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学科的内涵,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方法;

在过去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师生间缺少互动,学生会感到历史知识较为单调,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初中历史教师为了转变这一教学现状,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虽然在不断完善,但是依旧存在很多的教学问题。首先,教学观念比较老旧,教师将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背诵知识点,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知识的宽度难以得到拓展,这对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十分不利的。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无法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所在,也不愿意主动进行思考,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低。其次,初中历史教师没有将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较好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导致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明确展现出来,依旧是被动的听讲模式。如果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学习,难以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那么其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就不会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会得到提升。例如,有教师在讲述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时,并没有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及历史渊源,仅仅是让学生机械背诵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由于缺乏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时间久了会失去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二、初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历史学科是一门蕴含丰富内涵的学科,因此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历史规律、知识和内涵,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系统讲解,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更加成熟。初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例如,历史教师在讲解秋收起义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秋收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发生原因,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历史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做科学的设问

历史知识虽然具有很大的魅力,但是历史课堂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枯燥无聊的,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自然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难以得到提升。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乐趣。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带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历史知识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能够勇敢地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方式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通过交流拉近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历史知识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央行数字货币的宏观经济与金融效应分析下一篇: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