同时也要从乐曲本身所标明的音乐表情记号、速度力度标记,以及乐曲采用的节拍、织体、和声等方面去理解。

在初级钢琴教材中常见的非标题音乐作品有《小奏鸣曲》《回旋曲》《变奏曲》等,曲名只说明了乐曲的形式、类别,力度、速度标记,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教学指导,就会让学接近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以《小奏鸣曲》为例,教师在教授曲目之前就应告诉学生奏鸣曲式的基本含义:一般是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一般是快板或小快板,主题往往比较欢快、热烈,也可以是优美、流畅而明快的,而副题和主题在性格上应该有所不同。第二乐章一般是慢板或行板,旋律优美歌唱或宁静沉思。第三乐章则是比第一乐章更快的快板。如果学生弄清了这些一般规律,再结合乐曲中其他演奏标记,就容易产生正确的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丰富、加深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拓展和深化。

四、传授儿童科学的练琴方法

教师除了教琴外,还应告诉学生科学的练琴方法。对于儿童练琴的安排,一般应坚持以下原则:

1.将练琴时间固定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保证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2―5周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故每次练习时间安排20―30分钟为宜,每天安排两至三次。3.每次练琴要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目标,不要简单规定弹几遍,弹几个小时,要有质有量。4.坚持天天练琴不间断,从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品质。

结语

对于儿童钢琴的教学而言,教师的着眼点必须站在高处,要为长期的钢琴学习培养好的习惯,打好坚实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学琴观念,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这些都是儿童钢琴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编.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华乐出版社,.

[2] 张式谷,潘一飞编.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

[3]罗小平.音乐表演再创造与注意力.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1 篇5

姓名:蔡淑仪班级:08音乐学四班学号:200824071402指导老师:李琳 本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儿童钢琴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儿童钢琴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激发儿童创造思维,儿童钢琴教学方法等对儿童钢琴教学发表看法。

关键词:儿童,心理,现状,教学

一、儿童钢琴教育的发展现状

1.兴起“钢琴热”

钢琴被世界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钢琴传入中国的时间虽然只有一百多年,但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中国家庭喜爱和练习的乐器之一。中国儿童钢琴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钢琴教育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钢琴教育事业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一大批优秀的钢琴家为钢琴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涌现出了大量的中国题材的钢琴作品。而这个时期,儿童钢琴教育的发展尚属薄弱,专业院校数量少,家庭中更是少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要求越来越高,钢琴这一乐器之王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人家。为了培养孩子成材,许多家长不惜重金购买钢琴,想尽办法聘请钢琴教师,不辞辛苦,风雨无阻地带孩子上课,从而在社会上兴起了“钢琴热”。“钢琴热”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形成了一个以儿童为主体的钢琴教育新园地,为儿童钢琴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大大地促进了儿童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

2.儿童钢琴教育存在的问题

儿童钢琴教育虽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急于迫切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优秀儿童钢琴教师短缺

钢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钢琴幼儿数量的增多必将对儿童钢琴教育的师资力量提出严峻的考验。学钢琴的孩子数量增长速度要远远快于培养一个专业教师所需的时间,哪怕是中央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够马上成为一个合格的钢琴老师,一个优秀的钢琴教师是要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对钢琴教育的强烈热爱,但在如今的中国这样的教师的数量少之又少,教育素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钢琴教育的发展。

2.家长对儿童学习钢琴有一定的误区

在儿童钢琴教育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一些家长有时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要求孩子不停地参加考级来检验孩子的学习程度。但他们不知道,钢琴教育应该属于素质审美教育的范畴,学习钢琴应该是怡情悦性的,应该是一种享受,但一些家长把钢琴教育和文化教育画成了等号,遵循了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的违背了儿童钢琴教育的初衷。

因此,我们作为新一代音乐艺术传播者,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端正家长们的不正确的观点,我们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学习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钢琴老师而努力。然而,钢琴教学又是一项十分专门的学问,尤其是儿童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儿童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所以儿童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不断通过磨练才能根据儿童的各种特点搞好钢琴教学。

二、注意儿童钢琴兴趣的培养

法国文学家雨果有这样一句话: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可见这位伟大文学家的眼里音乐的学习是举足轻重的。而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不是完全天生的,必须靠后天的引导、培养、保护、激发。

