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路径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首次提出了全民阅读的概念,“全民阅读”这个词至今已经连续八次被写入政府的工作报告,足以看出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阅读素养的提高,不仅关乎个人素质,还会对其未来就业有着重要影响。从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现状来看,存在着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环境缺失的问题,文章探究了导致这样问题的根源,从学生自身、教育、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去探讨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方式;阅读素养;

阅读是一种知识传承方式,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在古代,阅读只是少数人的消遣方式,时过境迁,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流和分享信息的方式,但阅读仍然是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多次提及“全民阅读”,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各地也开展了越来越多的阅读活动,例如“漂流书籍”就是其中之一。在此活动中,人们会将自己所看过的书放在公共场所的显眼位置,待有缘人发现。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由于众多明星的呼吁,此活动也曾一度十分流行,但事后便没有了下文,探究其原因,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当前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资源的整合与分享更加方便,也使得“无纸化”阅读成为了可能,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更使得信息交流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信息大爆炸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弊处,吸引了绝大部分人除了工作之外的注意力,使得他们留给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提高全民的阅读素养是新时代对国家发展提出的要求。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首次提出了全民阅读的概念,“全民阅读”这个词至今已经连续八次被写入政府的工作报告,足以看出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全民阅读的倡导是借鉴了国际上的“世界读书日”,目的是让阅读成为居民普通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现状

第一,阅读习惯的缺失。

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课的训练,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就业。对于未来要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来说,过硬的技术本领固然重要,如何与顾客、同事、上司相处,如何处理工作中的问题也很重要。这一系列的问题所体现的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上课学习外,课余时间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提高。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实现换位思考,这也是高情商的表现。

第二,阅读兴趣的缺失。

阅读的乐趣并不是那些网络游戏能给予的。阅读能发散一个人的思维,使他的思绪插上飞腾的翅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然而,阅读的独特魅力并没有被高职院校的学生所重视。一方面,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往往将所有的关注点主要放在课程学习和考试上,忽略了对课外兴趣的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通常来说,学生会为了做题而进行阅读,但他们并不会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更别说把阅读培养成兴趣了。另一方面,环境造就格局,周围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班杜拉指出:“人既不是完全受环境支配控制的被动反应者,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完全自由的实体,人与环境是交互决定的。”

1大学课程的安排没有像初高中那样密集,总有一些空余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自由安排活动。很多学生在初高中都要接受十分有规律的管理,一旦到了大学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要么高度自律成为学霸,要么在舒适圈之中。阅读本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今天读几分钟,明天读几分钟就有效果的,而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学习方式。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的自律程度相对弱一些,容易沉迷于学习之外的事情。

第三,阅读教育的缺失。

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最重视的就是对学生的实操训练,每一个学期至少将两周作为实训周。由于学校对专业实操课程的倾斜,学生在潜意识里就觉得文史哲课程不重要,缺乏对文史哲课程的兴趣,从而有意识地加强对专业课程的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下,学生一般是被动地接受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就很容易处于劣势。再加上高校教师和初高中教师的角色不一样,初高中教师会监督班级学生的学习,还会进行答疑解惑,而高校教师除了上课之外,还有课题项目等研究工作,很难有空闲时间来督促学生的学习,使得学生只能依靠自律来学习。这时,理解能力就成了学生学习的关键。

二、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建议

第一,从学生出发,提高其阅读兴趣。

其实阅读也是一个不断认知自我的过程,阅读文学作品,从作品中的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而对作品产生某种共情关系,再去回味一番,就会懂得作者的意图,从而构筑自我的精神世界,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是阅读当中往往被忽略的元认知。“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却又是充满乐趣的。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理解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应当激发自信,追求卓越,知难而上。”

2可以鼓励学生从最简单、最容易吸引注意力的刊物开始阅读,然后逐渐进行延伸阅读,慢慢提高阅读的层次和时长。此外,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阅读计划的实施最初会比较困难,但随着计划的推进,学生会不自觉地进入角色,成为计划的执行者。

第二,从教育出发,将阅读纳入课程规划。

全民阅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全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不仅仅是其丰富个人知识、提升个人气质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增加有关阅读教育的专业课程。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用于阅读的时间太少,学校可以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专门的阅读时间,开设有关阅读教育的专业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里面的必修课。“共生阅读教学就是教师要用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思考唤起和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思考,让学生在这种共生的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

3教师可以为学生的阅读道路提供指导,其在阅读素养课中扮演的是引路人、指明灯的角色。“倡导名著阅读,需要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方法,转变教育理念,以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掌握多种阅读技能。”

4

其次,学院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阅读分享活动、阅读演讲比赛、古诗词大赛等活动,将学生活动和阅读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娱乐的同时获取知识。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通过活动平台分享阅读经历,提高学生的活动体验感。同时,可以让学生作为阅读活动的负责人,负责整个活动的举办,锻炼学生的能力。

最后,将阅读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动物医学这个专业为例,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与学生分享有关动物阅读方面的知识,相信他们会很感兴趣。汪曾祺的《鸡鸭名家》讲述了身怀孵化绝技的农人的经历,小说里面提到的孵化绝技都可以让学生拿来探讨学习。

第三,从家庭出发,让家长做好榜样。

原生家庭作为学生最初接触的环境,对学生后天人格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作为孩子的首任导师,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从自身做起,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并且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第四,从社会整体出发,创设良好环境。

为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社会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相关部门可以多举办一些大众阅读活动,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打造书香中国,增强国家底蕴。

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应用型人才,在校学习的时间比本科更短。“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年轻人若能努力把持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就不至于被动地卷入通俗文化,还可能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这也是‘读书养性’吧。”

5养成阅读习惯,可以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充实自我的精神世界,提高自我的阅读素养,从而受益终生。

注释

1[1]王晓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J].江苏教育,2018(40):38-41.

2[2]温儒敏.年轻时有意识读些“深”一点的书:《乡土中国》导读[J].名作欣赏,2019(34):90-93.

3[3]黄厚江.培养非写作状态下的写作意识:中学作文教学基本策略之二[J].中学语文教学,2014(9):40-42.

4[4]温儒敏.倡导名著阅读,还须讲究方法[J].创新人才教育,2015(1):26-27.

5[5]温儒敏.慎为“手机控” 读书养心性[J].唯实(现代管理),2017(1):61.

上一篇:初中语文信息化阅读教学实践下一篇: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