那钢琴教师该如何引导呢?我们知道学外语要有语感,光靠音标、字母拼出来的外语,总让人觉得生硬,而语感的培养只有靠多听,多感受。钢琴也是一样,它是一种外来乐器,它的音乐语言也是外来的。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培养孩子良好的音乐听觉,这也是著名的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母语学习”的核心内容。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力与责任感。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将好奇心转化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枯燥的指法与音阶练习等产生厌烦情绪。有些家长和教师不注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是一味地逼迫孩子硬学,结果有的孩子不堪忍受而将钢琴砸烂堵也曾有所闻。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为了开启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幼儿喜欢形象思维,无论教识谱,还是教演奏,最好多用一些比喻方法。在弹奏标意性乐曲时,教师在范奏前最好用形象的语言或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将乐曲的内容、情境讲给孩子。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出小天鹅在湖边嬉戏、跳跃、翩翩起舞的情景。有了这个基础,对于儿童学习弹奏这首乐曲是大有益处的。另外,音乐的耳濡目染对于孩子学习钢琴兴趣的培养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钢琴教师应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周安排一次儿童古典音乐欣赏课,指导他们通过听音乐故事,为他们讲解音乐家的生平故事、音乐创作背景、经典名曲赏析,鼓励幼儿听音乐、讲故事等方式,学会欣赏古典音乐。提高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对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还可要求家长在家中有意识地多给孩子听磁带、唱片、或多让他们看一些有关钢琴方面的音乐会录像、放一些童话音乐剧和一些经典的曲目,并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为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提高欣赏能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除此之外,在平时练习时,家长、教师平日可采用打分、贴小红旗的方式鼓励他们练琴。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也要充分肯定。因为许多儿童都有爱表现、喜欢得到赞扬的特点。教师还可以阶段性地组织一些小型音乐会,或者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少儿钢琴比赛,创造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场合向观众表演。通过相互之间的观摩,互相找差距,既积累了表演经验,锻炼了心理素质,又增强了学好钢琴的信心,进而学习钢琴的兴趣更加浓厚。

三、选用正确的教材

1.趣味性强的有标题音乐的钢琴教材

儿童在开始进入钢琴教学阶段时,我们会发现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很低,对于一些音乐知识,如读谱.节奏.节拍.手型等等各方面都会另一些儿童费解,这时教师可以大胆引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及动作游戏来比拟。由于小孩子活泼可爱,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所以,教师可以选择趣味性强的有标题音乐的钢琴曲为教材,因为标题音乐具有明确的内容和情绪。教师在教学上应引导孩子根据音乐的标题去想象、去表现音乐,这对培养孩子的音乐理解和感受能力是非常有利的,而且会使儿童从练琴中获得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比如《现代汤普森钢琴教程》中的《青蛙

合唱队》生动地描绘了小青蛙和老青蛙在池塘边的对唱,儿童可以很容易地体会到音乐所要传达的意思。又如高低音谱号,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象它像你在哪儿见过的东西?这时他们会说,高音谱号像棒棒糖和小蜗牛,低音谱号像耳朵。很多小孩在学到《玛丽有只小羔羊》的时候会特别的兴奋与激动,似乎在这首曲目里面找到了与他们共鸣的地方,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标题给孩子讲解一个生动好玩的故事,彻底的燃烧起孩子想学的欲望等等这些形象的比喻让孩子心领神会,轻松学习钢琴。

2.儿童熟悉的儿歌改编而成的教材

熟悉的旋律让幼儿在钢琴上弹奏出来,会使幼儿觉得钢琴音乐其实和他们的生活很贴近。我国已经出版了许多适合孩子学习的优秀钢琴入门教材,很多教材都加入了孩子熟悉的儿歌,还有很多教材把中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编入其中,让孩子们像学习母语那样来弹唱本民族的音乐。

3.四手联弹教材

儿童喜闻乐见的四手联弹教材也非常好。儿童学琴以单独上课为主,而选择四手联弹的曲目不仅仅可以加强他们的节奏观念,丰富他们的音乐听觉,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配合能力和学习兴趣。

总之,在儿童钢琴教材的选择上,教师应该开阔视野,使所选教材既能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孩子通过钢琴的学习,了解我国乃至世界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四、教学方法的灵活与趣味性

1.儿童时期的孩子形象思维能力非常强,在教学中,采用形象鲜明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比喻,有利于诱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发展音乐形象思维。

比如:儿童在学琴初期容易出现指尖支撑较软,三关节容易塌陷,整个手掌向小指方向倾斜等问题。教师在教孩子手形时,可以把正确的手形比喻成一个山洞,每个手指都要站得高高的,来立起这个山洞,而山洞下面是要过火车的,如果哪个手指的关节塌了,就会压倒小火车的。如果手向小指方向倒的话,就会把山洞的门关闭,小火车就出不去了。这样一说,孩子们都把手放的好好的,生怕压倒了小火车。小朋友在用3、4指弹奏时容易粘音,后一音弹下去了,前一音还粘在键盘上,这时教师就可以把3、4指比喻成坐翘翘板,一端向下的同时另一端就会抬起。这样的话,当孩子们再出现粘音时,教师一说“翘翘板”,他们就会马上纠正。再如:在教孩子节奏时,我们会发现幼儿很难理解音符的时值长短与休止符。因此,在节奏的教学上,教师要按照幼儿的兴趣特征,采用画上图画或者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如对学生难以掌握的八分音符及休止符和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可以说成一个西瓜是四分音符,切一半则每半个为八分音符,再切一半则是十六分音符。与其相对应的则是休止符,这样,学生对音符的长短一目了然。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钢琴教学中不仅仅教孩子学习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音乐开发智力。比如相同的一段节奏或旋律,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音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弹奏,充分创造与发挥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形象,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有的教师只要求学生死板地按照乐谱弹奏,而不去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忽视对孩子音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这种教学只会扼杀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2.注意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开发智力。通过学习音乐,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十分有益。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它充分调动了一个人的一切感觉器官来接触音乐,也就是充分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进行表达。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可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幼儿钢琴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死板地让学生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旋律所蕴含的情绪与思想,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音乐形象。通过准确的范奏,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弹奏,充分创造与发挥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形象。有的教师只注意了学生技艺的训练,而忽视了创造力的挖掘,忽视了音乐感、节奏感的培养。只有充分启发创造性思维,才能通过丰富想象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才能提高音乐感、节律感等音乐素质。儿童钢琴考级比赛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说有环境的熏陶及精心的培养,在好的天赋也难成才。五到七岁时时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平均只有十五分钟,年龄稍小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短。只有充分利用孩子有意或无意注意的交替轮换,交换教学的内容和上课的形式,并及时休息,才能让孩子减轻疲劳度,集中精力学习。对于学琴已有一定程度,养成一定学习习惯的孩子,可以上课时间略长,要求他约束自己专心听讲,逐渐锻炼其毅力和增强意志。但发现孩子确实因疲劳而不集中了,则需及时休息,使紧张的大脑松弛下来,否则会由于过渡疲劳而损伤大脑的细胞,况且,在疲劳的状态下上课也是徒劳的。

钢琴教学一般都是个别上课,但对于年龄幼小的初学的、程度相仿的及弹四手联弹的学生,也可以配合一定的集体课。特别是初学认谱和刚刚开始弹琴的孩子,教师对他们每个人要讲的课差别不大,而几个还在在一起上课就容易消除拘束感,增加勇气,激发情绪,积极开动脑筋。他们争着举手回答问题,轮流上琴明了这一点,比如有许多考生在演奏技艺方面尚不错,但音乐感、节奏感极差,使乐曲显得空洞、枯燥、乏味,没有一丝活力。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以及音乐感和节律感,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例如可以制作一些形象的教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各种节奏谱。另外也可通过一些人的画面介绍音乐内容,使学生通过视觉配合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反过来通过听音乐产生联想,让学生以音乐形象产生联想,让学生将其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出来,也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总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音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五、注意儿童钢琴教学实践

培养音乐的幼苗需要肥沃的土壤,好的音乐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若没弹奏,一起玩音乐游戏,一起猜音乐谜语,轮流着当“小老师”去帮助别人。在活跃的课堂上气氛中使孩子们去掌握应有的知识。

教师应当固定下课时间,一般不要超过四十五分钟为好。年龄较小的孩子若坐不住,上课中间还可以稍稍歇息一下喝口水、上上厕所或谈谈心,让孩子恢复恢复疲劳再接着上课。继续上课时,就不再说与上课无关的话及作与上课无关的事了。这样才能使孩子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知道学习不能随便马虎

一般来说,女孩子要比男孩子容易坐的住一些。教师要根据每个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去相应的逐步延长,如开始是十分钟更换一下上课形式或休息,逐渐延至十五分钟,二十分钟。即使是少数很能做的住的孩子,至多上一小时课也一定要休息并鼓励他去玩耍,以缓和脑力、视力、及肌肉的疲劳。

上课的时候,一般是先过问一下练琴情况,然后谈谈手指练习、音阶等有关基本功的练习,这样有利于把僵冷的手活动开来。复调曲子比较费脑子,最好先上,轻松活泼的小品有利于减轻疲劳,可以后上,同类训练课题的技术曲目可以代表性的上其中一首。大型曲目,如回旋曲或小奏鸣曲,可以上重点段落,例如回旋曲的一次主题及两个插部、小奏鸣曲上完呈示部之后再现部也可以简略。

每次上课,在肯定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之后,要在重点解决的问题上多花一些时间,反复强调,让孩子多在琴上练习,直至家长和孩子搞清楚回家改怎么练为止。如果教师没在课上讲清楚,家长也没问个明白,那么孩子回去的练习肯定是糊里糊涂的。

教师适当的示范弹奏,可以增加孩子对乐曲的感性认识,更明确的体会到弹奏要点。每次示范时,教师要象孩子一样认真的去弹,速度不可太快,力求准确、鲜明、吸引人,孩子模仿能力强,对示范的印象十分深,常常会出现教师无意之中让孩子把自己的习惯动作学了去,所以示范尽量要小心慎重一些,同时也不可过多,区区示范反而不好,使孩子完全模仿教师,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特点。给孩子留作业要根据其能力的大小、进度情况、练琴时间有无保证及家长工作是否格外繁忙而定。在布置新作业时,最好简介一下这首曲子的弹奏目的及特别要注意的要点,幼儿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练习曲的比例是相对要大一些,在既要有针对性的留一些不同类型的必弹曲目的同时,也要适当弹一些既动听又浅于程度的浏览小乐曲,以开阔孩子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力及学习兴趣。下课之前,最好三言两语给孩子小结一下,肯定他这节课的进步,指出努力方向。

另外,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幼儿正处于生理与心理上的发育期,各年龄段间及同年龄段每个幼儿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一律用同一模式进行教学,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由于每个幼儿在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幼儿钢琴教师有必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作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比如有的男孩子脑子很聪明,但特别好动,上课时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有的女孩子自尊心特别强,非常敏感。教师略微批评她一下,便会哭闹不止。很显然对这样的孩子不能过分批评,然而也不能对其错误置之不理。每堂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有计划地指出他们弹奏中的错误,且用非常温和的语气讲:此处如能弹得更优美一些就好了。孩子们很乐于接受这种语气,很快就能纠正错误。

有的家长看到比自己孩子后学的都已赶在前面,非常着急,不时训斥,甚至打骂和强制幼儿练琴。有些教师也往往缺乏耐心,动辄对孩子严加训斥,甚至拿根小棍敲击孩子的小手。久而久之许多孩子不仅产生了逆反心理,厌恶学琴,更有甚者一听要上钢琴课,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这样的心理状态还怎能学好琴呢?对这样孩子只有耐心地启发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轻轻松松地上好每一堂课,并能轻轻松松地完成布置的练习任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做同样 也能使孩子们在学习钢琴中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

六、建立与孩子之间良好的师生感情

要想授予儿童钢琴知识,与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有亲和力,亲切和善的表情会让孩子有一个放松的心情。小孩子对老师的表情是很敏感的,如果上课板着脸,他们就会紧张,精力不能很好地集中,生怕受到老师批评,学习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其次,教师要运用儿童化的语言,语调要委婉动听,说话位置要高,语速稍慢,不要因为是“一对一”的授课,和儿童挨得很近,声音就压得很低沉,这样不易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容易使儿童产生疲劳,滋生倦意。再次,每节课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俗话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对孩子学习的肯定和赞许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即使是那些理解慢或者基础差的孩子,也不要正面批评,而要让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所寄托的期望,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们自信心,奖罚分明,上课节奏松紧结合,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之,钢琴教学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心理和操作等方面下功夫,在儿童钢琴教育中,教师只有遵循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注重兴趣的培养,选择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才能使钢琴教学顺利进行,从而为日后的音乐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樊丽星,浅谈少儿钢琴教育。黑龙江教育学院报,1999

2.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孙达成,快乐弹琴——谈谈幼儿钢琴教学的心得与体会[J].钢琴艺术,2006,(7).4.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5.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6.但昭仪,钢琴教学与辅导,华乐出版社,2004

论文-浅析儿童钢琴的教学方法 篇6

3.2创设条件,提高读谱、快速的视奏能力.演奏者若想实现对各类型作品的高效掌握,提升其手指技能是一条有效的路径.除此之外,养成良好、健康的读谱习惯,也是尤为关键的一个因素.读谱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视奏能力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少儿进步的快慢和自学能力的水平.少儿对音乐感觉的好坏,与识谱、读谱也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他们对学习音乐的接受能力不同,对音乐的感受力也有差距,在盲奏上面就能很清晰地表现出来.有些学生得到一首新乐曲的时候,通常都会看完音符再看键盘,看完右手再看左手,这样生搬硬套地比对下来,让很多儿童在开始学习钢琴时感到吃力,一段时间下来弹不了几首曲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视奏能力太差,眼睛无法脱离键盘,稍微开点小差就会弹错.而视奏时的要求就是盲奏,不用眼睛看就能很快找到键盘上每个音节的正确位置,在长期训练中,就能准确、快速地找到键盘位置.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达到预想的水平,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视奏能力.

3.3注重严格的节奏训练.所谓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儿童在学习节奏时,教师就应该提供更多的方法以及例子,让儿童能够体验节奏,并在弹奏的时候能够很好地掌握.具体而言,一是要强化节拍的学习.儿童刚刚接触钢琴乐曲就必须接触节奏,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做到尽量让学生体会明白.例如,儿童在最初接触节奏,他们不会知道什么是拍子,不能理解拍子的意义,不知道一拍有多长.教师在讲授拍子时,可以举一个孩子都能听到的声音,时间的“嘀嗒”声,加上老师手指的摇动,能够生动形象的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拍子、一拍有多长、拍子都是匀速的,不是时快时慢.或者做一个儿童都会做的游戏,即拍球.拍球的动作,一上一下即一拍.如果当谱面上出现4/4拍,我们就要给学生讲清楚什么是4/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如何演奏这4/4拍,就是让学生匀速拍四下球一样.刚接触的孩子我们只需让他们知道拍子有长有短,有快有慢的,是一个相对长度,但都是匀速的即可.二是要注重对特殊节奏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一些学生很容易懂的例子,要把这些例子与日常生活相连接在一起.比如:在教授切分节奏时,可以让学生联想体育课时教师的口令中的“向右转、向左转”等;又可将附点节奏比喻成立正等.这种用于身边事物的比喻,孩子更容易理解与记忆.三是注重对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教师可以运用教学中的寓教于乐原则,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特别是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孩子的听觉以及节奏感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3.4选择科学的弹奏方法.一是规范音阶琶音的指法.钢琴基础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弹奏内容是音阶和琶音,它们的地位也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应该学好正确的弹奏指法.学生在弹奏时,可以参考《哈农》音阶指法练习.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无需刻意要求学生看谱练习,应关注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根据音阶的关系,配合听觉训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寻找内在联系.二要充分意识到“预备”的重要性.准确演奏的一项前提条件是演奏者在触键发音前手的预备.具体而言,远距离大跳以单独练习为宜,这一板块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准确,此外还应适当关注速度.慢练作为预备的起先环节,练习时,应注意确保在手臂和手指到位后才能开始触键发音.儿童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多会在个别段落出现弹错音或碰错键的情况,教师可先行将“发音前手指先预备到位”这一要求告诉学生,学生在易错之处先停下来,将手放到正确的位置上.用这样的方式,加之由慢到快直至正常速度的几个回合的反复练习,学生可逐步建立正确的键盘感觉和肌肉习惯.三是注重强化两手独立性的练习.手指独立是指任何一个手指都能在需要时完成触键动作.钢琴弹奏主要就是两手之间独立性问题,它既是钢琴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钢琴学习的一个难点.在一些乐曲或者练习曲中,旋律不会只出现在一只手,而是相互交错的,时而左,时而右.这就要求教授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分手慢练,因为两只手在这种情况下是会做不同动作弹奏不同的音.当两只手分开弹奏能够达到很好效果的时候,再要求学生双手同时弹奏,这样才能够把乐曲很准确地弹奏出来,也是对刚才所练习的成果做一个“检测”,为以后的弹奏做基础.

3.5良好的声音概念训练.听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儿童钢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和手指的训练等同重要.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孩子们正确的弹奏方法,更要帮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声音概念,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觉.良好的声音概念训练的首要前提是幼儿对音乐形态的审美认知要确保正确、规范,对科学的钢琴弹奏方法和基本原理有正确的理解.钢琴作品中,不仅有旋律,还有丰富的肢体和和声.钢琴的这种多声部特点就要求学生有一种“立体化”的多声部听觉.在弹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聆听和声的变化,和声在整个乐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和声的色彩、松弛和紧张程度都有着千变万化,对乐曲的表现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就要分别举例来进行对比,要让学生在这样的对比中去体会和声色彩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雅琳,杨鹏飞.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记忆训练[J].音乐时空,2015(23):178+163.

[2]张萍萍.让孩子透过音乐发现美[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204.

[3]韦琴芬.儿童钢琴学习兴趣的成因及培养研究———“本能的缪斯”带来的思考[J].大舞台,2014(11):223-224.

[4]樊芬.浅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234.

[5]杨彬彬.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钢琴教学[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12.

[6]王三权.怎样辅导儿童学好钢琴[J].甘肃教育,2015(5):79.

儿童钢琴教中教学方法的探索 篇7

“钢琴”被称为乐器中的王者, 是最为实用, 使用率较高以及技能要求较强的乐器。现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不仅在物质方面有所追求, 也越来越注重文化涵养的提高。而以中国“一切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来看, 儿童的教育也越来越受人关注。钢琴便成为许多家长培养孩子才艺的乐器首选。因此, 钢琴教育也日渐普及化。由于学习钢琴的人逐渐增多, 就对教授钢琴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是我认为钢琴学习对儿童的成长所带来的几点益处:

(一) 开发智力

儿童学习钢琴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大脑, 双手同时操作, 十指都要求灵活运用, 并伴以脚部踏板的共同配合, 相互之间的协调可使大脑更加发达, 尤其是人们较为弱小的左脑。许多实例都能证明, 从小学习钢琴的儿童, 在进入学校学习时, 各方面都较为突出, 乃至长大后进入社会都会成为个中翘楚。

(二) 提高素养

学习钢琴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多一门技能, 还可以提高孩子的个人修养。长期受到音乐的熏陶, 对孩子的教养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在不断的学习中, 可以养成他们严谨认真, 刻苦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学习钢琴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历程。在不间断的反复练习与学习中, 孩子的性格, 道德观, 价值观等方面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 树立自信

当孩子可以熟练地运用技巧在观众面前流利地演奏一首乐曲时, 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加以肯定。在这种肯定一点一点地积累下由量变达到质变时, 孩子的自信就会逐渐树立起来。这种变化可以使一个害羞, 胆小的孩子变得外向, 阳光。在他人面前能够抬头挺胸, 更加富有神采, 光芒四射, 在人群中更加突出耀眼。同时, 这样的改变也会让孩子的长辈, 老师, 朋友对他大大改观, 更加喜爱, 他的人际关系也会越发丰富、

(四) 全面影响

一个学习人经过长时间的钢琴学习培养, 并在学习上有所建树的话, 在其他方面也会同样优秀。无论是为人处事, 或是视野的开阔程度, 组织能力等都优于他人。这种影响会在不断的钢琴学习中继续下去, 伴随整个人生。

二、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儿童学琴的重要性

(一) 打牢基础

人们常说:“建房时, 只有将地基打好, 建起的房子才更加牢固。”要想让孩子在学习钢琴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那么最初学习时, 弹奏姿势就尤为重要, 科学的弹奏姿势会使儿童在未来的学习中事半功倍。在学习中老师如果不加以重视, 孩子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如驼背, 歪着身子弹琴, 把手支在钢琴上弹奏, 手晃来晃去, 折指等, 这些不好的习惯如不加以改正, 不仅有碍美观, 还会使孩子的手指造成伤害, 时间越长越难改正, 成为学习路上的一大障碍。因此姿势极为重要。然后, 就是基础阶段要学习的认音, 节奏, 打拍子, 五线谱等入门知识, 老师要有耐心地让孩子记住记牢, 才能更好的应用学习好钢琴。

(二) 培养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每位家长及老师对孩子学习钢琴时最为关心的。一名优秀的钢琴老师, 要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使孩子在学习中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当然, 家长在为孩子挑选乐器时会争取孩子的意见, 孩子会选择钢琴, 可能是由于它弹奏出的旋律很优美, 也有可能是因为它身形庞大, 这些都是孩子初时的想法, 可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 练习难度的加大, 枯燥的技巧性练习都会使孩子越发反感, 慢慢产生抵触心理, 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大部分家长会代替孩子进行选择, 这样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 他们或许懂得学习钢琴的好处, 可孩子却不懂这些, 时间越长反应越大。因此, 在学习钢琴过程中, 老师要逐步对孩子进行引导, 让孩子将学习钢琴当成一种乐趣, 每弹一首歌曲都有他的意义, 这样孩子才能有兴趣学习下去。在学习的路上能将学习的艰苦当成一种乐趣继续学下去, 学好钢琴, 收获成果。

(三) 言语魅力

在学习过程中, 对孩子而言, 老师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语对孩子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孩子心中, 对老师有着强烈的崇拜感。因此, 教师的言语魅力就成为儿童学习时的关键。每个孩子因性格、自身条件及喜好的不同, 作为老师应对他们进行充分的了解, 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 要多鼓励, 称赞他们, 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 接受能力偏弱的孩子, 切勿着急发火, 更加不能打骂孩子。要想做一名好的老师还要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说话语气不能过重, 用词不能太犀利, 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在上课时不仅不能使孩子发挥出好的水平还会使他们产生负面情绪。当然, 对于较为聪明的孩子, 在学习中表现突出, 进步快, 孩子容易出现心浮气躁, 沾沾自喜的心理, 这时可能会使孩子学习退步。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一旦发现有这种苗头, 要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引起孩子重视。总之, 针对不同孩子以有效的教授方式使他们以健康愉悦的心情学习。

(四) 选取教材

在市面上, 儿童钢琴教材种类繁多, 有考级的, 练习手指的, 中国曲子的, 外国曲子的, 样式齐全。在选择上, 老师需要针对儿童实际情况, 为其搭配相应的教材。对于初学的小孩, 我认为《汤姆森浅易钢琴教程》于《儿童钢琴基础教程》是很好的选择。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 浅显的儿歌、简化的名曲都为儿童增添许多快乐, 儿童学习钢琴选择用书不可忽视的有几点:

1.文字书写清晰, 易看易懂。

2.带有图画色彩, 容易引起兴趣。

3.重点处另外标注。

4.歌曲内容丰富, 活泼生动。

对教师而言, 在授课过程中, 对于同样的知识点, 可以从多首曲子中选择孩子们喜欢的进行教授, 也可以直接弹给他们听, 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听的来弹, 这样授课效果会更好!

(五) 课堂氛围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 要想拥有一个高质量的课堂, 就要注意上课时的气氛, 尤其要学会的是控制自己的脾气。因为, 孩子的心是最为脆弱的, 不能因为他们犯了一些小错, 或表现差而完全否定他们, 对他们发脾气, 说重话, 这样会使本就上课紧张的小朋友更加紧张, 更有甚者会在心里留下阴影。也会让家长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产生质疑。在孩子没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 老师首先要问明原因, 是不懂不会, 还是没练习, 老是要针对情况帮助小朋友完成知识的掌握, 不明白就换一种方法讲明白, 没练习可以在课上帮助小朋友掌握。对于小孩, 老师如果过于严肃会使他们紧张, 不开心, 孩子是很敏感的, 因此, 老师上课要调节好课堂气氛, 语气温柔, 面带微笑, 让小朋友感到亲切, 也可讲一些幽默的笑话, 让孩子打开心扉, 开心上课。切勿过分要求学生, 批评他们, 这样会使他们失去信心, 逐渐消沉。一个好老师应当学会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在学习知识中获得快乐。

(六) 练琴原则

一个好的练琴习惯可以使儿童养成做事坚定的性格。每天选择在固定的时间坚持练习, 持之以恒, 也以培养孩子的毅力与品质。练琴过程中, 有重点的练习十分重要, 切不可不停的重复练习, 即达不到目的, 也浪费了时间, 还使孩子失去练琴的耐心。要想练好琴家长也要出一份力, 在时间上, 要分配好, 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 每次半小时左右, 每天可以分两次让孩子练习, 每次20分钟左右, 既可以达到效果, 又可以使孩子不厌烦。

(七) 家长态度

学习钢琴是一件艰苦而又漫长的事情。有些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这点, 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 认为孩子不一定能学多久, 先不买琴, 过段时间能坚持下来就买, 不能坚持就算了。这种认知其实对孩子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家长在一开始都没有坚持到底的勇气, 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 又如何能让孩子坚持下去呢?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做到尽心尽力。因此, 家长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孩子的学习中与老师相互配合, 帮助孩子。也有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投入了大量金钱与时间, 他们能够认识到学习钢琴是一件有益孩子的事, 但过于急于求成, 希望孩子能用最少的金钱, 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这门技能。但欲速而不达, 过重的负担与压力不仅让孩子感到疲惫, 也使老师感到忧心。在这样的情况下, 时间越久反作用越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老师一开始就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让他们了解到如何才能对孩子更好,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练琴时间与学习内容, 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

三、结语

总之, 对于儿童在教中的教学方法, 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 能使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能学到更多知识, 灵活运用, 并能持之以恒地学下去, 最终学有所成。我认为, 在教授过程中, 作为一名老师, 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 要学会关心孩子, 并不断的鼓励表扬他们, 使他们能坚定信念不断前进。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思维加以辅助, 使儿童能在快乐与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晋闻砚.浅谈儿童启蒙教学.2007, 12, 25.

[2]李军.儿童钢琴教学方法之我见.2012, 5, 31.

儿童初级钢琴教材与教学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育 钢琴教材 思考研究

目前我国儿童主要集中在5-7岁阶段开始学习钢琴,此阶段为学习钢琴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学习钢琴收到限制。面对中国主流市场上的三套优秀的儿童初级钢琴教材——《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菲伯尔钢琴教程》,这些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进度。儿童初学钢琴主要的问题是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钢琴演奏技术的掌握,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受限,记忆力思维力都处于发育的阶段,因为决不能在儿童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使用技术性强的钢琴教材,必须从浅到深,从易到难的过程进行引导。另外,钢琴学习不只是练习手指弹奏,还需要教师重点培养视觉、听觉、感觉、想象力等方面的认知,这样儿童才能够摆脱枯燥的技术练习,逐渐获得多方面的均衡发展。再者,钢琴演奏的基本功训练是每一位钢琴学习者的必经之路,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不能机械的高强度练习,需要科学系统的练习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提高。如《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与《菲伯尔钢琴教程》,采用一级多本的形式,将技巧练习与乐曲演奏同步搭配学习,在练习曲中强化技术训练,在乐曲中灵活运用演奏技术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学龄前儿童充满玩心,因而教材的趣味性便显得尤为重要,如《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中与老师四手联弹的模式、《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中为旋律配伴奏的模式都深得儿童的喜爱,这些趣味性是的儿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创造力,并且能够一直保持儿童的专注力。

纵观中国学龄前儿童的钢琴教育,几十年来中国儿童初级钢琴教育阶段都是采用国外教材,这主要是由于:钢琴学习是一种“口口相传、手手相传”模式,由于老师曾经使用外国教材教授,因而当学生变为老师之日,也自然沿用外国教材。并且钢琴是一种外来乐器,在钢琴刚进入中国时,教师们便是使用国外教材进行教学活动,代代相传便形成现在的局面。这种模式便形成中国在钢琴初级教学阶段逐渐形成了以国外钢琴教材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再者,外国儿童初级钢琴教材在趣味性与系统性方面更加科学,因而不论是教师亦或是家长均会选择《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这类教材。《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等国外优秀教材的编写都是其编著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归纳的结晶。但是面对我国目前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功利心,这些教材在使用上便显得急功近利了,当前我国学琴儿童及家长的多数需求都是业余钢琴考级制度,这个制度在我国实行已有二十余年,偏离学习钢琴的主要目的而一味追求“考级热”的现象使教学难易规范,更使得好的教材难以实行,因而,钢琴教育者及家长应该重新思考学习钢琴的目的,不盲目、不跟风,才能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

《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这些优秀的国外初级钢琴教材有效的突出学习的趣味性,这是完全从儿童心理出发,并直接以兴趣为主,从而使儿童获得认识,推动儿童求知欲。摆脱高强度的弹奏技术训练,摆脱教材形式的呆板,摆脱机械性的模仿练习,这样才能增加儿童的主动性。再者这些教材在排版上更加色彩化与卡通化以符合儿童审美观,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曲目选择儿童熟悉的歌曲等,将儿童的感性认识、直接兴趣充分激发。同时,在教学语言上尽量使用儿童容易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过强的理论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钢琴教材的最大市场之一,除了国外经典优秀的钢琴教材被不断的引进,例如英皇的教材与考级,我国钢琴教育者也出版了各类“自主编写”的儿童钢琴初级教材。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教材,作为良心职业的钢琴教师一定要首先熟读教材才能给儿童一个好的指导。其次,家长也应该通过网络了解各类教材的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材,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但笔者浏览了市面上的一些本土儿童初级钢琴教材,发现国内出版的自主教材由于受到各类钢琴考级制度的影响,非常突出钢琴演奏技术以达到训练手指的目的,有些教材的进度安排一味急于提高手指技术,而忽略幼儿心理与胜利的接受能力,这写教材的编写必将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我国现阶段不论是儿童钢琴教学抑或是青少年乃至成人的钢琴教学均是以一对一的小课形式进行,学生通过一周一次的回课完成每一阶段的目标,教师通过一周一次的回课检查学生的问题并布置新的作业。这种模式自钢琴教学之初便一直延续至今,但是这种教学形式对儿童的生理及心里认知而言单调乏味。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关注多样的教学法,在国外音乐教育领域较为突出的有铃木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等,教师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儿童更加喜欢上钢琴课,更加期待上钢琴课。笔者翻阅了血多世界著名的音乐教学法,浏览了许多优秀儿童钢琴教材,研究了诸多钢琴家的成功,发现他们的成功均以通过某种乐器的学习来启发兴趣,抛弃功利心。因为儿童对于音乐本身是非常模糊的,在初学阶段补课一味的提高演奏技巧,并且一对一的“精细教学”并不太适用于培养儿童钢琴学习的兴趣,并不适用于让儿童真正音乐。这也是笔者将在本人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认真思考的地方,教学思路应该转变,将课堂氛围塑造的轻松活泼有趣。

钢琴由于其多方位、多角度的独特优势而被冠以西方的乐器之王的美誉,其宽广的音域、多层次的音乐表现力,能够使演奏者充分锻炼身体与大脑的协调性而受到许多家长的追逐。面对中国钢琴学习的逐渐低龄化、普及化,钢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要参透钢琴教材的本真,要在钢琴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选择适合每一个个体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儿童身心特显的教材进行试教。笔者通过对美国音乐教育家编写的《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菲伯尔钢琴教程》三套儿童初级钢琴教程的阅读逐渐领悟三套教材的各自优势与不足:最早在中国使用的儿童钢琴初级教材是《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这套教材出版的年代久远,它开辟了中国儿童钢琴兴趣培养的先河,但这套教材强调音符记忆,并且知识点分布零散,在儿童钢琴学习兴趣方面较弱。《巴斯蒂安》与《菲伯尔》这两套教材总釆用了大量的英文歌词与英文游戏的练习,这种方式让中国儿童在教材使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弥补了《汤普森》的不足。所有的儿童钢琴教材中没有万能教材,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个性鲜明,所以家长与老师应将钢琴考级、比赛等看作建立儿童自信心与自我检测的一种途径,避免教学中急功近利的思想。

面对如此庞大的儿童钢琴教育市场,钢琴教育家们,音乐理论家们,一线的钢琴教师们任重而道远,适合中国儿童的教材还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进行,这篇论文是笔者自己教学经验的一个简短思考,难免有一定偏颇与不足之处。本人也会在儿童钢琴教育这条路上不断前进,探索出适合儿童的教材,多种教材互补进行。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W·巴斯蒂安.巴斯蒂安钢琴教学成功之道[M].何弦,杨新庆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2]江燕.由几本初级教材引发的思考[J].钢琴艺术,2008,(06).

[3]卞钢.略谈不断演进中的钢琴教材及钢琴教学体制[J].人民音乐,2003,(02).

[4]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个人土地出租协议下一篇:《滴答滴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